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銀行、中銀理財被銀保監會合計罰660萬,被罰的原因是什麼
被罰的原因是中國銀行某些理財老產品在部分節點出現了反彈的違法違規行為,罰款是200萬元。中銀理財是中國銀行旗下的子公司,因為6項業務違規被罰款了460萬元。銀保監會作為銀行的監督者,要對銀行違法行為進行處罰,這樣才能讓銀行的經營更加的規范。
這種事情與老百姓其實是沒有多大關系的,只要中國銀行可以存錢取錢,就沒有侵犯老百姓的權益,也是不需要不夠關注的。
2. 5家知名銀行「違規」,存錢要謹慎了,別被業務員騙了
銀行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換句話說銀行關乎到每個人的錢袋子,作為一家金融機構需要承擔的 社會 責任更重大。正是由於銀行的重要性,因此我國對於銀行的監管力度是非常嚴格的,極大地 保障用戶的權益,而在近日銀行業卻面臨「天價罰單」。
就在5月21日,銀保監會已經正式官宣,5家知名銀行存在「違規」現象,為此開出了高額的罰單,5家金融機構總共被罰金額為3.66億元。五家知名銀行分別是 中國銀行、渤海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以及東亞銀行。其中華夏銀行被處罰9830萬元,還有渤海銀行被處罰9720萬元,這兩家的處罰金額是最高的。
那麼對於這些銀行被開出了高價罰單之後,人們也開始關心他們的違規主要表現在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違規的行為中,多達10多項是關於理財業務的。不難發現對於華夏銀行的違規中,有很多項就是涉及到理財業務。
比方說銷售無真實投資、無充分信息披露的理財產品,理財資金違規投資權益類產品、非標准化債權資產超過監管要求等等。同樣的招商銀行的違規中同樣也是涉及到理財業務,比方說變相降低理財門檻,理財資金違規等等。
從這些違規的行為中,理財這兩個字多次出現,我們都清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出現,對於用戶來說,隨著物價不斷地上漲,如果將存款存放在銀行,收益少,錢也越來越不值錢了。因此理財開始備受關注,有一句話還成為了口頭禪,那就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5家知名銀行「違規」,存錢要謹慎了,別被業務員騙了。銀行是一家金融機構,同樣也是需要做業績的,人們去銀行的時候,很多工作人員都會向你推銷理財產品,而如今人們對於理財產品還是非常信任的,並且認為理財產品將帶來更大的收益。
但是如果你要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清楚 地 了解這款產品避免得不償失,一般業務員會採用避重就輕的方式,比方側重點表示該理財產品的收益高,而對於理財產品的風險或者是具體方面介紹的就比較少了。
對於用戶來說,既然選擇理財產品,那麼自然是希望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而銀行的地位又深入人心,很多人對於銀行是非常信任的,因此有時候就會忽略掉理財產品的本身。
因此說存錢要謹慎了,對於業務員所推薦的理財產品應當了解清楚,對於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更要謹慎,因為高收益是與高風險同行的。只有當你准備了解理財產品的本身,才有助於你做出選擇。要知道所有的投資都是具備一定的風險性,而對於這個風險性我們應當做好能夠接受的准備。
不要等到後面資金受損才開始恍然大悟,那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因此在存錢這件事情上,寧願多費些心思,多費些時間也不要盲目選擇一款理財產品,與其這樣還不如將錢直接存放在銀行裡面,雖然收益比較少的,但是是最穩妥的。
當然並不能夠說所有的銀行業務員都存在這種情況,所有的銀行都存在這樣的現象,而是告訴用戶對於自己所要購買的理財產品,應當了解清楚,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掉坑,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不過銀行關乎到無數人的權益,我國對於銀行的監管一刻都沒有鬆懈過,因此銀行還是值得我們信任的,只不過在我們信任的情況下,也要做好風險規避工作。這樣一來對於我們購買理財產品有著重要的意義。
3. 如何有效防控私售理財產品等"飛單"違規行為
1 要注意查證購買產品是否銀行正規產品。凡是銀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均具有唯一的產品編碼,可依據該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到產品信息;銀行代銷產品則可通過銀行網點公示的代銷產品清單查詢。而且,銀行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在相關銷售文本中應有銀行印章。
2 要關注購買產品的資金是否匯入銀行賬戶。客戶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均須通過櫃面或自助渠道進行認申購操作,但凡被要求向個人或第三方公司賬戶轉賬或匯款的,就要提高警惕,並注意查看業務辦理回執中的匯款賬戶明細。
3 要對高額回報有獨立清醒的判斷。已暴露風險的「飛單」產品,承諾收益率高達9%-15%,基本上是銀行正規發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收益的2-3倍。
4 要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明確了解產品是否保本、募集資金具體投向、收益、期限等。
5 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銀行和監管部門投訴和舉報,情形嚴重應立即報案,並盡量採集留存證據。
4. 中國銀行、中銀理財合計被罰660萬,這兩家集團違反了哪些法律法規
中國銀行和中銀理財被罰款660萬,主要的原因是在宣傳理財的方面與實際情況不符造成的,還有一些公募理財交易存在著不公平性,導致許多購買理財的客戶出現了許多損失,這起罰款也給了許多銀行從業人員的警醒,在售賣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相關制度進行售賣,千萬不要虛假和誆騙客戶購買與宣傳不符的理財產品,特別是在宣傳產品的時候,容易誇大這些產品的收益,這樣很容易會給消費者帶來誤解,並且使消費者產生虧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