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券交易 > 瑞銀證券的實際控制人

瑞銀證券的實際控制人

發布時間:2022-05-31 08:56:08

① 中鐵屬於國企還是央企

中鐵不僅是央企,也是國企。

中鐵,即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12日,控股股東是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和最終控制人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工),成立於1950年3月,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中央企業。

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於2007年9月12日獨家發起設立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於2007年12月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601390,主承銷商是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市保薦人是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

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以及其他業務。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國新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

② 說是懷疑我惡意套現。瑞銀證券把我的號給凍結了,裡面的錢是不是就提不出來了

③ 什麼是外資券商

你好,外資控股合資券商的概念
根據證監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外商投資證券公司即(一)境外股東與境內股東依法共同出資設立的證券公司;(二)境外投資者依法受讓、認購內資證券公司股權,內資證券公司依法變更的證券公司;(三)內資證券公司股東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境外投資者,內資證券公司依法變更的證券公司。根據以上標准,我國現有外資投資證券公司共13家。
外資參股證券公司依據其境外股東屬性大致分為4類:
第1類即中金公司,其歷史沿革較久、股東成份較多。1995年中金公司由中國建設銀行與摩根士丹利合資設立,2010年摩根士丹利將其持有股權轉讓給GIC等4家投資方,2015年於香港上市後引入公眾股東。
第2類合資券商的股東為中管金融企業所設在港中資機構,包括中銀國際證券與光大證券。
第3類合資券商的股東均為美國、歐洲地區的大型商業銀行或投資銀行,於2004-2011年期間批設,包括高盛高華證券、瑞銀證券、瑞信方正證券、中德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與東方花旗證券等6家。
第4類合資券商依據CEPA(《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框架設立,股東均為港、澳資機構,於2016年3月後批設,包括申港證券、華菁證券、匯豐前海證券與東亞前海證券等4家。

④ 看看中國的股市成了什麼情況

中國股市怎會變得一團糟?

中國股市怎會變得這么一團糟?問題始於被挑選上市的公司。從一開始,政府就把股市視為國有企業(包括許多步履維艱的企業)的一個新的融資來源,進而是一種緩解銀行負擔的方式,讓銀行擺脫為政府企業提供廉價資金的繁重任務。
「股市幫了銀行一個大忙,幫銀行卸下了為平庸企業提供資金的擔子,」中國央行前官員張化橋(Joe Zhang)表示。他現在是瑞銀(UBS)駐香港研究部門的聯合負責人。「這些公司從普通老百姓、而不是銀行系統那裡籌資。
為使這一過程順利進行,並吸引散戶投資者投資於質量有問題的公司,中國政府設立規定,確保首次公開發行(IPO)定價低估,從而保證投資者在股票上市後最初幾個交易日里大賺一筆。但在把股市變成國家經濟計劃工具的過程中,政府也播下了股市未來下跌的種子。> 政府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在文化和意識形態上不願放棄對「它們」公司的所有權,使問題變得更為復雜。在上市公司的股份中,只有三分之一是可在證交所交易的自由流通股。其餘股份多數直接由國家或國有企業所有。「通過首次公開發行竊取資金的公司(發行者)購買其它國有公司的股份,從而把一些資金還回去。這是抵消那些不義之財的一種方法,」一位駐香港的銀行家悲哀地表示。Op%
國家占據支配地位,因此少數股股東受到上市公司的冷落。「公司從不來訪問我們,除非它們打算增發新股,」華安基金管理公司(Hua An Fund Management)駐上海的首席投資官姚毓林(Frank Yao)表示,「它們認為,它們已從這些人手中籌到了資金,所以不必再注意這些人了。」m"@`
中國證券行業機能不全使這些問題更為復雜。公司債券市場幾乎不存在。幾乎沒有哪家券商有技能或財力來承銷股票公開發行。管理不善如此普遍,以至中國130家券商中有許多瀕臨破產。獨立評論人士表示,券商銷售虧損產品(如承諾保障證券回報的投資基金),並挪用客戶資金進行自營交易,導致券商的毀滅。這種怠慢投資者的做法和長期的熊市令大量投資者損失資金,被迫迴避股市,並因此加劇了股市的下跌。
除了潛在的社會影響外,缺乏強有力的資本市場可能會對中國資本主義未來的形成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低成本的製造業或許是中國目前的競爭優勢,但長期來看,中國的政府規劃者希望,中國更多地進入有利可圖的高科技產業,這些產業能提供報酬更高的就業機會。華南珠三角地區最近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這令上述想法顯得更加緊迫。

私企遭排擠

為了進行這種轉型,中國將需要一個有活力的私營部門,由一些積極創新企業的企業家們來經營。然而,恰恰是這類企業遭到排擠,無法進入中國股市,它主要為國企集團服務。y@
首次公開發行許可往往首先給國有企業,致使私營企業缺乏一個方便的融資途徑。雖然估計數字不盡相同,但在中國股市上市的1300家公司中,僅有30至130家擁有私營部門背景,而即使是這些公司,其中一些實際上也是由國家機構控制。
「各省市故意將糟糕的國有企業推上市,以減少對它們自己的資金壓力,」瑞銀的張先生說,「今天市場到這個地步不足為奇。」他指出,過去幾年中,瑞銀追蹤的100家公司表現良好:而平庸的國有集團是個大尾巴,拖累了整個股市。
私營企業有時也能獲得銀行融資,尤其當它們在政界有良好的關系時。但缺少股票融資途徑可能會削弱中國發展強大私營部門的能力。在這方面,許多人士認為,印度已走在了前頭,因為印度大多數規模最大的公司來自私營部門,並通過在股票和債券市場籌資而得到發展。

日益逼近的養老金危機

「從公共政策角度來看,上述問題非常重要,因為中國需要一個強勁的股市,以免受到日益逼近的養老金危機的影響。25年前提出的獨生子女政策的副產品之一是,約10年之後,將退休的人會比加入勞動人口的人多得多。「中國將在變富之前變老,」香港的養老金專家斯圖爾特?萊基(Stuart Leckie)說。
世界銀行(World Bank)表示,中國未來在養老金方面的負擔可能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0%。與其它發展中國家相比,這個水平不是很離譜,但這一數字確實突出表明,中國需要可供養老金基金和個人投資的現成資產,這種資產應能抵禦通貨膨脹。
中國人把約40%的個人收入進行儲蓄,這一數字超過大多數其它國家,但除了把錢放進銀行之外,中國人幾乎沒有其它投資選擇。而銀行提供的利息很低,而且有時候會浪費人們的儲蓄,用來為陷入困境的國有企業提供貸款。「政府應該盡其所能,發展一個能夠保護養老金資產的資本市場,」Stirling Finance駐香港的高級顧問Yasue Pai說,「他們必須在今後10到20年間、在整個體系難以為繼之前解決問題。」&t>&

政府刺激手段

在過去幾個月里,中國政府已對市場的狀況表示了相當的關切,採取了大量措施刺激股價上漲。最重大的改變包括,有關當局已將股票交易稅減半,並使擁有逾70億美元資產的保險公司能更方便地買賣股票。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美林(Merrill Lynch),以及瑞銀等外國投資銀行已獲准與中方夥伴設立資產管理合資企業。中央銀行也制定了法規,允許中國的大型商業銀行設立共同基金,這最終可能導致銀行將大量儲蓄資金導入股市。
但問題在於這些行政命令的本質:政府不願退居二線,而讓市場自己運行,這對市場的發展是個約束。例如去年,有關當局決定為首次公開發行引入更公平的定價機制,同時又對新股上市設置了6個月的禁令。此舉的目的是讓監管部門有足夠的時間來設計相關法規。然而它讓人們愈加感到,在中國市場上,任何事都要得到中國政府的首肯才能進行,就連首次公開發行也不例外。
有朝一日,政府將不得不減少在上市公司的股份,這些非流通國有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約三分之二。然而,在國有股減持問題上,證監會中的改革派官員曾有兩次可能,能克服政府內部的反對意見,但後來又被迫打了退堂鼓,因為投資者開始對大量新股的湧入感到擔心,而導致股市下跌。
盡管許多人說,一項新的方案正在籌備中,但對於政府的目標,人們還是感到相當困惑。「大家一致認為國有股是個問題,但沒人知道政府想怎麼做,是否想把國有股全部出售,」豪伊先生說。

如何改革成棘手問題

如何改革國內證券經紀業,這也是中國政府面臨的棘手難題。允許外國券商在中國設立全資子公司,可以促進本土券商加緊行動。在一些陷入困境的券商之間進行整合也會有所幫助。有些舉措已經實行。例如高盛(Goldman Sachs)已獲准創建一家全新的中國經紀業務子公司,之前,該公司「捐獻」了5.1億元人民幣(合6200萬美元),以為一家破產的中國國內券商抒困。
但允許更多海外競爭介入,清理本地證券經紀業,將意味著對抗一些省市強大的既得利益勢力,而且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這些省市擁有大部分問題券商。「如果券商進行整合,那不過是把巨額債務從一家公司轉移到另一家,」上海海通證券(Haitong Securities)董事長王開國表示,「最後,政府將不得不花錢來解決這個問題。
幾乎沒有人認為,中國政府能有什麼快速解決方案。最有可能實行的改革將涉及一個問題,即反思國家在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華安基金管理公司的姚先生自稱為樂觀派,但就連他這樣的人也承認,資本市場中日益增強的一個觀點是,有關當局應當「從頭再來」。不過,股民們目睹自己的積蓄不斷縮水,他們的抗議不太可能消失。
中國股市還有希望嗎?也許上帝都無法回答

⑤ 瑞銀證券是什麼背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權重股的對敲都是瑞銀所為

只要你一天有三個小時的時間上電腦,我就能給你介紹一份工作。QQ:280571656

⑥ 西部礦業上市時間

實在是不知道,以下可參考

西部礦業下月登陸A股

國內最大錫鐵山鉛鋅礦企——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部礦業」)昨天開始詢價,計劃在7月16日前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

西部礦業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認購期為7月2日至3日,該公司將發行不超過5億股A股,占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超過20.64%,此次IPO的主承銷商是瑞銀證券。

西部礦業是國內第二大鉛精礦生產商、第四大鋅精礦生產商及第七大銅精礦生產商,是青藏高原上唯一的大型有色金屬采、選、冶聯合企業,全資持有或控股並經營錫鐵山礦、獲各琦礦、賽什塘礦及呷村礦等四座礦山,下轄4家分公司、5家控股公司、2家參股公司及1個工業園區。公司生產的鉛精礦一級品率達98%,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公司控股股東西礦集團持有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的34.96%,實際控制人為青海省國資委。

昨天,西部礦業辦公室有關人士透露,預計公司上市日不晚於7月16日,募資主要用於礦山擴建及冶煉項目、收購及增資等,合計所需募集資金人民幣44.41億元。

2006年,西部礦業凈利潤為1.54億元。與其他資源類上市公司相比,西部礦業的特點是礦產種類多。公司以鉛、鋅、銅、鋁的采選和冶煉核心業務為基礎,由於這些金屬的價格走勢不一致,產品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降低價格風險。

目前,西部礦業的主要收入來自產量最大的錫鐵山礦。在公司擁有的4座大中型有色金屬礦山中,錫鐵山鉛鋅礦有年采選鉛鋅礦石150萬噸、生產鉛鋅金屬量16萬噸以上的生產能力,是國內最大的獨立礦山企業。根據西部礦業的招股說明書,2004年至2006年,錫鐵山礦的年主營收入均占公司礦山板塊年主營收入的65%以上,而錫鐵山礦位於地震活躍區,1962年曾發生過里氏七級地震。

另外,與其他企業如中鋁的大型鋁冶煉廠項目的年產能介於20萬噸至40萬噸之間相比,西部礦業的下遊冶煉業務開始得比較晚,旗下百河鋁業最高年產能只有11.2萬噸,而且青海省本地缺乏鋁礬土資源,公司的鋁冶煉業務並不具備原材料采購優勢。

⑦ 瑞銀是怎麼通過中石油股票斂財的

瑞銀聯手機構作局斂財 發審委員稱中石油應反思

瑞銀斂財中石油

被國際大行廣譽為亞洲最賺錢公司的中國石油(601857.SZ)A股回歸,終以「讓人不愉快」的方式落定!

市場公開數據顯示,在2007年11月5日——12月20日的34個交易日內,中國石油股價累計下跌37.24%,共計1767 億資金深套其中。

一位證監會發審委委員表示,中國石油把所有投資人套牢如此慘重,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該對此反思,反思一下發行穩定市價責任是如何履行的。

與持有中國石油國內投資者慘淡度日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瑞銀集團(UBS AG)卻利用中國石油A股發行賺得盆滿缽滿。

不僅其旗下的瑞銀證券作為聯合主承銷商,能從高達5.56億元的發行費用中分得不小的一杯羹,而且UBS AG 100%控股的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服務公司等10多家機構,早在中國石油A股招股說明書正式公布前就已聯合潛伏中國石油股份(0857.HK)中,於A股上市發行前後依次採用收集、拉升、減持、沽空手法,通過影響中國石油H股正股及相關權證價格大獲其利。

有業內人士指出, UBS AG控制的機構不應該在瑞銀證券擔任主承銷商期間介入中國石油H股,因為這些機構和瑞銀證券是一致行動人,存在內幕交易嫌疑,而這些機構在香港市場中國石油股份(0857.HK)的操作手法已涉嫌市場操縱。

中國石油於12月24日迎來其上市後最大力度的反彈——股價勁升4.65%,收報31.96元, 但這不能給中國石油A股二級市場深度套牢的投資者帶來絲毫安慰。

掘金魅影

中國石油回歸A股不僅是投資銀行發行承銷的盛事,而且給中國石油H股帶來巨大的投資機遇。

然而令人感到震驚的是,在國際資本大鱷縱橫博弈中國石油股份的陣營中,卻能發現瑞銀集團頻繁遊走其間。

香港交易所公開發布的上市公司股東權益披露信息顯示,9月26日,UBS AG 賬戶首次買中國石油股份(0857.HK)11.09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為5.26%。

瑞銀集團進出中國石油股份之所以引人注目,完全因為由瑞銀集團實際控制的瑞銀證券在這段時間擔任中國石油A股發行的聯合主承銷商,瑞銀證券具有接觸中國石油A股發行內幕的天然便利條件。瑞銀集團藉此敏感之際在香港市場持續大幅增持中國石油H股的動機與這一行為的合法性發人深思。

上海某證券公司保薦代表人告訴記者,按照中國證監會規定,主承銷商母公司及其母公司控股的附屬公司屬於利益關聯方,這些機構在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前6個月內,有規避內幕交易嫌疑的義務。

香港博大證券經紀業務一位高級客戶經理表示,「雖然UBS AG名義上有很多中國石油H股股份,但這並不一定真的屬於瑞銀集團的。因為瑞銀集團在全球范圍內有大量的經紀業務客戶,瑞銀集團不能以瑞銀證券擔任中國石油A股主承銷商的理由勸阻客戶買入。」

該客戶經理的弦外之音是,誰要說瑞銀集團利用關聯公司接近中國石油A股發行內幕便利在香港市場上牟利,必須對UBS AG賬戶上的股票性質進行進一步甄別。

然而,香港交易所披露的中國石油股份(0857.HK)的股東權益資料顯示,在UBS AG名義下的股票雖然部分屬於瑞銀美國證券、瑞銀澳大利亞證券經紀業務席位持有,但這兩個席位最有可能是客戶委託買入的股票數量僅占瑞銀集團名義持有總數的0.62%,超過99%的中國石油H股為瑞銀集團100%控制的資產或財富管理公司、金融服務顧問公司以及以其它組織形式存在的投資機構持有。

這些機構分布於英國、美國、奧地利、瑞士、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成為瑞銀集團從全球市場各個角落向中國石油股份發起進攻的核心精銳,而在這些核心精銳中,尤以瑞銀全球資產管理新加坡公司、瑞銀全球資產管理香港公司實力雄厚,分別持有11686000股和11708000股,而瑞銀全球資產管理新加坡公司又是中國證監會審批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QFII),擁有2億美元的投資額度。

至此,由UBS AG控股的各類機構從世界各地同時進駐中國石油股份。而此時,中國石油甚至連A股公開發行招股意向書都還沒有公布。

香港交易所對UBS AG持有中國石油H股權益披露的理由是,UBS AG持股比例首次達到5%以上,上述股權取得方式包括買賣、饋贈及分步驟獲取。換言之,9月26日披露的股權信息未必就是全部在這一天買入的,有可能買入的時間會更早。

深圳某證券公司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指出,中國石油A股上市前,UBS AG旗下的各類機構與聯合主承銷商瑞銀證券存在著關聯關系,尤其是各類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服務或顧問公司,由於全部是UBS AG100%控股,加之業務性質不屬於經紀業務,與瑞銀證券同屬利益一致行動人。

一位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委員就「上市公司股票發行時主承銷商獨立性問題」向記者表示,發審委的審查重點是上市公司發行項目的財務規范,至於主承銷商的獨立性審核基本上實行「好人舉手」制度,只要求主承銷商聲明保證自己及有關利益關聯方沒有利用內幕信息不當牟利即可。只有對涉及資產重組類型的項目,才會在二級市場上關注相關品種股價是否已因內幕消息外泄發生異動,並關注利益關聯方是否從中牟利。

「UBS AG控制的機構在中國石油A股發行上市前介入中石油港股顯然是不合適的,除了證券公司賬戶買入中國石油港股可以用客戶指令解釋清楚,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服務公司則很難擺脫利用內幕信息牟利的嫌疑,因為這些機構屬於事實上的一致行動人,再好的防火牆都無法有效防止相關內幕信息的外泄。」該發審委委員進一步補充道。

前述保薦代表人告訴記者,中國石油A股發行對其H股來說相當於二次增發融資,只不過是在兩個不同市場上運作而已。國內證券公司做上市公司增發融資主承銷商期間,公司內部的自營部門或者資產管理部門是絕對不允許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相應公司股票的。如果在此期間,主承銷商的大股東或大股東控股的附屬公司在二級市場上進行同等證券的買賣交易,其所得收入要被罰沒,歸相關上市公司所有。

「UBS的做法或許符合香港市場監管法律的要求,但是瑞銀證券作為中國石油A股的主承銷商,不能用所謂的國際慣例來替代國內監管制度的要求。這對國內證券公司來說是不公平的。」該保薦代表人如此評述。

據了解,UBS AG的內部防火牆制度執行記錄並不是一點歷史污點都沒有。2005年7月13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在對瑞銀美國證券公司(UBS Securities LLC)1999年7月1日——2001年6月30日期間的研究、投資銀行及經紀業務零售業務合規檢查發現,有證據表明瑞銀美國證券公司已從事了與獨立研究分析利益相沖突的活動,最終被處罰210萬美元。

聯手作局

荷蘭銀行亞洲主管黃集蔚於11月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曾堅定斷言,「中石油H股股價在巴菲特減持期間一路上漲,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些與國內關系密切的資金為中石油A股回歸造勢有關。20港元的目標價位已經實現,買入資金使命已經完成,中石油未來的上漲動力應該有限。」

自11月2日之後中國石油股價節節下跌的走勢證明,黃集蔚所言絕非空穴來風,更令人對UBS AG 控制的機構及其他國際大行買入中國石油H股的動機產生懷疑。

9月26日——10月12日間,瑞銀新加坡資產管理公司持有中國石油股份的數量從11686000 股增至12926000股;瑞銀香港資產管理公司持股數量從11708000股上升至13802000股;同一時段內,中國石油股份股價從13.80港元迅速飆升至20港元,累計升幅達到32%。

11月20日, UBS AG控股的機構們繼續增持中國石油H股,大舉買入3.28億股H股,持股比例從4.81%增至6.24%。與此同時,瑞銀將中國石油股份的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買入。其投資評級上調的理由是:在A股首次公開募股及巴菲特退出後,股東結構發生變化;母公司可能注入對政治因素敏感的石油資產,例如,位於蘇丹的大約500萬桶可採石油儲量,目標價位由12港元升至17.6港元。

《香港證券及期貨監察委員會持牌人或注冊人操守准則》(下稱准則)規定,分析員就某上市公司的投資研究發出30日內及就某上市公司研究後的3個交易日內,分析員或其有關聯者不應交易和買賣涉及其評論的上市公司的任何證券。

此外,准則還規定,在公開發售中擔任經理人、保薦人或包銷商的商號,不應在以下任何期間內的任何時間,發出涵蓋某上市公司的任何投資研究:(1)如該宗發售屬首次招股,則有關期間為緊接該等證券定價後的40天;(2)如屬第二次公開發售,則有關期間為緊接該等證券定價後的10天。

中國石油發行A股,對其H股來說相當於在另外一個市場的第二次發售,中國石油A股發行數量和價格確定時間為10月29日,離瑞銀發布買入投資評級報告這天尚不足10個交易日。

耐人尋味的是,在瑞銀發布買入投資評級報告後不久,UBS AG賬戶自11月29日大舉減持,持股比例從11月20日的6.42%降至5.87%,12月17日,UBS AG的持股比例繼續降至5.16%。

而就在UBS AG 賬戶股票持續減持期間,瑞銀研究報告繼續唱多中石油H股。

12月4日,瑞銀建議趁國際油價調整時買入中國石油(0857.HK)。

但令人遺憾的是,瑞銀對中國石油股份調級變動並沒能改變UBS AG控制機構的拋售決心,中國石油股份的股價一路走低 。

跨域監管難題

招商證券一位投行人士說:「UBS 明顯利用兩個市場監管框架的差異進行套利交易,隨著國內市場的開放,國際大行在國外可資利用的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手段將會在國內上演,也許中國石油A股回歸就是國際大行今後在國內運作策略的一次境外路演!」

「盡管紅籌回歸和先A後H股發行模式的普及,使得中國內地股市和香港市場的對接、互動日益緊密,但是,目前兩個市場的互動存在監管銜接的難題。」香港某中資機構投資銀行執行董事對目前跨市場融資監管存在的漏洞表示擔憂。

該執行董事指出,雖然香港對內幕交易監管、控制十分嚴格,但是只要相關金融產品不在香港市場上交易,則給予相關利益方很多豁免特權,或許這是瑞銀證券擔任主承銷商期間UBS AG賬戶持有中國石油H股頻繁異動沒有引起香港監管當局關注的根本原因。

從另一個角度看,盡管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在中國石油發審過會期間,對相應主承銷商的獨立、公正性也非常關注,但是擔任主承銷商國際大行具有覆蓋全球市場的資源優勢,尤其是可以藉助香港開放市場和交易制度的靈活性為自己牟利,如果監管層對某些環節進行調查,也會因兩個市場監管信息的共享缺乏互動而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閱讀全文

與瑞銀證券的實際控制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民幣60年代匯率 瀏覽:639
上海天凱金融集團 瀏覽:666
指數基金就是股票基金么 瀏覽:844
中國美臣金融服務集團招聘 瀏覽:343
大淘客聯盟有傭金嗎 瀏覽:959
黃金期貨實時行情圖 瀏覽:20
買理財產品還是基金劃算 瀏覽:5
廣永期貨總經理 瀏覽:560
4月21日元匯率對人民幣 瀏覽:567
招行定期理財屬於基金嗎 瀏覽:567
美卡幣交易 瀏覽:591
商品期貨保證金多少會強平 瀏覽:234
自動交易助手授權文件生成器 瀏覽:579
人民銀行貸款計算方式 瀏覽:495
理財子公司如何籌建 瀏覽:766
中國銀行11月1日中間匯率 瀏覽:616
壽光的金融投資公司 瀏覽:993
公司理財的案例 瀏覽:422
招商銀行買不了理財 瀏覽:286
開源證券十大股東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