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貴州華芯通股票

貴州華芯通股票

發布時間:2021-11-03 13:13:49

『壹』 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是由貴州省人民政府與美國高通公司合資創辦的企業,公司於2016年1月17日揭牌成立。
法定代表人:歐陽武
成立時間:2016-01-12
注冊資本:38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2090040005635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
公司地址:貴州省貴安新區行政中心臨時行政中心

『貳』 合肥,為什麼會被稱為最敢「賭」的城市呢

合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宣布,2020年全市生產總值10045.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3%,分別高於全國、全省2.0和0.4個百分點。

曾被嘲諷為中國最大縣城的合肥,經過近二十年的不懈追趕,終於邁入了萬億俱樂部。

『叄』 武漢某集團遣散所有員工,該集團的項目爛尾了嗎

爛尾了。

武漢弘芯半導體現已開始遣散全體員工,遺留的千億半導體項目走向再無法猜測。

消息人士透露,弘芯高層已經在一個 240 人的內部群中公開表示:“結合公司現狀,公司無復工復產計劃,經公司研究決定,請全體員工於 2021 年 2 月 28 日下班前提出離職申請,並於 2021 年 3 月 5 日下班前完成離職手續辦理;休假人員可於線上辦理。”

例如:

成都格芯:由美國晶元代工企業格羅方德和成都市政府合作組建。公司總投資規模累計超過100億美元,計劃成都建立一條12英寸晶圓廠。然而,還未等到正式投產就已停擺。

南京德科碼:總投資約25億美元,規劃生產電源管理晶元、微機電系統晶元等。然而2019年11月,該公司因資金鏈斷裂被人民法院公布為失信被執行人。據悉,南京政府在該項目上的投入已接近4億元,目前正千方百計尋找投資人防止項目爛尾。

陝西坤同:原計劃投資近400億元,號稱是國內首個專注於柔性半導體暨新型顯示技術開發與自主化的項目,並計劃於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投產。然而,2019年年底陝西坤陸續曝出拖欠員工薪水、員工面臨失業的消息,最終以“遣散員工”宣布項目終結。

貴州華芯通:2016年,貴州省政府瞄準了對產業生態要求極高的伺服器處理器,投入數十億元資金與美國高通公司合作組建華芯通,3年後,華芯通在商業上難以為繼,宣布關停。

『肆』 弘芯全員遣散,項目已經爛尾停工,為何會落得如此田地

最近,“千億頂流”晶元項目武漢弘芯,傳出新消息——遣散全體員工!

一、千億晶元,變芯騙

若一般企業經營不善,倒閉破產便是,沒啥稀奇。可半導體行業卻稍顯特殊,尤其在“缺芯”現狀下,每次暴雷都牽扯甚廣。事實上,武漢弘芯曾是當之無愧的“頂流明星”,成立於2017年11月,上手就攻14nm工藝,隨後轉戰7nm工藝 ,1280億的總投資,是所有半導體製造項目的投資額之最,更在2018~2019年兩度入選“湖北省重大項目”。另外,還請來台積電前運營長蔣尚義博士當CEO ,不惜花大價錢引入中國唯一台ASML 7nm光刻機,這可是連中芯國際都沒有的待遇。當時,為迎接這台價值連城的先進機器,弘芯還專門搞過一個進場儀式,背景板赫然寫著 “ 弘芯報國,圓夢中華 ” ,讓人熱血沸騰。

『伍』 半導體行業因全球性晶元缺貨再次瘋狂起來,如何抓住機會實現產業躍遷

不可能進行產業躍遷,半導體行業需要強大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沒接觸過的人貿然進入這個領域,只是投錢而已。

三大半導體龍頭上市公司晶方科技、兆易創新、安集科技發布公告稱,國家大基金將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總股本的2%,減持金額分別為5.63億元、19.78億元、3.69億元,合計近30億元。

市場普遍認為此次減持的原因是國家大基金的投資已進入回收期,現階段正有序減持回收資金。大基金一期成立,股東包括財政部、國開金融等機構,是為扶持中國本土半導體產業而設立的專項基金。其投資計劃為15年,分為投資期、回收期、延展期各5年,如今資金回籠是正常流程,此後,新設立的大基金二期將繼續投資半導體市場。

當然,大基金的減持還在繼續,伴隨著企業情況陸續達到大基金的退出要求,之後還會有更多的減持情況出現。

另一方面是小非(<5%的非流通股股東)。“很多PE機構賺了錢要「跑路」,導致供給又變多了,估值下壓。”

例如中微公司的小非公告出來清倉式解禁。去年7月,中微公司合計約1.94億股的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約占公司總股本的36.27%,24日公司公告顯示置都(上海)投資中心、嘉興悅橙投資、嘉興創橙投資等九家原始機構股東計劃通過詢價轉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這九家公司合計持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6%。

『陸』 什麼是ARM平台

ARM架構,曾稱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AdvancedRISCMachine)更早稱作Acorn RISC Machine,是一個32位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架構。還有基於ARM設計的派生產品,重要產品包括Marvell的XScale架構和德州儀器的OMAP系列。

ARM家族佔比所有32位嵌入式處理器的75%,成為佔全世界最多數的32位架構。ARM處理器廣泛使用在嵌入式系統設計,低耗電節能,非常適用移動通訊領域。消費性電子產品,例如可攜式裝置(PDA、行動電話、多媒體播放器、掌上型電子游戲,和計算機),電腦外設(硬碟、桌上型路由器),甚至導彈的彈載計算機等軍用設施。

(6)貴州華芯通股票擴展閱讀:

在 ARM 架構的機器中,周邊裝置連接處理器的方式,通常透過將裝置的實體暫存器對應到 ARM 的內存空間、協處理器空間,或是連接到另外依序接上處理器的裝置(如匯流排)。協處理器的存取延遲較低,所以有些周邊裝置(例如 XScale 中斷控制器)會設計成可透過不同方式存取(透過內存和協處理器)。

『柒』 除了麒麟950 華為ARM處理器還有啥

在麒麟950的發布會上,華為宣布用於伺服器的自主晶元正在緊鑼密鼓的研發中。其實,正在開發ARM伺服器晶元的遠遠不止華為,國防科大、高通、AMD等IC設計單位或公司都已經設計出或正在設計ARM伺服器晶元。
相對於ARM的32位指令集授權上的謹慎,ARM對其的64位指令集授權則顯得非常大方,除了拉攏ARM陣營IC設計公司沖擊伺服器晶元市場外,也有ARM的64位指令集自身的原因。
ARM 為什麼會放鬆64位指令集授權?
其實,當初的ARM的64位指令和32位指令不是一回事,兩者無法像MIPS64和MIPS32,X86 64和X86 32那樣完全兼容。ARM的64位指令某種程度上是重新定義過的,在軟體上與ARM 32位指令無法兼容,只有在系統狀態切換時才能在32和64位指令間切換,如果內核是ARM 64位的,應用是ARM 32位的,或者內核是ARM 32位的,應用是ARM 64位的,就會出問題。
最初的ARM的64位指令和32位指令有點類似於Intel當年IA-32和IA-64的關系,IA-64是超長指令集(VLIW),與是CISC的IA-32不兼容。
因此,ARM之所以熱衷於推銷64位指令,根本原因就在於此,當年Intel正是因為IA-32和IA-64的不兼容,在IA-64的生態建設上力所不逮,被AMD抓住機會做出了64位的X86伺服器晶元,迫使Intel不得不推出了64位的X86晶元,並放棄了安騰,才重新占據上風。
ARM可能是吸取了Intel當年的教訓——為了更快速的推廣64位指令集和建立相應的軟體生態,必然要一改過去對ARM 32位指令集授權的謹慎,選擇了向諸多頗有實力的廠商授權64位指令集,加速生態建設,防止被競爭對手抓住機遇。同時,用虛擬化的辦法混跑32位和64位。在ARM 32位指令集時代,華為、國防科大等一大批原本公司或單位是不具備ARM指令集授權的,但也借著ARM推廣64位指令集的東風拿到了授權。
不過,即便如此,指令集授權費用依舊價格不菲,據小道消息稱,國防科大拿到的授權費為每5年1億美元,而且5年後是否延續授權,以什麼價格都必須重新和ARM談判,雖然沒有關於華為的小道消息,但對照國防科大的條件,很有可能也是類似的價格,也是5年期的授權。
華為在ARM晶元方面有什麼成就?
華為的ARM晶元最廣為人所知的就是海思麒麟了。6年前,初出茅廬的K3因為成品不夠成熟以及營銷、鋪貨策略失誤導致最終連在山寨機市場都無法立足,但第一次大膽嘗試給海思公司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兩年後的K3V2則是全球首個發布的集成了4核ARM cortex A9的手機晶元方案,雖然存在兼容性差、功耗大等問題,但之後的麒麟910,用Mali450MP4替換掉GC4000,並使用28nm HPM製程工藝後一舉脫胎換骨,成為海思麒麟第一款能用的SOC,榮耀3C LTE版、P7、Mate2、榮耀X1等機型在搭載麒麟910後,其性能和功耗的完美平衡倍受好評,並逐步被市場接受。
2014年5月發布的麒麟920堪稱驚艷,麒麟920採用大小核架構,集成了4核ARM cortex A7和四核ARM cortex A15,在GPU方面選擇了 Mali T628MP4。客觀地說,麒麟920在性能方面相對於麒麟910是一個質的飛躍。良好的功耗控制和多核調度使麒麟920在保障性能滿足絕大多數應用的同時,功耗控製得非常好,相對於處於同一檔次,並被媒體報道存在漏電瑕疵的聯發科MT6595,麒麟920在多核調度、性能和功耗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搭載麒麟920系列SOC的榮耀6、榮耀6plus、Mate7等機型無一例外獲得成功,其中Mate7還成為國家領導人用於贈送外賓的禮品。
2015年的麒麟930集成了8核ARM cortex A53,在GPU方面和麒麟920一樣選擇了 Mali T628MP4,在性能方面相對於麒麟920提升有限,但其基帶使用了華為自主研發的4G MSA技術,在信號的穩定性和通話質量方面有一定提升。
最新發布的麒麟950集成了4核ARM cortex A53和4核ARM cortex A72,得益於16nm FF+工藝,麒麟950在功耗和性能的平衡上做得非常好,ARM cortex A72 在2.3G主頻下,單核功耗為1.25W,加上智能感知處理器、LPDDR4、新系統匯流排等新特性,麒麟950完全能續寫自麒麟920以來開創的輝煌歷史。
但華為的ARM晶元不僅僅只有麒麟。在2015年初,華為發布了集成32核ARM cortex A57的晶元,該款晶元採用台積電16nm製程,是用於高性能、低能耗設備的網路處理器。此外,在麒麟950發布會上,華為還宣布正在設計自主微結構的伺服器晶元,該款晶元一旦上市,將徹底結束華為使用ARM公版微結構的歷史。
其實,海思的晶元是服務於華為的發展戰略的,並有雲、管、端三個方向,「端」指的就是終端,就是大家最常見的手機晶元,也最為人所知。而「管」則廣泛用於通信領域,比如大家打電話,十有八九要經過這些晶元處理。「雲」的CPU市場普及,最大障礙並非技術,而是軟體生態。
華為的ARM伺服器能賣得好嗎?
相對於使用ARM公版微結構的手機晶元,華為自主設計的伺服器晶元才是筆者更關心的話題。不過,在短時間內,筆者並不看好ARM伺服器晶元。
正如同Intel在打入手機晶元市場時,受制於軟體生態,導致事倍功半的結果,在向PC和伺服器晶元市場進軍時,ARM也遭遇到了同樣的難題。加上Intel已經上市的低功耗伺服器晶元徹底堵死了ARM通過低功耗伺服器晶元侵蝕市場的可能性,導致ARM很難在伺服器晶元市場於Intel競爭,只能靠走差異化或,政策保護的路子。
具體來說,國防科大的64核ARM伺服器晶元「火星」性能不可謂不強,根據SPEC2006模擬器成績,在多核性能方面能與Intel E5比肩,但受制於相對較弱的單核性能和軟體生態,將來即便和銀河麒麟操作系統聯手出擊,在相當一段時間里,也只能在黨政軍市場中混口飯吃。
而高通也是看到了憑借純粹的市場競爭,ARM伺服器晶元很難撼動X86伺服器晶元的地位,而美國政府顯然不會為高通拉偏架打壓Intel。於是高通找到貴州省政府,成立合資公司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依靠中國地方政府的保護和投資獲取ARM伺服器晶元的生存空間。(該公司首期注冊資本為18.5億人民幣,貴州省政府的投資機構占股55%,美國高通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占股45%。筆者認為該項合資,有可能演變為合資公司拿高通的晶元穿個馬甲,搖身一變成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晶元,再由地方政府買單,藉助政府的力量向黨政軍推廣,和兆芯基本一個性質)
而AMD做ARM晶元則是出於急病亂投醫——在X86晶元上被Intel多年壓著打,股價早已是低的不可思議後的無奈之舉,而且還有很強的試試水,撈一票的性質,雖然AMD的ARM宣稱能夠運行Windows。
華為的ARM晶元哪怕在1-2年後成功研發,即便擁有不弱於國防科大「火星」的性能,其市場前景依舊不樂觀——很有可能要華為自產自銷,或者藉助華為和政府、運營商之間良好的關系來打市場,非黨政軍市場的數據中心很有可能依舊以X86伺服器為主流。
結語
筆者認為,華為自主設計高性能伺服器晶元,其最大的意義並非在於該伺服器晶元能在商業上從Intel手中搶走市場份額,而在於服務華為的「雲、管、端」發展戰略,以及培養人才、鍛煉隊伍、積累經驗和技術!
目前,國內成功研發出安全可控高性能晶元的單位僅僅有龍芯、申威和飛騰,三者都是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淵源——龍芯源自中科大的技術力量,龍芯的董事長和總裁都是夏培肅院士的學生;飛騰則與哈軍工一脈相承;申威則和建國初期就存在的科研院所有很深的淵源......
相對於其他合資ARM陣營IC設計公司拿國外晶元穿馬甲,或拿ARM公版微結構「設計」SOC的廠商來說,華為自主研發之舉顯然更具雄心,也更有在技術上開拓創新的勇氣。

閱讀全文

與貴州華芯通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雷克蘭股票 瀏覽:344
華發股份威海 瀏覽:934
查詢歐洲上市集團財報 瀏覽:138
合法股票配 瀏覽:59
000960錫業股份新浪 瀏覽:465
HOU股票 瀏覽:957
中投證券買基金 瀏覽:362
豆一期貨杠桿 瀏覽:156
國泰君安傭金2016 瀏覽:752
負債杠桿率百分之百什麼意思 瀏覽:909
天天基金券商理財無法購買 瀏覽:219
河源股份股票 瀏覽:595
前海金控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1
關於民生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556
北京融資門檻 瀏覽:229
主要的金融機構的作用 瀏覽:395
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變化趨勢 瀏覽:574
怎麼查看農業銀行理財的收益 瀏覽:791
中航信託是個怎樣的貸款公司 瀏覽:691
成交量黃柱指標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