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報道,《基金從業人員親屬股票投資報備管理的指導意見》官方政策尚在徵求意見,其規定中有「交易時需申報」一項,即業內人士建議,在基金公司交易管理系統嵌入從業人員直系親屬賬戶監測系統,把違規或違規嫌疑的買單屏蔽。
另據財新網報道,《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基金從業人員的直系親屬在從事股票投資之前需要向基金公司上報,同時還需要在指定的證券公司開戶。而此前的有關規定則只要求從業人員親屬應及時向公司報備其賬戶和買賣情況,並不得有利害沖突。
根據《指導意見》,「基金管理公司應當要求從業人員在其親屬買賣股票及衍生品前向公司申報,經過公司審查批准後可在批准日當天進行買賣。」
知情人士表示,「制定這條規則的就是為了防止從業人員自身向其親屬傳遞信息,損害基金持有人利益。」
另據《證券時報》今日報道,盡管該意見還沒有正式頒布,基金公司和員工親屬「對策」已有不少。為了避免麻煩,深圳一基金公司口頭統一規定,員工直系親屬的賬戶「最好銷掉」。
除了「公司行為」外,從業人員家屬的「個體」對策還包括:只用賬戶打新來規避風險、退守「親屬賬戶」、用更隱秘的方式炒股等。
B. 我能用父母開的證券賬戶炒股嗎
可以的,只要知道賬戶能夠登錄就可以操作。
年滿18周歲才能在證券公司開立賬戶,必須綁定本人銀行卡作為第三方存管
C. 結婚前 父母出錢讓我幫他買股票,股票在我名下,結婚後投資收益會不會被判定為共同財產,如果以防發生變
婚後收益不屬於你個人財產。
《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生產、經營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
該規定明確了認定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股票的增值部分作為一種生產、經營收入,只要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就應當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從舉證責任分配原則來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七條規定,對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難以認定的,主張權利的一方負舉證責任。當事人舉不出有力證據的,人民法院又無法查實的,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
婚前的股票、基金在婚後的增值或貶值部分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或債務,但本金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婚前存款在婚後的而利息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你爸這種情況,本金是屬於你爸個人財產,但是婚後的增持部分要算夫妻共同財產。
D. 幫父母炒股,結果20萬養老錢現在賠了7萬,我良心上難受,我該怎麼辦
沒那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現在傻了吧
首先好好工作保證有穩定收入
其次繼續學習解套原理
在他們有生之年把本賺回來
E. 證券分析師父母炒股被查出來會受何處罰
有處罰么?說實話,證券分析師不炒股,他憑什麼分析股票,紙上談兵么?小學生都會!
F. 證券客戶經理的父母炒股票可以嗎
依據法律規定,證券從業人員本人不得炒股,其直系親屬都可以炒股,法律沒有禁止的,所以客戶經理的父母是可以炒股的。
G. 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自己不炒股,用父母的賬號炒股,違法嗎
證券從業人員不能用自己父母的賬戶炒股。不得以獲取投機利益為目的,利用職務之便從事證券買賣活動。證券業從業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為獲取投機利益從事證券買賣活動,不僅違背了有關法律規定,而且會侵害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助長證券市場投機風氣,可能會引發證券行情不正常的波動。
不得向客戶提供證券價格上漲或下跌的肯定性意見。證券行情變幻莫測,證券業從業人員向客戶提供有關價格變化的肯定性意見,一旦因預測失誤給客戶帶來損失,很可能引起法律糾紛,在影響客戶利益的同時,也影響從業人員和證券行業的聲譽。
不得為達到排除競爭的目的,不正當地運用自己在交易中的優越地位限制某一客戶的業務活動。為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而在交易中利用特殊或優越條件限制某客戶的業務活動。
這種做法有違「三公」原則。證券業從業人員應對所有客戶一視同仁,不論是大客戶還是小客戶,也不論是競爭夥伴還是競爭對手。
H. 父母買兒子上市公司領導股票會怎麼處理
這也沒有什麼問題啊,她怎麼處理呢?股票想買就買,兒子在上市公司那也可以買啊,又不違法
I. 我有點閑錢想買股票用來給爸媽養老可以嗎最低多少錢可以買股票有有經驗的人請回答,謝謝
幾千塊塊吧,買幾塊錢的股票100股(我媽說的)
J. 子女用父母的錢代父母買股票,賺錢了不還賺到的部分怎麼追討
這個不用去追討的,但是要跟孩子說明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