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漢武紀股票

漢武紀股票

發布時間:2022-05-03 05:17:07

A. 對於漢武帝的一點疑問。。。

漢孝昭皇帝劉弗陵,漢族,生於公元前94年3月16日,死於公元前74年6月5日,西漢第5代第8任皇帝,劉徹最小的兒子,他的母親是趙婕妤(即鉤弋夫人)。公元前87年即位,初由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共輔國政,繼續實行劉徹時期政策,曾多次擊敗匈奴、烏桓等,加強了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開「鹽鐵會議」,因劉徹時期官營鹽酒鐵及對匈奴長期作戰的政策遭到「賢良、文學」的批評,會後罷除榷酒(酒類專賣)。元鳳元年(前80年)以謀反罪誅桑弘羊、上官桀等,專任霍光,進一步更改劉徹時制度。罷不急之官,減輕賦稅,與民休息。
史稱劉弗陵自幼聰明多知,又長得身高體壯,很受劉徹寵愛。原太子劉據被殺,太子之位一直空缺。劉徹想立劉弗陵為太子,為免呂氏之亂重演,便於公元前88年將其母趙婕妤賜死。第2年,劉徹臨死之前下詔立劉弗陵為太子,任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輔政。
公元前87年3月30日,劉徹死後第2天,劉弗陵繼位稱皇帝,第2年改年號為"始元",後又改用"元鳳"、"元平"等年號,前後在位共13年。
劉弗陵即位時,年僅7歲,朝政大權由霍光執掌。但據史書記載,少年的劉弗陵也頗具非常之才,熟知軍國大事。公元前80年,大臣上官桀和桑弘羊勾結燕王劉旦,誣陷輔政大臣霍光,結果被14歲的劉弗陵識破陰謀。不久,劉旦等陰謀政變,劉弗陵在霍光輔助下,誅殺了桑弘羊、上官桀,逼劉旦自殺,成功地避免了一場政變。史稱"漢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書之詐,誅桑弘羊、上官桀,後世稱其明","高祖、文,景俱不如也。"
在霍光輔佐下,劉弗陵繼承劉徹末年的富民政策,對內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對外則與匈奴和親。因此,劉弗陵之世,"百姓充實,四夷賓服"。若天假其年,劉弗陵將大有一番作為。可惜,公元前74年6月5日(農歷元平元年四月癸未日),劉弗陵還沒來得及盡展其雄才大略,便病逝於長安,年僅20歲,葬於平陵(今陝西咸陽市西北13里處),尊謚孝昭皇帝。 昭帝無子,後以劉賀為嗣。
劉弗陵年表
公元前94年,劉弗陵14月而生,被漢武帝成為「鉤弋子」。
公元前87年,劉弗陵即位。
公元前81年,霍光主持「鹽鐵會議」。
公元前80年,上官桀、桑弘羊、燕王劉旦等人發動宮廷政變,最後以失敗告終。
公元前77年,劉弗陵滿18歲,開始親政。
公元前74年,劉弗陵暴病而亡。
[編輯本段]在位年號
始元公元前86年—公元前80年
元鳳公元前80年-公元前74年
元平公元前74年—公元前74年。
[編輯本段]立為太子
劉弗陵是漢武帝的幼子,母親為鉤弋夫人趙婕妤。由於「戾太子」劉據,也就是劉弗陵的哥哥,因為「巫蠱之禍」而死,於是漢武帝後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7年之時,被立為太子,此年他八歲。
登上皇位
同年,漢武帝劉徹逝世,八歲太子劉弗陵登上了帝位。武帝在死前害怕「帝少母壯」,即擔心太子之母趙婕妤專權誤國,於是處死了她。受遺詔,小皇帝由霍光、金日磾輔政。即位第二年(前86年),改元始元。
輔臣爭權
霍光輔政以來,首先遇到的就是這場激烈的政治斗爭。而促使這場斗爭趨向白熱化的,是與霍光同時輔政的上官桀,以及漢武帝之子、燕王劉旦有關。上官桀為了謀取漢朝的最高權力,依附於昭帝之姊盍長公主。他首先巴結公主之近幸丁外人,極力為丁外人求官進爵,得到公主的寵幸,與丁外人、公主等結成死黨,而後進一步通過公主,將其年幼的孫女送入宮中,封為婕妤,意欲通過公主和孫女,來取代霍光與昭帝的地位。而燕王劉旦,則因長於昭帝而不得嗣立,心懷不滿;另一位輔政大臣、御史大夫桑弘羊認為在漢武帝時期制定過鹽鐵專營的政策,使國家富強起來,功勞莫與之比,不甘居於霍光之下,遂產生了推翻現政權,由他與上官桀來主政的慾念,與燕王劉旦勾結起來。這就形成以長公主和燕王劉旦為首的兩股政治勢力。他們估計到依靠各自的勢力還不足以推翻漢昭帝,只好暫時聯合。按照上官桀的計劃,要先利用燕王劉旦的身份,發動政變,在政變成功之後,再除去燕王旦,由他來掌握朝政。這個暫時聯合起來的政治集團,自然要把矛頭首先指向阻礙他們奪取政權的霍光。
昭帝始元六年(前80年),上官桀、燕王旦等人加緊了政變的准備工作。燕王劉旦將奪取帝位的賭注壓在上官桀身上,前後派遣十多人,帶了大批金銀珠寶,賄賂長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以求支持他奪取帝位。他們襲用「清君側」的故伎,令人以燕王旦的名義上書昭帝,捏造說:霍光正在檢閱京都兵備,京都附近道路已經戒嚴;霍光將被匈奴扣留19年的蘇武召還京都,任為典屬國,意欲借取匈奴兵力;霍光擅自調動所屬兵力。所有這些,是為推翻昭帝,自立為帝。並聲稱燕王劉旦為了防止奸臣變亂,要入朝宿衛。上官桀企圖等到霍光外出休假時,將這封奏章送到昭帝手中,而後再由他按照奏章內容來宣布霍光的「罪狀」,由桑弘羊組織朝臣共同脅迫霍光退位,從而廢掉漢昭帝。
他們沒有想到,當燕王劉旦的書信到達漢昭帝的手中後,就被漢昭帝扣壓在那裡,不予理睬。次日早朝,霍光上朝,也已得知上官桀的舉動,就站在張貼那張漢武帝時所繪「周公負成王圖」的畫室之中,不去朝見昭帝,以此要求昭帝表明態度。漢昭帝見朝廷中沒有霍光,就向朝臣打聽,上官桀乘機回答說:「因為燕王告發他的罪狀,他不敢來上朝了。」昭帝十分平靜,隨即召霍光入朝,果斷地說:「我知道那封書信是在造謠誹謗,你是沒有罪的」;「如果你要調動所屬兵力,時間用不了十天,燕王劉旦遠在外地,怎麼能夠知道呢!」「況且,你如果真的要推翻我,那也無須如此大動干戈!」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十四歲的昭帝一語揭穿,所有在朝大臣對昭帝如此聰明善斷無不表示驚嘆,霍光的輔政地位得到了穩固。
上官桀等人的陰謀被揭穿之後,就乾脆赤膊上陣,准備發動武裝政變。他們計劃,由長公主設宴請霍光,命埋伏的兵士將霍光殺掉,廢除漢昭帝。就在這危急關頭,長公主門下一名管理稻田租稅的官員將上官桀等人的陰謀向大司農楊敞(司馬遷之婿)告發,楊敞轉告了諫大夫杜延年,於是昭帝、霍光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武裝政變計劃,遂在這一政變未發動之前,就先發制人,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誅滅了他們的家族。長公主、燕王劉旦自知不得赦免,遂先後自殺身亡。這場由上官繼發動的政變最後被霍光粉碎了。九歲的上官皇後因為年紀幼小,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所以未被廢黜。
霍光與上官桀、燕王旦等人的斗爭,從性質上說,乃是封建官僚集團以及宗室內部爭奪統治權的斗爭,它是宗室內部爭權奪利和官僚集團長期互相傾軋的總爆發。霍光等人在武帝時期雖長期出入宮禁,但仍屬朝廷中默默無聞的官吏,他們本身沒有多少權力,更沒有多少財富,代表著當時社會上中小地主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也受到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壓制,因而,這就不能不使他們與代表大地主、大商人利益者發生尖銳的沖突。從雙方斗爭的結果來看,上官桀、燕王旦的政變被粉碎,這也使漢朝中後期大地主、大商人階層整體利益受到一次沉重打擊,從而有利於抑制腐朽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前進。
[編輯本段]鹽鐵之議
漢昭帝時,中央政府召開的一次由鹽鐵官營問題所引起的有關國家政策的辯論。漢武帝劉徹在元狩年間起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一系列新經濟政策,如統一幣制,鹽鐵和酒類官營,實行均輸平準、算緡告緡等,這雖然充裕了封建國家的財政,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經濟基礎。但是,伴隨農業生產的發展,土地兼並的現象日益尖銳,廣大農民的負擔愈來愈沉重。鹽鐵官營等政策的弊端,如鐵器苦惡,價格不平,主管官吏廢公法、謀私利,強征農民冶鐵煮鹽等等,也直接貽害農民,加劇了農民與封建國家之間的矛盾,致使農民的反抗斗爭日益頻繁。而且依靠鹽鐵官營等政策所聚斂的財貨,無法維持戰爭的長期消耗。因此,至武帝晚年時,已是「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另一方面,經過漢王朝的連年出擊,匈奴力量大為削弱,邊患有所緩和。這些客觀情況,促使武帝晚年的政策發生重大改變。征和四年(前89)武帝在詔令中指出,此後務在禁絕苛暴,不得擅興賦役,應致力農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漢初的「與民休息」政策。
漢武帝在政策上的轉變,對於穩定漢王朝的統治是必要的,但統治集團內部意見並不一致。武帝死後,繼位的昭帝年幼,大權掌握在霍光手裡。為了保證「與民休息」政策的實行,昭帝始元六年(前81)二月下詔命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郡國所舉賢良文學,詢問民間疾苦所在。賢良文學與桑弘羊意見不一,他們就漢王朝的內外政策進行了辯論。這就是有名的鹽鐵之議。
在鹽鐵會議上,雙方辯論的主要內容有:①民間疾苦的原因。賢良文學認為民間疾苦的根源在於國家經營鹽鐵等經濟事業,提出廢除鹽鐵、酒榷、均輸官。桑弘羊反對這一主張,認為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擴大了財源,是抗擊匈奴,消除邊患的經費來源。而且,這些政策便於堵塞豪強大家的兼並之路,有益於農民。因此,他堅持推行鹽鐵官營等事業。②對匈奴的政策。賢良文學主張偃兵休士,厚幣和親,企圖依靠德政的感化維持和親局面。桑弘羊則認為匈奴反復無信,不能採用德政感化,只有通過戰爭才能阻止匈奴的侵擾,保證漢王朝的安全。他強調武帝對匈奴的戰爭是「當世之務,後世之利」。③關於施政方針和治國的理論思想。賢良文學信奉儒家的仁義學說,主張德治,認為行仁政就可以無敵於天下。他們一再引證歷史教訓,批判嚴刑峻法,指為亡國之道,把嚴刑峻法看作是秦王朝滅亡的原因。桑弘羊以法家學說作為指導思想,反對德治,主張法治。認為令是教育百姓的,法是督察姦邪的,有了嚴刑峻法,百姓就小心謹慎,姦邪自然止息。他所堅持的經濟政策和治國方法都與法家思想相聯系。此外,這次會議上的辯論還涉及農業的基本政策,對社會現狀的估計和倫理道德觀念的理解,以及如何看待古與今的關系等問題。西漢桓寬編撰的《鹽鐵論》詳細記載了鹽鐵之議的情況。
賢良文學是來自社會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比較體察社會實況。他們在霍光的支持下與桑弘羊展開的辯論,反映了統治階級內部對漢武帝晚年以後經濟和政治形勢的不同認識,以及由此而提出的不同的治國政策。經過這次辯論,盡管沒有廢止鹽鐵官營和平準均輸法,但桑弘羊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挫折,賢良文學活躍一時。根據賢良文學的意見停止了酒類專賣。「與民休息」的政策進一步得到肯定,對昭帝、宣帝時期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短暫一生
元平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4年,年僅二十一歲的漢昭帝於春四月癸未,在未央宮身亡。僅僅在位十三年。
[編輯本段]謚號陵寢
謚曰「孝昭」,葬於「平陵」。
[編輯本段]皇後妃子

皇後上官氏,上官桀孫女,上官安之女。母霍氏為霍光女。
[編輯本段]歷史功績
漢昭帝在位期間一直奉行武帝晚年「休養民息」政策,百姓富裕,四方外族都歸順漢朝,俯首稱臣。為「昭宣盛世」奠定了基礎,為漢朝又迎來了一個盛世。
成功召開鹽鐵會議,讓漢朝民生狀況提升到又一個高檔次。
[編輯本段]後人評價
班固
昔周成以孺子繼統,而有管、蔡四國流言之變。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盍、上官逆亂之謀。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時以成名,大矣哉!承孝武奢侈余敝師旅之後,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光知時務之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至始元、元鳳之間,匈奴和親,百姓充實。舉賢良、文學,問民所疾苦,議鹽、鐵而罷榷酤,尊號曰「昭」,不亦宜乎!
——《漢書·昭帝紀》
[編輯本段]關於陵寢
由於昭帝突然發病死去,這使得主管帝陵營建的官員非常狼狽,因為他的陵墓還沒有認真營建,於是趕快租用了三萬輛牛車,從渭河灘拉沙,構築地下墓室。倉促歸倉促,昭帝平陵的隨葬品仍是十分豐富的。當時由霍光主持昭帝喪事,墓室中金銀珠玉,應有盡有。
平陵在茂陵東邊12里,封土堆高29米。平陵陵園呈正方形,垣牆邊長三百八十米,四面正中各有闕門,與陵冢相對。現東,南二門闕猶存,門闕呈條形,用夯土築成,夯層厚為6至8厘米。陵園西北角有面積較大的建築遺址,殘存大量漢代磚瓦,還有方形沙石質柱礎和磚砌八角形水井,估計是守陵人員的居室。
昭帝陵冢位於陵園正中,形如覆斗,陵頂內收形成二台。陵基為正方形,底部邊長46.8米。它的東南665米處是昭帝上官皇後陵。上官皇後是霍光的外孫女(前87—前37),她雖貴為皇後,其實也很不幸。她6歲入宮當皇後,15歲時昭帝死去,此後一直比較孤獨,於52歲病死,合葬平陵。可能是由於霍光的位高勢重,她的陵園比昭帝陵園規模還要大一些,陵園邊長420米(昭帝陵園邊長為370米),陵園四門距封土堆均為125米,封土高26.2米。
在昭帝與上官皇後的陵園中間,有一條寬5米的道路,將兩陵連接起來。考古工作者在路的兩側分別發現了東西向排列的成組玉器,每一組相距約2米,均由玉壁和玉圭組合而成,每組都是中間放一枚玉壁,四周均勻圍繞七、八個玉圭,圭尖一致朝向中央的玉壁。這些玉器肯定是為當時的祭祀而埋。
平陵陵邑位於陵園東北,今李都村、龐村一帶。《漢書·宣帝紀》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正月,募郡國吏民訾百萬以上徙平陵,第二年又「以水衡錢為平陵,徙民起第宅」。今在陵邑遺址內發現當年制骨、制陶作坊遺跡和部分建築遺址,出土較多有火燒和鋸過痕跡的骨料及板瓦、瓦當、殘陶器、銅鼎、鐵鏵、钁、鏤角、逼土等、遺址內漢瓦殘片比比皆是,俯首可拾。由此推測,當年陵邑內建築必是櫛比麟次,相當繁華。
平陵東南是漢昭帝「徘徊廟」遺址,廟建築在一個高3米的夯土台上,今台上仍有漢代板瓦和筒瓦、方格紋方磚、鳳紋空心磚、「長生無極」瓦當等,平陵東側是陪葬墓群,今封土保存較完整的有11座,保存較差的12座(其中1座在陵北)。據文獻記載,陪葬平陵的有夏侯勝、朱雲、竇嬰、張禹等,但具體名位難考。

B. 漢武帝的武功

漢武帝劉徹以 《謚法》所謂 「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 正義謚法雲:「克定禍亂曰武」, 被其後代謚號為「武」,後世論及史上諸帝功績,必稱強漢盛唐,可見其武功之強盛。但翻開正史,我們不免要產生失望。 司馬遷的 《 史記 》里,在武帝的本紀末尾史論里沒有記載有關漢武帝的武功隻字,司馬遷為征討匈奴力竭而降的李陵辯護受到腐刑,且他是私修歷史,從他個人立場看這個觀點可以理解 ,如據史家考證 漢武帝本紀為後人續寫屬實的話,續寫者恐怕也是從這著眼考慮的, 而站在官修歷史立場上批判司馬遷頗謬聖人的班固也沒有在 《漢書》「雄才大略」的 漢武帝本紀里 稱贊 武帝廣開疆土的武功, 並且 在昭 帝本紀里卻稱 「 孝武奢侈余敝師旅之後,海內虛耗,戶口減半 」,言外之意頗多譴責 其窮兵黷武 , 這就有令人費思之處 。 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征討匈奴四十 三年, 連年的征戰,加上大興土木建宮殿 、 茂陵和祭祀, 致使國庫空虛,民生 得不到修養 ,在其晚年,武帝 本人也 意識到使用武力過多, 面對蒼生流離悲苦 有痛 悔 之意,下了罪己詔。 有的史學家據此推測,可能是 漢武帝 本人迴避談論自己的武功,以致後來者出於對他的尊重難以描繪。我卻認為不然,《漢書》成書於公元60年 — 80年之間,那時儒學盛行,成了統治階級的標榜自己的廣告牌面,而儒家的治國方略是仁義治天下以德化人,唱起天下重而社稷為輕的虛偽調子,提倡「文學」「賢良」,當然就無法對漢武帝的開拓疆土的武功予以贊揚,班固(《漢書》實非班固一人所作)的如此處理在我看來未免有失我強「漢」之血性。 西漢初公元前200年,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在平城高登(今山西大同東)七日未食,用了陳平的計謀才脫圍,司馬遷在《史記 · 陳丞相世家》中卻將這計謀給隱了,而這計謀據桓譚《新論》考證是陳平游說於當時匈奴單於冒頓的王後 閼氏 說漢王受困,將被迫送上名美女給單於,而這美女的到來必將使 閼氏 受到冷落,匈奴婦女好嫉妒果然中招,力勸冒頓單於解了圍,可見文史公也覺得這件事情不光彩。《 史記· 匈奴傳》和《漢書 · 匈奴傳》卻記載是用厚禮賄賂 閼氏來離間的,但兩者俱記有 此次戰役後高祖劉邦就立即派劉敬和匈奴簽訂了前古未有的和親條約,而且訂立之初我想並非是送漢家的公主,否則就難以解釋隔了一段時間後匈奴再度侵犯,劉敬要求劉邦送女兒和親,占個女婿不能打丈人理的那一番勸說,可見《史記》和《漢書》兩者就此為漢劉家傅了粉。說來慚愧,這也是為我們漢民族遮羞。漢高逝後,在呂後專權的公元前192年,單於冒頓寫了封「我死了老婆你失了丈夫,我們可以互通有無」的信(這是女婿說的話嗎),呂後氣得要出兵,被大臣勸下,估計呂後一想,英武如高祖在時,如不是自己哭著鬧著恐怕還會真將自己的女兒魯元公主送給他,自己還是省省吧,謙稱自己年老色衰之餘還是送女和親。到了漢文帝,和親頻繁,單憑這一點就構成對漢皇族的侮辱,而且當時的臣下也認為匈奴單於在來往的信件中,是以對待臣下的禮節來對待漢文帝的,每次和親的同時,漢朝還要陪獻優厚的禮物。這樣累積下來的家國恥辱,種在後代的心靈,的確是一種可怕的力量,「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上天將這個爆發反擊的機會給予了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即位之初仍然是與匈奴修和親政策的,這時漢王朝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和文景之治,國力已今非昔比了。武帝劉徹決定要雪洗前恥給匈奴致命一擊。 前133年,也就是 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的第二年, 大將王恢統領步軍居多的三十餘萬軍隊,埋伏在馬邑城(今山西朔州)山谷之中,利誘匈奴前來,但因為當時匈奴單於警覺沒有上圈套,致使漢軍無功。此後,漢武帝將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訓練騎兵,不拘出身選拔將領,在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對匈奴的戰役,戰績卓著。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李息率兵出雲中,收復河南地區,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 秦末以來長久淪陷於匈奴的河套地區被漢收復。 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出隴西,越過焉支山西進,入匈奴境千餘里,大獲全勝,繳獲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漢軍佔領河西之地後,漢武帝置武威(郡治在今甘肅勤縣東北)、張掖(郡治在今甘肅張掖縣西北)、酒泉(郡治在今甘肅酒泉)、敦煌(郡治在今甘肅敦煌西)四郡,稱為河西四郡 。 此後,「金城、河西並南山(祁連山)至鹽澤(羅布泊),空無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了內地與西域各國的文化、經濟交流。此役後,匈奴也發出「 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的哀歌。 匈奴伊稚斜單於因屢遭重創,心有餘悸,將單於廷暫時移於漠北,便於引誘漢軍深入,然後乘其兵疲而襲擊。前119年春,武帝將計就計,乘匈奴疏於防範攻其不備,發動了對匈奴的第三次大戰役。漢武帝調集十萬騎兵,隨軍戰馬十四萬匹,步兵及轉運夫十萬人,由衛青和霍去病統帥,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發。這是有漢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遠征。衛青指揮漢軍以左右翼將匈奴單於包圍,伊稚斜單於率數百騎突圍逃走,漢軍乘勝追擊,殺敵近兩萬人。霍去病的東路是主力軍,漢武帝給他配備的力量是最強的「敢力戰深入之士」,霍深入漠北兩千多里,與匈奴左賢王相遇展開激戰,幾乎全殲左賢王的騎兵。霍去病乘機追擊,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國肯特山),直達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才奏凱而還。經過這次漠北大戰,匈奴元氣大傷,逐漸衰弱下去。「是後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為以後匈奴徹底臣服於漢朝打下了基礎。可以說在征討匈奴的這一節上,漢武帝一刷四世之侵辱,遺後來者以安強。漢武帝的征戰步伐並未就此停止,他還大力經營西域和南疆,前108年,武帝派趙破奴和王恢統兵數萬,征討姑師和樓蘭兩國,樓蘭王被擒,樓蘭成為漢朝的藩屬;姑師也兵敗國破,於前89年完全被漢朝征服。前104年,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進攻大宛,經過四年苦戰,漢朝前後發兵十餘萬,於前101年圍困了大宛都城,大宛貴族殺死國王投降。尤其征服大宛後,漢朝影響愈益擴大,蔥嶺以東的西域諸國,相繼派人來漢朝朝貢,也使得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包括冶鐵、鑿井術等,相繼在西域得到推廣,這些對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實際上,我國的佛教也正是經由這條道路傳入中土的。在南面,前112秋漢武帝派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等率兵十萬,水陸並進經過一年多的征戰,完全消滅自秦一直鬧獨立的南越政權,將其地分置九郡,前111年,漢廷攻破南越,夜郎入朝,前109年,武帝發兵深入西南,滇國降服,從此西南地區的大部分都歸入中國的版圖。漢武帝同期護領北疆,在滅北朝鮮的衛氏政權的基礎上設置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 漢武帝以武力為先導開疆拓土,真正地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礎,至此地理、地圖才為人們重視起來,對外推動了中國與亞歐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樹立了強國的形象,對內融合了中華各民族的關系,大大促進了中國的統一發展。清代學者趙翼說「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近世也多有學者肯定這種「締造中國疆域之偉績」。 漢武帝一朝所表現出的那種「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強烈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血性,不斷激盪起我歷史上無數英雄兒女的志氣。魯迅就曾經熱情稱頌當時那種「閎放」,「毫不拘忌」,「魄力究竟雄大」的積極進取精神。 我想,《漢書》不稱贊漢武帝的武功,是不是還有一層意思,要抬高這武功,那就要必須要揭露漢初所受的恥辱,而這恥辱的確會損傷西漢立國 之威嚴,故而隱諱了,但又留下他征伐四夷的事跡,讓人有跡可尋。其實,局限於當時的眼光,漢武帝征伐匈奴如少了一雪前恥維護國家尊嚴的理由,這樣耗資巨大的戰爭,看起來當然有糜費國力之嫌的。

C. 漢武帝所有的年號是什麼

漢武帝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建元」(公元前140年)。「元」即開始,在漢武帝之前,帝王沒有年號,漢武帝開始創建年號,敢於做前人未曾做的事,這種開創精神充分體現在「建元」這個年號上。6年後(公元前134年),天上有「長星」出現,以為祥瑞,漢武帝於是改年號為「元光」。「長星」即「彗星」,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掃帚星,後人認為它是不祥之兆,而漢武帝則認為它是吉兆,甚至為它的出現改年號,可見漢朝人對這種天象的認識與後人大不相同。又過了6年(公元前128年),漢武帝改年號為「元朔」,「朔」具有「初始」的意思。此時的漢武帝,已從少年皇帝長成了青年皇帝,具有成就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元朔」體現出了漢武帝的自信。又過6年(公元前122年),漢武帝獲得了一頭白麒麟,以為祥瑞,改年號為「元狩」。「狩」就是打獵,該年號有紀念獵獲了白麒麟的意思。又6年(公元前116年),漢武帝在汾河上得到了一尊寶鼎,又以為祥瑞,改年號為「元鼎」。又6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於泰山封禪。泰山封禪是非常神聖之事,它標志著某個帝王作出了驚天動地的偉業,並已達到了光輝的頂點,一般帝王是不敢有此動議的。繼秦始皇之後,漢武帝是第二人,因此,改年號為「元封」。到此為止,漢武帝共用了6個年號。

D. 司馬遷在史記中怎麼沒有記錄漢武帝啊,史記中有武帝本紀嗎

司馬遷的《史記》中確實有武帝本紀,稱之為孝武本紀,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後人加上去的,《史記》在流傳過程中有些部分只保存了名目,而文章已經失傳,孝武本紀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史記》沒有完整記錄下武帝一朝的所有事情,只記錄到了元狩元年以前的事情,這在「太史公自序」中有明確表述。王立群讀史記其實在漢武帝後期的史實都是根據班固的漢書來講述的。
前面有人提到司馬遷一直活到宣帝時期,不知道這位大蝦是在哪裡看到的,希望能夠指點一下。其實司馬遷死亡時間這個史學界一直都沒有最終結果。我個人比較認同的就是王立群先生提到的漢武帝後期,,我估計是在後元元年,二年左右,最多是昭帝初期,至於宣帝時期,有些離譜了,如果那位大蝦可以提供證據,那就自然最好。

E. 漢武帝是什麼股票

劉邦不漲不跌吧,買了不會虧。漢武帝,這個是潛力股,建議長期持有,看好暴漲。李世民,現在觀望來看
既然這樣,在16日到來之前,我們都來一點振奮的——漢武大帝,中國石油16日將正式登基稱帝5000年的中國歷史,在162個王和397個帝之中,只有兩個人配被冠之為大帝—
大漢王朝除了最有名的開國皇帝劉邦以外,第二名應該就是漢武帝劉徹了。漢武帝劉徹一生的功勞很多,但是最為我們津津樂道的還是他把匈奴打的滿地找牙這個事。漢武帝劉徹並不是皇帝長子,也沒有被立為太子,原本並沒有機會成為皇帝,但是他是一隻潛力股,這一點對他今後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為漢武帝劉徹被包括漢景帝劉啟在內的多

F. 司馬遷在《史記》怎麼這么記載漢武帝呢

你才看完本紀 所以還不知道本紀中的《孝武本紀》早就亡佚了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裡面說他所寫的是《今上本紀》,但是現存文字為《孝武本紀》,早在班固寫《漢書》的時候就說《史記》的一百三十篇「十篇有錄無書」,晉朝張晏說《今上本紀》就是這原文早已丟失的十篇之一。核對現存的《孝武本紀》全文,除了開頭的六十個字外,其他的都是節錄《封禪書》後半截,甚至連《封禪書》的「太史公曰」也一並抄了去。
晉代張晏說是褚少孫所為,清代錢大昕說是「褚先生補《史記》,皆取史公所缺,意雖淺近,詞無雷同,未有移甲以當乙者也。或晉以後,少孫補篇亦亡,鄉里妄人取此以足其數耳。」其書可信,應是更晚的妄人所為。至於亡佚的原因,衛宏《漢舊儀注》及《西京雜記》皆雲:「司馬遷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之過,帝怒而削去之。」到底是怎麼亡佚的,學界也有疑惑。

司馬遷對漢武帝的強征暴斂 好大喜功都非常厭惡,他喜歡的是漢文帝那樣的明君,而對漢景帝就不是很喜歡了,你剛看過本紀,從《孝文》《孝景》的篇幅就看出來了

G. 秦始皇,漢武帝,康熙大帝,成吉思汗,亞歷山大大帝,誰為雄(可從政,武,功,過等等因素評論)

參考時代的話,你列舉的那幾位,以秦始皇第一,亞歷山大第二,成吉思汗第三。康熙不入流。

由於時代和家庭背景、民族傳統等原因,導致秦始皇性格異於常人。直到到現在,史學家還沒有證據去推翻秦始皇是私生子這個觀點。秦始皇自幼在趙國做人質,便因此而屢遭譏諷唾棄。養父秦莊襄王遠在秦國,呂不韋只把他當成一張股票用於政治投機,其母親雖然是他賴以生存的人,但內心充滿了很矛盾的仇恨。成長期的孩子必須要在心裡形成對某個人特定的感情依賴,這是本能。如果這種感情依賴被外力扭曲了,他的童年註定要烙上難陰暗的印記。

回國後,明爭暗鬥的政治陰謀以及他母親生活作風的墮落,徘徊於呂不韋和嫪毐之間,呂不韋長期把持朝政等等,秦始皇的性格逐漸變得陰冷而殘暴。個人的仇恨和包袱使得秦軍紀律極其嚴明,加上武器先進,軍事力量是當時世界的巔峰。在中國歷代,只有秦國可以南北同時作戰,擊匈奴後引兵南下,十年圖百越並越南,關鍵是打下之後能守住,能納入版圖。其他朝代對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作戰,都沒有達到這樣能力。在當時,只有亞歷山大軍隊可以相提並論,而論軍事靈活性和武器技術,後者明顯出於劣勢。秦始皇的巨大政治包袱可以說因仇恨而起,也由仇恨而終。這是他的個人因素,闡明這些是為了對這個人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理解。

秦始皇的功績不在於他統一六國,而是把上古時期就與華夏聯系的嶺南百越也納入版圖,統一制度的建立,將這個版圖整體的容納到一起,形成南北文化,相輔相成;在遙遠的東方建立了一個獨特的、漫延兩千年的政治文化中心,形成東西格局。雖然期間朝代更送,但這塊土地上是依然是華夏文化;雖然期間也衰落過,但從來沒有因此覆滅,而其他古文明帝國如今已不復存在。這一點遠遠不是以上君主可以比擬的!

這點更像君士坦丁大帝。兩者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不同的是,君士坦丁大帝是在半個地球實現了基督信仰,但並未實現歐洲大陸政治上的統一;而秦始皇卻在一個相對隱蔽的歷史現象上實現了政治和文化格局的高度統一。世界君主排名存在著西方學者的偏見(盡管在這個方面上,這種偏見因素很少,但確實存在),加上對東方文化缺乏系統研究,這樣的背景下,秦始皇排在第二,足見他的影響之深遠!

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是東西方交流的格局,但最主要的是在分化後的帝國形成了希臘文化,影響至今。最主要的缺陷是沒有把一個統一的帝國帶入未來,在當時,他是有那個能力的。論軍事能力則十分強悍,但政治眼光不敢恭維。秦始皇能夠將他個人的仇恨和創傷放到政治原則上,改革西北少數民族傳統而向東進取,目的十分明確,不是簡單的版圖合並,而是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政治和文化局面。中央集權制明顯優越於同時期的西方世界。

成吉思汗確實戎馬一生,驍勇善戰而指揮高超。但在一個短暫的時期里,成吉思汗親征歷程只達到烏茲別克,部下遠征烏克蘭基普。他主要的功績是統一蒙古各部,在中國北部建立並鞏固了政權,為日後帝國的崛起做了最關鍵的實質性的努力。 蒙古帝國的開創卻是由後世子孫完成的,雖然面積巨大,但並沒有形成政治文化的統一,各自為政。元朝建立後,帝國瓦解。元朝在名義上作為整個帝國的中心,其存在的時間極短,僅次於秦朝。 論政治才華,成吉思汗這個游牧民族大汗明顯處於劣勢。

漢武帝,由他接手的西漢,版圖擴大到原來的兩倍。對中國而言他是僅次於始皇的君主,其殘暴程度也不相上下,兩人年代相距並不是很遠,擴大版圖的同時抵禦外族,開創另一個統一局面。「秦皇漢武」就是這么來的。缺陷是把大量國力耗盡,一生對匈奴用兵,暴政時期極其漫長。 但是他的決心把匈奴本部滅亡,匈奴開始集體向西流亡,在遙遠的西方建立了另一個強大世界。這種「無心栽柳柳成蔭」雖與中國沒什麼影響,但對西方世界則完全不同。因此他的影響同樣是世界性的。

康熙……對於以上所提任何一人而言,康熙無疑都顯示了幾分暗淡。並非對滿清抱有偏見,只是滿清皇室對世界格局而言,沒有任何作為;對中國本身而言也未有任何大的積極的影響。幾個皇帝中,除開國皇帝外,康熙也許是最後有過巨大作為的君主。他對政治的敏感性遠遠大於其他滿清君主,對西邊的親征,穩定了清朝政治,無論如何,在政治上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只是在面對西方學術時顯得很猶豫和矛盾,沒有嗅到這個世界即將發生而不可阻擋的力量,可以徹底顛覆整個世界格局的力量。他本人對西學的專研,對宗教寬容,而當時帝國國力明顯處於優勢,如果力圖改革,同時期的君主無論多麼光芒萬丈,相比之下都會顯得渺小。但康熙沒有在保衛國家與勵精圖治平衡的穩重的對待,閉關之後,再也沒有開啟過,而是被大炮炸開…… 他的影響止步於中國,並止步於他本人,後世子孫,即使是乾隆,也做吃老本,沒有多少建樹,我個人覺得,乾隆的兒子都比乾隆強,至少他一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砍了惡名昭著的世界首富和珅……這是題外話。

比較一個君主是比較他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作出的貢獻,對後世的影響,包括世界性的影響。這點秦始皇完全可以落下其他人。如果要比較軍事能力,亞歷山大和成吉思汗都可以列入軍事天才范疇,其他人則沒有那個殊榮。

H. 史記中與漢武帝有關的部分有哪些

集中在孝武本紀和禮書里 但兩者幾乎全同
還有列傳和年表(只要是和武帝時代相當的就會有對漢武帝的記載 所以說漢武帝的史料散見在很多部分)
現在有人認為司馬遷寫的孝武本紀對漢武帝的窮兵黷武多有諷刺 所以被刪去 用《禮書》來湊足篇目 所以兩者內容幾乎全同

I. 什麼是平準基金

你好,所謂平準基金,又稱干預基金,是指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這種基金可以通過對證券市場的逆向操作,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資價值凸顯時買進;在股市泡沫泛濫、市場投機氣氛狂熱時賣出的方式,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動,達到穩定證券市場的目的。平準基金是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證監會、財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過對證券市場的逆向操作,熨平市場的劇烈波動,以達到穩定證券市場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平準基金的來源有法定的渠道或其基本組成是強制性的,如國家財政撥款、向參與證券市場的相關單位徵收等,也不排除向自願購買的投資者配售。從廣義來說,平準基金通常是指政府通過特定的機構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過對某個具體市場的逆向操作,降低非理性的市場劇烈波動,以達到穩定該市場的目的。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J. 漢武帝時的古幣<五誅錢>價值多少

兩漢五銖錢

(1) 西漢五銖

(西漢五銖)

鑒於幣制混亂和鑄幣失控後引起的吳楚叛亂等嚴重後果,漢武帝在統治期間先後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才使漢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貨幣問題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解決。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行三銖錢,重如其文。這是恢復銅鑄幣名義價值與法定重量相一致的一個措施。但是由於三銖錢與四錢重的半兩錢等價使用,於是又導致盜鑄盛行,因此到了建元五年春「廢三銖錢,行用半兩錢」。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從新鑄造三銖錢並造皮幣和白金(銀)幣,還頒布了盜鑄金錢者死罪令。

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開始又進行了第四次幣制改革。這次改革僅是「廢三銖錢,改鑄五銖錢」。五銖錢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規定,錢文「五銖」從此啟用。五銖錢輕重適中,合乎古代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價格水平對貨幣單位的要求,因而在漢武帝以後的西漢、東漢、蜀、魏、晉、南齊、梁、陳、北魏、隋均有過鑄造,歷時長達739年,是我國歷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最為成功的長壽錢。西漢時的五銖錢有郡國五銖、赤(側)仄五銖、三官五銖、宣帝五銖以及小五銖,金五銖等等。

五銖錢誕生前夕,因半兩錢瀕臨崩潰,市場一片混亂,各級政府與商民爭利,都拚命鑄錢,使得通貨過度膨脹,錢幣的購買力急速下降,物價飛漲。民眾無法生存,相繼放棄生產,流亡他鄉,靠出賣勞動力來糊口;或者是鋌而走險,加入私鑄行列,期圖賺取厚利。武帝初年,百姓因私鑄而死亡的近萬人,而私鬥殞命的、畏罪自殺的都無法計算,可見問題非常嚴重。

漢武帝元狩五年,詔令各郡國鑄行五銖錢,稱為郡國五銖,又叫元狩五銖。錢文為「五銖」,小篆書,光背,正面有輪無郭,背面則輪郭俱備。錢直徑2.5厘米左右,重約3.5-4克。「五」字交筆斜直或有彎曲;「銖」字的「朱」頭呈方折型,「金」字頭較小,彷彿如一箭鏃。少數錢上有一橫劃。其材料改用紫銅,因而有紫紺錢之稱。但各地技術水平不同,銅礦的成分有差別,官吏了解命令的程度與奉行的態度很難一致,所以鑄出的錢差別很大,有的與舊漢半兩一樣,背平無輪郭,有的穿孔大,肉薄,也有肉厚的。一般地說,都具有偷工減料不夠五銖重的現象,而且越鑄越輕,越晚越粗劣,有重蹈半兩、三銖錢覆轍的現象。政府改鑄五銖錢,主要目的是樹立信譽,穩定金融,使私鑄者無利可圖,自行放棄犯法的勾當,以徹底解決私鑄問題。各郡國官吏,因舊的習慣難改,依舊上下聯手,以謀中飽私囊。漢武帝採納了公卿們的建議,於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國的鑄幣權,由中央政府統一鑄造,統一貨幣發行,從而防止了另一次惡幣的泛濫。

漢武帝收回鑄幣權以後,由漢武帝中央政府統一鑄錢。三官五銖就是這個時候鑄造的。該錢製作精美,邊郭工整,重量准確,錢文秀麗,為錢中楷模。三官指鍾官、辨銅、均輸(技巧),統指政府鑄錢的機構。中央為推廣均輸法,新設水衙都尉一官,在長安上林苑辦公。上林苑是政府鑄錢的機構,是漢初在原秦代舊苑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皇家園林,規模宏大,有離宮70所,周圍面積達300餘里,包括現今的西安、周至和戶縣。

上林三官五銖錢的特點如下:

一、錢文嚴謹規矩,「五銖」二字修長秀麗,風格較為一致,「五」字交筆緩曲,上下與兩橫筆交接處略向內收。「銖」字「金」頭有三角形、箭鏃形兩種,四點方形較短。「朱」字頭方折,下垂筆基本為圓折,頭和尾與「金」字旁平齊,筆畫粗細一致。

二、錢型整齊,直徑25-25.5毫米,穿直徑約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寬0.1-0.14厘米,比郡國五銖的郭略寬,且深峻平整,連接錢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內外郭,個別內郭四角微凸。

三、重量以3.5-4克者為多,少數的超過4克。

四、鑄工精細,面背比較平整,內外郭寬窄均勻,規矩整齊。

五、記號有穿上橫和下半星兩種。

六、三官五銖幣材的顏色為紅色,含銅量在70%以上,含鉛量約20%,比郡國五銖略低,但配比合理,物理性能好。

上林三官五銖錢的鑄造工藝先進,多為銅范或製作極精細的泥范所造。三官錢形制及「朱」字頭方折的特點,系由三銖錢繼承而來,進而成為此後西漢時期五銖錢基本特徵。上林三官五銖是西漢五銖錢中比較容易見到的一種。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在洛陽燒溝和洛陽西郊先後發掘漢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漢代鑄幣,上林三官五銖在兩處漢墓中都有出土。

錢幣業務由三官署統一辦理,有許多好處:第一、使錢幣標准化,規律化;第二、提高鑄錢技術水準;第三、增加了生產量;第四、有效防止私鑄;第五、容易控制發行。

三官錢初期重量超過五銖,製作精美前所未有,而且鑄錢技術採用銅范法,鑄出的錢幣重量上都是一致的,絕對合乎標准,鑄出的錢邊緣都加以打磨,非常整齊,故有「赤仄錢」之稱。新錢鑄成後,政府用以收兌郡國錢,一枚兌劣錢5枚。到了元鼎四年(公元前117年),劣錢已經大部分收回,後明令禁止郡國錢永不許流通。

五銖發行三十一年後,漢武帝崩殂。在此期間,鑄成的錢數量很多,錢的範式也有變化。比如文字的大小、書法結構都有出入,至於穿上半月、穿下半星、穿上下橫、星月文、四決文等可能是爐別的標志。

西漢昭帝年間(公元前86年-前74年),一切以謹慎守成為主,對外戰爭大致已結束,對內則鼓勵生產,經濟狀況比武帝末年還要好。昭帝五銖大小和武帝時三官五銖相同,但重量要比三官五銖輕,一般又比宣帝五銖略重。從書法上看,錢文「五」字變化較大,一般字形瘦長,「五」字兩邊交筆已變彎曲,兩股末端有明顯的收斂,上下橫有的較長而接於外郭;「銖」字「朱」字頭方折,「金」字旁呈三角形,明顯低於「朱」字。面文外郭較高窄,但比郡國五銖及三官五銖略低,有穿上一橫或穿下半星記號。銅色深紅,鑄造技術比三官錢略顯粗糙。

繼昭帝之後,宣帝在位二十四年(公元前73-前49年),吏治清明,四海無事,國泰民安,物阜年豐,是西漢的黃金時期。同時國際貿易也很發達,也是西漢的最高峰。因此年年鑄錢,很快發行出去,又很快迴流到國庫中來。宣帝末年,庫中存錢八十多億。宣帝五銖是漢宣帝在位期間鑄行的。該錢銅質、形制、書體、鑄造均已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錢文筆畫挺拔,給人以清秀超逸之感。「五」字交筆彎曲,上下橫畫超出交筆末端外,「銖」字的「金」頭多呈等腰三角形而低於「朱」字。此外還有一個特徵,就是該錢的外郭由外向內作坡狀傾斜。錢直徑有2.5和2.6毫米兩種,最常見的郭厚1.5厘米,穿寬10厘米,重3.5克左右,面郭約厚1.5-2厘米。在兩漢五銖中這種錢的面郭最寬。其形制整齊,肉面光潔,錢內外郭略高於錢肉,薄厚一致。宣帝鑄錢以工整敦厚著稱,在西漢錢中地位極高。

小五銖約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鑄,俗稱「雞目錢」、「鵝眼錢」,由其形小而得名。在出土的西漢錢幣中,有漢代文獻記載的小型五銖錢,這種錢及錢范出自西漢時期的墓葬或遺址中,其中,漢宣帝杜陵一號陪葬坑中所出土的是有確切紀年的一例。

小五銖面文「五銖」,鑄造精美,面有周郭,無好郭,背側肉好,周郭俱備,文字清晰。錢直徑在1.15-1.2厘米之間,重約0.62-0.65克。錢文書體亦與武帝、昭帝、宣帝三代各有區別。「五」字交股有的較直,有的略彎,也有的彎曲甚大,形制上有的穿上橫畫如三官錢式,也有如五銖最常見的面內無郭的一種。這說明小五銖並非一朝所鑄,也同普通五銖一樣,分別鑄造於武帝以後的西漢各個時期。就出土情況,尤其是從漢宣帝陪葬坑的出土情況看,小五銖是成串地亂置在十件大陶俑之間,說明這是冥錢而非行用錢。

剪輪五銖錢又稱「磨郭五銖」、「剪郭五銖」。武帝初鑄五銖時「周郭其質」,以防止奸民從錢背面磨銅取熔。可是西漢後期竟出現另一種磨邊的剪輪五銖,是一種用普通五銖錢經磨鑢加工而減重的錢幣。實際上這種五銖叫磨邊五銖最為貼切。

西漢後期成帝、哀帝之世,社會矛盾尖銳,災荒相繼,幣制也隨之混亂,剪輪五銖就勢此時開始出現的。

剪輪五銖是幣制混亂時代的產物,洛陽燒溝及洛陽西部發掘的西漢墓中都有出土。

1980年,陝西省咸陽市土原下發現金質五銖一枚,錢直徑2.6厘米,厚0.2毫米,重9克,面背均有郭,正面外郭較背部稍寬,面穿方正,上有橫畫。「五銖」二字小篆陽文工整,「五」字交叉處彎曲,上下兩橫較長,「銖」字的「朱」字頭方折,「金」字頭呈三角形,製作精美,色澤金黃,誠為罕見的稀世珍品。

西漢五銖錢從漢武帝元狩五年始鑄,至隋朝的隋五銖止,一直沿用了七百多年。

(2) 東漢五銖

(東漢五銖)

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都城洛陽,是年為延武元年。東漢王朝剛剛建立,經濟基礎薄弱,社會動盪。半兩錢、西漢五銖錢、王莽的貨泉和大泉五十等,雜混在民間流通。直到延武十六年(公元40年)才重鑄五銖錢。自此以後,東漢各帝均鑄五銖錢。不過,從光武帝到明帝、章帝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五銖錢沒有顯著變化,古錢學家將東漢前期鑄行的五銖錢稱為「延帝五銖」。隨著時間的推移,政治、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東漢後期特別是東漢末年,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生活貧困,統治階級為了挽救經濟危機,在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改鑄「四齣文」五銖錢。更有甚者,在獻帝時,董卓鑄無文小錢,致使原本混亂的幣制越發不可收拾。

《後漢書·光武帝紀》說:「初王莽亂後,貨幣雜用布、帛、金、粟。」延武十六年始行五銖錢。東漢初恢復的五銖錢亦稱「延武五銖」,是延武年間採納馬援之議而鑄行的。

建武以後各朝五銖錢比西漢各朝五銖錢輕薄,錢徑多在2.5厘米,重3.4-3.4克,厚約0.1厘米,一般為3克,外郭較窄。「五銖」二字寬肥圓柔,筆劃較粗且淺,面文「五」字中間交筆彎曲,上下兩橫不出來,「銖」字「金」字頭呈三角形,比西漢五銖金字旁大,「金」字四點較長;「朱」字頭圓折,中間直筆,兩端較細;製作精緻,文字書體規范。銅質為淺紅色,還有各種記號,如星、橫畫、豎畫等。「星」有一星與多星之別,或半圓點,或三角點等。依其位置而言,則有穿上星、穿下星、穿上下各一星,也有穿上橫、穿下星。多星者多橫排成列。一般來說,這些帶記號的東漢五銖要比不帶記號的輕薄,鑄造工藝也比較粗糙,字口淺平,銅質為黃色。其中有許多可能是東漢中後期鑄造的。

建武年間鑄造的五銖,有紀年銅模盒傳世,可以為證,從此時起,東漢五銖的「朱」旁,上橫圓折,已經成為明顯特徵。東漢五銖的斷代,除 「建武五銖」有傳世的銅模盒以斷定外,明帝以後,則難以區分具體年代。幸好通過洛陽燒溝漢墓出土五銖錢的分期,可以認定穿上或穿下有一「平」字的五銖(稱為「平當五銖」)也應該屬於這個時期所鑄。但它的時期較晚,下限可能已經進入三國。「東漢五銖」是五銖錢中遺留較多的一種。

「四齣五銖」又稱「四齣文錢」。所謂「四齣」,是指錢幕從方孔的四角向外引出一道陽文直線到達外部,這可能是為了防止銼磨錢背盜銅用的防範技術。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鑄的「四齣五銖」比一般「東漢五銖」鑄造得要好,錢的重量也要重一些。它的直徑為2.5厘米,穿徑約8毫米,廓厚0.15厘米,重3.6-4克。漢靈帝性極貪婪,「帝本侯家,宿貧,每嘆桓帝不能作家居,故聚為私藏」(《後漢書·張讓傳》)。堂堂一國之君,普天下都是他的,還嫌不夠,還要賣官攬錢以充金庫。在這樣的昏君統治下,老百姓哪還有好日子。

橫遭漢靈帝宰割的廣大窮苦百姓怨聲載道。「四齣五銖」鑄行後,人們咒罵說「京師將破,天子下堂,四散而去」。

董卓小錢 東漢末年,董卓專權。董卓本一涼州豪強,漢靈帝時曾任並州牧。黃巾起義,他借何進徵召之機,帶兵入洛陽。他先廢少帝,立獻帝,專斷朝政;後焚燒洛陽,挾天子,自封為太師。董卓生性貪婪,為了搜刮民財,於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毀「金人」,秦始皇所鑄十二金人(銅人)中的九個,鑄成小錢。這種錢直徑只有1.2-1.5厘米,重0.5-1克左右,而且既無內廓又無外廓,「五銖」二字模糊不清,很難辨認,世人諷刺為「無文錢」,董卓這種無文小錢,錢體輕小,製造粗劣。以一個「金人」重量十二萬斤計算,董卓少說也可得錢七八萬億枚。這是東漢朝廷的最後一次鑄錢,流通地區狹小,只限長安、洛陽一帶。他以此在離長安一百多里的現陝西戶縣,建造了一個稱作郿塢的城堡,城內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單是糧食就足足能吃三十年。

董卓的這種小錢的流通必然會加劇通貨膨脹,很快就出現了「谷石數萬(枚)」的情形。用一擔錢去換一石谷,貧苦百姓哪能吃得起。當時民怨沸騰,飢民蜂起,漢五銖制度被董卓徹底破壞了,東漢王朝也被他推向了死亡的邊緣。於是曹操趁機取漢,不久時代就進入了三國時代。

東漢磨邊五銖和剪鑿五銖 磨邊五銖,亦稱「磨邊錢」,即磨去外廓、邊緣之錢。磨邊五銖始見於洛陽燒溝漢墓出土的第一型晚期。東漢中晚期常見,東漢末年更多。磨邊的方法,據說「多數是用一根木質或金屬的方棍穿進錢的穿孔,每次約百枚或更多一點,然後兩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錢幣的輪廓。通過加工,磨邊錢要比一般的五銖錢的錢徑小0.15-0.2公分。錢重減輕1克左右,就是說五銖錢經過這次加工,本身的重量減輕三分之一左右。但是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到錢的面文,並且錢幣的邊緣都比較光滑。磨邊的目的在於取銅,用來作為鑄造新錢的原料。為此五銖錢大幅度地減重貶值。剪鑿五銖,或稱剪鑿錢,是剪邊錢或綖環錢的總稱。其法是將一枚錢鑿成內外兩枚。剪鑿錢西漢時期已出現,到東漢桓帝、靈帝時期(公元147-184年)更加增多,以至達到泛濫的地步。

剪邊五銖錢就是被剪鑿了外圍或沖鑿了外廓的錢。錢文「五銖」二字僅剩一半,故又稱「對文五銖」。對文五銖的錢徑大小不一,經過測定,錢徑一般不足2厘米,重多在1.5克左右,對文五銖的邊緣都有被沖截的痕跡。剪邊五銖錢據認為還有另一種加工方法,即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去錢的輪廓。一般情況下,剪邊錢要比磨邊錢所去的輪廓更多一些,大多要把錢幣的面文減去一些,形成錢幣文字不完整的現象。從錢幣的邊緣看,剪邊錢又不像磨邊錢那樣光滑工整,錢的直徑大小也有較大的差異。錢直徑多數為2.05-2.2厘米之間,錢的重量多數減重五分之二或更多一點。區別磨邊錢與剪邊錢的主要依據是邊緣加工的痕跡與錢的直徑。

綖環五銖錢就是被剪去或沖鑿去內圈的錢,錢僅剩邊緣,呈環狀,錢文「五銖」二字有的只剩一半。

無論磨邊五銖、剪邊五銖還是綖環五銖,都不是法定貨幣。它們的出現主要是由於經濟的混亂,幣值不穩,物價昂貴,惟利是圖者剪鑿五銖錢,一個錢當兩個錢用,謀取私利。這是當時政治局勢動盪、經濟蕭條與貨幣流通狀況惡化的必然結果。

東漢晚期的剪鑿五銖曾大量發現。其中剪輪五銖比較多,綖環五銖較少。1953年,洛陽燒溝漢墓出土各型磨廓(剪輪)五銖1858枚,綖環五銖8枚。1969年,甘肅武威雷台東漢墓出土銅錢21017枚,其中剪輪五銖594枚,綖環五銖1枚。1973年,江蘇丹徒出土東晉窖藏銅錢140餘公斤,其中剪輪五銖約有90公斤左右,綖環五銖僅20餘枚。1975年,陝西扶風段家小寨漢墓出土西漢綖環五銖,錢文余有「銖」、「五」各一半,有的僅余字的三分之一,重1克;出土東漢磨廓五銖72枚,東漢剪輪五銖967枚。

東漢五銖從文字上看,「五」字交筆處略圓曲,「銖」字的金字頭呈三角形,「朱」字頭呈圓折形,比西漢五銖錢略顯圓折。以上介紹的就是一些比較有特點的東漢五銖錢。

閱讀全文

與漢武紀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業板正式交易前能申購 瀏覽:33
中國證監會管理哪些證券交易所 瀏覽:813
華建集團評級 瀏覽:123
東方證券五礦信託 瀏覽:7
融資費率最低多少 瀏覽:299
中銀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上班時間表 瀏覽:110
房地產項目開發融資申請表 瀏覽:217
日本銀行匯率查詢網站 瀏覽:481
國美金融分期付款服務 瀏覽:785
農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待遇怎樣 瀏覽:222
適合理財的基金 瀏覽:189
基金理財都在下跌 瀏覽:287
商品期貨和貴金屬期貨徵收營業稅 瀏覽:810
2020年300萬銀行理財收益 瀏覽:291
中信廣場金融公司 瀏覽:973
金融服務額 瀏覽:276
港幣和人民幣間的匯率 瀏覽:161
基金理財課程靠譜嗎 瀏覽:86
常升集團 瀏覽:829
期貨應該怎麼玩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