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固定收益證券之基本理論ln

固定收益證券之基本理論ln

發布時間:2022-05-02 14:38:04

Ⅰ CFA一級考試都有哪些考點重點

CFA一級考試課程著重於投資評估和管理工具,包括資產評估和投資組合管理技巧的入門介紹。CFA一級考試側重點科目包括職業倫理、數量分析、財務報表分析、經濟學、組合管理、固定收益、權益、衍生品、公司金融和其他類投資。
CFA考試第一階段(LevelⅠ)形式為選擇題(Multiple Choice),每卷各120題,共240題。
CFA一級學習重點職業倫理: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和道德素養,特別是國際上對受託人的責任的要求,降低了公司內部人員職業違規方面的風險,同時提升公司內部的整體職業素養,由此提高公司整體的管治。
數量分析:定量分析就是以數量工具測算投資組合關聯性,概率統計,為設定合理理性的投資規劃提供技術支撐。在一級二級考試中是考試佔比比較大的考試科目,考察金融分析中的一些常用的計算方法。
經濟學:經濟學課程以經典宏觀、微觀經濟學內容講解彈性、價格曲線、生產者剩餘、消費者剩餘、壟斷和市場形態,宏觀金融政策和中央銀行等知識,讓考生了解經濟運行的宏觀和微觀經濟知識。
財務報表分析:財務報表是一級二級的考試重點,內容涉及三大會計報表,現金流量測控,養老會計、管理會計、稅收規避FACC等會計術語,考試難度不大,並且現在的考核方式更加靈活。一級二級中財務報表是重點科目,佔比考試20%左右的權重,權重較大。
公司理財:公司理財詳細的介紹了資本的成本,使公司規劃出最合適的資本結構,來獲得資本的最優收益。在制定資本預算時,可做出正確的現金流量估計和風險分析,從而作出正確的決定。在決定股利政策時,充分了解其中的資訊和意義。深入地了解如何實現公司融資結構與投資結構的最優化。權益類投資分析:權益證券分析詳細介紹了上市、集資時的定價流程,在收購合並時該付出多少。也可在評估過程中了解行業的前景,從而作出正確的商業決定。以及並購行動中,如何合理評估企業的價值。
固定收益類投資分析:固定收益證券介紹了債券市場的運作、發行債券時的定價問題,同時亦可以認識如何把資產證券化出售。在整個過程中了解到投資債券的風險,以及資產抵押債券(ABS)與保險資金固定收益分析。
衍生類投資分析:金融衍生品詳細介紹如何面對現今大幅波動的金融、商品市場,運用各種衍生工具作風險管理,對沖風險和減少損失。反之,亦可作投機炒賣或作套活動。
其它類投資分析:其它投資詳細介紹了非傳統的投資工具,如對沖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房地產信託基金等等,和認識投資這些工具時面對的風險。
投資組合管理:投資組合管理旨在是給人了解投資組合業務進行的整個流程,如何配合客戶需求,計算回報、釐定風險,運用投資組合管理理論作資產分配、分散風險、並且定時作出檢討如何利用投資組合法,提升保險公司資產管理水平。

Ⅱ FRM還是CFA 猶豫猶豫。

好與不好,很難一錘定音。

給大家整理了一套電子版CFA備考資料,裡面有很多CFA考試資料可供大家選擇。而且對於上班族來說簡直是福利,在地鐵上拿出來手機即可閱讀>>CFA電子版備考資料

CFA和FRM相比,哪個難度更大一些?

兩個考試難度相差很大。

CFA需要4年工作經驗,3次考試,3級都一次通過的話需要2.5年時間(假設1級復習半年);

而FRM金融風險管理師只需要2年相關經驗,1次考試(Part1/2可以一天考完)。

所以對於理工男的,希望短時間內通過一門考試來轉行/就業/證明自己的人,FRM考試似乎更劃算。

但如果你想單純想學點金融知識,並不想犧牲太多休閑時間,有沒有CFA、FRM持證人一稱都無所謂,我只推薦你考CFA一級,因為都是科普級的金融知識,很全面。

FRM偏向風險管理:定量(quantitative)的比重更大。FRM里對於市場/操作/信用風險的講解更加深入。FRM中巴塞爾協議的部分恐怕在商業銀行之外的地方無法用到,但商業銀行非常歡迎有巴塞爾協議經驗的人。

CFA偏向投資:更加全面,包含FRM沒有的財務分析,股票投資,經濟學,職業道德等。包含的知識點數倍於FRM,但對於一個基金經理,這些都是必要的知識。另外CFA里的道德部分看似沒什麼用,其實是了解西方人職業觀很好的知識點。

frm和cfa難度分析:

從cfa和frm的考試科目上來看,frm分為兩級共有9個科目,並且各不相同。cfa分為三級,CFA一二考試科目總體來說一樣,但是權重略為不同,CFA三級考試部分科目沒有考察,而是增加了重點科目的考察。整體上frm是對金融風險管理的深究,而CFA則是對整個金融市場知識的考查,各自側重點不同,但是難度卻都很大。

從歷年的通過率來分析,2017年12月cfa一級考試通過率為43%,而frm去年11月一級通過率僅為42%,2017年cfa二級考試通過率為47%,三級為54%;frm二級在去年11月的通過率為52%。整體上都是屬於比較難的考試,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在實際內容的考察上CFA考查的比較細,並且以基礎知識為主,內容眾多,cfa三級更是公認的難,最快都要2.5年的時間才能通過全部科目,官方給出的平均通過時間為4.5-5年;frm本身考試機制的問題,可以兩級一起考,因此快的話半年就可以通過考試,這一點確實比較快。但是就具體知識及應用的難度上面,不少人認為frm風險管理比cfa更難,因為風險管理的量化應用通常都要結合SAS、R、VBA等統計軟體,可以說應用難度和門檻更高。

frm跟cfa一起考會更有價值,frm一級中很多知識與cfa一、二級都有呼應,如果你考過cfa二級,再去參加frm一級考試,所需的備考時間會用的很少。考完frm,對於cfa三級有很大幫助,其涉及到的組合管理、績效評價、風險方面的知識在frm中都有講述。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CFA的學姐,關於CFA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CFA考試問題,還有電子版CFA試題和CFA備考資料:微信ID:cfa706

Ⅲ CFA考試內容分為幾個級別

CFA考試共有三級,分別是Level I、Level II和Level III。三個級別不能同考,也不能跳級。考完上一級才能考下一級。其中,CFA一級考試時間為每年6月、12月,二級、三級為每年6月。

考試在全球各個地點舉行,每個考生必須依次完成三個不同級別的考試。CFA資格考試採用全英文,候選人除應掌握金融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英文專業閱讀能力。順利通過CFA課程即是達到一種成就,能獲得僱主、投資者和整個投資界的高度認可。

CFA考試主要有十個科目,分別是:

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total)職業道德;

Quantitative Methods數量分析;

Economics經濟學;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ts財務報表分析;

Corporate Finance公司金融;

Analysis of Equity Investments股票投資分析;

Analysis of Fixed Income Investments固定收益;

Analysis of Derivatives衍生品;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Investments其他類投資;

Portfolio Management(total)投資組合。

Ⅳ 有價證券的分類

有價證券可以從不同角度、按不同標准進行分類:
(一)按證券發行主體分類
按證券發行主體的不同,有價證券可分為政府證券、政府機構債券和公司證券。
政府證券通常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中央政府債券也稱國債,通常由一國財政部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由地方政府發行,以地方稅或其它收入償還,我國如今尚不允許除特別行政區以外的各級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政府機構證券是由經批準的政府機構發行的證券,我國如今也不允許政府機構發行債券。公司證券是公司為籌措資金而發行的有價證券,公司證券的包括范圍比較廣泛,有股票·公司債券及商業票據等。此外,在公司債券中,通常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的證券稱為金融證券,其中金融債券尤為常見。
(二)按證券適銷性分類
證券按是否具有適銷性,可以分為適銷證券和不適銷證券。
適銷證券是指證券持有人在需要現金或希望將持有的證券轉化為現金時,能夠迅速地在證券市場上出售的證券。這類證券是金融投資者的主要投資對象,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國庫券、公債券、優先認股權證、認股證書等。
不適銷證券是指證券持有人在需要現金時,不能或不能迅速地在證券市場上出售的證券。這種證券雖不能或不能迅速地在證券市場上出售,但都具有投資風險較小、投資收益確定、在特定條件下也可以換成現金等特點,如定期存單等。
(三)按證券上市與否分類
按證券是否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證券可分為上市證券和非上市證券。
上市證券又稱掛牌證券,是指經證券主管機關批准,並向證券交易所注冊登記,獲得在交易所內公開買賣資格的證券。
非上市證券也稱非掛牌證券、場外證券,指未申請上市或不符合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條件的證券。
(四)按證券收益是否固定分類
根據收益的固定與否,證券可分為固定收益證券和變動收益證券。
固定收益證券是指持券人可以在特定的時間內取得固定的收益並預先知道取得收益的數量和時間,如固定利率債券、優先股股票等。
變動收益證券是指因客觀條件的變化其收益也隨之變化的證券。如普通股,其股利收益事先不確定,而是隨公司稅後利潤的多少來確走,又如浮動利率債券也屬此類證券。
一般說來,變動收益證券比固定收益證券的收益高、風險大,但是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固定收益證券的風險要比變動收益證券大得多。
(五)按證券發行的地域和國家分類
根據發行的地域或國家的不同,證券可分為國內證券和國際證券。
國內證券是一國國內的金融機構、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或該國政府在國內資本市場上以本國貨幣為面值所發行的證券。
國際證券則是由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公司企業或國際經濟機構在國際證券市場上以其他國家的貨幣為面值而發行的證券,包括國際債券和國際股票兩大類。
(六)按證券募集方式分類
根據募集方式的不同,證券可分為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
公募證券是指發行人通過中介機構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投資者公開發行的證券,其審批較嚴格並採取公示制度。
私募證券是指向少數特定的投資者發行的證券,其審查條件相對較松,投資者也較少,不採取公示制度。私募證券的投資者多為與發行者有特定關系的機構投資者,也有發行公司、企業的內部職工。
(七)按證券性質分類
按證券的經濟性質可分為基礎證券和金融衍生證券兩大類。股票、債券和投資基金都屬於基礎證券,它們是最活躍的投資工具,是證券市場的主要交易對象,也是證券理論和實務研究的重點。金融衍生證券是指由基礎證券派生出來的證券交易品種,主要有金融期貨與期權、可轉換證券、存托憑證、認股權證等。
(八)依有價證券所設定的財產權利的性質不同,可將有價證券分為:
(1)設定等額權利的有價證券,如股票;
(2)設定一定物權的有價證券,如提單、倉單;
(3)設定一定債權的有價證券,如債券、匯票、本票、支票等。
(九)依有價證券轉移的方式不同,可將其劃分為:
(1)記名有價證券,是在證券上記載證券權利人的姓名或名稱的有價證券,如記名的票據和股票等。記名有價證券可按債權讓與方式轉讓證券上的權利。
(2)無記名有價證券,是證券上不記載權利人的姓名或名稱的有價證券,如國庫券和無記名股票等。無記名有價證券上的權利,由持有人享有,可以自由轉讓,證券義務人只對證券持有人負履行義務。
(3)指示有價證券,是指在證券上指明第一個權利人的姓名或名稱的有價證券,如指示支票等。指示有價證券的權利人是證券上指明的人,證券義務人只對證券上記載的持券人負履行義務。指示證券的轉讓,須由權利人背書及指定下一個權利人,由證券債務人向指定的權利人履行。

Ⅳ 什麼叫馬格維茨模型(金融經濟裡面的)

《投資科學》
內容提要:
斯坦福大學知名教授盧恩伯格所著的《投資科學》與滋維·博迪等人所著的《投資學》和威廉·夏普等人所著的《投資學》一樣,是國內外讀者非常喜歡的投資學教材。本書英文影印版的出版使中國讀者可以品讀到原汁原味的內容。
與後兩本書相比,本書的主要特點在於:本教材內容並不是像一般的投資學教材內容包羅萬象,而是從理論聯系實際出發,系統地論述金融市場資產定價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更凸現了期權和期貨等衍生證券的基本理論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更難能可貴的是,教材自始至終用眾多實例和圖形論述各種金融問題,既形象直觀又通俗易懂。需要指出的是,特別突出資產定價理論的數值計算方法,如二項式網格方法,這是一般投資學教材所忽視的,而本書卻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通過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例子研究了實物期權等更一般的投資問題,這是本書的又一亮點,因為實物期權是當前金融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同時,本書還系統地論述了對數最優策略在資產定價和投資組合決策等領域中的重要作用。
全書共分四部分,16章。其中第一部分論述確定性現金流,第二部分論述單期隨機現金流,如固定收益證券理論和單期資產定價理論等。第三部分論述期權和期貨等衍生證券理論,第四部分論述一般現金流問題。
本書可作為我國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投資學」的教材和參考書,也可作為廣大經濟金融從業人員、各級經濟金融管理人員學習現代投資學基礎理論和方法的合適的輔導書。

作者簡介:
盧恩伯格教授於1963年畢業於斯坦福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現為斯坦福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他還是經濟計量學會、經濟動態與控制學會、經濟理論推廣協會的會員。他已經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動態系統導論:理論、模型與應用》(Introction to dynamic systems:Theory,models and applications)、《線性與非線性規劃導論》(Introction to linear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投資科學》(Investment science)、《線性與非線性規劃》(Linear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微觀經濟學理論》(Microeconomic theory)、《優化的向量空間方法》(Optimization by vector space methods)、《投資科學解題手冊》(Solutions manual for investment science)等。此外,他還為西屋公司、斯坦福研究院、系統控制公司、優化技術公司和花旗集團提供咨詢服務,1971-1972年曾擔任總統科技顧問的技術助手。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控制理論、一般優化理論、數學規劃和微觀經濟學。他是斯坦福大學工程經濟系統系最初的創始人之一,並於1980-1991擔任該系系主任。他公開發表了70餘篇有關系統科學、優化理論、經濟學和投資學的論文。

目錄:
1. 引言
1.1 現金流
1.2 投資和市場
1.3 典型的投資問題
1.4 本書的組織結構
第一部分 確定性的現金流
2. 利息的基本理論
2.1 本金和利息
2.2 現值
2.3 現金流的現值和終值
2.4 內部收益率
2.5 評估准則
2.6 應用和擴展*
2.7 小結
練習
參考文獻
3. 固定收益證券
3.1 未來現金流的市場(the market for future cash)
3.2 價值公式
3.3 債券的詳細介紹(details of bond)
3.4 收益
3.5 久期
3.6 免疫
3.7 凸度
3.8 小結
練習
參考文獻
4. 利率的期限結構
4.1 收益曲線
4.2 期限結構
4.3 遠期利率
4.4 對期限結構的幾種解釋
4.5 期望動態
4.6 running present value 現值
4.7 浮動利率債券
4.8 久期
4.9 免疫
4.10 小結
練習
參考文獻
5. 應用利率分析
5.1 資本預算
5.2 最優資產組合
5.3 動態現金流過程
5.4 最優管理
5.5 和諧定理*
5.6 公司的估值*
5.7 小結
練習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單期隨機現金流
6. 均值-方差資產組合理論
6.1 資產收益
6.2 隨機變數
6.3 隨機收益
6.4 資產組合(期望收益)均值和方差
6.5 可行集合
6.6 馬格維茨模型
6.7 兩個資金定理*
6.8 包含一個無風險資產的投資組合
6.9 單資金定理
練習
參考文獻
7.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8. 模型和數據
第三部分
10. 遠期、期貨和掉期
11. 資產動態的模型
12. 基本期權理論
13. 其他期權問題
14. 利率衍生品
第四部分 一般現金流
15. 最優化資產組合增長
16. 一般投資評估gerneral investment evaluation
附錄A 基本概率理論
A1 一般概念
A2 正態隨機變數
A3 對數正態隨機變數
附錄B 微積分和最優化
B1 函數
B2 差額微積分
B3 最優化
練習答案
索引
建議到圖書館借這這本書看看。網上找不到

Ⅵ CFA一級考試內容有哪些

關於CFA一級考試內容有哪些這個問題,根據CFA官方網站公布信息,可知CFA考試共有十門課程。

CFA考試科目分別為職業倫理道德、定量分析、經濟學、財務報表分析、公司理財、投資組合管理、權益投資、固定收益投資、衍生品投資和其他投資等。CFA備考資料合集

CFA考試科目重點—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就是以數量工具測算投資組合關聯性,概率統計,為設定合理理性的投資規劃提供技術支撐。在一級二級考試中是考試佔比比較大的考試科目,主要是計算方法的考核,記得住公式就肯定可以做對題。

CFA考試科目重點—經濟學

經濟學課程以經典宏觀、微觀經濟學內容講解彈性、價格曲線、生產者剩餘、消費者剩餘、壟斷和市場形態,宏觀金融政策和中央銀行等知識,讓考生了解經濟運行的宏觀和微觀經濟知識。所佔考試比重在10%左右,考試形式為壟斷或者經濟影響的定性判斷的單選題。
CFA考試科目重點-財務報表分析

財務報表是一級二級的考試重點,內容涉及三大會計報表,現金流量測控,養老會計、管理會計、稅收規避FACC等會計術語,考試難度不大,並且現在的考核方式更加靈活。一級二級中財務報表是重點科目,佔比考試20%左右的權重,權重較大。

CFA考試科目重點—倫理與職業准則

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和道德素養,特別是國際上對受託人的責任的要求,降低了公司內部人員職業違規方面的風險,同時提升公司內部的整體職業素養,由此提高公司整體的管治。
CFA考試科目重點—投資組合管理

投資組合管理旨在是給人了解投資組合業務進行的整個流程,如何配合客戶需求,計算回報、釐定風險,運用投資組合管理理論作資產分配、分散風險、並且定時作出檢討如何利用投資組合法,提升保險公司資產管理水平。

CFA考試科目重點—公司理財

公司理財詳細的介紹了資本的成本,使公司規劃出最合適的資本結構,來獲得資本的*3收益。在制定資本預算時,可做出正確的現金流量估計和風險分析,從而作出正確的決定。在決定股利政策時,充分了解其中的資訊和意義。深入地了解如何實現公司融資結構與投資結構的*3化。

CFA考試科目重點—權益證券分析

權益證券分析詳細介紹了上市、集資時的定價流程,在收購合並時該付出多少。也可在評估過程中了解行業的前景,從而作出正確的商業決定。以及並購行動中,如何合理評估企業的價值。

CFA考試科目重點—固定收益證券

固定收益證券介紹了債券市場的運作、發行債券時的定價問題,同時亦可以認識如何把資產證券化出售。在整個過程中了解到投資債券的風險,以及資產抵押債券(ABS)與保險資金固定收益分析。

CFA考試科目重點—衍生品投資

金融衍生品詳細介紹如何面對現今大幅波動的金融、商品市場,運用各種衍生工具作風險管理,對沖風險和減少損失。反之,亦可作投機炒賣或作套活動。

CFA考試科目重點—另類投資

另類投資詳細介紹了非傳統的投資工具,如對沖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房地產信託基金等等,和認識投資這些工具時面對的風險。

這些都是CFA一級考試的重點內容,CFA一級考生可以重點復習有關內容。

Ⅶ 東北財經大學金融學本科學什麼科目都

主要是這些 ,每個學校也就是細微不同 ,和教材不一樣
貨幣銀行學,研究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如中央銀行、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工具(商業票據、股票、債券、期貨、期權等)、利率決定理論,貨幣的供給與需求、貨幣政策等。
國際金融,展示國際貨幣及國際金融交易產生的本源,分析國際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和市場環境,以及企業如何利用國際金融市場進行投融資和風險管理,分析國際收支均衡的機制及失衡的原因,以及國際收支調節及相關的國際資本流動對不同類型經濟所產生的深刻影響,展示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宏觀經濟內外均衡和國家之間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金融市場學,系統介紹國內外金融市場的產品、機制以及相關理論:金融市場的主要類型,如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金融市場的主要產品,如債券、股票、遠期、期貨、期權、抵押性資產等;金融市場的主要理論,如投資組合理論、CAPM理論等;金融市場理論的發展。
公司財務,討論價值評估與資本投資決策,介紹公司長期和短期融資,兼並、重組及公司治理等問題。
財政學,研究財政的職能、財政支出與收入、稅收的原理和經濟效應、我國的稅收制度、國債、財政預算管理等。
商業銀行經驗與經營,系統介紹現代商業銀行的性質和職能,在資產負債管理、現金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原則、主要方法,商業銀行經濟方式的爭議、新型金融工具在商業銀行的應用等。
保險學,介紹保險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包括保險的性質與功能、保險合同、保險的基本原則等內容。保險業務種類,包括財產保險、責任保險、人身保險、再保險等內容。保險經營技術,包括保險經營的特徵與原則、保險經營的基本環節、保險單的設計、保險精算、保險基金的應用和保險經營效益分析等內容。保險市場,包括保險市場的結構與運作、保險市場營銷、保險市場的經營風險與防範等內容。保險監管,包括保險監管的理論、保險監管的制度、保險監管的內容和保險監管國際化等內容。
證券投資學,研究關於證券投資工具、證券市場和資產定價的一般性基礎知識;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產業周期分析等內容;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的基本理論、方法和若干主要技術指標;證券組合管理、投資組合管理業績評價等內容。
固定收益證券,圍繞定價與風險管理,在介紹固定收益證券的基本特徵、品種、風險類別的基礎上,闡述分析了到期收益率曲線及利期限結構、債券合成及套利機會的尋找、持續期與凸性在投資組合風險管理中的應用、互換的定價與風險特徵、利率遠期、期貨與回購協議的定價原理與風險管理、含權證券的價值分析以及資產證券化的原理、步驟、定價與風險特徵等若乾重要的內容。
金融工程學,綜合運用各種最新的金融理論、工具、技術與方法,進行金融產品設計、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的研究。
計量金融學,學習金融學常用模型何時使用、如何使用,需要掌握大學線性代數和概率統計基礎知識。

Ⅷ 利率期限結構的理論綜合

預期理論:預期理論提出了以下命題:長期債券的利率等於在其有效期內人們所預期的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這一理論關鍵的假定是,債券投資者對於不同到期期限的債券沒有特別的偏好,因此如果某債券的預期回報率低於到期期限不同的其他債券,投資者就不會持有這種債券。具有這種特點的債券被稱為完全替代品。在實踐中,這意味著如果不同期限的債券是完全替代品,這些債券的預期回報率必須相等。
預期理論可以解釋事實
1.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債券利率有同向運動的趨勢。從歷史上看,短期利率具有如果它在今天上升,則未來將趨於更高的特徵。
2.如果短期利率較低,收益率曲線傾向與向上傾斜,如果短期利率較高,收益率曲線通常是翻轉的。
預期理論有著致命的缺陷,它無法解釋事實3,即收益率曲線通常是向上傾斜的。
分割市場理論:分割市場理論將不同到期期限的債券市場看做完全獨立和相互分割的。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種債券的利率取決於該債券的供給與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債券的預期回報率對此毫無影響。關鍵假定:不同到期期限的債券根本無法相互替代。
該理論認為,由於存在法律、偏好或其他因素的限制,投資者和債券的發行者都不能無成本地實現資金在不同期限的證券之間的自由轉移。因此,證券市場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無差別的市場,而是分別存在著短期市場、中期市場和長期市場。
不同市場上的利率分別由各市場的供給需求決定。當長期債券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點高於短期債券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時,債券的收益率曲線向上傾斜;相反,則相反。
流動性溢價理論:流動性溢價理論是預期理論與分割市場理論結合的產物。它認為長期債權的利率應當等於 長期債權到期之前預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 與 隨債券供求狀況變動而變動的流動性溢價之和。流動性溢價理論關鍵性的假設是,不同到期期限的債券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這意味著某一債券的預期回報率的確會影響其他到期期限債券的預期回報率,但是,該理論承認投資者對不同期限債券的偏好。換句話講,不同到期期限的債券可以相互替代,但並非完全替代品。
期限優先理論:採取了較為間接地方法來修正預期理論,但得到的結論是相同的。它假定投資者對某種到期期限的債券有著特別的偏好,即更願意投資於這種期限的債券。 利率的期限結構理論說明為什麼各種不同的國債即期利率會有差別,而且這種差別會隨期限的長短而變化。
預期假說
預期假說:利率期限結構的預期假說首先由歐文·費歇爾(Irving Fisher)(1896年)提出,是最古老的期限結構理論。
預期理論認為,長期債券的現期利率是短期債券的預期利率的函數,長期利率與短期利率之間的關系取決於現期短期利率與未來預期短期利率之間的關系。如果以Et(r(s))表示時刻t對未來時刻的即期利率的預期,那麼預期理論的到期收益可以表達為:如果預期的未來短期債券利率與現期短期債券利率相等,那麼長期債券的利率就與短期債券的利率相等,收益率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如果預期的未來短期債券利率上升,那麼長期債券的利率必然高於現期短期債券的利率,收益率曲線是向上傾斜的曲線;如果預期的短期債券利率下降,則債券的期限越長,利率越低,收益率曲線就向下傾斜。
這一理論最主要的缺陷是嚴格地假定人們對未來短期債券的利率具有確定的預期;其次,該理論還假定,資金在長期資金市場和短期資金市場之間的流動是完全自由的。這兩個假定都過於理想化,與金融市場的實際差距太遠。
分割理論
市場分割理論:預期假說對不同期限債券的利率之所以不同的原因提供了一種解釋。但預期理論有一個基本的假定是對未來債券利率的預期是確定的。如果對未來債券利率的預期是不確定的,那麼預期假說也就不再成立。只要未來債券的利率預期不確定,各種不同期限的債券就不可能完全相互替代,資金也不可能在長短期債券市場之間自由流動。
市場分割理論認為,債券市場可分為期限不同的互不相關的市場,各有自己獨立的市場均衡,長期借貸活動決定了長期債券利率,而短期交易決定了獨立於長期債券的短期利率。根據這種理論,利率的期限結構是由不同市場的均衡利率決定的。市場分割理論最大的缺陷正是在於它旗幟鮮明地宣稱,不同期限的債券市場是互不相關的。因為它無法解釋不同期限債券的利率所體現的同步波動現象,也無法解釋長期債券市場的利率隨著短期債券市場利率波動呈現的明顯有規律性的變化。
偏好假說
流動性偏好假說:凱恩斯首先提出了不同期限債券的風險程度與利率結構的關系,希克斯在凱恩斯的基礎上較為完整了流動性偏好理論。
根據流動性偏好理論,不同期限的債券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性,這意味著一種債券的預期收益確實可以影響不同期限債券的收益。但是不同期限的債券並非是完全可替代的,因為投資者對不同期限的債券具有不同的偏好。范·霍恩(Van Home)認為,遠期利率除了包括預期信息之外,還包括了風險因素,它可能是對流動性的補償。影響短期債券被扣除補償的因素包括:不同期限債券的可獲得程度及投資者對流動性的偏好程度。在債券定價中,流動性偏好導致了價格的差別。
這一理論假定,大多數投資者偏好持有短期證券。為了吸引投資者持有期限較長的債券,必須向他們支付流動性補償,而且流動性補償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因此,實際觀察到的收益率曲線總是要比預期假說所預計的高。這一理論還假定投資者是風險厭惡者,他只有在獲得補償後才會進行風險投資,即使投資者預期短期利率保持不變,收益曲線也是向上傾斜的。如果R(t,T)是時刻T到期的債券的到期收益,Et(r(s))是時刻t對未來時刻即期利率的預期,L(s,T)是時刻T到期的債券在時刻s的瞬時期限溢價,那麼按照預期理論和流動性偏好理論,到期收益率為:
[編輯]
從利率期限結構的三種理論來看,利率期限結構的形成主要是由對未來利率變化方向的預期決定的。
結構模型
利率期限結構模型按模型中包含的隨機因子的個數可分為單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
單因子模型中只含有一個隨機因子,意味著收益曲線上各點的隨機因子完全相關。多因子期限結構模型涉及多個隨機因子,表明收益曲線上不同點上的隨機因子具有某種程度的相關性。這種分類方法簡單明了,並為學術界廣泛接受。除了這種分類方法以外,還可以按照利率期限結構模型的均衡基礎來分類,即無套利機會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
比較
一般均衡模型和無套利機會模型及其比較 主要的均衡模型有瓦西塞克模型(Vasicek)、CIR模型和雙平方根模型。這三個模型的瞬時短期利率滿足的隨機微分方程是:
胡和李模型
胡和李模型:dr(t) = θ(t)dt+adw(t),σ是正常數,。
布萊克-卡拉辛斯基模型
布萊克—卡拉辛斯基模型:dln(r(t)) = [θ(t) − α(t)ln(r(t))] + σ(t)dw(t) 。
HJM模型
HJM模型:df(t,T) = σ(t,T)dt+ σ(t,T,f(t,T))dw(t) 。 這里w(t)是標准布朗運動。
胡和李模型中的偏導數表示時間t到期的初始遠期利率曲線f(0,t)的斜率。正是這個時間參變數函數使得胡和李模型定價的債券價格與所觀察到的市場債券價格相吻合。但這個期限結構模型沒有均值回復的性質,而且利率取負值的概率大於0。著名的布萊克(Black)和卡拉辛斯基(Karasinski)(1991)對數正態利率期限結構模型中的θ(t)、α(t)、σ(t)都是時間參變數的確定性函數,這些參數的選取要求使模型精確地擬合初始利率期限結構和市場波動曲線。由於模型中含有利率的對數,不僅消除了利率取負值的可能性,而且它讓利率遠離了零利率值。赫斯、加羅和墨頓模型(HJM)中的 (t,T)和α(t,T,f(t,T))是時間T到期的遠期利率趨勢系數和擴散系數。
雖然均衡模型直接給定短期利率的動態演變過程,但它並不要求根據期限結構模型推定的零息債券的價格必須符合市場價格。為什麼允許模型的推定價格與債券的市場價格之間存在差異呢?這主要是因為影響債券價格的因素並不僅僅是短期利率。而無套利機會模型雖然也給定利率期限結構動態演變過程,但它要求模型給定的期限結構必須符合市場當時的利率期限結構。因此,只要正確給定無套利期限結構模型,那麼根據模型對零息債券的定價,必定符合當時的市場價格,否則將存在套利機會。
從兩類模型取得資料的角度來說,均衡模型主要利用過去的歷史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對模型的趨勢系數和波動結構系數進行估計,得出債券的價格和利率的期限結構動態演變。而無套利機會模型則需要即期利率期限結構的資料,這些資料很容易取得,而且無套利機會模型可以根據市場利率期限結構的資料及時進行調整。所以,均衡模型很適合於對債券的價格和利率的期限結構的動態過程進行預測。研究人員可以利用均衡模型了解期限結構曲線的形狀與將來經濟狀況的預測的關系,但無法保證利用歷史資料建立的期限結構模型能夠符合後來的實際演變過程。而無套利機會模型可以直接應用於市場交易,因為理論模型的債券價格和利率期限結構與市場的債券價格和利率期限結構是一致的。
從兩類模型的內部一致性來看,一般均衡模型的參數是通過長期積累的歷史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估計得來的,因此模型的趨勢系數、波動結構系數和均值回復值不會每天變化,參數值能夠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即使根據市場的變化重新注入新的市場資料,也不會對趨勢參數和波動參數值的大小造成顯著的影響,這樣均衡模型能夠在一段時間里保持一定的連貫性。而無套利機會模型需要假設趨勢變數、波動率結構和利率回復均值,但是在兩個不同的時間,模型所設定的參數不大可能保持前後一致性,除非利用市場資料本身調整的參數恰好符合某種一致性。因為無套利機會模型需要根據市場條件的變化經常校正,也就是說需要經常調整參數,使零息債券的模型推定價格曲線和市場價格曲線以及模型的利率期限結構曲線和市場期限結構曲線的擬合達到最佳程度。
單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的比較前述的均衡模型和無套利機會模型都是單因子模型。單因子模型形式簡便,參數的個數少,容易估計,並且應用起來也比較簡單。
單因子
1)單因子模型的靈活性較差, 難以反映實際的各種可能的零息債券的收益曲線和利率期限結構的動態。因為單因子模型只將影響利率動態過程的一個因素包含到模型中,這顯然與現實不符。經濟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至少需要三個因子才能充分解釋利率的變化。利特曼(Litterman)和斯格因克曼(Scheinkman)的研究表明單個因子(短期利率)大約只能解釋美國國債利率變化的90%。傑姆希迪安(Jamshidian)和朱(Zhu)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或者因素分析方法,以日元、美元和德國馬克的數據資料,對整個收益曲線的歷史資料分析表明,兩個主成分因子只能解釋收益曲線變化的85%~90%,一個主成分因子可以解釋收益曲線總的變化的68%~76% ,而三個主成分因子可以解釋收益曲線總的變化的93% ~94%。
2)單因子模型隱含地假定所有可能的零息債券利率之間是完全相關的。
3)利用單因子模型對短期債券定價的誤差是比較小的。但如果用單因子模型對較長期限的債券定價就會出現比較大的誤差,此時用多因子模型進行定價比較合適。一般而言,由單因子模型推定的理論價格與實際的市場價格的誤差都將超過l% ,這是勉強可以接受的;但如果用單因子模型對衍生證券定價時,其誤差將達到20% 一30%,就讓人無法接受了。
多因子模型假定利率期限結構的動態演變過程是由幾個因子共同推動的。這些因子可以是宏觀經濟的沖擊或者收益曲線本身的狀況,如收益水平、收益曲線的斜度和收益曲線的曲度,也可以是短期利率、短期利率的波動和長期利率等。主要的多因子模型有郎恩斯塔夫和斯瓦茲雙因子模型、布瑞安和斯瓦茲雙因子模型、斯切法(Schaefer)、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Anna Jacobson Schwartz)的斯切法和斯瓦茲模型、切恩三因子模型和巴爾杜茨三因子模型。
多因子
1、由於多因子模型中包括大量的參數,因此,建立一個多因子模型的工作量極為繁重,對參數進行估計和校準也是極為困難的。
2、模型的形式復雜,參數很多,要推出債券價格的明確的計算公式往往很困難,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替代函數對收益曲線進行擬合時,需要累次執行誤差最小化程序。
3、利用多因子模型給衍生證券定價時,一般要用數值計算方法才能得出衍生產品如期權的價格,只有朗恩斯塔夫和斯瓦茨雙因子模型能夠推出以到期時間、執行價格等表示的期權價格計算公式。
[編輯]
實證分析
我國利率期限結構的實證分析
簡介
在固定收益證券的投資領域,利率期限結構分析是一個重要的手段。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債券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公式可以得到我國國債的實際收益率期限結構。我國國債期限結構分析中選取的國債品種包括99國債5、00國債7、01國債2、01國債14、02國債6、02國債7等。這些國債品種在2003年2月28日的收益率曲線,如下圖1所示:
這種收益率曲線用預期假說無法解釋清楚,也不能用流動性偏好理論解釋清楚。流動性偏好理論假定投資者是風險厭惡型的,他們都偏好持有短期證券。因此,要讓投資者投資長期債券,必須向投資者支付流動性補償。這意味著長期利率等於短期利率與流動性補償之和。因此,按照預期理論或者流動性偏好理論只能解釋收益率期限結構向上傾斜、向下傾斜和水平的情況。但這種現象可以用市場分割理論解釋。
分割理論
市場分割理論認為,債券市場是由期限不同的互不相關的市場組成,這些市場的利率由各自獨立的市場供求決定。因此,不同期限的債券就不可能完全相互替代,資金也不會在長短期債券市場之間自由流動。這樣,由於不同期限的債券的供求狀況存在差異,那麼按照債券的到期期限長短得到的流動性補償將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序列。這個不規則的流動性補償序列結合短期利率,就會形成中間隆起的收益率期限結構曲線。
選取1998年1月到2003年2月間的銀行間國債回購市場的l周、2周和4周國債回購利率回歸得到三個瓦西塞克模型:
l周模型:dr(t):2.0ll548(0.022496-r(t))+0.010703*dw(t) 2周模型:dr(t)=1.570225(0.021726-r(t))+0.008424*dw(t) 4周模型:dr(t)=1.07l929(O.019679-r(t))+0.005865*dw(t) 根據l周、2周和4周國債回購利率模型模擬的零息債券收益率期限結構曲線如圖2:
圖2中從上到下分別是根據l周、2周和4周國債回購利率的回歸模型模擬的零息債券期限結構。根據l周模型模擬的零息債券收益率曲線是緩慢上升的,根據2周模型模擬的零息債券收益率曲線近似於一條水平線,而根據4周模型模擬的零息債券收益率曲線是緩慢下降的,這代表了符合預期理論的三種典型收益率曲線。這可能是我國國債市場上不同的投資群體中存在三種不同的預期,這與預期理論假定人們對未來短期利率有確定的預期不符;也可能意味著我國國債市場上存在市場分割,不同的市場上有不同的預期。從回歸模型本身看,l周模型的均值回復速度和短期利率的波動系數最大,說明1周國債回購利率的波動最劇烈;4周國債回購利率的均值回復速度和波動系數最小,說明4周國債回購利率的波動最緩慢。
期限結構模型模擬和實際國債收益率曲線說明我國國債市場存在市場分割現象。怎樣解釋中國國債市場存在的市場分割現象呢?我國債券市場上,國債的期限結構過於單一,一年以下的短期國債和lO年以上的長期國債所佔的比例太小,絕大部分國債的期限都是1年到lO年的中期國債。而不同的投資者對不同期限的國債有不同的投資偏好,在市場上找不到符合自己偏好的投資期限的國債時,這種投資需求將轉移到其它期限的國債。這種需求轉移將造成某些期限的國債的投資需求出奇地高,其直接結果是這類國債的價格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使它的到期收益率降低到低於其它期限的國債,甚至使流動性補償難以彌補因投資需求大幅度上升引致的到期收益率降低的幅度。此外,我國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國債市場的不統一也是造成市場分割的原因之一。
概述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幾個方面人手。首先,要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債市場,將現有的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統一起來,消除投資者進入市場的障礙。這樣可以充分釋放市場競爭力,使國債利率水平真實反映國債市場的資金供求狀況。其次,改革現有的國債發行期限不合理的狀況,長中短各期限國債要搭配發行,改變國債發行時間過於集中的狀況,借鑒美國的做法,每周發行國債,有利於形成完整的國債收益率曲線。
曲線
為了更好地理解債券的收益率,我們引進「收益率曲線」這個概念。收益率曲線即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的組合所形成的曲線。在實踐中,由於即期利率計算較為繁瑣,也有相當多教科書和業者採用到期收益率來刻畫利率的期限結構。
基本類型
從形狀上來看,收益率曲線主要包括四種類型。在圖中,圖(a)顯示的是一條漸升型利率曲線,表示期限越長的債券利率越高。這種曲線形狀被稱為「正向的」利率曲線。圖(b)顯示的是一條漸降型利率曲線,表示期限越長的債券利率越低。這種曲線形狀被稱為「相反的」或「反向的」利率曲線。圖(c)顯示的是平坦型利率曲線,表示不同期限的債券利率相等,這通常是正利率曲線與反利率曲線轉化過程中出現的暫時現象。圖(d)顯示的是隆起型利率曲線,表示期限相對較短的債券,利率與期限呈正向關系;期限相對較長的債券,利率與期限呈反向關系。從歷史資料來看,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可以觀察到所有這四種利率曲線。

Ⅸ 金融期權按基礎資產性質劃分是那些

按照金融期權基礎資產性質的不同,金融期權可以分為股權類期權、利率期權、貨幣期權、金融期貨合約期權、互換期權等
1.股權類期權。與股權類期貨類似,股權類期權也包括3種類型:單只股票期權、股票組合期權和股票指數期權。
單只股票期權(簡稱「股票期權」)指買方在交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規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前按協定價買人或賣出一定數量相關股票的權利。
股票組合期權是以一攬子股票為基礎資產的期權,代表性品種是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期權。
股票指數期權是以股票指數為基礎資產,買方在支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有效期內或到期時以協定指數與市場實際指數進行盈虧結算的權利。股票指數期權沒有可作實物交割的具體股票,只能採取現金軋差的方式結算。
2.利率期權。利率期權指買方在支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有效期內或到期時以一定的利率(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面額的利率工具的權利。利率期權合約通常以政府短期、中期、長期債券,歐洲美元債券,大面額可轉讓存單等利率工具為基礎資產。
3.貨幣期權。貨幣期權又稱外幣期權、外匯期權,指買方在支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有效期內或到期時以約定的匯率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額某種外匯資產的權利。貨幣期權合約主要以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加拿大元及澳大利亞元等為基礎資產。
4.金融期貨合約期權。金融期貨合約期權是一種以金融期貨合約為交易對象的選擇權,它賦予其持有者在規定時間內以協定價格買賣特定金融期貨合約的權利。
5.互換期權。金融互換期權是以金融互換合約為交易對象的選擇權,它賦予其持有者在規定時間內以規定條件與交易對手進行互換交易的權利。

Ⅹ 凱恩斯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什麼是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認為貨幣數量論並不是關於產量、貨幣收入或物價水平的理論,而是貨幣需求的理論,即貨幣需求是由何種因素決定的理論。因此,弗里德曼對貨幣數量論的重新表述就是從貨幣需求入手的。

弗里德曼將貨幣看作是資產的一種形式,用消費者的需求和選擇理論來分析人們對貨幣的需求。消費選擇理論認為,消費者在選擇消費品時,須考慮三類因素:收入,這構成預算約束;商品價格以及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消費者的偏好。

1、同理,影響人們貨幣需求的第一類因數是預算約束,也就是說,個人所能夠持有的貨幣以其總財富量為限。並以恆久收入作為總財富的代表。恆久收入是指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收入的平均數,即長期收入的平均數。弗里德曼注意到在總財富中有人力財富和非人力財富。人力財富是指個人獲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財富即物質財富。弗里德曼將非人力財富占總財富的比率作為影響人們貨幣需求的一個重要變數。

2、影響貨幣需求的第二類因數是貨幣及其他資產的預期收益率,包括貨幣的預期收益率、債券的預期收益率、股票的預期收益率、預期物價變動率。

3、影響貨幣需求的第三類因數是財富持有者的偏好。

將貨幣視同各種資產中的一種,通過對影響貨幣需求7種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貨幣需求函數公式。貨幣學派強調貨幣需求與恆久收入和各種非貨幣性資產的預期回報率等因素之間存在著函數關系,貨幣需求函數具有穩定性的特點。

他認為:

Y是實際恆久性收入;
W非人力財富占個人財富 的比率;
rm貨幣預期收益率;
rb固定收益的證券的利率;
re非固定收益的證券利率;
預期物價變動率;
u其他的變數函數。
他強調恆久性收入的波動幅度比現期收入小得多,且貨幣流通速度也相對穩定,所以貨幣需求也比較穩定。

弗理德曼認為,貨幣需求函數具有穩定性,理由是:

1、影響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的因素相互獨立。

2、在函數式的變數中,有些自身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3、貨幣流通速度是一個穩定的函數。

因此,貨幣對於總體經濟的影響主要來自於貨幣的供應方面。

[編輯]弗里德曼貨幣需求理論函數的前提假設[1]
由於1929~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歐洲復興等事件先後發生,世界經濟長時期蕭條,因此,從1936年至20世紀50年代末,是「蕭條經濟學」――凱恩斯學派的全盛時期。但在這之後,大規模經濟蕭條現象已經不是世界經濟的主題,取而代之的是通貨膨脹問題。到70年代,簡單的通貨膨脹又變成了更為復雜的「滯脹」。這種經濟環境大前提的變化,導致了貨幣數量說的復興。弗里德曼的前提假設與凱恩斯的假設在以下兩個方面存在差異:

1.長期分析,價格起作用,而且對未來的價格預期也起作用

隨著歐洲經濟的恢復,世界經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如圖2-10,產出量(Y1)接近或達到了充分就業的產量Y * 。如果仍然按照凱恩斯經濟學指導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行事,則必然有總需求的進一步攀升(從AD1到AD3),其結果只能是「滯脹」――只有價格上漲,沒有經濟增長(價格從P2到P3)。在長期中,價格變數是變動的,對國民收入是有影響的。在通貨膨脹條件下(價格從P1到P2),價格或多或少會影響實際國民收入(從Y1到Y * );在「滯脹」條件下,價格影響名義國民收入。

60年代以來發生的持續通貨膨脹,不能不對人們關於下一期的價格預測發生影響。價格預期一定有三種情形:看漲、看跌和不變,前兩者都會對人們的支出產生影響,從而對經濟發生作用。正如許多經濟學家所說,「大多數人預期什麼,就會發生什麼」。

2. 貨幣量的層次為 ,即包括貨幣和准貨幣

與凱恩斯不同,弗里德曼擴大了貨幣的涵蓋內容,將貨幣定義在了廣義貨幣層次上,即業內人士所說的 。眾所周知,貨幣的定義有許多種,譬如,美聯儲對貨幣的定義就不下6種。多數經濟學家是從純理論角度,即貨幣的功能方面來討論貨幣定義的。而貨幣學派則不同,弗里德曼認為貨幣定義應以嚴格的計量經濟學方法來測定。確定最適當的貨幣定義的標準是:

(1)貨幣總量與國民收入的相關系數最大。如,M2與GDP的相關系數若分別大於M1、M3與GDP的相關系數,則M2作為貨幣的可能性較大。同時,還要看第二個標准。

(2)貨幣總量與國民收入的相關系數要分別大於總量中各個組成部分與國民收入的相關系數。如,M2與GDP的相關系數要大於M0(現金)、Dd(活期存款)、Dt(定期存款)與GDP的相關系數。

上述兩個標准必須同時滿足。弗里德曼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Anna Jacobson Schwartz,1915—)就是根據這兩個標准確定M2是最佳貨幣定義的。

弗里德曼貨幣需求理論函數[1]
1956年,弗里德曼發表了著名論文《貨幣數量說的重新表述》。在文中,弗里德曼將貨幣需求理論函數表述如下:

(1)

式(1)中的符號意義、函數與自變數的相關關系如下:

1、Md為名義貨幣需求,它是因變數,是受自變數決定的。

2、P為價格指數,為了實現正常消費或經營,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越高,所需貨幣量就應該越多,二者正相關。

3、為債券的預期名義收益率;其中,rb為債券利率。比較費解的分式是債券利率的預期變動率。為什麼寫成這種形式呢?我們對此做一簡單的解釋。經驗指出,債券利率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即rb = f(t)。若求函數在任一點上的變化率,則要對函數求對數的導數(lnrb)t。根據復合函數的求導法則,有

(2)

弄清了數學表達式的意義之後,再來討論一下變數與函數的相關關系。當期債券利率減去債券利率的預期變動率,就是債券的預期收益率。債券的預期收益率上升,意味著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加大,理性的經濟個體必然要盡可能地減少貨幣需求量,用有較大預期收益的債券替代。反之則反是。顯然,債券的預期收益率與貨幣需求量負相關。

4.為股票的預期名義收益率;其中,re為股票收益率;為預期資本損益率,即股票價格變化率,數學意義同前; 為股票收益率的預期變化率。

股票的預期名義收益率的機理與債券相同,變數與函數Md也是負相關的。

5. 與前面的道理相同,為預期價格變動率。如果預期物價上升,就意味著下一期貨幣的購買力將降低。於是,人們勢必會減少貨幣持有量,以其它能保值的資產保值。反之則反是。Needless to say,二者是負相關的。

6. w為人力財富在總財富中的比例,按弗里德曼的思路可以用下式來表示:

w=
人力財富 ≈

人力財富+物質財富
收入
財富

在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函數中, 與 是什麼關系?不知道為什麼,弗里德曼沒有說明。而且,在貨幣理論界,對此也無普遍接受的研究結論。

7.Y為「恆久收入」。恆久收入不同於我們經常使用的「統計收入」概念,它是統計收入與「臨時收入」的代數和,換言之,恆久收入的統計量是統計收入的幾何加權平均值。弗里德曼為什麼用恆久收入替代一般的國民收入呢?我們的理解是這樣的:在長期中,假定一個人的平均收入水平是月薪6000元,他就基本上形成了一個較為穩定的消費支出習慣,因而決定了貨幣需求量。他不會因某一個月收入偶然的提高或降低而改變自己的消費支出習慣,從而貨幣需求量。譬如,增加了1000元,他可能用其購買公債;減少1000元,他可能賣出一部分手中的公債,以保證消費支付習慣不變。如果他確信平均收入從此就提高(降低)到了某一新的水平上,他將調整自己的消費支出習慣,從而決定新的貨幣需求量。這里所說的「平均收入」,大致就是「恆久收入」的含義。

恆久收入與Md的相關關系如同凱恩斯的收入與Md一樣,是正數相關的。

8.u為影響持有貨幣效用的其它隨機因素,如偏好、與貨幣有關的制度變化等等。顯然,由於u的隨機性,它與Md的關系不定。

需要說明,在許多經濟學專著中,變數與函數的關系都是用一階偏導數來表示的。我們知道,導數是函數在某一點上的變化率,是曲線上該點切線的斜率。這個斜率大於0時,自變數與函數同升同降,正數相關;反之,斜率小於0,自變數與函數反向變動,負數相關。

後來,在《美國和英國的貨幣趨勢》一書中,弗里德曼將單個財富持有者的貨幣需求理論函數簡化為:

(3)

式(3)中符號的意義如下:

1.為實際貨幣需求;

2. Yr為實際恆久收入,即;

3. w、u的意義同式(1);

3. Rm為貨幣的預期名義收益率,在其它條件不變時,可以理解為定期存款的預期收益率。這是個新出現的變數,因為它是度量持有貨幣收益的,所以,它與貨幣需求之間應該是正相關的。

4. Rb相當於式(1)的;

5.re相當於式(1)的;

6. gP相當於式(1)的。

除了用簡單的符號代替了式(1)中的某些艱澀的數學表達式、加入了貨幣收益率變數之外,式(3)與式(1)的顯著區別是,函數用實際貨幣需求取代了名義貨幣需求Md。這是怎麼轉換的呢? 換句話說,價格變數 是怎麼跑到等式的左端去的呢?

弗里德曼進一步假定,函數由實際變數決定,即與衡量貨幣變數的名義單位完全獨立。如果衡量物價、名義收入的單位發生變化,則貨幣需求也作同比例變化。用數學語言描述,即式(1)對 和 是一階齊次的。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高等數學:

若某一函數的自變數乘以常數λ,該函數值以λn的倍數發生變化,則該函數稱為n階齊次函數。設,函數f(x,y),若f(\lambda x,\lambda y)=\lambda f(x,y),則該函數對x、y為一階齊次。

這樣,式(1)可以寫成:

(4)

令,代入式(4)則有

(5)

按式(3)的符號簡化、加入貨幣預期收益率,即

在式(1)的基礎上(為方便起見,將符號簡化),弗里德曼進一步假定:,則有

(6)

移項,得

(7)

令,將名義收入寫成PYr,代入式(7),得

Md = kPYr 或

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事後相等,可以去掉貨幣需求符號的下標

M = kPYr 或 (8)

令,代入式(8),則有

MV = PYr(9)

式(8)簡直就是劍橋學派的貨幣數量方程式!式(9)與交易方程式幾無二致!不過,弗里德曼「新貨幣數量論」的持幣率 k 或貨幣流通速度 V 已不再是常數,而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函數。從可以看出 k、V 與各變數之間的相關關系。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函數雖然在形式上反映了凱恩斯的影響,但函數的內容則比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精密。就貨幣需求函數的一般形式(1)、(3)兩式而言,基本上被學術界接受,沒有什麼爭論了。但是,弗里德曼運用齊次公式,將貨幣需求函數轉換為式(8)或(9),無疑是對古典貨幣數量說的重建。同時,弗里德曼認為,新貨幣數量論的 或 雖與劍橋方程式的 及費雪交易方程式的 之常數推論有別,但它們基本上是穩定的、可測的函數,甚至「比消費函數或其它主要函數更為穩定」。

在《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一書中,弗里德曼做出了實證研究結論:在將近100年的時段上,美國貨幣流通速度大致以每年1%的速度減慢。將大時段拆分的情況是:1880~1914年,貨幣流通速度從4.97下降到1.91;1914~1929年,貨幣流通速度無明顯變動;1929~1946年,貨幣流通速度有所下降;1946年以後開始回升,但仍低於1920年的水平,也低於1914年的水平。

對於V每年遞減1%的問題,弗里德曼受到了同行激烈的挑戰。後來,弗里德曼本人也承認這一結論是有問題的。經濟學大師的這種求是的科學態度,是值得我們後輩學習的。

[編輯]貨幣需求理論函數的簡化[1]
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函數包括的變數多、形式復雜,可以在無損主旨的情況下加以簡化。我們從式(3)開始:

(3)

1、假定u穩定。因為,與貨幣相關的制度通常是比較穩定的,偏好、習慣等因素也不會輕易改變,所以,可以視為一個常量從函數中略去。於是有:

(10)

2、由於財富的構成比例 在一定時期內也是比較穩定的,它對貨幣需求的影響不會有顯著的變化,所以也可以從函數中刪除。於是有:

(11)

3、根據一些國家的統計數據,只有當(或寫作gP)變動幅度很大、持續時間很長時,才會對貨幣需求量產生顯著影響。經驗指出,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因此,也可以略去。於是有:

(12)

4、一般情況下,狹義的貨幣收益率Rm僅指定期存款Dt的利率,這個利率通常也不高。如果將定期存款Dt所獲利息除以M2(M0 + Dd + Dt),計算出的利率應該是相當低的。況且,銀行利率的變動一般又是相當緩慢的。因此,該變數對貨幣需求的影響應該是極不顯著的,可以略去。於是有:

(13)

5、兩種金融資產的收益率Rb、Re是受大致相同的因素決定二者高度正相關,用一個收益率作變數,完全可以替代和反映出另一個收益率的變動。因此,可以將二者合並,不妨以「市場利率」統稱之。若市場利率仍用 表示,則有:

(14)

式(14)即為弗里德曼貨幣需求理論函數的最終簡化式。

[編輯]對貨幣需求理論函數的實證[1]
實證研究要做的工作是,確定函數中各個獨立變數的作用。具體說,貨幣需求對利率的彈性如何?貨幣需求對收入或財富變動的敏感性如何?貨幣需求對其它列入貨幣需求函數或未列入貨幣需求函數的變數的依存程度如何?等等。此外,還有一個基本概念的問題,即貨幣是什麼?究竟採用哪個層次上的貨幣量較為適宜?

除了構造科學的模型和運用正確的計量方法之外,實證研究的先決條件是,能夠獲得可靠的統計數據。事實上,若無統計數據,實證研究就根本無法進行。因此,實證研究的數據多得自於統計工作比較完備的美國、西歐和日本。

根據貨幣需求理論函數的簡化式(14),實際貨幣需求是由實際收入和市場利率兩個因素決定的。但是,式(14)僅是一般函數形式,需要將其以某種方程形式表示出來。弗里德曼及其貨幣學派在大量的實證分析中摸索建立了如下方程:

(15)

式(15)是一個冪函數曲線的回歸方程,a,b,c是由回歸分析決定的參數。用回歸分析方法檢驗非線性方程有一定困難,可以用對數方法把非線性方程化為線性方程:

(16)

式(16)是一個二元回歸方程,被認為是「近年來貨幣數量論者通過大量的對貨幣需求的經驗研究所得出的基本公式」。回歸系數可用最小二乘法求得。貨幣學派根據美國1892~1960年的統計數據計算出:

ln a=3.003 b=1.394 c=-0.155 R2 = 0.99

將上述回歸系數寫入方程,有

(17)

式(17)中,M為廣義貨幣M2,Yr為實際恆久收入,i為4—6個月商業票據利率。式(17)表明, Yr與 i 的變動可以高度解釋(擬合優度R2 = 0.99)M的變動,且實際貨幣需求的收入彈性為1.394。收入彈性說明,當實際收入提高1%時,實際貨幣需求將提高1.394%。反之則反是。同時,式(17)還說明,實際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0.155,即當利率提高1%時,實際貨幣需求下降0.155%,幾乎無彈性。

不過,對於貨幣需求的收入彈性結論,弗里德曼自己也多有修正。

1959年,他認為是1.8;

1970年,他認為是1.0~2.0,並將其分為1.0~1.5和1.5~2.0兩段。

無庸諱言,在實證方面,許多學者與弗里德曼及其貨幣學派有分歧。

[編輯]弗里德曼對貨幣需求理論的貢獻[1]
1、將貨幣視為一種資產,從而將貨幣理論納入了資產組合選擇理論的框架,摒棄了古典學派視貨幣為純交易工具的狹隘理念。

2、在一般均衡的資產組合理論中,特別強調貨幣量在經濟中的樞紐作用,糾正了凱恩斯學派忽視貨幣量的偏頗

3、在貨幣需求函數中,首先設置了預期物價變動率這一獨立變數,確定了預期因素在貨幣理論中的地位

4、嚴格地將名義量和實際量加以區分。

5、特別強調實證研究的重要性,改正了以往學者們在經濟理論,尤其是在貨幣理論中只顧抽象演繹的缺陷,使貨幣理論更向可操作的貨幣政策靠攏了。

[編輯]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與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的區別
1、在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中,利率僅限於債券利率,收入為即期的實際收入水平。而在弗里德曼的貨幣需求函數中,利率則包括各種財富的收益率,收入則是具有高度穩定性的恆久收入,是決定貨幣需求的主要因素。

2、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函數是以利率的流動性偏好為基礎的,認為利率是決定貨幣需求的重要因素。而弗里德曼則認為,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較低,即對利率不敏感。

3、凱恩斯認為,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需求函數不穩定。而弗里德曼則認為,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需求函數高度穩定。

4、凱恩斯認為,國民收入是由有效需求決定的,貨幣供給量對國民收入的影響是一個間接作用的過程,即經由利率、投資及投資乘數作用而作用於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弗里德曼則認為,由於貨幣流通速度是穩定的,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動則直接引起名義國民收入和物價水平的變動,所以貨幣是決定總支出的主要因素。
後凱恩斯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不少西方學者針對凱恩斯貨幣需求動機作了進一步發展,補充和修正了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

( 一 ) 凱恩斯交易需求理論的發展——平方根定律模型及修正

對於凱恩斯提出的關於交易性貨幣需求取決於收入而與利率基本無關的觀點,凱恩斯以後的經濟學家都提出異議。例如,美國經濟學家漢森 (A . H . Hansen) 在 1949 年就提出,當利率上升到相當高度時,貨幣的交易余額也具有利率彈性。然而,第一次深入分析交易性貨幣需求與利率關系的是美國經濟學家鮑莫爾 (W · Baumol) 。 1952 年,鮑莫爾發表的《現金的交易需求:一種存貨理論分析》一文中,將最適量存貨理論應用於貨幣需求的研究,認為交易動機的貨幣需求不僅與收入有關,而且與利率關系也極密切。

閱讀全文

與固定收益證券之基本理論ln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元匯率黃金白銀 瀏覽:542
易信交易平台 瀏覽:846
華商城短線交易怎麼樣 瀏覽:484
2017金銀價格是多少錢 瀏覽:747
融資經理崗位職責 瀏覽:665
費用香港上市公司 瀏覽:197
股份份額轉讓 瀏覽:502
價格usd什麼意思 瀏覽:656
去年買的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174
哪個軟體理財產品利息比較高 瀏覽:162
菏澤市宜信普惠金融投資擔保公司 瀏覽:955
森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704
消費金融公司運作模式 瀏覽:360
凈值型理財產品就是基金嗎 瀏覽:142
怎麼營銷黃金定投交易策略 瀏覽:301
渤海信託管理總部 瀏覽:357
國富期貨交易手續費 瀏覽:929
蒙牛融資項目結構 瀏覽:376
定向采購供應鏈金融服務 瀏覽:790
車貸貸款合同在金融公司還是銀行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