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近來的大事
五月
5月1日——《防震減災法(修訂案)》施行。
5月4日——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
5月5日——微軟發布Windows7 RC版。
5月9日——祖馬在比勒陀利亞正式就任南非總統。
5月11日——首屆世界海洋大會在印度尼西亞萬鴉老開幕。
5月12日——中國第一個防災減災日,以紀念汶川大地震1周年。
5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鴉老舉行的世界海洋大會發表了《萬鴉老海洋宣言》。
5月17日——立陶宛舉行總統選舉。
5月17日——泰米爾猛虎組織宣布戰敗,向政府軍投降,結束了斯里蘭卡長達37年的內戰。
5月17日——中國羽毛球隊第七次捧起蘇迪曼杯,實現三連冠。
5月23日——德國現任總統、基督教民主聯盟總統候選人霍斯特·克勒在德國聯邦大會舉行的選舉中獲勝,將連任總統。
5月23日——尼泊爾制憲會議選舉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領導人馬達夫·庫馬爾·內帕爾為新任政府總理。
5月25日——朝鮮公然違反違聯合國安理會第1718號決議,進行第二次地下核試驗,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和譴責。
5月27日——朝鮮宣布退出1953年在板門店簽訂的停戰協定。
5月27日——歐洲足球冠軍聯賽進行決賽,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隊以2:0擊敗英格蘭的曼徹斯特聯隊奪得冠軍。
5月31日——世界無煙日,今年無煙日的主題是「煙草健康警示」。
六月
6月1日一一正式啟用餐飲服務許可證。
6月1日一一法航一架空客A330失蹤,機上共有228人。
6月5日——武隆山體垮塌事故。
6月5日——成都一輛9路公交車發生燃燒,造成28人死亡,74人受傷。
6月4日至6月9日——NBA總決賽,最終洛杉磯湖人隊以4比1的總比分戰勝奧蘭多魔術隊獲得總冠軍。
6月11日——巴西官員稱法航失事客機打撈工作將繼續至6月19日。
6月11日一一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正式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級別升至6級,這意味著世衛組織認為疫情已經發展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
6月12日一一伊朗舉行總統選舉。
6月13日一一伊朗內政部長薩迪克·馬赫蘇利宣布,根據最終計票結果,現任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以62.63%的得票率在總統選舉中獲勝。
6月15日一一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說,將在10天內就總統選舉結果的合法性作出裁決。
6月21日——格陵蘭島正式自治。
6月22日——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地區發生地鐵列車相撞事故,造成9人死亡、76人受傷。
6月24日——世界金融和經濟危機及其對發展影響高級別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
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的第3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山西省的五台山被正式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6月28日——阿爾巴尼亞舉行議會選舉。
6月28日——阿根廷舉行議會選舉。
6月28日——幾內亞比索舉行總統選舉。
6月28日——宏都拉斯發生軍事政變,總統曼努埃爾·塞拉亞被軍方轉移至哥斯大黎加境內,並被宏都拉斯最高法院宣布罷免。
6月28日——宏都拉斯議會正式宣布,該國議會議長羅伯托·米凱萊蒂出任宏都拉斯臨時總統。
6月29日——世界金融歷史上最大的金融欺詐案主犯伯納德·麥道夫被紐約南區聯邦法院判處150年監禁。
七月
7月5日——烏魯木齊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
7月5日—— 保加利亞舉行國民議會選舉。
7月8日一一印度尼西亞舉行總統選舉。
7月12日一一剛果(布)舉行總統選舉。
7月15日——裏海航空7908號班機空難。
高雄世運會會徽7月16日至7月26日——第8屆世界運動會在高雄舉行。
7月16日——聯合國安理會朝鮮制裁委員會公布了針對朝鮮的具體制裁措施。
7月18日——茅利塔尼亞舉行總統選舉。
7月22日——我國西藏和長江流域地區發生日全食,這是21世紀內最重要、持續時間最長的日全食,被稱為「長江大全食」。長江大全食
7月23日——吉爾吉斯斯坦舉行總統選舉。
7月23日——微軟發布Windows7 RTM版本,證明微軟Windows7編輯正式完成,將開始批量生產!
7月25日——大雨引發山體岩石滑坡,國道213線汶川段徹底關大橋橋墩被山上飛下的巨石砸斷,造成橋面搗毀,都汶公路中斷,造成至少6人死亡、12人受傷。
7月26日——經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投票,52歲的唯一候選人崔世安以282票成功當選為新一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候任人。
7月26日——中國國民黨舉行黨主席與黨代表選舉。馬英九以28萬5354票當選新任黨主席,得票率93.87%。
7月27日——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
7月27日——保加利亞國民議會舉行特別會議,選舉保加利亞歐洲發展公民黨總理候選人博伊科·鮑里索夫成為新一屆政府總理。
7月29日——摩爾多瓦舉行議會選舉。
7月29日——2009年羅馬游泳世錦賽男子800米自由泳決賽,中國選手張琳以7分32秒12的成績奪冠,並打破世界紀錄。這是中國男子游泳選手第一次在奧運會或世錦賽級別的世界大賽中獲得冠軍。
7月31日——國務院印發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八月
8月4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乘專機抵達平壤,開始對朝鮮進行訪問。
8月5日——台風「莫拉克」在太平洋生成。
8月6日一一美國參議院批准索尼婭·索托馬約爾擔任最高法院法官,她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拉美裔最高法院法官。
8月8日——中國第一個全民健身日,為紀念2008年北京奧運會,把8月8日設為全民健身日。也是在這一天,寶島台灣遭受了台風「莫拉克」襲擊,形成了近50年來不遇的特大水災!
8月16日——博爾特刷新100米記錄,成績是9秒58。
8月20日——阿富汗舉行總統選舉。
8月20日——博爾特刷新200米記錄,成績是19秒19台北聾奧會會徽。
8月23日——2009年柏林世錦賽女子馬拉松比賽中,中國選手白雪以2小時25分15秒奪得金牌,這是中國馬拉松在世錦賽歷史上的首枚金牌。
8月25日——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在韓國羅老宇航中心發射升空。
8月28日——摩爾多瓦新議會舉行首次會議,摩自由黨主席米哈伊·金普當選議長。
8月28日——南美洲國家聯盟在阿根廷南方城市巴里洛切舉行特別首腦會議。
九月
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70周年。
9月5日至9月15日——第21屆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台灣台北舉行。
十月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60華誕。
10月中旬——第1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江西南昌舉行。
10月11日~10月23日——第11屆全國運動會在山東舉行。
10月22日——Windows7正式版全球同步上市。
十一月
11月16日~11月23日——女排冠軍杯賽。
十二月
12月4日——全國法制宣傳日
12月5日至12月13日——香港東亞運動會。
B. (高分求)QFII在A股市場上持股情況怎麼查
stockstar://news/info/darticle?id=GA.stockstar,而應當 復制再粘貼到地址欄,20080901.aspx?id=GA" target="_blank">http,00122183&columnid=2387
不要直接點擊/info/darticle.aspx2008年半年報QFII持股情況一覽
另外,但這7家QFII的資金量卻不亞於淮海中路營業部!
並且QFII不同於國內的基金,瑞銀集團旗下的多隻QFII就在該營業部
【中金建國門營業部】具體有幾家QFII不清楚,我們通過【贏富數據|TopView】依然能查到QFII開戶證卷公司的交易情況!目前沒有辦法查詢QFII的具體持倉情況。只是知道其資金量也不少。
以下是QFII較為集中的4家營業部
【中金淮海中路營業部】 有12家QFII駐扎在這里,其操作手法明顯不同於前幾家營業部。
不過!
至於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的具體持倉情況。高盛,摩根大通旗下的主要幾只QFII就駐扎在該營業部,就更沒辦法查詢了,目前國內最大的QFII駐扎地
【申銀萬國新昌路營業部】有7家QFII駐扎在這里,在贏富數據|TopView上也沒有購買專用通道!多關注關注財經新聞。並且是這幾家營業部中最活躍的QFII很遺憾的告訴你,從而判斷QFII的買賣情況,從一些公開信息中也能看到一些關於QFII的資金流動情況,對QFII的持倉會有一定的了解的,雖然數量不如淮海中路的QFII多。
【瑞銀證券營業部】有4家QFII駐扎在這里。其帳戶類型和普通散戶的帳戶類型相同
呵呵,能把我們中國的基金是什麼個情況搞清楚你就可以做個小股王了。
QFII什麼時候進場,進場多少,只有他們的上帝知道。
進入通達軟體 點擊個股 F10 主力追蹤,就能看到這檔股票有無QFII 很多股票都有QFII的例如:新希望 益佰制葯 雲南城頭 億陽信通 中青旅都有!
如果要找一個網頁是沒有!
花錢買證交所發布的權威軟體,能看到哪些股票被QFII持有,但具體是哪個QFII公司持有,只能看到代號,不知道是哪個公司。比例是多少只有當莊家(QFII)出貨時才讓你知道。如果早早讓你看到他持股多少你還不跟庄。在說看資金多少會給散戶卡,在加上人家自己開戶。最算QF在一個股票達到控股了那怕是到80%時的流通盤人家不讓你看到你也只是看到散戶在交易。這就是莊家的能力,有錢好辦事。可是想一下自己要是莊家也會這么辦的。
如果想知道目前時間點的qfii真實持股,恐怕要認識他們的操盤手了,不管是大智慧還是操盤手軟體里的提示都是根據中報來的,已經過時,切不可以之作為操作依據,其實目前有很多網站每天都公布topview數據,可以看出資金流動情況,比那些所謂持股數據要可信些
C. 理科的金融經濟方面的專業都有什麼啊~~求具體一點的回答 越多越好 謝謝
你可以看看這個,四川大學數學經濟創新班,是為了培養具有數學思維的經濟人才而創立的,非常有錢途,而且課程設置很好,但是會很累,因為除了開數學專業的課程,還要開經濟學的課程,而且對英語要求也會非常高,在創新班有好處就是可以有一些優先權,比如可以優先選課等,在圖書館可以比其他學生多借書等,學的知識很多也很廣,對個人能力要求會非常高,而且川大的數學專業在全國強悍是出了名的,其經濟專業也很好,而且班級內部往往都是藏龍卧虎,有能力的人很多,這對以後拓展人脈很有好處。尤其是學了數學經濟專業可以以後轉向金融工程等方面來繼續深造,出來可以進入證券投資銀行等處工作。
D. 女生學習金融學怎麼樣,好就業嗎
女孩學習心理學就業前景怎麼樣
心理學就業方向:普通高校
這是心理學研究生畢業以後的主要去向。近年來高校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紛紛開設心理學的公共課,心理學碩士擔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課的老師。這無疑擴大了心理學研究生的就業面。對於心理學碩士來說最好的就業方向之一是進入心理學系和教育系成為一名心理學老師。
心理學就業方向:公務員
招心理學研究生作公務員的一般是公安系統、教育行政部門:公安局、勞教所、監獄、邊檢站等都是可能的去處。
心理學就業方向:企業
心理學研究生去企業主要從事獵頭(人才中介)人才測評機構等、企業咨詢和人力資源管理、策劃設計公司。心理學研究生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同,心理學學生倡導人性化的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生有所互補。
心理學就業方向:中小學
原來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大中專院校心理輔導人員的飽和,也有一些研究生開始考慮進入中小學從事心理教育工作。
心理學就業方向:心理咨詢工作者
國內這個行業從目前我國的現狀來看,單純從事心理咨詢工作還不是一個收入十分豐厚的職業,要想有外國同行的薪水有待進一步努力開拓市場和提高自己的咨詢水平。但是展望未來的前景,還是相當不錯的。
心理學就業方向:醫院和診所
學習臨床心理學和醫學心理學的學生,可以去醫院或心理診所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工作,但是以中國現今對心理醫生的需求,再加上去醫院需要有行醫執照,難度比較大。
適合指數:★★★★☆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抑鬱症、強迫症、失眠、頭暈、健忘等許多「莫名其妙」的症狀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周圍,與此同時,心理測試、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原本很陌生的專業術語也日益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就連高校招生時,原本很冷清的心理學專業也悄然出現了升溫跡象。gd.yd119.cn
心理學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活動和行為表現的一門科學。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
國內高校心理學系一般分三個小專業: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這些專業多數開設在師范類院校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這是心理學專家對心理學的適應范圍所作的肯定答復。該專業幾乎涉及一切應用科學,諸如教育、工業、商業、醫學、軍事等領域。由於心理學在國內學科發展歷史上的欠缺,專業人才,特別是高級專業人才非常缺乏。不過,由於該專業大多設在師范類院校,所以,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大部分本科畢業生選擇的就業領域還是中小學校。
主要課程
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科學等。
就業目標
教師:在中小學校從事心理教育工作;心理咨詢師:在醫院或其他社會機構從事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工作;管理人員: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院校推薦
一本院校: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
二本院校:山西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佳木斯大學、牡丹江師范學院、江西師范大學、湛江師范學院、魯東大學等。
三本學院: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等。
E. 大專學金融專業實際嗎
畢業生薪酬指數:
1.畢業生1年薪酬指數:68%的金融學專業學生畢業1年後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0%。按照十分制計算,金融學專業畢業1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78,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偏上。
2.畢業2年薪酬指數:52%的金融學專業學生畢業2年後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3%。按照十分制計算,金融學專業畢業2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60,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
3.畢業3年薪酬指數:39%的金融學專業學生畢業3年後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8%。按照十分制計算,金融學專業畢業3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67,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
應屆就業率指數: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中,95%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4%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後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9.6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於中等偏上。
發展前景指數: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34%,34%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6.22,與其他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等。
工作舒適度指數:
42%的金融學專業畢業生認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較舒服」。13%的畢業生認為工作不太舒適或很不舒適。按照十分制進行計算,舒適度指數為6.78,與其他專業比較起來,該專業的舒適度指數為中等偏上。
從業行業掃描:
經濟學門類里包括多個二級學科,畢業後能夠從事的行業比較廣泛,但根據近幾年文都教育針對經濟學碩士生的就業情況統計與抽樣,經濟學專業畢業的碩士生就業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統 、咨詢行業、證券業、財會、投資銀行、媒體、公共決策或研究部門等,當然也有自主創業者,或者在其他行業從業的。
金融系統方面主要是銀行與資產管理公司,各大銀行每年都會提供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主要分布情況如下:
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2、銀行業監管機構:中國銀行業監管管理委員會
3、國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4、四大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5、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渤海銀行
6、城市商業銀行:基本上各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商業銀行
7、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
8、部分外資銀行在華機構,如花旗等。
咨詢行業主要是管理咨詢、營銷咨詢、IT咨詢等咨詢機構及投資銀行等,包括跨國大型咨詢公司如畢博、埃森哲、麥肯錫、波士頓、貝恩、凱捷、羅蘭?貝格、科爾尼、摩立特、德勤、博思、普華永道等,本土知名咨詢公司如北大縱橫、和君創業、新華信、遠卓、漢普、華夏基石、佐佑等。
證券業主要是各類證券公司,如中信證券、國泰君安、銀河證券、申銀萬國、華夏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光大證券、華泰證券、天一證券、原證券、聯合證券、上海證券、北京證券、昆侖證券、西南證券、天同證券、湘財證券、興業證券、南京證券、東吳證券、民生證券、中銀國際、西部證券、國海證券等。
媒體也是一個不錯的行業,一般而言,經濟學專業碩士生可資選擇的媒體空間還是比較大的,主要集中在財經媒體中,比如證券時報、金融時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中國經營報、財經時報、工商時報、經濟參考報、中國財經報、中國經濟時報、第一財經日報等。
其他諸如一些研究所、政府部門分布了一些經濟學專業畢業的碩士生,比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為保險方向)、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F. 和經濟,金融相關的大學和專業哪些比較好(就業前景如何)
專業較好的有:金融工程,銀行與國際金融,保險精算,注冊會計,ACCA,美會。
綜合考慮畢業後的就業,發展,薪酬,應該考慮去考位於經濟發達城市附近的財經類大學。城市考慮深圳,上海,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廈大,復旦(金工專業),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當然,還要看個人考分能否達到),本人推薦上海財經大學,理由是:性價比高,在上海這個金融大都市,上財畢業的很好就業,發展前景廣闊(就業方向: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畢馬威等四大會計事務所,政府機構,知名外企,國內銀行等),還有個原因比較俗——錢多!呵呵。。
下面看下2010中國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平均薪酬排行榜:(可衡量自己考分,選擇學校)
源自 麥可思(MyCOS)-2009年度211院校就業能力排行榜
排名 學校名稱 薪酬
1 清華大學 5339元
2 上海交通大學 4808元
3 復旦大學 4726元
4 北京大學 4620元
5 上海財經大學 4428元
6 北京外國語大學 4276元
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267元
8 上海外國語大學 4091元
9 中國人民大學 3887元
10 中央財經大學 3795元
11 中山大學 3737元
12 南京大學 3717元
13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3499元
14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3477元
15 浙江大學 3444元
16 西安交通大學 3436元
17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3409元
18 華東師范大學 3402元
19 上海海事大學 3402元
20 同濟大學 3384元
21 東南大學 3337元
22 華東政法大學 3292元
23 上海大學 3265元
24 北京師范大學 3241元
25 華東理工大學 3240元
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233元
27 南開大學 3219元
28 北京郵電大學 3206元
29 華南理工大學 3204元
3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3179元
31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3162元
32 暨南大學 3140元
33 西南財經大學 3138元
34 天津大學 3133元
35 中國傳媒大學 3109元
36 東華大學 3084元
37 廈門大學 3084元
38 北京工業大學 3076元
39 北京交通大學 3012元
40 中國政法大學 2973元
41 大連海事大學 2964元
42 廣州美術學院 2946元
43 上海理工大學 2941元
44 浙江財經學院 2928元
4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923元
46 哈爾濱工業大學 2887元
47 廣東工業大學 2882元
48 上海師范大學 2876元
49 西安外國語大學 2870元
50 北京科技大學 2866元
51 上海電力學院 2857元
52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2823元
53 東北財經大學 2822元
54 北京化工大學 2821元
55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2779元
56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2775元
57 上海海洋大學 2767元
58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761元
59 北京物資學院 2755元
60 南京理工大學 2753元
61 首都師范大學 2746元
62 天津外國語學院 2745元
63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2734元
64 北京工商大學 2733元
65 大連外國語學院 2710元
66 南京郵電大學 2688元
67 北方工業大學 2687元
68 四川外語學院 2677元
69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2661元
70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2647元
71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2643元
7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2630元
73 江西財經大學 2620元
74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610元
75 浙江工業大學 2610元
76 北京林業大學 2605元
77 浙江工商大學 2605元
78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 2601元
79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 2585元
80 大連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2575元
81 華北電力大學 2569元
82 重慶交通大學 2567元
83 中國計量學院 2567元
84 浙江理工大學 2554元
85 華北科技學院 2539元
86 合肥工業大學 2534元
87 南京審計學院 2522元
88 長沙理工大學 2506元
89 長春稅務學院 2505元
90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2503元
91 東北電力大學 2501元
92 南京財經大學 2501元
93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 2499元
94 西安郵電學院 2498元
95 江西理工大學 2496元
96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2495元
97 華僑大學 2490元
98 天津財經大學 2488元
99 南京工業大學 2483元
100 華南農業大學 2479元
101 南昌航空大學 2468元
102 北京服裝學院 2460元
103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2456元
104 重慶郵電大學 2452元
105 山東警察學院 2452元
106 西南政法大學 2445元
107 華東交通大學 2440元
108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校區 2396元
109 南京工程學院 2394元
110 山西財經大學 2389元
111 江蘇科技大學 2377元
112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 2371元
113 浙江師范大學 2349元
114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2344元
115 揚州大學 2337元
116 集美大學 2320元
117 哈爾濱商業大學 2301元
118 浙江科技學院 2301元
1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296元
120 大連水產學院 2291元
121 茂名學院 2291元
122 石家莊鐵道學院 2284元
123 湖州師范學院 2283元
124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2190元
125 浙江海洋學院 2188元
126 天津工程師范學院 2135元
127 贛南師范學院 2051元
128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城建學院 1984元
129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1900元
130 成都理工大學 1900元
131 哈爾濱醫科大學 1886元
132 漳州師范學院 1849元
133 合肥學院 1705元
134 華中科技大學 1433元
135 湖北大學 1433元
136 肇慶學院 1433元
137 西安理工大學 1433元
138 西南石油大學 1433元
139 湘潭大學 1433元
140 長春工程學院 1323元
141 廣州大學 1207元
142 華中師范大學 1200元
143 華南師范大學 1200元
144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1200元
145 電子科技大學 1200元
146 南華大學 1200元
147 湛江師范學院 1200元
148 西藏民族學院 1200元
149 西北工業大學 1200元
150 湖南大學 1200元
再看下上財一個較差專業的就業情況(有一半人是被調劑進這個專業的):
上財信息學院電子商務專業09年本科就業去向一覽
08電商本科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08電商本科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08電商本科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08電商本科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08電商本科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08電商本科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08電商本科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08電商本科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08電商本科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08電商本科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08電商本科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國際商業機器全球服務(中國)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國際商業機器全球服務(中國)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國際商業機器全球服務(中國)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國泰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
08電商本科 恆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江海證券
08電商本科 江海證券
08電商本科 交通銀行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景華天創(北京)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08電商本科 景華天創(北京)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08電商本科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美世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普華永道咨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08電商本科 普華永道咨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08電商本科 普華永道咨詢(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08電商本科 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
08電商本科 上海奧的斯電梯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上海尼爾森市場研究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上海企源科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上海企源科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上海企源科技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上海全富漢得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上海全富漢得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上海熱百賽互聯網軟體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上海銀行
08電商本科 上海銀行
08電商本科 上海銀行
08電商本科 上海正源商務服務中心
08電商本科 上海正源商務服務中心
08電商本科 深圳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深圳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深圳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深圳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08電商本科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
08電商本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08電商本科 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08電商本科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08電商本科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小計:100人
G. 50指數有哪些股票
1、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聯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五大院校,以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等專業機構,共同評價遴選,以「成長、創新、回報、公司治理、社會責任」五個維度為基礎,發布「央視財經50指數」
2、具體包括:
雲南白葯(000538)、蘇寧電器(002024)、美的電器(000527)、 中聯重科(000157)、格力電器(000651)、福耀玻璃(600660)、
包鋼稀土(600111)、貴州茅台(600519)、青島海爾(600690)、
大北農(002385)、國電南瑞(600406)、古井貢酒(000596)、
三一重工(600031)、山西汾酒(600809)、陽光照明(600261)、
青松建化(600425)、上海家化(600315)、巨化股份(600160) 、『
峨眉山A(000888)、悅達投資(600805)、上海電氣(601727)、
四維圖新(002405)、川大智勝(002253)、海康威視(002415)、
超圖軟體(300036)、華力創通(300045)、科大訊飛(002230)、
新北洋(002376)、碧 水 源(300070) 、雙鷺葯業(002038)、
萬科A(000002)、中國太保(601601)、中國平安(601318)、
天士力(600535)、工商銀行(601398)、中國銀行(601988)、
同仁堂(600085)、博瑞傳播(600880)、天源迪科(300047)、
武漢凡谷(002194)、中國神華(601088)、天津港(600717)、
上汽集團(600104)、寶鋼股份(600019)、建設銀行(601939)、
中煤能源(601898)、濰柴動力(000338)、中泰化學(002092)、
民生銀行(600016)、青島啤酒(600600)。
H.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的民族品牌
作為名副其實的民族品牌,大公一直在推動中國在國際上的評級話語權,推動成立世界評級集團,多年來為推動國際評級體系改革而努力。四次為美國降級,打破了美國的評級帝國神話,是一個敢於發表獨特聲音的中國民族企業。
I.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研團隊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而又充滿活力的投研團隊,始終如一地保持著「以專業金融服務造就高品質生活」的態度,悉心了解客戶多層次的需要,以主動的創造性的勞動,積極探求證券投資的運作規律和技巧,以卓越的回報提升客戶的生活品質。
副總經理、投研中心總經理、投資總監、基金經理 俞忠華先生
華東師范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碩士。歷任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萬國證券公司)國際業務部經理,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原君安證券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瑞士聯盟銀行(UBS)上海代表處副代表、授權官員,美國培基證券公司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副總裁,霸菱亞洲投資公司執行董事,今日資本集團合夥人,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交易部總經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證券投資部董事總經理、研究所所長。2012年3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任公司總經理助理。2012年6月至今任公司副總經理兼投研中心總經理、投資總監,2012年7月至今任中海優質成長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投資副總監、基金經理 陸成來先生
上海財經大學統計學專業博士。歷任安徽省巢湖市釣魚初級中學教師,安徽省淮北市朔里礦中學教師,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策略部經理、資深研究員、固定收益部投資經理、董事副總經理、證券資產管理分公司客戶資產管理部副總監兼投資主辦。2012年9月進入本公司工作,任投資副總監。
投資副總監、基金經理 駱澤斌先生
南開大學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歷任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基金籌備組研究負責人,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總監、投資總監,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總監。2010年6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任研究總監,現任投資副總監。2011年11月至今任中海消費主題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研究總監、基金經理 許定晴女士
蘇州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曾任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2004年3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歷任分析師、高級分析師、基金經理助理,現任研究總監。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任中海藍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1年12月至今任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研究副總監 開文明先生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碩士。歷任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軟體工程師,索科思軟體測試上海有限公司測試主管,畢馬威華振會計事務所上海分所風險咨詢顧問,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分析師、策略部副總經理。2012年5月進入本公司工作,現任研究副總監兼首席策略分析師。
金融工程總監、基金經理 陳明星先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歷任安徽省公路運輸管理局職員、中科大上海研究發展中心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平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2007年10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任金融工程分析師兼基金經理助理,現任金融工程總監。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任中海上證5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2年3月至今任中海上證38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金融工程副總監 周其源先生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歷任杭州恆生電子集團業務員,Lombard Risk Management Ltd. Co. (Lombard風險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金融工程師,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高級研究員、高級投資經理。2012年5月進入本公司工作,現任金融工程副總監。
基金經理 劉俊先生
復旦大學金融學專業博士。歷任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策略研究部策略分析師、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與並購部高級項目經理。2007年3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任產品開發總監。2010年3月至今任中海穩健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2年6月至今任中海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江小震先生
復旦大學碩士。歷任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經理、中維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部門經理、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恆康天安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部經理、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高級經理。2009年11月進入本公司工作,現任投研中心固定收益小組負責人。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任中海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1年3月至今任中海增強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3年1月至今任中海惠裕純債分級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夏春暉先生
悉尼科技大學碩士。歷任中國建設銀行江西省新余市分行信貸處信貸員、正大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交易部交易員、美國海科集團投資部投資專員、新華財經有限公司信用評級部高級分析師。2007年11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歷任分析師、基金經理助理,2010年12月至今任中海環保新能源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笪菲女士
英國伯明翰大學會計金融專業碩士。曾任南京蘇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會計。2006年1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任分析師兼基金經理助理。2011年2月至今任中海分紅增利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2年2月至今任中海量化策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王巍先生
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歷任北方證券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Emper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安鉑瑞投資管理公司)研究員、組合經理;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投資經理。2012年4月進入本公司工作,任職於投研中心。2012年7月至今任中海藍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馮小波先生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歷任華泰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員,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經理,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債券交易員、高級副理。2012年8月進入本公司工作,任職於投研中心。2012年10月至今任中海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張亮先生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金融學專業碩士。曾任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總部研究員、投資經理助理、投資經理。2012年6月進入本公司工作,任職於投研中心。2012年10月至今任中海優質成長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彭海平先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碩士。2009年7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歷任金融工程助理分析師、金融工程分析師、金融工程分析師兼基金經理助理。現任基金經理兼基金經理助理。2013年1月至今任中海上證5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J. 我國銀行體制的基本構成
原載《2000中國金融發展報告》,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興起了我國經濟的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波瀾壯闊的大潮。在這個過程中,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的對外開放則是這一潮流中的一支重要的支流。對這一支流的剖析,不僅有助於我們加強對我國經濟改革開放潮流的認識,更是我們籍以判斷其未來走向的必要依據。
所謂金融體制實際上就是所有金融活動的運作方式、組織結構和制度安排等要素的總和。具體而言,金融體制由金融機構體制、金融調控監管體制和金融市場體制組成。本文對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分析將分別從這3個方面進行展開。
一、我國的金融機構改革
(一)我國中央銀行的形成及其發展
從建國初期到1978年間,我國的金融體制在本質上表現為「大一統」的銀行體制。在這一時期,中國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唯一的一家銀行既承擔了「中央銀行」的管理職能,集中管理和分配資金,又從事「商業銀行」活動,辦理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的業務,集現金中心、結算中心和信貸中心於一體。[1]這種「大一統」的銀行體制顯然與改革開放的市場化目標相抵牾。因此,金融體制改革的第一步,只能以建立完整的中央銀行制度為發端。
1979年,先是中國農業銀行,繼而是中國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分設出來。這兩家被中國人民銀行長期兼並的銀行終於又恢復了獨立地位。隨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後改名為中國建設銀行)也從財政部獨立出來,納入銀行體系。1982年9月,國務院下達的文件明確指出,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各專業銀行按照指定的5個方面受中國人民銀行領導。1983年9月,國務院再次下達文件,決定自1984年1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國務院領導和管理全國金融事業的國家機關,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另行成立中國工商銀行,辦理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1984年1月,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成為承接原由中國人民銀行辦理的城鎮工商企業存貸款及城鎮居民儲蓄業務的專業銀行。同年我國又批准設立了眾多的城市信用社,並在全國普遍發展了農村信用社。至此一個完整的專業銀行體系最終在我國確立。所謂專業銀行體系是指業務劃塊作嚴格的分割,專門從事某一方面業務的銀行分工格局。如中國農業銀行主要辦理農村地區的業務;中國銀行作為外匯專業銀行則限於外匯業務及與此相關的人民幣業務;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以基本建設貸款為主要業務。
隨著專業銀行體系的建立,中國人民銀行方得以從一般的銀行業務中擺脫出來,成為以金融管理為職責的中央銀行。國家外管局也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與專業銀行在職能及其相互關繫上的界定由此正式完成。中國中國人民銀行單獨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在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志著我國的金融體制向市場化方向的根本轉變。但是,中央銀行和專業銀行的分設僅僅是一個開端,由於我國傳統體制的積弊相當深厚,金融體制市場化的最終完成必然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
1986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銀行管理暫行條例》,該條例對中央銀行的職能的規定仍然帶有濃重的傳統體制色彩。例如,只規定中國中國人民銀行的各項權力,缺少相應的約束條款;賦予中國人民銀行以發展經濟、穩定貨幣和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等相互沖突的多重政策目標。中國人民銀行盡管在理論上成為中央銀行,但在實際上仍然辦理某些經營性業務,如以「支持地方經濟」的名義對非金融部門發放貸款,但貸款質量欠佳,本息回收率較低,損害了其中央銀行的形象;中國人民銀行還自辦證券公司、城市信用社、融資中心和咨詢公司等盈利性機構,既造成不小的損失,又與其宏觀管理的職責相沖突,削弱了中央銀行的威信;同時,由於當時實行中國人民銀行與財政部利潤分成的預算制度,強化了中國人民銀行的利潤動機,扭曲了中國人民銀行的行為。此外,專業銀行繼續承擔著某些政府功能,如辦理政策性貸款等。
為了扭轉這種狀況,1993年12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把中國中國人民銀行辦成真正的中央銀行。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的地位、性質和職能得到了更為明確、詳盡的法律規定,廓清了以前的許多模糊認識,並對中國人民銀行的行為制定了限制性條款,如不得對金融機構的帳戶透支,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等。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條例》、《票據管理辦法》和《支付結算辦法》等涉及機構管理、風險監管方面的規章近百件。這些都顯示了我國中央銀行制度的市場化特徵的日趨完善。1998年5月,中共中央建立了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使中央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黨的領導實現垂直領導體制。上述改革的重要目的是:使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擺脫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級政府)的干預,徹底消除中央銀行的盈利行為,使國有商業銀行的業務也擺脫地方政府的干預。
長期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主要是按行政區劃建制,依省、市、地(市)、縣設立對等的分支機構,由此形成如下弊端:(1)層次多、運轉慢,為地方政府幹預金融洞開方便之門,不能適應不同地區人均收入水平、金融業務規模、金融機構數量、監管任務不同的要求,也有悖於資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原則;(2)職能分工不明確,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縣支行的職能相似,不利於搞好金融監管工作;(3)機構重疊,人浮於事,經常存在利益沖突,省(市)、地(市)重疊設置的分行,在有利可圖的工作上相互競爭,在無利可圖的工作上相互推委、扯皮,工作缺乏效率。為了獨立、公正、有效地履行職能,中國人民銀行於1998年開始調整組織體系,跨行政區設立分支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於1998年11月撤消了31個省級分行,組建了9個跨省分行,同時與所辦的證券公司、融資中心和各種經濟實體徹底脫鉤。至此,我國的中央銀行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表1 中國人民銀行九大分行及其轄區
分行名稱
管轄地區
天津分行
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沈陽分行
遼寧、吉林、黑龍江
上海分行
上海、浙江、福建
南京分行
江蘇、安徽
濟南分行
山東、河南
武漢分行
江西、湖北、湖南
廣州分行
廣東、廣西、海南
成都分行
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西安分行
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中國人民銀行撤消省級分行以後,9個跨省分行的工作與我國現行省級政府強大的行政權力結構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別是在金融監管方面。除國有商業銀行外,許多地方金融機構是省級政府控股的,中國人民銀行對這些機構的監管和處罰仍然有很大阻力,因為法院和司法部門是隸屬於地方政府的,所以在金融機構的關閉、債務償還、企業逃債違約、存款糾紛、對金融機構的亂收費等方面很難得到公正的司法執行。這些問題有待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予以解決。
(二)銀行的商業化進程
80年代初的專業銀行體制的建立僅僅是在理順我國的銀行機構體制邁出了第一步。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尚未完全從一般的業務經營中擺脫出來,另一方面,專業銀行也仍在辦理某些政策性業務,且其經營的商業化仍然步履艱難,機關化的運作方式嚴重阻礙了專業銀行的發展。為了促進專業銀行的商業化經營,我國於1980年開始對這些銀行實行經濟核算,試圖改變傳統的「大鍋飯」現象。1983年,銀行系統開始實行「全額利潤留成制度」,把各項指標考核與利潤留成掛鉤,使專業銀行初步確立了利潤、風險和成本等一系列經營范疇。1987年核定「三率」,即成本率、綜合費用率、利潤留成與增補信貸基金或保險周轉金的比率,下放「六權」,即業務經營自主權、信貸資金調配權、利率費率浮動權、內部機構設置權、留成利潤支配權、中層幹部任免及職工招聘與獎懲權,突破了傳統的高度壟斷集中的管理體制,使專業銀行的經營機制逐步向商業化轉變。
接著,我國又開始探索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軌的途徑,允許專業銀行向綜合化經營的方向發展,出現了「農行進城,中行上岸,工行下鄉」的現象。這種業務的相互交叉和競爭,為專業銀行深化改革和商業化經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專業銀行之間的業務交叉,「專業銀行」的稱謂也逐漸消亡,轉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所取代。從目前情況看,各國有商業銀行的業務仍以自己所專長的專業分工為主,交叉業務為輔。
與此同時,我國從1986年起陸續建立了一批新興商業銀行,如4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即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和一些區域性商業銀行,如深圳發展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海南發展銀行(已關閉)、煙台住房儲蓄銀行和蚌埠住房儲蓄銀行等,藉以推動我國銀行體系的市場化建設。尤其是打破了專業分工和地域格局,從一開始就擺脫了政策性業務的桎梏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交通銀行的重新組建,標志著新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的誕生。在此期間,在我國的許多中心城市還逐步建立了城市信用社。
金融機構的改革在農村也在向縱深推進。1980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討論銀行工作時指出,要把農村信用社辦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組織。1984年8月,國務院批准中國農業銀行《關於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體制》的報告,把農村信用社納入了中國農業銀行的領導。這與我國當時仍實行傳統的集中管理的金融體制有關。隨著金融體制的逐步市場化,金融風險也日益增加。為了避免政府承擔過多的風險,根據《國務院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我國從1996年9月開始進行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的脫鉤工作,全國5萬多個農村信用社和2 400多個縣聯社與中國農業銀行順利脫鉤,農村信用社的業務管理和金融監管分別由縣聯社和中國人民銀行擔任。
1993年12月,我國決定加大對4大專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造的力度。國務院下發的《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成為我國商業銀行組織體系建設的里程碑。《決定》提出了「把國家專業銀行辦成真正的國有商業銀行」的口號。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分設,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分離,國家專業銀行向國有商業銀行轉變的目標。為此,我國在1994年先後成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專業銀行的政策性業務逐步劃轉到政策性銀行,經營機制進一步向市場化靠攏。1995年,我國發布的《商業銀行法》又明確規定了商業銀行「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並且以其全部法人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於是,各銀行紛紛建立了單一法人制度,陸續取消了分支機構的法人地位。4大國有專業銀行逐步完成了改組成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過程,專業銀行商業化也進入了實質性的實施階段。這一時期我國還成立了中國民生銀行,各市的城市信用社也於1996年分別合並組成了城市合作銀行,並在1998年更名為城市商業銀行。我國的商業銀行體系由此得到了進一步壯大。
我國的4大國有商業銀行是目前世界上分支機構最多(各有8 000-10 000家分支機構),員工人數最多(各有15-60萬人)的銀行,但由於長期的機關化運作使其費用開支十分龐大,經營效率卻相當低下。為了促進其商業化的進程,自1998年起,國有商業銀行的省分行和省會城市分行陸續合並,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在1999年已撤消了一大批的縣級支行。同時,在財務、住房、工資、養老金、醫療等方面也實行了全面的改革,加速向商業化經營的方向發展。
在,1998年推出的有關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其他內容還包括:改革和完善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補充機制以及呆壞帳准備金提取和核銷制度;擴大貸款質量5級分類法的改革試點;全面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和風險管理;加強中央財政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支持,通過發行2 700億元特種國債籌措資金,以增加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某些貸款實際用於財政支出的部分予以補救或改變;將現行金融會計制度中不符合金融業謹慎原則的內容加以修正。
1999年4月20日,我國組建了第一家以經營並化解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為主業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注冊資金100億元,由財政部全額撥付,負責購買或託管中國建設銀行的不良貸款。其後,我國又先後成立了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分別購買或託管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這些公司均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獨資金融企業,其主要任務是負責接收、管理、處置對口銀行劃轉的不良貸款,最大限度地保全資產、減少損失。其主要運作方式為:綜合運用出售、置換、資產重組、債轉股、證券化等方法對貸款及抵押品進行處置;對債務人提供管理咨詢、收購兼並、分立重組、包裝上市等方面的服務;對確屬資不抵債的企業進行破產清算;此外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境內外投資者出售債權和股權。這些資產管理公司收購不良貸款的范圍是:按當前貸款分類辦法剝離逾期、呆滯、呆帳貸款(其中待核銷貸款以及1996年以來新發放並已逾期的貸款除外)。
(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崛起
為了推動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滿足我國經濟增長對資金的迫切需求,我國於1979年開始著手發展信託業。1979年10月,中國銀行重建信託咨詢部(後改建為信託咨詢公司),該年10月,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信公司)成立。以此為標志,我國的信託公司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一些地區和部門開始籌建不同形式的信託投資公司。為了促進信託業的發展,國務院於1980年作出了銀行試辦各種信託業務的決定,鼓勵銀行支持經濟橫向聯合。當時的主要考慮是:(1)銀行是金融機構,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辦法和擁有熟悉金融業務的人才,把信託業務納入銀行軌道較為穩妥;(2)銀行機構多,信息快,調控機制靈敏,貫徹國家方針政策得力;(3)銀行資金雄厚,信譽卓著,與工商企業和人民群眾聯系密切,開展新的業務容易為社會所接受。
根據這種情況,中國人民銀行於1980年8月召開了全國分行行長座談會,並作出決定:企業及企業主管部門的多餘資金,可以委託銀行對指定地區和企業投資或貸款,也可以委託銀行代選對象進行投資或貸款。同時,為保證信託業務能夠規范有序地開展,同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關於積極開辦信託業務的通知》,對發展信託業務的步驟、業務人員素質等有了明文規定。1981年7月,在中國人民銀行召開的13省、市信託工作座談會和8月的會議上,銀行辦理信託業務被視為金融體制改革的內容之一。在兩次會議精神的推動下,我國的信託投資機構迅速發展,觸角幾乎覆蓋了全國各個地區和國民經濟的所有領域。到1981年末,全國共有各種信託投資機構600多家。
我國的信託公司主要有4個大類:(1)全國性信託公司,即中央一級直屬國務院。經過清理整頓,目前僅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1家。(2)地方政府主辦的信託公司。一般由地方財政、計經委等政府主管部門出資籌辦。(3)銀行系統的信託公司。主要指原4大專業銀行所屬的信託公司。這類公司資產雄厚,分布極廣,得益於銀行原有的業務聯系和活動空間,具有其他信託公司所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是信託公司的主體。隨著我國實現金融業的分業經營,這些信託公司已全部撤消。(4)民間出資的信託公司,如上海愛建信託投資公司。
1979年4月9日國務院批轉的《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分行長會議紀要》決定逐步恢復保險業務,設立保險公司。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了《關於恢復國內保險業務和加強保險機構的通知》。1980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恢復辦理國內業務。1991年初,交通銀行成立了太平洋保險公司。1993年以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完成了財產險、人壽險和再保險業務的分離,改組設立了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下轄中保財產保險公司、中保人壽保險公司和中保再保險公司3家子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與交通銀行脫鉤,改制為獨立的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將6家子公司的獨立法人地位取消,將其改組為直屬分公司。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還陸續批准設立了一批新的股份制保險公司,如大眾、天安、華泰、永安、華安、泰康、新華等保險公司,保險業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家獨攬轉向「百家爭鳴」。
我國在對外開放和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是,一方面亟需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國內的外匯資金又極度匱乏。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就需要通過國際租賃業務,開辟利用外資的新渠道。1980年初,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組織了一個考察團赴日本考察現代租賃業務,開始了我國租賃業務最初的嘗試。由此,租賃業作為一種利用外資的「新技術」被傳入我國。1981年,為了更好地開展租賃業務,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先與北京機電設備公司、日本東方租賃公司共同創建了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租賃公司——中國東方租賃有限公司,後又與國家物資局等單位合建了中國租賃有限公司。這幾家租賃公司的成立,標志著現代租賃業務在我國的誕生,以及現代租賃體制在我國的建立。
80年代初,為了適應企業更新改造設備的需要,一些地區,如上海也出現了專門從事設備租賃業務的租賃公司,成立了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太平洋租賃有限公司、聯合租賃有限公司等3家中外合資的商業租賃公司和由國內幾家銀行合資的上海國際租賃公司。到1993年,我國的金融租賃公司已多達13家。
此外,我國的證券公司、財務公司、典當行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在改革的進程中得到了全面的發展。1987年,我國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在深圳成立,到1994年底,專業證券公司已達91家。1987年我國成立了首家財務公司,到1993年底達到39家。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個體經濟的發展,融資領域的擴大,信用形式的增多,新興的典當業開始復甦,並有日趨活躍的趨勢。1988年,上海第一家典當行——恆源當鋪成立。到1993年,上海已有8家當鋪。
(四)逐步放寬外資銀行的進入
我國從1978年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自1979年起,金融開放就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979-82年間,以日本東京銀行北京代表處設立為開端,陸續有31家外資金融機構在華設立代表處。在1982-85年間,我國開始批准外資金融機構在經濟特區設立營業性分支機構的試點,允許它們從事各項外匯金融業務。第一家被批準的是香港的南洋商業銀行深圳分行。1985年,我國政府頒布了《經濟特區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管理條例》,確立了外資金融機構在我國經濟特區設立營業性分支機構的法律地位,標志著我國金融業開放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1990年9月,為配合中央關於開發開放浦東的戰略決策,國務院批准上海成為中國除經濟特區以外率先引進營業性外資金融機構的沿海開放城市。此後,引進外資金融機構的數量和規模不斷增長,質量不斷提高,地域不斷擴展。
在1992年和1994年國務院又相繼批准開放大連、天津、青島、南京、寧波、福州和廣州等7個沿海城市和北京、沈陽、石家莊、西安、成都、重慶、武漢、合肥、杭州、蘇州及昆明等11個內陸中心城市,允許在這些城市設立營業性外資金融機構。
1994年,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1992年起,在上海進行開放保險市場的試點,陸續批准了美國友邦保險公司、日本東京海上保險公司、瑞士豐泰保險公司等4家保險公司上海開設了營業性分公司。1998年,國務院又同意批准英國和澳大利亞的2家保險公司來華展業。
在資本市場方面,1995年,我國建立了第1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與美國摩根·斯坦利合資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開始探索規范化開放我國資本市場的途徑。
1996年底,經國務院批准,本著「先試點、後全面開放,開始從嚴、以後逐步放開」的原則,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了《上海浦東外資金融機構經營人民幣業務試點暫行管理辦法》,並開始審批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在上海浦東經營人民幣業務。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了9家外資銀行在浦東試辦人民幣業務。1997年3月27日,匯豐銀行上海分行和日本興業銀行上海分行正式舉行了首筆人民幣貸款(協議)的簽字儀式,從而標志著上海外資銀行在浦東進行人民幣業務試點的正式開始,揭開了我國銀行業本外幣業務全面對外開放的序幕。1998年10月,我國又決定增加8家外資銀行在上海浦東經營人民幣業務試點。至此,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已達17家。隨後又批准深圳為第2個允許外資銀行試點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區。
二、金融調控監管體制改革
(一)銀行資金管理體制改革
我國金融管理體制的集中表現是銀行的資金管理體制,尤其是信貸管理體制,即通過信貸規模的控制實現宏觀經濟管理的目標。我國的銀行資金管理體制改革主要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
1、「統存統貸」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1980年以前,我國的銀行資金管理一直實行高度集中的「統存統貸」管理體制,即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對下屬各級銀行層層下達年度各項存款、貸款和現金投放、回籠的額度指標,各級銀行必須保證計劃的實現。在這一階段,資金供應的管理權和控制權完全掌握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手裡。
這種貸款規模控制方法存在嚴重的缺陷:(1)貸款規模的操作缺乏嚴肅性,專業銀行的貸款規模採取自上而下的縱向分配方式,基層中國人民銀行無法對當地的專業銀行實施有效的規模控制和監管。(2)貸款規模呈剛性增長,形成資金供應倒逼機制。(3)貸款規模缺乏可調性,難以根據實際需要的變化增減。(4)貸款規模控制不利於資金餘缺的調劑,有些銀行可能規模過剩,有些可能不足。
2、「差額控制」階段。黨的11屆3中全會以後,為了搞活經濟,我國開始實行產品經濟向有計劃商品經濟的轉換,逐步放棄了把實物量作為經濟管理主要內容的方式,轉而把控制價值形態作為經濟管理的主要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原來對銀行資金管理所採用的統收統支方式已無法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從1979年起,中國人民銀行開始調整信貸政策和管理辦法,先是在廣東、福建試點,1981年起在全國推廣。這種方法的主要內容是,在信貸資金管理上實行「統一計劃,分級管理,存貸掛鉤,差額包干」,即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統一編制信貸差額包干計劃;各省、市、自治區分行吸收的存款與發放的貸款相應掛鉤,對核定的信貸差額實行包干使用,在差額包干計劃內多吸收的存款和多回收的貸款,可以按規定增加發放流動資金貸款;各項流動資金貸款也可以相互調劑使用;未完成存款計劃和不能如期收回貸款,則只能少發放貸款。
這種「差額控制」方法,通過改變各級基層銀行的指令性計劃單純執行者地位,使之具有在完成存貸差額計劃的條件下發放貸款的自主權,將各級銀行管理資金的權、責、利結合起來,擴大了各級銀行相對獨立經營的自主權,也相應加重了其管好、用好資金的責任,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統存統貸」時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對基層銀行信貸業務干預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端以及各級銀行使用資金、總行一家搞資金平衡的狀況,有助於調動基層銀行吸收存款、放好貸款的積極性,促進信貸資金管理水平的提高。
「差額控制」是我國金融體制方面試圖沖破傳統的集中分配資金體制的嘗試,其核心是存貸掛鉤、差額包干。實踐證明,「差額包干」雖然比過去的管理辦法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由於這一管理體制會形成存款派生機制,而當時中國人民銀行對信貸資金管理的手段還很不充分,僅僅依靠存貸差額這一手段,並不具有足夠的宏觀調控能力。另一方面,雖然專業銀行開始漸次設立,但由於和中國人民銀行的聯行資金清算沒有分開,仍然吃中國人民銀行資金「大鍋飯」,使得中國人民銀行不能有效地控制貨幣信貸總量,容易引發信用膨脹。因此,這種體制在本質上還是沒有突破以指令性計劃指標管理為主的框框。為此,我國的信貸管理體制便由「差額控制」轉向了「實存實貸」。
3、「實存實貸」階段。1983年,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從農村發展到了城市,城市改革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國務院決定實行銀行統一供應和管理流動資金的體制,財政不再供應和管理企業流動資金,此即所謂「撥改貸」。該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於是,中國人民銀行從1984年起,要求各專業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開設專戶,試行「存貸分戶,按實貸放」的資金管理辦法。1984年10月,在石家莊召開的全國銀行信貸資金管理體制改革會議,對新時期銀行資金管理辦法進行了討論,確定的管理原則是「統一計劃,劃分資金,實存實貸,相互融通」,並明確自1985年1月1日起實行。「實存實貸」方法的特點是:各家銀行的信貸計劃統一納入國家綜合信貸計劃;中國人民銀行與專業銀行的資金往來由計劃指標分配關系改為借貸關系;專業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存款戶和貸款戶,存款戶上無錢不得向中國人民銀行透支;專業銀行之間、地區之間可以根據資金餘缺進行拆借。這一辦法的進步意義在於:(1)將信貸計劃與資金分開,改變了過去有計劃就有資金的做法,各家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