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菲爾蒲股票

菲爾蒲股票

發布時間:2021-11-07 21:20:41

1. 上柴股份證券代碼600841 這只股票大家怎麼看

簡單分析600841的莊家路線圖
從大圖看,前言,該股上市背景,一直有私幕長庄入住,(該庄,實力雄厚,11.28元處平台介入換庄成功,該庄手法十分老道,一路控盤打壓13周打壓見底,目標位11.9/2=5.88.元,完成了有預謀的底部,(去廣告線一根,剛好13根,)從型態看周k線的macd自然的在13周劃圓,900天kdj金叉,菲爾南茨數13,期貨作多指標發出信號,期貨空頭回補5次信號,疊加6種kdj一次排列,發出買入信號,無行手上台節,暴漲指標,和七個助漲指標18級信號,(量,底部的量,是指先見量,後見天價,和頭部是對稱的)該股以見量,5.01*2.15=11.12元是該股的最高位,腰部.11.12元,,】按照左邊的型態,和庄的平台點11.12元,該股強阻力可定11.12位置,(左邊)的下跌豪無反彈,那麼,600841股的上漲將會是一浪勢的上漲型態,(當然遇60線時有點返復,注均線的排列的過度)從時間推34-21=7周見11.2元,,,我模擬了三種走勢,估計,第一個是最低目標11.12元,第二目標18,33,(第三目標25.02,含09年牛勢確立能見,)那麼股票市場有很多系統風險,變術是多樣的,(除去,不利的影向,那麼我的第一個目標位可能庄正在進行)個人觀點,,

2. 菲爾·奈特的人物生平

菲爾·奈特出生於1938年2月24日。青少年時,他就十分熱愛體育運動,並在高中校報上刊登有關體育的采訪文章。
1959年奈特畢業於俄勒岡大學,獲得工商行政管理學士學位。在俄勒岡大學,奈特是一名長跑運動員,還創造了一英里跑的個人最好成績4分10秒。
1962年,奈特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可以說,斯坦福的學習經歷改變了奈特的一生,他第一次對運動以外的事物產生了興趣。也正是在斯坦福那小小的商業課程教室里,奈特有了日後耐克公司的構思。
在獲得碩士學位後,奈特曾進行過一次日本之旅,他立即被異域的東方文化和商業模式傾倒。時至今日,奈特的訪客在進他的辦公室前都要先脫掉鞋子;客人離開時,奈特會對他們合手作揖。
嚴格來講,作為運動員,奈特並不是十分出色,但在俄勒岡大學他遇到了他一生都奉為導師的長跑教練比爾·鮑爾曼。鮑爾曼後來成為了奈特的創業夥伴。耐克的誕生,就像一個傳奇。一個雖表現平庸卻對賣鞋很感興趣的大學長跑運動員遇到了一位嚴厲而對自製運動鞋改良學生長跑速度的長跑教練,彼此擦出了共同的火花。他們對當時現有的美國跑鞋相當不滿,決定自行設計鞋款。奈特曾幽默地說:「由於我不是隊里最好的隊員,教練(鮑爾曼)設計出來的鞋子理所當然地由我來做試驗。」 奈特和鮑爾曼各自出資500美元創立耐克的前身藍帶公司。奈特在一次鞋類產品交易會上,遇到了日本的製鞋商鬼冢虎,這個精明的日本人看過奈特他們新款運動鞋的設計圖樣後大喜,當即與他簽訂了合同,由美方設計經銷,在日本製造。一年後,日本方面送來200雙運動鞋,公司才正式開始營業。當時奈特白天在普華永道做循規蹈矩的會計師,下班就到大學校園或運動場擺地攤賣他們從日本進口的運動鞋。直到1969年,奈特甚至還在波特蘭大學擔任教師。
1964年,奈特和他昔日的教練鮑爾曼各自出資500美元,創立了「藍帶體育用品公司」,開始銷售自己品牌的運動鞋,他們的產品由一家日本廠家生產。由於缺乏資金,他們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和營業室。銷售產品時,住房就是店鋪,推銷車成了辦公室。為了節省租金,他們選在垃圾站附近開店面;包裝費太貴,他們從廢品收購站買來舊的包裝紙作包裝。
但即使如此,奈特仍然一直夢想著有朝一日,他們公司的運動鞋可以打敗當時最為暢銷的阿迪達斯運動鞋及其他品牌。到1969年,奈特賣掉了一百萬雙貼著藍帶商標、在日本生產的運動鞋。 1971年,奈特開始考慮給他剛剛起步的公司更換名稱和標識。公司一名雇員提出了一個他在夢中夢到的名字———nike(古希臘神話中長翅膀的勝利女神)。
藍帶公司銷售額已超過600萬美元。鬼冢虎派人來到美國,提出由鬼冢虎購買公司51%的股份,並在5個董事中占兩席,如果不答應這個要求,立即停止供貨。對日商的刁難,鮑爾曼和奈特忍無可忍,斷然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憑著自己的設計專利,他們很快找到了合夥人,並且就在這年年底,奈特以希臘勝利女神的名字將公司命名為耐克(NIKE)公司。
作為一個天才的企業家、富有遠見的戰略師,奈特在一個個看似瘋狂的主意中,規劃了公司從設計、技術到營銷的整體思路。奈特曾當選為「運動界最具影響力的人」,不僅因為他締造了一個年銷售額高達上百億美元的頭號體育用品公司,更因為他帶領耐克公司廣泛地影響了人們的運動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而穿著耐克的產品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奈特就為公司設計了虛擬化生產的戰略,公司至今沒有一家工廠,而是利用自己的商標、設計開發能力,以特別許可證的方式在勞動力成本低的地區大規模生產,而公司則將所有資源集中到研究運動員需求、設計產品和市場營銷方面。耐克這種集中優勢、節省管理成本的「外包」方式後來被行業乃至整個商界所效仿。
耐克也是第一個採取名人代言方式打響知名度的廠商,1973年,它便聘請長跑健將蒂夫·普里方丹代言其運動鞋。1985年聘請邁克爾·喬丹為代言人,更使耐克名聲大噪,僅以喬丹命名的運動鞋就為公司贏得了25億美元的利潤。奈特顛覆性地修改了體育營銷的法則,現在明星代言已經成為體育營銷的經典模式。
早在中國人料到將有一個新的民族英雄誕生之前,耐克就已經開始行動了。2004年希臘奧運會田徑賽場上,在劉翔成為110米跨欄冠軍的一瞬間,耐克向中國市場投放了一系列新的廣告。電視上是這樣的畫面:起跑線上,准備動作,亞洲膚色的小腿……隨著一連串起跑動作,字幕打出:定律1.亞洲人肌肉爆發力不夠?定律2.亞洲人成不了世界短跑飛人?定律3.亞洲人缺乏必勝的氣勢?然後鏡頭拉開,劉翔一路領先,把對手拋在後面。字幕打出:定律是用來被打破的。這個廣告立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耐克公司的廣告更屢屢成為廣告史上的經典之作。奈特要求公司的廣告思想不能訴求產品和銷售,而是致力於與消費者之間的心靈溝通。在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廣告宣傳中,耐克已經是被物化了的體育精神,成為人類征服自然和超越自我的象徵。耐克代錶速度和勝利的「鉤」(Swoosh)標志也被理解為美國的文化符號。
耐克公司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它位於俄勒岡州比弗頓市、名為「耐克校園」(Nike Campus)的公司總部,這是奈特親手打造的世外桃源。那裡就像校園一樣:有慢跑小徑、湖泊和足球場。校園中的辦公大樓都以傑出運動員命名,例如邁克爾·喬丹大樓、波·傑克遜運動中心等等。大樓內大量裝飾著與耐克及運動有關的海報,令人想起大學男生宿舍的牆壁。耐克校園里,每個人都擁有健美的身體,這里不準抽煙,奈特出錢鼓勵員工騎自行車、溜輪鞋取代開車,員工會利用午飯時間做兩個小時運動是在一個充滿手足情誼的環境中工作。同事們一起痛快地喝酒,滔滔不絕地談論體育,自命為活躍且反傳統的人物。」奈特希望創造出一個舒適自然的工作環境,他認為世界已經夠亂的了,工作時間應該像在家裡一樣自由。
1972年,耐克鞋正式上市,當年銷售收入320萬美元,接下來的10年中,耐克公司贏利年年翻番。到了1980年,耐克擊敗阿迪達斯,成為美國體育行業的領頭羊。奈特實現他打敗阿迪達斯的夢想,只用了8年的時間。
從一個1000美元起家的小公司到價值220億美元的體育用品王國,耐克公司也絕非一帆風順。這30多年間奈特曾3次隱退,又2次回歸炒掉他親自任命的接班人。可以說,奈特是財富500強公司里最古怪的領導人之一。 奈特到中國長時間旅行,把耐克交給了老員工鮑伯·伍德爾管理。然而沒過幾個月,慢跑熱退潮,有氧運動興起。伍德爾無視這一潮流,繼續把重點放在跑步和籃球上。行業新秀銳步(Reebok)後來居上,耐克營業額下降了6%。1984年奈特回到公司重整旗鼓,伍德爾等元老離開公司。之後耐克在奈特領導下成功挖掘了喬丹等明星代言,此後一飛沖天。
1984年,耐克開始以廣告代言人的策略重新樹立自己的形象。他與喬丹簽定了一份5年合同,給喬丹的條件還包括贈予耐克的股票,以及以前所未有的禮遇,在耐克運動鞋上使用喬丹的名字。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傻瓜才乾的,只不過是一個代言人而已。 奈特又回來了,翌年他炒掉了克拉克,重建新的經營團隊,擢升在耐克有20多年經驗的馬克·帕克和查理·丹森為耐克品牌聯合CEO,又從外面廣納人才,同時強化供給鏈系統並且通過收購增加新品牌,公司煥然一新,重新走向雙位數增長。
不過,奈特一直有著退休的想法。2001年,他開始委託獵頭公司從外部為自己挑選接班人。而作為一個對自己品牌愛若親子的創始人,奈特對接班人的選擇慎之又慎。然而2004年5月,選定接班人變成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奈特在慈善機構工作的長子馬修因潛水意外去世,年僅34歲。這對接近古稀之年的奈特來說是一個沉重打擊,據奈特身邊人透露,這件事讓他認識到,歲月流逝,人生難料。當年9月,奈特再次與曾會過一次面的威廉·佩雷斯會晤,並敲定其為接班人。佩雷斯曾擔任美國庄臣公司的CEO。
2004年,66歲的菲爾.奈特宣布辭去耐克集團的主席和總裁職務,只保留董事長職位。奈特這個以500美元起家、在不到10年之內將耐克打造成全球最著名體育品牌的傳奇人物,就像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一樣,開始正式退居二線。 1月奈特便炒掉了佩雷斯,他以雙方文化磨合不暢為由解釋了這次人事變動,但其實深層的原因是一個擁有自由文化的公司,忍受不了佩雷斯試圖推行的秩序化。佩雷斯之後,奈特任命耐克品牌聯合總裁的馬克·帕克為CEO,另一位聯合總裁查理·丹森出任耐克品牌總裁。
挑選合適的繼任者一直是大公司掌門人的共同挑戰,不過對於奈特這樣具有獨特個人魅力,並在獨自創業期間已經將公司帶向無人可企及的高度的創始人來說,挑選合適繼任者的難度更大。因為他已經成為公司的靈魂和精神領袖,人們習慣了聽他耳提面命,哪怕是一句不置可否的回答,一個模稜兩可的手勢。經歷了幾次隱退的波折,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奈特不會在短時間里徹底退休,他依然擔任董事長,但挑選合適的接班人是他目前的首要任務。 奈特從俄勒岡大學畢業後,先是參軍一年,然後進入了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深造。正是斯坦福的經歷改變了奈特的人生。更為准確地說,是一堂課改變了奈特的人生。
在那堂課上,老師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設想一個小公司,描述其目標,並制定一份營銷計劃。奈特的論文題目是:「日本運動鞋公司可以像日本照相機挑戰德國相機那樣挑戰德國運動鞋嗎?」他在這篇文章中設想,利用當時日本的廉價勞動力來生產高質量的運動鞋,有望打敗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德國運動鞋。
奈特後來回憶說,那堂課是一個關鍵,「我記得,在完成那篇論文之後就對自己說:'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3. 巴菲爾選股原則

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股票。如可口可樂,科技股、網路股他一般不選。

4. 股票的內在價值都有哪些估算的方法

標價(內在價值)的估算步驟:1、先查看過去10年以內企業財務指標的增長性是否均勻,從而確定過去平均每年的收益增長率。 我們選擇的股票主要看四大增長率財務指標:股本增長率,收益增長率,銷售增長率和現金增長率。要點:(1)要選擇增長率均勻或者逐漸增大的企業,要小心迴避增長率不穩定或者蹦跳的企業。特別是過去10年裡,甚至更長的時間里,企業的各項增長率指標都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或者能夠以一種比較均勻的方式增長,那麼這樣的企業經營非常穩定,持有這類股票也非常安心。如果持有的企業增長率不穩定,大漲大跌,那麼適合做短線、不適合做長線。特別要小心增長率逐年遞減的企業,這類企業很容易成為大熊股。(2)根據企業過去10年來收益的大小決定未來企業的每三年或者二年之間的成長性,或者直接使用計算機里的成長性指標。(3)目前電腦分析軟體中主要存儲了3年的財務數據,計算不出過去10年以來企業各種指標的增長率。例子:以600432為例,在財務指標中,【經營與發展能力】表比較重要。【經營與發展能力】
┌─────────┬─────┬─────┬─────┬─────┐
|財務指標(單位) |2007-09-30|2006-12-31|2005-12-31|2004-12-31|
├─────────┼─────┼─────┼─────┼─────┤
|存貨周轉率(%) |3.11 |4.04 |5.16 |4.61 |
|應收賬款周轉率(%) |9.48 |11.59 |14.30 |17.19 |
|總資產周轉率(%) |0.70 |0.70 |0.67 |0.80 |
|主營業務收 | | | | |
|入增長率(%) |95.56 |39.94 |13.89 |78.72 |
|營業利潤增長率(%) |173.61 |53.30 |25.88 |134.74 |
|稅後利潤增長率(%) |211.33 |58.37 |15.53 |139.46 |
|凈資產增長率(%) |73.01 |32.97 |17.51 |20.53 |
|總資產增長率(%) |46.98 |34.15 |30.43 |44.22 |
└─────────┴─────┴─────┴─────┴─────┘
從表中可以看出,4年來,主營業業務收入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稅後利潤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都在增加,只有2005年稍微差一點,但都超過了10%的增長。通常我們要求成長性指標的增長率應該大於10%。在計算標價地,稅後利潤增長率最重要,我們要計算出4年來的平均增長率。以這個增長率來推算未來此股的增長率。2007年前三個月的稅後利潤增長率為211.33%,那麼2007年的增長率應該為: 211.33%*4/3=281.77%推算4年來的稅後利潤總增長率:(1+281%)*(1+58%)*(1+25%)*(1+139%)-1=1698% 推算4年內平均每年的稅後利潤增長率:(1+1698%)的4次根-1=105.92% 此股不得了,在過去的四年裡,平均年稅後利潤增加了一倍多!!! 在沒有送配股票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每股收益來計算。但如果有送配情況不好計算每股收益時,也可以使用稅後利潤額來計算。 我們使用過去4年來的平均稅後利潤增長率來估計未來5年來此股如果繼續以同樣的速度增長,那麼會沿著同樣的增長軌跡進行。我們以105%的增長率來假設未來5年或者10年企業的稅後利潤增長率,那麼就能計算出未來5年或者10年的股票收益值。 2、估算未來5年或者10年的年收益(注意不是收益率) 由於此股2007年年終業績沒有出來,我們先以2006年年終業績來計算未來10年的收益情況: 2006年收益為:1.13元預計2007年平均收益:1.13*(1+105%)=2.31元(第一年)預計2008年平均收益:2.31*(1+105%)=4.75元 (第二年) 預計2009年平均收益:4.75*(1+105%)=9.74元 (第三年)預計2010年平均收益:9.74*(1+105%)=19.97元 (第四年)預計2011年平均收益:19.97*(1+105%)=40.9元 (第五年)預計2012年平均收益:40.9*(1+105%)=83.9元 (第六年)預計2013年平均收益:83.9*(1+105%)=172元 (第七年)預計2014年平均收益:172*(1+105%)=352.6元 (第八年)預計2015年平均收益:352*(1+105%)=721元 (第九年)預計2016年平均收益:721*(1+105%)=1478元 (第十年) 如果平均每年以105%的稅後利潤增長率成長,那麼十年以後每股年收益(不考慮送配)將會高達1478元,高得不可想像了! 3、確定未來股票的市盈率 股票未來的市盈率由兩項因素決定,一是過去的最高市盈率,二是默認市盈率。通常選擇此兩種市盈率中的小者作為未來的股票的市盈率。(1)默認市盈率=2*收益增長率*100=2*105=210(2)尋找過去10年內或者5年內此股的最大市盈率。為了尋找方便,可以使用電腦軟體完成。以下面的公式編寫一個市盈率指標,然後尋找到以前10年內或者5年內的最大市盈率,最後選擇出默認市盈率與過去的最大市盈率之間的小者作為計算未來5年或者10年股價的市盈率。 指標公式: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High/FINANCE(33) 在K線圖上的顯示結果,可以看到2007-10-31日市盈率最大,為62倍。根據法則,我們選擇62作為未來計算股價的市盈率。 4、確定未來的股價 未來股價=市盈率*每股收益 未來5年此股的股價為:62*40.9=2535.8元 未來10年此股的股價為: 62*1478=91636元。 太可怕了!如果此企業的業績真正能夠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10年以後股價一定能上漲到10萬元。所以,當企業以高速發展以後,通常會減慢發展速度,不能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和發展。不過我們先暫時認為這樣的計算是科學的。5、確定股票的標價 標價就是股票的價值,也叫股票的折現價值。通常價值型投資者最低要求每年收益率至少為15%,我們在達到這樣的基本的收益要求下計算股票現在的折現值,即標價。 5年折現標價=未來5年時的股票價格/(1.15的5次方)=2535.8/1.15的5次方=1260元10年折現標價=未來10年時的股票價格/(1.15的10次方)=91636/1.15的10次方=22651元 計算結果顯示,由於股票是高速成長性股票,增長率遠遠大於15%,所以10年的折現值在遠遠大於5年折現值。 6、以安全邊際法則確定實際的買入價位。 按照格雷厄姆的作法,買入價位應該小於標價的2/3。按照菲爾.湯恩的作法,買入價位應該小於標價的1/2,以5年折現值為例,買入價格低於630元都是可以的。上周五600432的收盤價為101.99元,看客一定會說道升亂彈琴,是典型的莊家媒子,想勾引股民進場接貨。但是道升要告訴你們,這就是最真實的價值投資中計算折現值的標准方法。此股由於前4年的平均收益增長率為105%,是少有巨大的高速成長性。這樣的成長性股票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我們的計算是假設此股能夠在未來5年或者10年繼續以這樣的高速平均增長率進行下去所得出來的結論。 九、巴菲特說,價值投資一半是科學,另一半的藝術。 本文中前面計算的股票的折現值的方法就是科學。只要你有股票的財務數據都能做算出來。但是一家企業的在未來的真實情況不是完全能夠通過計算獲得的,還必須做企業的經驗才行。巴菲特之所以能夠成功與他本人就是大企業的CEO有關。他知道企業什麼最重要,知道企業財務指標中的各種陷阱。所以對企業未來的判斷,不是靠計算獲得的,是靠經驗和直覺獲得的。這應該屬性藝術那一部分。沒有做過企業的人很難做到藝術性地通常經驗和直覺完全另一半的藝術工作。 十、寧要模糊的正確也不是精確的錯誤。 價值投資在計算未來的折現值時使用了過去的財務指標來推測未來。這本身是不準確的。在《升隨筆605:價值分析和技術分析都是來自同樣的錯誤分析體系》中已經闡述了方法的局限性。我們使用了必要條件來預測未來必然在邏輯上站不住腳。就像炒菜一樣,鐵鍋燙才能把菜炒好。於是「鍋燙」是「炒菜」的充分條件,然而通過這條充分條件可以得到「菜炒不熟」必然「鍋不燙」的結論,但不能獲得「菜熟了,鍋一定是燙的」的結果。我們可藉助常識,菜剛炒好,鍋應該還沒有冷卻,至少不會一瞬間冷卻,要冷也得慢慢冷下來。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都是藉助了過去的數據來推測未來,本質上是利用了生活常識---「菜剛炒好,鍋還沒有冷卻」,鍋應該會繼續熱一段時間。技術分析利用股價上漲或者下跌的動量持速一段時間來預測未來,而基本分析以企業的持續發展一段時間作為基礎來預見未來。他們雖然是不精確的,但是「模糊地正確」。 人不到40歲很難有獨立的見解,很難把事物看透,很難感覺到自己進入了不惑之年。道升在40歲以前,對市場的判斷只有斬釘截鐵,一言九鼎,沒有猜測之類的東西,更不會以概率的思想來看待市場的問題。因為斬釘截鐵說明了有信心,一言九鼎說明了有水平。而當一個人真正對市場有了更一步的了解以後才發現,人類最大的風險不是做錯了行情,而是不知道自己哪此不知道。只要對市場研究得越深,越會感覺到市場的強大和不可阻擋。我們在市場中太渺小,只能跟著市場走,根本不可能左右市場。所以,想到當年風光的時候,那時激情萬丈,一言九鼎,說漲指數就漲,說跌指數就跌,多風光呀!今天道升感覺到這些其實非常可笑。由於技術分析的局限性和基本分析的局限性,它們最基本的分析思路完全一樣,採用過去的物理量來預測未來。所以,當有人強調一方打壓另一方時,當有人崇拜一方指責另一方時,當某人只使用一種放棄另一種時,都顯得滑稽可笑。。。。。而最滑稽的人,要算那些自以為自己全懂,對行情充滿信心、義無返顧的人。而這類人多半是新手,總是信心滿懷,不可一世。 越了解市場,越感覺到自己謙卑。當我看到巴菲特的內斂已經到了無法再客氣、再誠實、再朴實無華時,我差點掉下了眼淚。我知道巴菲特的成功已經表明他非常了解市場,抓住了市場的本質。而他的謙恭恰好說明在他了解了市場以後自然形成了謙恭的氣質和低調的風格。

5. 普通的股票 霏凡的利潤 菲爾·費舍爾 哪裡有賣

亞馬遜

6. 給推薦幾本關於股票的書

巴菲特推薦的書 1、《證券分析》(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的經典名著,專業投資者必讀之書,巴菲特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閱讀此書十遍以上。 2、《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專門為業余投資者所著,巴菲特稱之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 3、《怎樣選擇成長股》(費舍爾著)。巴菲特稱自己的投資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舍爾"。他說:"運用費舍爾的技巧,可以了解這一行……有助於做出一個聰明的投資決定"。 4、《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本書搜集整理了20多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的精華段落,巴菲特認為此書是整理其投資哲學的一流工作。 5、《傑克·韋爾奇自傳》(傑克·韋爾奇著)世界第一CEO自傳。本書英文版2001年9月11日出版,立即在Amazon銷售排行榜上名列第5。這本書稿酬高達700萬美元,被全球翹首以待的經理人奉為"CEO的聖經"。韋爾奇是管理界中的"老虎"伍茲,在本書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訣:在短短20年間如何將通用電氣從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場資本增長30多倍,達到4500億美元,以及他的成長歲月、成功經歷和經營理念。這本自傳是他退休前的最後一個大動作。巴菲特是這樣推薦這本書的:"傑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茲,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們雖然趕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細聆聽他所說的話,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6、《贏》(傑克·韋爾奇著)。巴菲特的話"有了《贏》,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這種說法雖然顯得誇張,但是也證明了本書的分量。《贏》這類書籍,包括下面要介紹的《女總裁告訴你》,《影響力》都是以觀點結合實例的方法敘述,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掌握其中的技巧,那麼你只需要抄寫下書中所有粗體標題,因為那些都是作者對各種事例的總結,所以厚厚的一本書,也不過是圍繞這些內容展開。但如果你認為這便是本書精華,那麼你就錯了,書中那些真實的實例以及作者的人生經驗才是這類圖書的賣點。技巧誰都可以掌握,但是經歷卻人人不同,如果你願意花時間閱讀書中的每一個例子,相信你會得到更多寶貴的東西。

7. 08奧運中國金牌數第一,能說明中國就是體育強國嗎!

如僅以金牌論強弱的話,前蘇聯、前東德早已試過並已強過了。但這兩個體育強國為什麼還是被滅了?他們的金牌又是採取什麼手段得來的?我想,這樣的前車之鑒是值得引以為戒的。

2008北京辦奧運會,據政府公布的數字,北京的投入是4800億,加上其他協辦城市青島、沈陽、天津、秦皇島、上海、香港花掉的錢有多少還不知道。難怪西方的一些國家感嘆說奧運會已經「變味」了。西方的牙醫、在校學生可以通過業余時間訓練參加奧運會並且拿到金牌,這樣的參與是光榮的。而在中國則是舉國體制,職業運動員長年接受專門訓練。每得到一塊金牌,管體育的、搞體育的就可以從政府拿到自己想要的官位和金錢,就像劉翔說的那樣:「體育本就是一場游戲,關鍵看你會不會玩兒、怎麼個玩兒法...」體育競賽已經變成了商業和金錢的代名詞。爭個第一可以拿多少獎金?買個上億的保險然後玩退賽,玩家自有考量。政府的錢實際是全國納稅人的錢,要花也須有個油頭啊!於是,在「舉國體制」下,「為國爭光」實際成了一些靠山吃山的體育人致富途徑。不是嗎?看看開著寶時捷、法拉利的明星們就明白了。可憐的老百姓,讓人呼悠得高興了,跟著喊幾聲加油也覺得蠻過癮了。

股票沒了、樓市虧了、肉菜漲了、水電費加了、...雖然爭得了金牌第一,但代表群眾參與的基礎項目如田徑、游泳、足、藍、排球按體育總局劉鵬的話說:「總體和世界先進水平差距巨大....」或許劉局長的話是有道理的:中國的51塊金牌里有多少運動員分享?真正反映一個國家運動人才整體競技水平的,是集體項目。以美國為例:在北京奧運會上美國不僅囊括了男、女藍、男子排球以及田徑、游泳中的接力項目的金牌,而且還有菲爾蒲斯一人獨得8塊金牌的尖子選手!算一算就知道,美國男女藍有24名運動員、男子排球隊有12名運動員,加上田徑、游泳的接力項目十幾個運動員和超人菲爾蒲斯,獲得金牌的運動員究竟哪個國家多不就一目瞭然了嗎?整體水平誰強誰弱代表國家綜合實力,沒有基礎的「尖子」並不真正反映整體的水平。話說回來,老百姓切身利益比起奧運爭來的光彩孰輕孰重,政府心裡自有一本帳。把有限的財力用在哪些方面最為值得,愛民的政府也自然明白。

如果一個揀紙皮的黑衣,拿上辛辛苦苦攢下的一千塊錢去海鮮酒樓,非要去「遭」一頓龍蝦大餐,然後向人吹噓說自己的生活水平已經達到了「富有」程度了...旁觀的人又能說什麼呢?

閱讀全文

與菲爾蒲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7年甲酸上市公司 瀏覽:734
交通銀行的理財是自己的能否買 瀏覽:518
南京小諾理財產品 瀏覽:56
中國染化交易市場上線 瀏覽:156
2015年經濟生活匯率變動訓練 瀏覽:988
理財通的國家首批戰略配售基金 瀏覽:979
北京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 瀏覽:393
陸金申華融資租賃登錄 瀏覽:767
2008年中美匯率 瀏覽:403
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交易時間 瀏覽:207
廣州盛融小額貸款公司旗下 瀏覽:102
藍箭電子股票 瀏覽:436
歐元匯率什麼時候低 瀏覽:662
淘寶貸款1000利息 瀏覽:145
金融機構沒有將某一具有可疑 瀏覽:75
wind每日信託 瀏覽:90
合肥長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67
農行理財產品待清算 瀏覽:319
杠桿利用二力平衡 瀏覽:823
保費杠桿率高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