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證明是單位非法集資不是個人非法集資
若能熟知非法集資之特點,便能輕松識別出此類行為。
您可以藉助政府官方網站及工商等各個部門的服務平台,對相關企業進行深入細致的查詢,確保該企業既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批准,屬於法定的正規機構或者公司;
此外,還要查看其被批準的經營范圍,其中是否涵蓋了吸收存款、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各類理財產品。
倘若這家企業並不具備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那麼它很可能涉及到非法集資的問題。
例如,各類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擔保公司、拍賣公司、典當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等,這些企業在國家的法規政策中明確規定禁止其吸收公眾存款,因此它們並無吸收存款的主體資格。
而那些打著「預售房」、「優質項目」等旗號來吸引公眾存款的公司,其主體資格則更加值得懷疑。
廣大民眾若是將資金投入這樣的公司,他們的權益將無法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所面臨的風險與損失也需由自己承擔。
『貳』 理財公司被定為集資詐騙業務員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理財公司被定為集資詐騙業務員確實不知道是非法集資,不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業務員在明知該公司有非法集資嫌疑仍然為其效力應該構成非法集資罪。非法集資是指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叄』 私自幫別人理財算非法集資嗎
法律分析:私自幫別人理財不算非法集資。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幫別人理財,沒有詐騙的主觀惡意,而且收取資金的對象為確定人群,是不構成犯罪的。
法律依據:《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 非法集資的防範以及行政機關對非法集資的處置,適用本條例。法律、行政法規對非法從事銀行、證券、保險、外匯等金融業務活動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本條例所稱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和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
『肆』 涉嫌非法集資的常見形式有哪些
涉嫌非法集資的常見形式,有利用一些投資理財的公司來進行非法籌集資金,或者是超范圍的來開展一些非法集資的活動,或者是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的旗號來進行虛構網站,或者是發布境外基金等信息。一、涉嫌非法集資的常見形式有哪些
1、利用投融(資)理財信息咨詢公司等民間理財類公司為平台開展非法集資。此類公司僅需工商注冊,業務僅限於信息咨詢,但很多公司超范圍非法經營,公開宣稱開展所謂投資理財,向社會公眾吸收或變相吸收資金;
2、一些限定業務的機構組織超范圍開展非法集資。比如,一些私募股權投資超范圍經營涉嫌向公眾非法集資;非融資性擔保企業以及一些融資擔保公司以開展擔保業務為名的非法集資,或者為非法集資提供擔保;一些農業專業合作社以入股分紅為誘餌吸收農民資金投資異地或放高利貸;
3、假冒民營銀行的名義,借國家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機構的政策,謊稱已經獲得或者正在申辦民營銀行的牌照,虛構民營銀行的名義發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4、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者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並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信息,虛構股權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群眾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後關閉網站,攜款逃匿;
5、以投資養老公寓、異地聯合安養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或者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等方式,引誘群眾集資;
6、以高價回購收藏品為名非法集資。以毫無價值或價格低廉的紀念幣、紀念鈔、郵票等所謂收藏品為工具,聲稱有巨大升值空間,承諾在約定時間後高價回購,引誘群眾購買,然後攜款潛逃;
7、假借P2P名義非法集資。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P2P網路借貸平台,以高利為誘餌,採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資金,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二、怎樣認定非法集資罪
犯罪構成要件是犯罪成立的依據,是對犯罪主體追究刑事責任的根據。因此,在我國現行《刑法》中設置非法集資罪,必須進一步分析論述其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這里要特別強調法律擬制人格主體——單位,否則,我們將無法對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的單位(既可以是一個單位單獨實施,也可以是單位與自然人、單位與單位共同實施)實施的非法集資行為通過《刑法》來規范。
(二)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當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資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在單位進行非法集資的情況下,這種故意體現為單位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以單位的名義為單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單位犯罪故意是單位成員的共同認識和意志,嚴格區別於單位成員個人的認識和意志。
(三)犯罪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資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資本的運作過程,即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將不特定對象的資金集中起來,使他們成為形式上的投資者(股東、債權人),往往是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大,嚴重破壞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們建議將非法集資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節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確立其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應有地位。
(四)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未依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集資行為。主要是以非法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回報。
非法集資指的是非法的吸收公眾的資金的一些行為,非法集資,在我國是比較經常出現的一類違法犯罪的行為,並且一般涉案的金額都是比較大的。而非法集資常見的形式有,利用一些投資公司來為平台開展一些非法集資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