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私募基金銷售人員是否可以購買本基金理財產品
首先,理財產品和私募基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請不要混淆。私募基金是理版財產品的一種,其概念是權:
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相對於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是就證券發行方法之差異,以是否向社會不特定公眾發行或公開發行證券的區別,界定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
你可以說私募基金是理財產品,不能說理財產品是私募基金;就好像可以說豬是動物,不能說動物是豬一樣。我想你想表達的應該是公募性質的產品或者私募性質的產品。目前大家所說的理財產品,多是面向大眾,屬於公募類型的,但不一定是基金。
② 建不建議一般投資者購買私募理財產品
如果自己的資本金充足。可以適量投資購買私募理財產品。畢竟他們的利潤還是比較大的。
③ 哪些投資人不能買中基協備案的私募產品,條款出自哪裡
私募產品只有合格投資者可以買,合格投資者的標準是:
一、合格投資者標准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凈資產不低於1000
萬元的單位;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
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
二、視為合格投資者的情形
以下投資者視為合格投資者: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依法設立並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投資計劃;投資於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
私募基金在投資運作中,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暫行規定》、《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關於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私募投資基金合同指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范1-4號》、《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問題解答1-14》等法律法規和自律規則,不得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不得變相保底保收益,不得違反相關杠桿比例要求,嚴格履行相關信息披露要求。
④ 現在有沒有較好的私募基金在線上銷售理財理財產品的聚雪球怎麼樣
私募是不能賣所謂的理財產品的,親,這樣的私募都是違規操作的,很容易出問題,或者就是拿私募的牌照做其他的事情。自己小心
⑤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台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⑥ 法律是否規定理財產品不準有保本保息的字眼
有規定。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五條,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確指出:「資產管理業務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
(6)私募基金不準賣理財產品擴展閱讀: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三條,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託管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及其他私募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從事私募基金業務,不得有以下行為:
(一)將其固有財產或者他人財產混同於基金財產從事投資活動;
(二)不公平地對待其管理的不同基金財產;
(三)利用基金財產或者職務之便,為本人或者投資者以外的人牟取利益,進行利益輸送;
(四)侵佔、挪用基金財產;
(五)泄露因職務便利獲取的未公開信息,利用該信息從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的交易活動;
(六)從事損害基金財產和投資者利益的投資活動;
(七)玩忽職守,不按照規定履行職責;
(八)從事內幕交易、操縱交易價格及其他不正當交易活動;
(九)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規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四條,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託管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如實向投資者披露基金投資、資產負債、投資收益分配、基金承擔的費用和業績報酬、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情況以及可能影響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其他重大信息,不得隱瞞或者提供虛假信息。信息披露規則由基金業協會另行制定。
⑦ 私募基金為什麼賣不出去呢
能不能賣出去,這更取決於市場和公開信息藝術如何的,而取決於私募基金的操盤人本身在業內的名氣如何,他所接觸圈子面向的客戶如何,它不是公募基金,它不是靠人數取勝的,所以私募基金到底能不能賣出去是趨於上述的因素的。
然後我定一個盈利的目標。我說你給了我總共10個億的資金,我用這些錢去投資,我保證今年幫你賺到一個億,這是最基本的利潤目標,因為。期末基金你要達不到較高的收益,人家憑什麼相信你呀?我達到了這個目標之後,比如說我多賺了一個億,那多賺了一部分,我要分取更高的管理費用,因為那個是純粹的靠我個人能力,不然不能賺這么多。
⑧ 為什麼理財產品是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不是不能做廣告的嗎而且是面向特定群眾
私募如果要做廣告,那公募真的不用活了,公募就成了公墓了。大家都是募集資金,但回報專不一屬樣。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人的水平普遍有限。買銀行代銷的公募,還是算了吧。找一些有業績報表支持顯示之實力的品牌私募來做理財,才是真理。 我之前購買的銀行基金虧的心痛,現在找的這家私募基金公司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