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公司改制股票問題
這個很明顯是公司的欺詐行為啊,
應該通過法律途徑去索回自己的利益,
不過到時你可能就會丟了工作的,中國就是這樣的啦,算了吧。
❷ 簡介一下中國股票改革的歷史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9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最低到達1664 .93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❸ 股票與經濟改革有什麼聯系
網友,你好!
成熟的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比如已經有兩三百年的歐美股市,股市與經濟發展是成正比的。
我國目前進行的經濟改革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社會資本進入國有重點領域,進一步發展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提高以前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同時讓社會資本享受國有經濟發展的紅利。如果改革順利,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是有利的,也有利於資本市場的成長。
❹ 7月1 號後股市交易有改革嗎
股票交易新規7月1日起施行
www.hexun.com 【2006.06.30 08:01】深圳商報/鍾國斌
--------------------------------------------------------------------------------
建倉:即將暴漲的超級龍頭!!!!!
相關調整對交易行為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深滬交易所今日發布通知指出,深滬交易所新交易規則(以下簡稱「新規」)7月1日施行。新規新增了市價申報,原集合競價調整為開放式集合競價,交易公開信息內容
也進行了變動和調整。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新規的這些調整和變化,將改變投資者過去的操作習慣,對投資者交易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集合競價調整為開放式集合競價
新規明確,自7月1日起,集合競價調整為開放式集合競價,具體調整為9時15分至9時25分,即時行情內容包括證券代碼、證券簡稱、前收盤價格、虛擬開盤參考價格、虛擬匹配量和虛擬未匹配量;9時15分至9時20分可接收申報,也可撤銷申報,9時20分至9時25分可接收申報,但不可撤銷申報。另外,深交所上市權證收盤價將通過開放式集合競價方式產生。
市價申報等新交易規則押後施行
新增市價申報是新規的一大看點,主要是增加了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撤銷申報和最優五檔剩餘轉限價申報。但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市價申報、申報價格控制、交易公開信息等業務調整將於8月7日實施。深交所也暫不接受最優五檔即時成交剩餘撤銷申報、即時成交剩餘撤銷申報和全額成交或撤銷申報。接受以上三種市價申報方式的時間將另行通知。
調整申報價格控制包括兩點:一是對於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證券,集合競價階段調整為:股票交易申報價格不高於前收盤價格的200%,並且不低於前收盤價格的50%;基金、債券交易申報價格不高於前收盤價格的150%,且不低於前收盤價格的70%。二是對於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證券,連續競價階段調整為:申報價格不高於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價格的110%,且不低於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價格的90%;同時不高於上述最高申報價和最低申報價平均數的130%,且不低於該平均數的70%。
交易公開信息出現六大調整
新規對交易公開信息內容的調整和變化相當復雜,主要包括以下六點:一是當日收盤價漲跌幅劃定需公布交易公開信息的證券范圍,由日收盤價漲跌幅超過7%(含7%)的前5隻A股票(基金)調整為日收盤價漲跌幅偏離值達到±7%的各前三隻股票(基金)。二是需公布交易公開信息的證券范圍擴大至日價格振幅達到15%、日換手率達到20%的前三隻股票(基金),以及無漲跌幅限制的股票、封閉式基金。三是公布的交易公開信息內容:由當日成交金額最大的5家會員營業部或席位的名稱及成交金額調整為當日買入、賣出金額最大的5家會員營業部的名稱及其買入、賣出金額。四是增加了股票和封閉式基金異常波動的標准: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的;ST股票和�ST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5%的;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均換手率與前五個交易日的日均換手率的比值達到30倍,並且該股票、封閉式基金連續三個交易日內的累計換手率達到20%的。五是對於異常波動股票、封閉式基金,公布異常波動期間累計買入、賣出金額最大五家會員營業部的名稱及其買入、賣出金額。六是對於涉嫌違法違規交易而實施特別停牌的證券,可根據需要公布成交金額最大的5家會員營業部的名稱及其買入、賣出數量和買入、賣出金額;股份統計信息等。
❺ 請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說明股票改革是怎麼回事
公司成立時的構成,有國家股,法人股,職工股,這些股票都不能買賣,這些股票的發行價都是一元錢。公司經營了幾年,有了一定的規模,開始申請上市,經證監會批准後,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此時發行的股票價格是這幾年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和以及公司對該股的予期,價格大大高於當初的發行價,而且是流通股票。當初的股票去了職工股經過幾年的鎖定期,已經流通外,國家股和法人股依然是非流通股。這樣中國股市就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共同存在的具面。公司盈利後是按每股來分紅排息的,這樣對於流通股東來說就非常之不合理,因為流通股東的持股成本比非流通股東的持股成本高很多。為了解決同股同利的問題,也為了與世界接規,所以必須進行股改。
❻ 央企改革股票有哪些
2015年最新央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掘金央企改革主題投資機會
「四項改革」試點成為央企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的重要信號,首批試點央企可能只是開始,隨後的改革將涉及更多央企,下面從三個方面透視央企改革。
在國資改革中的 「四項改革」試點方案是指2014年7月份,國資委在中央企業啟動的 「四項改革」試點,即一是中央企業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二是中央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三是中央企業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四是向中央企業派駐紀檢組試點。為抓好試點,國資委專門成立了四個專項小組,破解國資國企改革面臨的難題。
根據「四項改革」試點工作需要,國資委選擇了6家中央企業作為改革試點企業。從去年7月中旬央企第一批試點名單公布至今,試點的六大集團下屬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漲幅已超過1倍,隨著後續改革方案步入實施,華泰證券認為,六大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有望再次得到市場追捧。
資料顯示,首批央企改革試點的企業中,中國醫葯下屬上市公司有國葯一致(000028,收盤價51.20元)、國葯股份(600511,收盤價34.20元)、天壇生物(600161,收盤價30.98元)、現代制葯(600420,收盤價27.91元);中國建材集團下屬上市公司有北新建材(000786,收盤價25.51元)、中國玻纖(600176,收盤價15.47元)、洛陽玻璃(600876,收盤價10.05元)、方興科技(600552,前收盤價19.01元)、瑞泰科技(002066,收盤價13.71元);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下屬上市公司有中成股份(000151,收盤價20.52元)、國投新集(601918,收盤價6.55元)、國投電力(600886,收盤價10.76元)、中紡投資(600061,收盤價22.3元)、津膜科技(300334,收盤價22.7元)、立思辰(300010,收盤價26.48元)、福瑞股份(300049,收盤價43.14元)、國投中魯(600962,收盤價16.28元);中糧集團下屬上市公司有中糧地產(000031,收盤價8.92元)、中糧屯河(600737,收盤價8.91元)、中糧生化(000930,收盤價7.44元)均有望受益於央企改革試點。
此前,中紡投資被安信證券借殼,連續收獲12個漲停,國投中魯也被江蘇環亞借殼,收獲8個漲停,而中國醫葯目前正處於重大事項停牌中,可見資本市場對於國企改革的熱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第一輪試點的央企大多屬於商業競爭性行業,並沒有涉及軍工、能源等具有壟斷性的特定功能性和公共政策性行業。市場化運作模式更適用於競爭性企業,改革效益能更快見效。而壟斷性企業關乎社會切身利益,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預計下一批試點的央企仍將集中於商業競爭性行業,但不排除有代表性的特定功能性和公共政策性企業出現。
如果按照這種行業功能定位來分類的話,第一類是商業競爭性企業,其生存和發展取決於市場競爭。中國誠通作為國資委推進央企戰略重組的重要平台,從事產業整合、企業改制等工作,旗下擁有中儲股份(600787,收盤價10.03元)、冠豪高新 (600433,收盤價12.54元)、岳陽林紙(600963,收盤價6.18元)等上市公司。其中,岳陽林紙的凈資產收益率較低,增長較慢,因此,集團可能更有意願通過注入優質的資產來改變現狀。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這些標的將持續得到市場認可。
恆天集團擁有恆天海龍(000677,前收盤價6.53元)、恆天天鵝(000687,前收盤價5.4元)等上市公司。目前恆天集團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比例達到84%,下一步要引入戰略合作者,以產權結構多元化為突破口,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
近期,華訊方舟將以5.94元/股的價格受讓中國恆天和恆天纖維合計持有的恆天天鵝29.8%股份就是例證。恆天海龍於2014年12月29日接到控股股東中國恆天集團股份劃轉的通知,本次劃轉完成後,恆天集團將持有公司股份由29.77%上升至33.34%,為後續整合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