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銀行到底發放了多少次級貸款其中有多少衍生為證券
我也找了很久 但是沒有找到准確的數據 美國政府沒有公布過 就算 只有一些機構和個人的統計數據或者估計的數據
根據宋鴻兵<美國債務內爆與世界流動性緊縮>一文中的數據:
美國次貸總規模截至2007年底為2萬億美圓左右 ,基本全部被投行\房地美\房利美這些做成了MBS,就是按揭抵押債券,影響最大的是這些債券的衍生品,風險被放大N倍.
次貸衍生品:
CDO:
2004年全年發行CDO1000億美圓;
2005年全年發行CDO1510億美圓;
2006年全年發行CDO3100億美圓;
2007年第一季度發行CDO2000億美圓;
只有這些數據了 2003年有600億左右 時間越倒退越少 美國房地產市場爆發前是2000、2001、2002年每年CDO發行只有300億美圓左右
至於其他的CDS 合成CDO等這些衍生品確實沒法統計,絕對沒人能拿出准確數據。
⑵ 怎樣提高資產證券化率 用什麼方法
1 資產證券化
、利用金融資產證券化可提高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 2、增加資產流動性,改善銀行資產與負債結構失衡。 3、利用金融資產證券化來降低銀行固定利率資產的利率風險。 4、銀行可利用金融資產證券化來降低籌資成本。 5、銀行利用金融資產證券化可使貸款人資金成本下降。 6、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產品收益良好且穩定。
⑶ 資產證券化率的公式
資產證券化率 = 被資產證券化的資產 / 資產總額
⑷ 資產證券化的弊端是什麼
商業銀行為爭取生存空間,提高競爭力,試圖通過所謂的「金融創新」繞開管制,這直接導致了一系列的金融創新的出現,而資產證券化正是在監管與自由化博弈的大環境下被創新出來的。美國的次貸危機,本身是由於把次級貸款當作正常貸款,將其證券化,這肯定是要出問題的。美國銀行業資產的證券化是美國政府和金融監管當局鼓勵和支持的結果,而美國資產證券化監管的漏洞則是「次貸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前車之鑒,不可不察!
⑸ 尋找美國次債危機中 資產證券化的一些數據~
發端於美國的這場全球金融危機,根本原因就是美國堆積如山的龐大債務。而美國的債務不僅僅局限在國債,而是整個美國的政府、企業和私人對銀行系統的總負債。2008年美國總負債規模已高達57萬億美元,這還不包括104萬億美元的醫療、社會安全等隱性政府負債。而2006年,這個數字僅為48萬億。
----------------------------------------------------------------------
據美國銀行業協會(ABA)周二公布的數據,美國第一季度消費者貸款違約率(逾期還貸)升至3.23%的紀錄新高。此外,美國房屋貸款違約率升至3.52%,也為紀錄新高。
ABA的首席經濟學家James Chessen稱:「消費者貸款違約率上升的主要驅動力是失業人數增加。在經濟大幅改善及公司重新開始僱用員工活動以前,違約率不會下降。」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在上個月預測稱,美國今年的失業率將會上觸10%。自2007年12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以來,已經有650多萬人丟掉了工作。
報告顯示,美國第一季度信用卡債務違約率上升至6.60%的歷史新高,這表明失業借款人正依靠信用卡來償還貸款。而在丟掉工作以後,越來越多的借款人正使用信用卡來滿足日常開支需求。
此前公布的19家大銀行壓力測試報告顯示,到2010年底時,其信用卡業務損失將達824億美元。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金融危機不斷深化,就業率和收入下降對信用卡市場形成的負面影響仍將繼續,並將令金融體系本身的狀況「雪上加霜」。
⑹ 資產證券化率怎麼計算
資產證券化率計算公式
資產證券化率 = 被資產證券化的資產 / 資產總額。
資產證券化率是指被 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轉換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的證券的行為,使其具有流動性。
滿意請採納。
⑺ 資產證券化的收益率是層層變少的嗎
是二次利用,但嚴格來說並不增加風險,只是轉移風險。
比如一筆爛帳(無法收回貸款),信貸資產沒有證券化之前,只有放貸銀行認栽;
但證券化後,是證券持有人認栽,而銀行往往不是信貸資產的持有人,相當於解放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