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上海證券報總編輯

上海證券報總編輯

發布時間:2021-11-27 13:24:05

⑴ 上海證券報編輯的中國證券叢書有哪些

你好 我在長春寬平大路 有個書報亭 你可以來這里看看有什麼需要的沒有

⑵ 「新華社」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算不算媒體

當然算了,中央新聞單位,屬於中央國家機構,官方媒體里排第二,僅次於人民日報

⑶ 怎麼向新華社投稿花錢么

投稿作者需將作品電子版郵件發送至主辦單位,或將作品書面(書面作品一律採用A4紙規格構圖)郵寄至主辦單位,請務必註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聯系電話等。向新華社投稿不用花錢。下面以旅遊投稿為例:

郵寄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129號金隅大廈6層

收件人: 新華網旅遊事業部(請註明「作品徵集」字樣)

郵 編: 100031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3)上海證券報總編輯擴展閱讀:

投稿須知:

1、應征作者須保證投稿作品為本人原創,未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凡設計著作權等法律問題,均由作者自行解決,主辦方不承擔法律責任;

2、應征作品相同或相似,將先寄達者(以作品上傳時間或郵件郵戳為准)確定為第一作者。所有應征作品恕不退還,由主辦方保管。

3、應征作品一經提交,即視為同意並接受主辦單位所有約定。因郵寄原因、不可抗力原因及其他非主辦單位的原因造成作品丟失或損壞的,主辦單位不承擔任何責任。

4、主辦單位在對獲獎採用作品的使用過程中,有權進行適當修改或增刪。

⑷ 呂平波是名人還是騙子

⑸ 中國大形勢的學者媒體人眾挺《中國大形勢》

中國侯若石、澳洲任傳功、法國宋魯鄭國、日本鍾慶、美國樂曉、英國吳潔勤等海內外知名學者共同推薦,讀過本書的人,包含部分海外異議人士都認為這是一部嚴肅的,創新的研究中國同時也包括西方社會的很有價值的專著,讀來都有收獲。
《中國大形勢》一書已經得到以下媒體的支持與推薦:
《上海證券報》、《中華工商時報》、《華夏時報》、《經濟導報》、《新金融觀察》報、《商務時報》、《齊魯晚報》、《燕趙都市報》、《河北青年報》、《山西青年報》、《惠州日報》、《汕頭特區報》、《圖書館報》、《中國圖書商報》、《新經濟》雜志、《財智攻略》雜志、《浙商雜志》、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以及人民網、新華網、網易、鳳凰網、和訊網、財經中國網等數百家媒體。
1、黑夜閃電,提示迷茫者在泥濘的坎坷中踏入星光斑斕的坦途奔向陽光明媚的通衢;苦口良葯,催生病患者在焦躁的呻吟中開啟安然鎮定的歷程邁向充滿希望的征途。本書我讀了八遍!書中無不浸透著熾熱的愛國情懷,氤氳著深究細研、腳踏實地的科學學風,激盪著為祖國前途而憂慮的民族正氣!可謂暗夜星火、久旱甘霖,她可使彷徨者駐足沉思,使茫然者豁然開朗。《中國大形勢》之於今年付梓出版,便是我們祖國當今發展形勢的需要,是時代的呼喚,是歷史的產物。願廣大的同胞兄弟姐妹廣閱之,深研之,廣推之。
——澳洲知名華僑領袖、學者、澳華電視傳媒創辦人 任傳功
2、《中國大形勢》以「思考中國,喚醒中國,革新中國,崛起中國」的大志向來關注、反思中國與世界的成敗格局,並通過認識世界和中國大形勢來認識中國的改革和發展進程,考察的視角高瞻遠矚,認識問題高屋建瓴,深刻獨到,如驚蟄春雷、如思想狂飆,為我們思考中國的歷史和現實提供了歷史發展線索和理論分析框架,其觀點和思想具有前瞻性、深邃性、獨創性性,是關於中國社會發展研究的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本書是中國改革發展的預警、預言之力作,是一本展現中華民族再創輝煌以及如何實現和平崛起的藍圖式巨著,很值得一讀。
——美國法研究專家 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莫神星
3、依靠投資的外延式經濟發展難以為繼。《中國大形勢》為中國經濟發展指出了兩個辦法: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這兩個辦法符合世界經濟發展的規律,切中中國經濟發展的要害,扎扎實實的為中國發展指明了方向。
——知名經濟學家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侯若石
4、人生有幾個層次,開始的是求生存,然後是求發展,最後是追求自由。而中國的經歷似乎相反,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追求自由,九十年代追求發展,本世紀解決生存危機卻成了最重要的課題,本書作為生存經濟學的開山之作,很值得讀者去品味思考。
——旅日學者 《刷盤子還是讀書—反思中日強國之路》作者鍾慶
5、《中國大形勢》這本書旨在推動中國去發展一個「低生存成本」的社會以及推動中國能夠成為技術及科學的發源地。她的大部分結論都來自於對歷史,包含中國歷史及其他國家歷史的審視與驗證。作者所擁有的廣泛知識譜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為給了她給了我不常見的讓人大開眼界的經歷。我確信,這本書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將產生積極影響。
——美國華人經濟學者英文版《經濟的效率》一書作者樂曉
6、作者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在東西方對比的大歷史視野下,對中國模式進行了全新、全景式的解讀與剖析,給再度復興的中華民族描繪了一個「看世界,中國如何主沉浮」的遠景。我相信此書的出版必將把對中國模式的爭論、研究帶上一個新的高度。
——法國華人學者 巴黎文化沙龍秘書長 宋魯鄭
7、歷史、經濟、政治、社會本身就是一個有機整體,然而很少有人將之串聯起來進行研究。作者就是發現了這四者的聯動關系。執其四極而細究其中因緣,從工業革命的視角解讀中國歷史,用政治學理論解釋經濟敗局,從社會治理的角度分析商業災難,最後用經濟的方法巧妙破解中國民生難題,觀點大膽新穎,具有很強的創見性,讀起來引人入勝,是罕見的上乘佳作。
——《中國經營報》副社長 中國經營網總編輯 張健
8、我們中國傳統上說的經濟學是指「經世濟民」的意思,是一門政治經濟學,更是一門社會科學,而不是目前充斥大學經濟系的那些美國人寫的教材。《中國大形勢》就是這樣一本以經世濟民為目的的書,也希望中國能有越來越多翰嘯這樣的經濟學家涌現出來。
———知名學者《三井帝國在行動》作者 白益民
9、在這里,看懂中國大勢,看懂世界大勢!
——《環球財經》副主編 林鷹女士
10、其他經濟學家的書唯恐人家看得懂,而作者的文筆和理論很通俗,但又一語道破天機,希望本書能夠翰動國人,嘯傲學界。
——湖北衛視 深圳演播室負責人 呂宏睿女士
11、高連奎先生和我一樣都很喜歡堅持總體性研究方法,這就使我們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但是,高連奎能在如此恢弘博深的視野中用通俗明快的語言提出和解決一系列關繫到中國現代化命運的重大問題,並頗多創見,實在是精神可嘉,值得敬重和學習,對社會轉型的今天也意義非凡。中國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實現偉大的民族振興,就需要許許多多像高連奎先生一樣的思想者群雄競起,共同支撐起一個具有強健思想的公民社會。為此,我相信此書一定能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進我們的智識。
——憲政社會主義研究專家 西北大學副研究員 華炳嘯
12、《中國大形勢》以士子之心,探討國家崛起、民生解困之路徑方向。著力於中國經濟社會面臨的現實問題,冀望政府、學界「自我糾錯」;文字犀利卻不循邊鋒;雖觀點趨向梁公啟超,然未擎「民族主義」旗幟大興劇烈批評。學術思想論衡,值得掩卷深思。
——資深媒體人 《鳳凰周刊》席志剛

⑹ 2016年10月份上海證券報總編是誰

張小軍。上海證券報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

⑺ 上海證券報主編關文與副主編李彬有什麼樣的關系

新華國宗 助你成功

⑻ 通訊社的各社簡介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性通訊社。現任社長、黨組書記李從軍,總編輯何平,副社長魯煒、周錫生、周樹春,中紀委駐社紀檢組長劉越,秘書長張錦。新華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創建於江西瑞金的「紅色中華通訊社」,1937年在延安改為現名。70多年來,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新華社的職能逐步加強和拓展。新時期新華社主要擔負著黨的耳目喉舌、國家通訊社、消息總匯和世界性通訊社的職能。履行上述四項職能主要通過三種形式:一是傳統形式的報道,包括文字、圖片、圖表通稿、專線稿、專特稿,國內、國際參考報道等;二是新形式的報道,主要是在新技術條件下興起的網路、信息、音頻、視頻、手機簡訊等業務;三是社辦報刊。 新華社現有工作人員13,000多人。
總社設有11個管理職能部門、10個采編職能部門、20個直屬單位。在全國除台灣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設有33個分社,在全國20個大中城市設有支社或記者站,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設有分支機構;在香港、墨西哥城、內羅畢、開羅和布魯塞爾設有亞太、拉美、非洲、中東、歐洲5個總分社,並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社。 新聞信息報道是新華社的中心工作。在社黨組領導下由總編室全面負責組織、指揮新華社新聞信息報道,國內新聞編輯部、國際新聞編輯部、對外新聞編輯部(含港澳台新聞編輯部)、新聞攝影編輯部、參考新聞編輯部、體育新聞編輯部、新聞信息中心(經濟信息編輯部)、音像新聞編輯部、網路中心(新華網)、解放軍分社等10個采編職能部門根據各自分工負責組織報道。新華社已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功能的新聞信息發布體系,每天24小時不間斷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種文字,向世界各地播發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網路、手機簡訊等各類新聞和經濟信息產品,用戶總數達數萬家。新華社日均播發文字新聞信息稿11,000多條,圖片900多張,音視頻新聞20餘條。互聯網用戶可通過新華網,瀏覽新華社每天播發的采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新聞信息。
新華社還編輯出版20多種報刊,主要有:《新華每日電訊》(日報)、《參考消息》(日報)、《經濟參考報》(日報)、《中國證券報》(日報)、《上海證券報》(日報)、《現代快報》(日報)、《瞭望》(周刊)、《半月談》(半月刊)、《中國記者》(月刊)、《中國年鑒》(中、英文版)等。2005年,新華社主要社辦報刊發行量全面增長,其中《參考消息》日均發行超過300萬份,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八;《半月談》系列刊物發行近200萬份。新華社運用先進的信息和網路技術,建成並投入使用多媒體資料庫等一批技術建設項目。新華社多媒體資料庫已存儲2000多萬條文字信息,130萬張新聞圖片和圖表,3000小時音視頻新聞信息,並與日俱增,成為中國媒體行業最大的多文種多媒體資料庫,也是世界上先進的多媒體資料庫。根據國務院授權,新華社對外國通訊社及其所屬信息機構在中國境內開展經濟信息業務以及外國通訊社在中國境內發布新聞信息業務進行審批。 合眾社:合眾社全稱為美國合眾國際社,是美國第二大通訊社,國際性通訊社之一,簡稱UPI。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商業通訊社。由著名報人斯克里普斯創立於1902年。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發展勢頭強勁。1958 年,與赫斯特創辦的國際社合並組成了合眾國際社。

⑼ 現代金報的歷任領導

第一任總編輯 關文(新華社江蘇分社副社長、上海證券報社長、現代快報總編輯)
第一任執行總編輯 楊育松
第二任執行總編輯 戴玉松
第二任總編輯 劉冬賦
第二任執行總編輯 劉冬賦
第一任社長 許群(新華社浙江分社黨組成員)

閱讀全文

與上海證券報總編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
余額寶七天理財基金 瀏覽:779
金融公司平衡計分卡表格 瀏覽:653
供銷兼股東 瀏覽:412
融資租賃經理 瀏覽:120
筷子的杠桿五要素示意圖 瀏覽:159
美國金融軟體公司 瀏覽:680
土地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533
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382
深圳通用振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606
金融學論文題目上市公司 瀏覽:900
紐西蘭金融服務 瀏覽:532
中學生怎樣投資理財 瀏覽:767
影響期貨價格的數據 瀏覽:632
長沙漢元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799
債權融資計劃綿陽科技城 瀏覽:493
加強兩會期間金融服務保障 瀏覽:916
微信理財通沒到賬收益 瀏覽:890
全球金融機構的新挑戰一交易對手 瀏覽:758
金融代理公司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