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央行大量買進有價證券,會使有價證券價格上升,但為什麼會引起利率下降
買入證券,導致對證券需求上升,價格上漲。由於通過公開市場買入證券票據,相當於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導致貨幣市場上資金充裕。實際上利率是貨幣的價格。貨幣供給增加,貨幣價格下跌,表現為利率下降。
央行既然購買證券,可以看做是投放貨幣,使得貨幣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量增加。貨幣看做一種商品(實質也就是),供給增加了那價格肯定要下降,反映在利率上就是利率下降了,因為利率其實是貨幣價格,貨幣多了自然利率就下降了。
【拓展資料】
有價證券,是指標有票面金額,用於證明持有人或該證券指定的特定主體對特定財產擁有所有權或債權的憑證。有價證券是虛擬資本的一種形式,它本身沒價值,但有價格。有價證券按其所表明的財產權利的不同性質,可分為三類:商品證券、貨幣證券及資本證券。
證券是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產物,其含義非常廣泛。從法律意義上說,證券是指各類記載並代表一定權利的法律憑證的統稱,用以證明持券人有權依其所持證券記載的內容而取得應有的權益。從一般意義上來說,證券是指用以證明或設定權利所做成的書面憑證,它表明證券持有人或第三者有權取得該證券擁有的特定權益,或證明其曾經發生過的行為。有價證券上標有票面金額,證明持券人有權按期取得一定收入並可自由轉讓和買賣的所有權或債權憑證,這類證券本身沒有價值,但由於它代表著一定量的財產權利,持有者可憑以直接取得一定量的商品、貨幣,或是取得利息、股息等收入,因而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買賣和流通,客觀上具有了交易價格。影響有價證券價格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預期收入和市場利率,因此,有價證券價格實際上是資本化了的收入。所以,這里的valuable中的value是一種預期的價值,而非實際的價值,既然好似預期,就存在風險、存在變數。
B. 央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或賣出各種有價證券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一種宏觀貨幣政策,目的是通過央行調節貨幣供給量,從而影響利息率的變動來間接影響總需求。
C. 央行大量拋售有價證券意味著實行什麼貨幣政策
央行大量拋售有價證券意味著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利用拋售證券換迴流動強貨幣,減少貨幣的供給和流動性。
緊縮性貨幣政策狹義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廣義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D. 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大量買入有價證券,意味著貨幣政策是緊縮還是放鬆
在實行寬松來的貨幣政策。央行源在金融市場上大量購入有價證券,將基礎貨幣投放,通過乘數效應,增加派生貨幣,進而增加貨幣供給。
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4)央行買賣證券的意義擴展閱讀:
由於社會總供給大於總需求,使經濟社會的各種經濟資源(包括勞動力資源)無法得到正常與充分的利用。主要表現為:一是周期性的失業。這是在經濟周期中的經濟危機與蕭條階段,由於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業。二是持續的普遍性的失業。
這是真正的失業由一個長期的經濟周期或一系列的周期所導致的勞動力需求長期不足的失業。貨幣政策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但要同時實現,則是非常困難的事。
在具體實施中,以某項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某一貨幣政策目標,經常會干擾其他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因此,除了研究貨幣政策目標的一致性以外,還必須研究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矛盾性及其緩解矛盾的措施。
E. 在公開市場上,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在於什麼
調節和控制貨幣供應量,進而調節宏觀經濟;與准備金政策和相再貼現配合;緩解財政收支造成的不利影響;協助政府的公債發行與管理。
證券買賣業務是中央銀行的主要資產業務之一,由於其具有操作靈活、主動的優點,其重要性有不斷加強趨勢。中央銀行通過在二級市場上公開買賣各類證券(包括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和政策性金融債等),可以釋放和回收金融體系的流動性,調控基礎貨幣,實現體系內流動性總量適度、結構合理、變化平緩和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的目標。
F. 為什麼中央銀行買回證券,會增加貨幣供應量
當經濟處於過熱時,中央銀行賣出政府債券回籠貨幣,使貨幣流通量減少,導致利息率上長升,促使投資減少,達到壓縮社會總需求的目的。
當經濟處於增長過慢、投資銳減不景氣的狀態時,中央銀行買進政府債券,把貨幣投放市場,使貨幣流通量增加,導致利息率下降,從而刺激投資增長,使總需求擴大。
通俗的說:中央銀行是賣出證券,那麼賣東西肯定要收錢啦,錢回到中央銀行里去,那些錢是從市場里抽回來的,市場貨幣供應量當然會減少啦;反之就是你要的答案。
央行買賣證券是在公開市場貨幣調控的一種。 發行債券也是貨幣調控的一種。
G. 中央銀行買賣政府債券,中央銀行不就是代表政府么,怎麼還要買
中央銀行買賣政府債券是中央銀行實行的一種貨幣政策——公開市場業務。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與一般金融機構所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
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出售債券,購買債券的人用商業銀行的支票來進行支付,中央銀行根據支票向商業銀行提款這就減少了商業銀行的儲備金,減少了市場上流通的基礎貨幣,所以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出售債券是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反之則是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存款准備金制度和再貼現政策。
中央銀行通過運用此些貨幣政策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活動,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最終影響國民經濟宏觀經濟指標。
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指標主要監控基礎貨幣、銀行的超額儲備率和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回購利率;中介指標主要監測貨幣供應量和以商業銀行貸款總量、貨幣市場交易量為代表的信用總量。
H. 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和賣出各種有價證券的目的是
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進和賣出各種有價證券的目的是:
1、通過政府債券的買賣活動收縮或擴大會員銀行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准備金,從而影響這些銀行的信貸能力;
2、通過影響准備金的數量控制市場利率;
3、通過影響利率控制匯率和國際黃金流動;
4、為政府證券提供一個有組織的市場。公開市場業務被認為是實施貨幣政策、穩定經濟的重要工具;
5、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
(8)央行買賣證券的意義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的發展具有以下特徵:
1、不斷擴大交易對象。公開市場業務實行一級交易商制度,中國人民銀行選擇了一些實力雄厚、管理規范、資產質量較好、資信較高、能承擔大額債券交易的商業銀行作為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
2、逐步豐富交易期限品種。目前有7天、14天、28天、91天、182天和365天六個期限品種,在操作中,根據商業銀行流動性變化相機選擇,實際操作以7天、14天的居多。
3、不斷拓展交易工具。目前,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都作為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工具。
4、嘗試不同的交易方式。公開市場業務自恢復交易以來,採用了價格招標和數量招標等不同招標方式。價格招標以利率或價格為標的,旨在發現銀行間市場的實際利率水平、商業銀行對利率的預期。
5、在積極開展回購交易的同時,加大現券操作的力度。
6、制定相關的債券交易資金清算制度和操作規程。
I. 舉例說明中央銀行證券買賣業務的意義
中央銀行證券買賣業務,是指一國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的行為。
(一)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是央行貨幣政策操作三大基本工具之一。
(二)央行買賣證券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影響金融體系的流動性,調控基礎貨幣,從而調節貨幣供應量,實現體系內流動性總量適度、結構合理、變化平緩和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的目標。
(三)貨幣政策中介指標的選擇:數量指標和價格指標及其相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