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購入股票的問題;會計;賬務處理
這道題中甲公司在購買股票時乙公司就已經宣告了發放現金股利,所以這部分股利應該是股票出售方所得,但是由於乙公司還沒有實際支付,因此出售方將其應得的股利加進了出售價中。對甲公司而言,這60000元是在購買時暫時墊付的資金,在乙公司實際發放現金股利時甲公司收回了這部分債權。
這樣解釋不知是否能解決你的疑問。
❷ 會計中關於股票的問題
1,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5.8*60000=348000元
投資收益 2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348200
2,借:應收股利 30000
貸:投資收益 30000
A企業持有的F企業股票份額=60000+(60000/10)*2=72000股
3,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185770
投資收益 23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48000/72000)*30000=145000
投資收益 41000
平均成本為4.833333元/股 股份余額42000股
4,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7000【(5-4.833333)*42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7000
5,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180000
投資收益 23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7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03000
-公允價值變動 7000
關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處理不知道是否正確
❸ 公司購買股票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您好.56551.由於我這幾天有事.所以才看到您的留言.不好意思.關於您所提的兩個問題.現做回答如下: 1.一般來說從稅法的角度來看如果企業在持有短期股票期間所獲得的現金股利是不用繳納任何稅的.只有當企業處置了短期股票時所獲得的收益稅法才認定為是企業實際獲得的收益,才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另外從會計的角度來說.按企業會計制度來核算的話企業對於短期股票投資一般來說在持有期間所獲得的現金股利是不做投資收益的,而是沖減短期投資的成本.但是如果採用新企業會計准則來核算的話,那麼在會計核算上就要將持有期間所獲得的現金股利列入投資收益中.但是在稅法上仍然對持有期間的投資收益不繳任何稅. 2.應收股利是一個一級的會計科目.並且在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資產中也有它一項.另外請您注意.投資收益和應收股利它們都是一級會計科目.應收股利是資產類科目.投資收益是損益類科目.二者在性質就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應收股利不是投資收益的二級科目.另外當被投資企業宣告發放股利時應做如下賬務處理(這個賬務處理是按企業會計制度和老的投資准則來做的): 借:應收股利 貸:短期投資 當企業實際收到時應做如下的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如果採用新企業會計准則來核算的話則: 宣告時: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收到時: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請您注意加以區別.
❹ 股權投資會計與稅務如何處理
1.會計處理。會計制度規定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取得收益和處置收益都確認為投資收益,而短期投資收益確認僅限於處置收益,持有期間取得收益沖減投資成本。根據投資企業對投資企業是否擁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會計核算方法可分為成本法和權益法。不同會計核算方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確認標准分別是:採用成本法時,投資企業根據被投資企業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確認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於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該數額的部分,沖減投資成本;採用權益法時,投資企業按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或發生的凈虧損額確認當期投資損益,並調整長期投資賬面價值,投資企業按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沖減投資賬面價值。會計制度確認股權投資收益時間根據權責發生制。
2.稅務處理。稅法將持有期間取得收益放在股權投資所得中核算,將處置收益放在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中處理。股權投資所得即股息性所得,是指企業通過股權投資從被投資企業所得稅稅後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中分配取得股息、紅利性質的投資收益。股權轉讓所得指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後的余額。除另有規定外,不論企業會計賬務對投資採取成本法還是權益法核算,只要被投資企業實際作利潤分配處理,投資方企業就應確認投資所得的實現。
❺ 那些比較精通財務的會計人員,炒股會不會比較厲害些
財務分析師,一個利用智慧發現企業問題與制定戰略的人;一個利用強大分析能力解決企業當前困惑的開關;如果你擅長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如果你對數字敏感、分析能力強,那麼你一定考慮過成為一位企業財務分析師吧。不管是負責追蹤記錄一個公司的財務數據,還是預測這個公司的未來走向,這些身為一位企業財務分析師要乾的活兒,都能讓你感到你正在從事的這些智力勞動會讓你的生活更有質感,更重要的是它優渥的待遇吸人眼球——起薪高,職業通道也比較明確(直到CFO)。小編再送一個ACCA考試資料包,可以分享給小夥伴,自提,戳:ACCA資料【新手指南】+內部講義+解析音頻
當然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樣高收入的財務分析師的角色可不是人人都能手到擒來的工作。不論你是正在人生職業規劃的岔路口搖擺不定的青澀大學生,還是正在考慮轉換一下人生路線的工作人士,你可能都會猶豫都很想知道這個職業到底適不適合你,或是你到底應該做些什麼才能在這個領域做出頭角來。
盡管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我們不能說給出准確的答案,但是,我們這里有一些**你開始起步的小點子。如果你想成為一位企業財務分析師,看看下面這三個步驟能不能幫到你。
「財務分析」是幹嘛的?
首先我們知道有許多財務方面的工作,比如我們前面說的企業財務分析師,或者也叫財務計劃與分析(financial planning and analysis,FP&A)行業,也有其他一些像是股票經紀人,會計之類的,要弄明白他們之間的區別還是有一些困難的;而且假設你真的像跨進企業財務分析師這一行,你必須弄清楚這個職業到底包含了哪些具體工作。
企業財務分析師是指在一個組織之中,通過提供可控告的財務信息,來幫助該組織做出管理決定。一位分析師需要負責監管公司的財務陳述,開銷,稅務,以及其他一些零碎具體的次財務數據,來採集公司收益的來源。通過以上的工作,財務分析師們會做出預測,幫助公司尋求更好的增加收益的機會。與會計和股票經紀人相比——會計是負責紀錄歷史財務數據,而股票經紀人則是負責通過股票市場獲取收益機會——財務分析師的關鍵之處在於做出預測規劃,這與會計和股票經紀人是截然不同的。
塔納探索公司的財務總監、財務計劃與分析師傑克·貝利在分享他決心專注於財務分析這一行業的經驗時曾經說到:「我當過會計,但是那會兒我卻會去花很多時間分析開銷啊,做預算啊,預報啊,或者是制定指標。那些才是我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如何才能從內部推動企業發展,而不是如何正確投資。不過財務分析也確實涉及到了一部分投資的內容,比如說在制定工程計劃的時候,但是如果說你僅僅抱著『噢,我為這家公司效命,我一定得知道如何用現有資金做出**的投資』的態度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這里說的『投資』絕不僅僅是這些。」
要想證實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你,其實有很多方法。你可以去看看一個企業財務分析師的微博、博客或者知乎,然後可以嘗試做些信息調查,了解這份工作以天或周為單位到底要做什麼。如果你想迅速增長對這個標的的了解,那麼你可以讀一些對於投資界有深遠影響的金融書籍。像是格拉漢姆(巴菲特的導師)寫的《聰明的投資者》,裡面討論了價值投資相關問題。
清楚你要學習些什麼
以及不需要學習什麼
如果你還是大學新生,你可以考慮那一個相關領域的學位證書,比如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數據學或者是數學等等,這些學位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可以**你走入財務分析這一行業的敲門磚。
但是萬一你要是不再是大學生了但依舊想進入這個行業呢?可能會有難度,但絕對不是不可能。最常見的能幫你成功轉入財務分析行業的策略就是去讀工商管理學碩士(MBA)。但這種策略代價昂貴,所以對這個行業的入門級職位或者是實習情況做一些研究,看看是不是有一些相關的研究生課程或者行業課程可以在你求職的時候祝你一臂之力。你可以查看「投資網路」,那裡有針對行業新手的更多選擇。
如果你介於上述兩者之間,也就是說你有一些金融或者會計背景,但是這些經驗又不足以打動你的應聘者,你可以考慮考一些金融證書出來。舉個例子,比如金融專業人士學會頒發的專業企業財務計劃與分析證書。用這些教育背景和相關證書裝備自己,就算你沒有拿到過商業方面的學位證書,你同樣可以在一個企業里混出彩來。如果你有一個學士學位,至少有過三小時的財務管理,六小時的財務或者管理層面的會計工作,以及三年的相關工作經驗,這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拿個證書也不錯——包括ACCA、CFA、CPA和CFP&A。財務分析師普遍認可,在拿到證書之後,升職加薪都比較順利——財務和其他職能的確不同,需要證書的support。最後你拿到的證書會幫助你潤色你的經驗,使之焦點更為明確,進而讓你的簡歷大大出彩。
在職業發展方面做好准備
對於許多專業的企業財務分析師來說,他們的最終目標往往是成為財務分析主管。在這個令人垂涎的職位之上,就只剩首席財務官了。
但是要到達那一個級別,你需要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企業財務分析往往最開始是有一個三至四人的小團隊組成的,你們需要需要向上一級的分析師匯報。如果你就職於跨國公司,你很有可能負責的是某一項具體的產品,舉個例子來說吧,如果你在寶潔工作,你可能重點集中於汰漬這個品牌的財務分析然後再匯報給上級的分析師。上級的分析師往往會再匯報給財務分析經理,因為經理的職責就是監管所有品牌的財務情況。至少擁有五年的經驗(當然「五年」只是大概數值,可以根據公司規模有所調整),加上你所受的培訓,你考取的證書,以及你做出的精準的預測,你就可以做好跨入FP&A經理職位的准備了。
求職的時候,你需要考量一個相對成熟的企業與一個新興的公司能夠提供給你的機遇的不同。大型公司的財務數據和多重分析往往更為復雜,所以這些公司往往在讓年輕有為的雇員承擔更多的責任之前,會先對他們進行培養。另一方面,那些新興的公司並沒有一套財務數據下級向上級匯報的完整流程,也沒有一個等級體系,沒有有資質的人員來創造出這些流程。所以這個挑戰往往就落在了你的肩上。不管是哪種公司,都可以讓你有機會在這個領域走向成功,主導權還是在你自己手中,你是更樂意為一個相對散亂的新興企業整理他們雜亂的財務數據,還是更願意走傳統道路通過暫時在別人手下工作積累經驗。
不論是什麼職業,要想笑到最後絕對不僅僅是這幾步這么簡單。但是像上面提到的三部曲,至少可以穩妥地幫你決定財務計劃與分析這一個行業是不是真的適合你,可以讓你在通往成功地旅程上揚帆。小編再送一個ACCA考試資料包,可以分享給小夥伴,自提,戳:ACCA資料【新手指南】+內部講義+解析音頻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ACCA的學姐,關於ACCA任何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ACCA考試問題,還有 (微信ID:ACCAmengyue)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❻ 股票升降會計賬務處理
總的來說你是對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不了解.
一級市場,又叫發行市場或初級市場.這個過程是這樣的,公司發行1000萬股票 每股10快錢,而我們廣大投資者,機構也好,個人也好,花錢買了這些股票.現在,公司拿到了1億,我們買到了股票.這個過程的交易雙方是公司和投資者.(另外,股票的發行價是固定的)
下邊說二級市場,又叫次級市場或流通市場.首先講一下為什麼會出現二級市場(因為我個人一直認為,股票起源時沒有二級市場,是後來才發展起來的).在一級市場中,公司把股票賣給了我們,公司拿到了錢,我們得到了股票,因此我們成了公司的股東,享有一定比例的所有權以及公司的股息紅利,若干年後我花的10塊錢會收回本,在往後會賺(題外話,這個若干年就是用大白話解釋的"市盈率").股票是個好東西,公司發行的1000萬股不可能所有人都買到,沒買到的人怎麼辦?他們只能向我們這些買到的人來買股票,我如果對價格滿意的話也會賣給他們.這就是二級市場.在二級市場中交易的雙方是投資者與投資者,即有股票的人把股票賣給沒有的人.跟公司是沒有半點關系的(從交易的角度來看,當然要分紅什麼的還是跟公司有關系).
也就是說,在一級市場上,公司是發行股票,然後賣給投資者.過幾天後公司上市,也就是進入了二級市場,投資者和投資者之間開始進行交易.而人們說的所謂的炒股,就是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買賣股票,而和你交易的是別的投資者(你也可以去一級市場上進行申購新股,即買公司剛發行的股票,這個叫打新股)
股票的價格現在你應該覺的好理解了吧,因為買賣雙方都是投資者,如果賣的人少,買的人多,A,B,C......都要買,A出10塊,B出11,C出12......,像拍賣一樣,價格自然漲,反之賣的人多,買的人少,價格自然會跌.不過我說的簡單了點,你可以查一下股票的交易規則,上網查也行,看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書籍也行,反正網上的都是來自書上的.
通過以上我說的,如果能明白,我想你說的問題也就不成問題了.
❼ 股票會計分錄
借 長期股權投資 1000*14+1000=15 000
貸 銀行存款 15 000
❽ 財務與稅務
借殼上市是指收購方通過控制上市公司,同時(或稍後)對上市公司進行重大重組,剝離原有業務及相關資產、債務、人員,注入的新業務及資產(通常構成上市公司重大重組),間接實現上市目的的行為。借殼上市通常也會導致目標公司控股股東的變更,但其商業實質是企業的上市行為."借殼市場"我個人認為就是那些收購上市公司進行交易的市場。
或有負債(Contingent Liability),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潛在義務,其存在須通過未來不確定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予以證實;或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不是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或該義務的金額不能可靠地計量。
❾ 企業購買股票要交哪些稅
企業購買股票要交所得稅和股票交易手續費,因為企業購買股票也是經營企業投資項目,所以說要交所得稅和交易買賣手續費。
❿ 關於股票的會計分錄
本題沒有指明手續費可在發行收入中扣除 那就認為不可扣除 那麼收到的價款里包括手續費20萬
借:銀行存款 6020
貸:股本 15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