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光華大學的校址變遷
光華大學自建校以來曾幾易其址:霞飛路舊校址(1925-1927年),今為淮海中路某地段。草創時期的光華大學條件十分簡陋,第一年由於校舍還在建設,暫租借舊法租界霞飛路534號的房屋作為臨時校舍,而宿舍分為附近四處。
大西路舊校址(1927-1937年),今為東華大學延安西路校區。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後,日軍入侵上海,光華大學所在的大西路校址被日軍夷為平地。私立上海紡織工業專科學校1947年搬遷至光華大學大西路舊校址辦學,1950年與另外三所紡織院校合並組建私立上海紡織工學院。1951年6月,華東紡織工學院(今東華大學)在該址成立。
漢口路舊校址(1937-1946年),今為漢口路422號的華企大樓。抗戰爆發後不久,光華大學校舍全部為日軍炸毀,但學校仍堅持租房上課,未曾間斷。光華大學和附中遷入公共租界內的漢口路「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大樓」三樓和八樓繼續上課。期間張壽鏞校長委託當時正在四川的商學院院長謝霖在大後方籌備光華大學成都分部(後成為西南財經大學的主要前身),學校隨後一部分內遷入四川。在上海的本部不再公開招生,後對外改稱學社和補習班;誠正文學社暨文學院,格致理商學社暨理學院和商學院,壬午補習班暨附屬中學;由成都分部代為呈奉教育部批准備案,並牽准在該兩學社之畢業者,仍作為光華大學畢業生,給予學位。
歐陽路舊校址(1946-1951年),今為上海無線電七廠。1945年抗戰勝利後,上海本部復校,成都分部所有校產,經校董會議決贈與川省。1946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撥給虹口區歐陽路兩所毗鄰的舊日僑學校(原日本女子商業學校、女子高等學校)作為光華大學和附中的校址。1946年秋,光華大學暨附中從漢口路遷至歐陽路校址(今上海無線電七廠所在地) ,直至1951年10月與大夏大學合並成立華東師范大學。1951年10月-1960年9月,華東師大附中、上海財經學院、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曾經先後在該址辦學。
⑵ 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的介紹
民國時期上海買賣有價證券的市場。1912年以後﹐國人組織股份有限公司逐漸增多﹐股票流通漸廣﹐於是上海自發地形成了以茶樓為日常聯絡點的股票買賣市場。1914年﹐上海十二家股份有限公司在九江路設立上海股票商業公會﹐以彼此對做方式進行政府公債﹑鐵路債券﹑公司股票﹑外國貨幣等買賣。1919年 2月﹐經該公會會員大會議決將其改組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1920年5月經農商部批准開始營業﹐資本三百萬元﹐經紀人五十五名﹐主要經營政府公債。開業之初遇到交易所風潮以及內戰的影響﹐幾瀕於危。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以發行債券來彌補財政赤字﹐於是債市交易轉趨活躍。
⑶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地理位置在哪兒呀
上海證券交易所地址:上海市浦東南路528號 上海證券大廈
⑷ 虞洽卿組織創辦的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什麼時候開業
1920年農歷七月初一,由孫中山、虞洽卿組織創辦的上海第一家華商交易所——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經農商部批准,正式開業。不久,各種大小交易所和信託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
⑸ 華商證券是干什麼的
不知道您問的是華商證券投資咨詢(海南經濟特區)有限公司還是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
1、華商證券投資咨詢(海南經濟特區)有限公司
華商證券投資咨詢(海南經濟特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08-26,法定代表人為陳鵬,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所屬行業為資本市場服務,經營范圍包含:
許可項目:證券投資咨詢;證券財務顧問服務;免稅商店商品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一般項目:財務咨詢;社會經濟咨詢服務;信息咨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咨詢服務);教育咨詢服務(不含涉許可審批的教育培訓活動);融資咨詢服務;企業信用管理咨詢服務;票據信息咨詢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稅務服務;知識產權服務;人工智慧公共服務平台技術咨詢服務;企業形象策劃;市場營銷策劃;軟體開發;人工智慧應用軟體開發;區塊鏈技術相關軟體和服務;人工智慧理論與演算法軟體開發;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零售;人工智慧基礎軟體開發;人工智慧基礎資源與技術平台;大數據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除許可業務外,可自主依法經營法律法規非禁止或限制的項目)(一般經營項目自主經營,許可經營項目憑相關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2、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
民國時期上海買賣有價證券的市場。1912年以後_國人組織股份有限公司逐漸增多_股票流通漸廣_於是上海自發地形成了以茶樓為日常聯絡點的股票買賣市場。1914年_上海十二家股份有限公司在九江路設立上海股票商業公會_以彼此對做方式進行政府公債_鐵路債券_公司股票_外國貨幣等買賣。1919年 2月_經該公會會員大會議決將其改組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_1920年5月經農商部批准開始營業_資本三百萬元_經紀人五十五名_主要經營政府公債。開業之初遇到交易所風潮以及內戰的影響_幾瀕於危。1927年_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_以發行債券來彌補財政赤字_於是債市交易轉趨活躍。
1933年5月_受並證券物品交易所之證券部分_上海所有債券行市遂告統一。此後交易數額日趨增加_特別是公債交易很活躍_因之有公債市場之稱。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_該所宣告停業_並奉令遷漢口營業_嗣以戰事拖延_終未開業。抗戰勝利後進行清理。1946年 9月_另設上海證券交易所_資本十億元_經紀人兩百三十四名_以本國企業發行之股票債券為主_兼及政府發行之公債與外商在華發行之證券_進行投機買賣_獲取暴利。1949年5月_國民黨軍隊撤離上海前夕_該所宣告停業。
⑹ 中國第一個證卷交易所是誰創辦的
應該是孫中山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非常注重作為融資手段的股票籌資作用,1916年,孫中山與滬商虞洽卿共同建議組織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擬具章程和說明書,呈請農商部核准。幾經周折,農商部終於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設立證券物品交易所,運作模式引用日本所,還聘請了日本顧問。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採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標的分為有價證券、棉花等7類。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並非民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是1916年在武漢成立的漢口證券交易所,這也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但第一往往容易夭折,該所開業不久即告停業。
1919年北京成立了證券交易所,這是中國第一家專營證券業務的交易所。
1919年底,上海股票商業公會開會,決定將該會改組成證券交易所,經農商部批准,1920年正式成立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其交易分現貨與期貨兩種。
⑺ 北洋政府時期金融業的發展態勢
一、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
辛亥革命爆發後,大清銀行停業清理。1912年2月5日,經其商股申請,新政府批准,中國銀行在上海原大清銀行的舊址開業。1913年4月,參議院通過《中國銀行則例》30條,規定中國銀行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為銀元6000萬元,官商各半,設總行於北京,遂將上海中國銀行改為分行。北洋政府規定中國銀行為國家中央銀行,代理國庫,募集和償還公債,發行鈔票,鑄造和發行國幣。
交通銀行1914年修改章程,增加股本金1000萬兩,繼續經理輪、路、電、郵4政的收支,並取得代理金庫、經付公債本息、代收稅款、發行鈔票等權利,成為事實上的國家銀行。
二、京鈔風潮
由於中交兩行濫發鈔票,導致銀行實力不斷削弱,信用基礎日益動搖。在這種情形之下,袁世凱的心腹、長期控制交通銀行實權、時任總統府秘書長的梁士詒和段祺瑞的親信徐樹錚密度發行不兌現紙幣。但消息走漏,風聲所及,市場震動,擠兌風潮迅速在京、津等地發生。1916年5月,北洋政府以國務院的名義悍然下令中、交兩行停止鈔票兌現和存款付現。於是京、津兩地兩行完全停止兌付,外地也開始停兌。這些鈔票當時人們稱為京鈔。京鈔停止兌現以後,人們紛紛拋出紙幣,搶購商品,致使物價上漲,幣值下跌,投機盛行,交易停頓,市場混亂。這就是20世紀初發生在京、津等地的京鈔風潮。
三、民族資本銀行的發展
辛亥革命以後,民族資本銀行有了快速發展。1912—1927年,全國新設銀行186家,平均每年11.6家。一些著名的銀行都是在這一時期成立的。主要有:
南三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浙江實業銀行、浙江興業銀行
北四行:金城銀行、鹽業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
四、錢庄的繼續發展
辛亥革命前夕,上海錢庄尚處在橡皮風潮的餘波之中,辛亥革命上海又發生了金融恐慌,1912年初,大批錢庄停業倒閉,數量由1911年的51家再減為20餘家。此後,隨著大量資金湧入上海,為錢庄增添了資金力量,錢庄又趨向於穩定,並進而發展。到1926年,上海錢庄增加到87家。資本額和盈利都有增長。
錢庄繼續發展的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的發展,工商業的發展需要錢庄的支持,而商號同錢庄有來往的悠久歷史,它們多同錢庄往來,同銀行打交道的不多。
2、一些銀行還依靠錢庄代理收解,存款於錢庄,錢庄在業務中領用銀行的鈔券,這些都增加了錢庄的資金實力。
3、外國銀行仍然接受庄票以支持錢庄。
五、信託公司和交易所的出現與「信交風潮」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卷土重來,國內戰亂頻繁,影響所及,自1920年下半年起,工商業開始呈現停滯狀態。大量的外國商品並不易暢內地;戰後國外市場縮減,傳統出口物資的輸出也減少很多。在這種不景氣的經濟情況下,社會游資沒有去路。因此,資本主義國家的信託公司和交易所事業就應用到中國,成為中國金融業中新興起的一個行業。
1921年上海信託公司設立,同年5—7月,上海成立了12家信託公司,資本8100萬元,其中給紹興幫錢庄發起組織的中央信託公司影響最大,它開辦於1921年,資本初定為1000萬元,先收四分之一,1923年改為實收股本300萬元。信託公司的設立尚缺乏社會經濟基礎,它們的成立主要是投機驅動,所以成立不久即倒閉,最後只剩下中央和通易兩家。
證券交易活動,早在19世紀後半期就在外商間進行。1905年,外商成立了上海眾業公所,是外商證券交易的場所。1914年12月,北洋政府頒布了《證券交易所法》,次年5月,又頒布了《證券交易所法實施細則》,於是華商證券交易所開始申請和成立。1919年初,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正式開業的證券交易所。1920年7月,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幕。1921年5月,專以證券為交易標的物的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成立並開業,它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前身。由交易所盈利頗豐,於是,各種交易所紛紛成立,一時間形成一個爭設交易所的熱潮,到1921年夏秋之際,上海的交易所竟達140多家。這些交易所多數未獲批准,實收資本不足,主要從事買空賣空的投機活動。
⑻ 清朝的證券交易所設在哪個城市
中國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概況
在我國清朝光緒末年,由上海經營外商股票的經紀人所組織的「上海股份公所」,是舊中國出現的第一家外商經營的證券交易所。1905年,上海股份公所在香港注冊,定名為「上海眾業公所」。辛亥革命以後,隨著新興企業股票發行數量的日趨增多,證券交易日漸興旺,一些商品經紀人開始兼營證券買賣。一些上海商號也掛出股票公司的招牌,以現貨交易形式經營當時發行的銀行股票和少量工礦股票。1914年,在上海經營股票交易的商號正式組成「上海股票商業公會」,在公會所在地集中經營證券業務。同年,北洋政府頒布《證券交易所法》,明確准許便利買賣、平準市價而設的國債、股票、公司債券及其他有價證券的交易活動。1918年,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919年北洋政府農商部正式批准設立「上海交易所」,1920年改名為「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上海股票商業公會」也於1921年改組成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1929年國民黨政府頒布《交易所法》後,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並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自此,在上海形成專營外商股票的「上海眾業公所」和專營國內證券的「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並存的局面。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這兩家證券交易所停業。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股票交易逐漸恢復,證券交易所復業。抗戰勝利後,證券交易所一度中斷,到解放前夕才正式停業。
⑼ 大陸最早的證券公司(戰爭之前)叫什麼名字,現在搬到哪裡去了
1869年上海四川路二洋涇橋北,出現了中國第一家專營有價證券的英商長利公司
1882年10月24日,中國第一家從事證券交易的華商機構----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成立
老人家是不是有戶頭開著啊?
⑽ 請問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哪裡
地址:浦東新區浦東南路528號證券大廈(近棲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