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市內幕交易罪中如何認定主犯與從犯
2007年7、8月,某上市公司擬收購某控股公司全部股權進行重組。在該信息公告前,黃某指使他人以曹某等79人的身份證開立個人股票賬戶,並安排杜某協助管理以上股票賬戶。
2007年8月13日至9月28日間,黃某指使杜某等人使用上述賬戶累計購入某上市公司股票,賬面收益3.06億余元。期間,被告人許某明知黃某利用上述內幕信息進行某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仍接受黃某的指令,在廣東借用他人身份證開立個人股票賬戶或直接借用他人股票賬戶,於同年8月13日至9月28日間,累計購入該股,賬面收益9021萬余元。
本案涉及內幕交易罪中共同犯罪中主犯與從犯的認定問題。刑法第一百八十條的規定的內幕交易罪,是指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的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情節嚴重或者特別嚴重的犯罪行為。
黃某等人作為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在涉及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該證券,內幕交易成交額及賬面收益均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黃某與杜某、許某屬於內幕交易罪的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黃某與杜某、許某共同合謀,實行內幕交易的犯罪行為,構成內幕交易罪的共同犯罪。根據他們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分工,黃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杜某和許某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系從犯。
② 某隻股票上會是什麼意思
股票來主力以引導市場或股價向某個自方向運行。一般股票主力和股市莊家有很大的相似性。
當然股票主力是持股數較多的機構或大戶,每隻股都存在主力,但是不一定都是莊家,莊家可以操控一隻股票的價格,而主力只能短期影響股價的波動。
(2)許某股票擴展閱讀:
一、投資基金形式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迅速發展。目前,證券投資基金規模仍呈現出繼續高速增長的趨勢。它們的健康對金融市場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這部分資本屬於企業性質。經過十幾年的一體化發展,個體規模較大,影響深遠,與市場的各個方面建立了廣泛的關系。個體操作技術老,調查充分,操作成果與自身密切相關。這是一支半國家隊的球隊。而資本實力雄厚的證券公司在熱資擴張中迅速發展。
三、今年上半年,保險機構投資股票(含股權)3317.9億元,接近保監會10%的上限。
四、是本標準的直接分支。它對政策有著准確的把握,經常出現在關鍵的歷史時刻。7月16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消息稱,截至2009年6月30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總資產超過6600億元。
③ 股票專家講炒股 其實就是造謠
不能說造謠!只是比一些散戶看懂些大概壓力去!支撐位罷了
④ 對於杭州男許某殺妻分屍整個過程被告破,你對當下有如何想法
面對著熟睡的妻子,還是曾經的初戀情人,許國利怎麼捨得下狠手?為何兇殘到向自己的枕邊人動刀分屍,過後還能跟沒事人一樣?
除了家庭矛盾爆發,也有可能是來女士掌握了許國利不可告人的秘密,此案發生後,許國利前妻閨蜜劉女士就懷疑18年前自己16歲女兒在家中被殺跟許國利有關,聽說警方已對這起18年前的懸案重新立案,真相如何不便猜測,就等警方調查結果。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作惡者必受嚴懲。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⑤ 杭州案,許某某的兒子有參與其中嗎
個人認為應該是沒有的。別的不說,許某某的兒子只要出入小區,小區的監控必然能夠拍到他,那麼這個案子都不需要等那麼多天,就可以理性猜測許國利的兒子有殺人動機了。但顯然,監控中從來沒有出現過許國利兒子的身影。
二.許國利的兒子到底有沒有參與在案件還處於來女士失蹤的那個階段的時候,網友們大多猜測,來女士是被許國利的兒子通過地下車庫帶離了小區,而目的,應該就是那套房子。而當案件告破之後,這部分網友依然沒有放過許國利的兒子,他們認為很有可能殺人者是許國利的兒子,許國利只是幫兒子頂罪,他們甚至還拿出了所謂的證據:許國利之所以能夠那麼淡定,是因為人根本就不是他殺的,而是他兒子殺的,所以才能有恃無恐。
且先不說這種想法有多麼的滑稽。單就其兒子壓根就出入過小區,以上所有的猜測就都不成立。而且許國利是殺人案犯這件事已經是定論了,完全沒有再去爭辯的意義。再者說,許國利這個人甚至於18年前的另一起殺人案有牽扯,這樣變態的人,從容淡定不需要任何借口。
許國利兒子這個人從頭至尾其實壓根就沒有殺人的機會。來女士壓根也沒從小區出去過。所以,真的不要再胡亂猜測了,不放過一個壞人是對的,但同樣的,我們也不要冤枉一個好人。許國利固然可恨,但不要因此而去揣測他的兒子也是個壞人。
⑥ 若某股票的ß系數等於1,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貝塔系數衡量股票收益相對於業績評價基準收益的總體波動性,是一個相對指標。 β 越高,意味著股票相對於業績評價基準的波動性越大。 β 大於 1 ,則股票的波動性大於業績評價基準的波動性。反之亦然。
如果 β 為 1 ,則市場上漲 10 %,股票上漲 10 %;市場下滑 10 %,股票相應下滑 10 %。如果 β 為 1.1, 市場上漲 10 %時,股票上漲 11%
所以AB都是錯的 應該還有C 該股票的市場風險等於整個市場股票的風險 這個才對
⑦ 碎屍案兇手許某前妻的閨蜜女兒在2002年被害,為什麼說可能與許某有關
細思極恐、腦洞大開,以下的內容純粹個人猜測,不具備任何參考價值,關於2002年未破懸案一切以官方通告為主。上個世紀90年初期,許某與鄰村的劉某認識,相約一同前往上海開養殖場,專門飼養鴨子,劉某的妹妹早期已經在上海落戶,嫁給了當地人,並有一個女兒。
許某與劉某一同辦起了養殖場,同時許某對股市、期貨進行了第一次的認識,並及有可能在股市上小賺一筆,網友可以參照那幾天的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
由於現場處理得極其的干凈,讓警方完全找不到兇手的蛛絲馬跡,雖然許某被列為了犯罪嫌疑人,卻沒有直接的證據指向他,許某僥幸的逃過了警方的抓捕。
杭州來女士案發後,劉女士結合18年前女兒遇害的案情,立刻想警方要求重啟調查,將許某列為重點嫌疑人。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一切等警方的正式通報吧。希望死者安息,惡魔入地獄!⑧ 股票分紅前後的買賣有什麼技巧
股市裡有一些股票是有分紅的,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狀況,我們能夠在分紅之前去買賣股票,當然這些都是有技巧的。那麼股票分紅前買入合算嗎?接下來為我們介紹股票分紅前後的買賣技巧。
在分紅派息前夕,持有股票的股民一定要親近關注與分紅派息有關的四個日期,這四個日期是:股息宣告日,即公司董事會將分紅派息的音訊發布於眾的時刻;派息日,即股息正式發放給股民的日期;股權掛號日,即計算和供認參與股息盈利配資的股民的日期;除息日,即不再享有本期股息的日期。
在這四個日期中,尤為重要的是股權掛號日和除息日。由於每日有很多的出資者在股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公司的股票不斷轉手,這就意味著股民也在不斷改變之中。因而,公司董事會在決議分紅派息時,有必要清晰發布股權掛號日,派發股息就以股權掛號日這一天的公司名冊為准。凡在這一天的股民名冊仁記錄在案的出資者,公司承以為股民,有權享用本期派發的股息與盈利。假如股票持有者在股權掛號日之前沒有掛號過戶,這樣公司不供認其為股民。由此可見,購買了股票並不一定就能得到股息盈利,只有在股權掛號日之前到掛號公司管理了掛號過戶手續,才能獲取正常的股息盈利收人。
至於除息日的把握 ,對於出資者也至關重要,由於出資者在除息日當天之後購買的股票,已無權參與此期的股息盈利配資。因而,除息日當天的價格會與除息日前的股價有所改變。一般來講,除息日當天的股市報價便是除息參閱價,也便是除息日前一天的收盤價減去每股股息後的價格。例如,某種股票方案每10股派發2元的股息,如除息日前的價格為每股11元,則除息日這天的參閱報價應是10.8元。把握除息日前後股價的這種改變規則,有利於出資者在購買時填寫恰當的託付價,以有用下降其購股本錢,削減不必要的損失。
對千有中、長線出資方案的出資者來說,還可趁除息前夕的股價偏低時,買入股票過戶,以享用股息收人。呈現有時在除息前夕股價走勢偏弱的原因,首先是由於短期出資者一般傾向不過戶、不收息,故在除息前夕八成設法將股票脫手,乃至價位低一些也在所不惜。因而,有中、長期出資方案的人,假如趁短線出資者回吐的時分人市,即可買到一些相對廉價的股票,又可獲取股息收入。至於在除息前夕的哪一詳細時點買入,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技巧問題。
一般來講,在截止過戶時,當大市沒有明亮時,短線出資者較多,因而在截止過戶前,那些不想過戶的短線客,就得將所有的股票賣出,越接近過戶期,賣出的短線客就越多,故原則上在過戶截止日期前的1-2天,可買到相對適合價位的股票。但切不可將這種景象絕對化,由於假如我們都看好某種股票,或許某種股票的股息非常誘人,也可能會呈現搶息的現象,即越接近過戶期。
以上便是股票分紅前後的買賣技巧的相關內容。購買該種股票的出資者越多,股價的漲升起伏也就越大。所以,出資者有必要對詳細狀況進行詳細分析,恰地方在分紅派息期把握買賣機遇。
⑨ 證監會開出億級罰單,事件的起因是什麼
由於金融市場的變化特別大,大部分國家總會出現證監會。證監會的主要功能是保證股票和證券的順利發行,從而使得股票和證券在適當的環境中得到更快速的發展。然而,證監會卻開出了億級罰單,這件事情引起了網友的討論。
事件的起因在於某一個公司存在著惡意操縱現象。大部分公司的股票存在著一定的價值,有些公司的工作人員會通過非法手段套現,這不利於行業發展,更不利於市場變化。所以股票和證券行業的工作人員更應該遵守法律法規,千萬不要出現違法亂紀行為。
總的來說,公司形象和公司股票擁有著不可切斷的聯系,當公司發展狀況比較優良時,公司股票會成為搶手貨,公司股票也會上漲。當公司出現特別嚴重的負面新聞時,公司的股票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許多人都會減持股票,以保證個人利益。但是許多人的減持股票方式並不是很恰當,甚至還存在著大量套現的不法行為。證監會發現不合理的行為後,工作人員也會進入調查工作中,從而維持正常的行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