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當天賣完可以再買嗎
完全可以,賣出後當天可以買入,但是買入後不能再賣出,這就是所謂的股民自己的T+0
⑵ 當上市公司所有發行的股票全部賣完的時候 ,是不是就不能交易了
理論上是這樣,可是實際操作中卻幾乎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因為存在著價格因素的關系,股票被大量買入時,賣方的期望提高,隨著買家的買入,賣家的股票價格會越來越高。甚至有可能一股就需要幾萬或者幾十萬元,所以買方基本上不太可能把一家上市公司所有發行股票都買完的。
⑶ 為什麼股票賣出後就漲,不賣就跌
股票漲停只限於股價的上漲,並不限制股票的交易。股票漲停之後賣出虧不虧,其實是需要結合股票張貼的原因進行分析才行的。那麼,股票漲停後能賣出嗎,股票漲停後賣出劃算嗎,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股票漲停後能賣出嗎?
股票漲停後能賣出嗎?股票漲停之後是可以買的,股票漲停之後,如果想要買賣股票的話,是需要排隊的,因為買賣股票是需要委託的。股票漲停後的買賣規則之一,就是要抓准時機,先到先賣。如果想要買入的話,要不容易追上的漲停,就一定要努力追上,股價封停前成交量巨大,封停後成交量就比較少了,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時機。
股票漲停後賣出劃算嗎
股票漲停後非常好賣出呢,股票漲停後的一個買賣規則就是時間優先,價格優先。股票漲停,通常意味著有很多人掛單,會有大量的人買單。也有一部分人看到股票漲停,是不願意賣出自己手中股票的,因為通常第二天價格依然會上漲,不過也不一定,畢竟股票市場是不斷波動的。不管是否賣出自己手中的股票,現在我們都知道了,股票漲停可以賣。
股票漲停後賣出劃算嗎?
第一種情況,如果你昨天追了漲停但漲停沒封住,那麼今天開盤後馬上出掉(如果你10次追漲停有2次沒封住,說明你經驗太不足,建議你保存分筆數據,仔細研究歷史上在漲停那一刻前後的表現)。
第二種,漲停是沒錯,但封得很勉強,漲停被多次打破,建議早出為妙,3%是可以忍受最大的損失額(10次出現2次這種情況,說明你有一定經驗,但還是不足,建議繼續學習分時圖)。
第三種,漲停封得很死,這時候要看漲停後的成交情況,漲停後成交萎縮很快,如果出現連續幾分鍾沒成交就更好了,還要看收盤前幾分鍾封單大小,當然大的好如果昨天的漲停封得好,今天就可以看得高點,你要根據昨天的情況估計今天開盤的大概位置,如果大大低於你的估計,別猶豫,馬上殺出去。
⑷ 股票只要賣出就立刻賣出了嗎
您好,您委託了理想的價格之後是要排隊等待收購的;
如果賣方多的話 就最好委託比別人稍微低一些的價格比較容易賣出。
⑸ 股票賣出,一定能立刻賣了嗎 就是漲了,想馬上賣出
不一定,股票交易原則是: 時間優先,價格優先.也就是同樣的價格委託,先達到交易主機的先成交;同樣的時間達到交易所主機的委託,對於買入方來說,報價高的先成交,對於賣出方來說,報價低的先成交。
舉例說明這個問題:
例如頭天5.0元買了10手某股票,第二天在交易時間看到該股成交價格在5.30元,那麼馬上打開帳戶委託下單賣出,同時委託的價格是5.30元,當填好委託點擊賣出後,這個時候如果想5.30元立刻成交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一、電腦和網路以及所在券商營業部的交易網路都正常.(一般情況下都正常,只是偶爾也難免意外有點問題)
二、當委託信息通過所在的券商主機傳輸到證券交易所主機的那一刻,該股票的他方委託買入的價格必須有5.30元或更高的報價.(這個在股票交易軟體上基本能及時看到他方五個檔次的委託買入的價格,雖然不是及時的,但也就差大概一到三秒,和券商的交易系統速度有關系)
而如果以5.30元點擊委託賣出後,如果他方委託買入的價格最高都小於了5.30元,委託就暫時不能成交了,除非等到後面繼續有等於或大於5.30元價格的他方買入報價出現-----這個時候就是說的必須等著別人來買了,除非撤消賣出委託,修改委託價格.
上面說的是限價委託,也就是自己限定了一個賣出價格,至於是否成交,主要還得看當時有沒有人報買價格等於或大於賣出的價格 .當然,也可以把限定價格降低,防止委託信息傳輸到交易主機的瞬間內價格向下變動導致5.30元的委託成交不了,例如當時成交價格是5.30元,但委託賣出的價格定在5.25元,就更容易成交了.這個主要參考當時所看到下檔的委託買入的單子和自己的成本決定.
下面還有一種委託是市價委託賣出,市價委託的一個原則就是只要當時有買入方,那麼都得盡量讓 以市價委託賣出的一方全部成交.例如以市價委託賣出該股票,那麼只要當時市場有人買入(跌停封死除外),那麼賣出就能成交或部分成交(他方買入量大於10手就全部成交), 但是成交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確定的,因為委託賣出是市價委託,追求的是賣出而不是賣出的價格.所以成交的實際價格可能是5.30元或者高於5.30元,但也可能是4.9元甚至接近或等於當天的跌停價格.這個主要看賣出的當時市場的委託買入的價格和數量情況.
所以如果發現股票價格上漲了不少,想立刻賣了,最好參考他方當時的委託買入的價格和數量 再結合自己的成本 去決定自己的委託賣出的價格,只要委託賣出價格填的合適,一般都是1到5秒鍾內就成交了. 但最好別用市價委託,那樣只追求成交而不追求成交價格的行為通常情況下有較大風險。
⑹ 為什麼每次賣完我手中股票之後,該股票卻大漲
知足常樂,少賺也是賺,要是跌了你就會偷著樂說還好賣得快!要以平常心看破股市起伏,來日方長,還有很大機會賺多的,耐心等。給力2011
⑺ 新上市公司的股票能在第一天賣完嗎賣不完會出現什麼情況
ipo時認購不足,由承銷商進行包銷。如特變電工增發遇冷,東北證券全部包銷等等
⑻ 為什麼股票大量賣出就會導致股價下跌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⑼ 上市公司所有發行的股票當賣完的時候 是不是就不能交易了
上市公司所有發行的股票當賣完時,也是可以交易的,只是股票交易是與持股人進行交易,在持股人售賣股票時,可以買進該公司的股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八十六條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百分之五時,應當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三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投資者持有或者通過協議、其他安排與他人共同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達到百分之五後,其所持該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百分之五,應當依照前款規定進行報告和公告。在報告期限內和作出報告、公告後二日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
(9)股票賣完就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九十三條採取要約收購方式的,收購人在收購期限內,不得賣出被收購公司的股票,也不得採取要約規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約的條件買入被收購公司的股票。
第九十四條採取協議收購方式的,收購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被收購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股份轉讓。以協議方式收購上市公司時,達成協議後,收購人必須在三日內將該收購協議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並予公告。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購協議。
⑽ 股票剛買了就暴跌,剛賣了股價就暴漲,經常這樣,怎麼辦
很簡單,因為散戶都是跌了不賣,漲了不買,大跌才賣,大漲才買,趨勢就如同一輛加滿油門的汽車,一旦趨勢形成就不會輕易停下,但是散戶非常熱衷於高拋低吸,在震盪市老股民可不會發生你說的情況,我之前還在做客戶經理的時候推薦客戶一個股票26快,一年看70,結果客戶在26-30之間反復做差價,天天跟我炫耀自己差價水平高超,而我只會死拿,之後該股突破32以後一騎絕塵一路沖到100附近,我在幾乎最高點賣完(發生突發事件基本面嚴重惡化,但是市場沒反應,高位開始放量但是沒有大跌,過了兩個月才暴跌,之後該股差點st,可見市場反應之慢),而此書我那客戶開始逢低買入該股,理由是我前面推薦過,100跌回60也跌了很多了,我說我肯定不碰了,之後反彈到80他又開始向我炫耀自己抄底的精準,然後我天天勸他賣了,但是每次我說賣了吧,基本面很差了,應該業績會大幅下滑甚至虧損,結果股價馬上上漲,於是他梗覺得自己牛逼,我是2b,再之後某一天突然跌停,他開始問我怎麼辦,我說直接賣了,要跌去45左右,他有點捨不得,畢竟前一天多10%呢,再之後季報出爐,第三季度業績環比大幅下滑,產品銷量銳減,價格戰導致利潤率大幅下滑,又一個跌停,他又來問我,我解釋給他聽,但是他依然說那他找個機會賣了吧(還沒虧錢),我就知道他肯定不會賣,之後還陸續問過我幾次,我只有一個觀點這股基本面趨勢向下,股價趨勢向下,無可救葯,你怎麼處理隨你,我反正不看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估計他也不好意思再打電話問我了,而我從該股一年賺了6倍(我是16買的,他問我的時候是27左右),直接離職了回家炒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