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銀行理財銷售客戶問題

銀行理財銷售客戶問題

發布時間:2021-11-05 16:43:56

銀行理財銷售低原因分析

因為銀行理財有很多種。有保險理財,基金理財。還有股票型基金。理財是有風險的。

Ⅱ 銀行理財經理怎麼維護客戶

專業是肯定的,現在市場上理財產品非常多,作為一個合格的理財經理,掌握市場上大部分的理財產品知識是很重要的,同時,人情是避免不了啦,溝通感情

Ⅲ 作為一個銀行理財顧問100萬的客戶應該如何對其營銷

作為理財顧問,首先要誠信為本,不管對方有多少資金,必須象對待自已的資金一樣對待客戶的資金,不要只想著自已的傭金

Ⅳ 對於客戶來說 銀行理財業務是否有風險 為什麼

如果你選擇短期理財的話,有保本和不保本兩種,保本收益中風險低;不保本,保本收益高風險高;
如果你選擇長期理財,保本分紅型;不如直接在保險公司直接購買,因為銀行只是代理商;
養老是一個社會性的話題,在這個老齡化的社會,親愛的朋友,你將來是否老有所養?老有所倚?
你是否願意花十年的時間和和每年1.5萬的金錢為你的晚年生活打造一個不錯的晚年哪?

客戶資料:方先生,30歲,方太太27歲,,家庭月均收入15000元
年繳保費:15000元客戶需求:一家三口,先生為私營企業經理,太太為個體老闆,寶寶8個月,想為老年生活儲備養老金。
靠社保,只有基本的保障;
靠生意,商海浮沉無法預料;
靠存款,跑不過經濟發展帶來的通貨膨脹;
靠房子,頂多50年的使用權;
中國平安為他推薦了平安金裕人生兩全保障。計劃如下:
投保人:方先生
被保人:寶寶
理財方式:年存 15000左右,存十年
等孩子20歲時候,大人50歲,每年領12200元作為方先生和太太的養老補充;
領到大人百年之後,孩子可以每年接著領12200元作為孩子的養老補充;
領到孩子百年之後,還有242886傳給方先生的孫子。
這就是一張保單保三代人,
金裕人生即將因利潤太高被停售,方先生眼光獨到,為家庭存了一份
方先生還能得到以下利益:
第一,資產保全,合法避稅,巧妙避債
第二,擁有平安白金信用卡,以備急用
第三,還可保單貸款

Ⅳ 關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幾個問題

首先你要知道,理財產品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你買理財要考慮的是資金流動性和理財產品投向風險的問題。
1.從收益角度看,肯定是90天5%的收益高。但你要比較一下兩種產品的風險級別。理論上是風險越大,收益越高。時間越長,風險越大。但如果兩種產品的投資方向和風險級別是一樣的,目前的形勢來看,如果你不用錢,我建議你存長期的。
2.影響理財產品的風險因素有很多種,系統風險是人為不可抗拒的,比如市場經濟形勢、國家政策法規、自然災害等等。非系統風險是指人為形成的,比如投資運作這款產品的經理對目前形勢分析是否正確,投資標的的信用級別,到期後會不會延期支付等等。所以產品利率絕大部是由市場決定的,但也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
3.某些銀行會在月底的時候發一些高收益的產品,但期限都不會太長,為的短時間投資後,產品到期日又可以被銀行在月末或季末或年末所佔用為存款。如果你需要的是長期投資,但為了一期的高收益去選擇了短期產品,那麼這期產品到期後你又得重新選擇,也許市場上沒有較高收益的產品了,或者利率下降了,那麼你只能選擇低收益的產品,那麼最終這段時間的綜合收益也許不會很高,不會比你直接去投資一個較長期限的中等收益的產品合適。
4.有一些銀行的產品是限量銷售的,也許是為劃分客戶層級,也許是其他原因,建議你可以建立一個一對一的客戶經理,這樣他了解你的需求,有適合的產品時會通知你,你可以在做決定前先聯系他了解情況。
文字寫起來比說起來困難,但願你能明白我所表達的意思。
有什麼問題可以再來問我!

Ⅵ 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之前應該問理財經理哪些問題

一般來講首選四大行,一是網點多,辦理業務方便,二是大銀行風險承受能力強,自己的資金安全有保障,三是大型銀行產品種類比較多,能夠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的理財需求。切記不要聽信他人「高收益,低風險」的傳言,將自己的血汗錢投放到不正規的金融機構,以免血本無歸!

Ⅶ 金融理財顧客會提什麼問題

一般最關心的就是收益與資金安全度了,理財平台是否能提供真實有效的身份證明,資質證明,營業執照等等,還會問到你們的理財產品是做什麼的,風險有多大,是怎樣為客戶帶來收益的。

Ⅷ 理財產品營銷問題,請有經驗的的客戶經理幫忙!!

一般來說,現在的理財產品需求客戶是越來越多的,在與客戶交流時應該從客戶的投資經驗了解,人民銀行下發的關於理財產品銷售的文件里明確指出了商業銀行在向客戶銷售理財產品的時候要充分的了解客戶的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來為客戶推薦理財產品,同時充分的向客戶揭示理財產品的風險.你可以仔細閱讀理財產品協議書並向同事請教以往的業內經驗來向客戶介紹.
產品有很多,向合適的客戶推薦合適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的為推薦而推薦,為完成任務指標而推薦,任何一筆理財資金至少都有五萬,對你來說可能只是一筆交易而已,對客戶來說,她是把這筆資金的使用權交給了銀行,而你也代表著銀行與她達成了協議,所以將心比心.
時間久了,你就能判斷出客戶的所屬群體,經驗是時間打磨的.
日常你可以從基金保險的網站上進行初始學習,並向理財經歷請教,慢慢就好了
不會的不要怕,要勇於學習發問,哪怕是問的很幼稚都沒關系

Ⅸ 銀行理財業務的存在問題

(一)理財市場不規范,導致惡性競爭
2005年前,商業銀行推行理財業務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而在於爭奪存款、提高市場份額。一些銀行採取盲目承諾高保本收益率,甚至採取搭售儲蓄存款的方式銷售理財產品,將個人理財產品演變為變相高息攬儲的工具。不少股份制商業銀行甚至在虧損讓利的條件下推出理財產品,以理財產品為競爭手段吸引中高端客戶、爭奪零售客戶資源。而國有商業銀行推出個人理財產品的主要目的是應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同業競爭,鞏固中高端客戶,減少客戶流失。
(二)理財人員知識結構不健全,專業的理財規劃師嚴重缺乏
個人理財業務是一項綜合性的業務,要求理財人員不僅要了解銀行的各項產品和功能,還要掌握證券、保險、房地產等行業的相關知識。目前銀行理財人員知識構成較為單一,具備理財規劃師資格的就更少了。由於缺乏對個人理財業務熟悉的人才,銀行理財師隊伍建設可能成為銀行理財業務發展的瓶頸。自2007年1月1日起中國政府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起,中國理財規劃師人才的爭奪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目前各地金融機構理財規劃師已成搶手人才。06年理財規劃師持證人數不過2萬人。人才匱乏亟待培養。麥肯錫的一項調查資料表明,2006年中國的個人理財市場增長到570億美元,專業理財成為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金融業務之一。與理財服務需求不斷看漲形成反差,我國理財規劃師數量明顯不足。我國國內理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一個成熟的理財市場,至少要達到每三個家庭中就擁有一個專業的理財師,這么計算,中國理財規劃師職業有20萬人的缺口,僅北京市就有3萬人以上的缺口。在中國,只有不到10%的消費者的財富得到了專業管理,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為58%。
(三)理財產品營銷不規范,產品透明度不高
部分銀行在推銷理財產品時,沒有清楚、全面地告知客戶該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甚至為了完成發售任務,採取模糊收益率、弱化風險提示等手段誤導投資者,或吸引不適合該理財計劃的客戶購買。在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08年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中,匯豐、花旗、恆生、東亞等6家中外資銀行因理財產品的運作信息缺乏透明度而登上了報告中的「黑名單」。報告指出,在信用類和利率類產品方面,光大銀行和招商銀行信息不明產品合計佔全部不明產品的3/4,尤其是光大銀行,其不明產品佔到本行產品的77.59%。而外資銀行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最為嚴重。在人民幣和外幣的股票產品中,外資銀行的不明產品占其全部產品的比重分別高達78.6%和32.9%,遠高於中資銀行的33.3%和11.1%。
(四)對公眾理財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
客戶對於理財產品的認知尚不成熟,理性投資理念尚未完全樹立,投資風險意識比較淡薄。最近很多針對銀行理財產品「零收益」、「負收益」現象的投訴事件也隨之增多。理財產品的投訴除了部分是源自銷售人員的誤導以外,實際上相當一部分都是投資者對於風險的應急能力以及金融知識欠缺導致的。據調查有近八成的消費者對理財業務知之甚少。
(五)理財業務售後服務不到位
從各商業銀行理財實踐活動看,客戶在理財過程投訴乃至訴訟最多的是開放式基金、代理證券業務、代理保險業務、個人賬戶黃金買賣、個人賬戶外匯買賣業務、個人理財業務等理財流程問題。雖然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業務不斷創新,但相關的業務咨詢、功能介紹、金融導購等售後服務卻嚴重滯後,使得許多居民對個人金融服務項目一知半解,無法真正享有服務。
(六)風險揭示不到位
部分銀行在向客戶推薦銀行理財產品時,沒有向客戶揭示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還款來源以及銀行理財產品存在的風險。甚至有的銀行理財經理口頭告訴客戶,他們的理財產品是保本保收益的,誤導部分客戶。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銷售客戶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融券保證金100解讀 瀏覽:20
比特幣杠桿公式 瀏覽:752
公司購買股東個人資產 瀏覽:530
2月港幣匯率走勢 瀏覽:549
上海代辦融資租賃公司注冊轉讓 瀏覽:256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