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遭遇破產風險 力帆股份10家子公司被申請司法重整
中國網汽車7月10日訊記者今日獲悉,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包括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在內的10家全資子公司,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並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也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提到,子公司力帆乘用車、力帆汽車銷售、力帆汽車發動機、無線綠洲、移峰能源現階段生產經營均不正常。債權人的申請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能否進入重整程序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公告中表示,即使公司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但公司後續經營和財務指標如果不符合《上市規則》等相關監管法規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此外,力帆股份表示,在法院受理審查案件期間,公司將依法配合法院對力帆乘用車等10家全資子公司的重整可行性進行研究和論證。若法院裁定以上全資子公司進入重整,公司將依法行使股東權利,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並促使全資子公司依法履行債務人的法定義務,在平衡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的前提下,積極與各方共同論證解決債務問題的方案,同時將積極爭取有關方面的支持,實現重整工作的順利推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重慶力帆股票上市時間
10年11月25日
C. 重慶力帆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可能沒上市吧!!或許有高手知道的你再等等吧!!!
D. 身負14億的訴訟糾紛,如今財務危機四伏的力帆車企究竟是為何走到這般
老牌車企力帆股份(601777.SH)近年來麻煩不斷,業績暴跌、轉型新能源遇阻,資金更是捉襟見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資金「拆東牆補西牆」,不過隨著資金狀況的惡化,先是3.79億元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到期無法歸還,引來監管的問詢函,而後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負多宗訴訟糾紛。
近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統計了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發生的涉及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合計人民幣14.23億元(其中:未考慮延遲支付的利息及違約金、訴訟費等)。公告顯示,上述訴訟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等糾紛。
資金短缺再無現金流
除此之外,隨著力帆資金狀況的惡化,3.79億元的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到期無法歸還,也引來監管的問詢函。據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認購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籌得16.63億元,用於「汽車新產品研發」項目。但隨著公司財務壓力增加,這部分資金中有4.49億余元被用於暫時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現行規定,閑置募集資金暫時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單次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億元閑置資金,共分三次暫時補充流動資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規模3.79億元。也就是說,今年7月5日這筆資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將於7月23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終止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並將結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當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發問詢函,要求力帆股份說明相關情況。最終,迫於相應的審議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這次會議。
力帆股份表示,鑒於目前國內汽車行業及客戶群體正在發生轉變,傳統燃油汽車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在發生技術革新,此前的募投項目「汽車新產品研發」擬開發的部分車型已不再適應市場需求,所以決定終止,相關資金也將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而後力帆股份在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中稱,公司在未歸上述3.79億元元已到期募集資金前,不啟動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相應審議流程。
是否真正實際進行了新產品研發我們不能確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確挪用了其中的4.49億元作為補充流動資金,且無能力償還,並試圖將結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對於一家上市車企,3.79億並不算一筆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資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事實上,力帆的危機遠不止於此。日前,因銷量慘淡,引發經銷商維權,要求退網並賠償:包括但不限於保證金、建店補償、返利、銷售款等全額返還給他們;全額回收庫存車和庫存配件及專用工具。隨著力帆老掌門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這艘大船的千瘡百孔逐漸顯露出來,而未來它將駛向何處?
E. 力帆股份未來市值會不會突破4000億
有可能,等到嘛
F. 力帆股份上市日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777)25日即將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市場將迎來首家民營上市車企。
G. 力帆日子難!股票更名「*ST力帆」,存在破產/退市風險
[汽車之家?行業]?力帆集團目前的日子並不好過,破產/退市風險如影隨形。8月24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於日前收到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及《決定書》,力帆股份的重整申請已獲法院裁定受理。根據規定,力帆股份股票於2020年8月25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改為「*ST力帆」,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力帆股份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即使公司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但如果公司後續經營和財務指標不符合《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監管法規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裁定書中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已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當前貨幣資金4300萬元,到期債務11.96億元,其他財產流動性差、無法變現,依法應予認定其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因此,力帆股份公司具有破產原因,如不及時拯救,會給債權人、股東、員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帶來重大損失,其重整具有必要性。此外,裁定書還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從事汽車及摩通行業多年,擁有較為齊備的生產資質和成熟的生產技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銷售渠道眾多,具備重整價值,其擬通過股權重組、債務重組、資產重組、運營重組的方式實現重整,該重整預案具有可行性。
編輯點評:
近來,圍繞力帆股份的負面消息不斷,銷量下滑、債務/訴訟纏身、經銷商維權讓力帆的經營現狀堪憂。當國內多數車企的經營回到正軌,不斷提振銷量、推出新品時,力帆仍未從危機抽身,反而已退到了破產的邊緣。下一步究竟是破局還是破產,是力帆時刻在面臨的問題。(文/汽車之家才麗媛)
H. 力帆集團深陷泥潭,昔日巨頭能堅持住嗎
力帆這個品牌對於大眾而言並不陌生。憑借在摩托車領域的絕對優勢,力帆在早些年間也曾紅極一時,但在轉型汽車之後,力帆開始由大紅大紫逐漸邊緣化,從其現在的處境來看,它的轉型似乎並不成功。
除了供應商外,力帆還欠經銷商諸多款項。今年5月上旬,30多家力帆汽車的經銷商,身貼「力帆還錢」的字樣,聚集在重慶力帆中心門口進行維權。事實上,這已經是近一個月來經銷商第四次上門維權了。這次供應商的訴訟對力帆而言,無疑雪上加霜。
業績下滑,賣地籌款自救
從力帆股份業績報表來看,力帆汽車確實資金鏈比較緊張,2016-2018年,力帆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已經連續為負,最高虧損額約26.13億元。
在力帆股份2019年一季度報中的主要財務數據一欄,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等財務指標被紛紛被劃上「-」。其中,力帆股份一季度營業收入約22.47億元,同比降低31.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9720.48萬元,同比下滑257.56%。
為了填補資金空缺,力帆去年就曾接連出售兩項資產。去年12月,力帆股份將旗下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以人民幣6.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車和家。此外,力帆股份還將原15萬輛乘用車項目的生產基地以約33.15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了重慶兩江新區土地儲備整治中心。
借著賣地、賣資產,力帆在2018年尚能過得去,而今年或許真的是彈盡糧絕了。6月,因為融資項目出現逾期。
I. 力帆股份否認年底進入破產程序,力帆破產只是「謠言」還是硬著頭皮支撐
幾天前,該網路發布消息稱,「力帆汽車等四家汽車公司將在今年年底進入破產程序。預計上下游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在產業鏈中總共有大約500億壞賬」和「銀行關注股票客戶」。某些汽車企業產業鏈中的風險調查通知等傳言。
作為謠言中的主角之一,力帆汽車公司發布了兩則謠言。盡管力帆汽車還沒有達到如此緊急的水平,但實際上,力帆汽車的現狀確實相對困難,遭受運營困難和資金流動壓力。
在開發新能源汽車的初期,力帆汽車抓住了「窗口」並推出了新能源汽車。但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力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陷入了困境。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僅為1,257輛,同比下降60.7%。
當前的力帆汽車在產品增長,經營虧損,高負債以及債務糾紛方面面臨困難。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力帆股份似乎也處於「出售資產」的道路上。
在當前的危機中,力帆汽車,摩托車是否可以成為救命稻草以及力帆汽車是否可以在困難的情況下擺脫困境仍然未知。
J. 吉利慾收購力帆汽車 專家:看中其資本市場運作價值
吉利成為力帆重整意向投資人。
10月9日,*ST力帆(601777)發布了關於招募重整投資人的進展公告。兩江基金和吉利邁捷投資將作為意向重整投資人,參與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
公告內容顯示,2020年9月14日,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以聯合體身份,按招募公告的規定向管理人提交了意向重整投資人報名材料。
據吉利方面介紹,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團下屬企業,吉利科技集團是一家以科技創新為導向,以投資、運營雙輪驅動的大型產業集團,是跨界科技生態領域的產業投資商與運營商。
吉利與兩江新區也有過多次互動合作。今年以來,吉利控股集團的盛寶(中國)金融科技項目、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車(重慶)生產基地項目、吉利科技智能換電站陸續落地兩江新區。
對於投資收購力帆的意義,吉利方面表示,目前沒有可披露的信息,一切按照相關程序進行。
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表示,力帆基本失去造血能力了,需要引入外部力量。這一次也是由政府層面來牽頭,完成力帆的重組。在乘用車層面的協同效應確實不大。從力帆現有情況看,上市殼資源、生產基地及資質、金融牌照等等資源,吉利汽車需求性不是很高。這一次主要是由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團為主體來參與力帆重組,並且採用與國資基金聯合體的模式進行參與。之所以未在港股吉利汽車下,?是在吉利控股下面再打造另一個上市融資平台,將部分科技、商用車等資產裝入進去。
從吉利方面來說,力帆現在債務風險、法律風險都非常高,其接手力帆需要相應的風險回報。如果完成重組,預計吉利控股將充分整合力帆在重慶的地塊,以及上市殼資源、生產基地及資質、金融牌照等等資源。未來吉利控股有望利用重組力帆的契機,在汽車金融,科技出行等領域,與重慶市及兩江新區展開合作。
力帆汽車失去造血能力
2003年力帆集團收購重慶專用汽車製造廠,成立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在重慶建設汽車生產基地。重慶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重地,也因此力帆汽車在產業配套上和地方政策上享受紅利。
力帆汽車由於品牌力不足,隨著市場消費升級的趨勢,力帆傳統動力汽車逐漸失去市場盈利能力。新能源汽車成為了目前汽車行業的主流,力帆汽車在戰略上沒有果斷進入。同時由於缺乏在新能源技術上的積累,也未見資金的大量投入,力帆汽車的轉型並未見效。
今年1-6月,力帆累計銷售傳統乘用車978輛,同比下降95.29%,銷售新能源汽車549輛,同比下降56.32%。
據力帆股份2020年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僅為15.8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69.42%,凈利潤為-25.95億元,同比大跌173.99%。總資產約為169.6億,凈資產僅剩1.06億人民幣,同比大跌96.12%,負債高達167.7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高達98.87%。
同時,據力帆汽車公布的《關於累計涉及訴訟(仲裁)事項的公告》顯示,力帆還涉及訴訟(仲裁)1178件,涉及金額50.37億元。其中,截至2020年6月18日,公司(含子公司)近12個月內涉及訴訟(仲裁)事項的金額合計人民幣29.06億元。
吉利看中力帆資本市場運營價值
早在今年6月,就有吉利收購力帆汽車的消息傳出,但當時吉利汽車方面予以否認。
吉利控股新聞發言人楊學良亦在微博強調「沒有此事」。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認為,吉利收購力帆應該是基於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力帆是上市公司,殼資源可以為吉利在資本市場運作帶來便利性;二是布局西南市場,從吉利目前的工廠布局來看,其工廠主要位於東部和北部,收購力帆可以實現更全面的布局。
9月28日,上交所召開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83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吉利汽車獲得了通過。
吉利汽車將成為「科創板整車第一股」。
吉利汽車招股書披露,其本次科創板上市,將打通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有利於吉利進一步多元化融資方式、優化資本結構,提升公司資金實力,補充公司未來布局「新四化」等戰略發展所需資金。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ST力帆上市公司殼資源有助於吉利回歸A股市場融到更多資金。對吉利來說,多一個上市公司殼資源也可以將其他業務放入其中,更方便進行資本運作。
此外,力帆汽車在重慶建設汽車生產基地,地處西南,重慶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重地,力帆汽車在產業配套上和地方政策上享受紅利。
公開資料顯示,若吉利汽車成功接盤力帆汽車,其還將獲得*ST力帆在重慶當地的鴛鴦地塊,此塊地目前價值100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