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學生如何樹立投資理財意識
大學生理財意識不足已不是新鮮事,不少事件引起公眾關注。根據香港學生資助辦事處的資料,過去兩個學年,共有約500名大學生申請破產、約2萬宗「拖卡數」個案,情況令人擔憂,繼而觸發大學生理財的相關討論。
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朋輩關系十分重要,朋輩群體是青少年其中重要的一環,他們渴求得到朋輩認同和接納,所以有人有我有、人做我做的心態。大學生亦一樣,當身邊的朋輩群體都擁有信用卡時,他們便會從眾,表現出合群的精神。大學生希望透過信用卡突出自己而獲得朋輩認同,形成朋輩之間更強的友誼網路。
部分大學生心智未成熟,自我形象薄弱。信用卡正正成為他們提升自我形象的工具。一些大學生通過展示擁有尊貴的信用卡,在朋輩間炫耀,從而提升自我形象及自信心,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另外,亦有一些大學生通過購物時展示有關信用卡,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作炫耀性消費,令使用信用卡的次數不斷增加。
由於大學生的信用卡毋須經過入息審查,所以申請程序簡單快捷。部分信用卡在開立時更會隨即送贈電影戲票、超級市場現金禮券等,讓大學生心動。
此外,開立信用卡後的迎新禮物十分吸引,優惠亦會源源不絕奉上。一些自製能力較低的大學生,為了這些小便宜,便會通過不斷申請信用卡來換領有關優惠。不過,獲取優惠前,信用卡公司一般會要求持卡人簽帳數千元港幣,導致大學生不斷增加簽賬的次數,以達到有關簽賬要求,結果令自己的消費增加。
現今一些家長需要外出工作,未能花太多時間在子女身上,或因此導致部分青少年理財觀念薄弱。此外,出生率日下,很多家庭的子女數目不多,父母都希望能給予子女較多的金錢及資源,提供較佳的物質生活,部分家長更縱容子女的揮霍行為,使子女建立錯誤的金錢觀念。
一般的大學課程都會比較重學科知識或職業技能,院校並不太重視大學生的理財教育,亦沒有將理財知識納入正規的課程之中,或令大學生在學生期間未能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和理財技巧,有理財觀念薄弱和理財不善的情況出現。
大學生受到明星效應和潮流風氣的影響,可能會盲目地購買一些與明星有關的物品,或追求潮流的服飾。有調查指31%大學生表示對手機、手袋等流行產品缺乏抵抗力,每每忍不住追逐新產品。亦有些大學生更希望自己全身上下都穿上一些名牌的服飾,以增加他們的個人魅力。大學生如習慣長期以物質來滿足自己,會令生活模式變得物質化,並引致過度消費的情況出現。由於大學生不懂得如何正確運用信用卡,容易墮入消費陷阱,稍一不慎便隨時入不敷支,變成「大花筒」。
在香港這個物質條件豐富的國際大都會,金錢成為了生活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賺錢已經成為一些大學生就學時期的重要目標。大學生為了賺取更多金錢,不惜透過學生資助或貸款炒賣股票,他們不會衡量自己所能承受風險的能力,盲目地進行高風險的炒賣活動。當金融市場出現波動時,大學生可能會將有關資助或貸款輸掉,最終導致財政困難。
❷ 當代大學生如何培養理財意識
家庭氛圍沒有財務規劃的教育環境,這也導致了中國當代大學生對於理財並不在意或者一無所知。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大學生理財意義如何培養:
1、養成記賬、做預算的習慣
狹義的理財,意為投資、儲蓄;而廣義的理財,也包括賺取、支出、存錢、省錢等財產管理手段。在學會挑選高效益的理財產品,或高風險的投資方式前,建立正確的「節流」觀念,是最基礎的。
每個大學生對自己每天的收入支出進行記賬,並對自己消費的領域進行歸納分類,一個月下來,就知道自己在哪個方面進行了過多不必要的開支,哪些方面上游節省的空間;此外,大學生還可以給自己訂一份科學合理的設立收入支出預算,並根據每月最終記賬的結果進行對比調整,作為對自己的規劃約束。
做到這一點後,可以閱讀相關理財知識,通過理解到的知識進行實踐操作,慢慢培養自己對市場的敏感性,每天多看一些財經新聞,或者其他理財渠道,然後一一記錄下來,這對以後的投資會有幫助。
2、先積累本金
一般理財產品大都有一定的起投門檻,而學生的資金一則零散二則數目並不大,如果剛開始達不到起投門檻,大學生可以選擇一些沒有門檻要求或者要求較低的理財平台,先積累本金,在過程中鍛煉平台識別能力,與投資本領,到達一定金額,再合理做資產配置,拿出部分向高收益的項目進發。
3、培養投資平台甄別能力
金融業發展的開端,混亂在所難免,國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監管機制。五花八門平檯面前,大學生如何提升甄別能力,除了累積投資理財的知識的豐富外,也需要進行初步的嘗試實踐。互聯網金融產品進一步場景化,許多網貸平台都針對學生群體推出了校園理財產品,但這其中難免會混雜許多不合規甚至非法的平台,在面對這些眼花繚亂的平台時,大學生要學會甄別出選擇合規、安全的平台產品。
4、保持正確的心態
當下大學生的本金相對較少,所以在這個時候收益不是最重要的。理財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所以前期要養成理財意識,培養理財習慣,找對方法,堅持不懈。
譬如上文提過,當今大學生對於股票投資的熱情愈發高漲,但畢竟股票市場風險大,要求投資者有一定的儲蓄准備金,掌握相關專業知識並時刻對市場的動向保持敏感,這對於大學生群體來說既有風險,又有難度。小金建議大學生群體在投入股市時還是應該保持理性,大學生理財更多的是為「練手」,積累經驗,培養能力,切忌抱著多賺錢,甚至賭博的心態進行投資理財。
❸ 大學生投資理財要具備什麼意識
買一點基金定投。基金是專家幫你理財。基金的起始資金最低是1000元,定投200元起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現在有些證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買賣的。在銀行開通網上銀行後網上購買一般收費上有優惠。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穩健一點的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指數型或者ETF. 定投最好選擇後端付費。恕不做具體推薦,鞋好不好穿只有腳知道。
一般而言,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投資股票型基金做定投永遠是機會,但有決心堅持到底才能見功效。
銀行都是執行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制定的利率,在哪家銀行存款,利率都是一樣的。 越長利息越高,提前終止減少利息。如果有可能要提前使用部分資金,又想要高利息,不妨分批分段存入:如每月存一筆定期一年的,一年後就每月有錢可取,利息是一年定期的比零存整取高。依此類推。
❹ 學生應該如何培養理財的意識
我發現自己身邊很多同齡人不願意去理財,覺得自己才上大學也沒這個必要也沒這個時間去理財,普遍的理由無非就是:
Q1:我一個月的生活費自己都不夠花,根本剩不下錢來,拿什麼來理財?
Q1答:理財理財,首先是打理才能生財,如果不學會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支出,再多的生活費也會被自己花的一干二凈。
首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學會科學地記賬,對此許多小夥伴又要說了,記賬好麻煩的,日常零零碎碎的開銷這么多,哪裡記得過來?
首先我得承認我也很懶也很忙,所以每筆開銷都要我自己來記我當然也不樂意。
Q2答:其實父母給的生活費就是你的收入來源,你完全可以把它當成自己的工資收入用來打理,這就是你的第一份工資。積少成多,這個道理我想就不用多說了吧。
如果你有時間完全可以去做兼職賺錢,像我自己就在經營自媒體,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帶來一定程度的副業收入。
Q3答:接觸理財久了,有一句很中肯,不會投資是等死,但是亂投資是找死。
起初的理財小白當然不能夠一股熱情地踏進股市這么高風險的投資中去。
一些穩健的債券、國債或者貨幣基金等等是理財小白最容易上手的投資品種,動動手指瞎投基本上也不用擔心虧錢。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手中的閑錢一般也不多(家裡的有礦的請忽略),所以正因為我們年輕所以試錯成本很小,現在就算投200元虧了20%,也才40塊,也就相當於一頓飯錢而已。
可與你今後找到工作拿著十萬塊不明不白投進去虧20%足足兩萬塊相比,花這么少點錢買點經驗教訓總該是血賺吧?
Q4答:先說下自己的學業情況,專業是汽車檢測與維修(跟投資八竿子打不著),大專在讀,參加了許多社團和學生會,本身也愛好各種球類運動以及街舞,按道理說應該很忙。
但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理財不難且入門門檻極低,但想精通很難。
每天用半個小時學一下,不出一個月,我保證你能夠入門理財這項技能。
和你學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比一比你就知道它有多麼簡單了,何況現在還有許多的理財公眾號已經把基礎的理財知識已經講解得非常通俗易懂,所以我敢說基本沒有任何學習壓力。
最難的,還是看你能不能一直堅持學下去,掌握正確的花錢觀念,不要妄想一年就能夠本金翻番。
很多人不願意去理財,本質上是因為思維層次沒有到達那個層面,意識不到掌握理財的重要性,希望你10年後不要後悔自己沒有早點知道理財這件事情有多麼重要。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理財也是一樣,越早開始試錯成本越低。
❺ 學生應該如何培養理財的意識
隨著理財意識觀念科普開來,理財的重要性得到空前重視。不少學生在進入社會前,都已經開始逐漸培養理財的意識,希望在未來進入社會後能打下優良的經濟基礎。那麼學生應該如何培養理財的意識呢?
一、合理的消費習慣
由於學生大多沒有經濟來源,其經濟都是來源自家庭父母,在日常在消費時,稍加不注意便可能超出每個月生活費。在大學期間需要面對花花綠綠的小社會,很容易就走向消費的騙到,從而進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路。所以作為學生應該優先樹立好合理的消費觀念,以及勤儉的意識,將錢花費需要花的地方。最簡單便是自我投資,像是購買一些課外課程,為自己步入社會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財務規劃
在養成合理的消費後,學生還要自己培養財務規劃的意識;最為常見的便是先培養一個記賬的方式,每一筆都詳細記錄下來,做到每一筆資金的流向都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後在做完一整個的收入與支出的記賬後,分析它;觀察自己的消費習慣,核查哪一些是不必要的開支,從而優化自己消費類目。並且每個月拿到生活費後,做下支出預算,然後將多餘的資金攢下來。並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使用現金,少使用銀行卡甚至信用卡與花唄等,增加對金錢數字的敏感性。
三、學習理財相關知識
學生的天職便是學習,並且也是能自由支配時間最長的一段年齡。在那時學習理財的只是並不會太過困難,學生能通過媒體、互聯網、書籍、甚至是去聽講座、學對應的選修課,從而提高自己的理財能力。將理財作為一門很深的學科去研究並且鑽研,相信經過仔細的學習,一定會比出入社會後來學的效果好很多。
在學生時代便開始學習投資理財,進入社會後其自我的財務管理能力,將會拉開其他人一大段距離,從而比別人走得更快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