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成為證券分析師
學什麼都不重要,做分析師的人大學是什麼專業的有,我認識的分析師有學考古和獸醫的,人家一樣做的很好。
關鍵要你有本科學歷,如果你學金融,經濟,財會這些專業當然最好。不是也無所謂。
畢業後你就可以去參加證券從業協會的考試,考試科目分為基礎科目和專業科目,基礎科目為《證券市場基礎知識》。專業科目包括:《證券交易》、《證券發行與承銷》、《證券投資分析》、《證券投資基金》。通過基礎科目及任意一門專業科目考試的,即取得證券從業資格。通過基礎科目及任何兩科專業科目考試的,取得證券從業一級資格證書。通過基礎科目及其他四科專業科目考試的,取得證券從業二級資格證書。
你拿到從業證書後,要有政券公司請你工作,你在證券公司工作滿兩年,再由證券公司向證券業協會提請申請批准你注冊成為證券分析師。
你才高三,還早呢,努力學習就行,專業無要求,你行的,加油!
㈡ 如何成為證券分析師
LOVE要從事證券行業至少得取得證券業從業資格證。而要取得證券資格證要考取證監會要求的5科中的至少2科。證券基礎知識和證券交易。而以分析為目標的還得考過證券投資分析這一科。而要成為證券分析師。要通過更為嚴格的分析師資格考試。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㈢ 從一名大學生如何成為一名證券分析師通常的成長路徑是什麼
1.如果你說的證券分析師就是指那些財經類電視節目上經常出現的分析師的話,那比較容易考,只需要通過證券從業考試中的基礎和投資分析這兩科就行了,然後找一家證券公司上班,有兩年從業經驗即可(事實上電視上看到的那些人很多都沒有從業經驗)。
2.另外分析師還有更高級別的,比如CIIA和CFA(特許金融分析師),這兩個考起來難度比較大,你可以到網上搜索一下這兩個證的有關信息,提前做准備。
㈣ 急:我想成為證券分析師,需要哪些步驟謝謝各位
證券從業資格5科全考過你就獲得執業分析師資格編號了,也就是和電視上那些分析師一樣,這5科是證券基礎、證券發行與承銷、證券基金、證券投資分析、證券交易。
學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經驗,有高人一等的慧眼,能幫助客戶賺錢才是硬道理!楊懷忠是什麼學歷?文基思。李費佛是什麼學歷?樓上的請不要看東西那麼片面。
㈤ 關於成為證券分析師前的職業規劃過程
我在證券公司實習過,建議你先去證券公司當一段時間的客戶經理,原因有以下幾個:
1.客戶經理可以經常接觸到證券分析師,因為客戶經理是證券分析師與客戶溝通的橋梁,客戶經理實際上就是把證券分析師製造出來的產品推銷給客戶,而且,據我所知,基本證券分析師都做過一段時間的客戶經理,你想想,你不在市場第一線呆一段時間了解客戶的需求,從客戶的角度去考慮,你怎麼能分析出客戶要的東西?
2.如果你能跟證券分析師混好關系的話,他可以給你很多有用的建議,讓你能再短時間內提高,我在證券公司實習客戶經理的時候,我師傅說他們客戶經理全炒股,而且全賺得很多,只要你虛心去和別人學。
3.我不知道你做證券分析師的動機是什麼,有一點我一定要聲明一下,做客戶經理做好了比證券分析師賺得多很多,因為客戶經理提成是很高的,我實習的那個公司,07到08年市場好的時候有幾個客戶經理身家都上千萬了,上百萬得有幾十上百個。
當然前面說的都是好的,有一點我覺得你應該慎重考慮一下:這個行業風險太大,底薪很低,我剛才說的那些都是做得好的人,一般情況下,百分之80的人干一段時間以後都會因為賺的太少而辭職,這也是我沒有加入這個行業的原因,我這個人不喜歡風險,喜歡安逸。
呵呵,這個行業基本就是這個樣子,你自己決定吧
㈥ 要成為一名證券分析師的路是怎樣的
http://hi..com/%C4%CF%D4%B7%CB%DE%C9%E1/blog/item/1eb6bb36248a8ed6a3cc2b95.html
別聽樓上的,誰告訴你證券公司基層是客戶經理的?當客戶經理還想進其他部門?做夢吧
現在的問題不是你想做什麼職位,而是你能做什麼職位,你想的和你能應聘到的差很多,參加證券公司的校園招聘,別當客戶經理,這樣能好一點
㈦ 成為證券分析師的步驟
我是從業人員,你所說的「證券分析師」太籠統,不知指的是總部的分析師,還是營業部的分析師。1.若是前者,一般券商設有投資銀行部、研究部等類似部門,根據我的實際經驗,最終能被錄用的都是國內名牌大學的研究生或海歸碩士,有不少人還通過了CFA1級2級考試。入職後從助理研究員干起,協助進行行業研究、宏觀經濟研究等工作。
2.若是後者,你可應聘營業部的投資顧問崗,直接向客戶服務,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入職要求比總部低。
㈧ 如何成為一名證券分析師
供職於券商、基金、咨詢等大型機構的證券分析師們,往往憑借各種各樣的研究報告煥發出一種高端的色彩,而這一切又伴隨著種種薪酬、風雲、成敗的故事沾染上了神秘和神奇的味道,並成為一個令許多人神往的職業。
事實上作為一個金融市場的組成部分,分析師的確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市場中的非專業投資者眾多,實際上分析師專業化的分析結論和內容實際上給普通投資者提供了指導意見,也緩解了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此外分析師對企業的跟蹤,也對上市企業產生了外部監督的作用。正因為如此,這個職業意向受到各方的關注,尤其是受到求職人群的廣泛青睞。那麼如何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呢?或許通過分析國內券商的分析師是怎樣的一群人,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這個群體。
根據CNRDS(中國研究數據服務平台)中國券商與分析師資料庫的相關內容,我們搜集到了2328名分析師的相關數據,然後做了一下簡單的統計描述。
在2328名分析師中,有1587名是男性,727名是女性(有14個樣本相關數據空缺,後文中只統計非空樣本),男性佔比68.58%,而女性佔比31.42%。
而從學歷情況來看,分析師絕大多數都是碩士生,在2317個有相關數據的樣本里,有1792名分析師的最高學歷是碩士(佔比為77.34%),而本科生和博士生的數量分別為284名和239名,此外還有兩名分析師是大專學歷,不過這兩位的入職時間都已經是90年代。這意味著,如果你有志於從事分析師的行業的話,你需要去考個研。
而從教育經歷來看,有349名分析師曾經有過海外留學的經歷,占總人數的14.99%。而更為突出的是,國內證券機構的分析師有接近4成有過頂尖高校經歷,比如我們以「C9」高校名單進行檢錄發現(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有906名分析師有過在這九所院校就讀的經歷,占總數的38.91%,如果我們把名單擴大為985高校,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擴大。除此之外,還有412名分析師曾經就讀於國內的財經類院校(這里指專業財經類院校,比如上海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安財經學院),占總數的17.69%。從這一點來說,盡管三組人群會存在一定的交叉,但很顯然分析師這個職業存在一定的教育門檻,名校和相對高學歷的求職者更受青睞,當然這與這個行業的專業化要求相關,不過教育背景的集中性,也使得所謂校友圈成為相關研究中的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最後我們來看看從業者的年齡結構,當然由於具體的年齡數據暫未獲得,我們以相關人員的工作開始時間作為替代,需要指出的是,這里不是指進入證券行業的時間,而是值職業生涯開始的時間,時間越早顯然年齡越大。資料庫中樣本的工作時間橫跨1976年至2015年,結果顯示,大部分從業人員是04年之後入職的,這意味著大部分從業人員的年齡在40歲以下(假設04年入職人員的年齡為25歲),也就是說國內分析師是一個相對偏年輕的行業,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在11年之後入職人數越來越少(2015年的數據並不完整),從現狀來說,這個行業是相對飽和的。
從以上統計分析來看,如果你有志於成為一名證券分析師的話,那麼你恐怕要趁年輕趕緊去頂尖高校念個碩士鍍下金,畢竟在這個出名要趁早的世界裡,連新財富評出來的分析師,頭發都越來越濃密了。
風險管理工具/ 量化投資知識/ 金融大講堂――有金有險
(歡迎金融機構從業的朋友申請BAR系統的試用)
㈨ 經過哪幾個步驟可以注冊證券分析師
《證券法》第170條規定,分析師,即投資咨詢機構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證券專業知識和從事證券業務或證券服務業務兩年以上經驗。認定其證券從業資格的標准和管理辦法,由中國證監會制定。目前,在我國希望成為證券分析師的人員,首先須參加中國證券業協會組織的《證券市場基礎理論》、《證券投資分析》等學科的從業資格考試,再由所在的證券公司或咨詢機構到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為執業人員,即成為證券分析師。
補充介紹:
證券分析師是依法取得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並在證券經營機構就業,主要就與證券市場相關的各種因素進行研究和分析,包括證券市場、證券價值及變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並向投資者發布投資價值報告等,以書面或者口頭的方式向投資者提供上述報告及分析、預測或建議等服務的專業人員。
由於人們對於證券市場波動機理的認知還停留在經驗模型上,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證券分析師,不僅要熟悉傳統證券學理論的基本知識,而且還要對證券投資理論和方法的最新研究進展有所了解,如行為金融學、演化證券學等。
㈩ 如何成為證券分析師
金融分析師證是金融證券投資與管理界的一種職業資格證書,簡稱CFA,由CFA協會所授與,金融分析師在投資金融界被譽為「金領階層」。
金融分析師(CFA)考試
金融分析師考試共有三個等級,Level I、Level II和Level III,考試在全球各個地點同意舉行,考試內容涵蓋了廣泛的金融知識,同時考察當年最新的金融市場相關知識以及最新金融領域研究成果。考試難度逐級遞增,而且不能越級考試,必須從一級到二級再到三級,各級考試的通過率約40%。
金融分析師(CFA)考試內容
包括:道德和職業標准、數量分析、經濟學、財務報表分析、公司金融、投資組合管理、權益類投資分析、固定收益證券分析、衍生工具分析與應用、其它類投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