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信託產品有風險嗎
一、購買信託產品的風險:
① 市場風險:
1、政策風險: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監管政策等國家政策的變化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從而影響信託計劃收益,甚至造成信託計劃財產損失。
2、行業風險: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以及行業發展狀況對收益水平產生影響。
3、利率風險:金融市場利率的波動會導致證券市場價格和收益率的變動,並直接影響著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影響著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利潤。從而導致信託計劃收益水平可能會受到利率變化和貨幣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
4、購買力風險:信託計劃的目的是信託計劃的保值增值,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則投資於信託所獲得的收益可能會被通貨膨脹抵消,從而影響到信託計劃的保值增值。
5、公司經營風險:如果信託計劃所投資的公司經營不善,使得能夠用於分配的利潤減少,會信託計劃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信託計劃財產損失。
② 保管人操作風險: 但若信託計劃存續期間保管人不能遵守信託文件約定對信託計劃實施管理,則可能對信託計劃產生不利影響。
③信託公司操作風險:信託公司因違背資金信託合同、處理信託事務不當而造成信託財產損失。
④ 委託人投資於信託計劃的風險:
1、委託人資金流動性風險:大多數信託計劃,委託人需持有信託份額直至計劃結束,因此委託人在資金流動性方面會受一定影響。
2、信託利益不確定的風險:信託利益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證券市場價格波動、投資操作水平、國家政策變化等,信託計劃既有盈利的可能,亦存在虧損的可能。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受託人不對信託計劃的受益人承諾信託利益或做出某種保底示。
3、信託計劃財產變現的風險:由於本信託計劃終止,受託人必須變現信託計劃財產所投資之全部品種,由此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⑤ 其他風險:
1、戰爭、自然災害、重大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以及其它不可預知的意外事件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2、金融市場危機、行業競爭等超出受託人自身直接控制能力之外的風險,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二、信託產品風險控制措施
(1) 抵押或質押:融資方將其動產或不動產(房產、股權等)抵押或質押給信託公司,若融資方無法按期支付信託產品的本金及收益,信託公司可以拍賣抵押或質押物。一般情況下,融資方的抵押、質押物的估值會高於投資人的投資額和預期收益,以保障投資人的本金及收益;
(2) 擔保:對於沒有抵押(或質押)或者抵押率比較高的,信託公司往往會要求融資方對信託財產提供相應的擔保。比如,擔保公司擔保、第三方擔保(融資方的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公司法人無限連帶擔保等;
(3) 結構化設計:所謂結構化設計就是將信託收益權進行分層配置,購買優先順序的投資者享有優先收益權,購買次級和劣後級的投資者享有劣後收益權。信託期滿後,投資收益在優先保證優先順序受益人本金、預期收益及相關費用後的余額全部歸劣後級受益人;若出現投資風險,也先由劣後級投資者承擔。
(1)江蘇銀行聚溢融理財產品擴展閱讀:
信託是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
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❷ 沒有銀行的古代中國,人們是怎麼把錢安全地藏起來的
古代中國自然是沒有銀行的。一般認為最早的銀行是義大利1580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銀行。其後,荷蘭在阿姆斯特丹、德國在漢堡、英國在倫敦也相繼設立了銀行。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銀行得到了普遍發展。
銀行在我國起源於唐朝,在唐宣宗時期(公元847~858年),蘇州就有「金銀行」出現。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蔡襄知福州時,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條為「銀行軋造吹銀出賣許多告提」,這是「銀行」一詞單獨出現最早的時間。
到了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建康(今南京)城內不僅有遠谷市、紗市、鹽市、牛馬市,而且「銀行、花市、雞市、鎮淮橋、新橋、筐橋、清化橋皆市也」。可見,銀行那時在南京就已存在,而且成「市」。
到了景定元年(1260年),竟成了一條「銀行街」,其街非常繁華。
「大清戶部銀行」是我國最早的官辦銀行,建於光緒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第一傢具有近代特徵的銀行在清朝光緒年間才成立。
七、錢票
使用實物金銀不僅攜帶不便,也容易露財在外招致危險。在唐宋年間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狀態下,國家的經濟想要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對大量的錢財進行集散處理。就在這一時期,特別是在宋朝,紙質貨幣應運而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交子"。
隨後,在商人集散地點出現了專門存儲與兌換這種紙質貨幣的機構,這就是"票號"的前身。在這里只需要憑借一張票據,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整存整取。一般而言,這種場所都有專門的幾大商人聯名保證,因此信用價值較高,富人能夠得到更好的貨幣存儲與運輸。
明清商業勃興、分工專業化、貿易空間擴大,不僅借貸關系頻繁,而且大量使用代替金屬貨幣流通的信用工具,許多大宗交易都用票據進行償付和結算。票據未到期前,持票人只要在票據的背面簽字畫押,即背書後就可以轉讓第三者,第三者需要時,亦可背書後再轉讓於第四人,如此輾轉流通。與此同時,初具雛形的各類金融機構都接受工商企業或個人、家庭的銀錢存儲。
小說《紅樓復夢》中寫道:賈家將房子賣給了"劉大人",還房價之際,劉大人"在身邊取出幾張銀票來,說道『這一張是恆泰號的三萬兩,這是義興號的三萬兩,這是合泰號的二萬兩,這是祥茂號的二萬兩,其十萬兩。這一張是口兒外錢店裡的五百兩,他是義合字型大小,這是眾位二爺的茶錢。這一張是資順布字型大小的二千兩,是送老主管的勞金。』"
這里"劉大人"家的銀子分別存在了五家銀號之中。從這行文語氣中可見"銀號"的功能也約略等同現代銀行的基本效用了,而這錢票就好比存摺。有此方便,古人再也不必費盡心思糾結如何貯藏資產了。
結語
儲蓄行為,其實從貨幣誕生之時就出現了。只是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生產工具不斷提高,人們才因時制宜思考出了不同的存錢模式。從笨拙地將貨幣存放在器具中,再到小心翼翼地隱藏在地底下,最後終於換成錢票解放了實體資產,存錢的手段終於走向現代化。
❸ 江蘇銀行里的財溢融C3新客19安全嗎
放心,很安全。江蘇銀行是上市銀行,財溢融c3系列產品發行多期都能及時還本付息。
❹ 寧波上市公司有哪些
003114 G東睦 寧波東睦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03491 龍元建設 龍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114 G東睦 寧波東睦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130 G波導 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
· 600152 維科精華 寧波維科精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051 G聯合 寧波聯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03982 寧波熱電 寧波熱電股份有限公司
600366 G韻升 寧波韻升股份有限公司
0177 G雅戈爾 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宏潤建設
寧波華翔002048
❺ 江蘇銀行聚益寶有風險嗎
如果問風險有沒有,答案肯定是有。對於風險我們是關注有沒有,而是高和低。
江蘇銀行聚益寶產品是類似於P2P的投資型產品,投資期限一般為181天,年化收益一般超過5%。風險相比與銀行存款或購買貨幣型基金要高的。
因為這款產品由江蘇銀行兜底,本金和收益有保障,風險可以說是很低的。
❻ 江蘇銀行理財五萬起的一年能賺多少錢
在江蘇銀行官網上看到滿足5萬元起投的理財產品不多,其中聚溢融這個符合這個要求,投資一年,預期年化是5.2%,5萬塊一年收益就是50000*5.2%=2600左右
❼ 工行收購東亞銀行談判主題
東亞銀行LOGO
東亞銀行於1918年在香港成立,一直以來致力服務香港客戶,並於內地及海外提供企業及個人銀行服務。東亞銀行現為全港最大的獨立本地銀行,於2005年12月31日的綜合資產總額達港幣2388億元(307.9億美元)。東亞銀行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為恆生指數成份股之一。
簡介
目前,東亞銀行在香港有逾110間分行和顯卓理財中心,員工人數超過3400名,集團在全球聘用逾6400名職員。
中國業務方面,東亞銀行9間內地分行獲准為外國人、內地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人民幣銀行服務;繼2002年在內地推出個人客戶「電子網路銀行服務」,亦已於2004年初在內地推出「企業電子網路銀行服務」,全力為內地企業客戶提供獨特、便捷而可靠的電子理財方案。
國際業務方面,東亞銀行於2001年收購大興銀行(Grand National Bank),進一步擴展集團於美國西岸的銀行業務,並於2002年將此附屬銀行更名為美國東亞銀行(The Bank of East Asia(U.S.A.)N.A.);2003年,將美國東亞銀行總行由加州遷往紐約,並於紐約市開設首間分行。
集團透過美國東亞銀行和加拿大東亞銀行的分行網路,以及其設於洛杉磯和紐約各分行,竭力為北美洲的客戶提供銀行服務。此外,東亞銀行亦於英國、英屬維爾京群島及東南亞國家設有分行及代表處,由此組成的龐大國際網路足以服務全球客戶。
服務
東亞銀行以提供全面的零售及商業銀行服務著稱,竭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本行分設個人銀行、企業銀行、財富管理、投資銀行及中國業務等部門,零售及批發銀行服務式式俱備。
產品和服務范圍涵蓋存款、外幣儲蓄、零售投資和財富管理服務、樓宇按揭貸款、私人貸款、信用卡產品、電子網路銀行服務、銀行保險產品、強制性公積金服務、貿易融資、銀團貸款、匯款及外匯孖展交易等。2003年,東亞銀行電子網路銀行服務中的 CyberWealth — 網上財富管理服務,榮獲 《The Asian Banker》雜志所舉辦的「The Asian Banker 2003零售金融服務卓越大獎」之「產品/服務卓越獎」;此項殊榮進一步確認本行創新服務的超卓表現。
除了前述的主要產品和服務外,東亞銀行集團亦透過其附屬公司藍十字(亞太)保險有限公司,提供完善的保險服務。隨著從三大國際會計師行收購相關業務,並於2002年成立卓佳專業商務有限公司,集團亦成為香港及大中華地區商務、企業及投資者綜合專業服務公司之翹楚。
東亞銀行將緊貼市場最新發展,不斷開拓嶄新產品和服務,全面切合客戶的不同需要。
中國業務方面,東亞銀行9間內地分行獲准為外國人、內地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人民幣銀行服務;繼2002年在內地推出個人客戶「電子網路銀行服務」,亦已於2004年初在內地推出「企業電子網路銀行服務」,全力為內地企業客戶提供獨特、便捷而可靠的電子理財方案。
國際業務方面,東亞銀行於2001年收購大興銀行(Grand National Bank),進一步擴展集團於美國西岸的銀行業務,並於2002年將此附屬銀行更名為美國東亞銀行(The Bank of East Asia(U.S.A.)N.A.);2003年,將美國東亞銀行總行由加州遷往紐約,並於紐約市開設首間分行。
產品
東亞銀行憑借深厚的全球經驗,根據本地客戶的特點,按照他們的財富管理需求、金融需要及風險承受水平,提供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從2005年起,東亞銀行已推出了包括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和結構性理財產品在內的幾十款理財產品,其中,2006年8月21日推出的東亞代客境外理財計劃—保本英鎊/美元高息外幣掛鉤投資產品,此產品運作第37天時就實現了預期最高6%的年收益,提早為投資者鎖定收益,是目前為止投資者已明確獲得投資回報最高的QDII產品。
此後,東亞銀行又陸續推出了多款代客境外理財計劃產品「基匯寶」,設計風格更加鮮明,不但提供到期100%保本,更新增了規避人民幣升值風險的機制,以及靈活的贖回機制,而最主要的是提供了一個更為寬廣的平台,讓國內投資者有機會直接參與海外投資。
優勢一、海外攻略:華人牌
東亞銀行是1918年在香港成立的,當時只是一個服務於本地居民的區域性銀行。發展至今,東亞銀行已是香港最大的本地銀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東亞銀行走出海外,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廣泛設立網點,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銀行。
在海外業務拓展中,東亞銀行清醒地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非常聰明地把海外華人作為自己的目標客戶。「初到海外,我們肯定無法和本地銀行競爭,比如在美國,東亞肯定做不過花旗。所以要尋找自己的定位,我們發現海外華人認可東亞的服務,於是,『為海外華人服務』就形成了東亞銀行的特色。」
東亞銀行在海外設置網點的時候,最關注華人聚居的地區,比如美國的唐人街。習慣了講當地語言的海外華人,走進東亞銀行後聽到地道的國語,那種回到家鄉的親切感便油然而生,東亞銀行也因此大受歡迎。
主打「華人牌」,是東亞銀行開拓全球市場時的首選武器。
二、內地攻略:親牌
東亞銀行在洋人的地盤主打「華人牌」,當然極為有效;可是在內地開展業務,華人銀行的招牌也許就不再引人注目,東亞銀行又會出哪些新招兒呢?
與中資銀行相比,東亞銀行的主要弱項在於網點少,客戶開發是個長期過程。對此,東亞銀行有兩條策略應對這一困境:一是盡快鋪設物理網點——包括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入股中資銀行,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大連、沈陽、珠海、廈門、西安、重慶、青島、成都等地開設了15家分行、26家支行、4個代表處;二是推廣其國際化服務標準的外資銀行理念(具體可表現為理財室內統一的紅色格調布局)。1918年成立的東亞銀行總部雖設在香港,但其業務遍布全球,具有很多中資銀行無法比擬的優勢。
與很多外資銀輒設置幾十萬元的貴賓理財門檻不同,東亞銀行主打「親牌」。東亞銀行的策略,就是要讓老百姓知道,外資銀行其實離他們並不遠。」在東亞銀行開戶,具體數額不受限制,『一元開戶』是我們面向大眾提供服務的一個表示,雖然中高端仍然是我們主推的客戶群,但是任何客戶到我們這里都非常受歡迎。
談到與其他外資銀行的不同,東亞銀行所有分行的辦公樓都是花錢買下來的,而不是租借,這表明了我們要長期做下去的態度,是東亞銀行給客戶的一個承諾。據說,早於1920年,東亞銀行已看準國內市場龐大的發展潛力,於上海成立首間分行,那棟矗立在四川中路299號的古色古香的小樓,至今仍是東亞銀行的資產。「無論是1949年解放後的外資銀行撤離風潮,還是文革時期的動盪歲月,東亞銀行都堅持留在上海,多年來從未間斷在國內的業務。
三、服務特色:外拓牌
硬體的布局只是一個方面,東亞銀行在軟體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崇的地方呢?
一是服務理念,二是產品設計,對客戶來說這是最重要的。東亞銀行在這兩方面的獨特做法。
在服務客戶方面,我們與傳統銀行做法不一樣,東亞員工是要往外走的,可以為客戶提供上門服務。東亞銀行沒有花旗、匯豐等外資銀行的龐大網路,不能等著客戶上門,可以說,我們是最具有開拓性服務精神的外資銀行。當然,最大的不一樣,可能就是東亞銀行的員工素質要求更高。
在為個人客戶提供理財產品方面,由於受策限制,目前外資銀行還不能投資於A股市場,可以發售的QDII產品也要經過銀監會審批,數量有限。東亞銀行相信市場會越來越開放的。在此之前,東亞銀行會先把自己的後台做好,把總部研發的優質產品推薦給內地客戶。
東亞銀行並不急於在產品收益率方面與其他銀行PK,他們更重風險控制與產品的量身定做。一方面,東亞銀行設置了低、中、高風險3個層次的產品類別,對於在香港根本賣不出去的保本型產品也有兼顧,東亞銀行有很多理財產品,80%都得到了客戶認可,其中2006年8月推出的一款掛鉤港股的理財產品,2個月的收益率達到50%。但並不是所有產品都這樣好。投資理念方面,外資銀行還要與內地客戶多溝通、多交流。
另一方面,東亞銀行除了向客戶提供自己開發的理財產品,還與美林、摩根等國際大投行合作,推出掛鉤於多種市場的投資產品。「我們認為,銀行只賣自己的產品太局限了,只有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多種多樣的產品,才是對客戶負責任的做法。」如此,雖然對東亞銀行的短期收費、盈利有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這無疑是贏得客戶最聰明的做法。
網路
目前,東亞銀行集團在全球共設有逾200間分行及代表處,包括於香港的逾130間分行和顯卓理財中心、在大中華區的63個營業網點,和遍及美國、加拿大、英國、英屬維爾金群島以及東南亞國家的國際網路。
美洲
加拿大
安大略 - 大多倫多地區
烈治文山
萬錦密西西加
士嘉堡
卑詩省 - 大溫哥華地區
烈治文 溫哥華市
美國
洛杉磯
亞罕布拉
工業市
天普市
托倫斯市
三藩市
企李文
金融區
歐洲
英國
倫敦
伯明翰
英屬維爾京群島
亞洲
馬來西亞
吉隆坡
納閩
新加坡
中國
中國大陸地區
中國澳門地區
中國台灣地區(台北、高雄)
歷程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於1918年在香港創立,是香港最大的獨立本地銀行。早於1920年,東亞銀行已看準國內市場龐大的發展潛力,於上海成立首間分行,多年來從未間斷在國內的業務。憑著在國內近90年的經營經驗,東亞銀行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銀行服務,是您成功開拓中國市場的鑰匙。
東亞銀行在中國的先驅地位
1979年成立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工商營業執照編號:00001)
1979年與中國銀行達成協議,引進外幣信用卡結算服務
1986年成立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財務公司
─ 中國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深圳),提供批發銀行業務
1988年率先在國內提供房地產抵押貸款服務
1991年成立首家在經濟特區以外的中外合資財務公司
─ 上海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提供全面的批發銀行業務
1995年獲《歐洲貨幣》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外資銀行」
1998年成為首批獲准於國內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之一
2002年成為首批獲准經營全面外匯業務的外資銀行之一,服務對象包括國內居民和企業
2002年成為首間獲准於國內推出網上銀行服務的外資銀行
2005年成為首批獲准代理一般保險產品及人壽保險產品的外資銀行之一
2006年成為首批獲得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會)發予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資格(QDII)的外資銀行之一及首間獲得QDII外匯額度,可以全面開展QDII業務的外資銀行
2006年成為首批獲准在國內籌辦法人銀行的外資銀行之一
2007年成為首批獲准在國內注冊成立法人銀行的外資銀行,子銀行名為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東亞銀行於2007年3月獲中國銀監會正式批准在內地設立外資法人銀行。子銀行名為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東亞中國」),並於2007年4月2日正式開業。
東亞中國於上海浦東設立總部,承繼東亞銀行龐大的內地銀行和金融業務網路,為廣大客戶,特別是內地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銀行和金融產品及服務。
社會責任
點滴關愛,匯流成河
作為一家商業銀行,東亞中國致力於向客戶提供最優質的金融服務,並與客戶、股東、員工與時並進。同時,作為一個企業公民,東亞中國積極承擔對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關注股東、客戶、員工、商業夥伴、社區等相關方的利益,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企業作為社會的重要細胞,與社會水乳交融,相輔相成。一方面,企業的經營活動對其所處的社會產生很大影響;另一方面,社會發展同樣也影響企業追求成功的能力。因此,在東亞中國,我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及共同繁榮進步而努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東亞中國深信,只要企業自身和每個員工都不遺餘力地從一點一滴做起,將點滴關愛匯流成河,對整個社會的貢獻就能有目共睹。2007年12月,珠海分行行長李錦添先生為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的學生開展了一次主題為《暢談國外生活,掌握個人理財》的精彩演講,使同學們學習全新金融知識及投資理念的同時,也了解了國外生活的各種風土人情,以及很多寶貴的求學經驗。
2007年12月,東亞中國將簡化南京分行開業程序節省下來的3萬元人民幣捐贈給江蘇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2007年10月,重慶分行的員工自發組織愛心捐助活動,在行長的帶領下向綦江縣趕水鎮藻渡學校的孩子們捐贈現金五千多元和書本、文具、文體用品、日用品等。
2007年6月~8月,東亞中國出資40萬元,與上海少兒出版社聯合主辦「東亞銀行」杯「暢想世博」少兒徵文比賽,在全國范圍內收到逾萬篇徵文。上海分行長期愛心助學並每年定期舉行聚會。
2006年5月,大連分行舉辦「同在藍天下,我們共成長」的主題活動,帶領聰明小當家賬戶的小朋友慰問希望小學,和農村小朋友一對一交朋友、捐贈物品,並召開城鄉手拉手主題班會,讓城裡孩子體驗農活,參觀農作物。
2006年3月,成都分行向四川大學捐贈獎學金。
2005年9月,成都分行響應四川招商局號召,向阿壩甘孜州小學生捐贈書籍。
2005年,珠海分行的同事們積極參與教育強市百萬人募捐活動。
2005年12月,珠海分行向斗門區的貧困學校贈送2006年為期一年的《珠海特區報》,價值13000元。
2004年12月,西安分行為村小學捐贈學慣用品、衣物等,價值10000元。
中國內地分支機構分行
上海
深圳
東莞
廣州
珠海
大連
西安
北京
成都
杭州
重慶
青島
沈陽
武漢
南京
廈門
天津
烏魯木齊
合肥
石家莊
鄭州
蘇州
哈爾濱
長沙
昆明
寧波
支行
北京 北京富華支行
北京望京支行
北京雅寶路支行
北京中關村支行
北京金融街支行
成都 成都錦城支行
成都玉林支行
成都武侯支行
大連 大連華府支行
大連開發區支行
大連星海灣支行
大連五四廣支行
大連西崗支行
沈陽 沈陽和平支行
沈陽五愛支行
沈陽南湖科技開發區支行
廣州 廣州濱江東支行
廣州番禺支行
廣州海珠支行
廣州花都支行
廣州環市路支行
廣州江南西支行
廣州開發區支行
廣州北京路支行
佛山 佛山支行
肇慶 肇慶支行
杭州 杭州文暉路支行
杭州文二路支行
武漢 武漢光谷支行
南京 南京中山路支行
青島 青島香港中路支行
青島秦嶺路支行
上海 上海長寧支行
上海東方路支行
上海古北支行
上海虹橋支行
上海靜安支行
上海聯洋支行
上海浦西支行
上海新天地支行
上海徐家匯支行
上海陸家嘴支行
上海新古北支行
深圳 深圳寶安支行
深圳福田支行
深圳華強北支行
深圳龍崗支行
深圳龍華支行
深圳羅湖支行
深圳南山支行
深圳中心區支行
惠州 惠州支行
沈陽 沈陽五愛支行
西安 西安北大街支行
西安高新區支行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
西安西大街支行
西安長樂路支行
西安太華北路支行
廈門 廈門文灶支行
廈門禾祥支行
廈門嘉禾支行
廈門蓮前支行
廈門廈大支行
重慶 重慶江北支行
重慶解放碑支行
重慶沙坪壩支行
重慶北部新區支行
珠海 珠海吉大支行
珠海檸溪支行
珠海新香洲支行
中山 中山支行
江門 江門支行
東莞 東莞支行
烏魯木齊 高新區支行
蘇州 崑山支行
昆明 昆明支行
湛江 湛江支行
代表處
福州
相關報道
一、東亞銀行「溢利寶」掛鉤港指明起發售
東亞銀行「溢利寶」人民幣投資產品系列10-海外中國藍籌保本型投資理財產品明日起開始發售。該產品掛鉤恆生H股指數上市基金與iShares富時新華中國25指數基金,捕捉海外中國藍籌股的潛在投資機會。
該產品的認購期為2008年8月6日至2008年8月15日。據介紹,除提供到期100%本金保障外,該產品的投資者在到期保本的基礎上有機會獲得合理的潛在投資回報。這款產品的投資期為1年,並在每季度贖回日被允許提前贖回,以確保投資者資金流動性。東亞銀行介紹,去年以來,全球股市受次貸危機等多重利空因素影響大幅下挫,亞洲股市調整幅度尤甚。相對於歷史高位,A股與H股預期市盈率正趨向於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在國內GDP穩定增長等良好基本面的背景下,海外中國藍籌股在經歷了大幅調整後,投資價值尤為顯現。
二、工行證實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股權中國工商銀行2011年1月23日晚向記者證實,工行與東亞銀行有限公司已就美國東亞銀行股權買賣交易達成協議,工行將向東亞銀行支付約1.4億美元的對價,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的股權。工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這是中資銀行對美國商業銀行的首次控股權收購,具「戰略意義」。
按照協議,工行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股權後,東亞銀行持有剩餘20%的股權。東亞銀行還擁有賣出期權,可在交易完成後將其剩餘股份轉讓給工行。雙方隨後將履行監管報批手續。交易完成後,工行將負責美國東亞銀行的營運和管理。
姜建清稱,此次收購將使工行獲得美國商業銀行牌照,填補其在美零售銀行牌照的空白,這亦是中資銀行對美國商業銀行的第一次控股權收購,戰略意義突出。
姜說,今次收購如能成功完成,既可為中資銀行提升在美金融服務整體水平奠定重要基礎,也將成為中美兩國金融對等開放層次、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高的重要象徵,對兩國的經貿往來將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
美國東亞銀行是東亞銀行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美國東亞銀行於2006年5月收購了位於舊金山市的美國國家銀行,該行在美擁有13間分行,主營零售銀行、商業銀行、貿易融資等業務,截至2010年3季度,該行總資產7.17億美元。
❽ 古時候中國沒銀行,古代人如何把錢安全地藏起來
古代中國自然是沒有銀行的。一般認為最早的銀行是義大利1580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銀行。其後,荷蘭在阿姆斯特丹、德國在漢堡、英國在倫敦也相繼設立了銀行。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銀行得到了普遍發展。
銀行在我國起源於唐朝,在唐宣宗時期(公元847~858年),蘇州就有「金銀行」出現。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蔡襄知福州時,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條為「銀行軋造吹銀出賣許多告提」,這是「銀行」一詞單獨出現最早的時間。
到了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建康(今南京)城內不僅有遠谷市、紗市、鹽市、牛馬市,而且「銀行、花市、雞市、鎮淮橋、新橋、筐橋、清化橋皆市也」。可見,銀行那時在南京就已存在,而且成「市」。
到了景定元年(1260年),竟成了一條「銀行街」,其街非常繁華。
「大清戶部銀行」是我國最早的官辦銀行,建於光緒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第一傢具有近代特徵的銀行在清朝光緒年間才成立。
七、錢票
使用實物金銀不僅攜帶不便,也容易露財在外招致危險。在唐宋年間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狀態下,國家的經濟想要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對大量的錢財進行集散處理。就在這一時期,特別是在宋朝,紙質貨幣應運而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交子''。
隨後,在商人集散地點出現了專門存儲與兌換這種紙質貨幣的機構,這就是''票號''的前身。在這里只需要憑借一張票據,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整存整取。一般而言,這種場所都有專門的幾大商人聯名保證,因此信用價值較高,富人能夠得到更好的貨幣存儲與運輸。
明清商業勃興、分工專業化、貿易空間擴大,不僅借貸關系頻繁,而且大量使用代替金屬貨幣流通的信用工具,許多大宗交易都用票據進行償付和結算。票據未到期前,持票人只要在票據的背面簽字畫押,即背書後就可以轉讓第三者,第三者需要時,亦可背書後再轉讓於第四人,如此輾轉流通。與此同時,初具雛形的各類金融機構都接受工商企業或個人、家庭的銀錢存儲。
小說《紅樓復夢》中寫道:賈家將房子賣給了''劉大人'',還房價之際,劉大人''在身邊取出幾張銀票來,說道『這一張是恆泰號的三萬兩,這是義興號的三萬兩,這是合泰號的二萬兩,這是祥茂號的二萬兩,其十萬兩。這一張是口兒外錢店裡的五百兩,他是義合字型大小,這是眾位二爺的茶錢。這一張是資順布字型大小的二千兩,是送老主管的勞金。』''
這里''劉大人''家的銀子分別存在了五家銀號之中。從這行文語氣中可見''銀號''的功能也約略等同現代銀行的基本效用了,而這錢票就好比存摺。有此方便,古人再也不必費盡心思糾結如何貯藏資產了。
結語
儲蓄行為,其實從貨幣誕生之時就出現了。只是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生產工具不斷提高,人們才因時制宜思考出了不同的存錢模式。從笨拙地將貨幣存放在器具中,再到小心翼翼地隱藏在地底下,最後終於換成錢票解放了實體資產,存錢的手段終於走向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