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綜合部

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綜合部

發布時間:2021-10-21 13:15:11

① 廣西重點知識產權產業有哪些

牽線搭橋重金融服務
措施 廣西知識產權局和有關市知識產權局積極為金融機構和企業牽線搭橋,促成交通銀行廣西分行、招商銀行柳州分行、浦東銀行柳州分行、柳州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交通銀行桂林分行、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廣西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等金融機構,分別為廣西金雨傘防水裝飾有限公司、柳州延龍汽車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發放專利質押貸款,出質專利包括發明專利13件、實用新型專利22件。
同時,還推動桂林國家高新技術產權推廣中心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北京產權交易所等國內知識產權交易機構合作,掛牌交易專利1232件,成功轉讓專利8件,總額2790萬元。
成果 組織30多家擁有核心技術專利的科技型企業與8家商業銀行對接,促成13家企業以專利權出質,獲得商業貸款合計1.38億元,廣西年度專利質押融資額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優勢培育推產業發展
措施 廣西在機械、食品、生物等優勢特色產業,選擇12家企業實施「核心技術發明專利產業化技術攻關與應用示範」項目,認定9家自治區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6家自治區知識產權優勢培育企業和8家《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推廣服務機構。組織200多家企業開展「發明專利掃零」活動,選派專利特派員深入企業幫助工作。在汽車、節能環保、醫葯製造等產業支持14家企業以專利權轉讓方式從自治區外引進發明並消化吸收再創新。
成果 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每年知識產權轉讓和許可費收入達5000萬元左右,為知識產權支出費用的數十倍。全區備案專利許可合同106件,許可金額839萬元。化工、電子、中葯等產業一批核心專利技術投入生產,「設有胎體填充膠的子午線輪胎」等5件專利的應用累計新增產值35億元,新增利潤12億元,榮獲第15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廣西專利單屆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
試點示範利園區建設
措施 廣西組織實施知識產權強縣強區工程,南寧市列為國家知識產權示範試點城市,南寧高新區、柳州高新區列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桂林市七星區、臨桂縣、陸川縣、博白縣、田東縣列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博白縣、荔浦縣、陸川縣等8個縣列為自治區知識產權示範縣,田東縣、上思縣、八步區等12個縣(市、區)列為自治區知識產權試點縣。
廣西注重開展廣西知識產權示範園區建設工作,南寧高新區、柳州高新區、賀州電子科技生態產業園等8個園區列為廣西知識產權示範園區(試點),有力推進了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專利工作。
成果 依託示範點和試點工作,2013年南寧市提交發明專利申請3482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了1.98件。南寧有3個縣區(開發區)、10家企業成為自治區、南寧市知識產權試點示範縣區(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南寧市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梧州市指導企業運用專利與商標、標准相結合的知識產權立體保護戰略,形成一批以企業專利為核心的行業和國家標准。百色市安排項目和經費,鼓勵微小企業申請並實施專利。作為自治區知識產權示範縣之一的博白縣,2013年全縣發明專利申請量突破200件,位居全區縣(市)首位。其他各試點和示範點知識產權工作也頗有起色。
引進扶持興代理機構
措施 廣西知識產權局召開專利代理機構引進對接會,搭建對接交流平台,安排專項經費支持代理機構引進、人才培養、開拓市場,支持區內專利代理機構提升服務能力。南寧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創造條件,積極引進區外專利代理機構,北海市、欽州市、河池市、來賓市、崇左市等市也結合當地情況,引進代理機構的服務。
成果 2013年,從區外引進專利代理機構11家,使全區專利代理機構達到23家,比2012年增長91.7%,執業專利代理人達到87人,比上年增長40%。廣西專利代理機構代理的專利申請達1.5899萬件,比上年增長54.06%,佔全區專利申請總量的68.39%,為發明專利申請倍增提供了有力支持。區內各專利代理機構也著力提高自身素質能力,深入企業基層提供及時周到服務。

② 四川的經濟

四川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八,西部第一,人均生產總值超過4000美元。成都經濟總量過萬億元,進入「千億俱樂部」的市州14個,過百億元的縣(市、區)109個。其綜合實力高居西部地區首位。四川擁有各類產業園區200多個,283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四川,其中境外500強企業210家,在川直接投資總額過百億美元。
2014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8536.7億元,比上年增長8.5%。第一產業增加值3531.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4519.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486.2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5128元。全年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058.5億元,其中稅收收入2311.7億元;公共財政支出6784.3億元。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577.5億元。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81元,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40.1%;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03元,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43.2%。 四川農業素有精耕細作的傳統,形成了夏收作物、秋收作物、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的耕作制度。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4500—1500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0000萬畝左右,經濟作物2200—2500萬畝,其它作物2300—2500萬畝。糧食作物中水稻、小麥、玉米、紅苕、馬鈴薯、大豆等種植優勢明顯,尤以水稻最為突出,常年種植面積3000萬畝左右,占糧食麵積的30%左右,產量占糧食總產的40%以上;小麥、玉米種植面積均在2000萬畝左右,紅苕、馬鈴薯種植面積均在1000萬畝以上;大豆400萬畝以上。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水果等,資源豐富、種類繁多。
2014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46.7萬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28.5萬公頃;中草葯材播種面積10.8萬公頃;蔬菜播種面積131.5萬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3374.9萬噸;油料產量300.8萬噸;煙葉產量22.5萬噸;蔬菜產量4069.3萬噸;茶葉產量23.4萬噸;園林水果產量759.7萬噸;中草葯材產量42.3萬噸。全年生豬出欄7445.0萬頭;牛出欄278.7萬頭;羊出欄1632.7萬只。全年水產養殖面積19.94萬公頃,水產品產量132.63萬噸。 工業
四川是中國西部工業門類最齊全,優勢產品最多實力最強的工業基地。機械、電子、冶金、化工、航空航天、核工業、建築材料、食品、絲綢、皮革等行業在西部地區乃至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2014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2409.0億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2.5%。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974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559.7億元,實現利稅總額3897.2億元,實現凈利潤2046.3億元。
建築業
2014年,四川省完成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2225.4億元。擁有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3545個,實現利稅總額561.4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3362.6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9544.2萬平方米。 國內貿易
四川是西部特別是西南地區各種生產、生活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
2014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65.8億元。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9348.8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317.0億元。全年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137.1億元,其中商品零售額5700.9億元。
對外經濟
四川利用外資、引進國內省外企業投資、外資金融機構數均居中西部前列。2014年實際利用外資106.5億美元。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80家,累計批准10472家。外商投資實際到位資金102.9億美元。落戶四川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299家。年末駐川外國領事機構12家。全年進出口總額702.5億美元。其中,出口額448.5億美元;進口額254.0億美元,居西部第二位。
金融業
四川是西部地區金融機構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開放程度最高的省份。有銀行業金融機構253家,證券期貨、基金機構100家,保險機構73家。已入駐四川的外資銀行13家、中外合資保險公司15家。有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四川金融資產交易所等。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總部在四川建立客服中心、營運中心等各類後台服務中心20餘個,獨立第三方金融服務外包企業50餘家。
截至2014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3282.0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3884.1億元。共有保險公司76家,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1060.6億元;全年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373.9億元。共有證券公司4家、期貨公司3家、證券投資咨詢公司3家、證券公司分公司19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2家、證券期貨營業部336家。年末有證券投資者賬戶800.3萬戶,全年累計實現證券交易額6.3萬億元。 綜述
截至2014年末,四川省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5萬所,在校生1512.0萬人,教職工99.7萬人,其中專任教師82.7萬人。

2014年末四川共有小學6959所,在校生531.3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2%;初中3901所,在校生258.3萬人;特殊教育122所,在校生1.1萬人;普通高中732所,在校生149.0萬人;中等職業教育568所,在校生119.5萬人。職業技術培訓機構4539個,職業技術培訓注冊學員234.4萬人次。
2014年末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32.8萬人;畢業生33.9萬人。研究生培養單位38個,在校生8.8萬人,畢業生2.5萬人。成人高等學校16所,成人本(專)科在校生40.3萬人;參加學歷教育自學考試66萬人次。截止2015年5月,在川普通高等學校數量達到109所,其中本科高校51所,高職高專58所。 四川省本科院校(全省覆蓋)地名名單成都市四川大學(211·985)、電子科技大學(211·985)、西南交通大學(211)、西南財經大學(211)、西南民族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西華大學、成都體育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成都學院、成都工業學院、成都醫學院、成都師范學院、四川旅遊學院、成都東軟學院、四川工商學院、四川傳媒學院、成都文理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四川農業大學【成都】(211)、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成都】綿陽市西南科技大學、綿陽師范學院、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自貢市四川理工學院攀枝花市攀枝花學院瀘州市西南醫科大學、四川警察學院德陽市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四川工業科技學院內江市內江師范學院樂山市樂山師范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峨眉】(211)宜賓市宜賓學院南充市西華師范大學、川北醫學院、西南石油大學【南充】、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南充】達州市四川文理學院雅安市四川農業大學(211)阿壩州阿壩師范學院甘孜州四川民族學院涼山州西昌學院眉山市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四川工商學院【眉山】註:「XX大學/學院【地名】」表示這所大學的某一校區,「XX大學/學院」表示這所大學的校本部。 截至2014年末,四川省醫療衛生機構80104個,其中醫院180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75137個;床位45.2萬張,衛生技術人員45.2萬人,其中執業醫師14.6萬人,執業助理醫師3.5萬人,注冊護士16.9萬人。婦幼保健機構202個,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0.5萬人,注冊護士0.7萬人;鄉鎮衛生院4575個,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5萬人,注冊護士2.0萬人。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全部涉農縣(市、區),全年參合率99.3%。住院費用實際補償比提高到63.3%。基本葯物上網采購率99.2%。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連續8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分別降至24.4/10萬、7.99‰和9.55‰。 古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經過不斷地建設,四川成為了西南的交通樞紐。鐵路是四川溝通省內外運輸的大動脈。四川鐵路已形成包括寶成鐵路等5條鐵路干線、8條鐵路支線和4條地方鐵路組成的鐵路網。
寶成鐵路連接隴海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達成鐵路東接襄渝鐵路,是四川與湖北間的重要通道。成渝鐵路溝通重慶和四川,是新中國自行修築的第一條鐵路,同時也是四川通往貴州及華南的重要通道。成昆鐵路南接南昆鐵路,是四川通往廣西的重要通道。內六鐵路南接滬昆鐵路、水紅鐵路,連通湘黔鐵路、南昆鐵路,是溝通雲、貴、川三省的又一條主要干線,成為西南出海的便捷通道。 四川公路里程居全國第一,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6000公里,居西部第一,全國第三。
四川省公路以成都為中心,干、支線公路呈輻射狀分布,同時,又輔以東西、南北線路的相互交織。主要的公路干線有:川藏公路、川青公路、川隴公路、川陝公路、川渝公路、川雲東路、川雲中路、川雲西路及川滇路等。成都汽車中心客運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運樞紐站。四川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即今渝昆高速和廈蓉高速)是四川省與重慶直轄市之間的公路交通大動脈。它全長340.2公里,於1995年全線開通。此外,成都――綿陽、成都――樂山――峨眉山以及內江――自貢――宜賓、達州――重慶等高速公路也在四川的公路交通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四川擁有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和綿陽南郊機場、瀘州藍田機場、達州河市機場、九寨黃龍機場、宜賓菜壩機場等支線機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繁忙的民用樞紐機場,中國西南地區的航空樞紐和重要客貨集散地。使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航空公司有16家,航線140多條,可以直飛國內外眾多城市。2011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907.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7.77萬噸,機場排名全國第五,城市排名全國第四。規劃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預計2018年建成後,將會是2013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2倍大。 四川境內民用機場一覽表成都市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綿陽市 綿陽南郊機場 瀘州市 瀘州藍田機場、瀘州雲龍機場 廣元市 廣元盤龍機場 攀枝花市 攀枝花保安營機場 南充市 南充高坪機場 達州市 河市機場 宜賓市宜賓五糧液機場、宜賓菜壩機場 巴中市巴中恩陽機場阿壩州 九寨黃龍機場、阿壩紅原機場 涼山州 西昌青山機場 甘孜州 康定機場、稻城亞丁機場、甘孜格薩爾機場

③ 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的組織架構

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責任制,內設交易一部、交易二部、交易三部、交易四部、網路信息部、綜合部、財務部、鑒證部共8個職能部門。

④ 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的軟硬體設施

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擁有3200平方米的交易辦公場所和現代化交易辦公設備,有能容納數百人的LED電子屏幕交易大廳、網路競價大廳、戶外廣告大屏,配套開發有的信息發布系統、產權交易信息管理系統、網路競價系統、股權託管系統。

⑤ 過去與未來:國有文化企業如何借力資本

「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試行,公開上市破冰啟航

國有文化企業資本運作,源於將文化領域與經濟規律聯系起來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探索。1978 年,財政部批准《人民日報》等 8 家新聞單位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1979 年又發文重申並在全 國新聞媒體中推廣這一管理模式。同年,上海電視台在電視上播出了我國電視史上的首條商業廣告。1985 年,上海廣電局開始在電台、電視台內部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這一時期,學界就出現了關於文化經濟的早期研究,並對「廣播電視經濟」「出版經濟」「報業經濟」「電 影經濟」等概念、業態進行了討論。黨的十四大以後,文化經濟研究 逐漸活躍,並開始從市場經濟的層面,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性、規律性問題進行探究,為文化企業資本運作提供了理論鋪陳。

國有文化企業資本運作展望

截至 2016 年底,我國 A 股市場共有國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 40 家,總股本合計 517 億股,總市值合計約 8000 億元。自對接資本市場以來,傳統資本運作的主要形式,國有文化企業都已有涉足,資本市場對提高文化資源配置效率的支撐作用日益突顯,國有文化企業多層次資本運作體系不斷完善。一些轉制企業在數年時間內實現了「事業單位—產品經營—資本經營」的跨越,這在我國企業改革發展史上並不多見。特別是較早上市的一些企業,依託資本市場的支持,創新經營機制,拓展融資渠道,形成了市場相對優勢。國有文化資本的市場化流動重組,促進了國有文化資產保值增值,提高了國有文化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為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國有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注入了新的勢能。當前,國有文化企業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助推器,國有文化企業資本運作也被寄予新的更高期待。

助力國有文化企業轉型升級。近年來,基於互聯網技術的新興文化業態迅速崛起,打破了傳統文化機構主導的生產和傳播邏輯,推動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升級。近幾年國有文化企業對新興業態的並購已成為外部擴張的重要路徑,IPO 融資及上市後再融資的項目,絕大部分也都與數字化轉型有關,如中影股份募集資金用於數字影院投資、數字放映推廣,讀者傳媒募集資金用於數字出版、信息化平台建設等。 在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中,轉型升級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傳統文化機構的戰略任務。2015年我國43 家報業集團中 31 家營業利潤出現虧損,較 2014 年增加 14 家。2016年我國電視廣告同比下降5.66%,第四季度有線電視用戶首次出現負增長。在產業格局深刻調整的背景下,依託資本市場支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資本運作直接引入新興業態資源,將為國有文化企業縮短轉型升級周期、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注入新的動力。

助力國有文化企業適度多元經營。國有文化企業主要脫胎於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按條塊設定業務領域,長期以來形成了單一經營的發展模式。文化生產具有突出的范圍經濟特徵,對內容資源的多次的開發利用、獲取多重增值效應可在其產業運作中充分發揮。近年來,資本市場涌現了浙報傳媒入股唐人影視、鳳凰出版收購傳奇影業等一些混合並購案例,推進了國有文化企業多元經營。隨著數字技術、網路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深化發展,不同媒介間的關聯性與互換性進一步加強,行業間的業務交叉日益普遍,媒介融合已成為產業發展的潮流。在融合發展的市場格局中,跨媒體、跨行業重組將繼續向縱深推進,推動文化生產組織結構、產品結構的深層次創新與變革。當然,現階段國有文化企業多元經營應該是在核心產品與產業支撐下的有限相關多元,是把核心競爭力延伸到力所能及的范圍、不同業務的價值能夠共享共用的多元經營戰略。

助力國有文化企業走向海外。海外文化投資不僅具有資本增值的意義,而且還具有文化輸出的功能。長期以來,我國文化走出去是以版權貿易、產品輸出以及文化交流活動為主要形式,近年來,國有文化企業的資本輸出逐步活躍,通過跨國並購進入國際文化市場,如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收購美國PIL公司童書業務資產,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收購澳大利亞視覺出版集團等。未來一段時間,世界經濟調整周期還沒有結束,許多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為了吸引外來資金都將出台一系列投資便利化措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也將為文化企業資本輸出提供更大空間。國有文化企業還可在海外資本運作的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拓展,在跨國並購方面有更大的作為,成為文化資本輸出的重要推動力量,推動我國文化產業邁向更高發展水平。

⑥ gct綠碳通證是真的嗎

一、綠碳通證(GCT)到底是什麼?
綠碳通證/簡稱:GCT、Green Carbon Token。綠碳通證將貨幣與支付結算緊密融合,實現「通證即支付、支付即結算」。綠碳通證。中國正府為法定數字人民幣配發的全球綠色通貨憑證~綠碳通證,簡稱綠證,為全球數字資產、數字貿易和虛擬貨幣的通貨結算憑證。以利於「資產數字化,貨幣通證化」的金融創新安全、企業區塊鏈改造(鏈改)、數字資產交易,人類生態共識及人民幣全球通證化。綠碳通證作為公鏈,允許綁定360行業的資產兜底和實體收益發行鏈改側鏈,全部採用區塊鏈技術銜接

二、綠碳通證(GCT)通過什麼平台運作?
數字資產交易所發行綠碳通證GCT,以GCT為介質實現數字資產交易所交易。

三、綠碳通證GCT應用價值: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上海文化交易所、中國東盟商品交易所、廣西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新疆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山西產權交易所、山西中草葯交易所、山西煤炭交易所、南方聯合產權交易所、西藏錦綉商品交易所。通過這10家國資委控股的交易所聯合流通GCT增加流通面積,通過上市公司發行數字資產必須持有等額規費增加實質性需求,通過與大宗商品出口配額掛鉤將GCT帶到國際市場流通。

四、GCT的未來,取決於幾個方面:
1、是能否在其他各大交易所上線,如同NEO一樣,在牛市到來時實現自身價值。
2、是6月份乃至今後公布的DAPP生態合作夥伴有多少,有沒有重量級的合作方(比如量子鏈)。
3、是社區建設能否成功,能否有效吸引業內大關注並討論。五是能否按預期的時間實現技術構想,真正搭建好可信系統的基礎設施。至於GCT近期價格會怎麼樣,有可能會維持或小幅下跌,也可能會突然暴發,這個誰也看不準。只能說投資有風險。需要慎重!

⑦ 中國有幾個產權交易所

國內的產權交易所數量約300家左右。其中具有國有資產處置的交易機構76家。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產權交易所形成了省級/副省級、地市級、縣級三級市場。

北京產權交易所、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是國務院指定的中央企業資產權益進場交易場所。其他省級副省級也主要服務本地市場;地市級服務本地市,縣級服務本行政區域范圍。

產權交易所按照組織機構性質有兩類劃分方式:一類是事業法人(即行政事業單位),一類是企業法人(公司化運作)。根據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2011年對全國的56家產權交易機構的調查,其中26家為事業法人單位,32家為企業法人單位,有兩家既是事業法人又是企業法人。交易機構向企業法人轉變的趨勢比較明顯。在四大直轄市的交易所中,北京、重慶已經改制為企業法人,天津、上海仍屬於事業法人。

2009年12月22日,我國首家定位於為各類產權交易提供在線服務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金馬甲成功融資,設立「北京金馬甲產權網路交易有限公司」。金馬甲是由分布在全國33個省區市的產權交易機構和相關實力機構創立的機遇互聯網的資產和權益交易平台。目前已經覆蓋全國76個產權交易機構。處置對象設計行政事務、機動車、房產、運輸工具、機械設備、土地、股權、林權、版權、礦權、經營權、商標、專利技術、債權和項目融資等。

中國的產權交易所按地域分類:
北京 北京產權交易所 北京農村產權交易所
上海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
天津 天津產權交易中心
重慶 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
河北 邢台市產權交易市場 張家口產權交易中心 邯鄲產權交易所 唐山產權交易中心 邢台市企業產權交易中心 滄州市產權交易中心 衡水市產權交易中心 承德市產權交易服務中心 保定產權交易市場 秦皇島市產權交易中心 河北省產權交易中心
山西 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 太原產權交易市場 大同產權交易市場 運城產權交易中心 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 臨汾市產權交易中心 晉中市產權交易中心 晉城市產權交易中心 山西省技術產權交易所 陽泉市產權交易市場
河南 河南省產權交易中心 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 鄭州市產權交易市場 三門峽市產權交易中心 新鄉市產權交易中心 洛陽市產權交易中心 鶴壁市產權交易市場 開封產權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許昌亞太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 周口產權交易中心 安陽市國信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河南中原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焦作市產權交易中心 南陽市產權交易中心 濮陽市華宇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駐馬店市產權交易中心
遼寧 沈陽聯合產權交易所 大連產權交易所 鐵嶺市產權交易中心 盤錦國信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朝陽市產權交易市場 遼西產權交易中心 撫順市產權交易中心 鞍山市產權交易中心 本溪市產權交易中心 丹東市產權交易中心
吉林 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 遼源市產權交易中心 通化市產權交易中心
黑龍江 黑龍江產權交易中心 佳木斯產權交易中心 大慶市產權交易中心 農墾龍信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齊齊哈爾產權交易中心
內蒙古 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 內蒙古融通產權交易所 包頭產權交易所
江蘇 江蘇省產權交易所 江蘇省技術產權交易所 南京產權交易中心 無錫東華產權交易中心 常州產權交易所 蘇州產權交易所 南通市產權交易所 連雲港市產權交易所 淮安產權交易中心 泰州國聯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 徐州產權交易所 鎮江產權交易中心 鹽城市產權交易所 揚州產權交易中心 無錫產權交易所 南通眾和產權交易所
山東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 青島產權交易所 煙台聯合產權交易中心 濟南產權交易所
安徽 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 合肥市產權交易中心 蚌埠市產權交易中心 安徽長江產權交易所 宣城市產權交易中心 淮北市產權交易中心 寧國市產權交易中心 銅陵產權交易中心 馬鞍山產權交易所
浙江 浙江產權交易所 台州中衡產權交易所 慈溪市產權交易中心 舟山信達產權交易所 寧波市產權交易中心 溫州信義產權交易所 義烏產權交易所 杭州產權交易所
福建 福建產權交易中心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 龍岩市產權交易所 福州產權交易中心 莆田市產權交易中心 福建高新技術產交所 南平市產權交易中心
湖北 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 襄樊市產權交易所 湖北產權荊門分中心 黃石嘉誠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湖北產權黃岡分中心 湖北產權荊州分中心 湖北產權十堰分中心 湖北產權咸寧分中心 湖北產權襄樊分中心 湖北產權宜昌分中心
湖南 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 株洲市產權交易中心 岳陽市產權交易中心 長沙市產權交易中心 衡陽市產權交易管理中心 永州產權交易中心
廣東 廣州產權交易所 珠海產權交易中心 恩平市產權交易服務中心 深圳產權交易中心 東莞產權交易中心 佛山市南海產權交易中心 汕頭市產權交易市場 東莞產權交易中心 深圳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 河源市產權交易服務中心 惠州市產權交易所 江門市產權交易中心 梅州市產權交易所 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 廣東產權順德交易所
廣西 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
江西 江西省產權交易所 南方林業產權交易所 江西省產權交易所九江辦事處 江西省產權交易所上饒辦事處 南昌市產權交易中心
四川 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 自貢產權交易所 廣元產權交易中心 樂山產權交易中心 德陽金橋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貴州 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
雲南 雲南產權交易所 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
海南 海南產權交易所 海南經濟特區產權交易中心
陝西 西部產權交易所 西安技術產權交易中心 西安產權交易中心
甘肅 甘肅產權交易所
寧夏 銀川市產權交易中心 寧夏產權交易所 寧夏科技資源與產權交易所
新疆 新疆產權交易所 昌吉產權交易中心
青海 青海省產權交易市場

⑧ 產權交易機構有哪些

您好,國資委近期公布第2批9家央企資產轉讓產權交易機構名單。國資委表示,安徽省產權交易核心有限責任公司等9家產權交易機構已具備開展核心企業資產轉讓交易業務的條件,並予以公布。9家產權機構分別為:安徽省產權交易核心有限責任公司、福建省產權交易核心、廣西北部灣產權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雲南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西部產權交易所、甘肅省產權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青海省產權交易市場、寧夏科技資源與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新疆產權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具有事業法人資格的綜合性產權交易服務機構,是企業國有產權開放性市場化重組的流轉平台,是集物權、債權、股權、知識產權等交易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市場,是涵蓋環境能源、技術產權、文化產權、知識產權、農村產權等領域的要素配置場所,是集聚、培育和發展產權經紀、投資咨詢、專業事務、技術集成等現代服務業的基地;是中小企業投融資服務的有效通道,是各類非公經濟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的主渠道,是上海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產權交易所:
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綜合性產權交易機構,是以企業產權交易為基礎,集各類權益交易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市場平台。北交所成立於2004年2月14日,是由北京產權交易核心(1994年成立)和中關村技術產權交易所(2003年成立)合並重組而成的國有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首都要素市場的建設者和運營者,北交所已經形成「一托十」的集團化發展構架,在技術交易、林權交易、文化產權交易、金融資產交易、環境交易、礦業權交易、石油交易以及產權電子商務等領域設立了專業平台。北交所實行會員代理交易制,已聚攏了一大批高素質的會員機構,可為客戶提供包括產權經紀、改制重組、破產清算、財務顧問、審計、評估、法律、拍賣和招投標等一系列專業化服務。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⑨ 深圳市有哪些大型的國企單位

1、深圳市賽格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賽格集團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等四家股東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4億元。2009年賽格集團資產總額67.2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44.12億元。

賽格集團擁有下屬企業24家,其中深圳賽格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賽格三星股份有限公司為「深交所」上市公司。

賽格集團為全國企業500強、全國製造業500強企業。集團連續十年獲全國電子百強企業稱號、廣東省企業100強稱號。賽格商標為廣東省著名商標,賽格品牌獲2008年度廣東省十佳優秀品牌。

2、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有限公司

免稅集團創辦於1980年,前身為深圳免稅商店;1983年1月8日更名為深圳市免稅商品供應公司;1993年1月18日,更名為深圳市免稅商品供應總公司;

1995年1月5日,經深圳市國資委[1994]7號文批復,公司改製成為國有獨資企業,改為現有名稱,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為履行出資人職責。公司注冊資本金為34,038萬元人民幣,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23.41億元,凈資產16.47億元。

3、深圳市長城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長城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創立於1984年9月,前身為深圳市屬全民所有制國營企業-深圳市工程開發公司。

1994年,經深圳市人民政府以深府函〔1994〕18號文批准,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更名為「深圳市長城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同年9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股票簡稱:深長城,股票代碼000042,法人代表:伍斌),成為公眾上市公司。

2004年11月,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司成功引進戰略投資者,民營企業廣東聯泰集團通過江西聯泰實業有限公司、深圳聯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受讓公司28%股權,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形成了產權多元化的體制;

4、深圳市天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系深圳市國資委直接控股的市屬國有股份制企業,公司原名深圳市天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為1983年9月集體轉業的基建工程兵302團。1993年改制為股份制企業,1997年4月更名為深圳市天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5、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直管的國有上市公司,成立於1989年5月,1992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簡稱:深振業A,證券代碼000006),以房地產開發經營為主營業務。

擁有廣西振業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振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惠州市惠陽區振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振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西安振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家所屬企業。

⑩ 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的非公有產權交易

經典案例Case
2011年5月,象州粵能漿紙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轉讓項目成交。標志著廣西民營企業首次通過產權交易平台實現並購,亦標志著廣西聯交所首單並購項目銀企合作的成功嘗試。
2011年,南寧新興科農食品有限公司資產項目成交。
2011年,廣西合山紅河酒店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成交。
2011年,桂林市金盛客運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不含土地)轉讓成交。

閱讀全文

與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綜合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配資炒股持倉多少合適 瀏覽:736
精選個股股票 瀏覽:605
81黃金分析 瀏覽:272
合作買賣股票 瀏覽:629
美國汽油價格2016 瀏覽:752
駱駝股份4月17日 瀏覽:730
沈陽中國銀行澳幣匯率 瀏覽:929
杠桿利率 瀏覽:352
kd通達信指標 瀏覽:434
基金跟銀行理財區別 瀏覽:920
基金理財會計分錄 瀏覽:71
中央經濟會議降杠桿 瀏覽:403
理財產品協議屬於哪類合同 瀏覽:690
外匯搭建流程 瀏覽:696
中國南車集團長江公司 瀏覽:967
工行私人銀行理財怎麼樣 瀏覽:260
簡述外匯儲備的管理特徵 瀏覽:865
股票退市問題 瀏覽:38
中信信託新疆 瀏覽:368
融資城投資人的利益 瀏覽: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