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三板一級二級三級申購新股有什麼不同
新三板一類二類三類投資的區別在於許可權和開通要求不同。
一,許可權。
1,一類投資者的交易許可權是最大的,可以參與任何新三板的股票交易。
2,二類投資者則是限制了基礎層交易,它只能參與精選層、創新層的交易。
3,三類交易者它的交易范圍就只有精選層,它只能參與精選層股票的發行與交易。
二,開通。
1,一類投資者需要前10個交易日中至少有任意3個交易日的日終資產大於等於200萬,具有2年交易經驗才能開通。
2,二類投資者需要資金量大於150萬,具有半年交易經驗才能開通。
3,三類合格交易者的要求就小很多,它只需要一百萬的門檻,就能開通參與交易了。
新三板的規則:
1,投資者本人名下最近10個轉讓日的日均金融資產500萬元人民幣以上。金融資產是指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保險產品、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等。
2,具有2年以上證券、基金、期貨投資經歷,或者具有2年以上金融產品設計、投資、風險管理及相關工作經歷。
或者具有《辦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的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以及經行業協會備案或者登記的證券公司子公司、期貨公司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經歷。
3,投資經驗的起算時點為投資者本人名下賬戶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發生首筆股票交易之日。
4,有不少投資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抱怨道,上述規則門檻太高,普通投資者根本無法參與,這一門檻甚至比股指期貨還要高,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門檻高固然有其弊端,比如說參與的投資者數量少,吸引的資金量也會減少。
不過,開放個人投資者參與新三板交易,有助於活躍新三板市場,提高門檻更多的也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㈡ 什麼是第三類股票,和第一類股票和第二類股票有什麼區別
你網路一下可以收索到
股改之後,市場上逐漸受到受限股到期解禁流通所產生的壓力。受限股有三大類:第一類是股改所產生的受限股,第二類是「新老劃斷」後新的IPO公司產生的受限股,第三類是上市公司再融資(如增發等)產生的受限股。
第一類受限股中首次公開發行前股東持有股份超過5%的股份在股改結束12個月後解禁流通量為5%,24個月流通量不超過10%,在其之後成為全部可上市流通股。該類股份被市場稱為「大非」。股東持股數小於5%的稱為「小非」。小非在股改完成後12個月即可上市流通。因此,大小非減持成為2008年市場上使用較多的語言。據數據顯示,由於股票分置改革而形成的限令股份共4572.44億股。
第二類受限股第二類受限股有三種:(1)首次公開發行前公司持有的股份自發行入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流通;(2)戰略投資者配售的股份自本次公開發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流通;(3)特定機構投資者網下配售股份自本次公司發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個月內不得流通。
第三類受限股第三類受限股是上市公司非公開行產生的受限股。針對非公開發行受限股,發生對象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認購的股份自股票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1)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控制的關聯人;(2)通過本次發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的投資者;(3)董事會擬引入的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發行對象屬於以上規定以外的投資者認購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轉讓。
㈢ 股票一級二級三級市場有什麼區別
一級市場(Primary Market)也稱為發行市場(Issuance Market),它是指公司直接或通過中介機構向投資者出售新發行的股票的市場。所謂新發行的股票包括初次發行和再發行的股票,前者是公司第一次向投資者出售的原始股,後者是在原始股的基礎上增加新的份額。
二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也稱股票交易市場,是投資者之間買賣已發行股票的場所。這一市場為股票創造流動性,即能夠迅速脫手換取現值。
二級市場通常可分為有組織的證券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市場,但也出現了具有混合特型的第三市場(The Third Market)和第四市場(The Fourth Market)。
第三市場是指原來在證交所上市的股票移到以場外進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場,換言之,第三市場交易是既在證交所上市又在場外市場交易的股票,以區別於一般含義的櫃台交易。
所以,一級市場,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委託券商或者直接向投資者發行股票的市場,比如說新股申購,二級市場主要是指在交易所交易股票的市場
㈣ 什麼是三類股東
所謂「三類股東」是指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主要指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管計劃)和信託計劃;「三類股東」企業是指直接或間接投資人中含有「三類股東」的企業。
1、三類股東是典型代持,根據《信託法》的表述,信託,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2、三類股東現實中對外開展業務確實需要以管理人身份,比如進行工商登記時都以管理人或者受託人名義進行,根據過往IPO案例,這類代持關系除了披露外,還需要還原,但是資管計劃顯然難以還原。
(4)股票新三類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
第十二條
委託人設立信託損害其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撤銷該信託。
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撤銷信託的,不影響善意受益人已經取得的信託利益。
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申請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的,歸於消滅。
第十三條
設立遺囑信託,應當遵守繼承法關於遺囑的規定。
遺囑指定的人拒絕或者無能力擔任受託人的,由受益人另行選任受託人;受益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依法由其監護人代行選任。遺囑對選任受託人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㈤ 什麼是三類股票都有哪些
三類股票?沒聽說過這個詞,哪聽來的?
㈥ 股票:求三類股票,請各舉一例。謝謝。
中投 社保 券商 基金 QDFII 私募 游資
希望採納
㈦ 新三板二類和三類區別是什麼
新三板二類三類投資的區分在於許可權和開通要求差別,此中二類投資者的生意業務許可權是最大的,以是它的開通要求是最高的,即必要許可權開通前10個生意業務日中最少有恣意3個生意業務日的日終資產大於即是200萬,具有2年生意業務履歷。而三類及格生意業務者的許可權和要求就小許多,它只必要一百萬的門坎。
在現實生意業務中,一類投資者可以到場風險最大的底子層股票的刊行與生意業務,而二類生意業務者則是限定了底子層生意業務,它只能到場精選層、立異層的生意業務。至於三類生意業務者,它的生意業務范疇就只有精選層了,它只能到場精選層股票的刊行與生意業務。對此,賬戶的門坎越高,那末它生意業務的許可權也就越大。
綜上所述,這就是新三板二類三類投資者的區分。
拓展資料:
一二三板的區別是什麼?
【1】市場性質不同:一板二板是場內交易市場,都屬於滬深交易所;新三板則是場外交易市場,新三板的全稱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
【2】股票上市或者轉讓的門檻不同:主板>創業板>新三板。主板在財務等方面有著嚴格規定;創業板則在上市標准上有所放寬,不強制要求利潤;新三板企業上市則沒有明確的財務規定。
【3】交易門檻不同:主板<創業板<新三板,主板交易許可權開通無門檻,創業板和新三板需要兩年投資經驗,創業板的資金要求為10萬,新三板最低為100萬。
【4】交易方式不同:滬深交易所採用集合競價與連續競價結合的交易方式,新三板則不同層次的交易方式不同。
㈧ 新三板一類二類三類投資者
新三板投資者交易許可權分為一類、二類、三類、受限投資者等四類。其中:1、一類投資者可交易基礎層、創新層及精選層股票;2、二類投資者僅可交易創新層及精選層股票;3、三類投資者僅可交易精選層股票;4、受限投資者僅可以買賣其持有或曾持有的掛牌公司股票。
㈨ 股轉新股中一類、二類、三類賬戶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應該是新三板的賬戶了。
新三板一類二類三類投資的區別在於許可權和開通要求不同,其中一類投資者的交易許可權是最大的,所以它的開通要求是最高的,即需要許可權開通前10個交易日中至少有任意3個交易日的日終資產大於等於200萬,具有2年交易經驗。而三類合格交易者的許可權和要求就小很多,它只需要一百萬的門檻。
在實際交易中,一類投資者可以參與風險最大的基礎層股票的發行與交易,而二類交易者則是限制了基礎層交易,它只能參與精選層、創新層的交易。至於三類交易者,它的交易范圍就只有精選層了,它只能參與精選層股票的發行與交易。對此,賬戶的門檻越高,那麼它交易的許可權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