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證券公平原則

證券公平原則

發布時間:2021-12-20 08:25:04

1. 證券交易的一般原則是什麼

你想問什麼
競價么?
價格優先 時間優先

2. 什麼是證券法,證券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投資者是證券市場的核心元素,投資者的資金是證券市場的源泉,是證券市場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投資者投資於證券市場的前提是其合法權益能得到充分保護。因此各國證券法幾乎都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任務,證券法本質上是一部「投資者利益保護法」。證券法對投資者的保護,不是保證其投資證券的價值,不是保證其賺錢獲利,而是保護其平等的投資機會和公正的待遇,能公平、公正地進行證券交易的機會,並排除那些妨礙投資者依自己的自由判斷進行證券交易的不當行為。通過維護證券市場的正常交易秩序,預防投資者上當受騙,同時,在投資者利益受到損害時能提供適當的救濟渠道和措施。

公開原則又稱信息披露原則,其核心是實現證券市場信息的公開化,要求證券發行人於證券的發行與流通諸環節中,依法將與其證券有關的、可能影響投資者做出理性投資決策的所有信息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向社會公開,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公平原則是指證券發行、交易活動中的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各自的合法權益能得到公平保護,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超越證券法規定的范圍而享有特殊權利,證券市場的各類主體不應受到歧視或不公平的待遇。

公正原則要求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在公開、公平的基礎上,對一切證券市場參與者給與公正待遇,不偏袒任何人,對所有人平等公正的適用法律。

自願原則,是指當事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自主參與證券與證券發行與交易活動,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事權利,不受任何人干涉。

有償原則,是指證券市場主體在證券發行、交易活動中應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進行等價交換,當事人任何一方不得無償佔有、剝奪他人的財產,不得損害他人的利益。

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證券發行與交易中不騙不欺,遵守諾言,禁止證券市場中一切虛假、隱瞞、欺詐、誤導以及其他致人損害的行為;禁止證券市場中的操縱、內幕交易等不法行為。

證券市場失靈是客觀存在的,是市場機制本身所無法解決的。這不僅會增加交易成本,劣化資源配置,損害投資者利益,而且有礙於證券市場的高效有序運作,進而危及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這就要求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從整個社會利益的角度出發對證券市場進行集中、統一、高效的監管。但政府並不是萬能的,在保證政府依法高效監管的前提下,必須充分發揮自律性組織在證券市場管理中的作用。同時,政府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一切行為,必須置於法律的監督之下,不能超越法定的職權范圍。

3. 證券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證券法》的基本原則包括:
一、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又稱三公原則);
二、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三、自願、有償、誠實信用原則;
四、守法原則;
五、禁止欺詐、內幕交易和操縱證券交易市場原則;
六、證券業與銀行業、信託業、保險業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原則;
七、統一監督管理證券市場的原則;
八、自律管理與監督管理結合的原則;
九、審計監督的原則法。

4. 證券交易的一般原則是什麼

證券交易原則是反映證券交易宗旨的一般法則,它貫穿於證券交易全過程。我國證券交易遵循的是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5. 證券交易如此時,怎麼體現公平原則!

還是通俗點說你容易明白,股票買賣以「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為原則,價格優先以後,還要時間優先,誰早申報誰先成交。跟人排隊買東西一樣,誰早誰的錢夠誰就能先買到東西。如果這東西都不夠我買了後面的不是沒有了。如果我買剩了,當然排在我後面的也能買到了。

6. 什麼是證券法上的三公原則

公開、公正和公平是證券法的「三公」原則,是體現社會本位的經濟法原則。三原則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相互評價,是世界各國證券市場法律制度的精神和靈魂。三公原則分別從三個不同的方面去維護證券市場次序。公開原則是公正、公平原則的前提,公正、公平原則是公開原則所追求的目標。公開原則的實現是為了使證券市場有一個公正的交易環境,使投資者不因信息不對稱而處於被動地位,從而取得公平的交易。

7. 論述證券法的基本原則

(一)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原則
投資者是證券市場的核心元素,投資者的資金是證券市場的源泉,是證券市場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投資者投資於證券市場的前提是其合法權益能得到充分保護。
(二)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公開原則又稱信息披露原則,其核心是實現證券市場信息的公開化,要求證券發行人於證券的發行與流通諸環節中,依法將與其證券有關的、可能影響投資者做出理性投資決策的所有信息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向社會公開,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是為了規范證券發行和交易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於1998年12月29日修訂通過,自1999年7月1日起施行。

8. 證券的發行與交易為什麼要貫徹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證券法的三公原則

證券法的基本原則

證券法的基本原則是證券法的立法精神的體現,是證券發行、證券交易和證券管理活動必須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則,它貫穿證券立法、執法和司法活動的始終。(www.hetong365.com)

(一)公開原則

公開原則是證券法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公開原則不僅是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管的有效手段。美國法官布蘭迪斯有句名言:「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街燈是最好的夜警」,形象地說明了公開原則對於證券市場的重要性。由於證券市場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大多數投資者只能依靠從公開渠道所獲取的與證券有關的信息作出投資決策判斷,只有依法將與證券有關的一切真實信息向公眾公開,投資者在從事證券投資時,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因此,信息公開既是投資者作出科學投資決策的前提,也是對證券發行人進行監管的有效方式。(www.hetong365.com)

證券法的公開原則所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凡是與證券和證券市場有關的一切活動與信息都應當公開。既包括與證券發行、交易行為有關的各種信息公開;也包括與證券發行、交易有關的規則公開;既包括證券發行人及其有關的信息公開;也包括市場其他參與者的信息要公開,如大股東持股信息,中介機構的承銷信息,監管機構的監管行為與信息等。就主體而言,所有證券市場的參與者,包括發行人,中介機構,投資者,監管者都應當遵循公開原則。但主要對象則是上市公司和監管機構。(www.hetong365.com)

根據證券法的公開原則,要求公司和有關單位所披露的信息必須做到真實、准確、完整、充分、及時和可利用,不得有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從公開的過程來看,包括發行公開、上市公開、上市後其信息持續公開。從公開的內容看,主要是公司招股說明書、公司債券募集辦法、財務會計報告及經營狀況和其他影響證券交易的重大事件。(www.hetong365.com)

(二)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指在證券發行和證券交易中雙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法律待遇平等、法律保護平等,以及所有市場參與者的機會平等。在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中,機會平等更為重要,它體現為公平的市場准入和市場規則,每個當事人的機會和條件都應當是相同的。如證券發行人有公平的籌資機會,證券經營機構有公平的經營機會,證券投資者有公平的交易機會。對所有的證券市場參與者實行公平的市場規則,如證券交易中的競價規則,實行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其次,平等的主體地位與平等待遇。即在法律上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承擔義務,權利與義務應當一致。不論是投資者還是證券商,不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不論是小戶、散戶還是大戶,一律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按照等價有償的原則進行交易,任何一方不得凌駕於另一方之上。再次,同等地受法律保護。任何市場主體的權利都要平等地受法律保護,不論誰的權利受到侵害,都要採取相應的法律救濟措施。平等的保護不僅是形式的,也是實質上的,對於證券市場的中小投資者而言,實質上的公平,則意味著重點保護。(www.hetong365.com)

(三)公正原則

公正原則,是指在證券發行和交易中,應制定和遵守公正的規則,證券監管機關和司法機關應公正地適用法律法規,對當事人應公正平等地對待,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原則是實現公開、公平原則的保障,與公平原則所不同的是,公正原則主要是針對證券市場的立法者、司法者和管理者而言的,強調對其行為進行約束。公正原則的實質在於使不同的證券主體獲得公正的對待,禁止任何人在證券發行和交易中以其特權或優勢獲得不正當的利益,使對方當事人蒙受不公正的損失。此外,公平原則強調實體正義和實質正義,而公正原則則強調程序正義和形式正義。公平的核心是平等,公正的核心則是無私、中立[1]。因此,根據公正原則,首先要求立法者制定公正的規則,以實現市場各主體之間的利益平衡。其次要求執法者與司法者在法律范圍內,公正地執行法律,解決利益沖突與糾紛。(www.hetong365.com)

(四)誠信原則

誠信原則也稱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講誠實、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義務,不得濫用權利及規避法律或合同規定的義務。它是民商法的基本原則,也是證券法應當遵循的最基本原則之一。我國《證券法》第4條規定:「證券發行、交易活動的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應當遵守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這一規定確立了誠信原則在我國證券法上的基本原則地位。這一原則在證券法中的具體體現,就是要求證券當事人在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中不欺不詐,以最大的善意從事證券活動,任何人不得濫用權利,禁止欺詐行為、禁止內幕交易、禁止操縱市場、禁止一切誤導、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www.hetong365.com)

誠信原則與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相互補充,共同構成證券法的基本原則。公開、公平和公正原則強調證券市場行為評價標準的客觀性,誠信原則則更多的強調證券市場參與者的主觀態度,只有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保障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www.hetong365.com)

(五)效率與安全兼顧原則

效率原則是商法的基本原則,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的效率體現為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優勝劣汰。證券法上的效率則體現為社會資本資源的有效配置,以及證券發行與交易的順暢與便捷。效率原則首先體現為市場的效率,因此,應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發揮市場自身的力量,減少過度的政府幹預;其次體現為證券發行與交易程序的簡便,控制並減少制度成本;再次體現為效率是證券市場的生命,沒有效率,證券市場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在全球經濟一起化進程中,證券市場日益全球化,競爭更加激烈,證券市場一旦失去了效率,就難以生存和發展。從法律制度的架構看,應當為證券市場提供能夠體現市場效率或保障市場活力的規則體系。當然,效率始終是相對的概念,這不僅因為效率的內涵和外延難以界定,還因為效率與公平、效率與秩序、效率與安全的關繫上,始終有一個平衡的問題。在證券市場上,最突出的就是安全問題。(www.hetong365.com)

對現代證券市場來說,交易安全以及整個證券市場的安全仍然是重要目標。沒有交易安全,不僅投資者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容易產生證券市場的系統風險。證券市場具有很強的投機性和風險性,保障交易安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各國證券法律制度愈來愈重視證券交易中的登記結算制度,以及風險控制制度,以防範證券交易的風險。(www.hetong365.com)

此外、我國《證券法》還規定了政府監管與自律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以及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等,嚴格來說,這些原則屬於具體的證券管理原則,與證券法的基本原則不能相提並論。

證券法中誠信原則與「三公」原則的關系

「三公「原則指公開原則、公平原則和公正原則。公開原則要求證券市場具有充分的透明度,要實現市場信息的公開化。公平原則要求證券市場不存在歧視,參與市場的主體具有完全平等的權利。公正原則要求證券監管部門在公開、公平原則的基礎上,對一切被監管對象給予公正待遇。(www.hetong365.com)

證券市場是產權經濟的集中體現。而產權經濟關系是社會經濟活動中最基本的關系,是其他一切經濟關系的基礎。實踐與理論告訴我們,產權關系得以維系的關鍵是誠信,可以說產權經濟是誠信經濟,證券市場是誠信市場。公開、公平、公正是誠信原則的延伸,也是誠信原則的具體體現。(www.hetong365.com)

誠信原則與公開、公平和公正,構成證券法相互補充的共同原則。相比較而言,誠信原則強調證券市場參與者的主觀態度,而公開、公平和公正原則更強調證券市場行為評價標準的客觀性。其中,公開原則強調證券發行人的行為狀況,公正原則強調證券監管者的行為合理性,公平原則更強調交易關系的結果公平, 因此,誠信原則若與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相結合,將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證券法基本原則的功效。而誠信原則應當是三公原則得以實施的首要條件,是三公原則的核心和靈魂。試想,如果沒有誠信作基礎,那麼三公原則將失去其精髓;如果公開披露的信息是虛假的,不真實的,那公開又有何意義,公平、公正也就無從談起。(

9. 證券交易的原則是什麼

1。證券交易活動,應遵守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2.。證券交易活動的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應遵守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3。證券交易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欺詐、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的行為。

10. 證券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證券法的基本原則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1、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原則

投資者是證券市場的核心元素,投資者的資金是證券市場的源泉,是證券市場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投資者投資於證券市場的前提是其合法權益能得到充分保護。

2、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公開原則又稱信息披露原則,其核心是實現證券市場信息的公開化,要求證券發行人於證券的發行與流通諸環節中,依法將與其證券有關的、可能影響投資者做出理性投資決策的所有信息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向社會公開,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10)證券公平原則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證券發行和交易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三條 證券的發行、交易活動,必須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第四條 證券發行、交易活動的當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應當遵守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證券的發行、交易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欺詐、內幕交易和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

第六條證券業和銀行業、信託業、保險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證券公司與銀行、信託、保險業務機構分別設立。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七條 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全國證券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督管理。

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根據需要可以設立派出機構,按照授權履行監督管理職責。

閱讀全文

與證券公平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陸金所傭金查詢 瀏覽:442
銀行理財代銷產品能投資嗎 瀏覽:214
浙江登峰集團破產 瀏覽:870
證券公司設立的條件包括 瀏覽:121
平安的保險傭金是屬於工資么 瀏覽:206
18年人保車險傭金 瀏覽:147
江蘇舜天集團創業有限公司 瀏覽:309
信託資管稅 瀏覽:968
信託銀行的日語 瀏覽:223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活動 瀏覽:555
理財中屬於基金公司的 瀏覽:830
適合新手的基金理財 瀏覽:770
paypal付美元匯率 瀏覽:548
平安鑫誠理財有限公司 瀏覽:274
期貨計算題視頻百度雲 瀏覽:881
大陸去香港做外匯 瀏覽:756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融資困境 瀏覽:64
河南環境能源交易所 瀏覽:246
哥爾股份股票 瀏覽:336
反收購和融資手段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