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理財產品的無形性

理財產品的無形性

發布時間:2023-10-18 12:36:32

㈠ 銀行產品的分類

從銀行產品的性能和表現形式看,銀行產品主要分為核心產品、基本產品和外延產品三大類:

1、核心產品:是銀行向客戶提供的能夠滿足客戶具體金融需求和投資收益的產品。如汽車貸款、教育儲蓄等。它滿足客戶基本的服務需求,並讓客戶獲得利益。核心產品一般都是為解決某一特定問題而設計的具有特殊意義的產品。由於銀行產品的專業化較強,銀行客戶經理在營銷過程中要向客戶揭示隱含在每一產品的各種客戶需要和能滿足客戶需要的某種形式。

2、基本產品:是銀行產品構成的基本部分,是銀行某一產品賴以依託的基礎。如存款、貸款等,是某一產品的基本業務形式。如按揭貸款的基本產品是「貸款」,儲蓄存款的基本產品是「存款」。

3、外延產品:也叫做擴展產品,是指銀行產品中為客戶提供功能擴展或超值服務的那一部分產品,屬金融產品的系列化業務,是銀行產品的延伸,用以配套解決客戶的全部問題。

(1)理財產品的無形性擴展閱讀

銀行產品的服務屬性決定了銀行的市場營銷方案必然與有形產品的營銷有重大的區別。研究銀行服務的特性,有助於我們理解銀行營銷的特殊性。銀行產品一般來講有下述這四個性質:

1、無形性

銀行服務是無形的,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只能憑客戶的感覺去體驗,他們將根據自己觀察到的銀行營業場所、工作人員、各種設備以及銀行的傳播資料等有形的表徵,作為服務質量的判斷。銀行營銷管理的目的是化無形的服務為有形的品質證據,消除購買者的不確定性感覺。例如,一家銀行將自己定位於"服務快速"的銀行,該銀行可以通過簡潔明快的辦公場所、忙碌的銀行工作人員和體現效率的傳播材料等營銷工具來體現。

2、關聯性

一般而言,銀行產品與銷售它的工作人員是不能分開的。客戶個人與銀行銷售人員的互動關系,是銀行產品分銷的重要渠道。客戶要開設支票賬戶,只能通過與銀行出納員的直接聯系方能實現。銀行產品的關聯性,決定了人員推銷在銀行營銷傳播組合佔有突出地位。隨著技術進步,一些新的方法例如郵寄、電話營銷以及網上銀行突破了這種關聯性的局限。但是人員推銷仍然在銀行業務拓展中特別是批發業務市場處於主導地位。

3、多變性

銀行產品的提供取決於由誰提供及在何時何地提供,從而具有極大的可變性。為消除這種可變性,一些聲譽卓著的銀行紛紛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的方案。一般來講,銀行質量控制有三個步驟:

挑選優秀人才並且對他們進行培訓;

在組織內部將銀行業務流程標准化,並為關鍵流程規定了超越競爭對手的更高質量標准;

通過顧客建議和投訴系統,調查顧客滿意度情況。

4、易消失性

銀行服務不能儲存,一般只能在營業時間內提供。此外,對銀行產品的需求因時間而大幅波動。例如,假日周末的前一天、大多數星期一和星期五都是銀行服務最忙碌的時間。銀行產品提供在時間上的僵硬性和需求上的不規則性,需要銀行運用各種營銷工具加以疏導和平衡。如銀行可以廣泛宣傳網上銀行帶來的便利,引導客戶二十四小時與銀行進行業務往來,而不是集中在營業時間內;銀行還可以開發出各種產品服務程序,鼓勵客戶進行自助式服務,包括存貸款和結算服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行產品

㈡ 銀行的理財產品和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一、投資門檻:P2P網貸低、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高,大多數都需要五萬十萬的起步金額,而P2P則很低,大多數都是100起。
二、年化收益率:P2P投資高、銀行理財低
據數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所有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5.2%,而P2P投資理財平台投資收益清晰明了,以一年期為例,最低的也有百分之七到八的樣子,目前主流P2P投資理財平台的收益率一般在15%-17%。
三、手續費:P2P投資理財平台少、銀行理財項目繁多
銀行理財需要收取手續費、託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無形中減少了理財投資者的不少收益。而P2P投資理財平台中一般僅需收取少量的充值提現手續費和服務費。P2P投資理財平台的收費內容更加透明。
四、項目真實性:P2P網貸透明、銀行理財籠統
很多銀行理財經理在推銷各種投資理財產品時,其實大多都不知道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產品風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買得也稀里糊塗。而P2P投資理財則需要資金需求方提供真實的借款用途和項目信息,投資者可自主甄別和選擇借款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某些投資理財平台甚至自動幫客戶把資金分散投資到幾十甚至幾百個借款人身上,每個借款人的信息也非常清楚,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
五、流動收益:P2P流動性高、銀行理財到期付
銀行理財大多數都是一次性付清本息,這就導致資金的流動性大打折扣,而P2P則不同,P2P大多數都是採用等額本息的還款形式,每個月都會有資金返回到賬戶上。除此之外,如果急需用錢,大多數P2P投資理財平台都有債券轉讓的服務,加大了資金的流動性。

㈢ 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特點

銀行理財產品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收益率:如廣告中的收益率是年收益率還是累積收益率;產品是否代扣稅、廣告中的收益率是稅前收益率還是實際收益率。

2、投資方向: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將投放於哪個市場、具體投資於什麼金融產品、這些決定了該產品本身風險的大小、收益率是否能夠實現。

3、流動性:大部分產品的流動性較低、客戶一般不可提前終止合同、少部分產品可終止或可質押,但手續費或質押貸款利息較高。

4、掛鉤預期:如果是掛鉤型產品、應分析所掛鉤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方向與區間是否與市場預期相符、是否具有實現的可能。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只是一個估計值,不是最終收益率。而且銀行的口頭宣傳不代表合同內容,合同才是對理財產品最規范的約定。理財產品市場運行的無序狀態主要體現在金融同業之間的市場分割與同質化競爭。這種現象與金融業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體制有關,大量同質化的產品往往具有不同風格的產品描述與監管規則。

(3)理財產品的無形性擴展閱讀:

購買理財產品有以下五個風險:

1、保本

如果理財產品是保本或者保證收益型的,那麼在產品到期時,至少投資者投入的本金不會發生損失。不過,有的理財產品保本是有條件的,並設置了到期保本條款,即持有至產品到期才保本,那麼投資者如若中途贖回,則該產品照樣不保本。還有一些理財產品僅為部分保本型,比如設置95%保本,則本金最多損失5%。

2、類型

即看理財產品是固定收益還是浮動收益。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較低,實現預期收益率的把握較大,基本都能實現預期收益率。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則要結合是否保本來分析:如果是保本或者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則到期時最壞的情形為零收益或低收益,最好的情形為實現預期最高收益率,總體上到期收益率在一個區間內浮動。

3、看標

即看產品是投資於債券,還是信貸資產,或是股票基金,抑或是「大雜燴」式組合類投資等。產品如果是投資於債券,則屬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程度視投資債券的級別而定,總體而言風險較小;如果投資於信貸資產,則需視借款方的還款能力而定,經營不確定性較大的企業還不上貸款本息的可能性也較大,理財產品的風險也就相對較高,反之則低。

4、措施

理財產品如果設置了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就等於給自身鋪了安全墊,可降低產品風險。比如,投資於信貸資產的理財產品是否有實力機構作擔保,或者由實力機構到期回購;投資於股票的理財產品是否設置了止損條款等。

5、流動性

如果產品在到期前可贖回,則投資者在有資金調度需求或者遇資本市場生變時,可選擇是否提前贖回,此時流動性風險相對較小。如果產品註明不能提前贖回,那麼投資者只有等到產品到期才能獲得本金和收益,期間若缺資金或遇市場生變想收回投資則無計可施。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理財

網路-理財產品

㈣ 理財產品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貓膩

1、五花八門的收費
在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表述:產品預期收益率=理財計劃預期投資收益率-理財產品銷售手續費-託管費等費用。
銷售費是支付給為你進行理財服務的客戶經理以及與銷售相關的後台運營部門的費用,銀行理財經理賣產品越多,其提成就會越高。而這款產品是否真的適合投資者,那就另當別論。
託管費是銀行為為託管理財資產而提取的費用,需要用來監管理財管理人的投資運作,而理財管理人也是銀行,可以說自己監管自己。
按照銀率網數據,2013年以來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託管費平均為0.05%,銷售帆閉費平均為0.26%。
倘若真是按照這個標准收費,銀行可謂非常厚道。
作為盈利機構,銀行收取手續費和託管費用無可厚非,況且銀行也盡到告知投資者的義務和責任。
只是,一些隱性的收費卻是投資者並不了解的,這部分費用往往佔比更大。
2、隱形費用
我們在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常看到這么一句話:如果本產品的實際投資收益扣除其他各項費用後高於客戶可獲得的封頂收益,則超出部分作為投資管理費。
不過,大多數銀行並不表明「投資管理費」多少,一般也沒有上限,所以銀行到底收了多少費用,外界並不知道。
曾有業內人士根據某城商行的業務數據測算,「投資管理費」與投資者收益的比值可能超過40%,可見銀行從中收取了不菲的費用。
建行發行過一款名為「乾元—私享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其產品說明書顯示「產品擬投資的資產組合預期年化凈收益率為5.7%-6.8%,銷售費率為0.02%年,產品託管費率為0.05%/年,扣除這些費用後埋汪,該款產品的實際收益率應該為5.45%-6.55%。
然而說明書中卻提示客戶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這意味著有0.7%-1.75%的收益不見了,被銀行神不知鬼不覺提走了。
客戶若不認真計算,是很難發現這個問題的。
3、延長資金存放天數
除了各種費用外,銀行理財產品還有部分收益損失在「等待」中。
在購買理財產品的過程中,大家往往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細節,即本金被銀行凍結的時間長於產品的管理期限。
通常6%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是香餑餑,很多投資者為了搶一款這樣的產品,一大早起來盯著電腦,或者拜託理財經理留額度給自己。
然而,你會發現,這款產品離起息日還有好幾天,個也就是說購買日不等於起息日。
從你購買到起息日這段時間的利息只能按照活期利息計算收益,這就意味著你持有銀行理財產品的時間無形中又增加了幾天。
除此之外,銀行理財產品的到期日並非到帳日,到帳日通常要晚於到期日,這段時間內,你的理財資金也只享受活期利息。
理財產品的期限主要包括募集期、產品期、清算期等,說明書中提到的銀行理財產品期限主要是指產品期,並非產品的實際存放天數。
通過這種方式,客戶的收益被攤薄了。
每到銀行的考核時點,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更是層出不窮。
銀行通過對理財期限的安排將大量的理財資金轉化為活期存款,回到表內,幫助銀行度過存貸比考核。
表面看,銀行是為了給客戶實惠,實則是為自身利益考慮。
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時,為自身考慮的何止這些
目前,80%的銀行理財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保本型產品大約只佔20%。
從過往的兌付記錄看,非保本產品按照預期收益率兌付概率很高,其風險並不高。而且非保本產品一般比保本產品的收益高出1.5%-2%,性價比更高。很多投資者對此並不了解,以為非態液裂保本型理財產品的風險很高,去買保本型的理財產品。
其實很多時候,保本型產品和非保本型產品的資金投向是差不多的,掛鉤的資產收益率相差無幾,為何給到客戶的收益卻有差別。
這是因為,在銀行內部,保本型產品被列為銀行存款的一部分,銀行還需要為此多提取存款准備金,由此蠶食了保本型理財產品的收益。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的無形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禾裕科技金融集團有限公司 瀏覽:609
荷馬金融客戶服務中心 瀏覽:630
外匯開市時間 瀏覽:974
2017年2月24冰島幣匯率 瀏覽:562
蘭州金匯貸款公司 瀏覽:635
苦楝股票概念 瀏覽:558
領信股份股票 瀏覽:268
關聯交易董事會表決 瀏覽:412
甲方給置業顧問傭金 瀏覽:194
為落實金融服務經濟 瀏覽:431
南京的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254
下載了好省怎樣看傭金 瀏覽:282
持牌金融公司的錢不還會怎樣 瀏覽:301
光大證券軟體怎樣打新股 瀏覽:871
10月7號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508
中航信託上海地址 瀏覽:151
甘肅銀行理財產品贖回 瀏覽:720
匯率與牌價 瀏覽:120
溫州銀行的股東 瀏覽:389
金融機構股權是生息資產嗎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