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鵬的「凡爾賽文學」:別飄!盡管股價暴漲、排名前三
而保持股價上漲的一個重點在於,呈現一個好看的財報。根據小鵬第三季度的財報數據,小鵬汽車總收入為19.9億元,同比增長342.5%。雖然首次實現了毛利率轉正,但小鵬汽車的凈利潤方面並未好轉,三季度凈虧損11.49億元,相比二季度的0.75億元和一季度的0.77億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對此,小鵬汽車給出的解釋是,由於研發和營銷費用較大。雖然原因能夠理解,但在上市初期面對這樣的虧損結果,如果小鵬說不心急,恐怕沒人會信服。
因為結合第三季度的凈虧損幅度來看,小鵬第四季度極有可能仍持續虧損。超11億元的凈虧損,根據小鵬目前的銷量——10月份總交付3040輛、10月總交付4698輛,恐怕很難在第四季度一舉彌補。
並且,小鵬曾在廣州車展發表聲明稱,將從2021年開始升級其自動駕駛軟體和硬體系統,採用激光雷達技術提高性能等。這意味著小鵬在第四季度仍需投入費用進行研發,而想要提高凈利率又難上加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蔚來和小鵬大漲,特斯拉的股價突破口在哪
隨著特斯拉推出的降價提產量策略,國內幾大新能源廠商的其中並不好過。在股價已經漲幅巨大的情況下,確實有一定的風險。我們不能說小鵬、蔚來、理想的股價必然會下跌,但風險大了很多高瓴資本張磊深受其耶魯大學的研究生導師、投資大師大衛史文森的影響!史文森掌管耶魯大學300億美元基金,每年達到百分之二十的投資回報率!
幾家電動汽車的市值都是估值,估值非常高,而實際都沒有盈利,蔚來汽車定價高,在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電動車上,以後自動駕駛也會普及,在把產品價格定價高,那高在哪裡呢?高在減震?當時阿里提出的很多理念我都覺得很先進,比如農村淘寶等,也參與過一些課題調研,尤其是看好螞蟻和其中的芝麻信用,當時芝麻信用剛出道時就令人耳目一新,我覺得中國信用建設
Ⅲ 小鵬汽車已獲得港交所上市批准,為何大公司都要上市
近些日子,一則“小鵬汽車已獲得港交所上市批准,為何大公司都要上市?”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我來說下我的看法。首先,並不是所有的大公司都要上市的,他們也是根據自己的選擇是否上市的,像目前的萬達集團就是沒有上市的。一般什麼情況下會上市呢?一般就是公司錢不夠花,需要更多的融資的時候會去上市。公司的上市能夠給公司帶來很大的好處,最主要的就是能夠給公司帶來非常多的融資,能夠去發展公司。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並不是所有大公司都上市首先,並不是所有的大公司都要上市的,他們也是根據自己的選擇是否上市的,像目前的萬達集團就是沒有上市的。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Ⅳ 小鵬汽車股票上市了嗎
小鵬汽車暫未上市。
Ⅳ 小鵬汽車港股上市,上市後公司股價如何
我們知道,最近有個新聞引起了人們的熱議,那就是小鵬電動車在香港正式掛牌交易了。它的發行股價為每股165港元,上市儀式在香港聯交所和廣州小鵬汽車全球總部同時進行。
一、作為中國領先的智能汽車設計和製造商小鵬致力於做未來交通探索者。小鵬汽車的董事長表示,作為中國領先的智能汽車設計和製造商、互聯網及人工智慧創新的科技公司,小鵬致力於做未來交通探索者。我們可以看到,小鵬電動車作為我國國產的一個品牌,它在智能汽車這個方面真的是屬於全國領先的技術。很多人選擇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就是小鵬電動車,良好的口碑贏得了無數人的青睞。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小鵬電動車公司上市之後,相信他的未來的發展一定越來越好。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Ⅵ 小鵬汽車股票上市了嗎
已經上市,美股,納斯達克。而且一直在上漲,還有蔚來,理想都已經美股上市
Ⅶ 市值千億我勸你趕緊買小鵬股票,趁現在還算便宜
新聞背景:
近日,小鵬汽車正式登陸紐交所,開盤價23.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56%。截至收盤,小鵬汽車股價報收21.22美元,較發行價大漲41.47%,市值達150億美元,約等於市值破千億人民幣。由此,小鵬汽車正式成為中國第三家在美上市發行IPO的新勢力造車企業。
MiVo車庫總結:
小鵬的成功上市在意料之中,而且基本上不出意外未來至少是翻倍的規模。市值千億對於小鵬而言只是外部市場現在對於中國新造車的認可和期待,並不代表小鵬就真的那麼穩。或許小鵬應該琢磨的是怎樣將G3車型的外形設計進行換代,以及如何降低P7車型的成本。不然一直毛利率負數絕對不會讓資本市場滿意。不過小鵬的股價這么高開高走,我勸你現在就買,將來漲到30美元毫不意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剛上市的公司股價一般都會漲嗎
上市公司為了盡快上市,為了獲得高的發行價,上市公司在上市詢價前都要和券商,幾家詢價機構簽訂秘密協議,上市公司委託相關機構上市當天拉高股價,以便保證一級市場機構賺錢,一級市場詢價中簽機構一般在首日都會將股票賣光,然後上市公司再將拉高股價慢慢兜售給散戶。在拉高在慢慢出售給小散的過程中,上市公司肯定要虧損,但虧損的金額相對高額募集的資金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最主要的是大股東的存量股票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溢價,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變成白花花的銀子。上市公司雖然在上市的當日為了兌現機構承諾有一定損失,但高的發行價募集資金遠遠超過小小損失。獲益最大的還是上市公司領導。其次券商,等詢價機構作為幫凶也獲得巨額利潤,最主要的相關政府領導在上市前都有獲贈股票獲利更大。利益鏈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