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2月11日,大韓證券交易所在首爾建立,標志韓國證券業開始啟動,不過當時,該交易所的交易活動以政府債券交易為主,股票交易很少。此後,隨著經濟發展,韓國資本市場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963年對大韓證券交易所進行了重組,使之成為政府所有的非盈利公司,並更名為韓國證券交易所。
韓國KOSDAQ市場建立於1996年7月。成立KOSDAQ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為扶植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中小型風險企業,為這些企業創造一個直接融資的渠道。至2005年底,KOSDAQ擁有上市企業917家,市值700億美元,日均交易量達18億美元,年換手率875%,其交易活躍度在世界三十餘家新市場中僅次於NASDAQ。韓國證券市場是由債券市場發展起來的。
1956年,證券交易所第一次開盤的時候上市公司只有12個,買賣交易的品種也是國債為主。經濟開發5年計劃的推進和政府為了有效地扶持資本市場,還有企業公開政策的實施使韓國的證券市場在很短的時間內邁出了大踏步。證券交易所以活躍的有價證券的流通和形成公正的價格為第一,而且改善交易方法。1975年實施了POST買賣制度,1988年並行電子買賣,1997年 9月開始全部施行電算系統。為了證券業務的自動化建立和改善了基礎建設,使實現了證券交易所的現代化和科技化。根據有價證券證券買賣的結算業務的順利進行,有效地管理和保管有價證券,1974年成立了證券代替結算株式會社(現在證券委託院)。為了證券市場的電算化,1977年成立了證券電算株式會社。證券市場的逐漸擴大,1979年般到了現在的場地 - 汝矣島,現在小島 - 汝矣島成了韓國舉足輕重的金融寶島。
1992年開始外國商人直接在韓國的股市上自由交易,1996年上市股價指數期貨市場,1997年又開設股價直屬期權市場,使韓國的證券交易所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性的交易所。美國,英國,日本等60多個國家的國內外投資者通過國內外分布的50多個會員證券公司買賣韓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⑵ 1990日本股市崩盤的原因(詳解)、過程
1990日本股市崩盤的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具體如下
利率太低,資金泛濫,引導失誤監管失控。
1985年9月美英德法日五國財長聚會紐約的廣場飯店,就爭執許久的日元升值達成協議。之後一年時間里日元對美元升值一倍以上,由此對出口造成巨大沖擊。日本政府為了刺激國內經濟,完成外向型向內需型經濟過度,連續五次降低利率放鬆銀根,基礎利率跌至歷史最低點,貨幣供應量連續每年超過10%,1998年超過15%,造成市場上資金極其充沛。
但是由於當時日本上下對日元升值和經濟轉型的困難認識和准備不足,大量資金並不如政府所希望的那樣流入製造業和服務業,而是流入容易吸納和「見效」的股市樓市,造成股市樓市價格雙雙飆升。1985年以後的4年時間中,東京地區商業土地價格猛漲了2倍,大阪地區猛漲了8倍,兩地住宅價格都上漲了2倍多。在此過程中日本政府並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引流資金和監管資金,而是聽之任之。
盲目擴大信貸,濫用杠桿作用。
在資金泛濫的情況下,原本應該緊縮的信貸不僅沒有緊縮,相反進一步擴張,推波助瀾火上加油。為了追逐高額利潤,日本各大銀行將房地產作為最佳貸款項目,來者不拒有求必應。
1990年危機已經一觸即發,但是銀行繼續大規模貸款。這一年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2家日本最大銀行向房地產發放貸款總額達到50萬億日元,占貸款總額的四分之一,五年間猛增2.5倍。尤其錯誤的是為了擴大杠桿作用增加利潤,日本銀行違反國際清算銀行的巴塞爾協議,將持股人未實現利潤當作資本金向外出借,造成流通領域里的貨幣數量進一步擴張。
1991年日本銀行總貸款額達到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90%,而美國僅為37%。為了爭奪利潤和分享市場,日本上千家財務公司和投資公司等非銀行機構也不顧政策限制,躋身於房地產金融行業,直接或間接向房地產貸款,總額高達40萬億日元。可以說日本金融機構是房地產泡沫的最大鼓吹者和最後支撐者,為泡沫源源不斷輸送能量直到最後一刻。
投資投機成風,股市樓市連動,管理監督形同虛設。
日本和香港完全一樣,股市和樓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種情況進一步加劇了泡沫的嚴重程度。當時日本居民從股市中賺了錢投資到樓市中去,從樓市中賺錢投資到股市中去。無論從那一個市場賺錢都十分容易,很多人所賺之錢比一輩子工作積蓄的錢多得多。股市樓市比翼雙飛,同創一個又一個「高度」。
1985到1988年日本GDP增長16%,土地市值和股票市值分別增長81%和177%。1989年底日經指數達到歷史最高點近39000點,房地產價格也同創歷史最高。這段時間里,房價日長夜大,數月甚至數天價格又上漲了。人們千方百計從各個地方借錢投向房地產,炒作和投機成風,很多人辭去工作專職炒樓。人們用證券或者房產作抵押,向銀行借錢再投資房地產。
銀行則認為房地產價格繼續上漲,由此作抵押沒有風險,所以大膽放款,造成大量重復抵押和貸款,監督管理形同虛設,資金鏈無限拉長,杠桿作用無限擴大。但是市場轉折後立即就形成「中子彈效應」,一個被擊破,個個被擊破。日本大公司也不甘寂寞,在炒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利用關系進行土地倒買倒賣,數量極大倒手率又極高,每倒一次價格就飆升一次。在此過程中政府很少的應對政策也嚴重滯後。大公司倒賣土地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992年政府增收94%重稅後才被迫停止。
泡沫破裂後許多日本居民成為千萬「負翁」,家庭資產大幅度縮水,長期背上嚴重的財務負擔,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嚴重影響正常消費。日本銀行及非銀行機構的不良債務高達100萬億日元,最後成為壞賬的達到幾十萬億日元。倒閉和被收購的銀行和房地產公司不計其數,大量建築成為「爛尾樓」。建築業飽受重創,1994年合同金額不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國民經濟陷入長達十年的負增長和零增長。日本的沉痛教訓應該在中國房地產發展進程中引以為戒。
⑶ 了解金融史的朋友幫忙,有日本股市歷史的書沒
偉大的博弈吧,推薦這本書,很好
日本的沒有什麼留意,
中國的你可以買一本交易所的年鑒,每年都有出版的
⑷ 日本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經濟發展進入什麼時期
經濟停滯時期。
1989年12月29日,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日經平均股價曾高達38915日元,而1990年10月1日卻跌破了2萬日元,為19781日元,跌幅達49%。由此,東京股票市場的時價總額就像泡沫一樣消失了270萬億日元。這一天被稱之為「黑色星期一」,也是泡沫經濟開始崩潰的起點。
地價1991年也轉為下降,下降了1.8%。其後,由於大規模破產的增加,特別是1992年4月28日東洋信用金庫因受到料亭惠三(房地產公司)破產的影響而倒閉,首次打破了「銀行不會破產」的神話,日本的泡沫經濟就宣告崩潰了。
泡沫經濟崩潰後,隨著不動產公司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破產增加,銀行的不良債權也就大量增加了。1992年3月末,僅城市銀行、長期信用銀行和信託銀行合計的不良債權(連續6個月以上拖延還本付息的債權)就已達8萬億日元左右,其中,沒有任何擔保的貸款為25619億日元。當年9月末,僅僅過了半年,上述不良債權和貸款就又分別增加到12萬億日元和4萬億日元。其後,不良債權就一直是不斷增加的趨勢。
在此期間,日本經濟出現了三大過剩,分別是設備過剩、房地產過剩和人員過剩。1991年,製造業開工率下降了1.5%,1992年又下降了7.7%。結果,1992年末,製造業開工率就下降到了197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大量建造的公寓特別是豪華的別墅賣不出去,再加上辦公樓的空室率提高,休閑游樂設施的利用率下降,房地產就嚴重過剩了。在泡沫經濟期間,由於企業經營規模和事業領域的擴大,企業僱傭規模也隨之擴大了。因此,在泡沫經濟崩潰後,由於企業經營規模和事業領域的縮小,企業就出現了人員過剩的局面。
泡沫經濟崩潰後,由於土地資產和股票資產的迅速貶值,企業設備投資和家庭消費支出都和泡沫經濟時期發生了截然相反的變化。首先,從企業的情況看,由於以錢賺錢的「生財術」(賺錢術)運用失敗,企業的資產賣出損失增加,1990年僅股票資產就減值104萬億日元,約相當於當年經常利潤38.1萬億日元的2.7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僅不能靠「生財術」來彌補本業經營的虧損,反而使經營收益趨於惡化。在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下,由於企業以資產為擔保的借款能力下降,借款條件提高,再加上發行公司債和股票都變得愈益困難,從而不僅使企業的設備投資大為減少,破產也大量增加了。其次,從家庭和個人消費方面看,在泡沫經濟期間突然膨脹起來的資產又迅速消失了。1990年,家庭和個人的股票資產由237萬億日元減少為163萬億日元,一下子就減少了74萬億日元,約相當於當年家庭和個人可處理收入的1/4。其後,家庭和個人所有的住宅和土地也大幅度地貶值了。由於家庭和個人由暴富到暴貧的感覺上的變化,家庭和個人的消費觀念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過去的大手大腳、追求高檔和奢侈消費,轉變為斤斤計較、精打細算了。結果,家庭和個人的消費支出就隨之減少了。
由於泡沫經濟崩潰及其後遺症的影響,日本經濟從1990年3月起,就陷入了泡沫經濟崩潰蕭條。泡沫經濟崩潰蕭條一直持續到1993年10月,共持續了32個月,超過了迄今為止10次經濟蕭條平均的14個月,僅次於1980年-1983年經濟蕭條的36個月,是戰後第二個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蕭條。
⑸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發展特點
發行市場尚未充分發展
長期以來,大量的公眾儲蓄都依賴金融機構進行間接投資,使證券交易具有整批性、數量大等特點,同時也造成發行市場狹小,僅面向少數金融機構,使股票、債券的發行市場形成抽象的無形市場,與發達的流通市場相比較落後。
債券市場比較發達,股票市場相對落後
雖然日本只有一部分債券在交易所上市,但債券發行條件靈活,發行期長,個人認購額大,所以債券流通市場高度發達,促使債券市場得以迅速發展。日本大量過剩資本也吸引外國在日本發行日元債券籌集資金。因此,每年通過債券市場籌集的資金大大超過股票市場。
間接投資相對發達
一方面公眾積累資金大部分存入金融機構;另一方面銀行藉助「窗口指導」,大大促進了經濟高速增長,使企業嚴重依賴銀行借款,形成大量債務資本。經濟高速發展使單一資金來源遠遠不能滿足要求,於是證券市場得以迅速擴展,成為新的籌資渠道。
國家資本的直接投入占較大比重
由於日本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跳躍式發展的大量資金必須依靠國家籌集和分配。因此,大量國債仍將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對象。
⑹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發展趨勢
交易業務國際化
7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實力大增,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為適應日本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的國際化需要,日本證券市場的國際化成為必然趨勢。為此,日本政府自70年代以來全面放寬外匯管制,降低稅率,以鼓勵外國資金進入日本證券市場,使國際資本在東京證券市場的活動日益頻繁。1988年,日本政府允許外國資本在東京進入場外交易;1989年,又允許外國證券公司進入東京證券交易所,使東京證券交易所在國際上的地位大大提高。
市場管理自由化
1975 年以後,日本政府逐步放寬對銀行和證券公司的管制,允許銀行參與證券業務。1987年6月,大藏省允許都市銀行、地方銀行、長期信用銀行、信託銀行、信用金庫、信用組合從事股票信用買賣業務,使證券市場管理趨向自由化。
證券投資機構化
戰後一段時期,個人投資者一直是推動證券交易的主體,日本機構投資者購買股票、債券的比重逐年增加。1987年,機構投資者所佔比重已達50.5%,大大超過了個人投資者(佔36.1%)。隨著證券市場上競爭日益激烈和風險不斷增大,機構投資者的地位將進一步上升,逐步取代個人投資者成為證券交易的主體。
債券市場進一步擴大
1)伴隨著日本經濟發展速度的放慢,一方面要求大量的公共投資以刺激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又由於稅收減少,公共投資缺乏資金來源。為了填補這一投資缺口,日本政府勢必逐年增加國債發行量,促進債券市場以國債為中心進一步擴大。
2)轉換公司債的大量流行,將取代部分股票成為股份公司的籌資手段,並因其自由轉換股票的靈活性而進一步得到推廣。
⑺ 日本野村控股公司的發展歷程
1925年12月25日從大坂株式會社野村銀行中分離出來,成立了野村證券。
1926年1月正式營業。 1946年總公司移至東京。
1949 年成為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正式會員。
1961年公司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大坂證券交易所、名古屋證券交易所上市。
19664年 電子計算機部分離出來,成立株式會社野村電子計算機中心。
1985年野村商務服務株式會社成立。
1993年 野村信託銀行株式會社成立。
1999年11月 野村企業信息子公司成立。
⑻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歷史
它在1878年5月15日創立,同年6月1日開始交易,創立時的名稱為「東京股票交易所」(日文:東京株式取引所)。二次大戰時曾暫停交易,1949年5月16日重開,並更名為東京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樓層於1999年4月30日關閉,全部改為電子交易,而新的TSE Arrows(東證アローズ)於2000年5月9日啟用。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前身是1879年5月曾成立東京證券交易株式會社。由於當時日本經濟發展緩慢,證券交易不興旺,1943年6月,日本政府合並所有證券交易所,成立了半官方的日本證券交易所,但成立不到四年就解體了。二次大戰前,日本的資本主義雖有一定的發展,但由於軍國主義向外侵略,重工業、兵器工業均由國家壟斷經營,紡織、海運等行業也由國家控制,這是一種戰爭經濟體制並帶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那時,即使企業發行股票,往往也被同一財閥內部的企業所消化。因此,證券業務難以發展。日本戰敗後,1946年在美軍佔領下交易所解散。1949年1月美國同意東京證券交易所重新開業。隨著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東京證券交易所也發展繁榮起來。目前有上市公司1777家,其中外國公司 110家,市場資本總額將近45000億美元。
⑼ 日本東京穀物交易所的歷史數據怎麼查啊
全球期貨交易所英文簡稱(代碼)地區交易所名稱代碼英文名稱 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 SHFE ShanghaiFuturesExchange 大連商品交易所 DCE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鄭州商品交易所 CZCE Zhengzhou Commodity Exchange 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BOT The Chicago Board of Trade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M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國際期貨市場 IMM -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 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紐約商業交易所 NYMEX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紐約期貨交易所 NYBOT New York Board of Trade 美國(紐約)金屬交易所 COMEX Commerce Exchange 美中商品交易所 MIDAM Midamerica commodity exchange 堪薩斯商品交易所 KCBT Kansas City Board of Trade 加拿大加拿大蒙特利爾交易所 ME Montreal Exchange Markets 英國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及選擇權交易所 LIFFE Lond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Exchange 倫敦商品交易所 LCE London Commerce Exchange 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 IPE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change 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London Metal Exchange 法國法國期貨交易所 MATIF - 德國德國期貨交易所 DTB Deutsche Boerse 瑞士 瑞士選擇權與金融期貨交易所 SOFFEX Swiss Exchange 瑞典 瑞典斯德哥爾摩選擇權交易所 OM OM Stockholm 西班牙西班牙固定利得金融期貨交易所 MEFFRF MEFF Renta Fija 西班牙不定利得金融期貨交易所 MEFFRV MEFF Renta Variable 日本日本東京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 TIFFE The Tokyo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日本東京工業品交易所 TOCOM The Tokyo CommodityExchange 日本東京穀物交易所 TGE The Tokyo Grain Exchange 日本大阪纖維交易所 OTE - 日本前橋干繭交易所 MDCE - 新加坡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 SIMEX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Exchange 新加坡商品交易所 SICOM Singapore Commodity Exchange 澳洲澳洲悉尼期貨交易所 SFE Sydney Futures Exchange 紐西蘭 紐西蘭期貨與選擇權交易所 NZFOE New Zealand Futures & Options 香港香港期貨交易所 HKFE Hong Kong Futures Exchange 台灣台灣期貨交易所 TAIFEX Taiwan Futures Exchange 南非南非期貨交易所 SAFEX SouthAfrican Futures 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