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指點一下金融學的「幾個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的「就業方向」!
一、、、 在任何已經基本完成工業化的國家,高端金融人才和管理人才都是收入最高的。當然,本科生或研究生畢業之後不可能立即從事的職業,如企業高管,不能列入「收入最高的職業」范疇。那麼,對於一個中國重點高校本科或研究生來說,畢業之後可能取得的最高收入的職業有哪些呢?前景最廣的職業又有哪些呢?試列舉如下,以薪酬為第一考慮因素,發展前景為第二考慮因素,社會地位、名望為補充考慮因素,大致是這樣:
1、外資投資銀行
特指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全球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德意志銀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瑞銀華寶等海外第一流投資銀行,它們都在中國設有代表處或分支機構,一般每家每年在中國大陸招聘5-10人,少的時候只有1-2人。投資銀行在中國招聘的畢業生,有東京、香港、新加坡、北京、上海等不同的工作地點,其中以東京工資最高,中國大陸工資較低。在任何一流投資銀行工作滿3年,申請美國頂級商學院,幾乎一定能成功,MBA畢業後前途不可限量。
投資銀行參考工資(研究生第一年,本科生可能略低):高盛東京90萬RMB/年,德意志亞太區75萬RMB/年,摩根士丹利北京25萬RMB/年(年終分紅另算)。
2、外資咨詢公司
特指麥肯錫、貝恩、波士頓咨詢集團、摩立特集團、美世、艾森哲等海外一流咨詢公司,其中可分為管理咨詢、投資咨詢、人力資源咨詢、市場咨詢、技術咨詢等多個板塊。咨詢公司招聘人數比投資銀行稍多,一般每家每年10人-30人,麥肯錫等公司略少,美世等公司略多,去年因為外資咨詢業務擴張,招聘人數普遍有提高。咨詢公司工資差距比較大,但工作3-5年都能有很大幅度的漲薪,資深咨詢師工資不下於投資銀行家。在咨詢公司申請美國頂級商學院基本都能成功,而且MBA畢業後前途更寬廣。
咨詢公司參考工資(同上):麥肯錫、貝恩15萬-20萬RMB/年,羅蘭貝格10萬RMB/年,其餘介於兩者之間。第二年工資漲100%,第三年漲50%-100%,三到四年後年薪一般可超過50萬RMB。
3、合資或中資投資銀行
包括中金公司、高華證券,中銀國際勉強可算一個。事實上中金相當於摩根士丹利的中國分支機構,工資極高,但近年來有所衰落。高華相當於高盛的中國分支機構,剛組建一年多,前途尚未可知。工資可參考外資投資銀行,一般略低一些。
4、某些員工待遇很高的大型外企
這些職位比較分散,但大多集中在市場營銷、戰略策劃、財務管理等部門。公認待遇很高、前途很光明的外企有:寶潔,瑪氏,馬士基,戴姆勒-克萊斯勒,通用汽車的金融部門等。其工資不如投資銀行、咨詢公司那樣高,但對個人的培養和前途多樣性遠超投資銀行,實踐性超過咨詢公司,對將來從事業務工作非常有利。以上外企的工作強度一般比投資銀行低很多,而且附帶許多培訓機會,「性能價格比」很高。
某些大型外企參考工資(不同部門差別往往很大,以第一年工資較高的為准):寶潔營銷或財務部門7萬-10萬RMB/年,馬士基10萬-20萬,瑪氏12萬左右。強生、聯合利華略低於寶潔。
5、外資商業銀行或全能銀行
如荷蘭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巴克雷銀行等,它們的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隔膜不是很大,但各個部門工資也有一定差別。公司財務(相當於投資銀行)、私人銀行等工資較高的職位,往往比一般的消費者銀行、保險職位高許多。無論如何,這些外資全能銀行給人的鍛煉比投資銀行更全面,各個部門間轉換的概率也更大,因此前途未必不如投資銀行或咨詢公司。
外資全能銀行參考工資:投資銀行類職位可達40萬-80萬RMB/年,商業銀行類職位7萬-12萬RMB/年,比較好的可能達到20萬RMB/年。
6、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即德勤、普華永道、畢馬威、安永。它們的工資都不高,相對於繁雜的工作量可能有些不值得,但名聲很好,工作3-5年後出國讀商學院或轉入其他外企的希望很大,因此有「人才跳板」之稱。「四大」有審計和咨詢兩種職位,但是在2002年審計丑聞之後,大部分咨詢業務被剝離出來,目前咨詢職位比較難以獲得。但是,即使在四大從事一般的審計工作,也有許多學習和實踐商業咨詢業務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四大不鼓勵員工較早的去讀商學院,因此在這方面可能有所阻撓。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參考工資:普華永道6萬RMB/年,加上出差補助和獎金等,可能達到8萬RMB/年,經常在外工作的可能接近10萬RMB/年,其他三大都比普華永道略高。咨詢職位工資比審計職位高一點。
金融學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學生個人的主觀選擇
但學校老師有無實力提供指導,那是學校整體基礎設施的客觀環境
畢業後有無錢途,能否學以致用,那就須看您個人的品學人脈及運勢
我個人的淺見:(如果將來學非所用,以下皆非。求學階段廣結善緣即可。)
走貨幣銀行學研究,如果進入金融機構經營管理領域的實務課題
好做也好用。將來就業容易受青睞
走貨幣銀行學研究,如果進入金融商品研發領域的實務課題
好做也好用。將來就業容易受青睞
走貨幣銀行學研究,如果進入貨幣理論領域的課題
不好做也不好用。將來就業路子較窄
走國際金融學研究,如果進入國際貿易領域的實務課題
好做也好用,將來就業容易受青睞
走國際金融學研究,如果進入跨國企業資金流領域的實務課題
好做也好用,將來就業容易受青睞
走國際金融學研究,如果進入國際貿易領域的理論課題
好做但不好用,將來就業路子受限制
走國際金融學研究,如果進入外匯理論領域的課題
不好做,難有創見;也不好用,將來就業路子較窄
以上所說,都是個人主觀淺見。而且是假設您一定會學以致用。
如果不排斥學非所用,以上皆非。看看參考參考即可。
畢業後的就業市場,受到將來中國政經環境很大影響
您看看那些老三屆,他們年青時跟您的想法是一樣的,充滿機會與迷茫
大環境要看上頭抓對方向。有時候政策很好,但內耗太多。
上頭可以讓年青人充滿熱情,也可以讓整個國家空轉
我的建議是碩生生階段把英語讀好,學什麼比較沒那麼太重要。
短觀條件可,就先出國拿個MBA,回國到外企工作
長觀條件可,到國外拿個Phd再回來建設祖國,現階段待遇福利都不錯
總的來說,心中要有這個方向及主觀規劃。
沒有錢就把書讀好,國內外大學獎學金項目都是很多的。
❷ 請不吝賜教,此次金融危機行業對中國的翻譯行業負面影響大嗎
影響不是很大,外貿和外事的接觸頻率會相對少一點兒,但並不會突然消失。只是一個量的問題。
❸ 豐田遭疫情重創,預計2020財年營業利潤縮水近八成
在全球車市調整與疫情橫行等因素疊加沖擊下,向來步伐穩健的豐田汽車公司(日本股票代碼7203,下稱「豐田」)也難以獨善其身,預計2020財年業績大幅縮水,尤其是營業利潤將下降近八成,跌至九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5月12日,豐田發布了2019財年(即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的豐田集團聯合財務報表與2020財年(即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的聯合財務預測報告,其范圍包括大發汽車公司和日野汽車公司等豐田集團聯合財務報表對象范圍內的子公司。在全球車市縮水以及多家跨國車企巨頭業績明顯下滑的大環境下,豐田2019財年的業績還相對平穩。豐田集團2019財年銷售額為299,299億日元(按當天匯率摺合人民幣19,724億元,下同),比去年同期減少2,95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4億元),同比減少1.0%。營業利潤為24,4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09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4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億元),同比減少1.0%。純利潤為20,76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3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7億元),同比增加10.3%。作為全球最賺錢的車企,豐田在2019財年的吸金能力還是比多家跨國車企強。因受全球汽車市場疲軟、成本支出增等多重因素影響,賓士、寶馬等多家跨國巨頭2019年利潤皆下滑,其中,賓士母公司戴姆勒集團凈利潤同比下滑六成左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豐田2020年的業績估計就不容樂觀。按豐田預測,豐田集團2020財年銷售額將達到240,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817億元),營業利潤預計將達到5,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0億元),分別與2019財年下降19.8%和79.5%。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的沖擊,寶馬、賓士、現代、福特等跨國車企巨頭紛紛受到重挫,其中福特汽車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全球銷量下滑20%,預計一季度最終損益為約虧損20億美元。與其他跨國車企巨頭一樣,豐田正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受疫情沖擊,豐田在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廠一度停工,雖然豐田在中國的工廠從2月起已開始復工復產,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區的工廠在目前也逐漸復工復產,但由於車市疲軟,部分地區管制以及零部件運輸不暢等因素,產能並未完全恢復。豐田汽車計劃將日本工廠5月的整車產量減少40%至7.9萬輛,減產車輛主要面向美國和中東地區銷售。此外,豐田將採取多項減產措施,包括推遲生產時間、將某些工廠的輪班數量從每日兩班減少至一班。
在4月里,中國車市已呈現V字反彈,終結21個月負增長而實現4.4%的增長,但其他國家的車市依然處於谷底。4月,美國新車銷量下降46.6%,澳大利亞下跌48.5%,巴西縮水76.0%,法國、西班牙、英國和義大利4月乘用車銷量分別下滑88.8%、96.5%、97.3%和97.6%。印度跌得更狠,4月國內零售銷量直接歸零。美國是豐田第一大汽車市場, 當前形勢依然比較嚴峻。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由於政府採取了遏制疫情的措施,豐田計劃在10月前將北美的產量削減近三分之一。
在羅蘭貝格全球高級合夥人鄭贇看來,歐洲與美國作為當前疫情重災區,車市全年跌幅或均超20%,產業下行壓力更為顯著。而按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的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降14%。
由於歐美車市疲軟、中國車市形勢有所好轉,跨國車企紛紛將中國車市視為避風港,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倚重,豐田也在加快對中國的投資。豐田中國方面近日接受第一汽車頻道采訪時表示,豐田一直把中國定位在很重要的位置,針對在中國的事業加速也在探討各種措施。今年是豐田的EV元年,豐田會加速推進在中國包括EV在內的電動化進程。
日前,豐田公布了4月在華銷量,4月共銷售新車14.29萬輛,同比上漲0.2%,雖然是微漲,但卻是1~4月以來第一次正增長。按豐田計劃,今年挑戰176萬輛的在華銷量目標,比去年162萬輛增長8.75%。而突如其來的疫情,令這一目標的實現難度加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金融學出來後是幹嘛的
1、經濟預測分析與管理咨詢人員 經濟預測分析人員的行業分布非常廣泛,但一般只有各個行業中的跨國公司、大中型企業和政府經濟決策部門、公共研究機構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該崗位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而管理咨詢人員主要是流向一些咨詢公司,比如IT咨詢、戰略咨詢、營銷咨詢、審計、上市輔導等。
2、對外貿易人員 將"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為國內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組織國際貿易貨物物流等。有相當一部分外貿人員在經驗成熟後,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外貿公司。
3、管理職位 研究生與本科生不一樣,大多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都參與了一些社會實踐,擁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所以正式進入社會時,也能謀得一些管理職位,例如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
❺ 金融學什麼,以後出來做什麼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保險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金融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就業方向。
1、掌握金融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具有處理銀行、證券、投資與保險等方面業務的基本能力;
3、熟悉國家有關金融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5)羅蘭貝格股票擴展閱讀:
有效市場假說(EMH):
196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金融學教授尤金·法瑪(Eugene Fama),發表了一篇題為《股票市場價格行為》的論文,於1970年對該理論進行了深化,並提出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簡稱EMH)。
有效市場假說有一個頗受質疑的前提假設,即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理性,並且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信息作出合理反應。
該理論認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競爭充分的股票市場,一切有價值的信息已經及時、准確、充分地反映在股價走勢當中,其中包括企業當前和未來的價值,除非存在市場操縱,否則投資者不可能通過分析以往價格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利潤。
歸納起來,EMH對於投資者的意義是:若市場弱式有效,則技術分析是無用的;若市場半強式有效,則基本分析也是無用的;當市場完全有效時,市場組合(Market portfolio)是最優投資組合,意味組合的被動管理是有效的。
❻ 我打算畢業後去美國留學,雙河這邊哪家留學機構靠譜呢
我們分別分析一下,金融和金融工程的就業走向:MSF-金融碩士MSF-金融碩士的核心課程設置更多集中在金融的一級市場,像投資分析、公司金融、金融管理或者財務管理方面,申請時都需要需要申請學生在宏觀微觀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概率論方面有先修課程,比如華大聖路易斯的MSF中,分支一Corporate Finance & Investments和分支二Wealth and Asset Management,就需要修過微積分、統計學和微觀經濟學。MSF項目相對於International Business來說,對數學的要求更高,現在很多美國的金融碩士項目的課程逐漸演變為:金融市場+量化分析,比以前的項目設置更注重量化分析的部分。比如Rochester的MSF,需要修讀的核心課有企業財務會計、財務數據分析、資本預算和企業目標、投資、企業融資、固定收益證券、數量金融、經濟學和統計學。總結一下,MSF的同學們畢業後在國內一般是這幾個就業走向:· 商業銀行,比如國內的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證券公司,也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證券、信託、基金類都是靠風險管理吃飯的,如果對個別行業有興趣,大家申請時可以選擇財管/投資/風控的專業分支。· 金融控股集團、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 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進入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對於美國金融專業畢業生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要進入這幾個行業主管部門難度較大,升職周期比較長了· 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北美的就業走向也基本是這幾個方向。2. MFE-金融工程:在了解MFE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場發展得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以往傳統的股票和債券上發展出了期貨、期權等一系列新型投資產品,這些新型投資產品就是我們常說的的「金融衍生品」。那如何對這些金融衍生物進行定價和組合是各個投行(如JPMorgan、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這一類)面臨的一個難題,同時,由於需要設計出高級的投資組合來盈利,面對這樣復雜的需求,設計一樣金融商品需要財務的概念,數學、統計的輔助與金融的知識,因此金融工程是近年竄起速度最快的學科,就業需求量很大。總結來說就是金工作為交叉學科,它的理念在於使用數學原理,使用計算機工具,運用於金融問題的分析上。MFE就業走向:· 金融衍生品的定價(更多是研究意義上的)· 投資組合portfolio management:量化工具 數學統計分析 時間序列分析 機器學習 做投資· 分析(買方 hedge fund),自動化交易執行/做市:運用代碼根據各個學校MFE的就業統計數據,絕大多數金工畢業生都可以及時找到滿意的工作,做金融分析師、金融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等跟金融工程專業本身相關度比較高的職業。在華爾街,稍有知名度的金融工程師的年薪要在五十萬美元以上,在其它的銀行、保險和理財公司的金融工程師的年薪也要在四十萬美元以上。現在國內國有商業銀行的「金融科技」人才的薪酬也在其他部門員工的3-5倍,股份制銀行的年薪是國有銀行同類薪酬的10倍,而商業銀行的「熱門人才」常常又被外資銀行用高薪挖走。下圖為NYU MFE 2018級畢業學生的就業統計,平均起薪在9,1000美金,畢業前和畢業後90天內找到工作的比率也非常高。從各類就業數據來看,MFE的就業形式相當樂觀,可選擇的行業,可擔任的職務都是多樣化的,畢業就能接offer也不是夢,總結來說就是不愁沒出路!基於我們對畢業生的就業分析來看基本上會選擇這樣幾個行業:· 投行(劵商):著名國際投行 Goldman Sachs、Citi、Morgan Stanley、JPMorgan 等、國內投行中金、興業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等。主要從事投行 IBD、Sales&Trading、Research 等工作。· 四大會計事務所及咨詢:金工專業的同學畢業後可以去四大會計事務所 PwC、Deloitte、KPMG、EY 和戰略咨詢公司 McKinsey、BCG、Bain、羅蘭貝格等公司從事公司發展戰略顧問。相比投行來說比較好進。· 基金、信託、私募及風投機構:主要從事分析師的職位,行業壁壘高,分析師發展幾年價值很高。· 保險公司:主要從事精算及風控業務,屬於公司的高薪職位。· 500強大型集團公司:主要負責集團企業財務部分的會計核算、資本管理、成本控制、內部控制等工作。哥插一句: 金工不僅要學習金融,市場,統計等多個專業方面,同時還要把學習的領域融會貫通。學習金工意味著要學習同等的三種甚至更多專業,學習的強度和難度不言而喻,金工被譽為「最難學的專業」 一點也不為過。選擇金工一定要有可以承受高壓的心臟和努力學習的毅力!此外,申請金融工程需要先修課程,金融工程喜歡定量背景好的學生,一般要求申請者修過以下前提課程(各個學校的偏好和前置課要求不一樣,我給出的比較全面,以各個學校Admission為准):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偏微分方程、實變函數、隨機過程、數值方法、C++編程、演算法與數據結構。關於金融/金工就業的解析就到這里,有任何申請相關問題歡迎私信哥~
❼ 基建型的股票未來有市場嗎,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於占福也給出了偏「冷」的判斷,「目前偶現的疫情會給地方政府財政帶來雙重消耗,一方面相關的防疫政策會影響地區的商貿活動,從而影響財政的收入;另一方面如果有疫情發生,相關的檢測、防疫等支出也會增加財政壓力。至少目前看到的是,不是說交通的需求是高歌猛進、一路綠燈,中間出現的不確定性都會對基建投資的熱情、速度產生影響」,於占福表示。
❽ 金融行業的前景怎麼樣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金融專業,確實是當今的熱門專業,高考生報考金融的很多,以至於很多學校的金融專業的高考錄取線大大高於其他專業;考研金融也很熱,跨考金融專業研究生的很多,各種本科專業背景的人都有,特別是工科的人很多。
金融專業通常就業於金融行業,主要包括銀行、券商、基金、保險、信託、資產管理、金融租賃等分支行業。由於金融業屬於服務業,輕資產行業,而服務業是後工業時代經濟的主體和重心,因此,金融業也會大有發展。
可就業產業:投資銀行、咨詢、消費產品、金融服務、資產管理、商業銀行、娛樂傳媒、房地產和技術產業
適合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的公司:例如著名國際投行 Goldman Sachs、Citi、Morgan Stanley、JP Morgan 等、國內投行中金、興業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等; 四大會計事務所 PwC、Deloitte、KPMG、EY 和戰略咨詢公司 McKinsey、BCG、Bain、羅蘭貝格等主要從事公司發展戰略顧問;500強大型集團公司,主要負責集團企業財務部分的會計核算、資本管理、成本控制、內部控制等工作。
❾ 中國概念股私有化浪潮的原因有哪些
資本市場恰如一座圍城,城外的公司擠破腦袋想沖進去,置身其中的公司又費盡周折想逃出來。
3月27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河南眾品食業(HOGS.NASDAQ)宣布,董事會收到董事長兼CEO朱獻福提出的初步、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朱獻福有意以13.50美元/股的現金價格回購所有非其本人持有的在外流通普通股。
眾品食業並不是近期唯一期望退市的中概股。一個月前,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B2B公司(1688.HK)啟動退市。3月26日,馬雲(微博)致信阿里巴巴股東,希望股東們能對公司的私有化予以體諒。「盡管私有化的過程非常艱難痛苦,但我們寧願有一個不完美的變革,也不願看到一個沒有希望的未來。」
而在3月12日,優酷網(YOKU.NYSE)與土豆網(TUDO.NASDAQ)宣布以100%換股方式合並,交易完畢後,土豆網將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此時距土豆登陸納斯達克僅7個月而已。
在它之前的2月14日,盛大(SNDA.NASDAQ)宣布,公司特別股東大會多數股東投票贊成、批准了CEO陳天橋擬23億美元收購盛大在美發行股份的提議。其理由是,公司私有化後將不再承受資本市場對業績短期營收、利潤等的壓力,可以踏實去做好長線業務布局。
如今,中概股的退市名單中,正不斷地增加著新成員。據羅仕證券日前統計,2011年間,共有22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宣布或已經完成私有化退市,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2011年中國企業在美IPO22億美元的總融資額。其中,同濟堂、康鵬化學、中消安、盛大網路、環球雅思等10家已經完成私有化交易並退市,而近期仍在進行私有化交易的,有亞信聯創、中房信、國人通信等。羅仕證券預計,私有化交易在2012年將繼續保持強勁勢頭。
不僅在美國市場,在香港和新加坡,同樣的一幕正不斷上演。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在2010年,赴美上市中國企業數量達到創紀錄的45家,融資額高達38.86億美元,甚至出現了一周之內5家中國公司掛牌美國市場的盛況。
只是,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還來不及享受資本市場的盛宴,便遭遇了2011年最冷的寒冬。在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夥人康雁看來,此時的退市潮反映了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企業上市往往是為了獲得資金,但資金的獲得並不是沒有代價的。「用圍城的比喻很形象,說到底,這是一個資本市場不斷成熟和演變的必經過程。」
資本桎梏
盛大網路的退市,從去年10月17日公布私有化計劃至今年2月15日正式完成,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
從2009年起,這家試圖成為「網路迪士尼」的娛樂公司就進入了擴張期,其業務橫跨游戲、文學、音樂、視頻、旅遊等,希望從版權內容輸出的源頭打通產業鏈。願望雖然美好,但過長的戰線對資金周轉及管理形成了嚴峻挑戰,盛大內部各種問題逐漸爆發。而當酷6的收購導致整個集團「很受傷」後,盛大便開始了接連的調整。
在推出私有化計劃前,盛大網路的股價一度跌破30美元。而其手中高達14.17億美元的現金以及擁有的盛大游戲(GAME.NASDAQ)股權已值每股約32美元。這意味著,公司構築的娛樂帝國夢想並不能激發資本市場的興趣。
這與阿里巴巴B2B公司的處境相似——阿里B2B公司的營收下滑也導致股價長期不振。根據其最新財報,B2B去年四季度營收增幅15.5%,創近年最低。純利下跌6%,亦是連續9個季度來首次下跌。艾瑞統計數據顯示,阿里B2B的市場份額最近2年整體下滑,8個季度下降了13.4%。對此,馬雲在今年1月的一次內部講話中提到,未來三年整個集團的主旋律就是「修身養性」,加強內部建設。
資本市場估值不高、不被投資者關注、交易不活躍是盛大網路及阿里B2B私有化的重要原因。事實上,中概股在美國市場幾乎都遭遇了類似的煩惱。網易CEO丁磊幾年前參加兩會時就表示後悔讓公司上市。因為海外投資者對國內公司的產品和業務不熟悉,用戶和投資人兩個群體毫無重合,使得中概股的估值處於底部。搜狐CEO張朝陽也曾在投資者會議上公開表達了對搜狐市盈率的不滿,認為搜狐的股價根本沒有反映出公司的價值。
「如果管理層經過預算,發現公司的股價值30元,但實際股價只有20元,那麼公司的融資成本就很高。」康雁稱,「因為這相當於我每發行一股新的股票就要賠10元。」此外,企業在上市後還需持續不斷地支付服務費,包括信息披露、審計、法律等方面的成本。每次發布季報、年報時,企業還要接受公眾放大鏡般的審視,一旦業績低於預期,大股東、董事會便會面臨投資者的壓力。
就盛大而言,在退市前的一年內,每季的業績表現皆難如人意。當時轉型調整中的盛大正面臨營收走高而凈利走低的局面。若按美國通用會計准則(GAAP),盛大網路2011年第二季凈利潤為880萬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4.8%,環比下降89.71%,而2011年三季報顯示,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盛大網路歸屬於普通股股東應占凈利為970萬元,同比下降89.97%,這些都讓公司面臨著較大的聲譽和公關壓力。再看阿里巴巴,它的退市公告或多或少地顯示公司擔心股價疲軟會影響整體的品牌形象。
「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它自身的監管成本、運營成本和決策效率成本也在不斷地增加,而資本市場的價值又在向下走,對企業而言,每年付出大量的成本只是為了維持這么低的市值,就顯得不太值得。」博斯咨詢公司全球合夥人徐滬初指出。
另一種可能是,「當企業市值很低的時候,它會面臨惡意收購等現象。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就會導致公司的控制權旁落他人。」徐補充道。
從這個角度看,當企業不缺錢,或作為上市公司的成本大於其收益時,通過私有化退市就成了理性的舉動。
即便如此,這並不能掩蓋公司的潛在損失。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對資金鏈提出了更高挑戰。
「如果你的現金流不是很好,就要通過銀行貸款解決,這會讓企業在短期內背負更高的成本。」康雁解釋道,「而股票不需要馬上分紅,也沒有義務在短期內對股東作出回報。」
在知名IT評論人謝文(微博)看來,私有化並不值得提倡。「一家公司往往請了很多律師、財務顧問,經過若干交易才上了市,而退市又要花很多成本,太過折騰。而從歷史上看,真正的好公司或百年老店沒有一家是這么乾的。」他說道,「看一家企業是否健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它花多大力氣在資本層面,花多大力氣在產品服務層面,又花多大時間在市場公關層面。不少中國企業,都將太多的精力放在公關、市場和資本游戲上。」
私有化的另一大隱性成本則表現在人才的獲取上。用謝文的話說,員工們每天工作十幾小時,大多是希望公司上市後能獲得可觀回報,而這條路被堵上後,很多一流人才便會蠢蠢欲動。「別的公司有上市和增值前景,我何必到你這里來?比如雅虎股價在過去幾年一蹶不振,很多一流人才都走了,盡管公司的架子還在那,看起來還盈利,但實際已削弱了未來發展的動力。」
緩解浮躁
從公開信息看,陳天橋是在2010年底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在2010年三季度財報會議上提出了新的轉型思路和新業務布局。
和阿里巴巴一樣,盛大也同樣需要「休養生息」,以及更謹慎地、用波瀾不驚的方式部署整個產業鏈。然而美國資本市場關注的是業績與回報,它們並不會給予上市公司足夠的耐心。這在無形中給了盛大諸多壓力。
這種狀況在海外上市公司中並不鮮見。近幾年,中國公司如潮湧般湧入海外資本市場。相比於國內嚴格的審批制度,海外上市的低門檻與業績盈利的低要求,以及國際投資者對中概股的熱捧,成了許多企業爭相在海外IPO的助推力。但經歷海外市場的洗禮後,不少公司發現每季度的財報發布都成了一道坎。
一位盛大的前高管稱,陳天橋在過去數年間變得越發急躁,賭性也更加嚴重。他曾試圖借爆發式的投資換取業務的迅速突破,但結果是讓盛大上下陷入浮躁的心態中。
但事實上,業務轉型與戰略升級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來實施,這很有可能影響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況且,納斯達克與中國概念股的蜜月期早已過去。
「有些時候,資本市場未必是利於企業發展的,」康雁認為,「遇到重大戰略轉型期的企業,必須進行一些長期的虧損性的投入來扭轉態勢,而資本市場的短期性無法支持企業的長期投入。」管理層與資本市場的出發點不同,就會展開利益的博弈,「這時私有化,就能不在資本市場的干擾下進行長期布局。」
此外,上市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束縛大股東的手腳,尤其對海外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大股東想對公司進行業務調整、資產重組,都要履行嚴格的信息披露、內部討論、監管部門批准等流程,不僅時間長,而且大股東往往不能「隨心所欲」。
或許,退市能減緩盛大的焦慮。而在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對出口貿易的持續負面影響下,阿里集團同樣需要自我調整。
去年6月,阿里集團提出「大阿里」戰略,奠定了阿里巴巴旗下B2B、B2C業務的基調,從而將各業務線打通。
而今,盛大和阿里有了更加從容的跡象。對於阿里集團而言,私有化為公司實現更大的目標創造了條件。
事實上,外界並不能排除這些退市公司是否會考慮進行PPP(Public-Private-Public,即上市、退市、再上市)。這意味著,它們從低迷的海外市場退市,回到估值較高的國內或者其他市場重新上市,市值可能會因此增長好幾倍。
「這取決於公司當下的交易動機。」康雁稱,「如果你認為私有化可以讓你更好地集中核心業務,那麼公司可以趁此機會做中長期的打算。如果私有化僅僅是因為股價太低喪失了融資功能,那麼你面臨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另一個市場將股票賣的更好。」
這種交易型的私有化,面臨的是另一重挑戰。用徐滬初的話說,私有化後的公司再上市時,必須要對公司的歷史有一個回顧和交代。
「你一定要講一個非常好的故事,如果這個故事不好,就會對再度上市產生很大的影響。」換言之,公司再度上市時,消費者和投資者對它的要求會更加苛刻,如果沒有一種更好的盈利模式,便會對定價產生影響。
「這其中的風險很大。」徐滬初表示,「如果純粹從財務角度出發而退市,將來就很難有故事可講。而一旦涉及戰略意圖,大家便會以期待的心情對待公司的再度上市。從這個角度看,盛大和阿里都已經把後面的故事鋪墊好了。」
博弈私有化
據統計,2011年間,共有20餘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宣布或已經完成私有化退市,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2011年中國企業在美IPO22億美 元的總融資額。關於私有化背後的邏輯和利益鏈條,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高級合夥人康雁,博斯咨詢公司全球合夥人徐滬初提出了他們的見解。
《21世紀》:對企業而言,應該如何選擇私有化的時機?
徐滬初:要看兩方面,一是戰略,二是成本。譬如,阿里巴巴需要重新梳理、整合旗下的業務,形成強有力的業務鏈。盛大也存在這個問題,即怎麼把業 務整合起來打造所謂的娛樂帝國,這些都是從戰略層面考慮的。第二要看資本市場的表現,是否給這些公司提供了私有化的契機。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形成了 第一次大規模私有化退市潮,當時美國股市蕭條,公司股票價格大跌。1997年以後的香港市場以及2000年左右的日本市場發生了很多私有化的案件,也是因 為前者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後者股市長期低迷。這都是和宏觀經濟衰退相關的。
康雁:這裡面主要反映了一個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需求。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股東回報的概念是根深蒂固的。企業的年報基本上傳遞的是一個增 長的回報的信息,否則你就會面臨資本市場的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股價,如果企業不能為股東創造長期的價值,那麼股價就會下跌;二是機構投資 者會對董事會形成一種壓力,會要求管理層作出對股東利益有利的舉措。這里就形成了資本市場、投資者代表和管理層之間的博弈。當管理層發現資本市場對企業發 展形成了制約,就會面臨私有化的選擇。
《21世紀》: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上市之後的融資成本會大於收益?
徐滬初:這要分為四個方面看。首先是運營成本的增加;第二,企業的治理結構要符合規范,也會面臨大量的成本;第三,企業上市後在某種程度上變得 透明了,但決策的效率下降了,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里,效率是很關鍵的,這實際上也是成本增加的一個方面;第四,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對外界披露得很清楚, 那麼競爭對手一眼就可以從中判斷出你的運營狀況,對企業形成威脅,這也是潛在的成本。所以它不完全是財務意義上的東西。
康雁:融資成本是否大於收益,取決於你以什麼樣的價格去賣公司的股票。比如管理層通過對未來的預期,通過與同行業的企業做市盈率的比較等,發現 股票價值30元,但實際價格只有20元,那麼相當於每發行一股就賠10元,這是非常高的融資成本。而說到監管,這只能是一種隱性成本,這種成本只有在你本 身運作不規范,有硬傷的時候才會成為成本。
《21世紀》:如果要啟動私有化,管理層應該如何去制定比較合理的回購價格?
康雁:這實際是企業與資本市場的博弈。一般說來,如果你的股票散戶持有的比較多,相對來說你可以給出一個相對高的溢價讓散戶將手中的股票拋出。 如果你的股票在機構投資者手中比較多,那麼你可能要看看這些機構投資者的結構。大的機構投資者你可能需要一對一地和他談,或通過中介機構去達成一些交易的 妥協。之後,再對一些散戶進行要約收購。
徐滬初:這要從兩方面看。首先,你要對股價在未來幾年的走勢有一個預測,然而判斷投資者如何看待企業的價值,再與其進行溝通談判;第二,你要結 合資本市場的大背景,如果市場持續低迷兩三年,投資者投資股票實際也沒有得到增值,那麼你的出價可以低一些。如果剛好這兩年市場有一個快速增長,那麼你的 出價肯定要高。
《21世紀》:這種博弈的過程中,有什麼技巧嗎?
康雁:中介機構即投行經常會用各種各樣的技巧,比較簡單的是,你要讓投資者更加悲觀地看待你的未來。如果他們認為公司未來增長很快,他們就不會 賣。你要告訴他們如果現在不賣他們以後就沒有機會賣了,而且要讓投資者相信這個價格是合理的。另外,你要讓他知道如果他現在不賣,其他股東都集中賣了以 後,他最後賣是最吃虧的。類似於這樣的一些處理方式,都是投行非常擅長運作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