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財產品的分類
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票據型、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信託型。這幾類產品主要是中短期理財產品。
票據型產品主要投資於票據轉貼現市場,用於購買金融機構已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或信用程度良好的企業承兌的商業承兌匯票。票據型理財產品對於投資者而言,遭受本金損失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且收益較為穩定。
債券型產品投資於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具有較強流動性的國債、金融債和央行票據等,當然還會有一些信譽良好的企業債。從投資標的物來看,票據型產品的風險要略高於債券型產品。
掛鉤型產品由於其特殊的運作結構,一般情況下保本無虞,並有獲取高收益的可能。但近幾年掛鉤型產品"零收益"事件中偶有出現,所以購買此類產品的投資者若要獲取高收益,則須根據掛鉤的產品收益實現條件和掛鉤標的物的市場走向做出綜合判斷。
信託型產品作為一種信託計劃,一般投向一些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或項目,以信託計劃的形式募集資金收益較高,一般會高於固定收益類產品。因而,在當前市場條件下,信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信託標的物的范圍越來越廣,但是投資者所需承擔的風險並沒有很高,因為信託公司都是由銀監會監管的,而且信託公司發的每個項目都需要在銀監會報備。
拓展資料
銀行理財有什麼風險:
信用風險
理財產品的投資如果與某個企業或機構的信用相關,比如購買企業發行的債券、投資企業信託貸款等,理財產品就需要承擔企業相應的信用風險,如果這個企業發生違約、破產等情況,理財產品投資會蒙受損失。
市場風險
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將由商業銀行投入相關金融市場中去,金融市場波動將會影響理財產品本金及收益。造成 金融市場價格波動的因素很復雜,價格波動大,投資者所購買的理財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也大。
不可抗力風險
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將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可能影響理財產品的受理、投資、償還等的正常進行,甚至導致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甚至本金損失。
2. 個人理財業務的分類和概念有哪些
個人理財業務的分類和概念包括哪些
一、個人理財業務的概念
1.個人理財業務——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
2.專業化服務活動表現為兩種性質——顧問性質;受託性質。
3.商業銀行不得從事證券和信託業務。
二、 個人理財業務的分類
按照管理運作方式不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可以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
1.理財顧問服務——商業銀行向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與規劃、投資建議、個人投資產品推介等專業化服務。
2.綜合理財服務——商業銀行在向客戶提供理財顧問服務的基礎上,接受客戶的委託和授權,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的業務業務活動。
(1)私人銀行業務——向富人及其家庭提供的系統理財業務。
(2)理財計劃——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按照客戶獲取收益的方式不同,理財計劃可分為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和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
①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進一步劃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計劃。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計劃。
②保證收益理財計劃——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並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並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計劃。
3. 理財計劃 種類(按照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的不同劃分)
分為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和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其中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分為保本理財計劃和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4. 理財計劃按照是否保本分為
目前理財計劃分為:
保本保證收益型、 保本浮動收益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
5. 銀行理財分為哪幾種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的理財計劃可以分成三種:保證收益理財計劃、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保證收益理財計劃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超出最低固定收益的其它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
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計劃。
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計劃。
6. 理財計劃按照是否保本,分為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和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 )
【答案】錯
【答案解析】這是按照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的不同劃分的。保證收益和不保證收益理財計劃都是保本的。
7. 銀行理財分為哪幾種
根據幣種不同,理財產品一般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根據按照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財產品還可以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並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並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產品。
非保證收益理財又可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
在銀行推出的每一款不同的理財產品中,都會對自己產品的特性給予介紹。目前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是對本金給予保證的,即使是打新股之類的產品,盡管其本金具有一定風險,但根據以往市場的表現,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還是較低的。
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領域有哪些
銀行理財產品有著不同的投資領域,據此,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資本市場型、掛鉤型及QDII型產品。
債券型理財產品,是指銀行將資金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一般投資於央行票據和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債券型產品是早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惟一的品種。在這類產品中,個人投資者與銀行之間要簽署一份到期還本付息的理財合同,並以存款的形式將資金交由銀行經營,之後銀行將募集的資金集中起來開展投資活動,投資的主要對象包括短期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以及協議存款等期限短、風險低的金融工具。在付息日,銀行將收益返還給投資者;在本金償還日,銀行足額償付個人投資者的本金。
信託型本幣理財產品主要是投資於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如一家銀行曾經推出過一隻銀行、信託、擔保公司三方合作的理財產品。產品所募集資金投資於一家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系列證券投資信託計劃的優先受益檔,該信託計劃的主要投資標的為以成分股為主的股票池、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等。與目前市場上各類理財產品最大不同點在於,該產品在提供100%本金保障的基礎上,可使投資者獲得4.5%的預期年收益率。此外,根據信託計劃的實際運作情況,投資人還可獲得額外的浮動收益。
掛鉤型本幣理財產品,也稱為結構性產品,其本金用於傳統債券投資,而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有的產品與利率區間掛鉤,有的與美元或者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掛鉤,有的與商品價格主要是以國際商品價格掛鉤,還有的與股票指數掛鉤。為了滿足投資者的需要,這類產品大多同時通過一定的掉期期權,設計成保本產品,特別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強,對金融市場判斷力比較強的消費者。尤其是股票掛鉤產品,已經從掛鉤匯率產品,逐漸過渡到掛鉤恆生、國企指數,繼而成為各種概念下的掛鉤產品,種類十分豐富。
資本市場型的理財產品,其實就是基金的基金。理財產品投資於股市,通過信託投資公司的專業理財,銀行客戶既可以分享股市的高成長,又因擔保公司的擔保可以有效規避風險。
QDII型本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被監管部門認證的商業銀行,由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如光大銀行近日發售的「同升三號」股票聯結型理財產品,投資於全球著名的金融公司股票,精選了全球5個金融子行業中市值最大公司,分別為:花旗集團、美國國際集團、高盛集團、匯豐控股、瑞士銀行。理財期限是18個月,同樣保證100%的本金歸還。
雖然銀行理財都會預期最高收益率,但不可否認收益率的實現存在著不確定性。
8. 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都有哪些分類
一、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是最普通、最為社會熟悉的固定收益金融產品,主要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同業存單等。
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收益率主要受央行調控,目前存款基準利率處於近年地位,不過現在銀行可自主上浮基準利率的50%。截至2015年6月末,我國本外幣存款達到136.0萬億元,有力的支持我國投資和社會發展。
同業存單發行人為銀行,主要投資主題為銀行以及部分保險、基金等。按照不同可以劃分出較多品種,以一年期為主,根據WIND統計,2015年上半年我國共發行了2207隻同業存單,由於主體評級不同,票面利率也不盡相同。
今年6月份我國運行銀行發行大額存單,首批之後已有第二批發行,個人和企業都能進行投資,屬於較新的存款品種,規模不大,從已發行情況看,發行利率基本都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一年期票面利率為3.15%。
總體看,存款是最基礎的固定收益類金融產品,是入門級投資產品,具有安全、流動性較高等特點,除特別品種沒有任何門檻限制,但是收益率相較而言較低,需要有效控制該類產品配置比例。
二、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是為適應居民財富管理需求以及利率市場化應運而生的,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國銀行業理財余額預計達到18萬億元,穩固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規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多種多樣,按照是否保本可以分為保本和非保本,按照期限可以分為3個月以內、3-6個月、6-1年以及1年以上,其中3個月以內是最主要品種,按照幣種可分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等等,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購買不同種類理財產品。銀行理財收益率因產品期限、風險等級、發行機構等各異,由於理財產品也是吸儲的重要手段,因而中小銀行的理財預期收益率要高於大行。隨著央行多次下調基準利率以及市場流動性的充裕性,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是仍處於階段性高位。
銀行理財一般流動性較低,到前期無法變現,但是整體安全性較高,對於部分浮動收益率產品,銀行為了維持聲譽基本能夠兌現預期收益,存在剛兌慣例,整體風險相對較低。未來,監管部門推動銀行理財管理專業化、凈值化,有望成為銀行轉型的重要支撐點。
三、債券
債券是對典型的固定收益金融產品,發行人按期支付利息,到期償還本金。截至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存續14513隻債券,存續規模達到41.48萬億元,目前我國已成為第三大債券市場。我國債券品種豐富多樣,可以分為國債、地方政府債、金融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企業債、公司債、資產證券化債券、定向工具等,其存續規模佔比分別為24.27%、6.02%、32.92%、5.11%、9.01%、7.26%、2.09%、4.58%。債券屬於標准化金融產品,具有流動性強的特點,同時由於完全市場化運作,對於投資低級別信用風險的債券需要更加謹慎,不過我國債券發行設有受託管理人、內外部增信、信息披露等多重保護投資者的措施。
債券收益率主要與貨幣政策、市場供求變化、以及券種風險狀況有較大關系,當前,受到政府降低融資成本、寬松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債券收益率處於近年來的低位。整體看,我國債券市場投資門檻較高,個人投資者所能夠投資的品種較少,主要包括部分國債、交易所高等級券種,多數券種主要適合機構投資者配置資產。
四、固定收益類基金
為了發揮專業化管理優勢,充分發揮集中管理、風險分散的組合管理特點,很多公募基金公司也開發了大量以投資固定收益金融產品為主的固定收益率基金產品,主要包括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基金。
貨幣市場基金主要是銀行協議存款、債券等金融產品的一類基金,具有風險低、流動性高、收益適中的特點,是銀行存款的重要替代產品。目前,市場共有貨幣市場基金共計248隻,份額總計為26057.28億份,占公募基金總份額的40.01%,成為第一大基金品種,資產配置方面主要是銀行協議存款,配置比例為60%左右。同時,貨幣基金營銷也與互聯網深入結合,從而一度涌現了各種互聯網「寶」,其在為投資者提供高於銀行存款收益的同時,也提供了隨時提現的便利,較傳統貨幣基金T+1的贖回方式,更為便捷。
債券基金主要是以債券作為投資標的的公募基金,債券基金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純債基金、混合一級債券基金以及混合二級債券基金。純債基金投資范圍包括國債、央票、金融債等各類固定收益類金融產品。混合一級債券基金的投資范圍除了純債基金所能投資標的以外,還可以投資可轉債、可轉債轉股形成的股票,但不能直接在二級市場上買賣股票、權證等權益性產品。混合二級債券基金除了混合一級債基的投資標的,還可以直接在二級市場進行股票投資。債券基金對於債券的投資比例不得低於基金資產的80%。從債券基金指數看,今年來伴隨債券牛市的帶動,債券型基金指數也一路走高。
總體看,固定收益率基金具有集中管理、風險分散、專業投資等特點,尤其是債券型基金能夠規避債券投資門檻、投資標的選擇難等問題,而且門檻較低,適合於個人和非專業機構的投資。
五、信託
信託作為一類非標准化金融理財產產品,流動性較低,市場流轉較為困難,但是收益率相對較高,目前平均預期收益率為9%左右,同時受到不同資金投向的風險程度而言,不同類別信託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有一定差異。信託產品發行依然受到嚴格的監管部門備案監管,同時也建立了信託保障基金,對於投資者的權益得到充分維護。當然,信託產品只能銷售給合格投資者,主流產品起點認購金額為100萬元,門檻相對較高,非高凈值人群認購能力有限。
六、資管計劃
2012年至今,證監會、保監會等我國金融機構主要監管機構相繼發布了《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及配套細則、《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有關事項的通知》、《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等監管辦法,進一步放寬了證券、保險、基金公司資產管理投資范圍,各類資管計劃如雨後春筍不斷涌現。資管計劃屬於類信託產品,主要投資股權、債權、資產收益權等形式,進行資金運用,為投資者提供固定收益回報。
資管計劃收益率相對較高,可以達到9%左右,而且能夠在交易平台進行轉讓,流動性相對較好,但是風險性略高,同時投資者保護措施仍不足。
七、P2P
作為結合互聯網和傳統信貸業務的一種互聯網金融,P2P借貸從2005年開始以網路平台方式在英美等發達國家發展並逐步成熟,2006年底開始進入中國。P2P主要針對的融資主體是小微企業主。網路平台的P2P投資標的主要由信用標、秒標、凈值標、擔保標、流轉標、抵押標。目前,我國有2000餘家P2P平台,截至2015年上半年,P2P行業累計出現的問題平台達到786家,尤其是隨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信用風險放大,P2P壞賬持續增加,行業盲目發展的後遺症凸顯,監管部門開始逐步加強行業監管,規范各平台經營。
P2P是一類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13%,但是由於P2P平台可能存在詐騙行為以及融資方無法到期付款,投資所承擔的風險也較大。同時,P2P投資門檻低,適合各類收入人群,結合互聯網平台,操作便利,由於屬於非標產品,流動性較低。
八、分級基金A
分級基金A一般是按照一定規則約定一定收益率,諸如一年期定存+3%,因而具有固定收益類金融產品特性,但是分級基金A的收益不是以現金形式支付,而是以母基金份額支付,同時由於分級基金A的交易性較為復雜,屬性也較為多樣,其與固收類產品還是有許多不同之處。分級基金A包含債券價值、期權價值、配對價值三種價值。債券價值是指分級基金有約定的固定收益率。期權價值是指分級A的折算還有一項條款,即分級B凈值低於某位置時,會產生下折,此時分級A超過分級B的部分將以母基金的形式給予投資者,對分級A有利,購買A相當於擁有了一個看跌期權。配對價值主要變現在由於分級A和分級B是由母基金拆分而成,三者之間可以轉換。分級A主要投資者為保險等機構以及個人投資者。
9. 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都有哪些分類
國債一般被稱為「無風險收益率」,目前三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8%左右;
定期存款: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制度,即50萬以內100%賠付。目前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約為3.5%左右(中小型銀行利率上浮後可在3.5%左右,大型銀行一般執行2.75%的基準利率);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目前收益率大約在3.5%-4%左右。
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流動性需求以及收益目標的產品即可。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10. 什麼是最高收益理財計劃什麼是最低收益理財計劃什麼是固定收益理財計劃具體含義。。。
沒有所謂的最高收益理財,期貨、外匯、黃金等等都有杠桿效應,可以放大資金,風險非常大,不太適合普通老百姓,這些產品都有可能獲得非常高的收益,另外還有期權交易,期權的話可以做到收益無限大,是不可預測的高收益,同時風險也是非常非常大的,同樣不適合普通百姓。投資里正確的最高收益指的是在規定的風險程度中獲得的最高收益,比如平衡型的投資者投資什麼樣的產品比較好,這些可以通過資產配置,將風險降低到平衡型投資者所能承受的范圍內,做到最高收益的理財。
什麼是最高或最低收益理財,比如投資一項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在2%-6%,那也就是說最低情況的理財收益也能達到2%,最高可以達到6%,通常可以保本。象目前銀行的黃金理財產品,如果在觀察期內,假設黃金的價格跌破1600,就能獲得6%的收益,如果觀察期內假設黃金的價格漲幅達到1600,那就只有2%的收益。
什麼是固定理財收益,就是說一項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是5%,如果產品合同上註明是固定收益,那就是說能夠保證給你百分之5的收益和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