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AL,CML,SML,APT四條線的區別與聯系
對風險的解釋度不同。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中 , 證券的風險只用某一證券和對於市場組合 的 β 系數來解釋。 它只能告訴投資者風險的大小 , 但無法告訴投資者風險來自何處 , 它只允許 存在一個系統風險因子 。
(rM-rF)為風險溢價。證券市場線很清晰地反映了風險資產的預期報酬率與其所承擔的系統風險β系數之間呈線性關系,充分體現了高風險高收益的原則。
公式:
證券市場線是以Ep為縱坐標、βp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的一條直線,方程為:E(ri)=rF+β(rM-rF)。
其中,E(ri為期望(預期)收益率,rF為無風險收益率,rM為第i種股票或第i種投資組合的必要報酬率,可將估算的市場期望收益率作為必要報酬率。
如果證券的價格被低估,意味著該證券的期望收益率高於理論水平,該證券會在證券市場線的上方。
㈡ apt模型和capm模型的異同
APT與CAPM的本質區別在於,CAPM是一種均衡資產定價模型,而APT不是均衡定價模型。兩者雖然模型的線性形式相同,但建模思想不同,CAPM模型是建立在市場均衡的基礎上,以市場投資組合存在為前提,apt則不是。
apt模型和capm模型的具體如下:
1,CAPM模型是單因素模型,APT是CAPM模型中的特例模型,主要在影響證劵系統性風險方面,可以計算市場組合衡量,並且市場組合模式,可以用股票指數來代替的話,兩者是一致的。
2,CAPM模型主要是建立在效用函數方面的基礎上運作的,其中假設投資者所做的投資條件不滿足,風險厭惡。而APT模式是建立在投資者套利的基礎上運作,對於其中的風險偏好是無限制的。
3,CAPM模型只是考慮運作過程中的系統性風險,而APT模型主要考慮了其中很多風險成分,對於風險解釋力會更強。
4,CAPM模型的市場組合模式比較難以觀測,反觀APT模式,它只要有一個充分分散的證劵組合模式,而且不需要市場組合。
5,CAPM模式其中詳細指明了其中的風險因素,而APT模式並沒有詳細指明風險因素,而且具有主觀性。
6,APT模式在得出的結果,有時是一個動態過程,CAPM模式在得出是一個結果,有時是靜態的過程,而在市場有效組合的基礎中,往往最小化風險或者最大化收益化。
㈢ beta收益和alpha收益是什麼意思一般用於投資領域
Alpha:投資組合的超額收益,表現管理者的能力;Beta:市場風險,最初主要指股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或收益。換句話說,跑贏大盤的就叫Alpha,跟著大盤起伏就叫Beta。80年代,大家的認知基於CAPM模型PortfolioReturn可分解為beta(和基準完全相關)和alpha(和基準不相關)。90年代,人們不再局限於市場這個單一因子,APT模型和Barra多因子模型擴大了人們選擇因子的范圍,包括地區/行業因子等。
拓展資料
使用簡單公式計算 Beta 系數
1、 確定無風險利率。
這是投資者在無風險投資上預期可獲得的收益率,例如以美元投資的美國國庫券,以歐元交易和投資的德國政府債券等。該數字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 、分別確定股票收益率、市場(或代表性指數)收益率。
這些數字也以百分比表示。通常情況下,需要使用若干個月的時段數據計算收益率。
3 、用股票的收益率減去無風險利率。如果股票的收益率為 7%,無風險利率為 2%,則二者的差為 5%。
在計算 Beta 系數時,通常(盡管不是必需的)要使用待計算股票所處市場的代表性指數。對於美國股市,標准普爾 500 是經常使用的指數,但分析工業股時最好使用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對於在國際范圍內交易的股票,MSCI EAFE(代表歐洲、澳大利亞和遠東地區)是一個合適的代表性指數。對於中國 A 股,可以使用上證指數。
4、用股票收益率減無風險利率的差除以市場(或指數)收益率減無風險利率的差。
得出的即為 Beta 系數,通常用小數表示。在上例中,Beta 系數為 5 除以 6,得到 0.833。從定義上可以得出,市場或其代表性指數本身的 Beta 系數為 1.0,這是因為市場與其自身作比較的話,任何非零數除以本身結果都等於 1。Beta 系數小於 1 表示股票比市場整體的波動率低,Beta 系數大於 1 表示股票比市場整體的波動率高。Beta 系數可以小於零,表示投資該股票出現虧損,但市場整體盈利(此可能性較大);或者投資該股票盈利,但市場整體虧損(此可能性較小)。
㈣ CAPM模型和APT模型的區別和聯系
一、CAPM(又叫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APT(又叫做套利定價模型)有3點不同:
1、兩者的實質不同:
(1)CAPM的實質:主要研究證券市場中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與風險資產之間的關系,以及均衡價格是如何形成的,是現代金融市場價格理論的支柱。
(2)APT的實質:APT模型表明,資本資產的收益率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諸如GDP的增長、通貨膨脹的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並不僅僅只受證券組合內部風險因素的影響。
2、兩者的起源不同:
(1)CAPM的的起源:由美國學者夏普(William Sharpe)、林特爾(John Lintner)、特里諾(Jack Treynor)和莫辛(Jan Mossin)等人於1964年在資產組合理論和資本市場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APT的起源:由羅斯在1976年提出,實際上也是有關資本資產定價的模型。
3、兩者的假設條件不同:
(1)CAPM的假設條件:投資者希望財富越多愈好,效用是財富的函數,財富又是投資收益率的函數,因此可以認為效用為收益率的函數。投資者能事先知道投資收益率的概率分布為正態分布。投資風險用投資收益率的方差或標准差標識。影響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為期望收益率和風險兩項。
(2)APT的假設條件:單一投資期;不存在稅收;投資者能以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投資者以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為基礎選擇投資組合。
二、CAPM和APT之間的聯系:
APT模型是CAPM模型的替代理論。雖然被稱作套利定價模型,但實際與套利交易無關,是適用於所有資產的估值模型,其理論基礎是「一項資產的價格由不同因素驅動。將這些因素分別乘上其對資產價格影響的貝塔系數,加總後再加上無風險收益率,就可以得出該項資產的價值」。
雖然APT理論在形式上很完美,但是由於它沒有給出具體驅動資產價格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可能數量眾多、只能憑投資者經驗自行判斷選擇,且每項因素都要計算相應的貝塔值、CAPM模型只需計算一個貝塔值,所以在對資產價格估值的實際應用時,CAPM比APT使用得更廣泛。
㈤ 麻煩告訴我CAPM模型和APT模型的區別
從而導出資產市場的幾個主要的均衡定價模型,如Arrow-Debreu 模型,資本資產定價
㈥ apt比capm什麼情況下一樣
隨便說說,樓主自己參考1、CAPM是單因素模型,APT是CAPM的特例,如果影響證劵系統性風險可以市場組合衡量,並且市場組合可以用股票指數代替的話,兩者是一致的。2、CAPM是建立在效用函數的基礎上,假設投資者永不滿足,風險厭惡。APT是建立在套利的基礎上,對風險偏好無限制。3、CAPM之考慮系統性風險,APT考慮了很多風險,解釋力更強。4、CAPM的市場組合難以觀測,而APT只要一個充分分散的證劵組合,不需要市場組合。5、CAPM詳細指明了風險因素,而APT沒有詳細指明,具有主觀性。6、APT的得出是一個動態過程,CAPM的得出是一個靜態的過程,在市場有效組合的基礎上最小化風險或者最大化收益。
㈦ 簡述apt模型的幾種原理
折現因子:對應某特定期間的折現因子,是指該期間結束時所收取1元的現值。 零息債券:指只在到期日支付款項的債券。 即期利率:放款者在簽約當時立即提供資金給借款者,所約定的利率。 遠期貸款:在遠期貸款簽約當時,所定的利率。 利率期限結構:利率與到期期間的關系。 內部收益率:項目投資實際可望達到的報酬率,即能使投資項目的凈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 久期:債券每次息票利息或本金支付時間的加權平均,或利率變動一個單位,債券價格相應的變動率。 凸性:價格—收益曲線的曲率。 免疫:組建固定收益投資組合,使組合的收益免受利率變化的影響。 一個基點的價格:代表利率變動1 bp時,某固定收益證券的價格變動量。 凈現值:是一項投資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與項目投資成本之間的差值。 風險溢價:預期收益超過無風險證券收益的部分,為投資的風險提供補償。 風險規避:是風險應對的一種方法,是指通過計劃的變更來消除風險或風險發生的條件,保護目標免受風險的影響。 分離定理:投資者的風險規避程度與其持有的風險資產組合的最優構成是無關的。 β系數:反映資產組合波動性與市場波動性關系。 一價定律:一價原則,在沒有運輸費用和官方貿易壁壘的自由競爭市場上,一件相同商品在不同國家出售,如果以同一種貨幣計價,其價格應是相等的,即在均衡市場中,所有的證券均在證券市場線上。 報酬-波動性比率:資本配置線的斜率。表示對資產組合,單位風險增加對應的預期收益增加。 系統風險:它是指由於公司外部、不為公司所控制,並產生廣泛影響的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 :產生於某一證券或某一行業的獨特事件,與整個證券市場不發生系統性聯系的風險。即總風險中除了系統風險外的偶發性風險,或稱殘余風險和特有風險 一致性定理:公司採用CAPM來作為項目評估的目標與投資者採用CAPM進行組合選擇的目標是一致的。 因子模型:是假設資產的收益是由某個收益生成過程所決定的,而這個生成過程則可以通過某個收益率統計公式線性地表述出來。 套利:是利用證券定價之間的不一致,同時持有一種或者多種資產的多頭或空頭,從而在不承擔風險的情況下鎖定一個正收益。 無套利原則:根據一價定律,兩種具有相同風險的資產不能以不同的期望收益率出售。 資本配置決策:是考慮資金在無風險資產和風險組合之間的分配 有效資產組合:在可行集中,有一部分投資組合從風險和收益兩個角度來評價,會明顯地優於另外一些投資組合,其特點是在同種風險水平下,提供最大預期收益率;在同種收益水平下,提供最小風險。我們把滿足這兩個條件的資產組合,稱之為有效資產組合; 資產選擇決策:在眾多的風險證券中選擇適當的風險資產構成資產組合 市場組合:在均衡狀態下,所有的投資者都持有同樣的風險組合。 風險價格:證券市場線的斜率 APT的基本原理:由無套利原則,在因子模型下,具有相同因子敏感性(b)的資產(或組合)應提供相同的期望收益率。 資產組合的好處? 對沖,也稱為套期保值。投資於收益負相關資產,使之相互抵消風險的作用。分散化:通過持有多個風險資產,就能降低風險。投資組合可以通過分散化減少方差,而不會犧牲收益組合使投資者選擇餘地擴大。 APT與CAPM的比較? APT與CAPM的一致性 若只有一個風險因子,且純因子組合是市場組合,則當APT與CAPM均成立時有 區別: 1、CAPM是一種理論上非常完美的模型,但假設條件太多、太嚴格。其中關鍵的假設是同質性假設和風險規避。 APT假設少得多。基本假設是:個體是非滿足,不需要風險規避的假設!只要一個人套利,市場就會出現均衡! 2、在CAPM中,市場組合居於不可或缺的地位(若無此,則其理論瓦解)。 APT並不要求組合一定是市場組合,可以是任何風險分散良好的組合:純因子組合 3、若純因子組合不是市場組合,則APT與CAPM不一定一致,CAPM僅僅是APT的特例。當且僅當純因子組合是市場組合時,CAPM與APT等價。 由於市場組合在實際中不是總能得到,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只要指數基金等組合,即可滿足APT。所以APT的適用性更強! 4、APT的推導以無套利均衡為核心,CAPM則以一般均衡 General Equlibrium 核心。 5、 CAPM屬於單一時期模型,但APT並不受到單一時期的限制。 6、在CAPM中,證券的風險只與市場組合相關。APT承認有多種因素影響證券價格,為識別證券風險的來源提供了分析工具。 SML、CML、CAL、因子模型之間的比較 SML與CML: 證券市場線(SML)是用來界定所有證券風險與收益率的關系,而無論這個證券是個別證券,還是有效或無效的證券組合。 資本市場線是指表明有效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標准差之間的一種簡單的線性關系的一條射線。它是沿著投資組合的有效邊界,由風險資產和無風險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 證券市場線方程為: , 由上式可知,風險資產的收益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無風險資產的收益Rf;二是市場風險溢價收益 。它表明:(1)風險資產的收益高於無風險資產的收益率;(2)只有系統性風險需要補償,非系統性風險可以通過投資多樣化減少甚至消除,因而不需要補償;(3)風險資產實際獲得的市場風險溢價收益取決於βi的大小,βi值越大,則風險貼水 就越大,反之,βi則越小,風險貼水就愈小。 依據βi大於或小於1,可將證券或證券組合分為防禦性和進取性證券兩類。βi系數值小於1的證券或證券組合稱為防禦性證券或證券組合;βi系數值大於1的證券稱為進取性證券或證券組合。 區別: 1、「證券市場線」的橫軸是「貝它系數(只包括系統風險)」;「資本市場線」的橫軸是「標准差(既包括系統風險又包括非系統風險)」。 2、「證券市場線」揭示的是「證券的本身的風險和報酬」之間的對應關系;「資本市場線」揭示的是「持有不同比例的無風險資產和市場組合情況下」風險和報酬的權衡關系。 3、證券市場線中的「風險組合的期望報酬率」與資本市場線中的「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含義不同;「資本市場線」中的「Q」不是證券市場線中的「貝它系數」。 4、證券市場線表示的是「要求收益率」,即投資「前」要求得到的最低收益率;而資本市場線表示的是「期望報酬率」,即投資「後」期望獲得的報酬率。 5、證券市場線的作用在於根據「必要報酬率」,利用股票估價模型,計算股票的內在價值;資本市場線的作用在於確定投資組合的比例;
㈧ 股票市場apt是什麼意思
是美股行情aqui te amo。
㈨ 用APT怎麼計算預期收益需要哪些數據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是研究在各種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將可供投資的資金分配於更多的資產上,以尋求不同類型投資者所能接受的收益和風險水平相匹配的最適當、最滿意的資產組合的系統方法。在現代資產組合理論中,若考慮某單個投資者的決策,可進而探討各種資產市場價格的決定,再進一步考慮到價格變動時資產選擇決策的反作用,就成為資本市場的均衡理論,即資產價格決定理論。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在財務領域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一、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演變軌跡
(一)從馬科維茨模型到單指數模型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發端可以追溯到哈瑞·馬科維茨於1952年發表的題為《資產組合》的文章,及其後(1959) 出版的同名專著。在上述文章和專著中,馬科維茨詳細闡述了「資產組合」的基本假設、理論基礎與一般原則,從而奠定了其作為「資產組合」理論開創者的歷史地位。
1 、馬科維茨「資產組合」理論的基本假設
(1) 投資者的目的是使其預期效用 最大化,其中 , 和 為預期收益率和方差,被用於刻畫預期收益率的大小以及風險程度狀況,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變數。
(2) 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風險用預期收益率的方差來表示。
(3) 證券市場是有效的,即市場上各種有價證券的風險與收益率的變動及其影響因素都為投資者掌握或者至少是可以得知的。
(4) 投資者是理性的,即在任一給定的風險程度下,投資者願意選擇預期收益高的有價證券,或者選擇預期收益一定,風險程度較低的有價證券。
(5) 投資者用有不同概率分布的收益率來評估投資結果。
(6) 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進行分析。
(7) 摒除市場供求因素對證券價格和收益率產生的影響,即假設市場具有充分的供給彈性。
2 、馬科維茨模型的結構簡述
馬科維茨首先對個別資產的收益及風險給予了量化,且認為單個資產的預期收益率為: , 為某實際收益率, 為某收益率出現的概率。風險可以用收益率的變動幅度(即方差) 表示,變動幅度越大,方差越大,風險則越大。
(2) 資產組合的收益率和風險分別由以下兩個等式給出: 其中 為資產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為構成資產組合的這種資產的預期收益率, 表示這種資產在整個資產組合中的權重。
資產組合的風險可以用方差表示,其公式為: 。資產組合的構成,知道了個別資產以及按不同比例組成的資產組合的收益和方差的計算以後,就可以按風險一定時利潤最大的原則確定每種資產在整個資產組合中的比重。
單指數模型對馬科維茨模型的簡化。運用馬科維茨模型選擇資產組合,需要進行大量繁復的計算。為了解決馬科維茨模型存在的這一缺陷,威廉.夏普(Villian. F. Sharpe ,1963) 在《對於「資產組合」分析的簡化模型》一文中,提出了單指數模型。這一模型假設每種證券的收益因某一種原因並且只因該種原因與其他證券收益相關,而且每種證券收益的變動與整個市場變動有關。較之於馬科維茨模型,單指數模型大大簡化了,但是這種簡化是以犧牲一部分精確性為代價的,因此其應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必然延伸:兩種資產定價模型
1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Capital. Asset . Pricing.Model - - CAPM) 的基本假設:
(1) 投資者是厭惡風險的,其目的是使預期收益達到最大。
(2) 所有的投資者對所有證券的均值、方差都有相同的估計。
(3) 不考慮稅收因素的影響。
(4) 完全的資本市場,即:
a、無交易市場;
b、所有資產完全可分;
c、投資者是價格制定者;
d、所有資產數目一定。
(5) 存在無風險資產,投資者可在無風險利率下進行無限制的借貸。
(6) 資本市場處於均衡狀態。
在上述假設的基礎之上,夏普研究後認為,所有的投資者面臨同樣的投資條件,這樣他們就都會按馬科維茨模型作出完全相同的決策。這時構成的資產組合點一定是有效前沿上( Efficent set) ( E(rp) - rf) /δ(rp) 值最大的點。而這一點正是市場資產組合M點,這條經過rf 與市場資產組合M 點的線稱為資本市場線。所有的投資者都必然處於這條資本市場線上。知道某種資產的β值,再從這條資本市場線上我們也就找到了該種風險資產的證券市場線,從這條證券市場線上我們就可以找到證券預期收益率與風險的關系
2 、套利定價模型
CAPM 模型一直在金融定價模式領域占統治地位,然而,史蒂芬. A. 羅斯( Stephen. A. Ross) 認為,事實上找不到實際的證券來證明這個模型,並在《經濟理論》(1976) 雜志上發表了題為《資本資產定價的套購理論》的文章,在該文中,他提出了「套利定價理論」,簡稱APT 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與套利定價模型的主要區別在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依賴於均值——方差分析,而套利定價模型則假定收益率是由一個要素模型生成的。後者不需要像前者那樣對投資者的偏好作出很強的假定,即套利定價模型並不依據預期收益率和標准差來尋找資產組合,而是僅要求投資者是一個偏好擁有財富多多益善者。
二、對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簡要評析
由上述討論我們不難看出:馬科維茨分散投資理論的主要貢獻在於應用數學上的二維規劃建立起一套模式,系統地闡明了如何通過有效的分散化來選擇最優資產組合的理論和方法。正是由於在分散投資理論方面的卓越造詣,馬科維茨獲得了1990 年度頒發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夏普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資產選擇開辟了另一條途徑,他應用對數據的回歸分析去決定每種股票的風險特性,從而把那些能夠接受其風險和收益特性的股票,結合到一個「組合」中去的做法,大大簡化了馬科維茨模型的計算量。而羅斯的「套利定價理論」則從假設條件上做文章,比較而言,套利定價模型在內涵和實用性上更具廣泛意義。總之,現代資產組合理論通過以馬科維茨、夏普、羅斯等為首的眾多經濟學家的努力,在基本概念的創新、理論體系的完善、研究結論的實證和結論應用的拓展上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時至今日,現代資產組合理論仍然存在方方面面的問題。
1 、馬科維茨分散投資理論的缺陷
在理論方面,馬氏認為大多數有理性的投資者都是風險的厭惡者這一論點,其真實性值得懷疑。例如,投資者在遇到一種證券能得到7 - - 23 %的收益,和另一種證券的收益為9 - - 21 %時,他願意接受前者而放棄後者顯然是不理智的,因為兩種證券的平均收益都是15 %。按馬氏的理論設想,預期收益和風險的估計是一個組合及其所包括證券的實際收益和風險的正確度量;相關系數是證券未來關系正確的反映概念;方差是度量風險的一個最適當的指標等,這些觀點難以讓人信服。因為:第一、歷史的數字資料不大可能重復出現;第二、由於一種證券的各種變數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經常變化,因此證券間的相互關系不可能一成不變。第三、理論上,按照馬氏的理論,應用價格的短期波動去決定一種證券的預期收益,應有一個高的或者一個低的預期方差。可是,在實踐中,如果投資者受了有限流動性的約束,或者他們確實是一些證券的保存者,那麼,短期價格的波動本身並不對他們產生什麼實際意義的風險。在實際應用上,馬氏的理論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產生一個組合要求一套高級的而且相當復雜的計算機程序來進行操作。實際上許多執業的投資管理人員並不理解其理論中所含的數學概念,且認為投資及其管理只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其次,利用復雜的數學方法由計算機操作來建立證券組合,需要輸入若干統計資料。然而,問題的關鍵正在於輸入資料的正確性。由於大多數收益的預期率是主觀的,存在不小的誤差,把它作為建立證券組合的輸入數據,這就可能使組合還未產生便蘊含著較大幅度的偏誤。再次,困難還在於大量不能預見的意外事件的發生,例如,一個公司股票的每股贏利若干年來一直在增長,但可能因為股票市場價格的暴跌,其股價立刻隨之大幅度下降。從而導致以前對該公司的預計完全失去其真實性。此外,證券市場變化頻繁,每有變化,就必須對現有組合中的全部證券進行重新評估調整,以保持所需要的風險- - 收益均衡關系,因此要求連續不斷的大量數學計算工作予以保證,這在實踐中不但操作難度太大,而且還會造成巨額浪費。
2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局限
按照CAPM 模型的構思,應用beta 分析法的投資者願意接受與市場相等或接近的收益率,排除了投資者比市場幹得更好的可能性。這種方法否定了證券的選擇性和分析家識別優良證券的投資能力。事實證明建立在大量調研基礎上的選擇性投資能夠取得優異的收益成果。同時市場指數不一定真正反映全部股票的市場情況,一個投資者完全有可能將其資產組合做得和市場指數一樣,但在實際市場上的投資卻未必能取得預期的收益。CAPM 模型假定股票市場是均衡的,而且所有投資者對於股票的預期都是相同的。事實並非如此,在證券投資中,有所謂「最後樂觀的投資者」和「最後悲觀的出賣者」,這類現象用CAPM 模型很難加以闡釋。隨機遊走理論家們從根本上反對資產組合理論,他們認為未來的收益率是不可能預計的,因為股票的短期波動全然無法預測。在他們看來,確實的輸入資料是不存在的,所以,組合的構建只不過是一種有趣的數學游戲而已。
3 、套利定價理論的不足
套利定價理論本身沒有指明影響證券收益的是些什麼因素,哪些是主要的因素,以及因素數目的多寡。一般而言,象諸如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利率、公司資信、付息等均屬影響證券收益的基本因素,但重要因素大致在10 個左右。然而,這一問題還有待理論與實務界的進一步探索。概而論之,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尚存在理論研究假定太多、風險分散方式有限、風險觀念判斷機械、實際應用操作困難等方方面面的缺陷,要改進完善之,絕非一日之功,未來還有不斷探索的慢慢長路。
三、對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現實思考
應當說,通過持有資產的多元化來分散投資風險對任何國家在任何階段的資本市場都實用,但這只是樸素的資產組合思想。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進而精確地計算各種資產的持有量來分散投資風險的,因而其合理運用決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結合我國實際,我們認為在我國借鑒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應注意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 、實用性
在我國,由於資本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出現的時間較短,目前至少還存在下述問題: (1) 有關管理部門對證券市場的宏觀調控隨意性較大,證券市場的大起大落時有發生。(2) 政策法規尚不健全,已頒布的法規也尚未完全落到實處。(3) 證券商及其他機構投資者的自律不足,存在不同形式的違規經營行為,市場投機氣氛較濃。(4) 一些上市公司參與炒作本公司股票,且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規范,甚至存在財務報表的弄虛作假現象。(5) 缺乏機構投資者,等等。以上諸方面原因,致使我國現階段的證券市場遠未達到中強有效性(1991 ,沈藝峰;1996 ,吳世農;1996 ,楊朝軍、邢靖) 。因此,現在還不宜大力提倡用現代資產組合理論來指導我國已設立的投資基金的運作。
2 、有效性
客觀而論,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組合投資,是依照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方式還是採用傳統經驗的辦法,本身就存在不少爭議,恐怕沒有一個投資管理者能夠說自己是唯一的依靠資產投資組合理論來進行投資組合管理的。而且,由於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應用成本巨大,任何一個投資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在其應用成本和應用效益之間進行比較權衡。因此,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在我國的應用應以有效性為判別標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作出運用抉擇。
3 、局限性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我國證券市場已完全具備了現代資產組合理論運用的環境,其運用的局限性仍然存在。第一,就投資需求而言,我國的證券投資具有典型的散戶特徵與投機性特性(這一點前已述及) ,由於資金規模和專業水平的限制,加之缺乏理性的投資理念,散戶幾乎不可能科學規范地運用現代資產組合理論進行證券組合的投資;第二、從投資管理來看,我國非常缺乏高水平的投資管理專門人才,因此,在我國還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理論研習與實踐磨練,才能鍛造出理解和掌握現代資產組合理論並賦與實際運用的投資家;第三、從投資市場考慮,我國證券市場信息來源和質量、市場規模和結構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毫無疑問投資市場現存的這些問題肯定會給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運用帶來不少困難。
當然, 通過持有資產的多元化來分散投資風險對任何國家在任何階段的資本市場都適用, 但這只是樸素的資產組合思想。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已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進而精確地計算各種資產的持有量來分散投資風險, 實現了質的飛躍。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成功運用以資本市場具備有效性為前提。由於資本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 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較短, 目前還存在著下述問題:
1.有關管理部門對證券市場的宏觀調控還存在著一定的隨意性, 證券市場大起大落時有發生。
2.有關政策法規尚不十分健全, 已頒布的法規也未落到實處。
3.證券商及其他機構投資者的自律不足, 存在超規模自營、超比例持有同種股票、操縱股價等違規經營行為, 市場投機氣氛較濃。
4.一些上市公司參與本公司股票的炒作, 甚至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收益已成為其利潤的主要來源;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規范, 一些上市公司和證券商聯手利用內幕消息進行交易, 甚至存在上市公司為了自身的利益, 財務報表作假的現象。
5.缺乏機構投資者(在發達國家, 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證券一般占市場份額的50% 以上)。資金巨大的保險基金、養老基金不能進入股市, 致使證券市場缺乏有理性的投資者和有力的支撐。以上諸方面的原因, 致使我國現階段的證券市場不具備中強有效性。一些研究者的實證分析也證明了這一點。因此, 現在尚不宜用該理論模型來指導我國已設立的投資基金的運作。事實上, 我國目前的投資基金也不是按該理論模型來運作的, 對上市公司的股票的投機多於投資, 也是「炒作」行為, 與證券商或其他機構投資者的「炒作」行為無異。
當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到滿足下列條件時,則可用現代資產組合模型來指導投資基金的運作:1.對證券市場的宏觀調控得當。2.有關政策法規得以建立健全並監管得力。3.機構投資者嚴於自律, 理念從投機轉為投資。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范, 精力集中在如何發展生產上。5.較多的投資基金進入證券市場, 對證券市場起到支撐作用。
㈩ EMH、CAPM、APT、資產組合理論的聯系與區別
摘要 ①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