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理財產品介紹是廣告嗎

理財產品介紹是廣告嗎

發布時間:2021-11-03 11:12:46

『壹』 我經常在網上看到這個理財廣告。是真的嗎我想去嘗試一下,但又不敢。

平安銀行有推出多種理財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有分是否保本,不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投資方向,風險均不一樣。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理財,搜索理財產品名稱或代碼查看詳細的產品說明書進行了解及購買。

溫馨提示:您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理財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審慎評估理財產品的資金投資方向、風險類型等基本情況,在充分了解並清楚知曉本理財產品蘊含風險的基礎上,通過自身判斷自主參與交易,並自願承擔相關風險, 在慎重考慮後自行決定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匹配的理財產品。
應答時間:2021-03-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貳』 如何介紹理財產品

我們已經進入了理財的時代。理財時代的標志之一就是理財渠道和理財方式越來越多、理財的產品更是層出不窮、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於是,專業理財人員大行其道。面對日益復雜的金融環境和投資市場,普通百姓確實需要專業化的理財服務。 我有一客戶,算是有錢人,是銀行的貴賓客戶。最近十分不解地跟我講到一個現象:據統計,一些世界級的銀行最近幾年推出的理財產品竟然八成以上是虧損的。按道理說他們的水平不應該這么差啊。 其實,這一點不奇怪,很好理解。這不說明他們水平差,恰恰說明他們水平高。產品出現虧損不能簡單地怪銀行,客戶自身也有責任。應該說,問題出在銀行和客戶兩個方面,出現上述現象是銀行和客戶相互配合的結果。 我們知道,對銀行經營的考核以及銀行員工的收入並不與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掛鉤,而是和銀行產品的銷售額掛鉤的。所以,聰明的銀行和銀行的客戶經理一定是只賣好銷售的理財產品而不是賣最終收益好的理財產品。如果好銷售的理財產品和最終收益好的理財產品是一致的話,也不會有問題。但遺憾的是,客戶喜歡買的產品——當然也就是好銷售的產品——恰恰是最終收益差的產品。於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世界級的銀行八成理財產品虧損——就發生了,而且頻繁地發生了。 不理性的是客戶。他們為什麼要買最終收益率差的產品呢?因為,他們喜歡買預期收益率高的產品,或者是看到了「賺錢效應」的產品,問題是這樣的產品常常是最終收益率低的產品。打個比方,假設黃金在過去一年都氣勢如虹,走出了一波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於是,某銀行就推出一款和黃金掛鉤的產品,按照過往數據的分析(注意這是有高深的數學模型加上真實的市場數據作支撐的)該產品的預期收益達到百分之多少多少,而老百姓也的確看到了黃金市場的賺錢效應,於是大家紛紛購買該產品,這款產品就是一個典型的好賣的產品,但最終的收益會如何呢?統計來看,最終成為虧損的產品概率很高。因為,市場已經到了高點。 我有一朋友做陽光私募。他的投資理念和人品我非常認同,但他做得非常痛苦。因為當他看到市場變得很便宜,是好的投資時機的時候,常常融不到資金。而很容易融到資的時候,拿到錢卻不敢投了,因為市場已經太貴。 我在給銀行的客戶經理講課的時候,教過他們一種簡單的投資方法。客戶經理的工作就是賣各種投資理財產品,而且有指標,這些產品有時候好賣,有時候不好賣。我教他們的方法是如果一個產品很好賣就都賣出去,甚至如果你自己也有該類產品的話,也把它賣掉。如果碰到產品賣不出去的情況,那麼,就自己掏錢來買。一來可以完成指標,二來,這些賣不出去的產品常常會賺大錢。有人照此實踐,效果甚佳。 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幾乎是屢試不爽。 寫到這兒,標題所提出問題的答案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是投資至理。這不僅可用在股市裡,在更大視野的投資市場和產品的選擇上同樣適用。 你知道,現在哪個市場受到大家追捧嗎?是考慮離開的時候了。 你知道,現在哪個市場一片恐慌嗎?是考慮逐步建倉的時候了。 重點說明該理財產品有無風險,風險系數有多大,它能給客戶帶來最大的利益,還有,你得考慮這個產品適合的人群,建議最好是向那種剛工作不久,沒啥積蓄,但又渴望能有所收益的人群推銷!這樣,成功的機率很大!

『叄』 理財產品介紹

買全國性的理財產品,不存在異地存取手續費問題。比如,你是北京的卡,在上海買全國性理財產品,無論是買還是結息到帳,都沒有任何手續費。買全國性理財...

『肆』 理財產品排行是給商家打廣告的嗎還有什麼作用

P2P剛火起來的時候排名還是那麼回事兒,到現在2017年2月我搜了一下,基本都是推廣和廣告了,想找好的理財產品也不一定非要看排行,國金社得車貸就不錯,長短期都有,多少錢都可以投,到期隨時都能提現,應該符合大多數投資人的要求了。

『伍』 什麼是理財產品,可以介紹一下和解釋嗎

人民幣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各家理財產品收益率不同,有很多都是保險.如果不是保本型的會有一會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不等於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的本質是金融投資產品,收益具有不確定性,預期收益或者是模擬收益,通常是歷史數據或模擬預測得出的,可能與過往收益有較大偏差,口頭宣傳不等於合同約定,不完全理解的產品,不能光聽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必須仔細閱讀產品合同.條款或相關說明,別人說「好」不等於就適合自己,投資理財不等於投機發財。

『陸』 為什麼理財產品是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不是不能做廣告的嗎而且是面向特定群眾

私募如果要做廣告,那公募真的不用活了,公募就成了公墓了。大家都是募集資金,但回報專不一屬樣。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人的水平普遍有限。買銀行代銷的公募,還是算了吧。找一些有業績報表支持顯示之實力的品牌私募來做理財,才是真理。 我之前購買的銀行基金虧的心痛,現在找的這家私募基金公司真是不錯。

『柒』 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可以宣傳

可以的,合法的東西。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1-2]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購買的時候要仔細看清楚合同。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介紹是廣告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 瀏覽:992
信託100事件追蹤 瀏覽:677
融資融券保證金100解讀 瀏覽:20
比特幣杠桿公式 瀏覽:752
公司購買股東個人資產 瀏覽:530
2月港幣匯率走勢 瀏覽:549
上海代辦融資租賃公司注冊轉讓 瀏覽:256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