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華爾街影片中證券交易所的利益相關者

華爾街影片中證券交易所的利益相關者

發布時間:2022-04-30 20:04:21

① 華爾街風雲人物

  1. 傑西·利弗莫爾(JesseLivermore)——特立獨行的曠世奇才,他那些革命性的操作策略,至今仍得以運用。利弗莫爾曾經賺取巨額財富,又多次賠得一文不名,最終陷入麻煩不斷的個人問題和嚴重的抑鬱症之中

  2. 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Baruch)——聰明而老到的金融家,他依靠成功的操作成為巨富,而金融交易同樣功成名就,後來又在美國最高權

  3. 傑拉爾德·勒伯(GeraldMLoeb)——金融作家、證券經紀人以及短線高手。他嚴守交易規則,視市場為「戰場」,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內,賺得數百萬美元。

  4. 尼古拉斯·達瓦斯(NicolasDarvas)——這位「圈外人」,幾乎是無意中在股市首獲成功,從而便開始追求成功的股票交易。歷經無數次的挫折與失敗,但他從未動搖過,最終收獲回報。他不僅賺得數百萬美元,而且還成為《時代》(Time)雜志的專題人物。

  5. 威廉·歐奈爾(WilliamJO Neil)——他實事求是,孜孜不倦,從未停止過詳盡的研究與分析,操作時嚴遵守則,從而在股票交易中發家致富。後來,他又利用在股市中賺得的利潤,創辦了投資研究資訊公司,為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服務,頗為成功。

  6. 利弗莫爾和巴魯克在20世紀初名聲大振。他們形成了新的守則,創下了新的先例,因而取得了驚人的成功,賺取了巨額的財富。盡管利弗莫爾一路上曾多次失利,也曾有過艱辛,但他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市天才,既獲得了巨大財富,也取得了偉大的個人成就。他與商界最成功的人士交往,多年來被許多人視為最優秀的股市高手。

  7. 伯納德·巴魯克在股市的成功,為他在商界帶來了好運。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既是金融家,又盡享政壇成功,曾經協助起草《巴黎和平條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擔任威爾遜總統的戰時工業委員會主席。

  8. 傑拉爾德·勒伯同樣是華爾街的傳奇人物,盡管他走的是一條鬧中取靜的道路。在5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不僅在股票交易「戰場」成功積累了大量財富,同時還是一位出色的股票經紀人和金融作家。他還不得不與價值投資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Graham)一爭高下。1935年,格雷厄姆的經典著作《證券分析》(SecurityAnalysis)一書被擺上書架,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勒伯的《投資存亡戰》(BattleforInvestmentSurvival)面市。兩種迥然不同的投資風格各不相讓,格雷厄姆倡導的是買入並持有的長期策略,而勒伯則宣稱,自己的短線交易風格,最適於在股市獲得成功和實現高額利潤。

  9. 尼古拉斯·達瓦斯藉以成功的「達瓦斯方法」,曾經一度引起了整個美國的關注。當時,《時代》雜志專題報道了他的故事,而他親筆撰寫的《我如何從股市賺了200萬》(HowIMade$2000000intheStockMarket)一書,在1960年出版時便成為全美暢銷書。達瓦斯的經歷向所有雄心勃勃的入市者證明,即使沒有直接參與證券業,只要付出應有的努力,任何人都能從股市中獲得金錢回報。 尼古拉斯·達瓦斯根據其傳奇經歷所寫的自傳《我如何從股市賺了200萬》已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10. 威廉·歐奈爾演繹了現代成功的偉大故事。他通過股票交易積累財富,然後將戰利品用於創辦成功的企業,支持投資領域。他創立的企業威廉·歐奈爾公司(WilliamO Neil&Co)主要為投資機構服務,而《投資者商業日報》(Investor sBusinessDaily)則服務於散戶投資者。今天,它們被看做可靠的研究和投資信息的來源。歐奈爾的「CANSLIM」方法,則成為許多散戶投資者的最愛。

② 電影華爾街中證券交易所的利益相關者有哪些

邁克爾·道格拉斯飾哥頓·蓋柯 查理·西恩飾巴德·福克斯 達麗爾·漢娜飾達麗恩·泰勒

③ 華爾街的幕後花絮

本片是導演奧利弗·斯通繼《野戰排》的反戰主題以後,以一個白領股票新手的視覺為切入點,拍攝的抨擊和揭露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下的貪欲罪惡的電影。本片的時機顯然也是有所選擇,它挑在美國金融市場的公債丑聞出現以後,華爾街特別容易受攻擊的時候出現在公眾面前。
影片指出,大多數中小投資者是很容易受愚弄的,像戈登這樣的大市場殺手們,他們總是像猛禽一樣,突然俯沖下來,從股東們的鼻子底下將整個公司攫取然後飛走,毫不留情。戈登們的行為是道德敗壞和非法的,但是他們總是喜歡用幾句話就讓自己的良心寬恕了自己的行為,例如「沒有人會受傷」、「人人都這么做」、「這個交易中有一部分是為了每個人的」、「除了我們,誰會知道呢?」
電影有著傳統的情節設計:飢渴的年輕人渴望接近前輩得到成功,結果被引誘,被欺騙,最後試圖翻盤。實際的細節其實並不太重要。八十年代的銀幕上少有角色如戈登這般的冷酷無情又令人信服。如果說影片有什麼缺陷的話,可能設置的查理·辛一角有問題。因為他看上去還不夠貪婪和無情,不大容易讓人覺得他最後確實有勇氣把戈登拖下馬來。
奧利弗·斯通本片的最大成功在於公認他將金融市場的不擇手段演繹得復雜而又可信,同時又顯得十分有意義。任何人都可能被它吸引,因為股票操縱的細節和走漏消息描繪的很真實,大多數時候我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而且從頭至尾,我們知道這一切發生是為了什麼。
盡管戈登的違法行為讓華爾街的大多數人反對,但他的大價值觀將是被贊同的,合法的騙局能帶來金錢,他們一定就會去做。可能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的大金融家Donald Trump,就曾在他的自傳中說道:很簡單,金錢對他的吸引力已經不太大了,他更多的動機是為了參與這種挑戰並且成為贏家。他的坦白讓人欣賞。但是人們要警惕的關鍵在於,這種價值觀的兩面,一邊是金錢,一邊是獲勝,並沒有提及到任何的生產商品和服務、製造產品、發明某些設備、建造某些廠房等實業方面的財富創造手段。
本片的真正目的其實並不是抨擊華爾街的罪行。奧利弗·斯通攻擊的是將追求利潤與財富置於任何其他事情之上的價值觀。他的電影體現出了一種金融世界的兇殘氣氛,即不管道德的死活,一切向錢看。隨之而來的法律,應該僅僅是懲罰的一部分而已。
·片中由特倫斯.斯坦普飾演的英國人「拉里懷特曼先生」,大家公認他的原型來自漢森公司的「戈登·懷特先生」。漢森是一家專門從事收購、清算、拆散公司進行售賣的公司。
·父親的角色盧·曼海姆是導演奧利弗·斯通用自己父親路易斯·斯通的名字命名的。路易斯·斯通是一個真正的華爾街股票經濟人,他在本片發行前一年去世了。
·導演奧利弗·斯通對主角戈登的首選是理查·基爾和沃倫·貝提,並不是麥克·道格拉斯。
·湯姆·克魯斯很想出演巴德·福克斯這個角色,但是奧利弗·斯通已經早答應把這個角色給查理·辛,後來,奧利弗·斯通為湯姆·克魯斯准備了另外一個角色,那便是1989年的《生於7月4日》的主角。
·導演奧利弗·斯通給了查理·辛兩個選擇,片中父親的角色卡爾·福克斯將由他從傑克·雷蒙和馬丁·辛兩人中選一個,查理·辛選了他自己的父親,同樣也是著名老牌演員的馬丁·辛。
·這個故事是在美國80年代的後保債券丑聞事件發生後寫就的。
·電影中戈登的一句台詞:「貪婪不好聽,卻是好東西。」被評選為2007年的「100句最偉大的電影台詞」的第70位。
·到2007年為止,這是唯一一部既得到奧斯卡也得到金酸莓獎的片子。分別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邁克爾·道格拉斯,金酸莓最差女配角:達里爾·漢娜。
·在片子結尾處,巴德·福克斯下車,走了一段長台階的路到法庭,他路過的報刊車門上貼的是《財富》雜志的海報。
·片中有一個公司的名字叫「Anacott Steel」,這也是在另外一部1974年的影片The Longest Yard中曾經出現過的公司名字。它可並不是一家真正的公司。
·在Teldar Paper股東大會上,越過戈登·蓋科的肩膀,可以看到有個姓名牌上寫著「肖恩·斯通」。
穿幫鏡頭
·在一部電腦屏幕顯示日期為1985年5月6日時,前面有個鏡頭是挑戰者太空梭爆炸的鏡頭,明顯時間上出了紕漏,因為挑戰者太空梭升天是在1986年的1月28日。
·當卡爾把他的眼鏡取下來以後,下一個鏡頭,眼鏡又回到了他的鼻子上。
·當戈登在巴德的公寓對卡爾發表言論的時候,窗戶里反射出了拍攝用的麥克風。
·在會議進行時,戈登的鞋子在鏡頭切換時變化了。
·在戈登和巴德首次會面的那場戲中,在巴德離開戈登辦公室時,領帶還完美服貼地打在脖子上,當巴德到達門外時,他的領帶就變得歪七扭八的,而且還拉開了一半。
·電影結尾公園處,戈登外套上的水量,在鏡頭切換的時候變化了。
·巴德是觸犯聯邦法律被逮捕的,但是在電影中,他卻走進了紐約州立最高法院,而在它的隔壁才是聯邦法院。
·當戈登讓巴德從豪華轎車里下車時,街道的地面是完全乾燥的,而就在此地之前幾個街區,還下了很大的雨。
·當戈登從衣帽間走出,巴德在說「我不僅僅是另一個經紀人……」時,如果你注意看戈登的腳下,他穿著一套正裝,配了一雙網球鞋。
·當盧.曼海姆對巴德說「金錢會讓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時,在曼海姆領帶下藏著的麥克風露出來了。
·懷德曼在電腦鍵盤上打字的鏡頭,當鏡頭拉回來時候,可以看見屏幕是黑屏狀態。
·當巴德在證券交易委員會前播放戈登的錄音時,對話聽起來是在室外錄的,在中央公園里,戈登站的距巴德和他的隱蔽麥克風也比較遠。但是當調查人回放這個帶子時,室外的嘈雜消失了,戈登的聲音又清晰又明亮,明顯是在室內錄的。
·當巴德在和一個地產經濟人一起看房,想買一個高層單元的時候,在屋裡,街道的市聲包括警笛的聲音都能聽到,但是從窗戶往外看,你會發現這個樓層太高了,理應聽不見任何的市聲才對的。
·在懷德曼海濱別墅的樓上,戈登談判時,他背後的畫,隨著場景切換變化了!

④ 電影《華爾街》(請看清,不是《華爾街之狼》)里的戈登蓋科(Gordon gekko)的歷史原型是誰

伊凡·博斯基
伊凡·博斯基,俄國移民後代,華爾街傳奇人物 讓人談之色變的「股票套利之王」
1975年,伊凡·博斯基用他東拼西湊來得70萬美元,成立了自己的股票套利公司。此後數年,憑借每天18小時的勤奮工作和頑強的奮斗精神,以及對金錢的執著追求,博斯基在華爾街上樹立了一個敢於冒險的成功者形象,被認為是最頑強、最迅速的套利商。不少人都叫他「恐怖的伊萬」。
進入80年代以後,他嫌之前的賺錢方式太慢太繁瑣,開始大肆進行非法套利活動。後被昔日盟友丹尼斯·萊文(Dennis levin)牽扯出來,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內幕交易,被判3年半監禁,沒收其非法所得8000萬美元,處罰金5000萬美元,並剝奪其證券交易權利終身。在伊凡·博斯基的供詞中,還牽扯出另一位金融狂人,即有著「金融魔術師」和「垃圾債券之王」之稱的邁克爾·米爾肯。
1986年伊凡·博斯基在加州大學商學院的畢業典禮上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Greed is alright!」(貪婪是可以接受的)這句話後來成了商界的經典名言。
電影《華爾街》第一部中的戈登·蓋柯(Gordon Gekko)就是以伊凡·博斯基為原型的。

⑤ 華爾街之狼是真實的故事嗎

是按照真實人物喬丹·貝爾福特個人回憶錄改編的。

影片講述的是華爾街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的故事,這位股票經紀人曾在三分鍾內賺取1200萬美元,31歲時就擁有億萬家產。影片根據喬丹的個人回憶錄改編,講述了他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發家生涯以及迷失沉淪生活。

(5)華爾街影片中證券交易所的利益相關者擴展閱讀:

喬丹·貝爾福特(Jordan Belfort),1962年7月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布朗克斯,美國股票經紀人、勵志演說者、作家,30歲就被《福布斯》雜志譽為「股市中的羅賓漢」,他通過遊走在法律邊緣,甚至觸犯法律的手段大肆斂財,創造過3分鍾內賺進1200萬美元的奇跡。

他在獄中寫下自傳《華爾街之狼》,講述了自己從普通銷售員成為富翁,並在經歷瘋狂斂財,酗酒,吸毒,洗錢後入獄,財富夢碎的完整經過。

參考資料;華爾街之狼 網路

⑥ 華爾街之狼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華爾街之狼》影片講述的是華爾街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的故事,這位股票經紀人曾在三分鍾內賺取1200萬美元,31歲時就擁有億萬家產。

⑦ 影片華爾街分析影片中主角的行為符合證券法中規定的什麼交易行為

利用內幕消息牟取個人利益 操控股價 估計還有老鼠倉 至於把公司賣了那是很合法的 畢竟人家要賺錢嗎

⑧ 證券交易所利益相關者有哪些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不太明白您的意思,什麼叫證券交易所利益相關者?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⑨ 華爾街的幕後製作

斯通與湯姆·克魯斯見面討論過出演巴德·福克斯一角的事宜,但他其實心目中已經選定了查理·西恩。斯通喜歡辛的「剛性」表演風格,並使用這種風格來表現出崇拜蓋柯的巴德天真的本性。邁克爾·道格拉斯剛剛擺脫了像《綠寶石》這類電影中的英雄角色,正好想找些前暗和前衛的角色。製片公司希望請華倫·比提出演蓋柯,但後者表示沒興趣。斯通一開始想請理查德·基爾但對方也沒有接受,所以他選擇了道格拉斯,雖然好萊塢的其他一些人建議他不要做這樣的選擇。對此斯通回憶道:「好萊塢每個人都警告我說邁克爾沒演技,他主要是一位製片人而不是演員,他會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在自己的拖車里講電話。」但導演發現「當他演出時,他會全情投入。」斯通表示他在道格拉斯身上看到了「惡棍的特質」,而且總是覺得他是個精明的商人。道格拉斯記得自己首次讀到劇本時,「我覺得這真是個好角色。劇本很長,裡面有一些不可思議的漫長而激烈的內心獨白。我還從來沒見過哪個劇本裡面用單倍行距都還要用掉兩或三頁紙的獨白呢。當時我想,哇!我的意思是,這真太不可思議了。」為了對出演角色做准備,他閱讀了企業掠奪者T·布恩·佩金斯(T. Boone Pickens)和卡爾·伊坎的個人資料。
斯通讓查理·西恩在傑克·萊蒙和馬丁·辛之間選擇一位來扮演其角色的父親,查理選擇了自己的親生父親馬丁。馬丁·辛與其對應角色卡爾有相似的道德觀。斯通選擇了達麗爾·漢娜飾演巴德·福克斯的唯物主義女友達麗恩·泰勒,但總感覺漢娜很不喜歡這個角色,也不明白為什麼她又會願意出演。他以為漢娜是因為泰勒的唯物主義思想與她的唯心主義理念相沖突以致造成困擾,於是多次試圖向她解釋這個角色。斯通很早就知道她不合適這個角色。「達麗爾·漢納對出演這個角色很不開心,我當初應該讓她退出的。有一天拍攝完成後劇組的所有的人都希望請她走,但我太自傲了,我一直說自己會處理好的」。斯通也一度與另一位女演員肖恩·楊出現緊張,後者公開宣稱應該炒漢娜的魷魚,再由自己接替其角色。楊與查理·西恩也合不來,這導致片場出現了進一步的摩擦。之後回想起來,斯通覺得楊的意見是對的,自己應該把她和漢娜的角色掉換過來。斯通承認他是與肖恩·楊有「一些不快」,但他拒絕確認或否認有關楊在完成拍攝後拿走了其角色所有服裝的傳聞。 斯通希望電影在紐約市開拍,並請求至少1500萬美元的預算,這個數額在1980年代屬中等水平。但之前為《野戰排》投資的製片公司覺得這個項目風險太高而沒有同意,於是導演和製片人普萊斯曼聯系了20世紀福克斯,後者接受了方案。影片於1987年4月開拍,同樣7月4日結束。據斯通所說,他是在「拍一部有關鯊魚和獵奇的電影。鮑勃(指攝影師羅伯特·理查德森)和我想讓攝影機成為一個獵食者。這裡面沒有絲毫的鬆懈直到你修復了查理父親的世界,再用固定的鏡頭給予你一種不變的價值感。」導演將華爾街視為戰場,他把人物對話的鏡頭拍得像是兩人在打架一般,而多個人物一起的鏡頭他就讓攝影機圍著演員轉動「讓你感覺自己身處一個有鯊魚的游泳池一般」。
投資銀行家傑弗瑞·「瘋狗」·貝克(Jeffrey Mad Dog Beck)是本片的技術顧問之一,他在片中客串出鏡扮演一位在討論拆散藍星公司的會議上發言的男子。前紐約市負責財政和經濟發展的副市長,投資銀行家肯尼斯·理柏被雇請為電影的首席技術顧問。一開始他覺得這部電影只會是一種單方面的攻擊於是拒絕了斯通,導演請他再考慮一下,理柏於是讀了劇本,並寫了一份13頁的批評文章。例如他指出所有的角色都「道德淪喪」這點是不現實的。理柏向斯通建議了交易大廳所使用計算機的種類,一場商業會議中女性的准確比例,還有片中蓋柯發表「貪婪就是好」演講所處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需要選擇哪一些類型的臨時演員坐下來等。斯通接受了理柏的批評,並邀請他對劇本加以改寫。理柏給電影帶來了平衡,這也有助於斯通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期間進入大廳現場進行拍攝。理柏還與斯通對羅·曼海姆一角出現了爭議。斯通拍攝的一個場景顯示誠實的曼海姆在內線交易面前讓步了,理柏認為這可能導致觀眾以為任何一個在華爾街工作的人都是腐敗分子,並堅持要在片中留有一個無可指摘的角色。斯通之後剪掉了這組鏡頭。
斯通還向卡爾·伊坎、阿什·艾德爾曼、已經被定罪的內線交易員大衛·布朗(David Brown),以及多位政府檢察官和華爾街投資銀行家進行了咨詢。他還請來交易員作為演員的片場教練,教導他們怎樣拿住電話,如何寫出單據,怎麼和客戶交談等。斯通請理柏設計一段為期6周的課程來將查理·西恩培養成一位年輕的華爾街商人。辛對此表示,「我對他們能夠保持那樣的積極和動力實在深感佩服」。
道格拉斯請了一位語音教練進行呼吸控制練習,以便更好地適應電影中所需要的較快語速。據他所說,電影開拍後不久,導演還通過加強他「壓抑的憤怒」來測試他訓練的效果。有一次斯通進入道格拉斯的拖車問他是不是在嗑葯,因為「你看起來好像從來沒演過戲一樣」,這話可把道格拉斯嚇著了,他於是做了更多的調研並反復練習自己的台詞,對以前的任何時候都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所有的辛勤工作都在那段「貪婪就是好」的演講中達到了高潮。斯通原計劃在電影中用到一本《財富》雜志的封面來換取宣傳廣告,但《福布斯》雜志也給出了類似的提議。導演最終選擇了《財富》,這讓《福布斯》的老闆邁爾康·福布斯很不爽,他之後拒絕了劇組借用自己遊艇的要求。為了在有可能發生的美國導演工會罷工運動前完成影片的主體拍攝工作,斯通在最後幾星期把每天的拍攝時間從12小時增加到了14小時。辛記得斯通總是看看劇本又看看錶,他總是在擔心時間和電影的預算。 《華爾街》已經被視為對1980年代的一個原型寫照,尤以道格拉斯的那句「沒有比『貪婪』更好的詞語了」為甚。電影通過把金錢和權力與單純和誠實相對抗來體現出大量的道德沖突,從而也提升了自己。卡爾的角色代表著電影中的工薪階層,藍星公司機械師工會主席。他經常對大企業、金錢、強制葯物篩選和貪婪的製造商等一切他認為會對自己的工會構成威脅的人、事、物進行聲討。蓋柯對財富的不懈追求與卡爾·福克斯觀念之間的沖突形成了這部電影潛台詞的基礎。這一潛台詞可以被形容為兩位父親通過斗爭來奪取對兒子道德觀念的控制權。斯通在之前拍攝的《野戰排》中也使用了這一概念。《華爾街》中努力工作的卡爾·福克斯和殘酷競賽的哥頓·蓋柯都代表了父親。電影的製作人員把卡爾當作他們在電影中的代言人,在蓋柯的無節制個人哲學所帶來的創造性破壞之中的一個仍然保持理性的聲音。
電影中的一個重要場景是蓋柯在一次股東會議上的演講,他計劃要接手這家公司。斯通利用這個場景來給蓋柯,並且從一個更廣闊的范圍上來說,給予蓋柯所代表的華爾街掠奪者們一個把自己行為合理化的機會,蓋柯也令人難忘地做到了這一點,他指出美國企業在戰後的歲月里所累積起來的懶惰和浪費,並將自己視為一個「救星」。「貪婪就是好」這場演講的靈感有兩個來源。首先,蓋柯抱怨某公司管理人員僅擁有不到3個百分點的股權,而且也配有太多的副總裁職位,這一部分來自於卡爾·伊坎在對自己試圖收購的一家公司所做的類似演講。對於貪婪的辯護則是來自於1986年5月18日,日後將被判內線交易罪名成立的套利交易商艾凡·博斯基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工商管理學院畢業典禮上所做的一次演講,他說,「順便說一句,貪婪其實沒什麼。我希望你明白這一點。我認為貪婪是健康的。你可以在貪婪的同時仍然自我感覺良好」。
《華爾街》沒有對資本主義系統提出全盤的批判,而是針對1980年代玩世不恭、急功近利的文化。電影中的「好」角色自己也都是資本家,但屬於更穩定和勤勞的那一部分。電影中有一幕蓋柯對巴德·福克斯有關辛勤工作道德價值的問題嗤之以鼻,並且援引自己辛勤工作了一輩子,到死都還是碌碌無為的父親為典型。羅·曼海姆是老好人導師的原型,他在電影開場後不久說,「好事有時候需要時間」,這指的是IBM和希爾頓。與此對應,蓋柯的「貪婪就是好」正是1980年代流行的典型短期信條。

⑩ 華爾街人物故事

1、伯納德•巴魯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歲(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

●經歷了美國1929年股災仍能積累幾千萬美元財富的大投資家

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風險投資家,一位曾經征服了華爾街,後又征服了華盛頓的最著名、最受人敬慕的人物。1897年以300美元做風險投資起家,32歲積累了320萬元的財富,經歷1929-1933年經濟大蕭條之後,仍能積累起幾千萬美元的財富。巴魯克是那個時代少有的幾位「既賺了錢又保存了勝利果實的大炒家」。

據估計,巴魯克1929年財產最高值可能在2200萬元至2500萬美元之間。1931年11的財產清單顯示巴魯克那時的總資產是1600萬美元,其中現金870萬美元,股票369萬美元,債券306萬美元,借貸55萬元。巴魯克留下來的物業價值超過了1400萬美元,一生對各項事業的捐款將近2000萬美元。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譯本名為《至高無上:來自最偉大證券交易者的經驗》),巴魯克被列為5位最偉大證券交易者之一。

美國共同基金之父羅伊•紐伯格(也是我選的18位最偉大的投資家之一)說:「巴魯克是能最好把握時機的投資者,他的哲學是,只求做好但不貪婪。他從不等待最高點或最低點。他在弱市中買,在強市中賣。他提倡早買早賣。」

●「群眾永遠是錯的」是巴魯克投資哲學的第一要義

巴魯克的一個經典小故事:有一天,他在華爾街上擦鞋,擦鞋童向他提供了股票賺錢的秘訣。巴魯克一回到辦公室就把所有的股票全部拋出去了。

「群眾永遠是錯的」是巴魯克投資哲學的第一要義。他很多關於投資的深刻認識都是從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來的。比如,巴魯克主張一個非常簡單的標准,來鑒別何時算是應該買入的低價和該賣出的高位:當人們都為股市歡呼時,你就得果斷賣出,別管它還會不會繼續漲;當股票便宜到沒人想要的時候,你應該敢於買進,不要管它是否還會再下跌。人們常常驚異巴魯克的判斷力,能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

經典名著《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探討群體的病態心理現象,作者是Charles Mackay,第一版寫於1841年。該書是巴魯克最喜歡的一本書。該書目前享有的聲望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這位赫赫有名的金融家。巴魯克曾經鼓勵、促成了該書在1932年的再版發行,並且為之撰寫了一篇序言。巴魯克稱贊這本書為研究自於各種經濟活動中的人的心理現象提供了啟示。

2.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享年63歲(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

●世界上最偉大的交易者

Livermore在15歲的時候開始股票交易,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交易者。他在美國股票市場上四起四落,驚心動魄的戰史,以及他表現出來的驚人意志力和智慧,至今仍令人們十分敬佩。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譯本名為《至高無上:來自最偉大證券交易者的經驗》),Livermore被列為5位最偉大證券交易者之一。

1940年11月28日,Livermore因為嚴重的抑鬱症開槍自殺身亡。死時留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的一生是個失敗。

●《股票作手回憶錄》是各方公認的經典投資書籍

無論是投機者,還是價值投資者,都認為以Livermore生平為背景的一本書《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股票作手回憶錄)》是一本投資經典書籍。這是非常非常難得的。因為價值投資者認為的好書,投機者往往不屑一顧,反之亦然。

如果只選10本最經典的投資書籍,相信《股票作手回憶錄》定能入選。

●Jesse Livermore的交易策略

Livermore這位隱逸天才的那些富有革命性的交易策略,今天的人們仍然在使用。Livermore的交易策略是在自己多年的股票交易經歷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策略,我總結概述如下:

(1)賺大錢不是靠個股價起伏,而是靠主要波動,也就是說不靠解盤,而靠評估整個市場和市場趨勢。能夠同時判斷正確又堅持不動的人很罕見,Livermore發現這是最難學習的一件事情。但是股票作手只有確實了解這一點之後,他才能夠賺大錢。

(2)Livermore的交易系統的精華,是以研究大盤趨勢為基礎。一定要等到大盤上漲時,才開始買進,或者在大盤下跌時,才開始放空。Livermore說世界上最強、最真實的朋友,那就是大盤趨勢。當市場猶疑不決或是上下振盪的時候,Livermore總是呆在場外。Livermore不遺餘力地一再重復這些原則:一廂情願的想法必須徹底消除;假如你不放過每一個交易日,天天投機,你就不可能成功;每年僅有廖廖可數的幾次機會,可能只有四五次,只有這些時機,才可以允許自己下場開立頭寸;在上述時機之外的空當里,你應該讓市場逐步醞釀下一場大幅運動。

(3)操作時一定要追隨領頭羊,其他股票何去何從用不著考慮。你關注的重點應該是那些領頭行業和強勢行業中的領頭股票。領頭羊股票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突破阻力區域、率先創造新的最高價格。要保持思想的靈活性,記住,今天的領頭羊也許不是兩年之後的領頭羊。正如婦女的衣服、帽子、人造珠寶的時尚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股票市場也不斷拋棄過去的領頭羊,新領頭羊取代了舊領頭羊的位置。以前牛市中的領頭羊股票很難成為新的牛市中的領頭羊股票,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經濟和商業情況的變化將產生更大預期利潤的新的交易機會。

(4)堅決執行止損規則。Livermore把自己的首次損失控制在10%以內。Livermore說,確保投機事業持續下去的惟一抉擇是,小心守護自己的資本帳戶,決不允許虧損大到足以威脅未來操作的程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堅決執行向上的金字塔買入原則。請記住,股票永遠不會太高,高到讓你不能開始買進,也不會低到不能開始賣出。但是在第一筆交易後,除非第一筆出現利潤,否則別做第二筆。Livermore說,如果你的頭筆交易已經處於虧損狀態,就絕不要繼續跟時,絕不要攤低虧損的頭寸。一定要把這個想法深深地刻在你的腦子里。只有當股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才繼續購買更多的股份。如果是向下放空,只有股價符合預計向下走時,才一路加碼。Livermore喜歡做空那些價格創新低的股票。

(6)避免購買那些低價的股票。大筆的利潤是在大的價格起伏中獲得的,它通常不會來自那些低價的股票。

3、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享年82歲(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

●格雷厄姆:證券分析之父

格雷厄姆作為一代宗師,他的金融分析學說和思想在投資領域產生了極為巨大的震動,影響了幾乎三代重要的投資者,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上億的投資管理人都自稱為格雷厄姆的信徒,他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

格雷厄姆被喻為「華爾街院長」和「證券分析之父」。作為投資界最重要的思想家,對投資界的最大貢獻就是將明確的邏輯和理性帶到了微觀基本分析之中,並成為巴菲特等許多成功投資家的啟蒙宗師。與戴維•多德(David Dodd)所著的《Security Analysis(證券分析)》直到目前一直是投資界最經典和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1926年,格雷厄姆聯手傑羅姆•紐曼創建投資公司:格雷厄姆·紐曼公司,並重回母校哥倫比亞大學授課直至1956年退休。雖然格雷厄姆的個人資產在1929年的股災遭受重創,但幸運的是,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卻倖存下來,並且開始不斷成長。到1956年結束時,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的平均年回報率為17%。

格雷厄姆1948年創立的基金(GEICO)到1972年的24年裡增長了超過80倍以上,年均復利增長在20%以上。他取得的成就來自於他與生俱來的能力及終生與人為善的信念。

美國《紐約時報》(2006年)評出了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格雷厄姆和戴維•多德被稱為「價值投資之父 」,排名第四。

●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

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就是依據價值分析法在股票長期處於低價時買進,而在價格合適時賣出,「讓別人去賺多餘的利潤」。

格雷厄姆創造了「安全邊際」一詞來解釋他的常識性選股法則,既挑選那些暫時股價跌落,但是長期來看基本面牢靠的公司股票。任何投資的安全邊際產生於其購買價格和內在價值之間的差距,兩者差別越大(購入價低於實際價值),就越值得投資,無論從安全還是回報角度來看都是如此。投資界通常將這些情況稱為低估值(如市盈率、市凈率、市銷率)倍數股票。

●格雷厄姆的投資要點

人們經常記得股神巴菲特說過這樣的話:「第一,不要損失本金,第二,永遠記住第一點。」其實,這是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本人總結的投資要點。

格雷厄姆創造的「安全邊際」,是價值投資的精髓。

「安全邊際」為格雷厄姆的投資要點「第一,不要損失本金,第二,永遠記住第一點」提供了切實可行的保障。

4.傑拉爾德•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歲?(1899年-1975年?)

●安全度過1929年股災的投資家

Gerald M. Loeb於1899年出生於舊金山,1921年開始證券投資,他幾乎終身都在E.F. Hutton工作,後來終於成為這家券商的副總裁。

Loeb是一位安全度過1929年股災的投資家,他發現1929年股市實際上在9月3日就達到了最高點,這比大崩盤開始幾乎要早了整整2個月。

1935年,Loeb出版的《投資生存戰》(The Battle for Investment Survival)是這樣描述的:我預見到1929年股市見頂,並及時拋空了股票。我能回憶起來的情況是這樣的:當時,所有的股票並不是同時達到最高價位。在那年,我不僅不斷變換著手中交易的股票種類,而且股票的數量也在減少。當手中一隻只的股票開始「表現」不佳時,我就轉向其他表現尚佳的股票。這樣做的最終結果是,我完全退出了股市。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譯本名為《至高無上:來自最偉大證券交易者的經驗》),Gerald M. Loeb被列為5位最偉大證券交易者之一。

●股票市場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大眾心理

Loeb進入我選的18位最偉大的投資家,可能與我個人的投資偏好與投資哲學有關系。我個人認為,影響股價波動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心理因素。而Loeb在1935年就出版的《投資存亡戰》里就已經明確指出:在日趨成型的股票市場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大眾心理。

Loeb說:「形成證券市場形態的唯一的但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公眾心理。」心理狀況驅使人們在某種條件下以40倍及以上PE購買一隻股票,而在另一種條件下卻又拒絕以10倍及以下PE購買同一隻股票。有時,股票的價值持續幾年被大眾高估,人們一直給出一個比理論估價高出許多的價格。同樣,理論上的價格低估往往也會持續多年。無論自己怎麼想都不重要,因為市場將自己得出股票價值到底是被高估了還是被低估了的結論。

我個人的感悟:A股2006-2007年的暴漲與2008年的暴跌,從基本面和技術面,都很難有一個非常合理的解釋,很難得出股市走勢正常的結論。如果從大眾心理的角度來看,市場走勢則顯得十分正常了。2006-2007年,股票新開戶人數急劇增加,投資者瘋狂地購買股票,如果只根據基本面來分析,歷史估價模型並不支持過高的價格,投資者就會過早退出市場(趙XX同志在3000點即已經基本退出市場就是這樣投資者的代表,當然我並不認為趙同志的操作有什麼不對)。2008年的下跌趨勢形成後,投資者視股票如毒品,瘋狂賣出股票,資金連續大規模地從股市中撤退而流回銀行(2008年各月的定期存款增長率總體上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以至於大盤跌到歷史最低市盈率時,大家似乎仍不願意入場,似乎仍看到不到大盤最終的底部在哪裡。這些現象背後的真正原因就是大眾心理。

5.羅伊•紐伯格(Roy R. Neuberger),享年96歲(1903年7月21日-1999年)

●最偉大的贏利記錄:68年的投資生涯,沒有一年賠過錢

美國共同基金之父羅伊•紐伯格(Roy R. Neuberger),在68年的投資生涯中,沒有一年賠過錢。我個人的感覺:這一歷史恐怕會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人能夠打破。巴菲特過去51年的投資生涯中,也有一年是虧損的。

美國「保護者共同基金公司」的伊始人,是合股基金的開路先鋒,是美國開放式基金之父。1929年初涉華爾街,是美國唯一一個同時在華爾街經歷了1929年大蕭條和1987年股市崩潰的投資家,不僅兩次都免遭損失,而且在大災中取得了驕人收益。

紐伯格沒有讀過大學,也沒有上過商業學校,被業內人士稱為世紀長壽炒股贏家。他的成功不僅是擁有巨大的財富,還有長壽和美滿的家庭。

●羅伊•紐伯格的成功投資十原則

紐伯格從幾百件實際教訓中歸納了十條最重要的法則。在近70年的投資和交易中,他一直遵守安,這十條法則使他受益匪淺。

一、了解自己

紐伯格說:我認為我本身的素質適合在華爾街工作。當我還是B.奧特曼的買家時,我把所有的股票轉換成現金,又把現金轉換股票。對我來講,交易更多出於本能、天分和當機立斷。它不像長期投資需要耐心。在分析過各種紛亂交織的因素後,如果你能做出有利的決定,那麼,你就是那種適合入市的人。測試一下你的性情、脾氣。你是否有投機心理?對於風險你是否會感到不安?你要百分之百地、誠實地回答你自己。你做判斷時應該是冷靜的、沉著的,沉著並不意味著遲鈍。有時一次行動是相當迅速的。沉著的意思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審慎的判斷。如果你事先准備工作做得好,當機立斷是不成問題的。如果你覺得錯了,趕快退出來,股市不像房地產那樣需要很長時間辦理手續,才能改正。你是隨時可以從中逃出來的。你需要有較多的精力,對數字快速反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常識。你應該對你做的事情有興趣。最初我對這個市場感興趣,不是為了錢,而是因為我不想輸,我想贏。投資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專業投資,如果你對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沒有對公司及細節進行分析,你最好還是離它遠點。

筆者的感悟: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股市是按照人性的弱點來設計的,人性的弱點是很難改變的。只有戰勝自己的人性弱點,才能戰勝自我,才有可能成為股市中10%的贏利者。

二、向成功的投資者學習

紐伯格說:回過頭來看看那些成功的投資者,很明顯,他們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但他們的路都通成功。你可以學習成功的投資者的經驗,但不要盲目追隨他們。因為你的個性,你的需要與別人不同。你可從成功和失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從中選擇適合你本身、適合周圍環境的東西。紐伯格推薦的成功的投資者前幾位是:沃倫•巴菲特、本傑明•格雷厄姆、彼得•林奇、喬治•索羅斯和吉米•羅傑斯。

筆者的感悟:我最重要的投資感悟的第一條是「想成為佼佼者,先向佼佼者學習」,第三條是「條條道路通羅馬,各種方法都有可能賺錢」,別人成功的方法,不見得適合自己。最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三、「羊市」思維

紐伯格說:個人投資者對一支股票的影響,有時會讓它上下浮動10個百分點,但那隻是一瞬間,一般是一天,不會超過一個星期。這種市場即非牛市也非熊市。我稱這樣的市場為「羊市」。有時羊群會遭到殺戮,有時會被剪掉一身羊毛。有時可以幸運地逃脫,保住羊毛。「羊市」與時裝業有些類似。時裝大師設計新款時裝,二流設計師仿製它,千千萬成的人追趕它,所以裙子忽短忽長。不要低估心理學在股票中的作用,買股票的比賣股票的還要緊張,反之亦然。除去經濟統計學和證券分析因素外,許多因素影響買賣雙方的判斷,一次頭痛這樣的小事就會造成一次錯誤的買賣。在羊市中,人們會盡可能去想多數人會怎樣做。他們相信大多數人一定會排除困難找到一個有利的方案。這樣想是危險的,這樣做是會錯過機會的。設想大多數人是一機構群體,有時他們會互相牽累成為他們自己的犧牲品。

筆者的感悟:我認為心理因素是影響股價波動最重要的因素,投資者的心理波動製造了90%的行情。

6.巴菲特
7.索羅斯

耳熟能詳的就不說了

他們之所以偉大,不在於他們可以拿錢去烤火,而在於它們對於這個世界偉大的愛

閱讀全文

與華爾街影片中證券交易所的利益相關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親人之間出借股票賬戶 瀏覽:969
外匯指定銀行2017 瀏覽:622
個人外匯管理辦法解讀 瀏覽:382
余額寶中錢如何購買理財產品 瀏覽:126
美元匯率黃金白銀 瀏覽:542
易信交易平台 瀏覽:846
華商城短線交易怎麼樣 瀏覽:484
2017金銀價格是多少錢 瀏覽:747
融資經理崗位職責 瀏覽:665
費用香港上市公司 瀏覽:197
股份份額轉讓 瀏覽:502
價格usd什麼意思 瀏覽:656
去年買的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174
哪個軟體理財產品利息比較高 瀏覽:162
菏澤市宜信普惠金融投資擔保公司 瀏覽:955
森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04
消費金融公司運作模式 瀏覽:360
凈值型理財產品就是基金嗎 瀏覽:142
怎麼營銷黃金定投交易策略 瀏覽:301
渤海信託管理總部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