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光大銀行青島理財產品血本無歸

光大銀行青島理財產品血本無歸

發布時間:2021-10-28 10:47:22

『壹』 光大銀行理財產品有過沒兌付的情況嗎

銀行基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銀行理財收益本身就低 內部審核也嚴格 高風險的產品他們也不會接受 所以除非碰到金融海嘯 系統性風險 否則不會有太大問題

『貳』 我覺得你們光大銀行理財都是騙人的,大家不要相信

我媽去光大銀行買理財產品,結果光大給辦了一個保險,cnmb光大銀行

『叄』 買銀行理財產品到目前為止有沒有本金血本無歸的案例

1、有;去年11月底,幾十名投資者突然發現,他們在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購買的一種理財產品,到期後竟然血本無歸,涉案金額上億元。目前這一事件取得了重要進展,客戶已經拿回了全部本金

『肆』 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出現過虧本現象嗎

出現過,每個銀行都出現過,很正常。不過一般不會大幅虧損,大都在幾個點之內

『伍』 被銀行經理忽悠購買理財產品血本無歸,能起訴她嗎

這個不好說,你可以起訴他,但是未必會有用的。
現在好多情況是,經理口頭上說有多好多好的回報,一年100%的回報他都敢說,但是,這個沒有寫在紙面上。沒人會認的。已發生過N起這種情況了。
除非當初合同上簽字的不是你本人,否則咋告也沒用的。
也不要說人家騙你,你自己拿出來的真金白銀,你自己都不好好讀懂合同,難道你想讓別人為你的錢操心嗎。

『陸』 轉:銀行理財產品血本無歸,錢到哪去了

2013-06-30 01:38:57銀行理財產品血本無歸,錢到哪去了? 中國的地方政府沒有發行債券的權利,因為中央知道地方政府一定會胡來,管不祝所以你也沒見過沒聽過有地方政府債券。中央以前有過代理發行,因為沒人買,地方政府就另謀出路了……。怎麼個另謀出路?路徑是這樣: 1,各地方政府主導注冊了一些投資公司,這些投資公司政府把它叫做:融資平台。其名稱可以是某城建開發公司、城建資產經營公司等。 2,地方政府立項,比如:建高速,建機場,蓋政府大樓……等等。 3,融資平台的這些公司拿著政府的項目去銀行融資,因為是政府背景的公司,又是政府項目,所以融資是審批 金額是多少給多少。 4,銀行當然知道地方政府是個什麼東西,此錢大半是有去無回,風險很大。所以銀行就把此債權轉賣給信託公司,比如10億的融資,銀行說我留下2%的利息,剩下的你接手,簽的是5%的利息,你還有3%可賺。雖然信託公司也知道政府是個什麼東西,但是這么大的生意總不能不要,怎麼辦?只要再轉賣出去不就行了?利息寫得高一點肯定好賣。反正只要賣出去,信託公司就即沒風險也沒責任了。於是,信託公司就把這些個債權做成一個一個項目投資產品,比如:城建公司修高速項目……等等。各種各樣,總稱「理財產品」。 5,信託公司把「理財產品」拿到銀行,讓銀行代理銷售,還有回扣。 6,銀行就印些廣告,再開一間「理財室」,配個理財經理,看著儲戶的存款額,給儲戶打電話推銷。把有錢人稱作「VIP客戶」,請上上坐。至此,債權人是誰?明白了?……誰買了理財產品,誰就是地方政府債的債主。 如果出了問題,也就是不兌現。 (去年華夏銀行已經出現血本無歸,而且好像是起步50萬一份的VIP產品。)你去找銀行 ↓以華夏為例,銀行說:簽約的合同上任何地方沒有銀行的章子。銀行只是代售。(華夏銀行更甚,說是理財經理自己私人代理的,銀行不知此事)↓你看看合同上的章子去找信託公司,信託公司說:這是城建公司的項目,我們只是理財的信託公司。就好比你買了中石油的股票賠了,你不能找你開戶的證券公司吧。↓你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說:我們是跟銀行簽的約融的資,你是誰?↓你去找銀行,銀行說:我們是融資給城建公司的,跟你有什麼關系?↓你再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說:誰賣給你的你找誰去!……你再拐回來找銀行,銀行說:你跟誰簽的約,你找誰去!↓你再去找信託公司,信託公司說:投資有風險,你沒看合同條款細則嗎?你說:明明寫著保本的!信託公司說:這是政府項目,政府不光說保本,還說有補貼呢,不信你去問政府!↓你去問政府,政府說:我們只是立項,審批項目。是行政機構,這連你都不知道嗎?↓……你說算了,我也不找了,直接告吧。打官司!我是VIP客戶,還沒被騙光,還有財力,物力,人力,寫訴狀!訴狀第一欄,被告人:…… ?該填誰?這時候你才發現,打官司,要在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打。銀行在本地,信託公司在上海,城建公司在北京…… 被告欄都填不出,根本沒法打。 政府怎麼這么聰明?

『柒』 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大不大可不可以購買

引言:現在社會發展,但凡手上有閑置資金的人,都開始把目光投向理財行業,他們認為將。錢投在理財行業能夠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利潤,這種利潤要比銀行帶來的利息要高得多,但是理財產品同時也會有風險。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大不大,是不是可以購買?

三、風險與機遇

理財的實質是在可控的風險里獲得報酬,但是可有很多人虧得血本無歸,甚至欠了很多外債,但忽視風險是多數投資者的通病。以最常見的銀行理財為例,可以把理財的風險大概分成投資者買了風險不匹配的產品帶來的風險,或者理財資金投資管理過程中帶來的風險。投資者對銀行理財都存在誤解,認為銀行理財和銀行存款一樣安全。其實不然理財是個風險承擔的過程,銀行理財不承諾保本,而且不同類型理財產品的風險差別很大。

『捌』 為什麼有些理財產品會讓人血本無歸

很正常啊 投資有風險 入市需謹慎不是瞎說的
理財產品主要是給需要資金的企業募集用的,企業進行商業行為並不是穩賺的啊,他們的經營行為如果出現了問題,失敗了,那就沒錢還銀行了,最後理財就虧了呀,而且是血虧

閱讀全文

與光大銀行青島理財產品血本無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金人民幣貴金屬質押融通 瀏覽:695
溫室股份業績 瀏覽:90
華錦股份公司 瀏覽:738
深蘭科技歷次融資 瀏覽:208
青島小橋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281
australia與cny的匯率 瀏覽:83
資本杠桿比率 瀏覽:219
金融機構法律界定 瀏覽:999
幣諾交易所 瀏覽:184
長安銀行的理財怎麼樣 瀏覽:415
第一家開展網上個人理財業務的銀行 瀏覽:171
山東中小企業融資 瀏覽:893
雷亞爾對美元遠期匯率 瀏覽:672
首開股份2015年中報 瀏覽:103
炒期貨的人多麼 瀏覽:489
信貸杠桿 瀏覽:318
外匯余額2017 瀏覽:290
支付寶中基金和理財區別 瀏覽:544
浮動匯率下的減稅 瀏覽:635
沈陽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