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匯國際是資金盤嗎
是的,海匯是個無監管的不合規平台,其運營模式為資金盤,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了,
海匯外匯現在出金還正常嗎?匯查查的客訴中心收到了匯友無法出金的投訴。
其拒絕出金的理由是:未購買任何配套,所以不被允許出金。
要知道,正規平台出入金是完全自由的,無論是否進行交易,不過需要自行承擔手續費用,但不會出現拒絕出金的情況!
圖:匯查查
匯查查提醒廣大投資者,在選擇交易前一定要進行多方面的考量。
㈡ 從會計角度解釋金融危機的產生
寫不下啦
一、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金融危機是一種古老的經濟現象,縱觀近一個世紀經濟發展史,金融危機如「幽靈」一般伴隨著各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全過程。金融危機的發生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近代,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增強使金融危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具有廣泛的傳染性和破壞性。金融危機的爆發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否認,會計信息披露、內部控制、審計監督等方面的缺陷對金融危機的爆發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從會計學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對防範和減輕金融危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目前國內外對金融危機的研究比較多,但從微觀層面尤其是會計學角度對其研究的較少,還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希望能補充這方面的欠缺。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關於金融危機的研究由來已久,從早期的馬克思、費雪等到後來的克魯格曼,
從1929年的「大危機」到 2007年至今的美國金融危機,涌現出一些頗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但是從微觀層面會計學角度進行研究的較少。
弗里德曼和斯瓦茨等人認為市場是理性的,市場上金融風險的產生和積累並不是緣於市場內部的市場恐慌和普遍非理性,而是來自於市場外部,尤其是中央銀行對宏觀經濟的干預不當。[1]
美國經濟學家歐文•費雪認為債務和貨幣單位的購買力這兩個方面混亂是對整個經濟造成破壞的最主要因素。過度負債和物價下跌是促使經濟從繁榮的頂點轉向蕭條的關鍵原因,他注意到了物價下跌引起抵押物價值的下降從而影響借款人所能借到的貸款數量。[2]
沃爾芬森認為,由於過度負債,在銀行不願提供貸款或減少貸款的情況下,債務人必然降價出售資產,這將會產生兩方面的效應:一方面是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提高,另一方面使債務人擁的財富減少,即按降價後的資產價格估價其凈資產減少,這兩者都削弱了債務人的負債受力,增加了其債務負擔。因而在債務一通貨緊縮循環中,負債欠得越多資產降價變賣就越多,資產降價變賣越多就越貶值,債務負擔就越重,正像費雪所說的「債務越還越多」,最終引爆金融危機。[3]
海曼•明斯基繼承了費雪的「債務一通貨緊縮」理論中的觀點,認為金融穩定與否的關鍵取決於資產的流動性,他認為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信用創造機構和貸款人的相對特徵使金融體系具有天然的內在不穩定性,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三種融資方式和金融脆弱性的概念,成為對費雪理論的重大發展。[4]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賓在1981年提出的銀行體系中認為在過度負債的經濟狀態下,經濟、金融擴張中積累起來的風險增大並顯露出來,銀行可能遭受貸款損失甚至破產,所以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必然提高利率減少貸款,銀行的這種行為會直接影響經濟發展,使企業投資減少或引起企業破產,迫使其出售資產以清償債務,造成資產價格急劇下降。這種狀況會引起極大的連鎖反應,使本來就脆弱的金融體系崩潰得更快。[5]
《會計披露在東亞金融危機中的作用:吸取的教訓》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對會計披露與亞洲金融危機的關系進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缺乏透明,可靠和可比的會計信息是導致亞洲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並嗣實證方法分析了東亞5國對國際會詩准則的嚴重背離 提出了加強監管和遵循國際會討准則的政策建議,因此對我國金融.證券市場以及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健康發展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該報告認為對國際會計核算和報告准則的持續不遵守增加了未來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因為政策制定者和投資分析人士的決策仍舊缺乏可靠的微觀經濟指標,而將這些微觀經濟指標和宏觀經濟指標結合起來分析就能提供預警信號。作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包括東亞國家,要加強制度建設,有必要在國際會計准則的基礎上制定會計法規,並建立確保這些准則得以貫徹的機制。並提出建議:政府必須努力將其國家的會計准則和國際會計准則接軌。富有效率和效果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來監督會計准則的實施和運用。考慮到全球范圍內會計發展的迫切需要,世界銀行集團應在會計改革中起到推動者的作用。國際會計准則制定者需要針對引發亞洲金融危機的因素努力制定更詳盡的披露要求。與此同時,看來有必要採取措施保護金融市場,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遠離投機者。[6]
2、國內研究現狀
近年來隨著金融危機的頻頻發生,我國眾多學者專家對此從各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國內對金融危機的研究主要以1994 -1995 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7-至今的美國次貸危機作為分析對象。
吳曉根在《金融危機與會計披露》中認為會計信息披露的缺陷同東亞金融危機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會計在金融危機的防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會計披露,有助於避免或減輕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會計披露缺陷包含有兩個層次:一是會計准則的設計缺陷,即會計標准本身存在的缺陷;另一是會計准則的運行缺陷,即會計准則在實施過程中的執行缺陷。對於前者,只有通過會計准則的國際化來彌補;對於後者,主要通過會計人員的自律來彌補。如何做好會計核算和信息披露工作,不僅是個會計問題,它更是個金融問題。從該種意義上說,會計改革又是金融改革的一部分。[7]
薛邦城,萬紅波在《對金融危機的會計和財務審計分析》中認為導致企業不能承受金融危機沖擊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會計制度,包括會計信息失真;沒有很好地遵循穩健或謹慎原則;沒有很好地貫徹權責發生制和配比原則;沒有很好地貫徹全面而又重要性原則;審計沒有很好地履行其職責;同時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歷史成本計量模式的局限性,財務杠桿系數太高,財務公司的短期預測行為和投資決策的失誤,缺乏現DAI理財意識,沒有根椐企業理財學的原理,以「企業價值最大化」 作為理財目標也是其中原因。[8]
孫軍政在《會計信息與金融危機》中認為亞洲金融危機的起因正是國際投機資本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操縱外匯市場,從而引發市場恐慌,加上其經濟自身存在的問題,最終導致了危機的爆發。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並沒有加強對監管的重視,尤其是對衍生金融工具的監管。從會計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金融機構和企業所作的會計信息披露與國際會計准則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銀行的財務報表幾乎根本不遵循國際會計准則規定的特殊揭示的要求企業對有價證券等流動資產的跌價以及長期資產減值沒有加以確認,大量不良資產沒有在會計報表中加以披露。[9]
周敏霞在《透過金融危機看金融監管》中提出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勢下,加強金融監管成為各國防範金融風險的最佳選擇。必須提高金融產品信息的透明度,保護消費者利益;必須打擊和減少金融犯罪活動。這就要求財務人員遵循會計制度,充分披露金融風險,使財務信息客觀化,防止人為操縱財務報表。[10]
張基峰,林俊穎在《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若干問題思考》中提出了金融企業會計准則方面的一些缺陷:1)貸款五級分類管理與「應計貸款和非應計貸款」的核算口徑不一致2)貸款計息方法不同引致的資產質量信息不一致3)衍生金融工具的確認,計量,披露未予明確4)短期投資計提減值准備規定,以及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的劃轉規定的不明晰留給企業過大的選擇空間等。[11]
王誠軍在《公允價值會計准則是金融危機「幫凶」?》中道出由於目前還在上演的由美國次債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而引起公允價值准則受爭議的處境:此前作為防範金融風險利器的公允價值會計准則,在此輪國際金融危機中卻被一些銀行家指責為「幫凶」。美國銀行界認為公允價值計量規則嚴重惡化了信貸危機,但會計界斷然否認它是導致危機的主因之一。[12]
潘經明在《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會計改革的啟示》中認為亞洲金融憊機,是金融危機,也是經濟危機,通過深層次分析.也表現出會計管理危機,對我國會計改葦的警示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深化會計改革拓寬了思路。要求會計改革徹底走出國繞國有企業會計管理打轉轉的思路。站在市場經濟的高度.立足市場.立足建立統一的會計管理體系。把規范各種經濟成份的會計管理,建立統一、高效、會計管理方法,按國際慣例的要求確立我國的會計管理方法。一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迫在眉睫,會計工作的質量主要體現在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反映出會計對市場適應程度。二是重塑會計管理目標。三是全面提高會計管理水平。[13]
3、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綜上所述,國外學者對金融危機的研究較早,且不斷發展完善,較國內研究要成熟。主要從早期的經濟周期理論到貨幣理論,債務-通貨膨脹理論等,認為過度負債銀行不願貸款,迫使債務人降價出售資產,進一步削弱債務人的償債能力,由此形成惡性循環,進而惡化為金融危機。不足的是國內外學者從微觀層面對金融危機進行深入研究的較少。
(三)主要研究方法與思路
1、主要研究方法
(1)文獻查閱法
本文通過在學校的電子閱覽室上網、查閱校圖書館的各類期刊、閱讀國內外有關著作等手段搜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
(2)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
在闡述金融危機特徵及其危害性,探討金融危機發生會計方面的原因時聯系近代典型的重大金融危機來進行研究分析。
2、主要研究思路
本文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闡述金融危機的特徵和危害。結合實例從會計信息披露,內部控制,審計監督,會計原則方面揭露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闡述會計在防範金融危機方面的作用,從而提出防範金融危機的會計對策。
二、金融危機的特徵及危害性
(一)金融危機的定義及特徵
理論界對金融危機有各種不同的定義,但一般認為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金融危機是一個隨著世界經濟大環境不斷變化的一種經濟現象,在各個不同的時期會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特徵。相對傳統金融危機,現代金融危機(20世紀80年代以來)呈現出如下特徵:
1、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加快
金融危機並非近年才有,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一種偶然現象。其中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是僅有的一次由於經濟危機而引發的波及面較廣的金融危機。二戰以後,金融危機頻頻爆發,最終導致固定匯率制度受到沖擊,不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債務危機四處蔓延。到20世紀90年代,金融危機愈演愈烈,頻率有明顯加快的趨勢。首先是因金融衍生品投機失利的「巴林事件」和「大和事件」震驚了世界,隨後發生了北歐銀行危機,時隔不久,作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典範的墨西哥發生了危機。據統計,自1980年到1996年,共有133個發生過銀行部門的嚴重問題或危機。1997年7月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人們剛從亞洲金融危機的陰影走出來,2008年爆發了以美國次貸危機為首的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可以說,20世紀後至今發生的金融危機的頻率和規模是「史無前例的」。
2、金融危機的傳染性強
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金融全球化浪潮在使各種金融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逐步趨向於全球化和一體化的進程中,金融風險和危機也全球化了。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計算機、通訊、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以貿易自由化、生產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為特徵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使得金融危機蔓延和傳染的范圍更廣,影響更為深遠。縱觀數次金融危機,無論是1992—1993年英國英鎊、義大利里拉貶值所導致的歐洲貨幣體系危機,或是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機所引發的拉美危機,還是1997—1998年泰國貨幣危機所演變成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到至今的由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因此不難看出,現代金融危機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傳染效應的加強,由傳統的單向傳染趨勢變為了現代的雙向甚至多向傳染趨勢。一個國家的金融危機會迅速擴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演變成為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3、金融危機的超周期性和超前性
傳統金融危機多表現為周期性金融危機,即指由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周期性波動引
發的金融危機,伴隨著經濟周期波動而起伏跌宕。20世紀30年代發生的經濟危機是歷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危機。現代金融危機則更強調它的超周期性和超前性。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後,伴隨著凱恩斯主義的出現,各國紛紛加強宏觀調控、實施政府幹預,經濟危機的周期波段有所延長,危機在某種程度上似乎得到了控制。然而此後全球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機,卻似乎脫離了經濟周期的軌道。社會的證券化、資本化、貨幣化不斷發展,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出現了嚴重的脫鉤,當此類經濟運動的疾病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首先在金融領域爆發,使現代金融危機的敏感性、超前性和突發性均有增強趨勢。考察墨西哥金融危機中拉美各國,以及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各國情況以及美國次貸危機都大抵如此。
(二)金融危機的危害
1、對金融體系的危害
金融危機通常表現為銀根驟緊、銀行發生擠兌或停兌、金融機構倒閉、固定匯率制度崩潰、外匯儲備耗盡等。當經濟衰退或資金借貸嚴重失衡時,就出現了信心危機和擠兌存款,從而引發銀行業危機和全面的金融恐慌。
金融危機還會引起金融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以及與之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的金融資產價格發生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暴跌。當人們對於金融資產價格、整體經濟的信心急劇喪失時,人們會在短時期內採取一致的行動,拋售各種有價證券,進而導致證券市場危機的爆發,進而導致貨幣供求均衡、資金借貸均衡、資本市場均衡和國際收支均衡關系被破壞。
嚴重的金融危機會干擾資金、信息和商品的正常流動,導致信用過程的中斷和貨幣供給的減少。最終沖擊金融體系和金融制度,導致金融體系的混亂和某些金融制度的失效,使之無法正常運行,阻礙金融和經濟的正常發展。
2、對實體經濟的危害
現代,在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全球經濟緊密聯系,金融危機的爆發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地要傳導至實體經濟領域,拖累甚至阻滯全球經濟增長。以本次美國次貸危機為例,目前,美國房地產投資已經持續縮減,而在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價格交替下挫的負向財富效應的拖累下,居民家庭消費力不斷下降、企業訂單逐漸萎縮以及銀行信貸日益收緊,不少企業舉步維艱,最終滑入破產倒閉的深淵。由於美國經濟佔全球比重近30%,其進口佔世界貿易的15%,美國經濟衰退導致全球商品貿易量下降,進而影響一些外貿依存度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和經濟增長。而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嚴重影響,很有可能帶來全球范圍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形成經濟復甦的新障礙。
3、對社會的危害
金融危機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尤其是企業倒閉,就意味著大批的失業人員。金融危機引發的物價上揚會造成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可能激化已存在的社會矛盾,引起政治上的論爭,造成政局不穩。金融危機往往使發展中國家財富大量外流,對國家經濟利益,甚至經濟主權造成直接損失。危機國政府為在短時間內籌措到一大筆資金來搶救市場,不得不接受國際金融組織和西方發達國家的苛刻條件,大量的國家利益被別人輕易地廉價地拿走,國家經濟實力顯著下降,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的發言權因而減少,對長期國家利益構成威脅,這是金融安全受到損害的最高表現。
三、金融危機發生的會計學視角分析
國內外許多經濟學界和管理學界人士從不同角度探究了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有的也提出了比較有效的對策,為金融業的發展和管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防禦措施。金融危機爆發是由許多因素累積一些微觀層次的問題長期未被發現而引起的。會計不是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本的原因,但卻對金融危機的爆發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以下從會計學角度分析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
(一)會計信息披露缺陷間接引發了金融危機
1、會計信息不對稱積累到一定程度容易引發金融危機
會計信息披露是企業為保障投資者利益、接受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監督而依照法律規定必須將其自身的財務變化、經營狀況和現金流量等信息和資料向法定相關主體報告(上市公司要向社會公開或公告),以便使投資者充分了解情況。由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外部人員很難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企業管理層為了達到融資等目的,必須向投資者披露企業的財務狀況等經營信息。會計報表就成為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人員獲取企業信息最可靠、最容易的途徑。如果缺乏充分的會計披露,就阻礙了投資者和債權人獲取必要和及時的信息,使他們難以在成功企業和可能不成功的企業之間進行選擇。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就是降低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在近幾次發生的金融危機中,會計信息披露都存在嚴重缺陷,阻礙了投資者對信息的獲取,也就是說增加了內部管理者和外部相關利益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
Gertler(1998)、Bernanke和Gilehrist(1998)等人的研究表明:與產品和要素市場相比,金融市場更是一個信息不完全的市場。在金融市場上,信息在借貸雙方的分布是不對稱的,最終借款人對其借款用於投資項目的風險和收益擁有更多的信息,而投資者對影響投資收益的所有變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的不完全性影響了金融活動參與者行為均衡的性質以至金融資產價格均衡的性質,造成了金融活動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信息不完全性影響了金融活動的合理性,使金融市場的完善性大打折扣。「逆向選擇」降低了金融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效率,「道德風險」削弱了金融市場的資金動員能力。金融市場中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出現,導致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由此而產生了市場的有效運作。當金融市場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積累到致使市場不能有效地在儲蓄者和有生產投資機會的人們之間融通資金的嚴重程度,金融危機便產生了。
「次貸危機」爆發表面上是美國房價走低、利率走高所致,實際上是由次貸衍生出的金融工具鏈條過長又缺乏監管、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間信息嚴重不對稱造成的。次貸危機中,貸款機構將錢借給實際上沒有還款能力的次級貸款者,投資銀行又將這些次級貸款資產打包進行證券化,進而又衍生出更多更復雜的證券化的金融衍生產品,實際上就是通過資產證券化把商業銀行等貸款機構的次貸風險分散出去了。因為次貸的風險已經從貸款機構分散出去,商業銀行等貸款機構就沒有了風險控制的動機和激勵,於是大量放貸。但是隨著美聯儲的加息和房地產價格的走低,次級抵押貸款違約率大幅提高,次貸資本鏈條從最初端開始斷裂,進而引發了金融體系的危機和全球的危機。
2、會計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容易引發金融危機
(1)隱瞞關聯方關系 。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許多企業為了大量舉債,用掩蓋關聯方交易的方法來獲取借款。由於東亞五國的大多數大型企業在金融領域內都設有分支機構或關聯企業,這些企業利用與金融機構的良好關系,即使在未支付利息或未清償到期借款的情況下,仍能獲得新的借款。另外,即使是非銀行集團的成員企業,也可以通過與金融機構簽定信用協議的方式,來獲取長期或短期信貸支持。按理,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債務負擔和關聯方款項的往來,本應能揭示其真實數額,可事實上,東亞國家的報表上對這種關聯方披露很少。這就出現了前面提到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一些沒有償債能力,已經陷入困境的企業還能貸款,最終成為引發金融危機的導火線之一。
在次貸危機中,某些投資銀行為了將低質的房屋抵押債券不列入其資產負債表中,出資設立了結構性投資載體或工具(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or SIVs)。通過將次級抵押債券賣給這些SIVs公司,投資銀行可以充實新的資金,並減少了負債從而美化了資產負債平衡表。當SIVs公司將這些債券再賣給其他投資人時,投資銀行便可以確認利潤。然而這些投資銀行和SIVs的關聯方關系並未披露,大部分的投資銀行通過對SIVs提供信貸額度,從而對它們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控制或影響。由於投資銀行賣給SIVs的債券並不能滿足終止確認的條件,因此正確的做法是確認相應的金融資產和負債。投資銀行應將抵押債券產生的負債保留在自己的賬面上,並記錄所有的投資損失。可是在初期,許多銀行利用表外業務,通過不合並SIVs資產負債表來模糊投資人的判斷。後期,有些銀行出於名聲或者不想讓SIVs破產的角度,同意SIVs並不是和投資銀行相分離的獨立公司,遂將SIVs的交易入賬並登記其損失。但是當這些以前未記錄未披露的債務突然出現在投資銀行的報表上時,投資銀行的股東們就受到了很大的沖擊。美國花旗集團(Citigroup)在2007年第四季度將490億美元SIVs損失入賬的時候,其股票價格就開始下跌。
(2)衍生金融工具披露。各種金融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本意是為了降低企業各種投資的風險。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是把雙刃劍。如果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和監管不及時、不恰當,也會爆發金融危機。因此比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用更為重要和嚴格的是其信息的披露和風險的控制。因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金額巨大,過程復雜,作為表外業務使投資者無法根據傳統財務報表估計和判斷其風險和報酬。
此次次貸危機中,對某些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就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次貸危機的核心是非傳統貸款的爆發,包括次級抵押貸款。這些貸款由房屋抵押經紀人賣給華爾街的投資銀行,而投資銀行再次將它們包裝成更加復雜的結構債券,將大量的信貸違約調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及其它與債券有關的金融衍生產品銷售給各種金融機構、對沖基金和投資人。由於CDS是場外交易的衍生工具,沒有專門機構監管它的交易,另外持有者不願對其風險進行真實的披露,導致CDS的市場有很大的不透明性。美國國際保險集團(AIG)自2006年以來,其CDS的成本就急劇上升,但AIG並未重視它的風險。在2007年第四財季出現虧損之前,AIG從來沒有在其年報中披露過CDS。2008年初AIG宣稱,根據內部估值模型,由於CDS產生的損失約9億美元。但最終AIG在3月底宣布了因CDS而減記了超過110億美元次貸相關衍生資產。2008年11月10日AIG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該集團虧損245億美元,其中,CDS業務當季的資產減記規模超過70億美元。可見正是CDS導致AIG陷入了流動性和資本不足的危機中。
㈢ 天成量化交易所合法嗎
不合法,是騙局,天成量化的前身是雷頓外匯投資,雷頓外匯投資收割了很多無辜的人,很多人現在血本無歸,快向警方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