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100萬 買房好還是請理財專家分析拿去買基金好
因為中國經濟前景依然見好,買房或者買基金長期來講都應該有收獲。不過買房的好處相對來說可能更明顯一些。首先房產的長期預先增值相對於基金來講更加穩定,而且作為實物有實在的使用價值,即是你現在不住而是出租,也還是有利潤的。基金的話需要相關的消息途徑和知識,而且中期來講會有波動不見得肯定增值。
Ⅱ 100萬定投基金,還是買銀行理財
你好,非常高興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你有100萬的話,不建議去買個兩個,建議你去買股票股票雖然賠的風險大,但是你掙起來的話也是很不錯的一個收益,所以買股票比較合適。
Ⅲ 如果你有100萬,是選擇買房還是理財
個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如:定期、國債、受託理財、基金等等,若您持我行卡購買,建議您可以到我行網點咨詢理財經理的相關建議。
若您是需要申請一手樓貸款,您可先與開發商確認,是否與我行有合作關系,若有您可直接與樓盤駐點工作人員聯系,將資料交由工作人員。如果沒有一般就需要您直接聯系當地櫃台個貸部門提供您的個人信息以及所購房產況辦理申請。
若您是需要辦理二手樓貸款,一般是在您辦理房產過戶手續之前,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您通過聯系當地櫃台個貸部門提供您的具體信息以及所購房產情況,由櫃台個貸部門這邊審核您的綜合情況後確定能否辦理。
Ⅳ 如果我有100萬元買基金好還是買股票好
如果我有100萬元買基金好,還是買股票好?首先,選擇基金還是股票進行投資,建立在個人了解多少股票市場知識的基礎之上,如果你懂股票的話,就可以用這100萬元買股票,因為股票的潛在回報率更大,可是如果不懂股票的話,還是買基金吧,因為股票和基金相比,投資股票風險更大,需要個人對證券市場有一定了解,才能夠避免少虧損甚至是不虧損,相對來說,基金的風險要比股票小,它是一籃子股票,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自己選股錯誤的風險,所以如果在目前階段對證券市場還不是太了解,投基金會比較妥當一些,可以先買基金,做好了再買股票。
Ⅳ 有100萬閑置資金,是買基金還是存銀行,哪個會更好
現在有錢可以通過各種投資理財,實現錢生錢,讓資金越滾越大。但一定要清楚任何投資理財都是存在不同風險的,需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
現有100萬閑置資金,想要靠這筆資金錢生錢,那到底是選擇基金還是存銀行?
根據我個人觀點,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絕對性哪個好,如果你有風險承受能力,又想追求高收益的話,100萬元當然選擇購買基金;反之不選擇承擔風險的,肯定是選擇存入銀行會更好。
投資基金的優缺點
基金與銀行存款是不同層次的,基金是有風險的,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風險。比如最低的就是貨幣基金,最高的是指數基金,就看自己適合購買什麼類型的基金。
當然也可以選擇五年期智能存款,按照當前智能存款利率來看,年利率在5%左右,之前有5.5%的智能存款,2021年各大銀行存款利率走弱降低,100萬可以拿到5萬元利息收入。
綜上
通過上面分析得知,選擇銀行存款本金安全,但利息收入低;選擇基金本金存在風險,但利息收入高,當然也是有虧本的現象。
總之這100萬不管你選擇存款還是基金都是有利弊之處,只能認定為有風險能力的選擇投資基金,沒有風險承受力的選擇銀行存款,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選擇。
Ⅵ 如果手裡有100萬閑錢是理財還是存銀行呢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
銀行存款:只要是合規的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均享受存款保險保障,50萬以內100%賠付。可提前支取,但是需要損失一部分利息。
所以其實沒有什麼好不好,選擇適合自己收益目標、風險偏好與流動性要求的產品即可。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Ⅶ 手裡有100萬是買理財還是信託
有網友提問疑問,他本人剛好有100萬銀行存款到期,他已不想再存定期拿低利息了,本想買點銀行理財產品,但看到有人推薦他購買一款高收益率的信託產品。但是,他一直猶豫不決,究竟是選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還是選擇購買信託產品博取高收益率?
簡單說明一下,信託就是信用委託,類似於信用貸款,企事業單位把自己的資金使用計劃提交給信託公司,通過信託公司發行信託產品,由機構和個人來購買信託產品,這樣就實現了融資的目的。
實際上,銀行理財和信託同是理財產品,但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首先,時間周期上的差別。銀行理財的時間周期在一年內,流動性較好。
而信託理財產品的時間周期較長,大多在二三年左右!而且銀行理財產品起點低,信託理財門檻高達100萬起。
再者,預期收益率不同。信託產品收益率較高,預期年化收益率都能達到7至8%之間,如果再加上一些返利,通常不超過9%。
而銀行理財產品有不同的風險評估等級,收益也不同。通常中低風險等級的產品預期在4%左右。而中高或高風險產品,預期收益率的波動較大,可達到7%以上。
最後,流動性上有優劣。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實際對流動性的需求情況,選擇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12個月等各周期的產品,但是信託產品中途無法退出,但採用的是「按季付息」的形式,流動性比較低。
現在的情況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已經打破剛性兌付,信託和銀行理財產品一樣,都不會承諾保本,也無法保證資金的安全,那麼作為高凈值的投資者來說,究竟是選擇銀行理財產品好?還是選擇高收益的信託產品為好呢?
如果這位投資者只有100萬元資金,沒有後續資金支撐,投資經驗又不是十分豐富,而對流動性卻有較高要求的,我們建議還是分散組合投資,這樣可以化解風險,就是一部分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部分資金貨幣或債券基金,不要去碰高收益卻有高風險的信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