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理財投資買基金.求點建議
1、首先先按風險大小分類:高風險(上證50、華夏滬深300、嘉實滬深300、國泰金鷹、嘉內實主題、華商盛世)、較高風險(容華夏紅利、嘉實增長)、中度風險(華夏回報)。
2、定投10年,理論上選擇波動性大的高風險基金最合適,但如果你是穩健投資者,選擇較高風險的華夏紅利、嘉實增長會比較適合;如果你偏保守些,就選擇中度風險(華夏回報)。
3、如果你只是想投資指數基金,那選擇1隻就夠了;如果不是指數基金,那就選2隻比較恰當。
4、基金定投最適合從股市低位開始,因此現在開始定投比較適合。
5、除了華商盛世,上述幾家基金公司算是很有實力的,建議開通網銀,直接上基金公司網上辦理定投,費用低,管理又方便,省得老跑銀行。
B. 如何理財,買基金
根據你們的情況,把保險、每月費用等扣除後,可以拿出1000元左右定投一支基金,要長期投資,至少三年以上,最好選擇有後端收費的基金,這樣每月買入時就沒有手續費,但持有時間要達到基金公司所規定的時間(3-10年不等)後再贖回也沒有手續費。長期下來,可以省去一筆不少的手續費。投資基金是有風險的,高風險高收益。持有時間越長,風險就會越來越低。
還可以每月以零存整取的方式存入銀行500元左右,一年下來就是6000元,存入銀行可以保本且還有利息。這樣,既使短期內基金收益不太好,但銀行還可以固定存住錢。
還可以考慮銀行的理財產品,時間短,利率比同期的銀行的利率要高,但一般是五萬起點。
總之,還是以穩健為好。
C. 請問理財: 8月5日投資10000元本金買基金,8月6日確認份額,1000份, 假設8月6
這個得看8月5日的基金凈值,因為8月5日的基金凈值決定你的基金份額。
D. 投資理財—如何買基金
做基金定投(就是每月定額投資,三五百塊隨便你)的話,如果想投資期限在5年以上,建議投資股票型基金,如果是3年,建議投資債券型基金或者混合型基金,如果是1年以下,建議投資貨幣型基金。
如果直接買基金,5年以上的話建議投資指數型基金(個人不建議這么長期的投資,因為5年的情況誰也說不好,一下子買進多份基金份額和基金定投效果是不一樣的)3年的話建議投資債券型基金為主,股票型基金為輔。1年以下的話買貨幣型基金。
選什麼基金也很重要,基金的話是專門管理人員幫你理財,它不像股票,可以通過這家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業績等等區分股票的好壞。
選什麼基金的話要關注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的水平,可以通過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以往的歷史收益來比較,還要考慮基金凈值、運作費率和基金經理的教育水平和從業經驗等等來判定。
E. 新手如何買基金,做理財
新手買基金理財的方法如下:F. 怎麼理財買基金
大跌上熱搜,春春、坤坤頂流基金經理也中招,為什麼我還是建議你買基金?
買基金都是奔著賺錢去的,但是在市場行情極端下跌時,基金也會出現虧損。在今年的2月22日,是基金重倉股遭遇連續第三日殺跌,休閑服務、食品飲料、醫葯生物板塊大幅下挫,山西汾酒跌停,通策醫療跌停,葯明康德跌超8%、貴州茅台大跌7%。
大市值白馬股有紛紛殺跌,當日公募基金凈值也是遭遇大幅下挫。頂流基金經理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大跌5.05%、劉彥春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大跌6.18%,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大跌5.43%,更有投資者在評論區表示「春春、坤坤、蘭蘭們掉落神壇了嗎?」也有資深的基民表示,「這樣簡單粗暴的結論並中肯,基金經理掙300%虧30%,掙了兩年虧兩天。」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買基金,而不是自己用真金白銀在股市「覓食」,也是因為作為目前主流的理財方式,基金有其獨到的優勢所在。
投資看似很簡單,實則很難
目前A股已有4193家上市公司,這也意味著,即使是僅投資A股,也面臨在4193隻A股中做選擇的難題。
除了A股,港股、美股也有不少優質標的,對於非專業的投資者來說,應對成千萬只個股已經是頭大,更不用說現金流折現DCF模型、財務報表、對產業鏈的深入研究、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選股、以及交易所不同導致的交易規則變化等知識的了解。在多種問題應接不暇的情況下,要想在股市獲利更是難上加難。
無論是對於公司的研究深度和跟蹤,還是對投資理念的執行,散戶,也就是我們說的個人投資者遠遠沒有機構投資者的資源與優勢,而這正是買基金的優勢所在。
狹路相逢「智」者勝,讓最聰明的人為自己「打工」
買股票需要自己入場操作,但是在交易市場中要想獲取超額收益,就需要比別人更加強大。我們的投資者雖然是各個行業的佼佼者,但是各行各業都講究「術業有專攻」,在投資領域,基金經理是最靠譜的選擇。
與私募相比,公募對對學歷、專業都有著更高的門檻,並且成為基金經理的周期也是特別長,選撥優秀的人才+較長培養周期,也是保證了基金經理的質量。
一般來說,公募基金經理基本要求是金融系的碩士、博士以上學歷,並且還是是財經類或者綜合類的TOP10以內的大學。即便這類頂尖人才進入了基金公司,一開始也是從研究員開始做起,然後再做基金助理,在能力、業績都得到了認可知乎,才有可能升職為基金經理。私募排排網有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由於這個周期大多在5-10年左右,所以與私募基金經理的年輕化相比,公募基金經理的年齡下限基本上都是在30多歲及以上。
從這個角度來說,選擇基金就是選擇基金經理,也就是「僱傭」了市場一群最聰明的人為自己「打工」,還能避免自己盲目投資帶來的失敗。
分散投資風險,還能快速變現
俗話說,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但是遇到自己心儀的股票卻湊不齊買一手的錢怎麼辦?買基金就是不錯的選擇。
以貴州茅台為例,截至2月23日收盤,該股報收2307元/股,也就是說,買一手需要至少23.07萬元。如果看好茅台,又買不起茅台,還能上車嗎,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可以選擇追蹤白酒的指數基金,比如招商中證白酒,另一方面,也可以選擇重倉白酒的主動管理基金,比如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中小盤、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匯添富消費行業等基金在披露的2020年年報中,均持有相當比例的貴州茅台。在貴州茅台股價上漲時,上述基金也可以分享其上漲紅利。
不僅如此,買基金還能分散投資風險。基金經理的持倉一般都較為分散,即便是行業主題基金,也會配置一部分債券等低風險產品。在板塊輪動過程中,即使不同行業間此消彼長,也能獲取收益。
買基金還有快速變現的優勢,與房地產、收藏品、定期理財等投資方式相比,基金的申贖是十分便利,在急需資金周轉時,基金的變現最為快捷、便利。
低門檻理財是投資的另一優勢,最低僅需10元,就能購買基金,這是投資房地產、股票、銀行理財、保險理財、衍生品等難以媲美的。
相關文章:
公募基金經理本科比博士還少?高學歷基金經理業績同樣優秀嗎?
G. 理財買基金怎麼買
購買基金的渠道很多。
關鍵是你屬於哪一類投資人,風險承受能力的高低。
如果選擇了特定的某支基金,也可以去基金公司下載他家的APP.直接在基金公司買入,這樣費率是很低的。
H. 買基金好還是理財好了
買股票好,還是買基金好?
這是一個在銀行、在基金公司、在券商,投資人與機構客戶經理常常在討論與爭辯的問題。
其實在過去20幾年的零售金融業務從業中,無論是直接面對客戶、或是培訓機構的客戶經理, 每次遇到這樣「買基金買股票哪一個好」的問題,我最常說的是 —— 「真不一定」。
為什麼說不一定呢?
這里我用買方(投資人)的視角來說明。
首先投資人自己應該要分析自己有沒有投資的「專業」與「時間」,有專業有時間不一定能賺大錢, 但要維持穩定的投資獲利,一是需要有一定的專業能力,二是要有大量時間的投入。簡而言之就是應該具備職業能力與素養,炒股很容易,開個股票交易賬戶打錢進去,分分鍾就能在股票市場下單,就能買股票了, 跟到漁市場買魚一樣, 走進漁市場看到魚就能買。
這讓我想起那些介紹「主廚的一天」的電視節目,一些對海鮮料理特別有研究的廚師,為了給他的客人享用到美好的海鮮大餐,又或是為了特別烹制在當季特色菜餚,常常是起早貪黑,凌晨三四點就起床出發,趕著第一批漁船進港,親自到漁港旁的水產市場精挑細選,只是為了買到最合適的水產海鮮,因為多年的職業生涯造就了他們鑒別質量、嚴選優質食材的專業素養。
當然我們每個人也許都能買到魚,卻不一定懂各種跟魚有關且又合適的烹飪方法,因為我們大多數沒有具備「嚴選好魚」的經驗,那麼可能的狀況是, 到了漁市場只能看熱鬧,真的掏錢買了,卻可能是被各種外在的包裝、現場亮眼的廣告或老闆熱絡的介紹等情境影響下而下單成交,可能買到不合適的魚,也可能不懂烹飪,無法發揮食材的最大價值。
現在,我們把上面的場景換成股票市場投資, 當我們准備開始買股票之時,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大盤新聞、宏觀經濟、產業、行業、個別股票的各種分析,還有基本面分析、財務報告分析、技術面分析、籌碼價量分析等等,甚至還能看到討論區虧損股友謾罵、雜亂信息堆砌無章的畫面......
對一般的上班族來說,投資人基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專業分析,如果冒然投入很可能辛苦賺來的錢打水漂了,偶爾還有身邊好友、遠房親戚、微信群股票推薦,告訴你某隻股票有多靠譜……
But,真正的炒股職業好手都知道市場的信息很多都不靠譜, 何況一般投資人看到的信息常常是「滯後的」、「摻水分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專業來鑒別市場信息、分析投資標的,一般的投資人常常會成為投資市場的「愛心接盤俠」。
會成為「接盤俠」也不難理解, 因為一般人的職業不是「投資」,「專業的事情還是要給專業的人士來做」,這句「亘古名言」到現在依然不變。
那麼,一般人是不是投單只基金比較好呢?
如果拿投資基金跟投資個股來比較,投資基金多了一層專業基金經理人鑒別投資機會、降低投資風險的「保護」,對於每天都很忙碌的「一般人」來說,某種程度上,是個相對好的選擇。
好了我們開始要選擇基金了,一看到這些機構的購買頁面, 我們又暈了——大家會發現「基金真的,好多啊!」
市場的公募基金就有4000多隻, 分類還有一堆: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指數型、保本型、QDII、LOF、FOF, 對於非專業投資者而言,一樣有非常巨大的選擇障礙。
為了協助解決這樣的問題, 我們三思投顧也提供了市場上最新的投資方法,就是投資「基金組合」。
基金組合是一種以基金為投資對象,依照主理人設定的投資策略風格,通過把握大類資產配置的方法,篩選出優秀的基金進行投資,並根據市場波動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組合。
通俗的說就是有專業人士幫你選基金讓您投資,而這個專業人士我們稱之為基金組合主理人,你可以把基金組合理解為主理人幫你挑好的「一籃子」基金。
有一些投資策略,當市場好的時候,主理人可以主動加倉股票型基金,當市場不好又可以主動調整倉位為固定收益類產品,這樣的主理人彈性調倉動作,能夠很好避免單一基金的缺點——股票基金遇到市場不好的時候,因為基金風格設定投資股票,要有一定的股票倉位配置,因此承受了凈值不斷下跌的痛楚;而偏固定收益的基金,則很可能在市場起飛時錯失了大幅增值的機會。
簡單來說,配得好的基金組合可以做到大漲時候跟上,下跌時候避開, 最重要的是主理人的策略風格也是一般投資人可以自由選擇的,而且並不像選股票選基金那樣那麼難選。
在三思投顧中,除了單只基金,還有十檔策略不同、風險偏好不同的基金組合,未來一年,如果投資人能夠承受波動風險的壓力,而且想要有增值成長機會,現在的確是開始布局的好時機了。
- END-
I. 理財投資之買基金要注意什麼
風險和收益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