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什麼時候成立的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1990年11月26日成立的。
深圳證券交易所是1991年4月11日成立的。
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11月26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1990年11月26日在上海華南賓館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大會暨會員大會。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大陸建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於1989年11月15日籌建,1990年12月1日開始集中交易(試營業),1991年4月11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並於同年7月3 日正式成立。
(1)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上證所下設辦公室、人事部(組織部)、黨辦(宣傳部)紀檢辦、交易管理部、發行上市部、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上市公司監管二部、會員部、債券業務部、國際發展部、基金與衍生品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系統運行部、技術開發部、技術規劃與服務部、信息中心、北京中心、財務部、風控與內審部、行政服務中心(保衛部)、基建工作小組等二十三個部門。
另外還有三個下屬機構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展研究中心、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網路-上海證券交易所
㈡ 深圳證券交易所在哪裡
深圳證券交易所
地 址:深南大道2012號(鵬程二路與福中三路交匯處)電 話:(0755)82083333
深圳證券交易所內(以下簡容稱「深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履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規定的職責,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監督管理。深交所的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進行監管;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㈢ 2012年1月1日起,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的時間為
可以擔任上市公司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負責人是( ) A 、董事長 B、獨立董事 C、總經理 D、總會計師
㈣ 中國大陸目前有幾個證券交易所
目前,大陸有兩家證券交易所,即1990年12月設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專和1991年7月設立的深圳證券交易所。
在我國屬有四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
證券交易所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從世界各國的情況看,證券交易所有公司制的營利性法人和會員制的非營利性法人,我國的證券交易所屬於後一種。
(4)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
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㈤ 中小板是不是只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一、基本上,上海和深圳兩個市場沒有地緣關系,也沒有類股差異化。大致
上深圳上市的公司多為地區性公司,上海市場則以工業公司為主,所有
的公司要掛牌前,都是先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申請,
再由中國證監會統一分發,而上市公司掛牌點的分配原則上是上海一
家、深圳一家。
二、自2000年10月後,由於中國證監會原則上同意在深圳市場建立中小企業
板股票市場,因此不再允許新發行股票的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交易,除了
策頒布之前已發行,但尚未通過核准上市的公司,將來可以申請在深交
所上市外,其他欲申請上市的公司只能在上交所掛牌了。唯一例外的
是,於2004年元月30日因TCL (000100.SZ)吸收合並了TCL通信
(000542.SZ)。故在深交所掛牌之主板A股數量遠較上交所來得少。
三、2000年中國考量整體資本市場體系與發展,認為交易所不宜過多
,且認為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都應有自己的發展目標。
上海證券交易所主要發展成為一個類似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的主板主場;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模式則
考慮美國NASDAQ Stock Market,成為一個扶植具有成長性及高科技企業
的融資管道。故自2000年起,深交所暫停新股上市申請並籌備創業板,
直至2004年5月17日,深圳中小企業板獲准設立,市場也有共識:中小企
業板塊是未來創業板的雛形。
四、深圳中小企業板(SME Board)為現有深圳主板市場的一個板塊(「主板
內的二板」,而並非建立另一個獨立的第二板市場,也稱一所兩板平行
制),其設立之目的及其相對獨立性與將來的創業板市場相銜接。
五、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Second-board Market),是一個有別於主板市場
(Main-Board Market)的另一種證券交易場所,其主要是為了解決成長
型創業企業、中小型企業或高科技產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公司而
設立的市場。創業板具有上市門檻相對較低,資訊披露監管較為嚴格等
特點,所以它的市場風險要高於主板市場的風險。
㈥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是什麼
第一章 總 則
1.1 為規范公司股票、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以下簡稱「可轉換公司債券」)及其他衍生品種(以下統稱「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上市行為,以及發行人、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的信息披露行為,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及《深圳證券交易所章程》,制定本規則。
1.2 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創業板上市的股票及其衍生品種,適用本規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和本所對權證等衍生品種、境外公司的股票及其衍生品種的上市、信息披露、停牌等事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1.3 發行人申請股票及其衍生品種在本所創業板上市,應經本所審核同意,並在上市前與本所簽訂上市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有關事項。
1.4 創業板上市公司(以下簡稱「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股東、實際控制人、收購人等自然人、機構及其相關人員,以及保薦機構及其保薦代表人、證券服務機構及其相關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本規則和本所發布的細則、指引、通知、辦法、備忘錄等相關規定(以下簡稱「本所其他相關規定」),誠實守信,勤勉盡責。
1.5 本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本規則、本所其他相關規定和中國證監會的授權,對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股東、實際控制人、收購人等自然人、機構及其相關人員,以及保薦機構及其保薦代表人、證券服務機構及其相關人員等進行監管。
企業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來說,企業欲在國內證券市場上市,必須經歷綜合評估、規范重組、正式啟動三個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
第一階段 企業上市前的綜合評估
企業上市是一項復雜的金融工程和系統化的工作,與傳統的項目投資相比,也需要經過前期論證、組織實施和期後評價的過程;而且還要面臨著是否在資本市場上市、在哪個市場上市、上市的路徑選擇。在不同的市場上市,企業應做的工作、渠道和風險都不同。只有經過企業的綜合評估,才能確保擬上市企業在成本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進行正確的操作。對於企業而言,要組織發動大量人員,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進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為了保證上市的成功,企業首先會全面分析上述問題,全面研究、審慎拿出意見,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後才會全面啟動上市團隊的工作。
第二階段 企業內部規范重組
企業首發上市涉及的關鍵問題多達數百個,尤其在中國目前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諸多財務、稅收、法律、公司治理、歷史沿革等歷史遺留問題,並且很多問題在後期處理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因此,企業在完成前期評估的基礎上、並在上市財務顧問的協助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預先處理好一些問題是相當重要的,通過此項工作,也可以增強保薦人、策略股東、其它中介機構及監管層對公司的信心。
第三階段 正式啟動上市工作
企業一旦確定上市目標,就開始進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實務操作階段,該階段主要包括:選聘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造、審計及法律調查、券商輔導、發行申報、發行及上市等。由於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務機構有五六個同時工作,人員涉及到幾十個人。因此組織協調難得相當大,需要多方協調好。
㈦ 深交所何時成立
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主要的股指是成份指數。位於深圳羅湖區,地王大廈斜對面。
㈧ 深圳證券交易所有沒有行情大廳,在哪裡
深圳證券交易所有行情大廳,一般規模稍大的證券公司營業部都有看行情的大屏幕。
地 址:深南大道2012號(鵬程二路與福中三路交匯處)
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履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規定的職責,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監督管理。深交所的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進行監管;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㈨ 為什麼有的公司在深市上市有的在滬市上市
可選擇
在中國環境下,上市分為中國公司在中國境內上市或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A股或B股)、中國公司直接到境外證券交易所(比如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等)(H股)以及中國公司間接通過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並以該離岸公司的名義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紅籌股)三種方式。
申請證券上市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由證券交易所依法審核同意,並由雙方簽訂上市協議。證券交易所根據國務院授權的部門的決定安排政府債券上市交易。
(9)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擴展閱讀:
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交易即上證所市場交易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為前市,9:15至9:25為集合競價時間,9:30至11:30為連續競價時間。下午為後市,13:00至15:00為連續競價時間,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市場休市。
㈩ 現在滬市深市一共多少家上市公司在滬在深上市有什麼區別嗎
截止到2015年8月24日,中國股市中,滬市和深市的A股一共有2778支,其中,滬市A股一共有1096支,深市A股一共1682支。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是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在滬在深上市主要有六大不同:
1,證券交易所的地點:滬市是上海;深市是深圳。
2,板塊不同:滬市只有A主板與B股;深市有A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B股。
3,股票代碼不同:滬市主板是60開頭,B股是900開頭;深市主板是000開頭,中小板是002開頭、創業板是300開頭、B股是200開頭。
4,B股標價不同:滬市是以美元競價;深市是以港幣競價。
5,交易制度不同:基本的交易規則是一致的,差別在於收市最後3分鍾(14:57~15:00),具體在於滬市的交易規則是連續競價;深市的交易規則是集合競價。
6,託管不同: 滬市是採取的指定交易,也就是你在設立證券帳戶的時候要先選定一家證券公司作為委託對象; 深市則採取的「自動託管,隨處通買,那買那賣,轉托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