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的股票能否在中國購買
在互連網上搜索美國的證券交易機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必須精通英語,還要看你的電腦網速快慢。
在中國要想買到美國的上市公司,你必須在美國有親朋好友,或者你能自己去趟紐約。
❷ 美國人能不能買中國股票,中國人能不能買美國股票
第一種,直接去美國辦理,這里辦理是需要一些手續的,只要有出入美國的證件即可,在很多美國股票中心是提供中文服務的,所以不必擔心語種問題。
第二種就比較簡單了,利用現在的網路平台,在網上進行股票的購買,通過美股券商的網路平台開戶購買,其交易傭金也比一些傳統券商低很多,開戶手續也非常簡單,只要在網上填妥相關表格,寄到它們的美國總部就可以了。
第三種就是委託香港公司進行復委託開立美股賬戶,基本意思就是你需要在香港的公司申請辦理,然後在由香港的公司交與美國公司辦理。
(2)美國股票中國擴展閱讀
國際股票類型
1、在外國發行的直接以當地貨幣為面值並在當地上市交易的股票。如我國在香港發行上市交易的H股,在新加坡發行的S股,在紐約發行上市的N股。
2、以外國貨幣為面值發行的,但卻在國內上市流通的,以供境內外國投資者以外幣交易買賣的股票。我國上市公司發行上市的B股就是這類股票。
3、存托憑證(DR)是指在一國證券市場流通的代表外國公司有價證券的可轉讓憑證。主要以美國存托憑證(ADR)形式存在。
4、歐洲股票是指在股票面值貨幣所在國以外的國家發行上市交易的股票。
❸ 在中國怎麼買美國的股票
首先要辦理一個美國銀行賬戶。
美股開戶的方式有很多,有的很復雜但有的也很簡單。
這其中銀行的選擇很重要,因為這將直接關繫到你開戶的難易程度,以及後續的服務和傭金等,所以大家先要認真了解每家銀行的開戶模式,再選擇合適的銀行。
這邊可以考慮一下美國BOA銀行。
說幾個簡單的數據讓大家感受下:
1783 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84 年,BoA 的前身,馬薩諸塞州銀行成立,共和國同歲。1958 年 BoA 推出了全球第一張信用卡,後來做大了就獨立出來成為了另外一個巨無霸 Visa。美林證券,08 年金融危機的那家,就是被 BoA 給吞並了。
要的資料也很簡單。
個人開戶所需資料:
申請人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
申請人護照掃描件(彩色);
美國郵寄地址(我公司可提供);
手持護照的照片。
洋易達可為您提供銀行開戶、公司注冊、商標注冊等業務,專人服務,不成功退全款。希望可以採納哦~
❹ 美股和中國的股票有什麼區別
美股和中國的股票差異:
1、設立背景差異:
中國股市:為解決國企的融資問題,是由頂層向下設計的,受政策影響較大。
美國股市:起初並沒有過多的監管,是由下向上建立的股市,市場的力量占據主導。
2、市場主體差異:
中國股市:以散戶為主體,投資跟風、追漲殺跌,市場不夠有效。
美國股市:以機構為主體,主體傾向於價值與長期投資。
3、公司上市要求差異:
中國公司:上市為核准制,企業要上市得經過發審委的批准。
美國公司:股市沒有監管的歷史,企業上市為核准制,保證紕漏信息真實完整即可。
4、交易時間差異
美國股市:交易時段為美國東部時間的上午9:30至下午4:00,沒有午間休市。在美國夏令時期間,也就是4月到11月初,對應北京時間的晚上9:30至凌晨4:00;在美國冬令時期間,也就是11月初到4月初,對應北京時間晚上10:30至次日凌晨5:00。
中國股市:交易日為每周一至周五。採用競價交易方式的,每個交易日的上午9點15分至9點25分為開盤集合競價時間,上午9點30分至11點30分、下午13點00分至15點00分為連續競價時間。
5、投資門檻差異
美國股市:每筆交易不限股數,只買一股也可以操作。
中國股市:一手起步,一手即100股,也就是說至少需要交易100股。
6、買賣時效性差異:
美國股市:可以做日內交易,即當天買入的股票可以當天賣出,而且沒有漲跌停限制。
中國股市:實行的T+1制度,當天買入的股票要等第二天才能賣出。
注:此處中國股市一般指A股。
補充資料:
美股,即美國股市。廣義:代表全球股市。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總體上美股和中國期貨市場的區別有很多,主要包括:保證金的不同、交割時間的不同、波動幅度的差異等,是不同的兩個市場,交易規則也不相同。所以交易方式談不上類似,雖然看上去也是開盤收盤,也是K線,也有相同的指標,但兩個市場的區別很大。
參考資料:網路 美股網路 中國股市網路 A股
❺ 美國與中國股票
1.市值是市場給出的定價,如果市場認為他值這么多就值這么多。
2.還是有影響的,融資的錢有指定用途,不是想怎麼花就能花,公司股東有監督的權利,如果管理層不盡責,股東大會可以重新選舉董事會成員。
3.公司業績好,公司的凈資產就高,公司的凈資產越高,股價也越高。
❻ 美國股市 中國股市有什麼區別
兩個股票市場的個股價格就有很大的差別,美國股票市場上股票價格可以是一萬多美元一股,也就是一百多萬美元一手。而中國股市每股價格目前最高的也不到50元人民幣,約合6美元多一點。
❼ 美國股票和中國股票的區別!謝謝!!
中國大陸居民不可以買美股。如果有人幫你在美國開戶,你可以在中國操作。
❽ 美國的股票和中國的股市一樣嗎
1、設立初衷不同:中國股市的設立初衷是為了解決國企的融資問題,是由頂層向下設計的,受政策影響較大。美國的股市起初並沒有過多的監管,是由下向上建立的股市,市場的力量占據主導。
2、市場主體不同:中國的股市以散戶為主體,投資跟風、追漲殺跌,市場不夠有效。美國股市以機構為主體,主體傾向於價值與長期投資。
3、公司上市要求不同:中國公司上市為核准制,企業要上市得經過發審委的批准。(今年證券法大修注冊制預期落地)。美國股市沒有監管的歷史,企業上市為核准制,保證紕漏信息真實完整即可。
其中中國和美國股市一個最大的區別在於,中國股市中大約有80%的交易量來自於散戶個人投資者。而在美國股市中,散戶投資者在股市中的交易量比例不到10%。這一巨大的差別,造成了中國股市中可以被割的「韭菜」特別多。在筆者和Jason Hsu的訪談對話中,對這個問題有過專門的討論。
上面提到的這一差別,也造成了機構投資者對於股市的價值和影響不盡相同。長久以來,中國股市的監管層一直覺得中國股市中的散戶股民太多,而機構參與度不夠。因此監管層想了不少辦法來提高機構在股市交易中的份額。
然而,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院長顧朝陽教授的研究(Gu et al, 2012)顯示,機構除了可能提高市場的監督有效性之外,也有相當的「掠奪性」。在一個充滿著「人傻、錢多」的市場中,廣大散戶就成了機構和券商聯手收割的對象。
要把這個問題講清楚,我們需要從券商和機構之間的關系說起。
券商分析員首先發布一個「買入」的投資建議。廣大散戶在看到該「買入」投資建議後,紛紛跟風買入,把股價推高。在股價被節節推高的過程中,基金經理乘機把手中的股票拋出。等到市場上的熱度減退,股價回落時,基金經理再在低價位將該股票買入。這樣「一買一賣」,基金經理就和券商實現了一次完美合作,完成了對散戶股民的一輪「收割」。
顧教授通過自己的研究提醒廣大投資者,在對待券商分析員發布的「強烈買入」投資建議時,我們應該多長一個心眼。特別的,我們要判斷一下被強烈買入的股票,是不是某個和該券商有緊密聯系的基金的重倉股。如果某基金重倉持有一支股票,同時和發布「強烈買入」投資建議的券商有很密切的業務往來,那麼我們就應該提高警惕,謹防自己成為「割韭菜」陷阱的受害者。
由於大型基金機構是券商的客戶,向他們支付交易傭金,因此券商分析報告受基金和機構的影響可能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顧教授同時提到,基金和券商之間,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利益往來關系,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社交網路聯系。而這個社交網路聯系,往往被大眾忽略,同時也難以從監管層面進行管理。
舉例來說,大約有40%多的基金經理,以前是券商研究部門的分析員。很多基金經理和券商分析員,是同學或者校友關系。這種社交關系網,意味這基金和券商之間,更多的是「合作」和「共謀」的關系,而非「互相監督」的關系。在這種關系的影響下,基金和券商有著非常多的共同利益。在這種共同利益的驅使下,機構們聯手在股市上忽悠散戶,「玩」一把個人投資者,就不那麼難以讓人理解了。
聰明的投資者,需要理解這些機構之間的互相聯系,以及它們背後的利益激勵機制。我們應該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降低自己成為「被割韭菜」的可能性,避開投資理財中的「地雷」,努力成為「投資叢林」中的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