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股票後續計量

股票後續計量

發布時間:2021-12-22 03:19:01

⑴ 關於長期股權投資及後續計量問題

長期股權投資只佔比35%,那隻能算有重大影響而不是控制,所以後續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權益法進行核算,不用做合並報表。

⑵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

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初始投資成本等於付出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8800
貸:股本 1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7000
固定資產清理 600
資產處置損益 200
發行費用沖減溢價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調整 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大於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需要調整
初始投資成本小於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 應將差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享有對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30000*30%=90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200
貸:營業外收入 200
這個題長投初始投資成本 如果答案給的是9000 那就是錯的 初始投資成本是8800
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是9000

⑶ 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

因為後續計量如果是成本法還好說,如果是權益法,會涉及初始投資成本需不需要調整的問題。
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的,視同商譽,就不需調整。
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的,就需要調整長投的初始成本。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貸記:營業外收入。
所以,說後續計量的問題,一定要說買入的分錄。說買入的分錄,其實就是交待初始投資成本是否大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暗示需不需要調整初始投資成本。

合並與非合並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就一點差異。那就是,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支付的相關費用記入管理費用,而非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支付的相關費用是記入長投的初始投資成本的。就這點區別。

在初始計量上,成本法和權益法沒有區別。後續計量才有區別。但是,後續計量的選擇會影響初始
計量的調整。
無論調整與否。支付對價的那筆分錄(即,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貸記某某資產的那筆分錄),成本法和權益法的初始投資成本是沒有區別的。

⑷ 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方法

一、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定義及其適用范圍

成本法,是指投資按成本計價的方法。

投資方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

控制,是指投資方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並且有能力運用對被投資方的權力影響其回報金額。

(二)成本法核算

1、「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反映取得時的成本

2、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享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貸:投資收益

3、計提減值准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

(一)權益法的定義及其適用范圍

權益法,是指投資以初始投資成本計量後,在投資持有期間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

適用范圍:共同控制的合營企業;重大影響的聯營企業。

(二)權益法核算

科目設置:

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投資時點)

——損益調整(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凈損益及利潤分配變動)

——其他綜合收益(投資後其他綜合收益變動)

——其他權益變動(投資後其他)

(1)在持有投資期間,被投資單位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應當以合並財務報表中凈利潤、其他綜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中歸屬於被投資單位的金額為基礎進行會計處理。

(2)權益法核算下,長期股權投資代表的是享有被投資單位的凈資產的份額,投資收益代表的是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

(4)股票後續計量擴展閱讀

成本法的優點在於:

第一,投資賬戶能夠反映投資的成本;

第二,核算簡便;

第三,能反映企業實際獲得利潤或現金股利與其流入的現金在時間上基本吻合;

第四,與法律上企業法人的概念相符,即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是兩個法人實體,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不會自動成為投資企業的利潤或虧損。

雖然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是被投資單位的股東,但並不表明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利潤能夠分回,只有當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時,這種權利才得以體現,投資收益才能實現;

第五,成本法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中國稅法上確認應納稅所得額時對投資收益的確認時間是一致的,不存在會計核算時間上與稅法不一致的問題;第六,成本法的核算比較穩健,即投資賬戶只反映投資成本,投資收益只反映 實際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

權益法的優點在於:

第一,投資賬戶能夠反映投資企業在被投資單位中的權益,反映了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經濟現實;

第二,投資收益反映了投資企業經濟意義上的投資利益,無論被投資單位分配多少利潤或現金股利,什麼時間分配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凈利潤的份額或應當承擔虧損的份額,才是真正實現的投資收益,而不受利潤分配政策的影響,體現了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

⑸ 簡答 長期股權投資後續計量方法

根據〈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
--
長期股權投資
〉的規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分為兩種。一種是
成本法
,一種是
權益法

(一)
成本法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
的適用范圍:
1、投資企業對子公司的投資;
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
共同控制
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
公允價值
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按照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相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企業宣告分派
現金股利
或利潤,應當確認為當期
投資收益
。但是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應只限於投資企業投資後被投資企業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實際收到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所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部分應作為
初始投資成本
的收回。
(二)
權益法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該採用權益法核算。
在權益法下,投資企業應根據被投資企業
所有者權益
的變動情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
賬面價值
。但僅限於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額的變動,若所有者權益總額未發生變動則不作
賬務處理

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比較復雜,在核算中使用的明細科目有:
1、
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應與取得投資時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辯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份額作比較。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大於其享有的公允價值份額,則不調整初始投資成本,即按
實際成本
入賬;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小於其享有的公允價值份額,則應按其差額增加初始投資成本,同時增加「
營業外收入
」。
2、
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
損益調整

投資企業取得投資後,應根據被投資企業實現
凈損益
的情況,按其份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記入「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損益調整)」科目,同時借記或貸記「投資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企業在確認投資收益時,應當考慮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不一致,對被投資單位凈利潤的影響。
3、
長期股權投資?某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在持有期間,投資企業應根據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額的變動情況,按其享有份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相應增加或減少資本公積?
其他資本公積

⑹ 有限合夥人對股份怎麼後續計量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規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本法,一種是權益法。
1、成本法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1)投資企業對子公司的投資;
(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按照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相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企業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應當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但是投資企業確認的投資收益,應只限於投資企業投資後被投資企業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實際收到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所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部分應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2、權益法
權益法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該採用權益法核算。
在權益法下,投資企業應根據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情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但僅限於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額的變動,若所有者權益總額未發生變動則不作賬務處理。

⑺ 長期股權投資什麼時候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

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分為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其中初始計量就是初始購買日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確定,與初始計量會計處理有關的情形分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

而後續計量就是根據投資公司日後經營,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場面價值進行調整。

⑻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的區別

一、初始計量
(一)非同一控制下
非同一控制是指參與交易的各方在合並前後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持股比例的不同即對公司經營政策的影響可分為: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及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重大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非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按照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具體做法參照企業會計准則的相關規定。
(二)同一控制下
同一控制下是指參與交易的雙方具有股權控制關系或者受相同第三方控制。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即同一控制下且所取得的股權形成了對被投資單位的控制。這種情況下按照被合並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份額進行計量。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按照賬面價值進行計量的只有這一種情況。
由於按照賬面價值進行初始計量只適合同一控制下且形成企業合並的情況,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易形成控制。這種交易比較特殊,雖然在同一控制下,但初次交易又沒形成控制。
這種情況下,初次交易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價值按照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來確定,當後續交易形成控制,實現合並日的初始投資成本=賬面價值*持有比例。新增投資部分的成本=合並日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新付出對價進行比較,差額計入資本公積。是兩種計量之間的結合。
二、後續計量
(一)成本法
成本法適合兩種情況:第一,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能夠實施控制。第二,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重大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
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反映的是取得時候的成本,一般不發生變化,除非被投資企業發放股利或者長期股權投資減值。
(二)權益法
權益法,是指以初始投資成本計量後,在投資期間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適合的是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情況。

⑼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後續計量

資產負債表日,根據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成本的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月30日,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為16.4×100 000=1 640 000 該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6×50 000+18×50 000=1 700 000 6月30日,應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60 000 一共10萬股,每股公允價值變動為0.6 7月18日,處置60 000股,應該轉出60 000股所承擔的公允價值變動36 000(60 000×0.6) 因為6月30日,公允價值變動記在貸方,所以處置時從借方轉出。 6月30日,做如下賬務處理: DR。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0 000 CR。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60 000 假設7月18日,全部出售,應該講公允價值變動全部轉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但是只出售了60 000股,所以轉出60 000股對應的公允價值變動。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⑽ 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按成本法後續計量怎麼理解

(1) 成本法核算的范圍
①企業能夠對被投資的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②企業迅速對被眾多創造投資騰達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空間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2)權益法核算的范圍
①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②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占股權的20%-50%)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其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閱讀全文

與股票後續計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8年人保車險傭金 瀏覽:147
江蘇舜天集團創業有限公司 瀏覽:309
信託資管稅 瀏覽:968
信託銀行的日語 瀏覽:223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活動 瀏覽:555
理財中屬於基金公司的 瀏覽:830
適合新手的基金理財 瀏覽:770
paypal付美元匯率 瀏覽:548
平安鑫誠理財有限公司 瀏覽:274
期貨計算題視頻百度雲 瀏覽:881
大陸去香港做外匯 瀏覽:756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融資困境 瀏覽:64
河南環境能源交易所 瀏覽:246
哥爾股份股票 瀏覽:336
反收購和融資手段 瀏覽:240
天津交易所現貨鉑金手續費 瀏覽:500
2014年全國融資擔保行業 瀏覽:58
葡幣對港幣幣匯率計算 瀏覽:678
通常股票講的杠桿是什麼 瀏覽:116
同花順我的持倉在哪裡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