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中國證券業總資產

中國證券業總資產

發布時間:2022-05-12 16:30:38

證券公司利潤來源

一、入世後日益激烈的競爭格局
在入世談判中我們已經承諾:第一:證券類機構可以不通過中方中介直接從事B股交易;第二:境外的證券類機構除可以設立駐華代表外,還可以成為中國證券交易所的特別會員;第三:允許設立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從事國內證券投資基金業務開始時對方控股不得超過33%,三年後最高不超過49%;第四,允許設立外方佔少數股權的中外合資證券公司,股權最高不超過49%,可以從事除A股二級市場以外的其他業務。中國證券業的完全開放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從做出的承諾來看,堅持了循序漸進原則。盡管如此,國內證券公司受到的競爭沖擊仍然很大。
截至2000年底,我國共有專業證券公司101家。長期以來,我國證券公司的業務種類單一,結構雷同,沒有形成自身的經營特色,各證券公司之間的業務競爭異常激烈,並停留在無序、較低層次的競爭階段。 隨著中國入世,國外券商已經看準了中國資本市場。國際級的投資銀行和包羅萬象的金融百貨公司搶攤中國後,或獨資或合資,將帶來科學的管理理念!先進的技術手段、全方位的業務創新和高效的優質服務。以目前國內證券公司的競爭實力,尚不足以與外國的券商相抗衡的。WTO是融入全球經濟的通行證,入世後市場化國際化的步伐加快,今後的國內企業要靠自伸實力打天下,而不能依靠政府的量或謀求政府的保護來打天下。可以想像,入世後我國證券公司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局面。
二、中外證券公司的對比分析
入世後,我國證券公司終將與國外一流的證券公司同台競技。只有認真尋找差距,知己知彼,才能在外資進入時從容應對。在此,筆者試將我國證券公司與國外成熟的證券公司作對比分析。
1.規模比較。公司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公司的規模。中外證券公司差距最懸殊的應該是規模,我國證券公司發展所面臨的「瓶頸」也以規模偏小為首。規模小必然導致抗風險能力不足,開拓新業務能力弱,無力開拓國際市場,更談不上與國外龐然大物似的投資銀行競爭。
截至2000年末,我國101家證券公司注冊資本金在10億元以上的只有22家。即使是我國資本實力最雄厚的銀河證券公司,折算的資本規模也只有5.5億美元。而同期美國前10位的投資銀行,資本金規模從30多億美元到接近200億美元。過少的資本使國內證券公司賴以進行資本擴張的基礎薄弱。就資產規模而言,中外證券公司的差距更加懸殊。到2000年末,我國證券公司的資產總額約695億美元,而同期摩根斯坦總資產為4268億美元,美林集團總資產為4072億美元,高盛集團總資產為2898億美元。雖然由於中美證券公司在核算口徑不同使得數據不完全具有可比性,但中外證券公司,資產規模的差距也由此可見一斑。過小的資本和資產規模使我國證券公司難以實現經營上的規模效應,抗風險能力低下,同時也限制了其開拓國際市場、抵禦國際競爭的能力。
2.制度比較。雖然國外證券公司的快速發展與諸多因素密切相關,但其中成熟有效的制度安排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高效的組織結構、嚴謹的財務管理體系、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嚴密的風險管理控制體系為國外政權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
以美國的投資銀行為例和我國證券公司制度比較(見表一)。美國投資銀行股權結構多元化、分散化,股權具有高度的流動性,股東們能通過買入、賣出股票的方式表達對公司經營績效的評價,通過低成本的外部監督參與公司治理。從董事會構成來看,董事會中外董事占很大比重,使董事會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而且董事會下設各種委員會協助董事會進行管理決策和監督,有助於強化對經理層的制衡與約束。美國投資銀行常常根據發展戰略、各自規模、義務要求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組織結構形式,而且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對其加以調整,以最大限度提高組織效率。為了有效的激勵經營者,美國投資銀行採取了多層次、多樣化的激勵方式,既有高工資、高獎金、好福利等短期激勵,又普遍採用股票期權等多種金融工具來強化中長期激勵,有效的將員工與公司利益緊密聯系,有助於提高公司治理績效。
表1 中美證券公司制度比較
美國投資銀行 我國證券公司
股權特徵
分布 多散化、多元化 高度集中或過於分散
流動性 強 差
公司治理
董事會 獨立性強,外部董事比 獨立性差,外部董事比
重大 例低
監督約束 依靠董事會及下設的委 設有監事會,但往往形
員會、健全的信息披露 同虛設,存在內部人控
制度及市場上收購兼並 制現象
等外部機制
組織結構 扁平化、效率高 層次眾多、效率低下
激勵機制 激勵手段多層次、多樣 激勵方式單一、多為
化,注重長短期激勵結合 激勵

反觀我國證券公司,在短短十多年間的超常規快速發展的另一面暴露出不少建設方面的弊端,主要表現為:
(1)股權結構安排不合理。要麼股權集中度偏高,要麼股權結構過於分散,均不利於有效公司治理結構的形成;股東數量教少且股東性質單一,股東大部分是國有法人機構,國有資產所有者缺位使證券公司難以形成規范、健康的法人治理結構;同時由於我國證券公司目前均為公開上市,其股權流動性差,股東便無法使用「用腳投票」這種間接監督約束方式,而只能直接參與公司治理,無疑加大了股東參與公司治理的成本。
(2)法人治理結構缺乏規范。我國各證券公司雖在組織框架上具備了完備的監督會、董事會和管理層設置,但組織設置及相互關系界定上各自有很大差異性和隨意性,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約、協調運作的機制。在公司組織機構方面,也存在著集權有餘、靈活不足、管理層次眾多、運作效率低下的缺陷。經營決策權主要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掌握,缺乏健全的決策機制和規范的操作程序,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另外,我國證券公司還沒有建立起一套類似美國的靈活、有效的激勵制度,多採用工資、獎金等短期激勵方式,無法使經營人員的利益與公司長遠利益有機的結合起來,不利於公司長期發展。
3.業務比較。國外證券公司業務的主要特點是業務范圍廣、適應性強、創新能力突出。其主要業務包括證券承銷、證券交易、兼並收購、基金管理、項目融資、金融工程、金融咨詢等,涉及金融所有領域,地域范圍涵蓋全國甚至全世界。業務多元化的結果使得收入來源呈現分散化,提升了抗風險能力。其教強的研究開發力量和突出的業務創新能力也促使金融創新層出不窮,既滿足了客戶投資、理財的多樣化需求,也大副增加了利潤來源。
業務多元化的同時,經營的專業化也是國外證券公司的另一個突出特點。國外大券商一方面大力進行國內外兼並活動,以便擴大經營范圍,增強服務能力,另一方面也出售部分非核心資產,重點業務領域仍然十分突出。如美林公司、高盛公司,其業務就個有側重,有自己的經營優勢和業務特長。尤其是對於規模較小證券公司而言,在與大型「金融百貨商店」競爭之中,突出自身優勢的專業化發展、走特色經營的道路就更加置關重要。近年來美國折扣經紀公司的快速發展就得益與潛心於一個專業領域,專心銷售高度專業性成捆產品。
再來分析我國證券公司的業務情況(見表二)。雖然我國證券公司核準的經營范圍很廣,但目前開展的業務一般有以下五個部分構成:證券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包括政權承銷業務、財務顧問業務;證券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其他業務,包括房地產投資、股權投資。從業務結構可以看出,我國證券公司的業務結構基本上是圍繞證券的本源業務來構建,業務品種數量上和國外證券公司相比有較大差距。目前,國內綜合類券商收入也主要來自經紀業務、政權承銷業務、自營業務這三大傳統業務,其中經紀收入佔35%,自營收入佔29%,利息收入佔6%,其他收入佔30%,而其他收入中又主要是一級市場的承銷發行收入、資產管理業務的收入(田素華,1999)。這種收入結構,加重了證券公司對而級市場的依賴性,一旦市場行情低迷,或傭金制度市場化,券商的整體經營狀況就面臨較大影響。2001年股市的低迷已經使不少證券公司陷入了困境。由於我國證券公司研究實力、技術水平、創新能力的不足,無法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各公司業務雷同,即不利於證券公司自身業務拓展和公司長遠發展,在應對國外券商挑戰時更陷入被動。
表2 中外證券公司的比較
國外證券公司 我國證券公司
業務結構 證券承銷、經紀業務、自營 證券承銷!經紀務、自
主營業務 營業務、資產管理、並購 營業務、資產管理、並
重組顧問、衍生產品,私 重組顧問
募發行、基金管理
其他業務 風險投資、客戶咨詢、 房地產投資、客戶咨詢、
項目融資、租賃業務、 基金管理
證券保管和抵押
業務收入 收入來源多元化 收入相對集中
各公司無明顯收入結構 各公司收入結構雷同
特徵
創新能力 研發力量突出,適應性 研發能力落後,業務創
強,不斷進行業務創新 新不足

三、我國證券公司的發展思路
1、增資擴股、並購重組、中外合資、上市是今後一段時期內我國證券公司發展的主流方向。中國證監會2001年11月23日發出了《關於證券公司增資擴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取消了原定的證券公司增資擴股的先決條件,將主動權交給了證券公司。同時簡化了審核程序,券商的增資擴股行為更加規范化、透明化、市場化。由此必將新一輪的增資擴股的浪潮。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高度發展和入世後競爭壓力的增大,靜態的增資已不能滿足今後證券公司的發展的需要。政府金融監管部門的明確表態已標志金融企業發行上市理論上已不存在障礙。因此,如果條件具備,證券公司應積極謀求上市,利用資本市場擴充實力。這也是盡快縮短中外證券公司規模實力差距,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一條有效途徑。2002年1月出台的《證券管理辦法》中,金融政策又有新的重大突破。一是證券公司中設立分公司、政權營業部和證券服務部;二是准許綜合類證券公司設立專門從事某一證券業務的子公司;三是境內證券公司可以申請設立或參股、收購境外證券公司;四是准許在中國境內設立中外合營證券公司。這一切意味著再我國設立大型證券控股集團將有法可依,證券公司相互間重組整合也將拉開帷幕。有了良好政策基礎,迎合金融業混業經營的發展趨勢,我國證券公司有望打造自己的「超級航母」,形成多級法人制下多種金融業務混合經營的金融集團,實現規模經營。隨著證券業的開放,美林、摩根斯坦利、所羅門兄弟、美邦和大福證券等國際金融機構已開始和我國國內相關夥伴展開合作;而國內券商,如海通證券、申銀萬國證券、國泰君安證券、湘財證券、銀河證券以及廣發證券等也在積極與外資券商接觸,許多已達成了實質合作協議。在國際合作過程中,國內證券公司既可以學習國外券商科學的管理理念,藉助其經驗和實力改善公司經營治理、創新業務和培養人才,又可以利用其國際性品排優勢迅速提升自身在業內的形象,塑造自身品排優勢。應該說,中外券商合資這條道路有利於優勢互補,實現雙贏,也是我國證券公司擴充規模的有效途徑。
2.管理創新是我國證券公司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基礎。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管理的競爭。管理創新,完善我國證券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我國證券公司求發展的基礎所在。管理創新的基本出發點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營風險,這涉及證券公司經營活動的多個方面。
(1)明確公司發展戰略。我國證券公司應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逐步建立「制度第一」的管理思想。用科學的制度建立高效、規范的企業。應明確公司定位,找准方向,確定戰略發展思路引導全局,並據此指定明確的管理目標,將經營指標和責任層層分解,具體落實。
(2)改革組織機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要理清證券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的關系,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可以建立證券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並在董事會下設置各種專業委員會,如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協助董事會充分發揮職能。組織機構的設置要注重效率和各部門間協調工作,應向扁平行的組織結構轉換,減少中間層次,並適當下放經營決策權,實現簡單、高效的管理,對外界需求和市場變化及時反饋、迅速回應。
(3)建立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應根據員工的職務高低、服務年限、工作特點等採取不同獎勵計劃。就激勵手段而言,應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並用,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結合。為了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應注重引導員工行為長期化,尤其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核心人員。可採用股份期權制度將激勵與約束有機結合,公司興衰和個人成長緊密聯系,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3.培養核心競爭力是我國政權公司的必然選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核心競爭力表現為核心產品、核心技術、核心能力。產品來自技術,技術來自能力。就證券公司而言,核心競爭力表現為業務能力。針對我國證券公司,培育競爭力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合理定位、突出特色。雖然我國政權公司必須不斷強化業務創新和開拓能力,但經營的多元化並不排斥專業化。大而全,小而精都可以是證券公司發展的成功模式,關鍵在於如何結合自身實力進行戰略化的選擇。目前而言,創立自己的特色更加至關重要。在戰略調整過程中,要正確判斷自身優勢和不足,相應調整向不同領域的投入,突出自身經營特色,樹立自己的業務品牌。
(2)業務創新,開拓市場。創新是培育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途徑。證券市場本身就是金融創新的前沿陣地。今後證券公司應逐步向金融工程師、資本運營家、企業合夥人、戰略投資者等多種角色轉換。我國政權公司應積極發展衍生產品、資產證券化、項目融資、風險投資、網上業務等新型業務。只有按照國際慣例並結合我國國情,依據市場需求敢於創新,不斷開拓業務領域,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服務,才能在競爭中取勝。
(3)大力發展研究力量。雖然目前各證券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研究部門,且重視度越來越高,但其研究部門並未發揮應有的作用,研究水平有限,研究成果與業務開展也存在脫節。未來幾乎所有業務領域都必須有強大的研究力量的介入才能順利開展。研究品牌在開展業務方面也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必須通過大力發展研究力量來實現。研究部門將成為戰略性部門,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建議的研究報告要秉承獨立公正的宗旨,形成業內權威;對公司各項業務提供科研支持的開發研究要注重成果轉換,真正成為業務部門的有力支撐。
(4)適時開拓國際業務。對國內證券公司而言,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與國際券商的競爭主戰場在中國市場上。但隨著入世後對外開放水平的全面提高,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范圍擴大,國際化要求也越來越迫切。國內證券公司通過在國內與國外券商展開競爭,將為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積累必須經驗,做好鋪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抓住機遇,大力開拓國際業務,如國內企業境外上市的輔導和保薦、國際項目融資、外幣資本管理、國際市場上的研究分析和咨詢等,積極進入國際市場,熟悉國際市場規則,培養熟悉海外市場的人才,為以後直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作好准備。

⑵ 請問中國哪幾家證券公司最大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先後於2010年和2015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00776.SZ,1776.HK)。
廣發證券在2019年被《中國證券報》授予2019十大金牛證券公司。廣發證券易淘金APP榮獲「券商中國2019年度受投資者認可的十大券商APP」。

⑶ 中國證券市場的現狀

證券行業快速發展 資產規模再創新高

2014-2021年我國證券公司數量和證券公司營業部數量呈現增長趨勢,截止2021年3月底,我國共有證券公司數量139家、擁有營業部11735家,相較於2014年分別增長了19家總部、4536家營業部。我國證券行業相關機構數量的增加尤其是營業部數量的大幅增加代表著我國證券行業欣欣向榮的發展局面。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證券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⑷ 中國銀河證券在全國排名第幾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SAC)2015年6月公布的行業數據,2014年度,銀河證券以1651.8億總資產在全國排名第七位。

2014 年度證券公司總資產排名:

  1. 中信證券:3484.3億;

  2. 海通證券:2634.1億;

  3. 國泰君安:2447.4億;

  4. 廣發證券:2214.0億;

  5. 華泰證券:2004.4億;

  6. 招商證券:1772.4億;

  7. 銀河證券:1651.8億;

  8. 國信證券:1464.7億;

  9. 申萬宏源:1198.0億;

  10. 中信建投:1146.0億;


另外,2014年度,銀河證券在各方面的排名情況:

  1. 總資產排名:第7;1651.8億;

  2. 凈資產排名:第9;287.9億;

  3. 營業收入排名:第6;105.7億;

  4. 凈利潤排名:第8;36.8億;

  5. 凈資產收益率排名:第28;13.7%;

  6. 成本管理能力排名:第16;1.55;

  7. 單位人均創利排名第31;66萬;

  8. 凈資本排名第5;254.6億;

  9. 凈資本收益率排名:第37;15.90%;

  10. 風險覆蓋率排名:第35;770.7%;

  11. 財務杠桿倍數排名:第22;3.44;

  12. 客戶資金余額排名:第4;660.9億;

  13. 託管證券市值排名:第2;21,872億;

  14. 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
    (含席位租賃)排名:第4;52.2億;

  15. 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排名:第4;49.5億;

  16. 交易單元席位租賃凈收入排名:第9;2.7億;

  17. 營業部部均代理買賣業務凈收入排名:第28;2531萬;

  18. 代理銷售金融產品凈收入排名:第3;1.20億;

  19. 代理銷售金融產品規模排名:第16;292.8億;

  20. 客戶資產管理受託資金排名:第52;290億;

  21. 主動型資產管理受託資金排名:第15;111億;

  22. 受託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排名:第23;1.8億;

  23. 投資銀行業務凈收入排名:第10;9.9億;

  24. 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排名:第8;9.4億;

  25. 股票主承銷家數排名:第8;18.6個;

  26. 股票主承銷金額排名:第6;330.8億;

  27. 股票承銷凈收入排名:第8;4.3億;

  28. 債券主承銷家數排名:第7;30.8個;

  29. 債券主承銷金額排名:第3;880.0億;

  30. 債券承銷凈收入排名:第7;4.5億;

  31. 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排名:第33;5954萬;

  32. 並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排名:第36;802萬;

  33. 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排名:第35;1341萬;

  34. 融資類業務凈收入排名:第9;25.0億;

  35. 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排名:第7;24.3億;

  36. 融出資金余額排名:第5;599.3億;

  37. 約定購回利息收入排名:第14;2730萬;

  38. 約定購回業務規模排名:第18;1.4億;

  39. 股票質押利息收入排名:第43;3023萬;

  40. 股票質押業務規模排名:第49;2.7億;

  41. 證券投資收入排名:第12;15.7億;

  42. 股權投資收入排名:第16;1.0億。

⑸ 中國證券行業的發展歷史

如果從1987年9月國內首家券商———深圳經濟特區證券正式成立算起,中國證券業則已經走過了21年的風雨歷程。從不知股票為何物到現有106家證券公司,營業部從零發展到近3000家。廿一年的風雨之路讓中國證券業在跌宕起伏中得到了成長和壯大。
財務狀況全面改善
從混沌無知中摸索前行,在不斷犯錯糾錯中改進成長,並逐步壯大,中國證券業正是這樣一路風雨無阻地前行著,21年從未間斷。如今的證券業,不僅全行業徹底擺脫了困擾已久的沉重包袱,曾經出現的「散、亂、差」等頑症固疾也得以根治。
證券業的壯大首先表現在財務實力普遍大幅增強,經營行為總體趨於規范。隨著2003年開始的券商綜合治理穩步推進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證券公司財務狀況全面改善。從2006年起,證券業扭轉了多年連續虧損局面,盈利能力大幅增強。截至2008年9月底,全行業106家券商凈資本3142億元,凈資產3500億元,管理客戶資產接近5萬億元,證券業整體財務實力取得了跨越式增長。
券商內部管理在擺脫雜亂無章的過程中,逐步規范發展,服務意識和水平也日漸提升。根據監管層的要求,各公司逐步建立了交易、結算、資金、風控等集中統一的管理機制,加強了對分支機構的管理,完善了內部治理結構,增強了風控能力水平。部分券商還率先建立了動態風控機制和合規管理制度,對風險實行量化監測。
各證券公司的發展壯大也對行業產生了積極變化,證券業格局初步多樣化,行業形象明顯改善。首先,集團化經營雛形初現,部分實力較強的證券公司控股基金、期貨及其他證券業務子公司。同時,部分中小券商開始嘗試區域化、專業化、特色化經營。上市券商數量增多,目前上市券商達到8家,還有2家已獲批只待發行。
新業務拓展明顯提速
長期以來,券商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經紀業務,「靠天吃飯」現象嚴重,隨著中國加入WTO後外資的逐步進入,轉變證券公司的經營模式和收入結構,成為國內券商發展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正是基於此,近幾年證券行業開始了一輪對新業務的探索,並逐漸走出了一條多樣化的業務發展之路。
2004年5月,「保薦人制度」全面實施,給證券公司投行業務的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將券商從簡單的「包裝上市」的定位,轉變到了真正關注企業的內在質量上。同時,由於擁有保薦代表人數量的多寡問題,也加速了券商投行業務的優勝劣汰進程,致使部分券商不得不改變策略,開始轉守為攻,採取了主動調整投資銀行業務的策略,從單一承銷股票向收購兼並、風險投資及財務顧問等多種渠道發展。
Wind統計顯示,2007年年底,65家券商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達100.98億元,是2004年的5.72倍,由保薦業務帶來的承銷收入成為券商重要的利潤來源。同時,保薦代表人向優質券商集中趨勢明顯,根據證監會公布數據,目前國內券商擁有保薦代表人最多的有88位,最少的才3位,保薦代表人的集中必然帶來保薦及承銷業務的集中。2007年,在統計范圍內的99家券商中,34家券商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為零,較之2004年該業務為零的券商數量增加了29家,而同期幾家大的證券公司承銷業務卻出現成倍增長。
與此同時,隨著國內證券公司內部風險控制的根本好轉,券商自營業務得以重新開張。2007年,全行業自營業務一改之前違規和虧損常態,全行業出現大幅盈利局面。其中44家證券公司自營收入達560.6億元,自營業務一時成為國內證券公司贏利的功臣。
走出去引進來並舉
隨著2007年股市的持續火爆,證券公司創新業務的開展也日趨成熟,創新業務收入也逐步成為券商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時,隨著合資券商閘門的重新開啟和國內券商海外業務的逐步試水,證券業開放格局也開始形成。
今年6月,方正證券與瑞士信貸共同出資設立瑞信方正證券獲批,標志著自2005年年底外資投行參股國內券商暫停後的再度重啟。截至日前,國內合資券商數量已達8家。同時,QFII無論是數量還是投資額度上也得以提升,根據統計,目前共有53家QFII獲得了106億美元的投資額度。
在引進來的同時,國內證券公司也在嘗試著走出去。截至目前,國內已有12家證券公司在香港設立了證券經營機構,9家公司獲得QDII業務資格,中金公司已經發行了首款券商QDII產品———中金大中華。

⑹ 證券公司排名

共15家公司的排名沒有變化,包括排名前6位的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和銀河證券。
一、具體排名及變化如何?
排名上升的有30家,幅度變化較大的有東方財富證券(96到58)和華信證券(117到84)。 排名下降的有80家,掉落最大的是開源證券(87到95)。 營業收入方面,受到市場人氣低迷和行情下行因素的影響,126家證券公司今年上半年合計實現1570.79億元,沒有一家證券公司半年度收入超過百億元,超過10億元的共40家,另有8家證券公司或券商資管收入不及1億元。 7家公司的排名沒有變化,包括排名前2位的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 排名上升的有55家,其中上升30位以上的有3家,分別是廣發資管(81到44),華泰資管(85到51)和上海證券(45到12)

二、從總資產表現來說,各大券商也完美地提現了馬太效應,整體來說可以分為5個梯度。
1、唯一的頭部券商:中信證券
坐擁超過萬億的總資產,而且凈資產,收入,利潤都是行業NO.1。中信證券在2005年陸續收購了萬通證券、金通證券,其中萬通證券前身就是青島證券,金通證券則是浙江的地方龍頭券商。
目前中信證券不僅規模為第一,其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自營業務也沒有短板,均領先於行業。
2.鐵三角:華泰、海通、國泰君安
目前這三家券商的實力伯仲之間,不過整體來說,還是華泰更有優勢,也是目前公認的券業老二。作為業內互聯網化最徹底的券商,至今仍然保持著很強的上升活力。
3.追趕者:中金、招商、廣發、申萬、銀河、中信建投、國信、東方
總資產規模在3000億到5000億之間,都是相對老牌且在全國范圍內都有絕對知名度的券商,尤其是中金公司和招商證券,都是極具有歷史代表性券商。中金公司是中國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而招商證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業。
4.地方實力派:光大、平安、安信、興業、中泰
上述券商都是在地方有著絕對影響力的,在全國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券商。
5.其他券商
這些券商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其中某些券商在有些細分領域做的很優秀,比如天風證券的研究所,華寶證券的量化和金融產品研究團隊,德邦證券的科技投入等等。

⑺ 中國有多少家證券公司 資產總額是多少 2005年以及2006年的數字是多少

登陸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www.sac.net.cn右上角證券公司信息公示,裡面列表95家已經整改的券商,其他的屬於整改期的

⑻ 證券公司排名一覽表2021

證券公司排名一覽表2021如下:
1、中信證券
2、國泰君安
3、海通證券
4、華泰證券
5、廣發證券
6、招商證券
7、申萬宏源
8、銀河證券
9、國信證券
10、東方證券
11、中金公司
12、中信建投
13、光大證券
14、方正證券
15、興業證券
16、中泰證券
17、平安證券
18、安信證券
19、長江證券
20、東吳證券
21、國元證券
22、東興證券
23、財通證券
24、東北證券
25、西南證券
26、國海證券
27、渤海證券
28、山西證券
29、西部證券
30、國金證券
31、華西證券
32、長城證券
33、浙商證券
34、國開證券
35、天風證券
36、華融證券
37、廣州證券
38、中銀國際
39、華安證券
40、民生證券
41、太平洋證券
42、中原證券
43、華龍證券
44、華創證券
45、華福證券
46、萬聯證券
47、江海證券
48、信達證券
49、財達證券
50、第一創業
(8)中國證券業總資產擴展閱讀:
一、中國證券公司總資產排名前十(億元)
1、中信證券:7917.22
2、海通證券:6367.94
3、華泰證券:5621.81
4、國泰君安:5593.14
5、廣發證券:3943.91
6、招商證券:3817.72
7、申萬宏源:3535.06
8、中金公司:3449.97
9、銀河證券:3156.66
10、中信建投:2856.7
二、中國證券公司凈資產排名前十(億元)
1、中信證券:1616.25
2、國泰君安:1375.01
3、海通證券:1260.09
4、華泰證券:1225.37
5、廣發證券:912.34
6、招商證券:850.48
7、申萬宏源:758.04
8、銀河證券:708.96
9、中信 建投:565.82
10、國信證券:562.03
三、中國證券公司營收排名前十(億元)
1、中信證券:431.4
2、海通證券:344.29
3、國泰君安:299.49
4、華泰證券:248.63
5、廣發證券:228.1
6、東方證券:190.52
7、招商證券:187.08
8、銀河證券:170.41
9、申萬宏源:167.68
10、中金公司:157.55
四、中信證券綜合實力最強
排名第一的還是業內人稱「大平台」的中信證券,總資產規模率先突破「八千億」大關,截至2020年年末為8102.59億元。
中信不僅總資產第一,凈資產也同樣以1616.25億拿下第一。

⑼ 證券公司的實力排名

2014年中國證券公司的實力排名。
1、中信證券(上市公司,國內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海通證券(於1988年,中國最早成立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國內行業資本規模最大的綜合性證券公司之一,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3、廣發證券(中國市場最具影響力的證券公司之一,上市公司,國內資本實力最雄厚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4、招商證券(百年招商局旗下的金融證券領域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擁有國內首個多媒體客戶服務中心,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國泰君安(國內規模最大、經營范圍最寬、網點分布最廣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國信證券(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源起於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的三家營業部之一的深圳國投證券業務部,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華泰證券(全國最早獲得創新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具有較強市場競爭能力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8、銀河證券(聯合4家國內投資者發起設立的全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國內金融政權行業領先地位,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9、中信建投(證監會批準的全國性大型綜合證券公司,第一批取得創新試點資格的證券公司之一,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10、光大證券(由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投資控股的公司,十大證券公司品牌,中國證監會批準的首批三家創新試點公司之一,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⑽ 中國十大證券公司排名2020

第一名、 中信證券
第二名、 招商證券
第三名、 海通證券
第四名、廣發證券
第五名、銀河證券
第六名、國泰君安
第七名、華泰證券
第八名、國信證券
第九名、光大證券
第十名、申萬宏源
拓展資料:
1、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監會首批批準的綜合性證券公司之一。其前身是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的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011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第一家A+中國H股上市證券公司。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目前持有公司16.50%的股份。成立22年來,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超過3100億元,凈利潤超過1160億元,向股東分紅超過406億元,上繳國稅520億元。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連續十多年保持行業第一;凈資本、凈資產和總資產規模優勢顯著;各項業務一直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在國內市場積累了廣泛的知名度和品牌優勢。
2、招商證券是招商局集團旗下百年金融企業。經過25年的創業和發展,各項業務和綜合實力均進入中國前十。招商證券是中國證券交易所第一批會員、第一批獲批綜合性證券公司、第一批主承銷商、第一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會員、第一批自營機構2008年7月,公司被中國證監會評為AA級證券公司。
3、海通證券成立於1988年,是國內唯一一家成立於1980年代、至今仍在運營、未更名、未接受政府注資的證券公司。公司前身為上海海通證券公司。公司總資產超過5000億元,凈資產近1200億元。 2007年以來,公司總資產和凈資產一直處於國內證券行業前列。海通證券A股於200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並完成非公開發行。 H股於2012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5年完成H股非公開發行,公司注冊資本增至人民幣115.02億元。 2007年以來,公司總資產和凈資產一直位居國內證券行業第二位。
4、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9月,是中國首批綜合性證券公司之一。是一家與中國資本市場一起成長起來的新型投資銀行,目前公司注冊資本59億元(數據截至2012年9月17日),員工近10000人,營業部和證券服務部遍布全國近249個。全國(數據截至2014年),公司總部位於廣州市天河北路大都會廣場。公司資產總額、凈資產、凈資本、營業收入、凈利潤自1994年以來連續多年位居證券公司前十名。2017年集團營業收入215.7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上市公司為85.95億元。資本實力和盈利能力繼續領先國內證券行業,總市值位居國內上市證券公司前列。

閱讀全文

與中國證券業總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牛可以用來融資租賃嗎 瀏覽:949
如何加強對融資的監管 瀏覽:110
天地集團 瀏覽:504
中儲股份監管事業部 瀏覽:216
錦江集團的控制 瀏覽:648
手機什麼貸款好申請信用卡嗎 瀏覽:979
福鞍股份有利好嗎 瀏覽:732
基金管理公司屬於金融企業 瀏覽:950
分期樂合作金融機構放款額度緊張 瀏覽:237
公司投資理財崗位 瀏覽:967
著名投資理財公司排名 瀏覽:20
期貨市場吸引投機資本 瀏覽:885
問醫生股票 瀏覽:320
茂源金融貸款公司簡介 瀏覽:664
貴金屬波動快的品種 瀏覽:24
各類金融機構的杠桿率 瀏覽:484
長期理財基金 瀏覽:404
悟空理財怎麼修改銀行卡號 瀏覽:854
手機app銀行理財靠譜嗎 瀏覽:176
廣州a股日內交易員股生錢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