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了解美國歷史的進,尤其關於奴隸制。謝謝
(一)由於不同的宗教理念和價值觀,以及經濟發展上的方向。使得南部的經濟和北部的經濟形成啦鮮明的對比。如果說北部屬於現代化新型的工業社會的話,那麼南部就屬於傳統保守的農業社會
「農村和農業在各蓄奴州仍占壓倒優勢。那裡的經濟也得到增長,但是還沒有建立起像樣的商業和工業部門。1860年,南部農業是勞動密集型的,這和1800年一樣。對於佔南部勞力一半的奴隸來說,他們的社會地位根本不可能提高。與教育蓬勃發展和接近普遍認識文字的北部相比,南部促進教育的努力微乎其微,而且文盲接近占人口的半數。在各自由州蓬勃發展的群眾性協會、改革運動和自我改進協會等大多未觸及南部。各蓄奴州重視傳統與穩定,而輕視變革和進步。
自從1610年代弗吉尼亞開始試種煙葉以後,為世界市場種植原料怍物就一直支配著南部的經濟生活。在1776年以前,從南部各殖民地運往英國的出口量占總數的五分之四:弗吉尼亞和馬里蘭州出口煙葉,卡羅來納和喬治亞出口稻米和靛藍原料。在獨立戰爭以後,靛藍作物基本上停產了,煙葉產量也下降了不少。但是,英國和新英格蘭棉紡工業的興起,則對棉花有了新的、巨大的需求。在1800年-1860年期間,南部庄園和農場的棉花產量每十年翻一番。1815年-1860年,棉花的出口量佔美國出口總量的一半多。
南部人喜歡自我標榜的形象是鄉村紳士派,其舉止風度是忠厚謙和、熱情好客、悠閑自得、善騎獵、對婦女有騎士風度、對同等人尊重、對下等人仁慈。在他們的眼裡,新英格蘭人則是一批見錢眼開的店小二:精明但無尊嚴,勤奮但缺少悠閑階級的風采。一個密西西比人說:「北方人愛賺錢,南方人愛花錢。」作家喬治·卡里·埃格爾斯頓在回憶他於內戰後從印第安納州到弗吉尼亞州去接管庄園遺產時說:「我辭別了發展迅猛的、世界性的和萬花筒似的西部,前往生活閑逸、環境恬靜的弗吉尼亞,那裡沒有壓力感或緊迫感,沒有對未來的憂慮,明天要乾的事跟今天完全一樣。」
1850年代的許多南部頭面人物都同意托馬斯·傑斐遜對農民的贊揚,說他們是「真實、純真美德的特殊寶庫」;還同意他關於反對城市工業家階級的警語,說他們是國家政體上的膿瘡。亞拉巴馬的一位政治家在內戰前夕聲稱:「我們沒有城市,我們不需要城市。……我們不要工業,我們不期望貿易,不期望有機械的或製造業的階級。只要我們有稻米、甘蔗、煙草和棉花,我們就有錢買到我們所要的一切。」1857年,弗吉尼亞州長亨利·懷斯盛贊奴隸主階級的紳士風度,說他們「身居僻鄉不失文明;生活歡愉不忘仁慈;在社交中舉止穩健、優雅,……有閑暇的時間去提高自己在道德、行為、哲學和政治方面的修養。」南卡羅來納的某種植園主十分反對北方所使用的商業、工業、內部改良、城市和改革運動等專門名詞術語的進步概念。他警告說,這些「吱吱喳喳、吵吵鬧鬧的進步分子」的目標如要在南部實現,「只有靠消滅掉整個庄園主階級」。
為奴隸制和南部辯護的人頗有根據地爭辯說,統治美國經濟的是棉花大王。 奴隸制構成南部獨特的社會體制的基礎。雖然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南部經濟的基本制度是種植園農業,不是奴隸制本身,可是這兩種說法並沒有多大區別。奴隸制與種植園自17世紀起就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了。在1850年代,從事采礦、交通、建築、伐木和製造業的奴隸只佔奴隸總數的10%;家奴和從事其它非農業勞動的奴隸佔15%,其餘佔75%左右的絕大多數奴隸是從事農業勞動的:55%種植棉花、幾乎全部水稻、甘蔗和大麻及一大部分糧食作物都是由奴隸勞力生產的。
擁有奴隸的南部白人家庭只有三分之一,但由於奴隸昂貴,這個比例還是相當高的。對比之下,1950年只有2%的美國家庭擁有與一個世紀前一個奴隸價值相當的公司股票。1850年代,近一半奴隸主只有5個以下的奴隸;但是占總數12%、擁有20個或更多奴隸(這個數目通常區別種植園或農場的標准)的奴隸主佔有了一半以上的奴隸。 」
不可否認南部的這種經濟形態和意識形態,本質上而言是傳統的反變革的。這與那個時期的中國很像,一方面是以彼此較為獨立的農業經濟為主體,有著巨大的農業生產力,作為原料市場的存在可以贏得巨大的利潤。另一方面可以說任何農業社會都是反對革新與變革的。他們拒絕接受任何新的東西,比起利潤的爭奪他們更注重自身的修養。同時作為那種原料市場的經濟發展模式也必然使得其經濟發展上的單一化。另外蓄奴制也不能適應南部經濟的長期發展。這些原因直接導致啦南部經濟不能獨立和社會文化也難以現代化發展上的滯後。
「 南部不能實現現代化和經濟獨立的根本原因在於它沒有建立多種經濟,即過於依賴一種作物——棉花。1850年代因棉花需求量增加了,使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在國民經濟從1837年-1843年的危機中逐漸恢復後,棉花價格從1844年的最低點每磅五美分逐漸上升到1850年代的十美分。種植園主於是不擇手段地利用每一寸土地種植棉花,而且棉花產量幾乎年年創新紀錄。這又反過來刺激了奴隸價格的上漲。盡管盛產棉花的南部在1850年代空前繁榮起來,但其經濟更加局限於單一作物的農業了。
在現代社會里,人的地位與出身有關,也與個人的成就有關。但奴隸的地位是完全由出身決定的。對於絕大多數的奴隸來說,提高地位的范圍是極小的:如從田野作業提拔為司機或室內奴隸。即使那些花錢贖回了自由的奴隸,其地位的變動也受到種族主義和各種限制自由黑人的法律約束。
蓄奴制也破壞了南部白人的勞動道德觀。由於體力勞動都與奴隸相聯系,勞動就成為低賤的,而不是光榮的事了。弗吉尼亞的政治家喬治·梅森承認,「蓄奴制對發展工藝和製造業不利。窮人輕視奴隸從事的工作。」南卡羅來納州的工業家威廉·格雷格抱怨說,他的州「缺乏勤勞人民應該具備的一切特徵。」由於就業機會少和對白人的勞動缺乏尊重,到美國來的移民中只有八分之一在南部定居。從蓄奴州移居自由州的白人是自由州移往蓄奴州的兩倍。
最使蓄奴制與現代化背道而馳的是禁止奴隸學文化。奴隸中至少有90%是文盲。奴隸們雖然創造了豐富的口頭文學,但由於不識字,就使他們無法在現代化社會里交流知識、思想和文化。文化程度低是奴隸與自由民之間最大的差異,也是南、北之間最大的區別(見表2.5)。廢奴主義者認為,這也是南部「落後」和蓄奴制極不道德的主要原因之一。 」
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蓄奴制本身也給南部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阻礙。就算沒有南北戰爭蓄奴制的廢除也只是時間問題,應為蓄奴制度使得那些移民不願意向南部遷移,同時一開始美國就存在人力短缺的現象(這一點也有助於我們了解今天的美國人何以如此重視人命),在加上各國對於人口買賣的禁止態度。使得奴隸制的廢除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北部人卻沒有等待蓄奴制自然廢除的耐心。或說廢除蓄奴制只是他們反蓄奴的原因之一甚至不是更本原因
二、美國黑人民權運動(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又譯為「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1955年—1968年),美國民權運動的一部分,於1950年代興起,直至1970年代,是美國黑人為爭取與白人同等的地位而發起的群眾性斗爭運動,乃是經由非暴力的抗議行動,爭取非裔美國人民權的群眾斗爭。
1954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員會種族隔離的學校違法,1955年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黑人公民以全面罷乘來反對公共汽車上的黑白隔離措施,1963年華盛頓的林肯紀念館廣場聚集二十五萬名群眾反種族隔離,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發表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為民權運動的高峰,其他參與的著名人物還有麥爾坎·X(Malcolm X)等人。
事件源起非洲黑人最初被引進美國,主要是在南方農場當農奴,以彌補當地勞動力短缺問題。理論上,林肯總統在1863年的解放宣言中,已經讓他們獲得了自由。在南北戰爭結束後,聯邦軍隊佔領南方期間(所謂重建時期1865年—1877年),黑人曾獲得解放宣言所賦予的平等權利。然而黑人因為窮困及教育程度較低,為求經濟上的生存,必須再度依靠白人僱用,特別是當聯邦軍隊撤出南方後,黑人頓失聯邦法律的保護,其地位又陷入類似美國內戰前的狀況。
1896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作出「普萊西訴弗格森案」(Plessy v. Ferguson)判決,確立對黑人採行「隔離但平等」措施的合法性時,無異對南方黑人人權造成嚴重的打擊,最高法院判決中有關「隔離」的部份被執行得十分徹底,但有關「平等」的部份則不然,導致南方出現更多種族隔離制度法令,甚至連在工廠、醫院及軍隊都採取種族隔離制度。
1954年聯邦最高法院,在「布朗訴教育委員會」(Brown v. Board of Ecation)一案,判定種族隔離的學校並未提供黑人學生公平教育,因此公立學校應該要種族混合。在歷經58年後,此項法律觀念才被推翻,而一連串的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才正式開始。
[編輯] 領導人物領導黑人民權運動的靈魂人物馬丁·路德·金博士,出生於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父親是教會牧師,家境優渥,屬中產階級,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金於1955年取得波士頓大學博士學位,看盡南方的種族不平等待遇,使他在成年後積極投入民權運動。
[編輯] 事件演變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是南北戰爭期間美利堅聯盟國的首都,也是實施種族隔離制的代表性城市之一。馬丁·路德·金博士於1954年到該市擔任牧師工作,1955年成功帶領該市黑人公民,以全面罷乘反對公共汽車上的黑白隔離措施。經過一年長期抗爭,終於迫使蒙哥馬利市的公共汽車取消種族隔離措施。這次的罷乘公共汽車運動雖然成效有限,雖然未達全面性廢除種族隔離措施,但對全美各地的黑人卻起了鼓舞作用,並啟發他們的靈感,開始一波波爭取民權的運動。
運動的高峰是在1963年8月,金博士在華盛頓的林肯紀念館前廣場聚集了25萬名群眾,並發表他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這次集會所產生的輿論壓力,終於迫使國會在翌年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成為美國民權運動史的關鍵事件。
百年前林肯雖解放了黑奴,但黑人平等的公民權在南方卻從未獲落實,直到金博士領導民權運動才獲得成功,19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興起,對其社會及留學生有很大影響,當時對少數民族及婦女的權力均受到重視,開拓了新的視野,金博士也因此獲頒1964年諾貝爾和平獎。
一直到1967年,金博士深刻體認到黑人在美國社會的飽受歧視,絕大部份是因為經濟不平等所引起,經濟權才是實質、才是根本原因,公民權只是裝飾。於是,他將公民權的斗爭轉為經濟權的斗爭,發起「窮人運動」(Poor People's Campaign)。
不幸的是,1968年4月4日,金博士在田納西州孟斐斯被射殺身亡,當時正籌劃帶領一群同志參與該市的罷工活動。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亦算是在該年告一段落。
[編輯] 參見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局案
『貳』 幫我百度一下...高分懸賞!!!
給你網址吧,太長了……
了不起的蓋茨比:http://ke..com/view/369308.htm
傲慢與偏見:http://ke..com/view/40337.htm
簡愛:http://ke..com/view/45679.htm
『叄』 英國首相是誰
戴維·卡梅倫1966年10月9日出生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庭,是國王威廉四世的直系後裔。父親曾是一位股票經紀人,母親則是一位男爵的女兒;家中兄弟姐妹一共四人。卡梅倫出生於倫敦,在英格蘭東南部的伯克郡長大。
戴維·卡梅倫畢業於英國著名的伊頓公學。1985年9月進入牛津大學布雷齊諾斯學院,修讀哲學、政治與經濟,1988年,卡梅倫以一等榮譽學士學位的成績大學畢業。
大學畢業後,卡梅倫進入保守黨政策研究部工作。1994年,卡梅倫離開政府部門,進入卡爾頓傳播公司,成為公司董事長邁克爾·格林手下的公共關系部門的主管。1997年,他參加Stafford區的國會選區議員選舉落敗。2001年,他競逐Witney的席位成功,並成為下議院內政事物特別委員會的成員。僅僅兩年後,即2003年6月,卡梅倫就被任為影子內閣的樞密院辦事處部長;同年11月,在邁克爾·霍華德成為保守黨領袖後,卡梅倫出任副領袖。此後,他還曾兼任反對黨地方政府事務發言人、影子內閣政策事務主管、影子內閣教育大臣等職。當保守黨在2005年英國大選再次失利後,邁克爾·霍華德宣布辭去領袖職務;卡梅倫決心競選保守黨領袖,並最終當選,時年41歲。
『肆』 一起又看流星雨大結局劇情介紹!要詳細點
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第1集 將近畢業,上官在小漁的幫助下,雲海在雨蕁的幫助下,幾個人順利拿到了畢業證書。為了慶祝這個難忘的大學生活,幾個人決定開一個畢業慶祝Party。到了慶祝會當天,端木磊缺席。
--------------------------------------------------------------------------------
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第2集 林曉黎愧對雲朵一家,為了彌補自己做的過錯,決定想辦法幫助雲氏集團度過難關。
葉勉勸葉爍不要放棄自己開發的網路游戲,但葉爍堅持把自己網路游戲專利給了哥哥。
每個人都在找尋端木磊,但杳無音訊。直至最後端木磊發了一份郵件給葉爍告知他已經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不想大家難過所以悄悄的離開了。
--------------------------------------------------------------------------------
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第3集 雲海與楚雨蕁在一起,沈含楓勉強答應了他們。但要求雲海到國外繼續讀書升造繼承家業。雲海覺得母親又在打拆散他和雨蕁的主意,所以拒絕母親的要求。母親告知可以允許雨尋一同留學。高興的雲海把消息告訴雨蕁,但遭到雨蕁的拒絕。
上官父母邀請親朋好友宣布上官要舉行訂婚。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上官不知所措,希望幾個兄弟可以幫上忙。但雲海為了讓雨蕁跟自己一起出國留學苦惱不已,根本沒心思理他的事情,而端木磊不在身邊,絕望的上官找到葉爍幫忙想辦法。
--------------------------------------------------------------------------------
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第4集 在陌生地方生活的端木磊想拜讀一位鋼琴師,輾轉周折,生活費所剩無幾的他只好找工作。
在一家高級餐廳碰到與她同樣前去應聘的一個彈鋼琴女孩,但餐廳只要一個鋼琴師。端木磊有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把機會讓給這個陌生女孩。
就在他猶豫的時候,陌生女孩告訴餐廳經理她剛剛得到了另外的一份工作,要他把這份工作給端木磊。端木磊有些感動……
雲海再次想勸雨蕁跟自己一起去留學,雨尋告訴了他心裡的真心話,雲海尊重雨蕁的決定,於是兩人彼此約定。
--------------------------------------------------------------------------------
-
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第5集 上官想破環自己的訂婚計劃屢次遭失敗,被父母軟禁在家等待訂婚儀式的那一天。但為了不讓他感到孤單,於是找來了未婚妻陪他。上官繼續像以前調戲女孩子一樣調戲這個所謂的未婚妻,但每次都會想到小魚……
大大咧咧的富家未婚妻知道上官有了喜歡的人,並且自己和上官的處境一樣,於是她跟上官約法三章,各自見自己的心愛的人不許告訴對方的父母。於是兩人在雙方父母面前表現出甜蜜。一次在餐廳陪同雙方的父母吃飯時,卻不料正好被前去餐廳面試的小魚看到,小魚氣急轉身離開……葉爍一直對自己曾經破環雲氏網路事件的沖動想給沈含楓道歉以及救他出來表示感謝。於是決定找沈含楓談話,同時向她透漏了自己和雲朵在交往,希望得到她的允許。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第6集 木磊得到了在餐廳彈鋼琴的工作,邊工作邊努力找尋那位鋼琴家的途徑。一次,回住的地方的他經過繁華的街市時又碰到曾經和自己一起面試那個女孩在街上唱歌。端木磊這才明白那個女孩所說的得到的另外一份工作就是做流浪歌手。
雲海同意去國外留學,啟程出發。
雨蕁和葉爍前來送行,遲到送行的上官帶著未婚妻一起來為雲海送行。看到上官牽手的女孩居然不是小魚,雲海大吃一驚後才想起曾經上官找他辦事情的真實情況。雲海俏皮的跟上官耳語說要不要借鑒自己跟雨蕁的方法,上官欲哭無淚的揍了雲海一拳,幾人有說有笑的看著雲海離開。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第7集 端木磊離開了,雲海也離開了,昔日的四個人只剩下葉爍和上官。葉爍則沉浸在愛情與親情雙豐收之中。
讓小魚誤解的上官只好找雨蕁求救,要雨蕁告訴小魚他現在的誤會的事情。
雨蕁去找小魚的路途中恰巧碰到了於馨姐,兩人聊了很多。於馨告訴雨蕁自己現在已經是艾里斯頓里的名副其實的音樂老師……
小魚通過雨蕁知道了上官的事後,她有了一個決定。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第8集 雲海去留學了,雨蕁決定開始找工作。但是現實的就業問題已經是80後生每個畢業生頭疼的問題,雨尋也免不了屢屢遭到拒絕。
雲朵去一家公司洽談業務,剛巧碰到剛剛面試完垂頭喪氣的雨蕁。雲朵鼓勵雨尋要堅持不懈,發揮自己曾經在學校的干勁。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可以幫她暫時找一份實習的工作。
小魚通過雨蕁知道了上官的事情後,覺得自己與上官本來就不是同路人,如果始終這樣下去,那麼自己就會像當初雲海追求雨蕁一樣,於是小魚決定離家去四川支教。得知消息的雨蕁立即去找上官。
上官被父母安排打理訂婚儀式的事。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第9集 上官未婚妻發現自己交往的男人居然是看重她家的錢,果斷的提出分手。心裡痛苦萬分的她想找上官出去解酒消愁,正巧碰到雨蕁。
雨蕁找上官未果。雨蕁把事情告訴了她,希望她把事情轉告上官。
端木磊每次在餐廳打完工之後,都會去每條街市走走,找尋那個幫自己的女孩,然後靜靜的遠遠的看她唱歌。於是認識了那個女孩,並且發現這個女孩有著雨蕁的影子。
--------------------------------------------------------------------------------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第10集 知道於馨還在艾里斯頓支教的雨尋舅舅,還是不忘討好於馨,被緊追不舍的蘭姑發現,蘭姑有些醋意,決定給他一些小小破壞……
雨蕁找了很多公司卻每次都因為各種原因被拒絕門外,只好找到雲朵姐。
雲朵把雨尋安排在當初幫家裡的安伯伯的貿易公司實習。在公司遇見了VINCY。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介紹第11集 沈含楓帶著一千萬現金走訪雨蕁家,她很「客氣」地說明來意,希望雨蕁拿了一千萬後能遠離自己的寶貝兒子,不想反被楚媽趕出門去。
以錢打發雨蕁的辦法不起,沈含楓只得使出政策婚姻這個老套的招算,她「邀請」雨蕁目睹這一切,雲海的未婚妻,石油大亨的獨生女,美麗、清純、火爆卻不失可愛的女生。
另一方面,沈含楓找來端木,對其動之以情,勸之以理,並以幫助端木渡過難關為條件鼓動類追求雨蕁。不想端木堅定地拒絕了她的「好意」,並且說出:「我會作那個永遠保護雨蕁的好朋友」,使得沈含楓的「除草」計劃再次落敗......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介紹第12集 沈含楓一直都僱人監視雨蕁與自己兒子的一舉一動,對於雨蕁與雲海的未婚妻走得很近這檔子事很是氣憤,她暗示雲海的未婚妻不要忽視雨蕁這個「窮女人」。
雲海居然吻了未婚妻!雨蕁不能相信眼前的這一切,她有些許的失落、心痛或者妒嫉。在路邊咖啡廳與端木不期而遇,又和小他們巧遇,雲海的未婚妻熱情邀請端木和雨蕁一起去自家的別墅玩。
晚上,雨蕁與端木在一起,而雲海與未婚妻一間。雨蕁心中忐忑不安,「他們在做什麼?在親熱嗎?」端木看出了雨蕁的想法,「或者你可以沖過去阻止他們,我幫你踢門」。
第二天回家的路上,雨蕁再也忍不住地哭倒在端木的背後......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介紹第13集 「你知道嗎,剛才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雨蕁,她和端木到底怎麼了?他們現在在做什麼。」雲海對其未婚妻說出這樣一番話。
雲海的母親與舅舅再也無法留在台北,他們決定去小漁村。
雲海回到家正式向母親提出解除婚約的事,沈含楓更加痛恨雨蕁。
沈含楓氣急敗壞地買下雨蕁居住的房子,並在第一時間離開台灣飛往倫敦處理公務。雨蕁不得不提著行理,流落街頭。雲海鼓起勇氣向雨蕁提出了正式交住的要求......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介紹第14集 雨蕁經過考慮,答應了雲海的交往建議,正式成為雲海的女友。徐麗麗為了給兩人製造相處的機會,提出四人平民約會的建議。這場四人約會不歡而散,雨蕁大罵道雲海野蠻,兩人再次陷入冷戰。
因為這場不愉快的約會,使得徐麗麗的戀情出現問題。
雲海告訴雨蕁,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他非常心急他們之間的發展,雨蕁感動地擁著雲海,就在電梯門關上的那一刻,她看到沈含楓從另一部電梯中走出......
--------------------------------------------------------------------------------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介紹第15集 沈含楓這次真的被惹毛了,她找來雨蕁身邊的朋友下手,以此逼雨蕁離開自己的兒子。
雲海還沉醉在下午雨蕁主動獻吻的驚喜中,還不知道更大的麻煩在後面。雨蕁向雲海提出分手,「我從來都沒有喜歡過你」,這句話深深刺痛了雲海的心。看著雨蕁離去的背影,雲海感到自己的心這次被撕得粉碎粉碎,他變得無情,變得冷酷,眼神中射出殺人的寒光。
端木的出現,解除了雨蕁的危機,並勸她回學校。就這樣,雨蕁隨著端木回到了學校,而雲海始終無法原諒雨蕁的輕意放棄,兩人關系因此而僵持著......
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簡介第16集 玉嫂表示青永的身世堪憐,青永接近雨蕁,因為他漸漸發現雨蕁對愛情的執著和她在現實環境生活的艱難,因此對雨蕁產生了一種同病相憐的情愫。他用著對人情世故的了解刺激雨蕁,正視自己內心的感情。雲海查出青永表哥的另有其人,而假冒身分的表哥,其實是根本沒有任何關系的亞門。
原來他是雲海的母親沈含楓以金錢唆使來破壞雲海跟雨蕁的,真相大白後,雨蕁大怒。亞門帶著她到了機場天台。雨蕁原本激動的心情,像是泄了氣的氣球,而亞門正式以自己真實的身分面對雨蕁。
--------------------------------------------------------------------------------
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簡介第17集 亞門告訴雨蕁,不必勉強自己去愛不適合的雲海,雨蕁也受不了跟雲海的戀情一再地分手,於是被亞門說服,但是雲海對雨蕁鍥而不舍。亞門到學校接雨蕁,被雲海得知,他追了上去苦求雨蕁不要隨亞門離去回到他的身邊。
雨蕁隨亞門上了車,雲海苦追著車,但眼見車子愈行愈遠,對雲海的執著,雨蕁也陷入痛苦的折磨,終於雨蕁下定決心叫司機停車後下奔回雲海的懷抱。
--------------------------------------------------------------------------------
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簡介第18集 此時雲海和雨蕁竟又發現小漁向上官瑞謙告白,而上官瑞謙一再冷漠地拒絕小漁,但是小漁鼓起勇氣對上官瑞謙表示她之所以會這么做,是因為她的時間已不多,電視劇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介紹第二天凌晨,她和家人要移民去加拿大。雨蕁獨居的生活遭歹徒闖入,雲海聞訊急地沖到雨蕁的住所,更以任性的行動力乾脆搬到她家隔壁,以保護雨蕁,讓雨蕁感動不已。
--------------------------------------------------------------------------------
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簡介第19集 小漁對上官瑞謙的感情,讓上官瑞謙感覺到願意為小漁而改變。雨蕁跟雲海的感情愈來愈濃,但是兩人都知道不可避免地,他們的交往還是在雲海母親的陰影之下。這天兩人展開一次久違甜蜜的約會,但是竟然在高級餐廳用餐之後發現,雲海的每一張信用卡都被停用了,雲海因此意識到母親的破壞行動又開始了。但是雨蕁還是和雲海約定,要為他做愛心便當。兩人分開後,雲海就被母親的隨扈綁了走。
--------------------------------------------------------------------------------
-
一起又看流星雨劇情簡介第20集 上官瑞謙跟葉朔覺得不對勁,到了雲海家果然被雲海的母親擋駕在外。玉嫂遞給他們一張雲海跟安怡的喜帖,他們於是了解這是個緊急的狀況。連端木磊也因此從國外回來,F3進行一場夜探的行動,希望救出雲海,結果失敗。安怡哭著求雨蕁放棄雲海,說服他不要絕食。雨蕁終於有機會可以去看雲海寺了,然而雲海的母親堅決要讓兩人隔著門說話。雨蕁聽了雲海的心語,決定要和他並肩作戰,苦等在雲海的家門外。此時,雲海的大姐慕容雲朵也聞悉回來,她對道明楓的作法深表不解,因為母親當年也是用同樣的方法來對待她,令她至今仍後悔沒有對自己的愛情做出努力,可她的弟弟卻是勇敢的。而雨蕁是她所見過的最棒的女人,不為金錢所誘惑;在朋友受牽連時,忍痛和雲海分手。看了窗外仍為愛而守著約的雨蕁,經過一夜的深思,翌日清晨,沈含楓帶走所有的隨扈飛回紐約,而且取消了雲海和安怡的婚事。有情人終成眷屬。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第21集 雲海和雨蕁正在打鬧,端木突然出現。端木領雨蕁離開,並且警告雲海以後不準騷擾雨蕁。雖然表面上態度堅決,但是端木沉下心來思考,發現雨蕁心中真正喜歡的人其實是雲海,只不過她自己還看不清楚。於是端木找到雲海,宣布自己退出競爭。他把雨蕁約到郊外,向她提出分手,並且提前安排了雲海前來接雨蕁。端木走後,很快雲海開車來到,送給雨蕁一大捧玫瑰,提出要和她交往。雨蕁雖然嘴上拒絕,但心已經動了。
沈含楓知道了這件事,使出了更卑鄙的手段收購了雨蕁家奶茶店的那條街,並且自己親自前來威脅。雨蕁和母親絲毫不為其所動,雨蕁還向沈含楓宣戰。
雲海知道奶茶店拆遷的事情後,出錢幫雨蕁新租了一家店,並且通過自己真誠的態度讓雨蕁接受了這次幫助。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第22集 奶茶店開業當天,雲海等人正在幫雨蕁打點店鋪,沈含楓突然來到。她以錢理由斥責雨蕁和雲海戀愛是為了慕容家的財產。雨蕁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同意到慕容家做家政服務員,還清開店的這筆錢。
雨蕁在雲海家工作得十分出色,不僅讓沈含楓啞口無言,並且得到了慕容中石的欣賞。在中石的提議下,雨蕁由打雜工變為雲海的家庭教師,專門負責雲海的學習。一天晚上,雲海約雨蕁去看流星雨,並且定做了一串土星項鏈送給她,提出要和雨蕁交往。雲海的真心打動了雨蕁,雨蕁同意和雲海試驗交往兩個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官為了接近小漁,以補習功課為由,和小漁去一家酒店開房。雨蕁知道後,以為上官要對小漁下手,連忙找雲海一起前去酒店救駕。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第23集 上官見雲海來了,靈機一動把這次補習變成了雲海和雨蕁的玫瑰燭光晚餐。糟糕的是沈含楓一直就跟在雲海後面。沈含楓推門進入房間,斥責雨蕁不知羞恥居心叵測。雨蕁義正言辭地回絕她說自己要和雲海在一起,誰也管不著。
沈含楓不肯罷休,通過打擊雨蕁身邊的朋友來威脅她。雨蕁為了讓朋友和他們的家人不因為自己而受傷害,答應了和雲海分手。一個下雨的夜晚,雲海去找雨蕁希望能聽到她的真話,但善良的雨蕁寧可傷害雲海,傷害自己,也沒有講出原因。
雲海從那天起心彷彿被掏空,一直想要讓自己重新開始,但他怎麼也忘記不了雨蕁。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第24集 雨蕁的舅舅因為缺錢把雲海送雨蕁的項鏈當掉,而端木磊則默默地花完身上所有的錢幫雨蕁把項鏈買了回來,他告訴雨蕁說自己要做她最好的朋友。當端木把項鏈還給雨蕁的時候,正好被雲海撞見,雲海徹底的誤會了雨蕁離開自己的原因。雲海告訴雨蕁,是自己愛錯了人。
盡管朋友們和雲朵都勸雲海冷靜下來好好想想,但雲海似乎突然長大了,他想要真的回澳洲去開始一段新的生活,把之前的所有事情都全部忘記。
--------------------------------------------------------------------------------
-
一起又看流星雨分集劇情第25集 沈含楓為了向富豪們推銷自己的女兒,讓雲朵拿著自己的首飾去參加一場慈善拍賣會。雲朵的手鐲引起了幾位商界大亨的爭奪。此時,林曉黎突然出現,以驚人的高價將鐲子拍走,並且告訴雲朵自己的決心,要繼續追求雲朵。
葉爍看不慣沈含楓對女兒的控制,攻擊了雲氏集團的網站以示警告。而沈含楓和雲朵因為曉黎在拍賣會上放出的威脅,誤認為是他做的。雲朵去找曉黎理論,發現自己冤枉了他,而此舉也深深傷害了林曉黎。林曉黎依舊不願意向沈含楓低頭,不願為了和雲朵的愛情而承認自己的失敗。
一起又看流星雨大結局第26集 雲海收到葉爍的郵件,從澳洲回國想要弄清楚雨蕁和自己分手的真相。在端木的幫助下,雲海理智的思前想後,越來越確信之中有母親的陰謀。另一方面,端木在雲海給與的壓力下,開始漸漸地對雨蕁有了愛意。
葉爍攻擊雲氏集團網站的事發。雨蕁等人去找沈含楓求情,言語沖撞了她,正好雲海趕到,將雨蕁等人趕出了公司。而在雲海確認了葉爍並不是有意而為之時,他設巧計救出了葉爍讓他免於被控告而受牢獄之災。
--------------------------------------------------------------------------------
一起又看流星雨大結局第27集 雨蕁因為葉爍的事情向雲海道歉,雲海告訴雨蕁,他會依靠努力證明自己不比端木磊差。
雲海在學校里開始一改往日的霸道,言行舉止都變了一個人,同時認真努力的學習功課。
這時,沈含楓又想出了新的辦法。她從國外請來了雲海的發小VINCY,想努力撮合VINCY和雲海。雲海為了敷衍母親帶VINCY四處遊玩,不料在學校中VINCY惡作劇吻了雲海一下正好被楚雨蕁看見。
--------------------------------------------------------------------------------
一起又看流星雨大結局第28集 於馨繼續著對於端木的追求,而端木經過了倫敦的一段日子,已經太了解於馨那種自我的性格了,他始終不肯再對她表白自己的感情。
中石將沈含楓之前的計劃告訴了雲海,並且教導他應該怎樣對待愛情。雲海恍然大悟之前的一切是自己錯怪了雨蕁。當他去找雨蕁澄清這件是事情的時候,雨蕁卻以端木為理由再一次拒絕回答。
學校演出經典劇目《水晶鞋和玫瑰花》,而雨蕁拒絕和雲海同台演出,辭去了灰姑娘仙都瑞拉的角色。
--------------------------------------------------------------------------------
一起又看流星雨大結局第29集 通過幾次的爭吵和冷戰,雲海漸漸明白了雨蕁是因為VINCY的事情一直拿端木磊來氣自己。雲海決定要脫離母親的控制,從這個家裡走出去,以一個獨立的男人的身份去和雨蕁相處,沈含楓苦勸未果,只有斷絕了他的經濟來源,希望能讓他回家。
雲朵知道了此事,暗中支持弟弟,給他錢讓他維持生活。
--------------------------------------------------------------------------------
-
一起又看流星雨大結局第30集 林曉黎在暗中觀察股市行情,設計告發雲氏集團暗中控股。證券會派人調查雲氏集團,慕容家的股票甚至直接停盤。而完成了這次報復的林曉黎心中卻並沒有復仇的快感,他覺得空虛、歉疚,沒有臉再去見雲朵。
在全家精神瀕臨崩潰的關口,一直對公司不管不問的中石站了出來,要替沈含楓承擔一切法律責任。中石告訴家人,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法律是公正的。
『伍』 財團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美國十大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 摩根財團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 杜邦財團
波士頓財團 梅隆財團 克利夫蘭財團 芝加哥財團
加利福尼亞財團 得克薩斯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制金融機構,把勢力范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淮(原譯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制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餘家金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制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里埃塔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斯佩里·蘭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制著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同美國壟斷資本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給洛克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採取各種措施挽回這種不利的局面。首先參與美國國內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獲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萬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它還滲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向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里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但是洛克菲勒財團80年代以來,經濟實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隨之下降,已為摩根財團所超過。主要是因為美國財團互相滲透,洛克菲勒財團所屬的大企業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銀行如大通曼哈頓銀行等,都已受到別的財團的滲透而成為共同控制的企業。
摩根財團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創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資財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1894年合夥人逝世,由其獨資經營,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向金融事業和經濟各部門(諸如鋼鐵、鐵路以及公用事業等)擴張勢力,開始形成壟斷財團。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合計資產總額30.4億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實力為最雄厚,稱雄於美國金融界,華爾街的金融老闆稱摩根公司為「銀行家的銀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財團大發橫財,戰後以其雄厚的金融資本,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由於財團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其他財團又無不以摩根財團為進攻的主要目標,因而其實力地位相對下降,曾一度為洛克菲勒財團所超過。為挽回頹勢,它採取了多種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礎,擴展實力。在工業方面,積極開拓新興技術工業,60年代以來,在電子計算機、高速復印機和微型膠卷等工藝部門中,已躍居首位。財團所屬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是全世界生產電子計算機最大的企業。財團原來基礎較好的電器設備、電力設備和原子能設備等工業也取得很大發展。在軍火工業方面,摩根財團控制的通用電氣公司、通用動力公司和格魯曼飛機公司,名列美國國防部最大軍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後期,摩根財團的信託資產迅速增長,大大超過了其他財團,加以電子計算機等尖端技術工業的興起,又使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成倍增長。摩根財團不論在控制的企業數目和擁有的資產方面,又都凌駕於洛克菲勒財團之上。
摩根財團在金融業方面擁有雄厚的基礎。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國銀行之一,在國內有10個子公司和許多分支行,還有1000多個通信銀行。在國外約20個大城市設有支行或代表處,在近40個國家的金融機構中擁有股權。其經營特點是大量買賣股票和經營巨額信託資產。它控制著外國37個商業銀行、開發銀行、投資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股權。此外,還有製造商漢諾威公司、紐約銀行家信託公司以及西北銀行公司、謹慎人壽保險公司以及紐約人壽保障公司等。在工礦企業方面主要有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以及通用汽車公司等;在公用事業方面則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戰後興起的東部大財團。歷史雖短,但其控制的資產總額已超過幾家老財團,躍居十大財團的前列。該財團以第一花旗銀行為核心,依靠它的巨額資金,向軍火工業(如火箭、導彈以及飛機等)和民用工業(如電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擴張勢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業和大公司。它也是對外擴張最活躍的財團之一。
第一花旗銀行的前身是創立於1812年的紐約花旗銀行,該行為華爾街最老的銀行之一。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受斯蒂爾曼和洛克菲勒兩大家族的控制,作為標准石油系統(美孚石油系統)資金調度中心,並因此獲得迅速發展。30年代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業務一蹶不振。在50年代發生的企業兼並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躍起來,1955年與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合並,更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用現名。以該銀行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擠入美國十大財團的行列。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於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是由第一花旗銀行同與軍火生產有密切關系的大公司和大企業所構成。它所控制的從事軍火生產的波音公司和聯合飛機公司,除生產大型民航客機外,歷來都是美國主要的軍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噴氣式轟炸機、民兵Ⅲ洲際導彈、阿波羅計劃以及製造火箭和宇宙空間發射器等軍用產品,每年從軍事訂貨中獲得驚人的高額利潤。財團所屬其他企業還有大西洋里奇菲爾德石油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施樂公司、明尼蘇達采礦與製造公司、履帶拖拉機公司(與摩根財團和杜邦財團共同控制)以及生產電子計算機的國民現金出納機公司。在商業方面則有彭尼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和珠寶商店(與芝加哥財團共同控制)。上述企業都在國內外居於壟斷地位。
波士頓財團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也是美國最老的壟斷財團之一。它是由19世紀經營奴隸貿易而致富的波士頓地區的洛威爾、勞倫斯、亞當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興的肯尼迪家族聯合組成的。當時,這幾個家族把從海外殖民掠奪中積累起來的巨額資金投資於商業銀行、保險事業和投資公司,並依靠這些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經營紡織、製革、製鞋、服裝、食品以及化工等輕紡工業。由於輕紡工業發展迅速,至20世紀初,波士頓這幾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為核心,形成了波士頓財團。
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創立於1859年。1903年與馬薩諸塞銀行合並後,仍稱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它是美國最早的一家跨國銀行。除銀行外,波土頓財團還擁有4家著名的保險公司,以約翰·漢科克互惠人壽保險公司和馬薩諸塞互惠人壽保險公司為最大。
波士頓財團在工礦企業方面的實力不及東部大財團。它所控制的工業原來主要是輕紡工業,從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成果發展新興技術工業,從輕紡工業轉向電子、光學、空間、導彈等方面發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戰後兼並了許多中小公司,實力壯大,經營方向也由輕紡工業轉向宇航工業和電子工業發展,成為擁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樣化公司。它既製造航空和宇航產品、各種電子部件、飛機部件,又經營鍾表發條、傢具和家禽等行業。它的一家於公司貝爾宜升飛機公司,是一家軍火出口商,為五角大樓和外國製造直升飛機。波士頓財團在發展新興技術工業方面具有優越的技術力量,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大學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波士頓地區尖端工業的發展。其所屬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錫昂公司和波拉羅伊德公司等,由於新興技術工業的刺激,經濟實力增長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頓財團曾聯合格克菲勒財團支持J.F.肯尼迪擔任總統。肯尼迪人主白宮,替波土頓財團爭得大批軍事訂貨,引起摩根財團的強烈不滿。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給波士頓財團一大打擊,使它在同其他財團的競爭中地位不斷下降。
梅隆財團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梅隆家族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壟斷資本集團。創始人T.梅隆於1869年創辦托馬斯.梅隆父子銀行,發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國民銀行是梅隆財團賴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為起點,逐步與工業資本融合,財團逐步形成。梅隆財團所控制的金融機構,除梅隆國民銀行外,還有匹茲堡國民銀行和通用再保險公司。長期來,梅隆財團通過這些金融機構控制了匹茲堡地區的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
梅隆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資格最老的是美國鋁公司。它的前身是匹茲堡冶煉公司,1890年就為梅隆父子銀行所控制。1910年以來,美國鋁公司一直壟斷著美國鋁的生產,是梅隆財團的工業支柱之一。另一個重要工業支柱是海灣石油公司。它是美國最大的石油壟斷企業之一,主要業務包括石油開采、提煉、運輸和銷售;80年代以來擴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產能力,在美國化學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財團在鋼鐵工業生產中也佔有一定的地位,擁有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國民鋼鐵公司(與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及惠靈—匹茲堡鋼鐵公司、阿勒格尼—勒德盧姆工業公司等4家大鋼鐵公司。此外,財團還擁有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制)、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與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及羅克韋爾國際公司。羅克韋爾公司末受任何財團滲透,專門設計和製造飛機、導彈以及火箭,長期以來一直是五角大樓和國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獲利甚巨。
克利夫蘭財團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蘭得名。
19世紀後半葉,克利夫蘭地區的幾家相互密切聯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馬瑟、漢納、漢弗萊、伊頓等家族,利用當地豐富的煤鐵資源,創辦鋼鐵工業,獲得巨額利潤後,又投資於銀行業,並向橡膠工業和鐵路運輸方面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具備了財團的條件,1935年擁有資產14億美元,為當時美國的第八家財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獲得進一步發展,1955年資產增達157億美元,上升為美國第六家財團。60年代,由於財團所處的地區限制,實力衰退。
克利夫蘭財團的經濟實力以鋼鐵、橡膠、鐵路運輸等部門為主,在美國基本工業中有一定的地位。鋼鐵工業是該財團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國最大10家鋼鐵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鋼鐵公司、萊克斯—楊斯頓公司、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制)和國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制)。克利夫蘭財團在美國橡膠工業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國最大的兩家橡膠公司——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和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均為克利夫蘭和其他財團共同控制。克利夫蘭財團金融資本薄弱,它擁有的克利夫蘭信託公司等5家金融機構,實力有限,籌措資金只得仰賴東部財團,特別是摩根財團的金融機構。
芝加哥財團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財團。20世紀初期,由當地的富豪家族麥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興的克朗家族組成,以芝加哥地區為活動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區氣候適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於發展農牧業,很早就成為美國重要的糧食區和牲畜區。農業和畜牧業發達,肉類加工和農業機械工業隨之發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區成為僅次於紐約的工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這些富豪家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壟斷財團。1935年擁有資產43億美元,在當時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四位。
芝加哥財團的金融實力比較雄厚,擁有5家大銀行:大陸伊利諾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銀行公司、北方信託公司以及美國銀行公司。此外,還有兩家保險公司:西納(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險公司。近年來,芝加哥財團受到華爾街大財團的排擠,金融實力遠不如前。大陸伊利諾伊公司受到摩根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為洛克菲勒財團所控制,芝加哥財團實際上已從屬於這兩個大財團。
芝加哥財團所控制的工業部門,主要是農產品加工工業和傳統的農業機械製造業以及以農業地區為對象的商業。在農產品加工工業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類加工公司,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埃斯馬克公司和聯合食品公司。在農業機械方面,它擁有國際收割機公司、履帶拖拉機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兩家財團共同控制)以及迪爾公司。這3家農業機械公司生產的拖拉機佔全國拖拉機銷售市場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芝加哥財團在石油工業方面的擴展引人注目,它在屬於洛克菲勒財團的印第安納標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擁有大量投資,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結合。
芝加哥財團在商業方面佔有重要地位。擁有西爾斯—婁巴克公司、聯合百貨公司、珠寶商店和馬歇爾·菲爾德公司等巨大的商業零售公司。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創立於1866年,20世紀初經營郵購業務獲得巨大發展,零售商店和供應點遍及美國各地,1982年公司資產增366億美元,全年銷售額300億美元,在美國的百貨公司中居於首位。
加利福尼亞財團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倔起的新興大財團,包括美洲銀行集團、舊金山集團及格杉磯集團。這三個集團的經濟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加利福尼亞州軍火工業的迅速發展而獲得急劇增長,特別是金融資本的增長速度尤為驚人,形成以美洲銀行為金融中心的大財團。1974年擁有資產1671億美元,在美國十大財團中居第三位,在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起著主要作用。它與南部財團組成一股新興的軍火工業集團勢力,成為與東北部老財團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資本極為雄厚,擁有的主要商業銀行有美洲銀行、西方銀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舊金山地區的韋爾斯·法戈公司和克羅克國民公司等。
美洲銀行是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核心,其前身為義大利移民後裔A.P.基安尼尼於20世紀初所創辦的義大利銀行。由於業務的迅速發展,至20年代就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銀行;30年代初,與加利福尼亞美洲銀行合並,改名為美洲銀行(全稱美洲國民信託儲蓄銀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它帶來了巨額利潤,超過了當時紐約的大通國民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只是美洲銀行的最大表決權已為摩根財團和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所控制,加利福尼亞財團在美洲銀行的勢力遠不如前。
加利福尼亞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以農業和采礦業為主;大戰期間和戰後,由於加利福尼亞州已成為美國最大的軍火生產基地,該財團所控制的工業公司以軍火生產為主。例如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利頓工業公司以及諾斯羅普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美國前十名的軍火商和軍火出口商。戰後,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在美國國防部的軍火訂單中,長期居於首位。但是這些生產軍火的公司的控制權,逐漸落入東部大財團的手裡,加利福尼亞財團的實力地位已相對下降。
得克薩斯財團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得克薩斯州倔起的一個新財團,主要是依靠石油工業和軍火工業發展起來的。以K.W.麥基遜、S.理查遜、H.L.亨特、J.柏朗、J.A.埃爾金斯等創立的家族為代表。
得克薩斯財團的銀行資本比較薄弱,雖擁有4家銀行和3家保險公司,但沒有形成強大的金融中心。4家銀行是:達拉斯第一國民銀行、休斯敦第—城市國民銀行、達拉斯共和國民銀行和得克薩斯商業銀行。得克薩斯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以休斯頓的坦尼科公司為最大。它本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公司,現已發展成多種經營的綜合公司,該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制的公司。在軍火工業方面,得克薩斯財團控制了兩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譯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創辦人J.J.林,善於兼並,在1960年兼並特姆科飛機製造公司,後又於1961年兼並沃特公司(製造飛機和導彈)。80年代以來進行多樣化經營,但仍以製造軍火為主,獲利甚厚,發展迅速。另一家為休斯飛機公司,創辦於1933年,經營業務本限於設計和實驗性製造,1942年才開始商業性生產,製造飛船、偵察攝影機以及各種飛機零件。80年代上半期,該公司生產的電子控制系統和其他電器部件,在美國飛機製造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因此該公司生意興隆,營業額大增。此外,得克薩斯財團還擁有一些生產尖端技術工業產品的公司,如得克薩斯儀器公司。
日本四大財團
以家族財閥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財團是日本最早形成的壟斷財團。如今,三菱、三井、住友、芙蓉、第一勸業銀行、三和等六大壟斷財團掌握著日本的經濟命脈,控制著日本的大量公司。
三井財團
日本財團。資產總額為36萬億日元,雇員近24萬人。核心成員有24家大壟斷公司,其中銀行2家、保險公司2家、工礦企業15家、商社1家、大百貨商店1家、房地產行業1家和運輸企業2家。由這些企業組成的經理會、稱為二木會,是三井財團的最高領導機構。其中三井銀行、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公司是財團的三大支柱企業,這三大企業的首腦人物形成最高領導核心,對外代表三井財團。除了二木會成員企業外,還有未參加二木會而參加月曜會的16家直系子公司。此外三井財團還通過貸款、持股和人事關系,控制著一批旁系公司,其中持股率超過10%的聯帶公司達114家。
三井財團的前身是由三井家族統治的三井財閥。創始人三井八郎兵衛高利於1673年在江戶(今東京)和京都開辦綢緞庄,以後兼營錢庄,從18世紀20年代起開設了以經辦銀錢匯兌業務為主的三井兌換店,成為商業資本加高利貸資本,並資助封建諸侯,替德川幕府包辦匯兌,作為御用特權商人而成為富商巨賈。明治維新時,三井家族轉到朝廷方面,資助新的天皇制政府調度兵糧軍餉,發展成政商,得到明治政府的照顧,把持了全國的金融業。在此基礎上,1876年開設了日本第一家私人銀行三井銀行,創設了三井物產公司。1910年建立了總持股公司,基本形成了近代的三井財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三井財閥成為最大的壟斷資本集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三井財閥所屬直系和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共達273家。三井財閥在此之後曾一度被解散。50年代初,由三井銀行發起成立了月曜會,接著以促進三井物產公司的合並為目的而成立了總經理一級的五日會,1960年改名為二木會,逐漸成為三井財團的統籌領導機構。50年代末,原三井財閥直系、旁系公司以企業集團的新形式集結而恢復成為大財團。三井財團的經理會成員公司及其子公司和聯帶公司共達150多家。
三菱財團
三菱財團成立於1956年,其前身是「舊三菱商事公司」(該公司於1947年下半年被美國責令日本政府分散化小。「解散財閥」解散了具有血緣
關系的財閥家族,主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控股主從關系隨之瓦解,這就使得子公司自主性得到增強,從而使得員工更加努力工作。建立資本和
經營相對分離的新體制,對促進公司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該集團主要經營重工業和化學工業為主,在日本的六大財團(三井財團,住友財
團,富士財團,三合財團,第一勸銀財團)中,三菱財團實力最為雄厚。其中三菱重工,三棱制鋼,三菱化工,三菱電機等都是全國同行業一
流企業,在世界同行業中也名列前茅。
住友財團
早在16世紀時,住友家族因在四國島上開創並經營一座銅礦而日益發展壯大,成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銅商,主要服務於當時日本一些極具實力的名門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間統治日本長達200多年的德川幕府。當時,該家族的掌門人自豪地宣稱,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銅出口商。
19世紀中葉,日本市場逐步對西方開放,住友商社也更為廣泛地在冶鋼及煉鋼等領域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住友家族已經迅速發展成為日本國第三大金融財閥。
本世紀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頗具政治影響力的壟斷集團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追隨者,住友財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住友財團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顯,該財團的大部分產業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傳人已經掌握了財團股本總額的90%之多。
日本戰敗後,各財閥在美國的限制下紛紛解體而改組成為企業集團。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經濟上的影響力也大大削弱。但是,隨著戰後日本經濟的復甦,住友財團又東山再起,日益發展壯大。從那以後,住友商社更加廣泛地參與國際間金屬、機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紡織等領域的貿易活動,成為住友財團的核心企業及日本四大貿易商之一。
中國民國時期的大財團
1、四大家族:蔣 介 石,宋 子 文,孔 祥 熙, 陳 果 夫 兄 弟合 稱 「四 大 家 族
2、江浙財團:民國時期以上海為基地的江蘇、浙江籍人士或江浙兩省的大銀行和大企業資本集團的總稱,是中國最大的財團。
『陸』 奧斯頓股票
你也剛開始玩股票嗎
『柒』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勵志電影有哪些
1.《阿甘正傳》LZ應該看過吧?
2.《十月的天空》(1999)
阿甘正傳 大概LZ看過吧 畢竟名氣好大
我推薦兩部名氣較小,但絕對勵志而且感人的好電影 《十月的天空》和《追夢赤子心》 迅雷里都有 資源不多但可以下 希望樓主看完能夠喜歡並有所感悟
十月的天空(1999)
英文名: October Sky
中文名: 十月的天空
別 名: 火箭男孩
導 演: ( 喬·約翰斯頓 Joe Johnston )
主 演: (傑克·吉倫哈爾 Jake Gyllenhaal) (克里斯·庫伯 Chris Cooper) (勞拉·鄧恩 Laura Dern) (克里斯·歐文 Chris Owen) (威廉·李·斯科特 William Lee Scott) (查德·林伯格 Chad Lindberg)
上 映: 1999年02月19日 美國
地 區: 美國
對 白: 英語
IMDb評分: 7.6/10 ( 18476票 )
類 型: 傳記 劇情 家庭
十月的天空劇情介紹
在西弗吉尼亞的煤林地區,開採煤礦是當地所有人的生活中心。約翰希克曼(克里斯庫珀),霍納的父親,經過了自己的努力,終於當上了監工,在當地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和威信。約翰喜歡煤礦,因為這是整個地區存在的原因。如果沒有人在那裡發現煤礦,也就沒有「 煤林」這個地方。他是整個地區的中心人物,而他也希望霍納和他兄弟吉姆來接班。
但是吉姆在學校里贏得了一個橄欖球獎學金而得以繼續讀書,霍納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走出來。他想走出「煤林」追尋自己的理想,他想當一個科學家,而他的父親不理解。所以他們不斷地發生矛盾。霍納就在這種情況下成長,體會到了父親的怒火、情人的愛戀、對兄弟的恨和對朋友的愛。
被火箭先驅沃納馮伯勞恩激發了靈感,霍納發明了他第一個火箭。他從小爆竹中取出火葯放到了手電筒里,他以為這可以飛到三百英尺高,但是卻在他母親的小園子里爆炸了。但是他並不氣餒,並召集了兩個幫手:羅埃李(威廉李司考特)和歐德爾(查得林伯格),在當地的數學家昆庭(克里斯歐文)的幫助下,他設計並製作了一系列的火箭。霍納自己不是數學天才,但昆庭是的;他不擅長收集,擔歐德爾知道怎樣搞到需要的材料;羅埃李更是交際大師,他能夠引誘人們交出他們需要的東西。霍納只有熱情和信心,但是他給了他們所有人熱情和信心。
他們的物理化學老師莉蕾(勞拉登)給他們找來了一本關於火箭方面的書,他們自學並將學到的用於他們的火箭。莉蕾利用她老師的身份教育鼓舞孩子們,特別是霍納,讓他認為自己可以成為自己想變成的人物。於是無論他遇到了什麼困難,他都令人驚異地克服了。
在一系列的事故之後,他們在村外一個廢棄的垃圾場建立了一個發射基地並命名為「煤林角」。他們第一個成功發射的火箭叫做「Auk一號」,Auk指一種不會飛行的鳥。火箭飛行了一條弧線並沖向煤礦,人們四散奔跑,最後火箭在霍納父親辦公室附近墜毀了。這引起了他父親的勃然大怒。霍納意識到他的父親對火箭和他所做的一切並不感興趣。這使他非常悲哀、惱怒和沮喪。
雖然約翰希克曼認為他的兒子是在浪費精力,他的妻子埃爾西(娜塔莉卡娜迪)卻鼓勵兒子堅持,她願意為孩子的夢想做任何事。而約翰希克曼更現實:不是每一個夢想都能夠成為現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一個火箭專家,尤其是象西弗吉尼亞這樣的地方,連火箭都沒有怎麼聽說過。其實父親是愛孩子的,但是由於孩子沒有按父親安排的成長而表現出這樣的一面來。雖然他是個嚴厲的人,內心卻不是。他認為研究火箭-這種他知道很少的東西-是愚蠢的,他不想讓孩子在投入了這么多熱情後對未知的結果可能表現出的傷心。
當他們的火箭飛得越來越高也越來越筆直後,孩子們成為了當地的知名人士。成群的人看他們發射火箭,他們從賣廢舊物品、金屬碎片和其他東西掙錢。到了最後,他們的火箭越飛越高,進入科學展覽甚至贏得獎金似乎指日可待。這不僅成為他們的夢想,也成了整個地區的夢想。
1998年二月,霍納希霍納克曼從作為一個工程師美國航空航天局退休。
3.《追夢赤子心》
追夢赤子心劇情介紹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勵志電影,主人翁魯迪自小夢想成為美式足球明星,在他所崇拜的教會大學校隊中打球。但他家境貧寒,身材矮小,加上體育成績平平,各方面條件都教他難以如願。可是他絲毫不氣餒,自己存錢去讀先修班,並且混入大學部的球場打工,經歷幾個寒流暑的努力,魯迪終於加入了大學足球隊,但夾在眾多大塊頭槌員之中他根本沒有出場的機會。直至最後一場比賽,隊友們感動於魯迪的毅力而逼令教練讓他上場,魯迪終於讓專程前來看他比賽的父兄看到了一個不可能的奇跡。大衛.安斯保導演簡潔有力地注釋了「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主題,肖恩.阿斯廷生動地塑造了魯迪的形象和精神,演出十分感人。
=====================================
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一個小鎮,鎮里的居民大多都在鎮里的鍊鋼廠工作,Rudy是劇中的男主角,在八、九歲的年紀時,就立志希望能成為聖母大學美式足球校隊的一員,但是在長大後,他依然沒有任何條件可以進入這所名校,因為他不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沒有很好的學業成績,更沒有一位美式足球員的壯碩體格。包括他的父親、兄長都不看好他,青梅竹馬的女友也離他而去,但夢想就是夢想,你毋須在意別人的眼光,你毋須向別人證明,你只需忠實的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那種旋律會引發你內在的潛能。
Rudy帶著存款,離開了鋼鐵廠,為了要進聖母大學,他先進了附近的一所專科來爭取較好的成績,連續兩年的時間被聖母大學拒絕,但是他不曾放棄,依然堅持自己的夢想,最後他真的如願進入聖母大學,後來更成為美式足球隊的一員。
Rudy沒有很好的身材,和其他的球員站在一起,只能構得到別人的肩膀,但是他拼戰的精神和認真練習的態度,也鞭策著其他隊員,Rudy變成了一種典範,他的努力創造了他自己生命的奇跡。
在最後一場球賽里,他終於出場了,在隧道里引領著隊友跑出來,他的家人遠從家鄉搭車來看他,在大雪紛飛的季節里,家人和現場的觀眾一起吶喊著Rudy的名字,這是Rudy的第一場球,也是最後一場,他做到了。終場時,他被英雄般的扛出場外,這是聖母大學足球校隊對隊友致敬的空前舉動,相信對Rudy而言,這一生已經足夠。
4.《方糖》
5.《練習曲》
6.《肖申克的救贖》也是經典中的經典~
7.《難忘泰坦》/《熱血強人》/《光輝歲月》/《沖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
上映:2000年9月23日
導演:布茲·雅金(Boaz Yakin)
主演: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威爾·帕頓(Will Patton)、John Michael Weatherly、Matt Adams、Dan Albright、Steve Barnes、Shanda Besler、Sharon Blackwood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1971年黑人橄欖球教練赫爾曼·布恩沖破種族歧視,帶領黑白球員組成的隊伍打開勝利之門。因為中國隊沖擊2002年世界盃時,米盧指定球員觀看此片而在中國聲名大躁。
就知道這么多啦~
『捌』 煙台東方威思頓公司的待遇,誰給透露一下
公司的待遇如下:
基本工資、獎金(4000-8000)
工作強度、住宿方面良好
學習技術、上升空間良好
『玖』 藍斯頓鋼琴英國品牌孩子學鋼琴要買什麼樣型號
想好你的心理價位(承受力)然後多看幾個琴行,在同等價格上,挑個子(也就是型號)越大的越好,然後聽聽音色(有人喜歡響亮的,有人喜歡柔和的)再然後看看樣式,最後交錢購買就可以了。 鋼琴的功能很單一,只是在材料,工藝上差別。不像照相機電腦那些功能很多很繁瑣的東西。鋼琴從幾十萬到幾千元不等,在初學者的角度上看鋼琴最主要的音色和手感,他們都不能體會和感受到。除非差別很明顯,而且需要放在一起比較,否則很難判斷。當然那些很明顯的殘缺我們都能感覺出來,比如跑調很嚴重,聲音刺耳,彈起來很費力,等等。重要的是在手感方面,孩子的手指是感覺不到內在的差別的。所以我一般建議家長在能承受的價格範圍里挑些表面的東西就OK了。 比如我得有些學生家庭很富裕,完全可以買萬元以上的鋼琴,我有一個學生買了架五十多萬的德國三角,也有買了七萬多的。這些和買一萬多的家庭在我看來沒什麼區別,只是有時候我會大大地羨慕一下。 購買鋼琴的時候不要聽信店員的任何批判,批判別的品牌鋼琴是為了賣出自己琴行的產品。推薦是可以聽聽的,不過不能全部聽信,有時候推薦的鋼琴是他們利潤點最高的產品(比如新產品),很有可能不是性價比最好的鋼琴。 像我這樣沒銀子的人,喜歡買原裝的二手琴,比國產的鋼琴好,而且便宜。可是有些家長不喜歡用同等價格買樣舊東西。有些人覺得沒有可信的人幫忙挑選,還是信任商家比較保險,可以理解。有些人則認為花那麼多錢買樣舊東西,不劃算。其實不然,有點像買股票,咱們要價值和價格兩面看待。有些德國的二手琴,立式的也要在十萬以上,日本的也要在一兩萬左右,我覺得真比那些國產的要好。有些外觀上的破損可以忽視,甚至可以找人修補。 說得很片面,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買鋼琴也沒什麼特別的,和我買電器,買名牌一樣,那些東西我都不懂,我不也真的,假的一起招呼。 只要用得好,就是買的好!!!
『拾』 《肖恩克的罪贖》 描寫的是真事嗎
這部片子很經典啊,更多的是叫《肖申克的罪贖》(又譯《刺激1995》)。
上課時老師放的
他說是他上大學時他的老師推薦的片子
可惜這部片子和阿甘正傳同一年,奧絲卡獎中被阿甘正傳擊敗
----------
蒂姆·羅賓斯及其作品
蒂姆·羅賓斯,原名蒂莫西·佛朗西斯·羅賓斯(Timothy Francis Robbins),身
高194公分,1958年10月16日生於美國加州西科維納市,中學就讀於 Stuyvesant High
School,後升到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Plattsburgh,就讀兩年後再轉升到 U.C
.L.A.,於 1980年畢業及取得戲劇學位。曾是專業棒球運動員,對演戲情有獨鍾。
1984年的《玩具兵(Toy Soilders)》為其銀幕處女作;1986年在影片《壯志凌雲
(Top Gun)》中飾演一個配角;他的成名作是1988年的棒球片《百萬金臂(Bull Durh
am)》,羅賓斯在影片中扮演一個傻里傻氣的投手;他的代表作有表現越戰後遺症的《
異世浮生(時空攔截)》、暴露好萊塢黑暗的《大玩家》、喜劇片《智商》、黑色喜劇
片《金錢帝國》、頌揚獄友情誼的《肖申克的救贖》、展示時裝業的《雲裳風暴》以及
《王牌任務》等等。
1992年,羅賓斯自編自導自演了描寫競選參議員內幕的《天生贏家》,片中他自唱
的歌曲表現了他多方面的才能。1994年,他執導的第二部影片《死囚漫步》,為他獲取
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本片在柏林影展中大放異彩拿下四項大獎,主演的西恩·
潘和蘇珊·莎蘭登分別獲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和影後桂冠。
作為演員來說,他展現出的戲劇張力使佳作不斷涌現。例如《大玩家》,對演藝圈
有許多露骨的諷刺,他在片中扮演一位喪失道德的電影大亨,傳神的演技使他成為當年
戛納影展和金球獎的雙料影帝。在各個影片中,羅賓斯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個個知
性、沉靜的銀幕形象,為蒂姆·羅賓斯在影壇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說到蒂姆羅賓斯,就不能不提他的妻子,著名演員蘇珊·莎拉登(Susan Sarandon
, 1946年生),兩人年齡差異達12歲,居然結婚後十多年還沒傳出任何婚變消息,這在
視婚變為等閑事的好萊塢可算是個異數。蘇珊年輕時就很驃悍,參與政治活動,也是個
女權運動支持者,結過一次婚,三角板度提名奧斯卡女主角獎,是個多才多藝的女強人
。
得獎記錄
第四十五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1992)
第五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櫻花銅獎 (1992)
第五十屆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歌舞/喜劇類) (1993)
【個人小傳】
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科維納,是格林威治村(美國前衛藝術家群居地)鄉村歌手吉爾
·羅賓斯之子。12歲就參加了紐約實驗劇團,此後曾在紐約州立大學攻讀戲劇,後轉入
洛杉磯加州大學,是洛杉磯「演員群體」發起人之一。1984年進入影界,以影片《天降
福星》(1986)和《百萬金臂》(1988)引人矚目。1992年因在《大玩家》影片里的出
色表演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而首部自編、導、演的《天生嬴家》,也獲得
東京影展青年導演銅獎。
【作品年表】
曾演出電影:
1984 Toy Soilders玩具兵
No Small Affairs 小情人
1985 The Sure Thing 校門外
Fraternity Vacation
1986 Bull Durham百萬金臂
Top Gun 壯志凌雲
Howard the Duck 天將神兵
1988 Five Corners 五個角落
Miss Firecracker 爆竹皇後
1989 Tapeheads 發達有條路
Erik the Vicking
1990 Jacob''s Ladder異世浮生
Cadillac Man 名嘴大丈夫
1991 Jungle Fever 相愛又如何
1992 Bob Roberts 天生嬴家
Player, The 大玩家
1993 Short Cuts 人間交叉點
1994 IQ 愛神有約
Ready To Wear 雲裳風暴
Shawshank Redemption, The月黑高飛
Hudsucker Proxy, The金錢帝國/影子大亨
1997 Nothing To Lose王牌任務
Arlington Road 無懈可擊
2000 High Fidelity 高度忠誠
Mission To Mars火星任務
Moviegoer
2001 Anti-Trust 反托拉斯行動
曾編導電影:
1992 Bob Roberts天生嬴家
1995 Dead Man Walking死囚漫步
1999 Cradle Will Rock, The風雲年代
【作品介紹】
反托拉斯/Antitrust(美國 2001)
導演:彼得·休伊特Peter Howitt
編劇:霍華德·弗蘭克林Howard Franklin
演員:瑞安·菲力浦Ryan Phillippe
克萊爾·弗蘭妮Claire Forlani
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
瑞切爾·蕾·庫克Rachael Leigh Cook
發行:米高梅MGM
級別:PG-13
類型:犯罪/驚悚
首映日期:2001年1月12日
劇情簡介:米羅(瑞安·菲力浦)是個年輕而充滿理想的電腦高手,有個當畫家的
漂亮女友(克萊爾·弗蘭妮)和一片光明的大好前途。正當他著手和朋友泰迪創辦自己
的公司時,卻意外地被矽谷一間擁有數億美金資產的大公司——NURV相中,這間公司的
持有者,正是電腦業的頂尖人物——加里·文斯頓(蒂姆·羅賓斯)。
文斯頓要利用米羅出類拔萃的電腦天賦使自己的公司在這一領域中立於不敗之地,
而對於米羅來說,這不僅意味著豐厚的報酬,更是一個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大展拳腳的
好機會。於是,他放棄了和泰迪籌辦的公司,投入了NURV的懷抱。
很快,米羅就因為和新搭檔麗莎(瑞切爾·蕾·庫克)的出色合作而得到了文斯頓
的賞識,在米羅眼中,文斯頓無疑是個精明強干無往不利的傳奇式人物。但是,形勢不
久就出現了變化,一連串的事件使米羅開始懷疑起這個公司的底細,在他的調查之下,
真相被逐漸揭示出來,原來,他的老闆文斯頓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且處理起那些對
公司的壟斷地位構成威脅的問題一向是不擇手段,這讓米羅不寒而慄,更可怕的是,米
羅發現,身邊沒人可以信任,他簡直就是在和這個龐大的壟斷組織孤軍作戰……
評介:這是一部爛片,但奇怪的是,居然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金獎,或許是
這個電影節的送評作品實在有太多的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以至於只要作品稍稍和好
萊塢主流搭點邊,便可震撼評委和觀眾了。不過,一致公認的是,蒂姆·羅賓斯出演的
IT公司總裁實在是太出色了——小帥哥菲力浦相比之下太奶油了,沒有誰比他更適合這
個「充滿復雜性的聰明人」的角色了。影片中,加里·文斯頓設險惡機關、搞高科技壟
斷、殺人越貨(搶盜別人的科技成果),但這真面目一直藏在蒂姆·羅賓斯的翩翩魅力
中,這趣味沖淡了影片某些部位的生硬轉折和幾處情節的自說自話。
天性Human Natrue
導演:米榭·岡德西(Michel Gondry)
編劇: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
演員: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
帕特麗夏·阿奎特(Patricia Arquette)
瑞斯·埃芬斯(Rhys Ifans)
梅蘭達·奧托(Miranda Otto)
發行:Fine Line影片公司
劇情簡介:本片的劇情很簡單,內森和麗拉是一對兒相親相愛的戀人,但是在各自
的學術研究領域,兩人可是針鋒相對,絕不相讓的。教條的內森相信一切都是可教化的
,他甚至試圖教會一隻老鼠煩瑣的餐桌禮儀!而麗拉則是個不折不扣的自然主義者,堅
信事物的天性才是最珍貴的。真不知道這兩個人是怎麼走到一起的,但是人家就是成了
一對愛人,還一直保持著不錯的感情。
然而有一天,一個不速之客闖進了他們的生活當中,他叫帕弗,是個被猩猩撫養長
大的「泰山」,他從小就生長在叢林里,用猩猩的方式思考,用猩猩的方式行動,過著
自由自在的生活,直到他被人類發現,帶到了文明世界。
帕弗幾經輾轉被交到內森和麗拉手上,兩人都如獲至寶,內森高興是因為他又多了
一個實施教化的對象,以將帕弗培養成一個文明人為己任;而麗拉自然又極力反對,她
要求讓帕弗盡量保留猿類的行為特徵,認為那才能表現出他最可貴的天性。兩個人各持
己見,相持不下,一場沖突看來是在所難免嘍。
於是,三個人,哦,不,應該是兩個人和一個人猿之間的好戲開場……
高度忠誠 High Fidelity
導演:史蒂芬·弗萊爾斯(Stephen Frears)
主演: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
艾本·葉尤(Iben Hjejle)
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
發行:觸金石影片公司(Touchstone)
首映:2000年3月31日(USA)
簡介:這是一個笑中有淚的浪漫喜劇故事。已過而立之年的羅伯·高登(約翰·庫
薩克飾)是一家芝加哥唱片店的老闆,他與店裡的兩個伙計迪克和柏利都是流行音樂的
狂熱樂迷,對流行樂可謂了如指掌。但羅伯的唱片店裡只出售老式的乙烯塑料唱片,有
時三人甚至因為顧客的音樂喜好與自己不同而將其趕出店門,因此店裡的生意每況愈下
。
與此同時,羅伯的情感生活也亮起了紅燈,與他相處已久的女友勞拉(艾本·葉尤
飾)也要離他而去,因為她覺得某些東西是羅伯無法給他的。羅伯驚異地發現勞拉居然
開始與住在自家樓上的伊安(蒂姆·羅賓斯飾)約會,他可是這座樓上有名的花花公子
。
痛定思痛,羅伯不得不開始對自己的失敗生活進行檢討。現在,他必須面對的是一
個被自己有意無意忽視的事實:他已經步入成年,在對流行樂的青春熱情和一個成年人
應付的責任間應該存在平衡。
出演本片主角的是好萊塢當紅小生約翰·庫薩克,曾主演《空中塞車》、《成為約
翰·馬爾科維奇》、《空中監獄》等賣座影片。女主角勞拉的扮演者則是丹麥女演員艾
本·葉尤,這也是她第一次出演好萊塢影片。蒂姆·羅賓斯、凱瑟琳·澤塔·瓊斯等影
星也在片中出演角色。
火星任務/Mission To Mars(美國 2000)科幻
導演:布萊恩·狄帕瑪 Brian DePalma
主演: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加里·辛尼斯 Gary Sinise
唐·契德 Don Cheadle
傑瑞·歐康內 Jerry O』Connell
出品:華納
簡介:當人類首次向火星進軍的載人太空飛行遭遇了神秘的、災難性的事故時,一
支太空救援隊出發前去調查這一悲劇性事件,並且要救回任何可能的倖存者……影片講
述的是一個發生在2020年的故事。美國國家宇航局又實現了一項人類在太空領域的巨大
飛躍,宇航員們在火星上成功登陸了!可是巨大喜訊傳來不久,便發生了同樣巨大的災
難;剛剛登上火星表面的宇宙飛船指令長盧克·格雷厄姆(唐·契德飾)和他的同伴遇
到一些駭人聽聞、出乎意料的事情,這一切造成一場非常慘痛和不可思議的災難,一些
宇航員不幸遇難。格雷厄姆在這場惡夢開始之前,匆忙將一條內容模糊不清的信息發回
了地球控制中心。 收到慘遭不測的火星飛船發來的謎一般的信息後,國家宇航局焦慮萬
分,匆忙准備再次發射飛船,派一支緊急救援隊伍前往調查事件真相,並將盡最大可能
地營救倖存者。救援指揮官伍迪·布萊克(蒂姆·羅賓斯飾)和吉姆·麥康奈爾(加里
·辛尼斯飾)及同伴特里·費希爾博士(康尼·尼爾森飾)和科學家菲爾·奧爾姆耶(
傑瑞·歐康內飾)……
幕後:有美國太空總署NASA全程諮詢參與,《火星任務》完全是寫實科幻片拍法,
也就是未來星際任務中還沒發生過的情節,根據目前太空科學的研究、推測與模擬做基
准,創作出寫實的細節,再包裝虛構故事。
布萊恩狄帕瑪顯然有意向已故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科幻片經典《2001太空漫遊》
致敬,庫布里克當年以360度環繞太空艙內部的畫面,在《火星任務》中更被發揚光大,
片中登陸火星的太空梭外觀與內部場景,都根據NASN准備未來登路火星的理論設計,狄
帕瑪有一場用一鏡到底的拍法,帶觀眾用仰俯以及環繞角度看太空艙內部的精密儀器和
陳設,畫面十分震撼。
《火星任務》某些部份會讓人聯想到《阿波羅13號》、《世界末日》、《接觸未來
》,甚至《神鬼傳奇》,不過比這些影片更見科學智慧、人類感情,以及地球與其它星
球之間關系引發出的省思。從《火星任務》、《紅色星球》到詹姆斯卡梅隆拍攝中火星
題材的劇情短片、(因為要用超大銀幕放映,片長不能太長),千禧年的好萊塢電影正
引爆一股火星熱潮,也可以預見人類進入21世紀,對火星的探索和接觸將更為頻繁。
蒂姆·羅賓斯、加里·辛尼斯、和剛拿到金球獎電視影片類最佳男主角的黑人男星
唐·契德,是《火星任務》中三位太空人男主角,蒂姆·羅賓斯在救援行動途中,意外
跌進外太空,為了愛妻子而在太空中脫掉頭罩自戕的一場戲,臉部因缺氧受壓而變色破
裂,會成為太空電影的經典畫面。
阿靈頓大道(無懈可擊)Arlington Road(美國 1999)
導演:馬克·佩靈頓(Mark Pellington)
製片:彼得·山繆森Peter Samuelson
馬可·山繆森Marc Samuelson
湯瑪斯·葛萊Tomas Gorai
主演:傑夫·布里奇斯Jeff Bridges
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
瓊安·庫薩克Joan Cusack
霍普·戴維斯Hope Davis
劇情簡介: 麥可法拉戴(傑夫·布里奇斯飾)是個剛喪妻的大學歷史教授,與十歲
的兒子葛倫(史賓塞·克拉克飾)居住在華盛頓特區近郊。他的妻子原是美國聯邦調查
局的探員,二年前在一次勤務中不幸喪生,對於這對父子來說一直是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直到朗一家充滿活力的典型美國家庭搬到他們家對街,情況才改觀。
奧力佛(蒂姆·羅賓斯飾)和雪柔(瓊安·庫薩克飾)夫婦常邀請麥可和葛倫參加
聚會,而葛倫和朗家的小男孩布萊迪(梅森·甘寶飾)也很快的成了死黨,當這兩家人
的交往愈來愈活絡,麥可漸漸地開始對奧力佛產生了懷疑,起初只是因為奧力佛一些不
經意的謊言,但愈來愈多的矛盾讓麥可的疑慮有增無減,直覺對街的這個鄰居不對勁。
麥可的女友布魯克(霍普·戴維斯飾)認為所有的疑慮只是麥可的神經質及嫉妒心
作祟,嫉妒朗家擁有他失去的完美家庭,但當葛倫待在朗家的時間愈多,麥可愈掛慮擔
憂,於是下定決心要一探究竟。麥可所發現的真相引起了更多的疑雲。朗這一家人絕對
不像他們看起來那樣平凡,但是他們究竟是誰?又為何要移居到華盛頓?對街這家人到
底有何陰謀?
這是一部懸疑驚悚片,主題由友誼與背叛、懷疑與詐騙、人不可貌相、善與惡的不
可分離性等心理學層面交織而成,劇情在緊張大師希區考克式的調查、偏執、監視及偷
窺狂的邊緣遊走。
製作過程:伊倫·克魯格(Ehren Kruger)曾以〈無懈可擊〉的劇本,在一九九六
年美國影藝學院舉辦的劇本選拔(Nicholl Fellowship)中獲得首獎,而本片也是克魯
格首次被搬上大銀幕的劇作。克魯格試圖創造出一部讓觀眾心有餘悸的電影,他說:「
我希望這是一部讓人看了夜裡會闔不上眼的電影。這部片是在描述一些無論你在此時此
地是否會去面對或處理、卻都有可能會發生的事。這個故事中的部份情節讓人感到非常
心神不寧,而其中更參雜著詭譎、悲慘、與刺激的片段,令人目不轉睛。」
彼得·塞繆爾森(Peter Samuelson)第一次拿到這個劇本的當晚,便欲罷不能的讀
了兩次,且決定要和他的弟弟馬可(Marc Samuelson)合力製作這部影片,同時決定要
與導演培林頓合作。他說:「馬克的拍片手法完全能將此劇發揮的淋漓盡致,他不只能
深深吸引觀眾的目光,同時有能耐將一種接近崩潰邊緣的感覺傳達出來,而這正是這個
劇本最需要的呈現方式。」
培林頓剛拿到劇本時,一頁又一頁的翻閱只想得知結局。他為這部驚悚片精密的架
構、深沉的對話以及當下社會政治的主題而深深吸引。
當培林頓決定執導這部影片時,便找上了他的合作夥伴湯瑪斯·葛萊(Tomas Gorai)與
湖濱影業(Lakeshore Entertainment)製作,整個計畫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開始進
行。導演培林頓一直景仰羅賓斯及布里吉的演技,而這兩人也是他心中的最佳的主角人
選。而當羅賓斯提議由瓊安·庫薩克飾演他的妻子時,更是獲得大家一致的認同,因為
沒有人會去懷疑庫薩克的演技。霍普戴維斯也一樣。培林頓表示他很幸運能與四名一流
的演員合作。
蒂姆·羅賓斯也認為,這是一部難得一見,能讓人愛不釋手的好劇本,並為其寫作
的方式深深吸引。羅賓斯一向偏好演出具有不為人知的個性的角色,而劇中角色正合他
胃口。他說:「這個故事討論的是不可以貌取人,是關於你周遭的鄰居,誰是無害的?
誰是可信任的?而當生活中真正發生事情時又該歸咎於誰?」傑夫布里吉除了了解到他
的角色是一個有點過度緊張的男人,也發現這部片探討了許多層面。他認為一個有趣的
現象是,我們對我們的鄰居幾乎一無所知。大家同住在郊區一個有出入管制、有園丁修
剪草皮、有保全人員四處巡視保護的社區中,但事實上,危險卻蟄伏其中。
王牌任務/Nothing To Lose(美國 1997)97分鍾 動作/冒險/喜劇
導演:史帝夫·歐德寇克(Steve Oederkerk)
編劇:史帝夫·歐德寇克(Steve Oederkerk)
主演: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
馬丁·勞倫斯(Martin Lawrence)
凱莉·普蕾斯頓(Kelly Preston)
簡介:尼克(蒂姆·羅賓斯飾)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一天他提早下班卻發現卧室
里的妻子和他的老闆正在做愛,他又傷心又憤怒,於是悄悄地離開了。當他漫無目的地
開車到了一個黑人區時,突然跳上來一個要搶劫的混混保羅(馬丁·勞倫斯飾),尼克
毫不理會保羅,把他強行載到了荒涼的沙漠中。接著是一連串兩人的冒險事跡,最後尼
克為了報復老闆,決定和保羅一起去偷公司的錢……。
這部同樣以「兄弟」情誼為主題的電影和一般男性陽剛的公式電影不同,倒讓人想
起諸如《午夜狂奔》(Midnight Run)或是《四十八小時》(48 Hrs)一類片中的夥伴
關系。有不少喜感來自於兩位主要演員蒂姆·羅賓斯和馬丁·勞倫斯的搭配演出:一個
是突然瘋狂的拘謹上班族;一個是自以為厲害的街頭混混。雖然不是特別有創意的作品
,但是頗具娛樂性。
一個導演的故事/Typewriter, The Rifle & The Movie Camera, The(英、美 1996)
蒂姆·羅賓斯監制的影片。實在抱歉,這部影片沒有能找到任何資料,希望碟友們能提
供線索。
死囚上路/Dead Man Walking(英國、美國 1995)劇情
導演: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主演:蘇珊·薩蘭登 Sarandon Susan
西恩·潘 Penn Sean
羅伯特·普羅斯 Prosky Robert
劇情簡介:柏海倫(蘇珊·薩蘭登飾)是個善良的修女,一次她因工作需要去監獄
探望死囚龐馬菲(西恩·潘飾),其間,馬菲交給她一封上訴書並請她替他找一位律師
來證明他是無罪的。心地純真的海倫真誠地開始幫助死囚馬菲了。她給他找好了律師,
又去說服了他那畏人讒言的母親到聽證會上來給馬菲辯護。海倫的行為招來了社會的不
理解,其家人也誤解了她。海倫又來到馬菲「犯罪」的受害者家裡。在那裡,她強烈地
感受到了受害者家人的內心痛苦,但她的人道與善良使她仍不放棄給馬菲提供幫助。在
聽證會上,法庭維持原判並決定一周後執行死刑。海倫既同情受害者家屬,也始終把死
囚當作一個人看待,這使她十分矛盾、痛苦,但她答應了馬菲的請求,申請作了死囚的
心靈輔導員,這在當地監獄中還是破天荒的新奇事。她試問大叫不公的馬菲有否考慮過
受害者家屬的劇烈創痛,但馬菲堅持自己是多服了迷幻葯才去輔助。
壞蛋韋槍殺一對青年男女的,並再次聲稱自己無罪。腦中時時隱現著殺人的殘酷場景的
海倫又來到監獄,聽到馬菲已被帶走,精力疲乏的她突然暈倒了。在與馬菲的交談中,
她啟迪馬菲要有承擔受害者之死的尊嚴。種種矛盾已越來越令海倫感到她到底不是一個
神了。口口聲聲要正視死亡的馬菲卻害怕新式刑具,因為那是一種用葯物使人的五臟六
肺逐個爆裂至死的新死刑。終於,法庭再次宣布不赦免馬菲的死罪。臨刑前,良心真正
得到發現的馬菲把他的《聖經》送給了真誠的海倫,並承認他曾殺了那個少男並強奸了
那個少女。他也真心懺悔,祈禱受害者對他的寬恕。海倫在馬菲的請求下為他唱起了聖
曲。
在上刑途中,海倫為馬菲誦讀著《聖經》,綁在刑架上的馬菲淚流之後心緒萬端,
他真心懇求受害者家屬的寬恕,並講道:「殺人的是我、你們和你們的政府」。
賞析:死囚的不赦下場是因為其殺了人,但是,殺人的難道僅僅就是殺人兇手一人
嗎?影片《死囚168小時》向我們提出了殺人的還有政府甚至是受害者自身的令人驚省的
回答。
該片講述的是一個極富人道主義的善良修女排除成見,幫助一名死囚不斷上訴並真
誠地作他的性靈輔導員,最終使死囚良心發現的故事。影片立意高新,摒棄了以往一慣
的對罪犯的打擊、鄙斥態度,注重從人道層面上,探入人物內心,把罪犯中的罪犯即死
囚也充分地當作一個人來審視、看待。善良的柏海倫出身富庶家庭,為了回報社會,她
作了獨身的修女。她讀過《聖經》,她了解上帝,在她眼裡,只要是人,都有自尊,因
此,她可以為眾人不理解地去盡心幫助一名公眾視其為動物、牲畜的死囚並與他建立平
等、真誠的關系。當然,她也對受害者極為同情,也為受害者家屬內心的極度痛苦而深
深感染。但是,在內心的矛盾與痛苦中,她還是站到了死囚的一邊,因為不管死囚是否
有罪,他畢竟是一個需要尊重的人,在生命的彌留之際,無私的「愛的面孔」正是他們
最為渴求的。最終,海倫的努力換來了死囚的良心發現,人道發揮了它巨大的感化力量
。但是,人道是絕對的、普遍的嗎?對罪犯的人道是否就意味著對受害者的極大不公呢
?這對矛盾怎樣解決?這正是令海倫最為困惑的。因此,她也只能抱憾自己畢竟不是神
了。從情感角度而言,觀眾們大都對罪犯恨之入骨,他們是會贊成《舊約》所言的「以
眼還眼」的。但是,當我們以冷靜的頭腦作些理性的客觀分析,我們是否會發現這罪惡
確實不是罪犯一個人造成的。世俗、司法對罪犯們一慣的歧視、貶斥,社會客觀對墮落
青年的聽之任之,這些無不是造成一出出罪惡的間接的潛伏兇手。《死囚168小時》&12
7;從一個問題的少有人注意的另一側面向觀眾們提出的發人深省的問題無疑是具有人性
內含和社會意義的。此外,該片還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問題,如對死囚是否可以用
看似人道而實則反人道的新式死刑;死囚應不應該始終被人歧視與否定等。這些內蘊頗
深的社會道德問題更是拓寬了該片的思想內含。著名影星蘇珊·薩蘭登生就一雙憂郁的
大眼睛。在影片中,她演技不凡,不露痕跡地演活了那個善良、人道的修女柏·海倫形
象,其個人也因此獲得了6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殊榮。
雲裳風暴/Ready To Wear(美國 1994年)
導演:羅伯特·奧特曼(Robert Altman)
主演:Marcello Mastroianni
Sophia Loren
Tim Robbins
Julia Roberts
…… ……
簡介:描繪法國巴黎絢麗多彩的時裝界背後的種種內幕。雖然是大導演,群星雲集
,但實在算得上一部爛片。
金錢帝國/Hudsucker Proxy,the(英國、美國、德國 1994)
導演:科恩兄弟
主演: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
保羅·紐曼(Paul Newman)
簡介:諾維爾(蒂姆·羅賓斯飾)是個失業年代的落魄小職員,一個偶然的機會,
他來到紐約最大的金融財團作一名小信差。在這樣龐大無比的公司里,總是會有牽扯著
陰謀與狡詐的各種沖突。財團總裁死後,公司的實權落到老謀深算的馬斯伯身上,馬斯
伯不顧持股人的利益,一心想把公司股票拉到最低點以便自己趁機收購,為此,他需要
一個極為白痴的人坐在總裁的椅子上。諾維爾想把自己的「小發明」推薦給馬斯伯,但
他第一次見到如此威嚴的辦公室,一時手足無措,極短的時間就把馬斯伯的辦公室搞得
天翻地覆。諾維爾以為自己的工作算是完了,誰知馬斯伯認為他實在是難得的白痴,於
是諾維爾反而成了公司的傀儡總裁。
雖然只是個傀儡,但對於諾維爾來說無異於一步登天,想也不敢想的豪華生活展現
在他眼前,想也不敢想的權利交到了他的手中。老實過頭確實有點呆的諾維爾開始推廣
他的「小發明」——呼啦圈,誰知一發不可收拾,呼啦圈成了當年最流行的休閑玩具,
公司的股票也直線上升,諾維爾成了一個金融界的「明星」。財團是有了利潤,但和馬
斯伯最初的設想卻天差地遠,令馬斯伯既尷尬又惱火。
諾維爾興奮之餘又開始繼續他的「小發明」,馬斯伯卻在暗中大動手腳,公司剛剛
開創的大好局面迅速崩潰。一時之間,諾維爾成了眾矢之的,馬斯伯卻眼看著股票向著
自己希望的那樣急速下降。聖誕節,諾維爾無法面對如此巨大的失敗,登上前任總裁自
殺的樓頂,萬念俱灰的他決定用自殺來逃避一切。
就在諾維爾即將落地的一瞬間,突然時間靜止了,諾維爾就停在半空中,而馬斯伯
正得意地抽著一口雪茄。肥肥胖胖的前任總裁象天使一樣出現在諾維爾身旁,告訴他,
他還有一封尚未送達的遺囑——那正是諾維爾剛剛上班時的任務,那封遺囑中將他擁有
的所有股票都將贈給新任的總裁。
諾維爾得到這個消息,急忙趕到自己最初工作的地方,找出了那封沒有公開的遺囑
,破滅了馬斯伯收購公司的夢想。
評論:這部影片請出了老牌明星紐曼和剛剛在奧特曼影片《大玩家》中一舉成名的
蒂姆·羅賓斯,是科恩兄弟作品中少見的明星陣容,而且從影片中也可以看出,這同時
也是科恩兄弟中早期作品中少見的大製作。從第一組鏡頭開始,影片就營造出40年代好
萊塢黃金時代影片的氛圍,閃亮著銀灰色的金屬質感,幾乎所有鏡頭都是那樣精緻,全
然不同於科恩兄弟的那些早期影片。
不過,在這樣一個都市童話背後,卻沒有了科恩兄弟作品一貫的粗糙、冷酷的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