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有證券投資學的試題啊參考下,最好南林的
我也我在找 現在只找到這個 不是南林的 你看看能不能用
1.就單枝K線而言,反映空方占據絕對優勢的K線形狀是 (C)
A.大十字星 B.帶有較長上影線的陽線
C.光頭光腳大陰線 D.光頭光腳大陽線
2. 基本分析法認為股票價格總是圍繞 (C)波動的
A.股票面額 B.股票賬面價值
C.內在價值 D.發行價格
3.MACD是 (B)
A.移動平均線 B.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C.異同平均數 D.正負差
4.一條上升趨勢線是否有效,需要經過(A)的確認。
A.第三個波谷點 B.第二個波谷點
C.第三個波峰點 D.第二個波峰點
5.當股票價格持續上升時,這種股價走勢被稱為(A)
A.看漲市場 B.空頭市場 C.看跌市場 D.交易市場
6.乖離率是股價偏離移動平均線的(C)。
A.距離 B.數值 C.百分比值 D.大小
7.在股市下跌行情期間,平均線一般居於股價的(B)。
A.下方 B.上方 C.不一定 D.相交一點
8.M頭股價向下突破頸線的(C),反轉確立。
A.3% B.6% C.10% D.1%
9.第二個低點出現後即開始放量收陽線是(D)的特徵。
A.M頭 B.圓弧底 C.V型底 D.W底
10.下列(C)不是圓弧底特徵。
A.在清淡氣氛中形成 B.耗時數月或更長
C.成交量也顯示圓底形 D.股價下跌低位,成交量放大
二、 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選出所有正確答案,少選、多選或錯選不得分,共30分)
1.道氏原理將股價運行趨勢按級別劃分為(A\B\D\E)。
A.主要趨勢 B.次級趨勢 C.短暫趨勢 D.上升趨勢 E.下降趨勢
2.在下列技術指標中,(B)在股價盤整徘徊階段幾乎喪失測市功能。
A.KD指標 B.威廉指標 C.MACD D.移動平均線
3.股票技術分析中的日K線圖,是根據每天股票價格繪制而成的,由實體、上影線、下影線構成一條柱狀線。
構成某日K線圖的價格形式有:(A\B\C\D)
A.開盤價 B、收盤價 C、最高價 D、最低價 E、最新價
4.技術分析所基於的假設前提是(A\B\C\D)
A.價格對價值的偏離終究會被市場所糾正 B.市場反映一切
C.價格變動是有規律的 D.歷史會重演 E.市場中不存在摩擦
5.買賣雙方對價格走勢的認同程度大時會出現(A\D)。
A.價升量增 B.價升量減 C.價跌量減 D.價跌量增
6.波浪理論主要研究的問題包括(A\B\C\D)。
A.價格走勢所形成的形態 B.價格走勢圖中高點和低點所處的相對位置
C.波浪運行中各階段成交量的變化 D.完成某個形態所經歷的時間長短
7.波浪理論的數浪規則包括(B\C)。
A.第三浪是最短的一浪 B.第一浪與第四浪不可重疊
C.所有的波浪形態幾乎都是交替和輪流出現的
D.第四浪的浪底比第一浪的浪頂要低
8.屬於反轉突破形態的是(A\B\D)
A.W底 B.M頂 C.圓弧形態 D.V形態
9.在下列關於旗形形態的陳述中,正確的陳述有(A\C\D)。
A.旗形出現之前,一般應有一個旗桿
B.旗形持續的時間越長,股價保持原來趨勢的能力越強
C.旗形形成之前,成交量較大
D.旗形形成之後,成交量較小
10.如果股市處於(C\D)階段,則宜做空頭。
A.價漲量穩 B.價穩量縮
C.價跌量縮 D.價漲量縮
B. 急求證券投資學答案。。。
股票價格指數的計算方法主要有:
(1)算術股價指數法。算術股價指數法是以某交易日為基期,將采樣股票數的倒數乘以各采樣股票報告期價格與基期價格的比之和,再乘以基期的指數值,計算公式為算術股價指數=1/采樣股票數×∑×(報告期價格/基期價格)×基期指數值
(2)算術平均法。是計算這一股價指數中所有組成樣本的算術平均值。
(3)加權平均法。是計算這一股價指數中所有組成樣本的加權平均值。通常權數是根據每種股票當時交易的市場總價值或上市總股數來分配。證券投資風險:
證券投資是一種風險投資。一般而言,風險是指對投資者預期收益的背離,或者說是證券收益的不確定性。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所有風險稱為總風險。總風險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類。
1、 系統風險:是指由於某種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資收益的可能變動,這種因素以同樣的方式對所有證券的收益產生影響。系統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紀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和購買力風險。
2、 非系統縫隙:是指只對某個行業或個別公司的證券產生影響的風險,它通常是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與整個證券市場的價格不存在系統、全面的聯系,而只對個別或少數證券的收益產生影響。非系統風險可以抵消或迴避,因此,又稱為可分散風險或可迴避風險。非系統風險包括信用風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等。
C. 證券投資學期末復習題,麻煩幫忙解決些謝謝!計算題麻煩給公式和過程!謝謝!
(1)A
分紅後除權除息價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紅利)*10股/(10+送紅股數)=(24-2/10)*10/(10+10)=11.9元
(1)B
配股後除權價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0+配股價*配股數)/(10+配股數)
=(13*10+5*3)/(10+3)=11.15元
(2)「先送後配」:送現金紅利=10,000萬股*2/10元 = 2,000萬元
配股融資=2*10,000萬股*3/10*5元 = 30,000萬元
實際融資=30,000-2,000 = 28,000萬元
「先配後送」:配股融資=10,000萬股*3/10*5元 = 15,000萬元
送現金紅利=10,000萬股*(10+3)/10*2/10元 = 2,600萬元
實際融資=15,000-2,600 = 12,400萬元
可知:「先配後送」中配股融資額是「先送後配」融資額的一半!
卻要多支付30%的現金紅利!實際融資額一半都不到。
所以,「先送後配」更有利於公司融資。
「問題補充:題目中的時間和計算有什麼關系,稅前和稅後用哪個計算呢?為什麼?麻煩講解一下」
補充回答:
(1)日期:「2005年4月6日」發布200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證監會要求國內上市公司每年3-4月份,公布經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告,計算時不需「2005年4月6日」這一日期。但指明是「200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所以基數用「2004年末總股本為10000萬股」。
2005年6月4日是分紅(送股和分紅利)的「股權登記日」,分紅後除權(送股權)除息(股息)價須以「2005年6月4日」的收盤價24元為計算基礎。
2005年9月8日是配股的「股權登記日」,配股後的除權(配股權)價須以「2005年9月8日」的收盤價13元為計算基礎。
(2)公司分紅是以「稅前」金額分給股東的,股東實際收到的是「稅後」金額,稅局要徵收20%的稅,2*20%=0.4元/10股,公司代收。公司實際支付的是全額2元/10股。所以要用「稅前」計算。算股東實收金額時用「稅後」
D. 證券投資學考試試卷
可以上《中國證卷考試網》里看,還可以上《考試大網》里查,有模擬考試題,試試。祝你好運、成功。
E. 證券投資學期末考試重點
第一章:股票,定復義、特性制。優先股和普通股的異同
第二章:證券,定義、特性。按發行主體的分類。國際債券、歐洲債券、外國債券的異同
第三章:基金,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異同。公司基金和契約型基金的異同。
股票,債券,基金的異同
第四章:權證分類,要素和評判。金融期貨與齊全的區別。(案例分析)
股指期貨:特點、案例
第六章:發行方式:直銷,間銷,代銷、包銷
第七章:交易過程
第九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計算題。
我們的老師是貌似是吳朝霞老師,書本是東北財大的。希望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