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交易所」自身也是香港上市公司
你說對了,港交所本身也是上市的
港交所經營證券和衍生產品市場,還有相關的結算所,為香港上市公司的前線監管機構,旗下成員包括世界首屈一指的基本金屬市場──英國的London Metal Exchange(倫敦金屬交易所)
港交所全資的附屬公司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和香港期貨交易所。
2. 「上海證券交易所」本身能上市嗎「香港交易所」不是上市了嗎。
中國內地的不行
3. 證券交易所在自己的股票交易所上市是怎麼做到的
香港證券交易所也是上市公司,中國還沒有而已。按說上交所、深交所都應該是上市公司。
4. 我想問問期貨交易所自身能否上市啊
這要看期貨交易所的組成形式,是公司制的企業法人還是會員制的非贏利單位。如果是公司制的企業法人還要看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就可以上市,其它類型就不能上市。
5. 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的條件
1.主體資格:A股發行主體應是依法設立且合法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經國務院批准,有限責任公司在依法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可以公開發行股票。
2.公司治理:發行人已經依法建立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獨立董事、董事會秘書制度,相關機構和人員能夠依法履行職責;發行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規定的任職資格;發行人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已經了解與股票發行上市有關的法律法規,知悉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法定義務和責任;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能夠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生產經營的合法性、營運的效率與效果。
3.獨立性:應具有完整的業務體系和直接面向市場獨立經營的能力;資產應當完整;人員、財務、機構以及業務必須獨立。
4.同業競爭: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得有同業競爭;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後,也不會產生同業競爭。
5.關聯交易: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得有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應完整披露關聯方關系並按重要性原則恰當披露關聯交易,關聯交易價格公允,不存在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的情形。
6.財務要求:發行前三年的累計凈利潤超過3,000萬人民幣;發行前三年累計凈經營性現金流超過5,000萬人民幣或累計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無形資產與凈資產比例不超過20%;過去三年的財務報告中無虛假記載。
7.股本及公眾持股:發行前不少於3,000萬股;上市股份公司股本總額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公眾持股至少為25%;如果發行時股份總數超過4億股,發行比例可以降低,但不得低於10%;發行人的股權清晰,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持有的發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8.其他要求:發行人最近三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發行人的注冊資本已足額繳納,發起人或者股東用作出資的資產的財產權轉移手續已辦理完畢,發行人的主要資產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發行人的生產經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最近三年內不得有重大違法行為。
上海證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上海證券交易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6. 證券交易所可以上市嗎
所有願意接受監管的盈利性公司都能上市。中國的不可以。因為不以盈利為目的。
7. 為什麼證券交易所自己不能上市 為什麼一個國家不能上市
公司上市一定要符合《公司法》、《證券法》等規定的上市條件。
交易所符合條件也可以上市的,香港交易所(HKEx: 0388)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國家不是企業,不可能上市的,換句話說,誰願意將自己國家變成股份公司叫別人管呢!
8. "上海證券交易所"自己上市有無可能
有,香港聯交所不就上市了嗎,只是涉及到很多方方面的問題,短期內管理層可能還沒有考慮到這么多,呵呵.
9. 我想問下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什麼意思
一般來說是某個企業或公司在某個證券交易所上市。
1、證券交易所是依據國家有關法律,經政府證券主管機關批准設立的集中進行證券交易的有形場所。在我國有四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
2、中國因為證券交易所並非公司而是一個政府機構,因此是不能上市的。只有經過轉型,使其成為股份制公司時,才有上市的資格。
經過上市,證券交易所可以直接融資,並得以發展。同時成為了上市公司也使得證券交易所的各種舉動受到社會和民眾的監督。而中國在這個方向上的路途還非常遙遠。制度的不兼容是很大的問題。
10. 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 這兩者本身是不是上市公司
從2000年至今已有近200家公司從納斯達克升板至紐交所
金融界網站5月31日訊 5月30日,總部位於中國香港的國際領先的技術設備供應商KHD公司(NASDAQ,KHDH)從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成功升板至紐約證券交易所。KHD日前宣布,該公司在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申請已獲得批准。此前,該公司已告知納斯達克自願終止該公司股票在納斯達克的交易。這是繼南太電子之後第二家從納斯達克升板至紐交所的總部設在香港的公司。
預計公司股票將於6月15日終止在納斯達克交易,並於6月18日起在紐交所上市,交易代碼為「KHD」。
KHD首席執行官Jim Busche表示:「紐約證券交易所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很高的聲望,在紐交所上市將有助於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客戶。我們相信,在紐交所上市將大大提高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從而為股東帶來更大的利益。對於能夠加入紐約證券交易所,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由於紐交所上市標准比較高,每年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大約只有三分之一能夠達到紐交所的上市標准,因此,很多無法達到紐交所上市標準的企業會選擇先到美國其它交易所上市,在公司成長壯大之後再升板到紐交所。隨著紐交所高增長板(NYSEArca)的推出,那些暫時達不到紐交所主板上市標準的企業已可以選擇先在紐交所高增長板上市,在公司發展壯大以後再升板到紐交所主板。
從2000年至今,已經有近200家公司從納斯達克升板至紐交所,隨著KHD的加入,將有9家來自香港的公司在紐交所進行交易,來自大中華地區的公司總數將達到3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