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資金管理和分析比較好的書
基本分析書籍中,已經介紹了格雷厄姆、費舍、巴菲特、彼得.林奇、帕特.多爾西和林森池六位同志的好書。本文再最後介紹一本基本分析書籍《投資者的未來》。
《The Future for Investors》,機械工業出版社的中譯本名為《投資者的未來》,作者為美國沃頓商學院的西格爾教授。該書中反復提到的西格爾教授另外一本書《股票長期投資》(Stocks for the Long Run)2002年第三版的中譯本名為《股史風雲話投資》。
這本書主要回答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長期投資者應該持有哪些股票,西格爾教授通過找出和分析過去半個世紀表現最好的股票來回答這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當嬰兒潮出生的人們退休並將他們的投資組合變現時,長期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西格爾教授考察了人口的日益老齡化會導致什麼樣的經濟後果來回答這個問題。
《投資者的未來》對於價值分析中的一些經典論斷以及一直習慣使用的投資方法提出了自己新的研究觀點,而其中一些觀點甚至否定了傳統價值投資者一直堅持的投資方法。因此,我個人認為,《投資者的未來》應該成為價值投資理論的經典書籍。
西格爾教授在該書中提出了投資者收益的基本原理:股票的長期收益並不依賴於實際的利潤增長情況,而是取決於實際的利潤增長與投資者預期的利潤增長之間存在的差異。
根據這個原理,不管真實的利潤增長率是高還是低,只要它超過了市場預期的水平,投資者就能贏取高額收益。
衡量市場預期水平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觀察股票的市盈率。高市盈率意味著投資者預期該公司的利潤增長率會高於市場平均水平,而低市盈率則表示預期的增長率在市場水平之下。
因此,不一定要投資高增長率的公司,因為你會陷入增長率陷阱。增長最快的公司、行業或者國家不一定會給你帶來最好的投資收益率。
股利至關重要。股利的再投資是長期股票投資獲利的關鍵因素。股利的再投資策略將會是你的熊市保護傘和牛市中的收益加速器。股利的發放會放大投資收益基本原理的作用。
傳統觀點認為,公司派發高額股利將導致增長機會的缺失,然後事實恰恰相反。投資於高股利率公司股票的投資組合比投資於標准普爾500指數的投資組合年回報收益率高出3%,而正是那些低股利率的股票拖了市場的後退――比平均年收益率低了2%。
西格爾教授通過1957-2003年標准普爾500指數成份股的數據分析,找出了長期投資中成為贏家的三個部門,它們是衛生保健部門、日常消費品部門和能源部門。前兩者占據了標准普爾500指數20家最佳倖存公司90%的名額。
大部分表現最好的公司的特徵:(1)略高於平均水平的市盈率;(2)與平均水平持平的股利率;(3)遠高於平均水平的長期利潤增長率。
應該投資市盈率最低的股票,投資於增長預期較溫和的股票的投資組合,遠遠強過投資高價格、高預期股票的投資組合。
西格爾教授的忠告:記住,不管泡沫是否存在,定價永遠是重要的。那些為了追求增長率捨得付出任何代價的人最終將會被市場狠狠地懲罰。
2. 關注人數最多的股票公眾號
給個辦法你下載個微小寶,這個應用是專門統計微信公眾號相關信息的,你可以看看財經分類下各公眾號的情況,最後提醒你一句,公眾號的信息只能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依據
3. 2014年買什麼股票好求推薦
個人建議如果對股票操作不是很有方向和操作方法的,建議可以關注能源板塊的股票!
目前能源板塊的股票都處於歷史最低位附近,可以選一隻盤子不會太大,業績還行的股票,逢低建倉!注意大盤沒有企穩前不要全部資金投入買進,可以採用「金字塔」式建倉法!同時提醒,由於能源板塊整體在調整優化,大的行情可能沒那麼快啟動,要耐心持有!
目標是低風險、收益可以預期有保障!
4. 在股票、基金領域,國內有哪些還不錯的盤手公眾號
在二級市場投資領域,國內的財經類公眾號數量已經多達幾十萬個。這些財經類公眾號,整體而言良莠不齊。因此,如果我們想要豐富自己的投資知識,獲得更加有遠見的獨特觀點,我們就必須在所有的公眾號里,選擇一些優質的盤手公眾號。以下公眾號,獲得了不少讀者的正面評價,因此我們可以將其納入日常閱讀的清單列表。
3、騎行夜幕統計客。騎行夜幕統計客,是一位資產管理行業老將的公眾號。這個公眾號的優點,在於它會及時對市場風向、趨勢變動、結構轉化等因素,提出自己的獨特觀點。雖然作者經常採用「春秋筆法」來寫文章,但他所寫作的內容,能夠讓長期關注他的「老粉絲」獲得較快的一手信息提示。
4、秦小明。秦小明是一位期貨交易方面的專家。這個公眾號,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對市場上剛剛發布的最新ZC信息,作出較為全面的解讀。因此,這個公眾號在專業投資圈內,也有著不少的「鐵粉」。
5. 如何做好中線交易
1、股質優先原則
所謂股質是指股票的質量和質地,是針對股票基本面而言的。利用基本面狀況來選股歷來是股市最堂而煌之的說法,尤其被手握股票定價大權的基金公司所倚重,所以即使是從投機的角度來說,交易者也必須重視對個股基本面的選擇。但交易者也要明白,社會心理往往會體現出一種非理性的狀態,只要是「師出有名,為眾推崇」的,無論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都會被大眾追逐,從而形成短缺效應。實質上,基本面選股也只是一種「工欲善其事,必先樹其名」的游戲策略,是基金和機構賺錢的一種道具而已,若市場無人信奉和追隨,則基金和機構必然自食其果。
從理論上來說,大眾買賣股票是為了投資(事實上,99%的交易者都是在不斷地換股和間歇性交易。),因而看重的是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未來潛力,所以績優股、高成長性股、重組股是股市三大重要的炒作對象。但是說到底,這都是圍繞公司業績進行的炒作,只有業績才是根本性的東西。所以,基本面優先的原則就是要在篩選板塊和個股的過程中,對板塊行業的發展前景、產業政策等進行評估,同時對板塊的整體經營業績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再從中挑出性價比較高的個股來進行交易,或依據個股主力狀況來進行買賣。
既然是篩選,那麼就會有篩選的過程。一般而言,交易者對於以下五類股票最好不要介入:
1)ST、*ST等連續兩年虧損及有退市風險的股票。
2)有潛在重大虧損的公司股票(當其出現大幅虧損或追溯計提時就會有退市風險)。
3)巨額資金被大股東佔用或為其他公司提供巨額擔保的公司股票(這些都是巨大的隱患)。
4)老莊股(該主力正急於出貨,而一旦資金鏈斷裂,股價就會雪崩。)。
5)累計漲幅巨大且經過多次大比例送、轉股的股票(主力即使採用跌停法出貨也獲利豐厚)。
總體來說,交易者應關注資產重組類、高業績類、高成長性的股票,對於新行業公司、新上市公司、具有壟斷性優勢的公司股票也需要重點關注。
2、價格優先原則
在同一板塊中,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價格,價格優先的原則也就隨之產生。中國股市歷來喜歡把股票按照價格高低分成高價股、中價股、低價股三類,當然,當市場行情持續向上或向下時,新的價格層也會隨之出現。比如,2008年6月初,滬、深兩市A股低於7元的股票有300多隻,可以謂之為低價股;而高於30元的股票有近80隻,可以謂之為高價股;其餘的股票則都可以稱之為中價股。此時,過去200元以上的股票已不復存在,而更早以前低於2元的股票也不見蹤影。
一般而言,當熊市來臨時,所有的股票都會大幅下挫;業績差的股票跌得最厲害,其次就是中價股,最後高價績優股也會被「拉下馬」;而一旦牛市來臨,大量的資金將首先湧向高價績優股,使績優股充當開路先鋒;當高價股攀升後,獲利回吐的資金以及新的增量資金就會開始湧向中價股,使中價股節節攀升;而一旦獲利盤再次了結後,就會意猶未盡地奔赴低價股,將低價股「一鍋端」;最後,甚至是低價股中的ST、*ST虧損股也會被炒得「雞犬升天」。如此,即完成了一個牛市的循環過程。可見,牛市就是高價股不斷向上拓展空間從而帶動整個股價中樞上移的過程,而熊市則是低價股不斷向下拓展空間從而帶動整個股價中樞下移的過程。
在運用價格優先的原則時,交易者要注意以下事項:
1)在牛市中,高價股很可能率先啟動,引導中價股和低價股依次上漲;在熊市中,低價股往往領先下跌,引導中價股和高價股依次下跌。
2)當某一板塊上漲或下跌後,根據板塊間的比價效應,低價板塊和高價板塊將會受到影響;當板塊內的領頭品種出現明顯的漲跌幅度後,根據個股間的比價效應,同板塊內的個股將會受到影響。
3)在基本面、題材、股本相近的情況下,價格越低的股票越容易出現大幅度的上漲行情;在技術形態接近、股性相當的情況下,價格越低的股票也容易出現大幅度的上漲行情。
4)高價股有高價的理由,低價股有低價的原因,高的可能因估值過高而容易累積風險,低的可能因風險釋放徹底而容易觸底反彈。但結合穩定獲利的原則,中線交易宜選擇中間價位的股票。
3、股本優先原則
個股的流通盤大小往往對其漲幅有較大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1)5000萬以內股流通盤的股票,大資金不易進出,同時該類股票往往暴漲暴跌,不易把握。
2)1-5億股流通盤的股票,既容易使中等資金進出,又容易被主力控制,往往漲幅較大。
3)5億股以上流通盤的股票,往往是基金建倉的品種,其走勢較穩,常常以時間換空間。
綜上所述,股本優先的原則就是提示交易者首選5000萬-5億股流通盤的股票進行交易。
4、題材優先原則
由於上市公司業績不會無限制地增長,而且多數會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同時業績好的股票畢竟有限,於是題材就成為了市場哄搶和追捧的對象。凡是能被市場利用並促進股價上漲的因素,都可以稱之為題材,包括歷史事件、政策變化、利率變化、物價變化、技術創新、新生事物、突發事件等等。題材是股市與生俱來、不可或缺的永恆主題,即使是好業績也可以歸入「績優」的題材之中,所以題材也是選股的重要依據之一。但從根本上來說,炒題材是市場熱衷於投機的表現,也是上市公司缺乏投資價值的體現。
題材優先的原則就是指交易者在篩選具備大幅上漲潛力的板塊及個股時,要確認目前市場的熱點題材是什麼,追逐市場熱點題材,緊跟大資金的流向,即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體來說,交易者要注意以下事項:
1)跟蹤市場熱點題材時,要對實質性受惠題材股和相關題材股的漲幅表現作具體分析。
2)緊跟當前的題材龍頭股,如無法及時抓住,可根據行情趨勢和比價原則快速介入後繼者。
3)分析主力的身份,基金和游資的操作手法及操作時間大不相同。
4)關注大背景、大題材、資金介入程度深的個股,它們往往容易產生大行情。
5、技術優先原則
技術優先的原則是指在基本面、股價、股本、題材四大要素被確定的前提下,交易者要開始考慮技術面因素對個股的影響。在對個股進行技術分析時,交易者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低價超跌股的反彈中,當前累計跌幅越大的品種,其反彈的力度往往會越大,因而有一定的中線交易價值。
2)在低價超跌股中,放量過的V形底和W形底具有研究的價值,如果有主力進場,那麼後續行情可以期待。
3)K線形態處於前面短線交易中的7種形態時,如果量價關系也比較理想,那麼也有一定的中線交易機會。
4)同一類題材股的相似啟動形態常常發生,即個股之間常常存在著克隆走勢和擴散效應,因而板塊領頭品種具有較好的比較價值。
5)只挑選比大盤強勢的股票,拋棄比大盤弱勢的股票。因為從技術面來說,只有上漲或強於大盤的股票才是好股票。
6、股性優先原則
股性優先的原則是指優先選擇歷史走勢比較活躍的股票。活躍股不僅體現著主力運作的鮮明風格,同時其歷史強勢表現也常常令市場對該股現階段走勢充滿期待。一般而言,考慮股性優先原則時,交易者要注意以下四點:
1)股性比較活躍的個股一旦上漲,容易引發市場的期待和熱情,致使股價強勢上升。
2)在基本面、股價、股本、題材、技術面等情況接近時,股性活躍的股票往往表現更優。
3)歷史上曾經大幅上漲或一度成為板塊領頭羊的品種,在調整充分後容易出現漲停現象。
4)就目前來看,一些流通盤達到幾十億股的股票也非常活躍,成為機構的短線追逐對象。
但交易者需要注意,一些股性原本不活躍的冷門股,當其在概念中獲得重生時,其上漲的爆發力往往會相當驚人。冷門股由於長期不被市場關注,下跌幅度較大,調整比較充分,購買風險較小,又常常遠離高位密集成交區,所以股價一旦反彈就會出現井噴行情。
6. 哪個軟體能看到威廉歐尼爾說的股價相對強度指標
威廉指標,所有軟體都有,是你沒有將軟體用會用熟,自己摸索吧,軟體能夠熟練掌握,相信你的技術也絕不是一般般的水平了。
7. 除了巴菲特、林奇、索羅斯還有誰在投資股票上發了大財
1、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歲(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
2、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享年63歲(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
3、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享年82歲(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
4、是川銀藏,享年95歲(1897年-1992年9月)
5、傑拉爾德•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歲?(1899年-1975年?)
6、羅伊•紐伯格(Roy R. Neuberger),享年96歲(1903年7月21日-1999年)
7、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享年93歲(1906年-1999年9月14日)
8、菲利普•費舍(Philip A. Fisher),享年96歲(1907年9月8日-2004年3月11日)
9、斯爾必•庫洛姆•戴維斯(Shelby Collum Davis),享年85歲(1909年-1994年5月24日)
10、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享年95歲(1912年11月29日-2008年7月8日)
11、約翰•伯格(John Bogle),(1929年5月8日-)
12、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
13、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14、約翰•聶夫(John Neff),(1931年-)
15、威廉•歐奈爾(William J.O』Neil),(1933年3月25日-)
16、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1942年10月19日-)
17、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年1月19日-)
18、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1950年3月7日-)
18位最偉大的投資家,陶博士的博客推薦,你可以看看。
8. 笑傲牛熊相對強度線如何設置
笑傲牛熊相對強度線如何設置的公式是RSI=100-100/(1+RS)其中RS=n日內收盤漲幅合計/n日內收盤跌幅合計。相對強度線是指一定時期內價格上漲總幅度的平均值與總幅度的平均值之比,從而檢測市場買賣的意圖和強弱,進而判斷未來的市場走勢,RSI的原理是假設收盤價是買賣雙方實力的最終體現,將收盤價上漲視為買方的實力優勢,下跌視為賣方的實力優勢。
一、笑傲牛熊相對強度線設置方法
從指標原理看,《笑傲股市》中的曼德菲爾德相對強弱指標,是個股漲跌幅與大盤指數漲跌幅的強弱對比,陶博士的RPS應該是個股漲跌幅與全市場其餘個股漲跌幅的排序比較。而歐奈爾的RS本人還沒有搞清楚是什麼原理。所以,兩者應該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道理都差不多的,因為大盤指數就是反映整體市場其餘股票的漲跌幅。本人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中興通訊今天一度封漲停,成交急劇放大到55億元,佔到整個上證成交額的5%。
二、公式原理及N的取值的關系
不過總體都能及時給出信號,大同小異。斯泰恩的買入標准中,列出了要滿足股價突破30周均線、30周均線拐頭向上、成交明顯放量、相對強度線突破零線進入正值、向上突破之前要有大幅的上漲(類似於創一年新高之類)、選擇最小阻力、大勢處於上升趨勢、進入第二階段的行業勢等。
綜上所述,簡單來說,笑傲牛熊相對強度線就是找出買賣雙方實力對比的一種數值方法,比如一件商品如果有100個人面對,如果超過50個人想買,商品價格必然會上漲,相反,如果一半以上的人都在爭著賣,價格自然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