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著名企業家郭廣昌,都有哪些主要成就
郭廣昌身為國家的著名企業家,雖然是60後,但是依舊有著碩士高學歷。對於這樣的一位人才,很多人都對他有著關注,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名著名企業家也給國家帶來了很多的利益。在事業上郭廣昌也是十分的看重,雖然自己已經高齡,但是對於事業依舊有著執著的追求,當然在自己年輕的時候給國家也是帶來了很大的發展。也正是憑借著郭廣昌的努力,創立了復星國際和國葯控股。
郭廣昌一生以來成就眾多,雖然現在已經年齡不小,但是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國家的發展也一直都做著努力。每一個企業家在自己發展的同時也會在為國家考慮,畢竟自己成就的建立也一定是給國家帶來了利益。
② 復星董事長郭廣昌是何許人也,有了解的朋友嗎
復星董事長郭廣昌浙江人,同樣也是民族企業家的代表,郭廣昌帶領復地於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連續四年入選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綜合實力榜單,並且復地均位列前十位。
③ 曾經25歲的郭廣昌,為什麼就能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
郭廣昌在1993年的時候,憑借著自己超高的情商,和一個非常優秀的團隊,僅僅靠十萬元創業,依靠電子警報器等新興產品,創造了歷史,僅僅一年時間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
三、在獲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時候,郭廣昌的團隊又迎來兩名新人加盟,隨後,郭廣昌將他的公司直接改名為復星,開始從事房地產開發,當時一個特別不好賣的樓盤,郭廣昌承包下來並全部售賣成功,成為了當時上海特別著名的房產公司,在取得了這個成就之後,郭廣昌和他的團隊毅然決然的開始決定進軍生物制葯行業,因為他們知道這個行業有著非常巨大的潛力,依靠著賣房積攢下來的良好聲譽,郭廣昌在當年的年底就成功的賺到了第一個1000萬。
④ 郭廣昌是如何從3.8萬元起家到最後賺到了400億元的
被稱為中國“巴菲特”的郭廣昌,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華麗完成由普通人向商業大佬轉變,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找准時機。
成功人士永遠都是能夠把握好時機,並且敢拼敢闖。郭廣昌在1992年的時候, 那時候興起了下海經商民營經濟熱潮,郭廣昌也抓住 了這個時機, 毅然決然地決定從穩定的工作中辭職,下海經商,借了三點八萬元成立了廣信科技咨詢公司。那時候郭廣昌為了跑業務,不辭辛苦,大街小巷的發傳單,做市場調,研非常的辛苦,不過,年僅25歲的郭廣昌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一百萬元。在那個年代,這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成功的人生不可以復制,機會真的很重要。
⑤ 郭廣昌的發展階段如何
賺到第一桶金後,郭廣昌、梁信軍的另外三個校友汪群斌、范偉、談劍陸續加入,外稱「五劍客」的復星核心團隊由此匯合。廣信也由此改名為復星,外界解讀為「復旦之星」,諧音「復星」。1993年6月,郭廣昌決定退出市場調查業務,率領團隊轉而主攻房地產銷售和生物醫葯領域。復星成為上海第一批房地產銷售公司之一。
1993年時,復星接手代理的為了「留學家庭」而設計的第一個樓盤少人問津。郭廣昌想到他曾經的留學准備,便找到相關機構的老同學,拿到了留學人員的詳細家庭住址。他把廣告挨個送上門去,做起精準營銷。這年年底,他們賺到了復星的第一個1000萬元。
與此同時,生物醫葯的版塊在復星的業務中也成為了明星業務。由於「五劍客」中三個人畢業於遺傳工程學,復星做生物制葯有天然的優勢。幾位研發人員經過潛心研究,在母校找到了生命科學院研究的一種新型基因診斷產品——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而郭廣昌雖然對生物制葯不甚了解,但他從房地產、咨詢行業摸索出了一套市場經驗,用在建立醫葯銷售網路上。這次,復星依靠著市場咨詢和房產積累的資本,郭廣昌幾乎把累積的資產全部投入到了生物制葯上。
1995年,復星把研究了三年的成果PCR乙型肝炎診斷試劑推向市場,他們賺到了復星的第一個1億元。復星高科技公司也成為上海第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也開始了介入生物醫葯產業的第一步。復星醫葯成為復星集團的主力產業之一。
⑥ 復星董事長郭廣昌是何許人也,有了解的朋友嗎
郭廣昌浙江人,郭廣昌帶領復地於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連續四年入選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綜合實力榜單,並且復地均位列前十位。
⑦ 郭廣昌被抓了么
郭廣昌,1967年出生於浙江省東陽市 。1985年7月畢業於浙江省東陽中學,198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後獲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任復星集團董事長。
2015年年中,郭廣昌首次被官方渠道公布涉案。2015年8月,上海市友誼集團原總經理王宗南案宣判,王宗南挪用公款、受賄,一審判處執行有期徒刑十八年。
在該案判決書中,明確列明了復星集團捲入其中的細節,並點出了郭廣昌,「王宗南曾利用職務便利,為復星集團謀取利益。」法院查明,2003年,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曾以208萬余元的低價將兩套別墅賣給王宗南父母,經估價,當時上述兩套別墅的市場價與實際價格差額合計269萬余元。
隨即復星集團官方發聲明稱:從未在與友誼集團的合作中謀取過任何不當利益,也不存在王宗南給復星的利益輸送。解釋稱王宗南買房的銷售行為是在當時市場極端低迷的環境下,價格處於開發商市場折扣區間。
2015年12月10日下午,郭廣昌失聯的消息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稱有乘客看到他乘機自香港返回上海,在機場被警察帶走。復星集團高層回復財新記者稱「郭中午還在上海」,但之後其電話呼轉至小秘書;其家屬則稱不清楚此事。
2015年12月11日上午08:51,復星國際公告短暫停牌。而復星國際港交所公告中署名變更為副董事長梁信軍加重了外界對於郭廣昌失聯的猜疑。
2015年12月11日晚上22:25,復興國際發布復牌公告,稱郭廣昌現正協助內地司法機關調查,且其可以以適當方式參與公司重大事項之決策。
這是復星集團官方首次正式對郭廣昌「失聯」事件發聲,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外界質疑,公告簽名已恢復成郭廣昌。
2015年12月13日
,公司副董事長、CEO梁信軍表示,「郭廣昌現在人在上海,正在配合司法機關對一些事實查證。郭廣昌協助調查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公司現在知道的也很有限。」而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汪群斌則表示,「現在是協助調查,應該更多的是側重個人,而非公司。」
2015年12月14日,復星董事長郭廣昌已經結束協助司法機關的有關調查,平安返回家中。第一財經記者在復星2015年度工作會議上見到郭廣昌本人。
⑧ 五年前郭廣昌花4億元收購的狼隊,現在能值多少錢
郭廣昌可是個傳奇式的人物,縱觀郭廣昌的投資歷程,從90年代發展到今天,從房地產到醫葯,再到礦產和保險以及零售、服務業,成百上千比大大小小的投資決策, 他基本上都是謹慎卻幾近完美的,幾乎都把准了時代跳動的脈搏,抓牢了G家發展的機遇,也贏得了從Z國到世界各行業的投資回報。而據說郭廣昌每投資一個項目,都會被人反復的研究。
4年時間,郭老闆賺到了多少錢呢?即使在前期投入不少,引進大批球員,也讓郭老闆賺翻了。狼隊不單市值猛漲,品牌價值也不低。如果郭廣昌有意出售球隊,必將帶來豐厚的收入。其實單單是狼隊給郭老闆旗下企業帶來的廣告效益,郭老闆就幾乎只賺不賠了。狼隊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未來還有極大的上漲空間。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⑨ 郭廣昌董事長執掌的復星集團主要做什麼的
復星集團主要是做投資的。投資了復星醫葯、國葯控股、復星聯合健康保險、葡萄牙醫療服務集團Luz Saúde、印度最大仿製葯企之一Gland Pharma等。
復星集團創建於1992年,是中國市場經濟改革中涌現出的代表企業之一。2007年7月16日,復星國際(00656.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整體上市。2011年,復星產業利潤、投資利潤、資產管理收益三大業績增長引擎快速發展。
復星集團主要投資方向包括消費及消費升級、金融服務、資源能源及製造業升級等高度受益於中國內需發展的行業,以分享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
(9)郭廣昌開發的房地產理財產品擴展閱讀:
復星集團創始人之一梁信軍先生說:「復星集團發展的過程,就是對中國變化中的發展動力的判斷和把握的過程。中國發展動力從1992年到現在大致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1992年到1998年,主要是政府政策的開放准入和流動性的增加。流動性包含三個方面:
一、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流動性,第二來自於資金的流動性,第三是土地的流動性。所以這個階段和這幾個因素相關的如勞動力密集型行業、房地產、中小金融機構等行業快速發展;
二、從1998年到2008年,這是中國重化工業騰飛的階段。
三、從2008年起,是中國內需和金融服務快速成長的階段。
所以復星的發展,也是高度契合這三個階段。比如第一階段,復星從市場調查進入醫葯健康和房地產行業,成立了復星醫葯和復地。
第二階段復星投資了鋼鐵和礦業,參控股的企業如南京鋼鐵、海南礦業、招遠黃金、唐山建龍、金安礦業等等。
第三階段復星的主要投資方向則為消費及消費升級、金融服務、能源資源和製造業升級,並積極「走出去」,創新性地提出「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模式,與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凱雷集團合資成立基金,投資法國地中海俱樂部和希臘Folli Follie集團等等。」
⑩ 急求上海復星集團郭廣昌的創業故事
郭廣昌,男,1967年生,浙江東陽人。現任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復星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出生於浙江東陽農村的一個貧困家庭,1985年畢業於浙江名校--東陽中學,後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1989年畢業留校,3年後他和四個同學用借來的3.8萬元創業,靠一種乙肝診斷試劑獲得第一桶金。此後,復星進入房地產、百貨、鋼鐵、金融等行業。復星投資3.5億於張志祥(本排名139位)的「建龍鋼鐵」,並於2002年組建德邦證券。復星還通過友誼股份持有中國最大的連鎖超市「聯華超市」的股份,旗下的房地產企業復地集團是上海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正計劃在香港上市。「復星」還持有著名財經報紙《21世紀經濟報道》的股份。郭廣昌持有復星集團58%的股份,他是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民盟盟員。
復旦大學本科復旦大學MBA
公司總部:上海
主要行業:生物醫葯、房地產
行業地位:上海最大的房地產商之一
主要上市公司:復星實業(600196),1998年6月IPO
商業策略:藉助上海的地域優勢,通過資本運作展開多元化投資
歷程
198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後留校任教。
1992年,已經順利通過TOEFL和GRE考試的郭廣昌,放棄到國外發展的機會,毅然「下海」創業。
1992年他與四個同學用從老師那裡借來的出國學費3.8萬元開始創業,先後從事過市場調查,食品、電子以及化工產品的生產。
1993年進入房地產銷售和生物醫葯領域,開始生產乙肝診斷試劑。靠乙肝診斷試劑獲得第一桶金。
1993年5月,郭廣昌決定將公司最初積累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檢測產品的開發上。
1995年郭廣昌倡導設立了「復星——大華百萬科教發展基金」。
1996年設立「復星——曹家渡街道百萬扶貧幫困基金」。
1996年10月開始,郭廣昌先後斥資近5億元,堅持市場導向,在現代生活醫葯產業、信息產業、房地產業領域里,積極參與了一批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合資合作和改造嫁接,整合資源,發揮優勢,開展了資源優化配置和「1+1>2」的共同發展。
1997年設立「復星——普陀百萬科教發展基金」等。
1997年郭廣昌把市場拓展的眼光瞄準國際市場,經過大量的艱苦工作,復星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國家積極拓展業務,並首批獲得民營科技企業自營進出口權。
1998年,「復星實業」上市後,「復星集團」開始多元化歷程。目前「復星」涉足房地產、鋼鐵、金融等行業。
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在滬期間,專門會見了郭廣昌等12名上海非公經濟企業代表,柯林頓回國後還給郭廣昌來信,對他和復星集團的發展表示贊賞,並約請復星到美國發展。
199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郭廣昌是全國政協委員,間接持有「復星實業」和「豫園商城」各35.1%和11.6%的股份,財富5.19億元。他的投資集中在上海,目前控股、參股5家上市公司,以及其他70多家公司,去年的總銷售收入達10億美元,納稅1000萬美元,有4000名員工。
他是中國資本市場中最活躍的企業家之一,他還投資媒體、鋼鐵行業,其中鋼鐵是與張志祥(第95位)合作的.復星集團旗下還有零售行業,主要是一個超市連鎖,兩個醫葯連鎖和一個大賣場。
主要社會職務: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全國工商聯九屆執委會常委;
第八屆全國青聯委員;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上海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
所獲主要榮譽:
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
97年度上海市勞動模範;
第五屆「上海十大傑出青年」;
第三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00年紫荊花杯傑出企業家成就獎;
2001年中國民營科技優秀企業家「開拓獎」;
2002年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
中國400富人榜第45名;
2002年度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九名。
2007年度胡潤百富榜榜第10名。
------------------------------------------------------------------------------------------------------------
郭廣昌的三大人生轉折
人大了,面臨的機會和誘惑就多,選擇也就多了。
尤其是像郭廣昌這樣的「大」人。
對復星這樣的企業來說,他的每一個選擇都在考驗著他的睿智和創造力。這些選擇對他和他的團隊來說都至關重要。
在重要的關口,幾乎每次選擇,對郭廣昌的人生軌跡來說都是一個轉折點。
第一個轉折點
初中畢業:放棄中師改讀高中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大學畢業前的這段時間的人生軌跡基本上都是被確定了的:小學—中學—大學。
在這段時間里,我們的人生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
可是對於郭廣昌來說,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就出現在中學時代。
郭廣昌出生在浙江東陽的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人傑地靈的東陽,在經濟上還是比較落後的。像大多數的農家父母一樣,郭廣昌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早日跳出「農門」,因此父母讓他報考了師范。一方面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跳出「農門」,就這樣,成績優異的郭廣昌報考了師范。
拿到中師錄取通知書的郭廣昌,就像拿到人生的判決書。難道這輩子就呆在東陽做一名鄉村教師嗎?自己的大學夢呢?東陽中學走出了那麼多大學生、碩士生甚至博士生,難道自己這一輩子就只能是一個中師生嗎?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郭做出了第一個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決定——放棄中師,改讀高中。父母不允,他就悄悄卷了一床竹席,背了十幾斤米上了東陽中學。高中3年,靠著每星期回家背幾斤米和一罐霉乾菜,他熬了過來。
正是過早地擔受人生的風雨和苦難,使得郭廣昌能夠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處變不驚,臨危不懼。
今天的郭廣昌,已經很少向人提及這段往事了,可是他自己知道,那是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抉擇。
這個看似很小的決定,幾乎影響了郭廣昌的一生。正是因為讀了高中,才有了他後來的上大學的機會,他的眼界也由此而更加開闊,這為他以後在資本和產業這條路上一路飛奔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第二個轉折點
1992年:受鄧小平南巡講話影響,放棄出國改而「下海」
郭廣昌實現了他的大學夢。從東陽到上海,郭廣昌發現了一片比東陽更為廣闊的天地。在大學期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接觸社會上。
大學期間,郭廣昌做了兩件令他的同學津津樂道的事: 第一件是在1987年暑期,他一個人不聲不響地騎自行車沿大運河考察到了北京;第二件是在1988年暑假,他組織十幾個同學搞了個「黃金海岸3000里」活動,騎車沿海考察,到了海南。
這兩件事無疑幫助他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社會、認識了自己,更直接的結果是使他畢業時被留在了校團委。
在學校團委,他工作出色。但年輕的心使他渴望看到更廣闊的天空,他想出國留學,並為此積極准備,先後通過了TOFEL和GRE考試,而且還向親戚借好了出國所需的資金。
如果命運不發生轉折,他也許出國做了一名留學生。
1992年發生的一件事情改變了他人生的這一軌跡。
這件事就是鄧小平南巡。
鄧小平在南巡中擲地有聲的話,深深地打動了郭廣昌的心。一個年事已高的老人熱情洋溢的講話,讓25歲的郭廣昌熱血沸騰。
上海,也因這位老人的講話而成了投資和創業的熱土。在國內也可以大有作為!何必一定要到國外去呢?
經過權衡和思考,郭廣昌放棄了出國的念頭,而是決定辭職,自己去闖盪一番事業,決定在上海的熱土中根植自己的理想。
事實證明,郭廣昌的選擇是正確的。
也就是在那一年,25歲的郭廣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和同校4位同學湊足人民幣10萬元,辦起了當時還相當少見的信息咨詢和調查專業公司。機緣和努力讓他在25歲那年就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第三個轉折點
創業之後,實施人才戰略
此後的郭廣昌,在人生的道路上可謂一帆風順。
他和他的團隊,在中國商界名聲漸大。
做大了的郭廣昌,對名利看得更加淡薄,對外界也保持著一貫的低調。
因為他知道,更大危機往往潛伏於順利之時,這種「危機」就是暗藏於想做大企業過程中的不可預知的風險。
這是一種在外人很難領略到的「高處不勝寒」的心境。
因此,看起來一帆風順的創業之路反而成了一種風險。
如何來度過這種風險也是人生的一大選擇。
郭廣昌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選擇了「人才戰略」來度過這個「危機」。
早在創業初始,郭廣昌就深刻認識到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青年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在復星,我們最大的願望,是培養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企業家群體和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創業團隊。」郭廣昌不只一次地說這番話。
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郭廣昌深化「以發展吸引人、以事業凝聚人、以工作培養人、以業績考核人」的用人觀念。
事實證明,「人才戰略」是郭廣昌最為明智的選擇。
在郭看來,他的選擇很多,轉折點也很多,但是這三點,對他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郭廣昌信奉的理念:
◆企業的發展像一條河,一條不斷流淌的河,我們每一個人正像河中的一滴水,無論是在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能找到自己匯入的位置。
◆青年人最需要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集體英雄主義。我們這些人,能力上可能每人只能打70-80分,但是我們要做能力的加法和乘法,在復星,我們最大的願望,是培養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企業家群體和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創業團隊。
◆我堅信,企業家的責任就是創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