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新聞發現有個叫私募直營店的,好像可以和基金經理對話,這是真的嗎
排排網
他們說是可以的,直接登錄排排網APP即可與感興趣的私募大佬即時互動,私募直營店充分展示私募端的公司、職務、收益等客觀數據及服務情況,您可通過數據對比和
直接溝通
,做出更准確的投資決策。
⑵ 去私募基金做交易員(就是按基金經理指示下單買賣的那種)要考證券從業資格證書嗎都要什麼條件謝謝!!
呵呵 別聽老闆給你瞎掰 倘若你是一個剛出道的菜鳥 誰會有錢燒的沒去花給你去練手呀 你若是一個資深的操盤手 那還要那些個證書有甚用 你的那張臉就是最有利的證書
忠告你一句 別被老闆忽悠去做拉人頭的客戶經理去 浪費你的青春
⑶ 私募基金經理可以做自己賬戶的股票嗎還有業績提成一般是多少
5000萬的基金,一年賺50%,管理人(基金經理)提成20% 500萬
你還要做自己的帳戶干什麼?
⑷ 基金經理那麼牛,為什麼還要靠傭金賺錢
大家在買基金的時候,可能都有這樣的疑問,基金經理那麼牛,為什麼還要靠傭金賺錢?
對於這個問題,三思君覺得至少有兩方面的原因:
1.基金經理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一個團隊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投資者會問,不是說投資主動型基金的核心就是看基金經理嗎?基金經理的能力強,那麼這只基金未來表現好的概率,也就高很多。
為什麼現在又要強調團隊了呢?
其實基金管理人在做投資時,都是高度分工的。一隻基金從成立、交易、投資、研究、信息披露等環節都是由不同的團隊分工合作的。所以一個人,是很難同時完成上述環節的。
就說投資標的的選擇吧。
作為一隻基金,你不可能只買3—5隻股票吧,最少也要20多隻,甚至多的時候有幾百隻。
這幾十隻股票的實地調研、與公司管理的接觸、公司的定期報告等,都要了解一下吧,而且由於國家宏觀面或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你也要跟蹤吧,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這些的。
2.離開團隊,意味著失去了平台的「資源」
當基金經理離開團隊選擇單干時,也就失去了平台的很多「資源」。比如券商提供的服務,行業專家提供的意見等。同時也意味著,一個人要做的事情比以前有團隊時,多了很多。
所以有些選擇單乾的基金經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其業績並不如人意。
比如像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在管理華夏大盤精選基金(000011)的6年126天的時間內,這只基金的凈值上漲了11.95倍。最後讓這只基金成為了國內首隻累計凈值破10元的基金。
說實話,業績無可挑剔。
然而這位昔日「公募一哥」,轉戰私募以後,其管理的私募基金竟然出現了清盤的事件。
雖然三思君不敢說這完全就是失去了平台的「資源」所導致的,但也不能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吧。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很多投資者都關心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END -
⑸ 私募基金經理有錢嗎
你好,私募經理首先自已就是成功人士,肯定有錢,私募基金運作後靠贏利提前,一般年收入比公募高多了,公募基金經理一般在年薪一百萬之上,私募最少幾百萬,上千萬也很多
⑹ 私募基金經理靠不靠譜的,怎麼知道基金經理好不好
私募基金經理就是負責管理這只基金的人,賺不賺錢都要看他的操作。選一個靠譜的基金經理你就離賺錢不遠了。
一般挑基金經理有幾個標准給你參考:
(1)旗下基金業績表現,包括盈利能力,回撤水平,排名等等
(2)從業經驗,包括在哪裡擔任過要職,從業年限等。
(3)獲獎情況,主要看兩個獎,金牛獎,福布斯top10
國內基金經理信息展示這塊做的比較好的平台有久富財富、私募排排網,你可以搜搜看。
⑺ 基金經理那麼牛 為什麼還要靠傭金賺錢
大家在買基金的時候,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問,基金經理那麼牛,為什麼還要靠傭金賺錢?
對於這個問題,三思君覺得至少有兩方面的原因:
1.基金經理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一個團隊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投資者會問,不是說投資主動型基金的核心就是看基金經理嗎?基金經理的能力強,那麼這只基金未來表現好的概率,也就高很多。
為什麼現在又要強調團隊了呢?
其實基金管理人在做投資時,都是高度分工的。一隻基金從成立、交易、投資、研究、信息披露等環節都是由不同的團隊分工合作的。所以一個人,是很難同時完成上述環節的。
就說投資標的的選擇吧。
作為一隻基金,你不可能只買3—5隻股票吧,最少也要20多隻,甚至多的時候有幾百隻。
這幾十隻股票的實地調研、與公司管理的接觸、公司的定期報告等,都要了解一下吧,而且由於國家宏觀面或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你也要跟蹤吧,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這些的。
2.離開團隊,意味著失去了平台的「資源」
當基金經理離開團隊選擇單干時,也就失去了平台的很多「資源」。比如券商提供的服務,行業專家提供的意見等。同時也意味著,一個人要做的事情比以前有團隊時,多了很多。
所以有些選擇單乾的基金經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其業績並不如人意。
比如像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在管理華夏大盤精選基金(000011)的6年126天的時間內,這只基金的凈值上漲了11.95倍。最後讓這只基金成為了國內首隻累計凈值破10元的基金。
說實話,業績無可挑剔。
然而這位昔日「公募一哥」,轉戰私募以後,其管理的私募基金竟然出現了清盤的事件。
雖然三思君不敢說這完全就是失去了平台的「資源」所導致的,但也不能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吧。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很多投資者都關心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END -
⑻ 私募基金經理可以兼職嗎還是必須全職
一般都是全職的,基金經理的工作內容很多,如果兼職的話,很多事情都做不好的
⑼ 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經理的薪酬待遇大概是多少
據格上理財一份統計顯示,目前私募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4000億元,同時有11家公司的規模突破了50億元。之前寶盈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王茹遠離職後,在上海成立私募基金,據說20億元的規模遭遇秒殺。按私募業的管理辦法,假設其管理的基金能夠有10%的收益,就是2個億,管理人從中提成20%的回報,單此一項,管理人的年收入就高達4000萬元,再加上1%的管理費收入,一個成功的私募管理者的收入令公募基金的經理望塵莫及。當然,如果是操作不當,出現虧損也很有可能一敗塗地——基金只能清算結束。
另一方面,來自同花順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共有199名基金經理離職。這大大超過2012年和2013年全年基金經理離職人數(2012年有111人離職,2013年有138人離職),使今年成了基金經理變更最頻繁的一年。伴隨著眾多的基金經理請辭,公募中有5年以上投資經驗的基金經理群體也越來越少。同花順數據顯示,548隻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基金經理從業年限達到10年以上的只剩下7位。而基金經理職業年限達到5年以上的,只有90位。在這548隻基金中,有184隻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的年限在2年以下,佔比約三分之一。
面對牛市預期下的私募新一輪發展機遇,公募基金業開始搭建更好的平台希望留住人才。據上投摩根基金副總經理侯明甫表示,上投摩根將首家嘗試在業內推出「種子基金」,隨後還將有「影子股權」計劃等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據介紹,該基金公司將拿出超億元的公司自有資金推行種子基金計劃,這在公募業內尚屬首家。
所謂「種子基金」計劃,就是有意願的投研人員可按自己的投資策略建立投資模型,然後申請進行模擬電腦操作,試運行足夠長時間段後,公司對期間的運行進行績效考評,一旦被認可就可以申請設立種子基金,公司將拿出部分自有資金,在合法合規的框架下,投研人員也可根據自身意願投入個人自有資金。該種子基金將公開透明運作,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一旦受到市場認可,也會考慮轉為公募基金產品。侯明甫解釋道,「這其實是公司內部人才的一個孵化機制,我們給有創業沖動的人才足夠的機會,同時內部也會嚴格控制整個流程。拿公司自己的資金嘗試,哪怕失敗也是公司的資金,不涉及投資人的利益。」他還表示:「私募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但公募肩負著服務滿足99.6%的普通大眾投資理財的需求,因此用創新的制度留住合適的人做對的事是我們的使命。」他透露下一步公司將考慮實行股權激勵計劃,讓更多的員工與公司有更緊密的聯系,並分享公司的收益。
興業全球基金(微博)近期不但傳出了提高基金經理原有薪資待遇的消息,同時還推出了「業績排名獎金」和「持基計劃」。所謂業績排名獎,就是如果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在市場上各類別排名中,如排進前三分之一、前四分之一、前六分之一的,基金經理都將獲得不同的獎勵。為了加大力度,公司還將排名的時間段做了區分,即上述排名分別有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等四個時間段,只要業績足夠優秀,某隻基金可以重復獲得獎勵。
「持基計劃」則是基金經理可以使用自有資金投資自己管理的基金,與此同時,基金公司提供1:1的配資跟投,產生的收益歸基金經理個人。其中基金經理最高投資額度為80萬元。
⑽ 私募基金經理能幫人賺很多錢,那是否可以說其實他們是很有權力的
「如果有把握一年幫著賺30%左右,巴非特也不過如此的」
1年賺30%不算什麼,年年賺30%才是真正的投資大師,為什麼只有巴菲特被稱為股神,而不是其他人
千萬不要說什麼不過如此,靠天吃飯的和靠自己能力賺錢的是截然不同的人,前者是裸泳選手,後者才是投資大師
補充:
這種證明少說沒有5幾年以上的實際證明,誰會相信你能有每年30%的賺錢能力呢
如果你能證明,你會是一個讓人尊敬的投資人,但是要有你所想像權力,恐怕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檢驗
再說巴菲特,巴菲特可不是一出來就很有名的,那是經過很長時間的檢驗以後,才被公認為投資大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