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構成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構成

發布時間:2022-01-10 09:08:38

① 上海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是

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是不以營利為目的法人,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一樣都是自律性組織,受中國證監會監管。

② 上海證券交易所

香港證券交易所全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證券市場
香港的證券交易最早見於19世紀中葉。然而,要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時,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該會於1914年易名為香港經紀商會。
香港第二間交易所 - 香港股份商會於1921年注冊成立。兩所於1947年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並合力重建二次大戰後的香港股市。
此後,香港經濟快速發展,促成另外三家交易所的成立 - 1969年的遠東交易所;1971年的金銀證券交易所以及1972年的九龍證券交易所。
在加強市場監管和合並四所的壓力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於1980年注冊成立。四所時代於1986年3月27日劃上歷史句號,新交易所於1986年4月2日開始運作,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到2000年3月與期交所完成合並前,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於1989年注冊成立,其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於1992年投入服務,成為所有結算系統參與者的中央交收對手。
中央結算的運作是建基於存放於中央存管處的非流動化股票來進行。股份交收則以持續凈額交收的方式,透過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參與者的股分戶口進行電子存賬或扣賬完成。所有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之間的股份交易均需要於成交後第二個交易日(T+2)進行交收。
香港結算同時提供代理人服務。
衍生產品市場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前身是香港商品交易所,於1976年成立,是亞太區內主要的衍生產品交易所。香港商品交易所當時主要買賣的產品計有棉花期貨、糖期貨、黃豆期貨及黃金期貨。1985年5月7日,香港商品交易所易名為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
1986年5月6日,期交所推出其旗艦產品 — 恆生指數期貨;至今,恆指期貨仍然是香港交易所旗下衍生產品市場最受歡迎的期貨產品。期交所提供一個高效率且多元化的市場,讓投資者可透過逾160家交易所參與者(當中許多為國際金融機構的聯系機構)買賣期貨及期權合約。香港交易所的衍生產品市場為各類期貨及期權產品提供交易市場,這些衍生產品包括股票指數、股票及利率期貨及期權產品。
香港交易所及其全資附屬成員機構 — 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有限公司 — 實施一套嚴謹的風險管理制度,讓交易所參與者及其客戶能在一個高流通量和監管完善的市場,進行投資和對沖活動。
香港場外結算有限公司(場外結算公司)於2012年5月注冊成立為香港交易所附屬公司,作為於香港結算場外衍生產品的結算所。隨後,香港交易所邀請12家金融機構參與創始股東計劃及成為場外結算公司創始股東。所有創始股東合共持有場外結算公司25%的已發行股本(以無投票權普通股方式持有),而香港交易所則持有餘下75%的無投票權普通股。香港交易所將繼續全數擁有場外結算公司的具投票權普通股。
場外結算公司於2013年11月開始提供場外衍生產品結算服務,其場外結算及交收系統亦同時投入運作,成為所有結算會員結算場外衍生產品的中央結算對手。現時場外結算公司提供利率掉期及不交收遠期外滙合約產品的結算及交收服務。場外結算所亦會在將來繼續增加可結算衍生產品類別。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
財政司司長在1999年發表財政預算案演詞時公布,本港證券及期貨市場會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和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
根據改革方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結算)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擁有。
聯交所及期交所在1999年9月27日各自舉行股東大會,會上分別通過有關的協議計劃,並於1999年10月11日獲法院批准有關協議計劃。兩所及結算公司的合並於2000年3月6日正式生效,合並後的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方式在聯交所上市。
在香港交易所進行合並及上市時,香港交易所的法定股本為20億港元,分為20億股,每股1.00港元;已發行股數為1,040,664,864股。
聯交所股東合共獲發747,845,0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在原有的929股聯交所股份的基礎上,每名聯交所股東獲發805,0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期交所股東則合共獲發320,505,0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在原有的230股期交所股份的基礎上,每名期交所股東獲發1,393,5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香港交易所在聯交所上市的過程中並無發行新股。

③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什麼意思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其主要專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屬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國際證監會組織、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成員。

④ 什麼是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回11月26日,位於上答海浦東新區。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⑤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哪年成立的

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簡述

我國最早的證券交易市場是清朝光緒末年(1891年)由上海外商經紀人組織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在這兩個交易所買賣的主要是外國企業股票、公司債券,中國政府的金幣公債以及外國在華機構發行的債券等。

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證券交易所。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

天津證券交易所在1952年關閉,舊中國的證券市場相繼消失。

1990年12月和1991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我國證券市場正式形成。(著重記住幾個重要的時間和重的事件)

十幾年來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特點:(市場、發行、投資者和監管四個方面)

1、市場發展日益規范有序

(1)發行制度由審批制過渡到核准制;

(2)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

(3)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逐漸規范。

2、證券發行規模逐年擴大,品種結構日趨合理

到2000年為止,我國發行的證券品種已涵蓋了股票(A股和B股)、基金、 國債、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等。

3、機構投資者的隊伍逐漸壯大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

1999年11月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者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大力培育證券投資基金。1998年3月,首批證券投資基金正式運作。(記住時間及其事件)

(3)其他機構投資者

從2000年9月8日開始,我國任何企業都可以投資於證券市場。1999年9月8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通知,明確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和上市公司這三類企業可以進入證券市場進行投資。(三類企業入市)

4、監督手段法制化

1993年4月22日,國務院頒布了《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

1994年7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了《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9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正式實施。
參考資料:《證券市場基礎知識》教學輔導

⑥ 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則

http://ke..com/view/3088686.htm
請看以上網站,內容太多,無法在這填寫。

⑦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歷史沿革

1990年12月19日上午,交易所舉行開業典禮,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朱鎔基出席了開業典禮。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李祥瑞授權總經理尉文淵在交易大廳敲響正式開市的第一錘,半小時後前市收市時已成交49筆,面額為5879008元。
股市真正火起來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當年5月21日上海股票交易價格全部放開,由市場引導,結果從2 1日至23日,股票價格一飛沖天,3天內暴漲570%,這一天被稱為中國股市真正誕生的一天。8月,深圳股票交易所發生了搶購股票風波,這是後話。

⑧ 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置了哪些板塊

主板市場。

主板市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證券發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場所,一般而言,各國主要的證券交易所代表著國內主板市場。主板市場對發行人的經營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標准較高,上市企業多為大型成熟企業,具有較大的資本規模以及穩定的盈利能力。

創業板市場。

創業板市場又被稱為「二板市場」,是為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融資服務的資本市場。創業板市場是不同於主板市場的獨特的資本市場,具有前瞻性、高風險、監管要求嚴格以及明顯的高技術產業導向的特點。與主板市場相比,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企業規模較小、上市條件相對較低,中小企業更容易上市募集發展所需資金。

(8)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構成擴展閱讀

在上交所新設科創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科創板根據板塊定位和科創企業特點,設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允許符合科創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紅籌企業在科創板上市。科創板相應設置投資者適當性要求,防控好各種風險。

⑨ 證券交易所有哪些組織形式

在我國有四個證券交易所:
①上海證券交易所
②深圳證券交易所,
③香港交易所,
④台灣證券交易所。

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會員制、公司制種。

會員制組織形式的證券交易所,在法律上又分為法人與非法人會員制交易所兩種。
具有法人地位的證券交易所為非盈利性質的組織。非法人的證券交易所由各證券商自願結組成,類似協會的性質,加人證券交易所的單位或經紀人即為其會員。

會員制組織形式的證券交易所不以盈利為目的,會員單位共同負擔交易所的費用。這類證券交易所只允許具有會員身份證券商的經紀人進人交易現場,參加各種證券買賣,是必不可少的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的優點: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由會員一單位共同經營,會員單位採取自我管理,嚴格執行法規、紀律,抑制不法行為謀取私利,保護公眾利益,會員單位在交易所內交易的傭金及交易費用等一般比較低,能夠有效地吸引大量證券買賣在交易所內進行,相應地減少了許多場外交易,黑市交易。

會員制證券交易所的缺點:
會員單位參與證券買實,相互之間謀合聯手交易,就很難避免一些在法律范疇內的不公平性;會員單位在證券交易中,容易形成壟斷性,影晌公平競爭的環境。

公司制交易所是由投資者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由公司提供交易場地、設施及相應管理服務人員,在政府及其他主管機關的管理和監督下,吸引各類證券商或經紀人進行證券交易。

交易所則收取證券成交的手續費,是要特別注意注意的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

會員制與公司制交易所的本質區別是:公司制證券交易所是以盈利為目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而會員制交易所則是非盈利性質的。經營證券交易所的公司不得參與本所證券買賣。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最高權力機關為股東大會。由股東大會選任董事組成董事會,並在股東中選聘其經營監察人,隨時監督檢查公司業務及財務狀況,以保護全體股東權益。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主要優點是:公司本身不直接參與證券買賣,而且任何股東及其職員都不能擔任交易所的中介人員。這樣,可使交易所在證券買賣中保持中立地位,有效地保持證券交易的公正性,是非常重要的證券交易所組織形式。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缺點:
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的盈利性質決定了其主要目的是盡可能多地抽取傭金,而在其場內交易的雙方經紀人或證券商都想盡量減少付出傭金。這種對立可能會人為地造成證券投機或者在買賣中搞虛假行為,擾亂證券市場的公正交易,也可能私下議定成交,進行場外交易。

目前,我國成立的證券交易所有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其組織機構均為會員制性質的,並且都是非盈利性質的事業法人。其宗旨是不斷完善證券交易制度,加強證券市場的有效管理,促進我國證券事業的發展,同時維護國家、企業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發展服務。
網易問吧金融專家、國家職業高級黃金投資分析師--張堯浠

閱讀全文

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構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光大銀行保險理財產品有哪些 瀏覽:286
投資理財教程 瀏覽:995
黃韋中股票 瀏覽:11
第一套朝鮮幣價格 瀏覽:448
今日烏魯木齊鋼坯價格 瀏覽:559
信託投資房地產限制 瀏覽:674
銀行定期理財產品收費 瀏覽:335
10的後置傭金 瀏覽:788
少兒平安福保險傭金是每年返嗎 瀏覽:294
期貨交易36記 瀏覽:39
抖音傭金幾個點 瀏覽:498
usdjpy求雙向匯率 瀏覽:1
杠桿租賃方式設計的當事人有 瀏覽:781
東莞2019年融資租賃補貼 瀏覽:781
期貨客戶群 瀏覽:456
內蒙古經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瀏覽:523
金融公司招培訓專員靠譜嗎 瀏覽:210
全國現貨交易所有哪些 瀏覽:182
申萬期貨交易平台 瀏覽:587
非金融服務利息可以開票嗎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