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最出名的十大投資人
世界十大投資人出名
1 沃倫巴菲特——美國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團企業的塑造者,一個全球公認為現代「久經磨練」的經理人和領導人。一個比傑克韋爾奇更會管理的人,一個宣稱在死後50年仍能管理和影響公司的人。
2 彼得林奇是當今美國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資組合經理人,是麥哲倫100萬共同基金的創始人,是傑出的職業股票投資人、華爾街股票市場的聚財巨頭。
3 格雷厄姆 「巴菲特的老師」。
4 鄧普頓爵士是鄧普頓集團的創始人,一直被譽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資者之一。福布斯資本家雜志稱他為"全球投資之父"及"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
5 喬治索羅斯號稱「金融天才」,從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創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以平均每年35%的綜合成長率令華爾街同行望塵莫及。
6 約翰內夫,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見經傳的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理財專家。
7 先鋒集團(VanguardGroup)的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博格爾.
8 麥克普萊斯是美國價值型基金經理人中的傳奇人物,以價值投資著稱.
9 朱利安羅伯遜管理的全球第二大避險基金———老虎管理基金的規模,僅次於國際知名金融炒家索羅斯所創辦的量子基金。
10 馬克莫比爾斯 1999年被世界銀行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指派為董事及全球公司治理工作團隊負責人
B. 601875股票歷史最高價格
NBA常規賽罰球命中率排行
球員 罰中數 出手數 命中率
馬克.普萊斯 2,135 2,362 .904
里克.巴里 3,818 4,243 .900
卡爾文.穆菲 3,445 3,864 .892
斯科特.斯齊爾斯 1,548 1,741 .889
拉里.伯德 3,960 4,471 .886
雷吉.米勒 3,143 3,559 .883
里奇.皮爾斯 4,642 5,284 .879
傑夫.霍納塞克 3,389 3,871 .875
齊齊.范德韋格 3,484 3,997 .872
C. 邁克爾普萊斯模型的股票好嗎
一般股票模型是否健全,
要看公司的業務狀況和盈利的業務范圍。
D. 怎樣投資成長股
五十年前,華爾街出現了一位證券投資的曠世奇才——洛威·普萊斯。作為當時最大基金的管理者,他對成長性的看重顯得十分另類。他認為,投資者成功的捷徑就是尋找成長性好的行業並長期持有該行業內優秀的上市公司。由於投資業績突出,他逐漸成為偶像級的人物,許多追隨者還成立了一個龐大的組織,他的方法被稱為「洛威·普萊斯方法」,他喜歡投資的股票被稱為「洛威·普萊斯股票」。 「洛威·普萊斯股票」的評價標準是: (1)非同凡響的市場和產品開發能力; (2)行業內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3)不受政府的嚴格管制; (4)人力資源總成本極低,但單個雇員待遇較優; (5)每股收益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從這些標准可以看出,這種方法需要經驗、判斷力、對政治的敏銳和普通人的智慧,而不是繁瑣艱難的數字分析,易於被學習和接受。選擇這類股票應注意兩個方面:首先是鑒別某一行業是否正處於成長階段,其次是在這個行業中選擇最有希望的公司進行投資。 普萊斯認為,當某一行業開始走下坡路時,一般都會顯示出「杠桿效應」:凈利潤的下降速度要遠快於單位銷售量的下降速度。根據此,他准確地判斷出30年代鐵路行業的衰退;而在「二戰」之前,普萊斯就發現了航空運輸、柴油發動機、空調、塑料以及電視機產業的誘人前景。此外,夕陽行業如果脫胎換骨進入了新的成長期,不管是新產品的開發還是老產品有了新用途,都可以成為投資對象。 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末期,成長型股票的價格都已經炒作到非常高的市盈率水平,普萊斯認為市場上已經沒有什麼便宜的成長型股票,投資方向也應當有所改變,於是把資產轉讓給合夥人,放棄了對公司的控制和經營。其私人財產主要投向能夠抵禦通貨膨脹風險的資產,如房地產、自然資源、金銀和債券等,成功地躲過了1973-1974年高價股的暴跌。 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宗師,不僅在於其探索出了投資成長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教條地運用這種方法。堅持直覺、尊重現實和靈活應變是投資的最高境界。
E. 如何找到漲1000倍的成長股(6)
�細褚庖逕系募壑倒山仙佟� 價值股稀少的原因主要是:(1)A股長期封閉運行,與國際市場脫節,缺乏嚴格的退市制度,地方政府的「父愛主義」傾向鼓勵重組,使績差股長期存在重組預期。(2)交易機制長期只能單邊做多、缺乏做空機制,投資者結構中機構投資者較少、個人投資者為主,使A股估值長期偏高,盡管牛短熊長,但在熊市中周期股、績差股仍然沒有跌透,往往直到熊市尾聲才有部分個股跌破凈資產。(3)上市公司重融資輕回報,不太願意分紅,難以從「分紅收益率」角度挑選價值股;而且,低市盈率個股如果不分紅,也使市場參與者無法通過分紅來收回成本,只能通過投機炒作博取價差,使從「低市盈率」角度挑選價值股受到局限。因此,往往只有股市暴跌到一定程度才有階段性的價值型投資機會。投資機會要更多地從成長股領域去發掘。 如何選擇成長股?成長股投資大師都有經典論述,給出了具體的選股標准。費雪給出了15 條「軍規」,而巴菲特的選股原則可以概括為:最好是消費壟斷企業;產品簡單、易了解、前景看好;有穩定的經營史;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財務穩健;經營效率高、收益好;資本支出少、自有現金流充沛;價格合理。彼得�6�1 林奇給出了定量的選擇成長股標准:公司規模小;新成立時間不長;年平均增長率20%~25%;採用PEG估值及未來的變化趨勢尋找目標;投資快速成長型公司一定要弄清楚增長期什麼時候結束,要明白自己的買入價格等。成長股投資大師托馬斯�6�1 羅�6�1 普萊斯(Thomas Rowe Price,普信集團創始人)有句經典的話:「經過幾年的思索,我現在越來越堅信,最好的價值投資方式是,找到一個仍處於成長周期內的產業,判定該產業內最具發展前景的公司,並長期持有這些股票。」他的選股標準是:非同凡響的市場和產品開發能力;行業內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不受政府的嚴格管制;人力資源總成本極低,但單個雇員待遇較優;每股收益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雪拜�6�1 科倫�6�1 戴維斯因「長期成長投資法」聞名於世。他認為,優秀的公司在經濟不景氣時,反而可以利用競爭對手的退出在未來獲得更大的發展,投資領域也有「瑞雪兆豐年」。「長期成長投資法」的精髓在於,在低價位買進能夠持續成長的公司並長期投資,在選股時主要考慮以下因素:第一流的管理、管理層持股比例高、資本回報率高、運營成本低、不斷擴張或主導的市場份額、成功的收購紀錄、健康的資產負債表、產品或服務不會過時、成功的國際化運營、創新。選擇成長股的標准很多,概言之最基本的標准無外乎管理層、公司治理、盈利模式的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結合A股市場的具體情況,可以歸納為6 個標准: 1. 廣闊成長空間:行業銷售總額較大且持續增長、公司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市值較低。 2. 優秀的商業模式和獨特的競爭優勢:產業鏈地位有利、盈利能力強、存在行業壁壘(品牌、渠道、技術、資源等). 3. 卓越企業家精神:核心人物威望高、具有正確的戰略眼光、管理團隊穩定、執行力強。 4. 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股東和管理層利益一致、管理團隊激勵充分。 5. 良好的溝通關系:公司公開透明,與投資者保持良好關系。 6。合理的估值水平:市盈率(PE)、市凈率(PB)、市銷率(PS)等較低 。符合這些基本標准後,還必須進行深入地調查研究,通過走訪競爭對手、上下游企業和企業內部各階層的人員,更深層次地了解企業,判斷企業競爭優勢的可持續性。 用一個例子也許能更好地說明這一思想。弗雷德里克�6�1R�6�1 科布里克是美國著名的成長股基金經理,他管理的「道富研究資本基金」被《今日美國》評為15 年來最優秀的5 只基金之一,科布里克「資本增值基金」則被評為20 世紀90年代大牛市中最優秀的5 只基金之一。他的著作《大錢:挑選優秀成長股的7 條法則》系統總結了投資成長型公司的方法和BASM 選股模型。科布里克的投資理念強調以遠見卓識來挑選偉大的企業,並以足夠的耐心長期持有。在投資實踐中,科布里克運用這一模型發掘了麥當勞、聯邦快遞、耐克、微軟、戴爾、思科、谷歌等一系列大牛股,與之共同成長並最終獲得豐厚回報。科布里克的方法蘊含的恰恰是分享偉大企業成長成果的思想。
F. 阿默普萊斯是不是殺豬盤
G. price是什麼意思
1、詞義:
n.價格;代價;榮耀;賭注與贏款之間的差額
v.定價;標上價目;(購買前)比較價格
2、讀音:美 [praɪs] 英 [praɪs]
3、常見的變化形式:
復數:prices
過去式:priced
現在分詞:pricing
4、常用短語:
at any price 不惜任何代價;無論如何
at a price 以高價;花大錢
beyond price 無價的;極寶貴的;極重要的
everyone has their price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皆有價;有錢能使鬼推磨
a price on sbs head 緝拿(或殺害)某人的懸賞金
put a price on sth (為貴重物)定價,作價
5、造句:
Cause: When trying to explain foot and ankle injuries, Price starts at the top of the body.
原因:當解釋起腳和踝的運動傷害時,普萊斯是從人體的頂部說起的。
(7)股票普萊斯擴展閱讀:
price的同義詞:assess,estimate
1、assess:
v.評估;估算
過去分詞:assessed 現在分詞:assessing 第三人稱單數:assesses
So you need to assess how much capital you'll need.
因此你需要估算一下自己需要多少資金。
2、estimate:
v.估計;估算;估價
n.估價;(對大小、數量、成本等的)估計;估計的成本
第三人稱單數:estimates 現在分詞:estimating 過去分詞:estimated
But it would be wrong to under-estim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approchement between the two great powers of east Asia.
不過,低估兩個東亞大國之間睦鄰友好關系的重要性是不對的。
H. 普萊斯怎樣投資成長股
五十年前,華爾街出現了一位證券投資的曠世奇才——洛威·普萊斯。作為當時最大基金的管理者,他對成長性的看重顯得十分另類。他認為,投資者成功的捷徑就是尋找成長性好的行業並長期持有該行業內優秀的上市公司。由於投資業績突出,他逐漸成為偶像級的人物,許多追隨者還成立了一個龐大的組織,他的方法被稱為「洛威·普萊斯方法」,他喜歡投資的股票被稱為「洛威·普萊斯股票」。
「洛威·普萊斯股票」的評價標準是:
(1)非同凡響的市場和產品開發能力;
(2)行業內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3)不受政府的嚴格管制;
(4)人力資源總成本極低,但單個雇員待遇較優;
(5)每股收益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從這些標准可以看出,這種方法需要經驗、判斷力、對政治的敏銳和普通人的智慧,而不是繁瑣艱難的數字分析,易於被學習和接受。選擇這類股票應注意兩個方面:首先是鑒別某一行業是否正處於成長階段,其次是在這個行業中選擇最有希望的公司進行投資。
普萊斯認為,當某一行業開始走下坡路時,一般都會顯示出「杠桿效應」:凈利潤的下降速度要遠快於單位銷售量的下降速度。根據此,他准確地判斷出30年代鐵路行業的衰退;而在「二戰」之前,普萊斯就發現了航空運輸、柴油發動機、空調、塑料以及電視機產業的誘人前景。
此外,夕陽行業如果脫胎換骨進入了新的成長期,不管是新產品的開發還是老產品有了新用途,都可以成為投資對象。
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末期,成長型股票的價格都已經炒作到非常高的市盈率水平,普萊斯認為市場上已經沒有什麼便宜的成長型股票,投資方向也應當有所改變,於是把資產轉讓給合夥人,放棄了對公司的控制和經營。其私人財產主要投向能夠抵禦通貨膨脹風險的資產,如房地產、自然資源、金銀和債券等,成功地躲過了1973-1974年高價股的暴跌。
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宗師,不僅在於其探索出了投資成長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教條地運用這種方法。堅持直覺、尊重現實和靈活應變是投資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